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大班音乐教案-音乐艺术.doc

合集下载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波尔卡(一)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波尔卡(一)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波尔卡(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大班幼儿(3-5岁)音乐艺术教学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了解波尔卡这一舞蹈和音乐形式,培养幼儿的音乐和节奏感。

本次教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波尔卡历史源流以及它的特点;第二部分则教授波尔卡的基本舞蹈步伐和音乐节奏。

教学目标1.了解波尔卡起源和特点。

2.培养幼儿的音乐和节奏感。

3.学会波尔卡的基本舞步和音乐节奏。

教学准备1.波尔卡音乐。

2.舞蹈教学室或空旷的教学场地。

3.幼儿的座位和音乐乐器(如铜锣或鼓等)。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波尔卡的历史和特点1.波尔卡是一种起源于捷克的舞曲,经过传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舞曲。

2.波尔卡的舞曲节奏是两拍曲式,每拍有一个强拍和一个弱拍。

3.波尔卡舞步激情洋溢,舞姿优美、舒展,需要有一定基础的跳舞经验。

第二部分:波尔卡的基本舞蹈步伐和音乐节奏1.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体验舞蹈和音乐,老师可以用简单易学的方式向幼儿解释波尔卡的舞步和节奏,可以使用手势、动作等多种方式。

2.波尔卡舞蹈重要的是整个团队的合作,需要幼儿之间互动配合。

3.针对幼儿的身体特点,可以对波尔卡的舞步进行适当简化,例如使用踏步、踏跳等容易掌握的动作。

4.老师可以使用音乐乐器为幼儿演奏波尔卡音乐,让幼儿能够更好地领略波尔卡的独特魅力。

教学总结使用波尔卡舞蹈和音乐作为大班幼儿音乐艺术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对音乐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

针对幼儿的身体特点和接受能力,老师可以适当简化舞蹈步伐和注重幼儿的体验感,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提升音乐艺术素养。

同时,通过合作互动,帮助幼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优秀12篇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优秀12篇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优秀12篇大班音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特点,初步尝试用动作来表示歌曲中的意思。

2、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手偶、音乐、小动物图片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手偶2、师:“小兔子了来了,邀请你们一起来跳舞”播放到“呜哇哇”的时候停止,做哭泣状兔:“我的好朋友--小猴不见了,我找不到他了,你们帮我找找吧!”(老师操纵手偶,边说边唱“找朋友”这首歌。

)兔:“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好朋友,让我为你们唱首歌吧。

”(二)、体验理解1、谈话师:“小兔有好朋友,我也有很多好朋友,我和xxx是好朋友,我和xxx是好朋友。

我知道你们也有很多好朋友,xxx,你和谁是好朋友?”(可以多请几个小朋友说。

)2、找朋友1)师:“找到好朋友,我们可以做什么?”(一起做游戏、抱一抱、握握手。

)2)教师示范并唱歌曲。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鼓励幼儿有礼貌地找朋友。

(三)、集体游戏——小动物找朋友师:“我们都找到了好朋友,可是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找到好朋友,我们帮帮他们吧”幼儿装扮成小动物表演《找朋友》大班音乐艺术教案篇二教具:录音机、钢琴教学目的:结合歌曲《祖国颂》,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

让学生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

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玩偶进行曲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玩偶进行曲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玩偶进行曲一、教学目标1.了解玩偶进行曲的曲风和特点;2.学习玩偶进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3.让学生感受和掌握节奏和动作的配合性,锻炼身体协调性;4.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一份《玩偶进行曲》的音乐试听稿;2.教师准备的多个玩具、玩偶等,数量要能够满足所有学生参与活动;3.音响设备;4.带有跑步操(like a robot、走起来、打拍子、拍手等)的音乐;5.能够在教室内进行活动的环境。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玩偶进行曲教师通过播放试听稿向学生介绍《玩偶进行曲》的曲风、节奏和旋律,让学生感受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

同时,老师也可以告诉学生关于玩偶进行曲的背景、历史及发展情况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音乐作品。

