中医推拿适应症

合集下载

中医推拿按摩的常见适应症

中医推拿按摩的常见适应症

中医推拿按摩的常见适应症中医推拿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

它利用手法刺激人体穴位以调理经络,疏通经脉,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运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以下是中医推拿按摩的几种常见适应症:1. 肩颈痛肩颈痛是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普遍问题。

长时间坐姿、使用电子设备以及工作压力导致肩颈肌肉的疲劳和僵硬。

中医推拿按摩可以刺激相关穴位,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肩颈痛的症状。

2. 腰腿痛腰腿痛是许多职业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

长时间的站立或者不正确的姿势对腰椎和下肢造成不良影响。

中医推拿按摩能够通过刺激腰椎和髋关节附近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腿疼痛,改善有关腰椎的问题。

3. 失眠失眠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它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中医推拿按摩有助于舒缓紧张的神经系统,平衡阴阳,以及调节人体的自然节律。

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放松和睡眠,改善失眠问题。

4. 消化问题中医推拿按摩可以刺激腹部的穴位,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肠胃蠕动,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胃痛,以及便秘等消化问题。

这种按摩方式还可以调整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5. 经前综合症经前综合症是一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

中医推拿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改善气血运行,调节内分泌,缓解经前综合症带来的疼痛、情绪不稳及其他不适症状。

6. 肌肉疼痛和运动损伤中医推拿按摩在运动训练和康复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可以改善肌肉酸痛和炎症,促进肌肉组织的修复和康复,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7. 神经系统问题中医推拿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理神经系统,缓解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问题。

它有助于平衡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提高人体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

总结起来,中医推拿按摩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

它可以缓解许多不适症状,并对身体的整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接受中医推拿按摩治疗时,务必选择专业的中医推拿医师,并且在明确自身病情之后进行治疗。

推拿适应症及禁忌症

推拿适应症及禁忌症
• (十)极度疲劳和空腹饥饿时,不宜推拿。
• 二、推拿禁忌症
• 以下情况一般不适合选用推拿治疗。 • (一)各种急慢性传染病。 • (二)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溃疡的局部、烧伤和烫伤的局部、皮
肤病。
• (三)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关节炎。 • (四)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各种出血性疾病。 • (六)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 (七)醉酒者、严重的(不能合作、不能安静)精神病患者。 • (八)经期、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用推拿。 • (九)年老体弱、经不起重手法刺激者。
一、推拿适应症
推拿适应症涉及骨伤、内、妇、儿、五官、神经科疾病,同时亦用于减肥、美容及 保健医疗等。 1.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落枕、颈肩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 胸胁迸伤,肋软骨炎、腰椎后关节紊乱、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滑脱症 (轻度)、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骶髂关节半脱位、臀中肌损伤、梨状肌综合征、 尾骨挫伤。各种常见关节脱位,如下颌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桡尺 远端关节分离症、髋关节脱位等。四肢关节扭伤,如肩关节扭挫伤、肘关节扭挫伤、 腕关节扭挫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脂肪垫劳损、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扭 伤、跟腱损伤。以及退性行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峰 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指部腱鞘炎 (掌指关节腱鞘炎)等 。 2.内科疾病:如感冒、胃脘痛、胃下垂、胆绞痛、呃逆、便秘、腹泻、肺气肿、 哮喘、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尿潴留、眩晕、昏厥以及阳萎等。 3.妇科疾病:如急性乳腺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病、产后缺乳、产后 耻骨联合分离症、妇女绝经期综合征、慢性盆腔炎、子宫脱垂等。 4.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咳嗽、发热、顿咳、泄泻、呕吐、疳积、佝偻病、夜啼、 遗尿、脱肛、肌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臂丛神经损伤、斜视、桡骨头半脱位等。 5.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耳鸣、 耳聋等。 6.神经科疾病:面瘫、失眠、神经性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臂丛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等。

中医推拿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中医推拿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推拿技术操作规程【目的】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

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滯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适应症】适用于发热畏寒、头痛身痛、咳喘并作、脘痛纳呆、腹胀泄泻、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腰伤腿痛、关节不利、痈肿疮疖,以及骨折后遗症等。

