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为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和有创操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1、手术医师资格实行动态管理,评价周期为每两年一次,再授权时必须依照医师实际能力提升而变动,不能仅随职称晋升而变动。
2、评价标准⑴申请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评价周期内无医疗事故或认定为主要责任的医疗纠纷发生,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⑵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具备相应手术级别的职称及任职年限;②评价周期内无医疗事故或认定为主要责任的医疗纠纷发生。
③一年内内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需担任15例及以上该级别手术的一助,和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该级别手术25例。
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①评价周期内发生两次及以上医疗事故或认定为主要责任的医疗纠纷;②评价周期内,存在两次因医源性原因致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本年度不得晋升高一级别手术资质;③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非紧急情况下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越级手术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高一级别手术资质;⑷对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的医师,在其降级期满后,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原级别手术25例,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时,可由本人申请,科室讨论上报审批后,方可获得该级别手术资质再次准入。
3、审批程序⑴具备各级手术权限资格的医师填写《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审批表》,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填写《一年内高一级别手术完成情况汇总表》。
⑵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根据申请医师手术能力、己开展手术效果、发生的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估与考核,初步评定其手术级别,由科主任签字确认后报医务科。
⑶医务科对申请医师手术技能、手术数量、手术效果、手术质量与安全指标、开展手术的年限,结合技术职称以及医师定期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后,提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核,审核批准后方可授予相应手术级别。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手术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科室,手术资格准入评价再授权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为加强医院手术管理,把好科室和各级临床医师的各级各手级术审批授权资格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临床各科室手术分类(暂行)》,按三级医院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领导小组对医院各级手术已准入临床医师进行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确定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标准;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给予处罚。
医务科负责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二、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周期为每 2 年度评价一次。
二)、评价标准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上,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完成本级别手术80%以上条件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相应手术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3)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以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生2次或2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5),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存在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的,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6),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03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依据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评价对象:已获得手术权限授权的手术医师。
二、评价时间:每两年度复评一次。
三、评价结果及标准:1、再授权: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例数≦3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医疗过错或医疗事故发生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给予再授权。
2、提高手术操作权限:预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上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术者必须是以获得相应专项手术准入资格者;(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3)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根据手术级别需要做为一助完成例数>15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例数>5例者;(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以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
(5)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例数≦2次。
3、取消或降低手术操作权限。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须条件的;(2)对操作者实际完成质量评估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的;(4)在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达不到50%。
(5)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例数>3次。
四、评价与授权程序:1、手术医师手术权限授权两年期满,科主任组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其两年周期内手术操作表现进行评定,并填写《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审批表》及《手术权限授权(再授权)参考数据》(见附件一),提交医务科;职称已晋升者提供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书复印件。
2、医务科复核认定后,提交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讨论审批;3、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签发新一周期《手术权限授权证明》(附件二)。
附件二:手术权限授权证明医师:现聘任你为我院医师,根据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精神,综合你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资质资格,经你本人申请,科主任同意、医务科审核讨论确认,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特授权你如下手术项目操作权限:1、独立开展手术项目,手术类别为:手术编号如下: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手术项目,手术类别为:手术编号如下: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签章):年月日。
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

(1)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手术安全意识。
(2)鼓励医务人员主动上报手术安全隐患,共同防范风险。
2.团队协作精神
(1)培养手术团队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强沟通与交流,提高手术配合度。
(2)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十五、手术费用管理
1.合理制定手术收费标准
(1)根据手术难度、耗材成本等因素,合理制定手术收费标准。
五、信息管理
1.医院应建立健全手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手术预约、手术记录、术后随访等信息的电子化记录和查询。
2.手术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权限管理功能,确保手术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各级医师应及时、准确地将手术相关信息录入系统,便于统计分析和管理。