第二步:跑起来让学生听带有跑步操的音乐,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跟着音乐做卡里奥体操(like a robot、走起来、打拍子、拍手等),热身并调整好学生的状态。

第三步:学习节奏使用玩具或玩偶等,教师示范如何在节奏配合下拍摄,然后让学生跟随发出拍手声。

第四步:学习旋律学生们分组,每组4-6人,每组配备一个或多个玩具或玩偶,使用教师准备好的音响设备,播放《玩偶进行曲》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旋律摆动玩具或玩偶,一起演奏出旋律,并体会音乐的整体性。

第五步:进行曲学生们将手中的玩具和玩偶编队行进,按照音乐节奏配合进行演奏,让学生感受到行进与音乐的契合,并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六步:总结在活动结束之前,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总结,让学生们感受和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反思学习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四、教学亮点1.教学方法新颖,将音乐艺术与玩具娱乐有效结合,营造积极活泼的氛围;2.利用行进和音乐的契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整体性和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优秀5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学习看各种形式的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在活动中体验打击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三种颜色的丝带(红、金、绿)。

若干小型打击乐器(木质、金属、皮质类)音乐摇篮曲、粉刷匠。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出示三类乐器:皮质类乐器、金属类乐器、木质类乐器。

师:"今天朱老师请来了三种乐器到我们班来做客,请小朋友看一看它们是谁?它们属于哪一类乐器呢?"2、幼儿围成半圆传递乐器。

二、游戏彩色丝带1、出示三种颜色的丝带与乐器做朋友(红、金、绿)。

师"今天朱老师还带来了三种颜色的丝带,小朋友看一看是哪三种颜色的丝带,它们也想和乐器做朋友,请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一组想和哪种颜色丝带做朋友。

2、丝带跳舞了。

(1)、介绍游戏规则师:"丝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器做朋友,它们非常想跳舞,当它在空中跳舞的时候,乐器朋友就要为它伴奏,当丝带落地的时候,乐器朋友就要停止为它伴奏。

(2)、教师将不同的颜色轮流地抛向空中,相应的乐器朋友就要轮流伴奏。

(3)、教师将两种或三种不同的。

丝带抛向空中,相应的乐器一起为它伴奏。

三、游戏彩色圈师:"丝带还带了一个更好玩的游戏,小朋友你们想玩一玩吗?介绍游戏规则师:"丝带在地上围成了三个小圆圈,当朱老师跳到哪个圆圈的时候,乐器朋友就要为它伴奏,朱老师跳几下,乐器朋友就要为它演奏几下。

四、欣赏音乐摇篮曲师:"丝带和乐器朋友都累了,它们想休息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学唱歌曲,感受和表现歌唱中的弱起节奏。

2、借助歌唱,动作表演和人际交流,体验和表现歌曲中的幽默。

3、大胆仿编歌词,产生对“懒惰虫”的否定情绪,知道要做勤劳的孩子。

活动准备:歌曲的图谱、一些幼儿劳动的图片若干、歌名活动重点:能用诙谐有趣的的情绪、动作表现歌曲活动难点:根据歌词内容能用不同情绪、节奏等表现歌曲。

幼儿园音乐-大班律动《小意达的花》教案

幼儿园音乐-大班律动《小意达的花》教案

活动名称:艺术领域《小意达的花》(律动)活动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能够模仿并创造不同的花的造型。

2、能够准确的按音乐的节奏舞蹈。

3、喜欢韵律活动,能大胆的表现自对花朵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重难点:能够准确的按音乐的节奏舞蹈。

活动准备:各种花朵造型图片、音乐活动过程:一、轻音乐入场。

教师带领幼儿跟着轻音乐入场。

二、出示花园的花,并学习花的各种姿态。

师:有一个叫小意达的小姑娘,他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面有水仙花、玫瑰花等等,可是有一天小意达发现花园里的花都枯萎饿了,他非常伤心,妈妈看到后说你不用伤心,花们都很开心,因为在枯萎前他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他们都摆出了自己最美的姿态,都跳了自己最美的舞蹈,他们要争夺舞王。