【用物准备】治疗巾或大浴巾。

【操作程序】1.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

常用操作方法有:4.1 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

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

操作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以能使肌肤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度。

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

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使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

4.2 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

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

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

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

4.3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4.4 摩法: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此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中医推拿按摩疗法的原理与适应症

中医推拿按摩疗法的原理与适应症

中医推拿按摩疗法的原理与适应症中医推拿按摩疗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技巧,以调理人体经络、穴位为主要手段,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推拿按摩疗法的原理和适应症。

一、中医推拿按摩疗法的原理中医推拿按摩疗法的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络系统: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对经络的推拿按摩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疏通经络,促进身体的健康。

2.穴位理论:中医推拿按摩主要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理身体。

在中医学中,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作用,刺激穴位可以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改善病症。

3.气功调理:中医推拿按摩借鉴了气功的理论和手法,在推拿按摩过程中注重调理呼吸和集中意念,通过这种方式调节气血,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4.推拿按摩手法:中医推拿按摩疗法根据不同的病症和需要,有多种手法和技巧,包括搓揉、按压、推拿等,通过这些手法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达到治疗目的。

二、中医推拿按摩疗法的适应症中医推拿按摩疗法适用于多种病症和不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肌肉骨骼疾病:中医推拿按摩对于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通过推拿按摩可以缓解疼痛,舒缓肌肉紧张。

2.消化系统疾病: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痛、便秘等,通过刺激腹部的穴位和推拿按摩可以改善消化功能,缓解症状。

3.神经系统疾病:中医推拿按摩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等也有一定疗效,通过按摩头部和脑后发际、督脉等穴位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相关症状。

4.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中医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气道的通畅,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

5.妇科病症:中医推拿按摩对于妇科病症如经期痛经、月经不调等具有调理作用,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症状,调节生理功能。

总之,中医推拿按摩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调理经络和穴位,可以改善多种病症和不适。

推拿

推拿

推拿的简述
推拿属中医外治范畴,按摩师通过“手法”所产 生的外力,在患者身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功,而 这种功是按摩师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运用各种手法 技巧,所做的有用的功,它可以起到纠正解剖位置的 作用。这种功也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并渗透到人体 内,从而改变与其有关的系统机能,达到对治疗患者 身体疾病的效果。
推拿手法的补与泻





从经络循行方向来说,沿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补, 逆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泻,即“顺经为补,逆经为 泻”。 从手法刺激的强度来说,轻刺激操作手法为补,重 刺激操作手法为泻,即“轻为补,重为泻”。 从手法的旋转方向来说,顺时针操作为补,逆时针 操作为泻,即“顺转为补,逆转为泻” 。 从手法频率快慢来说,频率慢为补,频率快为泻。 即“急摩为泻,缓摩为补”。 从治疗时间来说,操作时间长的为补,操作时间短 的为泻。
推法
1、拇指平推法:

用拇指指面着力,其 余四指分开助力,按 经络循行或肌纤维平 行方向推进。

此法常用于肩背、胸 腹、腰臀及四肢部。
推法
2、掌推法:


用手掌平伏在皮肤上, 以掌根为重点,向一 定方向推进,也可双 手掌重叠向一定方向 推进。 此法常用于面积较大 的部位。如腰背部、 胸腹部及大腿部等。
1、推 法
概念: 用拇指、手掌、拳面以及肘尖紧贴治疗部位,运 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手法。有拇 指平推、掌推、拳推和肘关节推等方法。
作用: 能增强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 有舒筋活络的作用。此种手法可在人体各部位 使用。
操作要领: 在运用推法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 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6、推拿手法的补与泻