六、持续改进
1.医院应定期收集和分析手术相关数据,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3)科室将考核结果报医务部审批。
(4)医务部审批通过后,予以授权。
三、管理制度
1.各级医师应严格按照授权级别开展手术,不得越级开展手术。
2.各级医师开展手术时,应遵循手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3.科室主任应加强对医师手术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师具备相应级别的手术能力。
4.医务部应定期对手术授权情况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医师及时进行调整。
2.鼓励医师参与手术质量改进项目,分享手术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手术质量。
3.医院应定期对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以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变化。
七、跨科室协作
1.跨科室协作原则
(1)对于涉及多个学科的复杂手术,相关科室应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
(2)术前应组织跨科室会诊,共同制定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手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制度手术医师作为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职责是执行手术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保证手术医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扬长避短,提高医疗质量,我国设立了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制度是指依据手术医师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将手术医师分为几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的手术医师所能执行的手术范围和难度进行授权。
这种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确保手术医师在执行手术时能够胜任,保证患者的安全。
在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制度下,手术医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和评估,包括专业科目考试、技能操作考核以及临床实践经验评估等。
只有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等级,并受到相关手术授权。
二、手术医师资格再授权管理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再授权管理制度是指在手术医师已经获得资格等级的基础上,根据其临床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对其进行再次授权,以执行更高难度的手术操作。
这种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发展。
在手术医师资格再授权管理制度下,手术医师需要参加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和专业考核,以及持续教育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术经验。
通过这些活动,手术医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渐获得更高级别的手术授权。
三、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的意义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 提高患者安全保障水平:手术医师经过资格分级和再授权管理,将对其能力的评估和监管更加严格,确保只有具备相应能力才能执行相关手术,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
2. 促进医生个人发展:通过手术医师资格分级和再授权管理制度,手术医师可以不断晋升资格等级和获得更高级别的授权,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3.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手术医师经过资格分级和再授权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专业技术和能力,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一、评价目的
为保障手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通过对手术医师的分级管理,确保医师在相应级别手术操作中的能力与资质,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在本院开展手术的医师,均应参加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
1.医院应设立监督机构,对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对制度执行不力的部门和个人,应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十二、总结
本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高效的医师能力评价体系,以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通过明确评价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规范再授权流程,加强培训与提升,实施监督管理,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同时,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医师的国际竞争力。医院将持续对制度进行监督、评估和修订,以适应医疗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2.操作技能:根据手术级别,考察相应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及规范操作。
3.临床经验:考察评价对象在相应手术级别中的临床工作经验。
4.综合素质:包括医德医风、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四、评价方法
1.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满分100分,占总评价的30%。
2.操作考核:由专家现场评分,满分100分,占总评价的50%。
十八、评价工作的质量控制
1.医院应建立评价工作质量控制机制,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定期对评价专家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评价的专业水平。
3.对评价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应严肃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十九、评价结果的公开与应用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手术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应运而生。
该制度通过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手术技能和知识,从而提升手术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性。
一、手术分级管理手术分级管理是指将手术按照复杂度、难度和风险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手术设置相应的管理要求。
通过分级管理,可以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评估,从而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手术分级管理可分为初级手术、中级手术和高级手术三个等级。
初级手术为常见且简单较低风险的手术,中级手术为一般复杂的手术,高级手术为高风险和高难度的手术。
不同等级的手术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不同,高级手术需要医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二、定期能力评价定期能力评价是指对医务人员的手术能力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
通过定期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医务人员手术技能的不足和不合格,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手术技能。
定期能力评价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
理论知识评价可通过考试或学术交流等形式进行,以测试医务人员对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际操作评价可通过观察和模拟手术等方式进行,以测试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术和技能水平。
定期能力评价的频率应根据手术等级和医务人员的经验水平来确定。
初级手术和经验较丰富的医务人员可以适当延长评价周期,而高级手术和新进医务人员应更加频繁地进行评价。
三、再授权制度再授权制度是指在定期能力评价后,对手术能力合格的医务人员重新授权进行相应等级的手术。
通过再授权制度,可以保证手术能力合格的医务人员能够持续地参与相应等级的手术,提高手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再授权制度应包括定期授权和临时授权两种形式。
定期授权是指在定期能力评价合格后,对医务人员进行长期的再授权,使其能够长期参与相应等级的手术。
临时授权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对手术能力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临时的再授权,以满足患者紧急手术的需求。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一、考核组织医务部具体负责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手术医师的技术考核、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医师的手术分级审定,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手术科室执行情况。