我们一起来看小意达的花都有哪些呢?(播放音乐,教师将各种各样的花摆在中间)师:这些花都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姿态不一样)师:现在请小朋友一个挨着一个跳舞跳到你喜欢的花面前,学一学花的姿态。

看谁学的最像。

师:谁来学一学你刚选择的小花是什么姿态?师:现在我们要摆出跟刚才不一样的花朵的姿态,看谁摆的花最漂亮?(跟音乐摆花的姿态)三、与花共舞师:刚才我发现小朋友一直摆一个姿势有点累,现在有一个小伙伴给我们讲一个不累的办法,小黄花他也参加了舞会,他一直在舞动,所以就不累了。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黄花跳舞吧。

师:小黄花都在哪些地方跳舞了呢?谁来学一学小黄花在空中跳舞是什么样的?在地下跳舞呢?师:我们和小黄花一起跳舞吧!(播放音乐)师:现在四个小朋友一组,变成一个大花。

看哪一组大花的姿态和别的组不一样?(跟音乐跳舞)四、音乐停止,自然结束。

寻宝大班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的节奏,寻找藏宝图里的秘密。

2.能大胆随音乐节拍做动作,并能把藏宝图的秘密画出来。

3.能自主探索游戏规则,体验找到“宝藏”的快乐。

活动准备:寻宝音乐、PPT、人手一份藏宝图、水彩笔、尺子。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播放阿里巴巴PPT。

大班音乐教案教学(精选5篇)

大班音乐教案教学(精选5篇)

大班音乐教案教学(精选5篇)大班音乐教案教学篇1【活动目标】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材料准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

【活动过程】一、预备起势。

师生讨论,什么时候人会打哈欠?保持打哈欠的状态,练声曲《亲爱的回声》幼儿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模仿虫儿飞练习发音。

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二、赏析感受。

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2、请幼儿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

1、出示节奏型卡__XXX|X—X—,引导幼儿做动作。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小手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幼儿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幼儿与教师一起指划。

2、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分句学唱。

五、延伸变式。

教师请幼儿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幼儿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活动。

1、请幼儿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幼儿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教案教学篇2活动目标:1、感知螃蟹的特征,欣赏歌曲,学习模仿表演歌曲。

2、通过讨论以及欣赏歌表演,进一步感知理解歌曲内容,探索表演螃蟹横着爬和甩不脱的动作。

3、对歌曲产生兴趣,乐意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认识和经验。

活动准备:1、螃蟹头饰一个。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1、歌曲《小手爬》,引出会爬的螃蟹。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小手爬》。

(2)变换前奏的速度,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快速或慢速边唱歌边表演。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大马大马告诉我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大马大马告诉我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大马大马告诉我教学目的1.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歌曲和音乐游戏的方式,提高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音乐潜能,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1.歌曲《大马大马告诉我》的演唱和动作;2.小组合作完成音乐游戏。

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古典音乐或流行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讨论音乐的神奇之处;2.老师出示马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动物?它有哪些特点?(提示:“大马”“奔跑快”等)3.引入本堂课的主题曲目《大马大马告诉我》,引导学生“听、看、学”;歌曲学唱1.教师先唱一遍《大马大马告诉我》,让学生跟着唱几遍,逐步掌握歌曲歌词和调式;2.分组唱歌,根据老师的指导让学生分组表演,比较不同表现方式的差异,鼓励孩子们寻找最好的表现方式;3.学生端坐在儿歌唱法中,掌握含腹、微颏、短声、挑腰的基本唱法要领,并学习用“发音清晰、声音明亮、韵律规整”等要求自我检查。

游戏体验1.以小组为单位,老师分组指导,让学生自由选择钢琴、小乐器进行合奏,体验奏乐的乐趣;2.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名称抽签,即学生随机从抽签上取出各种不同的动物名称,让每个组按照自己选中的动物的特点进行合作创作编舞。