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属于中医的外治疗法之一,它对骨伤科、内科、外 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各科的许多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推拿的适应症 (-)伤科:各种扭挫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胸胁岔气、椎间盘突 出症、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漏肩风以及骨折后遗症等。 (二)内科:胃脘痛(胃痛)、头痛、失眠、胃下垂、肺气肿、胆囊炎、 胆道蛔虫、高血压病、心绞痛、糖尿病等。 (三)外科:乳痈初期、褥疮、手术后肠粘连等。 (四)妇科: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等。 (五)儿科: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疳积、痢疾、便秘、尿闭、夜 啼、遗尿、惊风、百日咳、小儿肌性斜颈、小儿麻痹症等。 (六)五官科:的声门闭合不全、咽喉痛、眼丹、鼻炎、近视眼等。
三、推拿的注意事项 (一)辨证施治,严格操作。 (二)患者体位要安置得当。 (三)医生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 (四)除少数手法如擦、推、掐等法,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操作外,治 疗时必须用治疗巾覆盖被治疗的肢体或局部。 (五)不能边操作边嬉笑、谈话等。 (六)要经常修剪指甲,以免操作时伤及患者皮肤。 (七)医生双手保持清洁。冬天治疗时,双手要保持温暖,以免治疗 部位受到凉的刺激,而引起肌肉紧张。 (八)手法力量适宜。急性损伤手法宜轻,慢性劳损手法可重一些; 对慢性劳损患者,开始一、二次的治疗,手法宜轻,以后手法 可重一些;每次治疗中,一般来说,开始手法要轻,根据病情 需要,逐渐加重,治疗结束前,再次施用轻柔手法;避免手法 过重,防止加重原有的损伤。 (九)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 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十)孕妇的腰骶部、臀部与腹部等均禁用推拿,女性在经期不宜用 或慎用推拿。
2、俯卧位:
3、侧卧位:
4、端坐位:
5、俯坐位:
(二)医者的体位: 一般除胸腹部操作多取坐位外(头面部操作有时也取坐 位),常取站立位操作。 另外,小儿推拿操作,患儿多取仰坐位,或卧位;而医 生一般均取坐位操作。

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推拿疗法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常用方法,“推拿”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万全的小儿推拿著作《幼科发挥》,是指利用手、肢体其他部位或器械在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进行各种规范性操作,达到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推拿和按摩属于一个概念,只是不同地域有不同称谓,如北方称“按摩”,南方称“推拿”,中原一带则称“推按”,包括推、拿、按、摩、滾、揉、擦、抖、点、捏、掐、捻、拍、击、摇等多种手法,具有简单易行、疗效显著、舒适安全、易学易推广的特点。按摩的适应症很广泛,涉及到骨伤、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除了健康人群的保健外,还适用于亚健康人群的多种症状,广泛用于养生、美容、美体、减肥、戒烟等方面。1.伤科疾病:各种扭挫伤、关节脱位、颈椎病、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胸胁岔气、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及骨折后遗症等。2.内科疾病:感冒、头痛、胃脘痛、便秘、腹泻、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眩晕、失眠、冠心病与糖尿病等。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乳腺小叶增生及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等。4.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肌性斜颈、发热、惊风、咳嗽、百日咳、腹泻、呕吐及消化不良等。5.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咽喉痛、耳鸣、耳聋等。6.外科疾病:乳痈初期、褥疮及术后肠粘连等。推拿按摩的禁忌症1.严重皮肤病、烧伤、烫伤或皮肤破溃的病人。2.年老体虚、极度衰弱,经不起轻微手法作用者。3.骨折或怀疑骨折病人。4.某些严重疾病,如心脏病、恶性肿瘤、脓毒血症等。5.妇女妊娠期和月经期均不宜在腹部、腰骶部及臀部按摩。6.某些急性传染病、精神病、极度疲劳、醉酒后神志不清、以及发烧者。7.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脑脓肿等。8.各种出血症,如外伤出血、便血、尿血等。9.某些急性损伤,如脑或中枢神经的急性损伤、急性脊柱损伤,骨折早期、截瘫初期、皮肤破裂等。注意事项1.操作者要经常修剪指甲,不戴饰品,以免操作时伤及受术者皮肤。2.治疗室要光线充足,通风保暖。3.除少数直接接触皮肤的手法(如擦法、推法、美容美体等)外,治疗时要用推拿巾覆盖治疗部位。小儿推拿要使用介质,以保护皮肤。4.对于过饥、过饱、酒后、暴怒后及剧烈运动后的人,一般不可立即施以推拿治疗。5.推拿的一个疗程以10-15次为宜,隔日或每日1次,疗程间宜休息3-5日。6.注意手法持久、柔和、有力、均匀、深透、渗透的基本要求。7.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推拿出科个人小结