相关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科室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
二、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周期为每两年评价一次。
(二)评价标准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上,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完成本级别手术80%以上条件外,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获得相应手术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3)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4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4 )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生2次或2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5)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存在2次或2次以上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的,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6)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三、评价程序(一)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开展的手术进行梳理、讨论,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评定,由手术医师本人填写医院《手术医师分级授权审批表》并提交医务部审核,医务部复核认定后,再次授予相应手术级别。
(二)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填写医院《手术医师分级授权审批表》,经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讨论通过后报医务部审核。
医院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医院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实施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
依据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的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1.手术医师能力评价(1)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年度复评—次。
1)评价标准:①本年度内开展本级别手术,能保障手术质量,无相关医疗差错或事故者,可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
经本科室专家组讨论评估后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②欲申请高—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能胜任本级别手术外,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③具有高一级别手术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对部分需要专门技术准入资格的手术,必须获得该项技术准入的资格④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过程中,需要先从助手做起。
至少已经担任过该手术第一助手10例以上。
⑤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
⑥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医疗事故主要以上责任。
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手术权限:①达不到手术许可必须条件的。
②手术并发症或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发生率明显超过允许范围者。
③在手术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手术规范或诊疗常规的。
④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有明确医疗差错并造成严重后果或医疗事故主要以上责任。
⑤因健康等原因主动要求降低手术级别者。
2.工作程序(1)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部行政部门对我院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进行梳理、讨论,制定新年度《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提交医务处。
(2)医务处复核认定后,提交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3)欲申请高—级手术权限的医师,书写“手术资质申请表”,交本科室主任。
(4)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对其技术能力讨论或考核评价后,提交医务处。
(5)医务处复审相关材料。
对有疑议的情况,可组织专家组(包括相应专科专家、麻醉科、手术室、药剂科、院感办等相关专业),对其进行理论及技能的综合考评。
考核合格者,提交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及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定期能力评价,实施再授权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类标准按照我院开展的具体手术类别,将手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一)一级手术:手术风险较低、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四级手术:风险度高、手术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的手术。
要求相关科室的各级人员掌握手术分类标准,对照手术分类标准申报手术权限并操作,低一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 %方可开展高一级别的手术种类。
二、手术权限申报及审核程序申请人完成规定手术例数后,科主任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决定是否上升助手级别。
申请术者时要填写《手术权限申报表》,注明完成手术病历号;撰写手术体会,内容包括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步骤的认识等;填写《手术权限申报表》后交科主任,科主任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同意后则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
医务科根据其职称、手术权限申报材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业务院长审批,结合申请人围手术期水平、手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结果在院内公示。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申报条件(一)低年资住院医师二年后可担任一级手术术者、二级手术助手。
二、一级手术从二助、一助依次分别完成该种手术五例方可上升一个级别,由科主任将手术完成情况登记在《手术分级授权情况表》中,并签署意见。
一级某种手术一助例数完成后,申请一级该种手术术者权限,填报《手术权限申报表》。
低年资住院医师年资满三年,一级手术完成80%,并完成二级某种手术助手例数可申请担任二级该种手术术者,首次担任该种手术术者时需有上级医师指导。
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

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手术医师的分级授权和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在医疗机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一制度的建立旨在确保手术医师的合理授权和再授权,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和高质量。
本文将探讨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一、手术医师分级授权制度手术医师分级授权制度是指根据手术医师的资质和能力,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授权。
这一制度可以确保手术医师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所具备的实际能力与授权等级相匹配,减少手术风险和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1. 制定授权等级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医师的职称、临床经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制定相应的授权等级。
一般而言,手术医师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等级。
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手术操作类型和难度。
2. 授权等级要求每个授权等级应明确具体的手术操作类型和难度,并对手术医师在相关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出要求。
医疗机构可以参考相关专业指南和标准,制定相应的授权等级要求,确保手术医师能够胜任相应的手术操作。
3. 授权程序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的程序应该规范和透明。