3.新编创意舞蹈比拼激励,引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激情,加强想象力的开发。

总结1.回顾今天的歌曲学唱及音乐游戏体验,让每位学生谈谈今天的心得体会;2.教师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和主题,让每位学生领悟如何用心的态度来学习音乐艺术;3.颁发小奖品,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教学评估1.情境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2.任务评估:进行小组演唱及音乐游戏表现评估;3.作品评估:对学生的创意编舞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1.在本节课的课堂实践活动,设立了音乐歌唱和舞蹈、钢琴及小乐器演奏等环节,总结起来是非常综合的一堂课,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感受到了音乐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音乐活动——《老鼠画猫》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音乐活动——《老鼠画猫》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音乐活动——《老鼠画猫》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专注力与观察能力。

2.了解音乐元素,如音高、节奏、速度等。

3.听辨不同的音乐,提高幼儿的听力水平。

4.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意意识。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在开始音乐活动前,教师可播放一段《老鼠画猫》的音乐,在鼓励幼儿聆听和感受的同时,可简单介绍音乐的元素和表达方式。

音乐创意活动第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教师模拟老鼠和猫的走路姿势,让幼儿模仿动作,并敲打打击乐器,了解音乐节奏。

第二步:感知音调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知音调,老师可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曲子,并让幼儿跟着唱,加深对音调的了解。

第三步:编曲幼儿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组合不同的乐器,即使没有真正的乐器,他们也可以用自己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方式进行音乐创作。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们的音乐、肢体语言等展示,指导幼儿们创作并进行编排。

第四步:展示每个小组都要进行展示,并邀请别的小组前来试听。

这不仅有助于幼儿们锻炼表达、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为班级带来了音乐的欢声笑语。

教学方法上课前学前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欣赏和感受音乐。

呈现课题引入节奏和音调的学习,并且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课堂。

针对幼儿智力和感官发展的教学策略通过模拟走路的动作和钢琴演奏,巩固幼儿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体验通过音乐创意活动让幼儿尝试各种乐器演奏,并结合肢体、面部表情等多种方式进行音乐创意活动。

教学评估1.通过幼儿的表现、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最终的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估。

2.教师可用情景教学记录幼儿的表现和活动结果。

3.教师可用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欣赏音乐,以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是以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从音乐欣赏到音乐创意活动都突出了主体思维的教育理念。

幼儿们在创意活动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自己的创意。

在进行乐器演奏时,让幼儿们进一步了解不同音符的含义,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幼教大班音乐《音乐艺术》教:用音乐疏导孩子的情绪

幼教大班音乐《音乐艺术》教:用音乐疏导孩子的情绪

幼教大班音乐《音乐艺术》教:用音乐疏导孩子的情绪。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疏导情绪在幼儿中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来说,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往往会因为某些小事情就情绪化。

这时候,教师要及时提醒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从而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而疏导情绪的方法,就是一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式。

那么,我们该如何用音乐疏导孩子的情绪呢?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方法:1.舞蹈:舞蹈是音乐艺术中很重要的一部,特别是对于孩子。

孩子们很喜欢跳舞,因为跳舞会给他们带来很多乐趣。

在幼教大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跳舞,这样可以让孩子们释放出心中的不良情绪,并且帮助孩子们调整情绪。

2.声音:除了音乐之外,声音也是可以用来疏导孩子情绪的。

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不同的问答题,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回答,这样能够让孩子们在音乐和声音中释放出情感,并且能够和外界产生更多的联系。

3.乐器:音乐中的乐器可以让孩子们发泄情感,而乐器的使用含义是参与度高,可以用来调整孩子们的情绪。

例如幼儿园大班中可以使用简单乐器,如简单击鼓、丝竹等,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打击或摇晃乐器释放内心不良情绪,达到疏导的效果。

4.情感课程:除了音乐之外,在日常幼教中,情感教育同样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角色模拟等方法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

而在情感课程中,音乐和艺术课程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5.阅读:阅读也是疏导情绪的一种方式。

幼儿教育大班阅读、故事的角色也被孩子们所喜爱。

在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和角色的模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6.自由活动:让孩子们在音乐的陪伴下自由游戏也是可以疏导情绪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产生快乐体验,达到调整情绪的效果。

音乐艺术可以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让孩子们在音乐和艺术中获得乐趣,增加亲子互动,帮助家长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指导。