推拿出科个人小结

推拿出科个人小结
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物理刺激,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在我学习推拿的过程中,我对推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我对推拿的个人小结:
1. 推拿的原理和效果:推拿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效果。

2. 推拿的适应症:推拿适用于各种疼痛症状,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也适用于一些慢性病,如失眠、消化不良等。

此外,推拿还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 推拿的预防保健作用:推拿不仅适用于治疗疾病,也可以用于身体的保健。

通过定期推拿,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整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4. 推拿的注意事项:推拿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才能进行,不可随意操作。

在推拿过程中,需要注意术中手法的规范、力度的控制,以及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工作。

对特殊人群,如孕妇、老人等,要格外小心,避免因错误操作造成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推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预防保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
践中,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推拿技术,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和舒适。

推拿的要求与原则适应症禁忌症

推拿的要求与原则适应症禁忌症

•推拿的要求与注意事项•一、对医生的要求•1、仪表端庄,热情大方,接待病人有礼有节,部卑不亢;推拿操作掌握分寸,落落大方。

•2、注意个人卫生,推拿操作结束要洗手,尤其是擦法操作后或在足部操作后;不宜浓妆异香;要勤剪指甲,以免指甲过长或有分叉,刺痛病人或伤皮出血等。

•3、推拿操作时不宜佩戴戒指、手表、手链及其他首饰,以免擦伤病人皮肤或钩破衣服。

•4、站立操作时应含胸拔背,蓄腹收臀,两腿呈丁字步或呈弓步姿势,通过胯部的扭转来调节推拿操作的姿势,不宜脚步过多的移动,以免显得杂乱无序•5、病人取坐位操作时,应立于其侧前方或侧后方,不宜正立于病人正前方,以失雅观;病人取卧位操作时,应立于其侧方或坐于侧方操作;不宜与病人站立过近或过远,应选择适宜手法操作的体位和空间。

•6、推拿操作时要保持精神饱满、集中,身心放松,使病人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推拿治疗。

•7、要学会揣摩病人的心理,通过看、听及手下的触觉来体察病人的反应,推拿时如病人皱眉,发出“啧、啧”的声音,扭动•体位回避手法刺激或手下感觉肌肉收紧等,表示可能手法刺激过重,应及时调整刺激强度。

•8、推拿时可通过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9、当推拿手法更换时,要协调连贯,避免断续停顿,或忽轻忽重,忽快忽慢,使病人难以适应。

•二、对病人的要求•1、注意个人清洁卫生,衣服潮湿,或身上有汗时不宜操作,以免损伤皮肤。

•2、推拿操作时应穿棉质衣裤,松紧要适宜,穿脱要方便;不宜穿奇装异服或过多暴露肌肤的衣服,不穿裙子尤其是连衣裙推拿,以免影响推拿操作;不穿昂贵的衣料推拿,以免损坏或污染衣物。

•3、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如钱包、戒指、手表、手链及其他首饰等,以防失窃或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4、推拿前排空二便,以防中途强忍或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

•5、选择好合适的体位,以利于推拿操作,配合完成推拿治疗。

•6、需要特殊手法操作时,应配合操作需要,如擦法操作时裸露部分皮肤要充足,以免污染衣服,或影响操作。

中医推拿的特点

中医推拿的特点

中医推拿的特点中医推拿的特点一、介绍中医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节人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疗法。

中医推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二、理论基础1.经络系统:中医推拿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套络脉系统,通过这些经络相互联系,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推拿就是利用这些经络进行调理。

2.气血循环:中医推拿强调气血的畅通,通过推拿手法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身体的机能。

3.阴阳平衡:中医推拿注重通过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来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治疗原则1.辨证施治:中医推拿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刺激,以达到疾病的治疗效果。

2.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中医推拿治疗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从轻到重,逐渐增强刺激的力度,使患者能够逐步适应和接受治疗,增加治疗的效果。