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评审和审核流程,确保授权程序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评审委员会应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对手术医师的申请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授权决定。
二、手术医师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手术医师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是指手术医师在获得初次授权后,经过一定时期的再评估和再授权,以确保其持续具备相应的手术操作能力和水平。
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手术医师技术的更新和提高,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质量。
1. 再评估周期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再评估周期,一般为一年或两年一次。
手术医师在再评估时需要提供相关的手术记录、病例资料以及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证明材料,以便评估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手术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2. 再授权程序再授权的程序应该与初次授权程序类似,包括申请、评审和审核环节。
医疗机构应设立再评估委员会,负责对手术医师进行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再授权决定。
手术医师资质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资质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手术医师资质分级、准入、周期性医师手术能力评价与再授权机制,对医师手术资质与授权实施动态管理,确保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与其资质能力相符,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组织架构建立院科两级医疗技术资质及授权动态管理组织。
院级为“诊疗技术许可授权考评委员会”,科级以科室为单位成立科室医疗技术资质审核小组(科主任为组长、组员原则上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至少2名),具体职责按照《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中要求执行。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或获得临床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3年,或获得临床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获得临床博士学位者。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3年,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2年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或有临床博士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V2年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3年者。
或有临床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开展或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可主持一级手术,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我院《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手术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1、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两年复评一次。
2、评价标准①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预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外,尚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术者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②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根据手术级别需要依次从二助、一助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手术5例10例及以上者③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的④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无“非计划再手术”、手术医师能力再评价考核合格,以我院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小组讨论结果为准。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过程的(4) 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达不到50%的二。
工作程序1、科主任组织科内人员,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进行梳理、讨论,制定年度《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提交医务科2、医务科复核认定条件后,交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3、复核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 , 填写《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申请表》交本科主任.4、科主任组织科内质控小组成员对其技术能力讨论评价通过,科主任签字后提交医务科。
5、医务科进行复核评估后提交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6、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签批7、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结果院内公示8、医务科备案。
三 .监督管理1、医务科履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理、监督职责2、对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调查处理并按照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行为,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手术的质量和安全,许多医疗机构采取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本文将介绍这一制度的背景、目的、实施方式以及其在提升手术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作用。
一、背景手术是医疗工作中最复杂、最精细的一环,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技术。
一次手术的成功与否,除了医疗设备和药物的支持外,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由于医生的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每位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都能达到最高水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应运而生。
二、目的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手术质量:通过定期对医生进行能力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医生提高手术技术水平,从而提升手术的质量。
2.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对医生的能力评价,确保每位医生都能够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手术,减少手术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3.规范医疗行为:通过制定明确的手术分级标准和操作规范,帮助医生正确理解手术的风险和要求,规范医疗行为,减少潜在的操作失误。
三、实施方式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分级标准:医疗机构需要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手术分级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手术类型、手术难度、手术风险等方面的指标。
2.能力评价:医疗机构会定期对每位医生进行手术能力评价。
评价的方式可以包括临床技能测试、手术模拟训练、操作视频评估等。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医生对手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风险判断和处理能力等。
3.再授权:根据医生的能力评价结果,医疗机构会向符合要求的医生再授权手术操作。
再授权的方式可以是书面授权、电子授权或现场授权等。
医生需要定期更新授权以确保持续符合手术要求。
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

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为了确保手术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加强手术医师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我们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和程序。
一、授权与再授权程序1.手术医师填写《XXX手术分级授权申请表》,并交给科室主任。
科室主任召集全科医师级别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本人应回避),进行评估分析,由科主任做出“同意本人授权申请”、“降低级别授权”或“不同意本人授权申请”的结论意见后交医务科。