懂得如何用音乐疏导孩子心理情绪,可以充分释放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在音乐和艺术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大班音乐艺术《冬天锻炼身体好》参考教案

大班音乐艺术《冬天锻炼身体好》参考教案

大班音乐艺术《冬天锻炼身体好》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冬天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知道一些适合冬天的锻炼方式。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冬天锻炼身体的好处,学会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冬天锻炼的乐趣。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节奏感和协调性,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冬季运动图片、幼儿用书《冬天锻炼身体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展示冬季运动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一些适合冬天的锻炼方式,如滑冰、滑雪、跳绳等。

2. 基本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冬天锻炼身体好》,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让幼儿理解冬天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集体舞、节奏感训练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增强节奏感和协调性。

3. 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冬天锻炼身体的好处,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锻炼经历。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1. 作业设计: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冬季锻炼活动,并记录锻炼的过程和感受。

2. 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在家庭作业中的完成情况,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冬天的锻炼场景,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锻炼的重要性。

3. 运用音乐教学法,通过学唱歌曲、节奏训练等,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冬天锻炼身体好》,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2. 学习冬天适合的锻炼项目,如滑冰、滑雪、跳绳等。

3. 了解冬天锻炼身体的好处,如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冬季运动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适合冬天的锻炼方式。

2. 新课学习:教师教唱歌曲《冬天锻炼身体好》,讲解歌词含义。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一、活动目标1. 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欢快氛围,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学会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铃儿响叮当》音频、歌词挂图、动作指导图。

2. 教学用具:小铃铛、雪花装饰、圣诞树装饰。

3.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转圈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摇动小铃铛,感受铃声的悦耳。

2. 歌曲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接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教幼儿学会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动作表演(5分钟)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教授幼儿相应的动作,如摇铃铛、跳跃、转圈等。

教师先示范,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完成动作。

4. 歌曲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幼儿自主欣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让幼儿在欣赏中提高音乐素养。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整理教学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成果展示,让家长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与歌曲相关的装饰,如雪花、圣诞树等,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3. 区域活动:教师在音乐区投放相关教学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学习、探索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力。

2.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音乐表现。

3. 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喜爱程度及其在活动中的收获。

大班艺术音乐教案

大班艺术音乐教案

大班艺术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和艺术;2.探索和感受音乐和艺术带来的情感和表达;3.培养对音乐和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合作创作一幅音乐和艺术作品。

二、教学准备1.CD或者音乐播放设备;2.不同风格的音乐(古典、流行、民族等);3.画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艺术材料;4.大班教室或者音乐室。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0分钟)1.教师放一段有节奏感的音乐,鼓励学生跟着节奏拍手。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喜好。

第二步:展示(15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音乐,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并简单介绍每种音乐的特点和背景。

2.学生观察每一种音乐,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第三步:感受(15分钟)1.教师放一段悲伤的音乐,指导学生用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第四步:探索(20分钟)1.教师放一段充满活力的音乐,鼓励学生用身体语言、舞蹈等方式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和表达,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步:欣赏(15分钟)1.教师放一段民族音乐,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独特之处。

2.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并分享给同伴。

第六步:合作创作(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种艺术材料(画笔、彩色纸、剪刀等)。

2.引导学生合作创作一幅能够表达他们对音乐和艺术理解的作品。

3.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四、巩固与拓展1.在下一节课中继续探索不同类型的音乐和艺术,并引导学生用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对它们的理解和欣赏。

2.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和音乐活动,在学校或社区的展示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旨在激发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探索和合作创作,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和艺术,并培养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提供多样化的音乐和艺术体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拾贝壳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拾贝壳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拾贝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艺术教材第三单元《大海的礼物》中的第5节《拾贝壳》。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拾贝壳》,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情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拾贝壳》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或合作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歌词的节奏和舞蹈动作的协调。

教学重点:歌曲《拾贝壳》的歌词、旋律、舞蹈动作和合作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舞蹈动作示范视频。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大海的声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海边拾贝壳的场景。