3.综合调理:中医推拿治疗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部位或病症,通过全身的推拿调理,可以对全身的机能进行综合调节,增强患者体质。

四、推拿手法1.按摩手法:利用手指或掌心对经络和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通过刺激经络来调理身体的功能。

2.揉捏手法:对相应的肌肉和组织进行揉捏,通过增加肌肉的活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症状。

3.推拿手法:采用手掌、指关节等进行推按,以刺激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

五、适应症中医推拿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疾病:1.颈椎病:通过推拿手法疏通经络、调整脊椎的活动,缓解颈椎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肩周炎:通过推拿手法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炎症。

3.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推拿手法舒缓周围肌肉的紧张,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和痉挛。

六、注意事项1.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和穴位刺激。

2.在进行推拿治疗前,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

3.推拿操作必须准确,力度适中,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推拿的特点,禁忌症和适应症

推拿的特点,禁忌症和适应症
特别流行的一種娱樂了。
推拿的適應症
推拿是一種物理療法,屬於中醫外治療法之 一,它不僅對骨傷、內、外、婦、兒、五 官等科的許多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 且有保健强身、預防疾病、祛病延年的作 用,應用推拿治療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內科疾病 胃脘痛、頭痛、失眠、胃下垂、肺氣腫、膽 囊炎、膽道蛔蟲、高血壓、心絞痛、糖尿 病、神經衰弱、偏癱、面癱、胸悶、脅痛、 咳嗽、哮喘、嘔吐、呃逆、胃和十二指腸 球部潰瘍、腸粘連、便秘、腹瀉、遺精、 癃閉、痹證、痿證等。
(四)外科疾病 麥粒腫、牙痛、乳蛾、乳癰初期、凍瘡、 麥粒腫、牙痛、乳蛾、乳癰初期、凍瘡、 血管閉塞性脈管炎等。
(五)兒科疾病 感冒、發熱、肺 炎、咳嗽、麻疹、 驚風、夜啼、嘔 吐、腹痛、便秘、 腸梗阻、泄瀉、 疳積、肛脱、遺 尿、近視、斜視、 斜頸、嬰兒癱等。
(六)五官科疾病 聲門閉合不全、咽喉痛、眼丹、鼻炎、 近視眼等。
足 、 盆 腔 炎 等 乳 。 不 汁 後 、 產 下
帶 正 、 更 年
經 、 陰 挺 期 綜 合 位 征 不 、 閉 、 、 胎 經 痛 、 調 不 經
月 ( 二 ) 婦 科 疾 病
(三)傷科疾病 各種扭挫傷、關節脱位、腰肌勞損、椎間盤 突出症、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落枕、 傷筋、骨折後遺症等。
5.容易推廣 5.容易推廣 推拿手法雖然豐富多彩,但其中主要的、常 用的手法並不多,而且有的手法比較簡便, 實用性很强,易學易行,所以說推拿是一 種聽得懂、看得見、會得會、用得上的好 方法。
6.保健强身 6.保健强身 推拿能用於治療、預防、康复、健美等許多 方面,無須服藥,不擾亂人體的生理功能, 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祛病强身、延年益壽的 自然療法。
推拿的注意事項
醫生經常要修剪指甲,手上不應該戴有其他 裝飾品,以免擦破患者皮膚和影響治療。 治療過程要要操作認真,態度嚴肅,並隨 時注意患者對手法治療的反應,若有不適, 應及時進行調整,以防發生意外事故。對 病情要詳細診察,根據診斷,確定治療方 案。另外,除少數手法如擦、推、捏等法, 直接接觸患者皮膚操作外,治療時必須要 用治療巾覆蓋被治療的肢體或局部。

中医推拿疗法调整气血流通

中医推拿疗法调整气血流通

中医推拿疗法调整气血流通中医推拿疗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特定手法对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进行刺激,以调整气血的流通,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人体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因素,调整气血的流通对于维护身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拿疗法的基本原理推拿疗法是通过推、拿、揉、按等手法对人体进行治疗的一种疗法。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活血化瘀:推拿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的供应和运输,进而促使淤血和瘀血得以疏通,防止疾病的形成。