新进人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本院上级医师指导、监护下实际操作手术数台后方可递交《授权申请表》。
2.医务科接到手术科室上交的《手术医师授权申请表》后,向院长提出召开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集体审议,对每个申请授权的医师,相应作出“同意本人授权申请”、“降低级别授权”、“暂缓授权”或“不予授权”的意见,报院长审批后,由院办发文通知公布。
3.授权有效期为二年。
授权周期中,因本人技术职称变动,或技术水平提升,或受到党纪、政纪、法律处罚,可以作出“升级授权”、“降级授权”、“暂停授权”(需注明时间期限)和“取消授权”的决定。
4.授权周期满后,需对手术医师继续进行手术分级授权的为“再授权”,其评估和再授权程序同前款之规定。
5.手术医师不得擅自超越权限实施手术,否则将受到通报批评或降低、暂停手术权限3个月至1年不等的处罚,由此造成的医疗纠纷或事故,由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6.手术科室要加强手术授权医师的管理,确保手术治疗质量与安全,积累必要的资料,为再授权和院级业务人员及时档案建立提供信息。
7.医务科应加强手术分级授权的监管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全院手术治疗质量与安全。
建立医疗技术管理和手术医师个人档案,使手术治疗管理法制化、科学化。
二、手术分级:1.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2.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3.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4.四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手术医生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规定与程序

手术医生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规定与程序1. 背景为了确保手术医生的合理授权和再授权管理,促进手术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本管理规定与程序。
2. 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原则- 授权与再授权应基于医生的临床经验、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进行评估。
- 授权与再授权应遵循适当的程序与规范,确保医生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 授权与再授权应根据手术医生的分级进行管理,以确保高风险手术由有丰富经验和资质的医生执行。
3. 手术医生分级根据手术医生的经验和能力,将手术医生分为以下几个级别:3.1. 初级手术医生初级手术医生为新入职的医生或刚获得执业资格的医生,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手术技能,但经验相对较少。
3.2. 中级手术医生中级手术医生为具备一定经验和技能的医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常见手术,并在复杂手术中担任助手角色。
3.3. 高级手术医生高级手术医生为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医生,能够独立执行复杂手术,并在手术中引领团队。
4. 授权与再授权程序4.1. 授权程序- 医院管理部门与相关专科部门共同制定手术医生的分级标准和评估指标。
- 初级手术医生需由高级手术医生担任指导医师,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和带教后,经专科部门评估合格后方可晋升为中级手术医生。
- 中级手术医生需经高级手术医生推荐,并经过专科部门评估合格后,方可晋升为高级手术医生。
4.2. 再授权程序- 手术医生的再授权需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核,以确保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与岗位要求保持一致。
- 再授权程序应包括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情况、手术操作技能的实践能力和手术风险的评估等内容。
- 若手术医生在再授权评估中未达到要求,应进行进一步培训或降低其手术医生级别。
5. 管理与监督- 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手术医生授权与再授权的管理程序,并监督实施。
- 相关专科部门负责评估手术医生的资质和能力,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支持。
- 手术医生需自觉遵守授权与再授权管理规定,不得超越自身能力从事超出授权范围的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定第七医院
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
一、凡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注册执业地点在我院的医师,进行手术操作需经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授权,才能开展相应级别手术。
外聘及脱离本专业临床工作1年以上的外科医师,应由医院对其技术能力和资质进行再评价与再授权后,方能从事诊疗活动。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任职资格及相应受聘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的年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规定手术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担任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岗位任务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一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河北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中规定的丁类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料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甲类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甲类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熟练完成甲类手术,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8)各类探查性(如腹部、胸部等)手术原则上应由副主任医师承担。
四、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程序
(1)手术医师可独立承担相应级别手术时,填写“保定第七医院医师手
术范围申报审批表”交科室主任;
(2)科室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对其技术能力讨论评价后,提交医务科;
(3)医务科复核认定后,提交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4)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签批;
(5)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结果院内公示;
(6)医务科备案。
五、手术医师能力评价
1、手术医师的能力评价每三年复评一次。
2、评价标准:
(1)对本级别手术完成80%,未发生手术死亡病例、重大并发症、非计划再次手术、重大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
(2)预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
以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
②能熟练掌握高一级手术者。
③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以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
(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六、再授权程序
(1)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对手术医师工作能力进行评价,提交医务科;
(2)医务科复核认定后,提交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3)符合审定高一级手术权限的医师,填写“保定第七医院医师手术范围审批表”,交本科主任;
(4)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对其进行能力评估,提交医务科;
(5)医务科组织相关专家,对其技术能力评估认定后,提交医院技术委员会讨论通过;
(6)对取消或降低手术操作权限的医师,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讨论,形成书面意见后,报医务科审核后提交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7)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签批;
(8)再授权结果院内公示;
(9)医务科备案。
七、重大、疑难、毁容、特殊身份等患者特殊手术审批程序。
(一)凡属下些情形之一者可视为特殊手术
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省部级以上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4、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
5、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6、高风险手术。
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
8、大器官移植。
(二)审批程序
1、科室须进行科内病例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务科审核;
2、业务院长审批。
3、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
4、急诊或紧急情况下,按紧急手术程序处理。
附:手术医师分级资格认证申报审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