2. 学习歌词(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讲解歌词中的生词和句意。

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和节奏。

3. 学习旋律(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注意音准和音色。

4. 学习舞蹈动作(10分钟)教师播放舞蹈动作示范视频,学生跟随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舞蹈动作,注意动作的协调和美观。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和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合作演唱(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演唱《拾贝壳》,注意音准、节奏和舞蹈动作的配合。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拾贝壳》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中的重点歌词和节奏。

3. 舞蹈动作图:展示舞蹈动作的步骤和要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跟家长一起练习演唱《拾贝壳》,并尝试创编新的舞蹈动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较高,但部分学生对歌词节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优秀5篇)

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优秀5篇)

大班音乐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篇一一、游戏玩法建议一段:炒豆豆单圈变双圈两个合作炒豆子游戏,在游戏的较后包剪锤游戏中,根据输赢,分为双圈。

第二段:拾豆豆双圈变单圈分为两个角色进行互动游戏,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听音乐变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现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间奏出变回单圈,开始循环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活动目标】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玩游戏《拾豆豆》。

2、通过讨论、同伴学习、经验迁移等尝试创编与理解音乐规则。

3、在游戏“包剪锤”和“拾豆子”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1、复习拾豆子游戏。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玩拾豆豆的游戏和第二个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2、学习幼儿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间的互动游戏。

指导语:妞妞很喜欢玩拾豆豆的游戏。

(1)观看榜样谁是豆豆?谁是妞妞?你是怎么知道的?妞妞是什么时候拾豆子的?(豆子出现的时候)(2)教师做豆子,幼儿做妞妞,练习拾的动作。

指导语:我来做豆豆,你们来做妞妞,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什么时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现的时候就开始拾。

(3)幼儿之间分角色练习。

指导语:两个人玩游戏,怎样很快的确定谁是妞妞、谁是豆豆呢?我们刚才一段完了一个什么输赢游戏?赢的人?输的人?那如果平局了怎么办呢?(快速商量)3、掌握双圈游戏的玩法。

(1)站单圈,练习单圈到双圈的转换。

指导语:猜拳游戏结束后,谁到里圈当妞妞?(在间奏的时候,妞妞定进来和豆豆面对面站好,变成双圈)。

(2)完整玩游戏一、二段,练习间奏出由双圈变成单圈。

指导语:马上我们又要站成单圈重新开始游戏了,怎样变成单圈呢?(3)完整游戏3-4遍,讨论交换朋友的方法。

大班艺术音乐教案

大班艺术音乐教案

大班艺术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班艺术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培养幼儿对艺术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通过多样的艺术音乐活动,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
1.艺术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幼儿艺术音乐活动的方式和形式。

3.培养幼儿的艺术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方法。

4.设计大班艺术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激动人心的艺术音乐,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在哪些场合会听到这样的音乐?”
二、教学核心(20分钟)
1.介绍艺术音乐的定义和特点,例如美妙动人的旋律、丰富多样的乐器声音等。

2.向幼儿展示一些艺术音乐作品,让他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

3.通过多样的艺术音乐活动,如音乐舞蹈、音乐创作等,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巩固拓展(15分钟)
1.通过让幼儿模仿不同乐器的声音,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合奏活动,让他们感受合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设计一些艺术音乐创作的任务,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总结(5分钟)
1.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艺术音乐的重要性和意义。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触和欣赏艺术音乐。

辅助材料:
1.播放器和艺术音乐音源。

2.乐器实物或图片。

注: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教案内容可适度调整。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音乐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音乐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音乐教学主题:音乐的分类和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分类。

2. 掌握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记事板或白板。

2. 录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3. 不同类型音乐的录音。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可以分成哪几类?有什么不同?探究:(10分钟)1. 分类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音乐的分类,并汇报给全班。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音乐的主要分类,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展示:(10分钟)1. 教师依次播放不同类型音乐的片段。

每次播放后,让学生总结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让学生用准确的词语描述音乐的特点,如节奏快慢、乐器运用等。

拓展:(15分钟)1. 学生分组,选择一种音乐类型进行深入学习。

要求他们收集相关音乐、了解该类型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2. 学生展示小组报告,并进行讨论和互评。