2. 调整气机:通过推拿手法的刺激,可以调动体内的气机,增强气血运行的能力,消除气滞和气郁等现象,从而消除体内的疾病。

3. 支持阳气:在中医理论中,阳气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推拿手法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增强阳气的运行,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二、推拿疗法的常见技法推拿疗法的手法繁多,根据不同病情和治疗目的,医师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法。

以下为几种常见技法的介绍:1. 按:用手掌根或指腹按压穴位,一般以中等力度均匀按压,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气血的流通。

2. 推:用手掌、指腹等部位按揉肌肉、经络,并配合适度的推力,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3. 揉:用双手指腹或掌根按螺旋形或往复性运动来揉捏合适的局部,促进经络的通畅和气血的运行。

4. 捏:用适度的力度捏揉具体的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和平衡体内的气血。

5. 搓:双手相互搓动,使手心产生热力,然后以热力作用于特定穴位,从而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三、推拿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推拿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具有显著疗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 颈肩腰腿痛:推拿疗法可以缓解颈椎、腰椎等部位的疼痛和僵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慢性内脏疾病:例如慢性胃炎、便秘等,推拿疗法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症状。

3. 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卒中后遗症、帕金森病等,推拿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推拿诊疗常规

推拿诊疗常规

推拿诊疗常规一、概述推拿又称按摩、按跷、安抚等,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通过手或器械,运用手法施术于人体经络、腧穴、特定部位,以力的形式作用于人体,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推拿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推拿手法有按、推、扪、循、切、抓等10余种。

在康复过程中,推拿具有调理气血、通经活络功效。

可以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及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及神经系统敏感性,同时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增进食欲和改善体质等方面有独特疗效。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一)适应症小儿脑瘫、脑损伤高危儿、小儿斜颈、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炎、外伤性截瘫、遗传代谢疾病等引起的各种功能障碍。

(二)禁忌症局部皮肤感染、软组织或关节感染、开放性伤口、烧伤、神经坎顿、深静脉血栓或栓塞、骨折。

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急性传染病,恶性疾病、血液病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就诊者等。

三、操作规程推拿手法可分为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振动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类手法、运动关节类手法及捏脊法等。

(一)推揉类1.推法用拇指或手掌在一个穴位、一个部位或沿着1条经络施压并向前推动的手法,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指推法:一般用拇指指腹接触皮肤,如用拇指指面的称拇指平推,用拇指侧面的称拇指侧推,用拇指尖的称指尖推(又称一指禅)。

指推法作用范围小,适用于头面部和单一穴位的按摩。

②掌推法:用手掌在身体上推动,根据操作时是手掌还是掌根接触皮肤,又分为平推和掌根推两种。

掌推法作用范围大,适用于胸腹部、腰背部和四肢。

2.揉法用手掌或手指的指腹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腕关节的转动带动手掌或手指的环形移动的手法。

用手掌的称为掌揉法,用指腹的称为指揉法。

揉法用力比较缓和,作用力主要渗透到皮下组织,因此,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3.滚法半握拳,以小鱼际肌和第4、5掌指关节按压于治疗部位,利用前臂来回旋转带动腕关节做屈伸活动,使小鱼际肌、掌背外侧、第4、5指的掌指关节及其近端指节做滚动按压。

中医推拿的适应症

中医推拿的适应症

中医推拿的适应症中医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和康复。

它通过经络穴位的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调理和平衡人体的气血、阴阳,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那么,中医推拿适合哪些人群呢?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推拿的适应症。

一、神经系统疾病1. 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面痛、颈椎病等;2. 神经衰弱、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等;3. 外伤性神经病、臂丛神经病、坐骨神经病等;4. 莫名的神经性疼痛、震颤等神经病。

中医推拿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改善神经衰弱、疼痛等症状的目的。

二、骨骼肌肉疾病1. 颈椎病、胸椎病、腰椎病等;2. 骨折、脱臼、挫伤、扭伤等;3. 肌肉疼痛、肌肉劳损、肌肉萎缩等。

中医推拿在骨骼肌肉疾病的治疗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可以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脊柱、颈椎、肩颈部位的骨骼和肌肉,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三、神经病1. 中风、脑血栓、脑出血等;2. 帕金森病、脑瘫、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疾病;3. 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神经症等。

中医推拿对于神经病的治疗比较成功,可以通过经络穴位的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促进神经再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神经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四、呼吸系统疾病1.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性炎症等;2. 肺炎、肺栓塞、肺气肿等;3. 咳嗽、嗓子痛等。

中医推拿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也比较好,可以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肺部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五、消化系统疾病1. 胃病、消化不良、呕吐、胸闷等;2. 肝病、胆囊炎、肠病等;3. 便秘、腹泻、痔疮等。

中医推拿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改善胃肠功能,解决消化道疾病的问题。

总之,中医推拿可以对很多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要提醒的是,在选择推拿治疗之前,一定要寻找专业的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中医治疗推拿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

中医治疗推拿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

中医治疗推拿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中医推拿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推拿疗法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穴位,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而,推拿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病症,也存在一些禁忌情况。

本文将介绍中医推拿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

一、中医推拿疗法的适应症1. 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等症状。

中医推拿疗法可通过按摩、拔罐等手法缓解颈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症状,达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2. 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疾病,症状包括肩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

中医推拿疗法可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法,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减轻症状,对肩周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3.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变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

中医推拿疗法可通过按摩、手法调理等,改善腰椎周围气血循环,减轻神经根受压症状。

4. 头痛:中医推拿疗法对头痛有良好的效果。

通过按摩头部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可以减轻头痛症状,享受头部舒畅的感觉。

二、中医推拿疗法的禁忌1. 急性外伤:如骨折、拉伤、扭伤等急性外伤,推拿疗法可能会加重病情,延缓伤口愈合,所以在急性外伤时不宜进行推拿疗法。

2. 感染性皮肤病:推拿疗法涉及直接接触皮肤,感染性皮肤病如痱子、湿疹等,推拿疗法可能会引起感染扩散,所以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不适宜进行推拿疗法。

3. 血液病:如血友病、白血病等患者由于血液系统异常,推拿疗法可能会引起出血或其他不良反应,不宜进行推拿疗法。

4. 高热症:高热状态下进行推拿疗法,可能会加重热量代谢,影响疾病康复,所以高热症患者应暂缓推拿疗法。

5. 严重心脏病: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推拿疗法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血管病变,不适宜进行推拿疗法。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疗法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但也需谨慎应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推拿学重点笔记

推拿学重点笔记

推拿学重点笔记
推拿学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非药物的物理疗法,通过特别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达到治疗一些疾病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推拿学的重点笔记:
1.经络学说:推拿学以经络学说为指导,通过对经络的刺激来达到治疗效果。

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2.穴位:穴位是推拿治疗的重要部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推拿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太冲、风池等。

3.手法:推拿手法是推拿治疗的关键,包括推、拿、按、摩、揉、捏、拍等多种手法。

手法的选择和操作方法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

4.适应症:推拿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头痛、消化不良等。

5.禁忌症:推拿也有一些禁忌症,如急性传染病、皮肤病、骨折、肿瘤等。

6.注意事项:推拿治疗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前要洗手、修剪指甲;操作时要轻柔、均匀、有节奏;避免在空腹或饱腹时进行推拿;推拿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着凉。

7.自我保健:推拿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自我保健。

平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我推拿,如揉捏颈部、按摩腹部、拍打四肢
等,以促进身体健康。

总之,推拿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中医学科,通过学习和掌握推拿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推拿按摩简介

中医推拿按摩简介

中医推拿按摩一.基础理论1.什么叫推拿按摩?以特定的手法,作用于特定的部位,以达到治疗、预防、保健之功效,叫推拿按摩。

2.推拿按摩的作用机理舒筋活血、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滑润关节、扶正祛邪。

3.中医按摩的适宜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适应症∶运动前后,各种软组织疾患、动性损伤、医疗、保健、康复、美容(2)禁忌症:皮肤损伤、局部感染、孕妇等。

(3)注意事项:A.明确诊断、做到心中有数。

B.选择合适体位及部位。

C.做好解释。

D.认真、负责、要有爱观念。

E.方法得当、力度适宜。

F.对异性患者应尽量避开敏感部位。

G.刚做热敷后不宜做按摩。

H.对孕妇尽量不用敏感穴位。

4.中医按摩的中医学基础(1)阴阳五行学说(2)五脏六腑及表里关系五脏、心、心包、肝、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

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肝←→胆←→三焦←→心包←→肾←→膀胱(3)经络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手阳阳大肠经1、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2、手三阴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3、足阳明胃经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脾经4、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少服肾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

腧穴的定位方法A.体表解剖标志定位:以人体的体表解剖位置为依椐来确定腧穴的位置方法叫体表解剖标志定位。

(1)、固定标志:固定不变的凸起和凹陷及固定的轮廓。

(2)、活动标志:活动时才能出现的标志。

(3)、全身各部主要体表。

B.“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设定尺寸等,用以确定穴位的方法。

C.同身指寸定位法二.用于全身防病保健大手法常规适应症、脑血管病、头痛、头晕、血压不稳、失眠、感冒、疲劳等。

(一)准备: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根据不同手法来定)术者於病人两侧。

嘱病人全身肌肉放松,并宽衣松带。

(二)步骤:1、头面部手法:手法:推、擦、点、揉、主要用穴:印堂、、眼睛、赞、太阳百会、听宫、听会、迎香、风池、风腑、肩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适应症
内科推拿:
感冒,咳嗽,喑哑与失音,冠心病,不寐,郁证,中风后遗症,心悸,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呃逆,反胃,呕吐,泄泻,便秘,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胁痛,眩晕,消渴,尿失禁,尿潴流,阳痿,头痛,三叉神经痛,痹症,痿证,青少年近视,口眼斜,肠梗阻,手术后肠粘连,胃和十二指溃疡,尿道炎,肾盂肾炎,膀胱炎。

小儿推拿:
感冒,发热,咳嗽,哮喘,顿咳,厌食,婴幼儿腹泻,腹痛,呕吐,积滞,疳证,便秘,脱肛,遗尿,尿潴流,夜啼,惊风,疝气,小儿肌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先天手足畸形。

妇科推拿:
痛经,闭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行泄泻,带下病,妊娠恶阻,妊娠腹痛,妊娠咳嗽,妊娠肿胀,产后腹痛,产后身痛,产后大便难,缺乳,乳痈,更年期综合症,阴挺,乳腺小叶增生。

伤科推拿:
肱二头肌损伤,肩峰下滑囊炎,肩关节周围炎,肘关节扭挫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尺骨鹰嘴滑囊炎,腕关节扭挫伤,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腕部腱鞘囊肿,桡尺远端关节错缝,碗管综合征,颈椎病,落枕,前斜角肌损伤综合征,胸椎小关节错缝,胸胁屏伤(岔气),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髂腰韧带损伤,急性腰肌劳损,慢性腰
肌劳损,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脊柱炎,梨状肌损伤综合征,髂部滑囊炎,阔筋膜张肌损伤伴髂胫束劳损,臀上皮神经损伤综合征,股内收肌损伤,急性腰扭伤,腰肌纤维炎,坐骨神经痛,骶髂关节损伤及半脱位,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半月板损伤,上踝关节扭伤,强直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脊椎骨软骨病,内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隐性脊柱裂,腰椎骶化与骶椎腰化,第三腰椎横突肥大,特发性脊柱侧弯,椎弓下部不连和椎体滑落,腰椎管狭窄症,致密性髂骨炎,腰骶部骨骼发育异常,腰椎退行性脊柱炎,椎管内外肿瘤引起的腰腿痛,肾虚性腰腿痛。

股四头肌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部脂肪垫损伤,踝关节扭伤,踝管综合征,跟痛症,颞颌关节脱位,颞颌关节紊乱症,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小儿髋关节半脱位,四肢关节僵直症,外伤性截瘫,周围神经损伤(单肢瘫)五官科推拿:
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耳鸣,耳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