教师可以提问,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分类和特点。

巩固:(10分钟)1. 游戏时间:教师准备一个快节奏的音乐,学生依次跳舞并展示出不同音乐特点所对应的动作。

其他学生可以猜测这是哪一种音乐。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音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他们喜欢的一种音乐类型,包括其特点和为什么喜欢这种音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音乐分类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增加了对不同音乐类型的了解和欣赏。

通过游戏和作业,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篇一目标:1、能理解《小卓玛上学》的旋律,并能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拍。

2、能初步表现藏族舞蹈的特点,动作基本合拍。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准备:已经多次欣赏过藏族的乐曲,学习过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过程:1、复习《毕业歌》。

能充满激情地唱歌,并能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和弱。

2、欣赏并理解乐曲《小卓玛上学》。

(1)欣赏并理解乐曲《小卓玛上学》。

(2)幼儿交流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3)综合幼儿的想象,以讲故事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

3、商量舞蹈动作并练习。

教师和孩子共同商量舞蹈的动作并进行练习,把握要点,表现藏族的舞蹈特征。

(1)分段学习。

自由进行练习。

(2)整段学习。

重点体会小卓玛上学时的愉快心情。

延伸:在音乐区域提供《小卓玛上学》磁带,在游戏中让幼儿继续学习。

活动反思: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

它既强调幼儿个性气质的展现,又强调幼儿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在简单、重复的动作表演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在主题《再见吧,幼儿园》中,有一个舞蹈活动《小卓玛上学》,其目标为:根据乐曲旋律、舞蹈所表现的情节,体验小卓玛上学的快乐心情;能初步表现藏族舞蹈的特点,动作基本合拍。

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有一个藏族的小姑娘要去上学了,她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走去……通过故事,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动作的教授,最后进行完整地舞蹈,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他们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像模像样的练习基本动作,虽然动作有些走样,略显笨拙,但却非常可爱,也看出了孩子们的努力。

少数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相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想“熟能生巧”这个词用在活动后的延伸会更有效果。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歌曲“小毛驴”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歌曲“小毛驴”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歌曲“小毛驴”
目的:1、在反复观赏的过程中,用语言、动作来表现音乐轻巧的性质。

2、鼓舞幼儿听音乐大胆地表现骑毛驴的音乐形象。

预备:打击乐器、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引起幼儿观赏歌曲的爱好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专门好听、有味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歌曲听上去感受如何样?
幼儿听歌曲
二感受明白得
1幼儿听歌曲
(1)这首歌曲听上去感受如何样?
(2)歌曲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幼儿再次观赏歌曲
3为歌曲伴奏
(1)老师依照幼儿伴奏的方法,分别出示节奏谱。

(2)分别让幼儿说说什么乐器配什么节奏。

(3)幼儿用乐器伴奏。

三幼儿表现
师:刚才我们用小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真好听。

现在我们用歌声把它唱出来。

1幼儿唱歌
师:你们想骑小毛驴吗?
2幼儿集体表现骑小毛驴。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2.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教具:音乐播放器、音乐CD、乐器等。

2.教学材料:音乐教材、幼儿图画、游戏道具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1.导入: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2.引入:通过播放简单的音乐片段,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讲解: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符、节拍、旋律等。

4.操作:通过听音乐片段,让幼儿模仿拍手、跳舞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第二课:音乐的元素1.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基本概念。

2.引入: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注意其中的节奏、旋律、速度等元素。

3.讲解:介绍音乐的元素,如节奏、旋律、速度、音量等,并给出相应的示例。

4.操作: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模拟音乐元素,如摆动身体、踏着节奏等。

第三课:音乐表达1.导入:回顾前两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引入: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引导幼儿观察音乐的表达方式。

3.讲解:介绍音乐表达的形式,如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等。

4.操练:分成小组,让幼儿尝试用声音、身体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四课:音乐欣赏1.导入:与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询问幼儿们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

2.引入: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观察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喜好。

3.欣赏:通过播放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幼儿欣赏音乐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4.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促进互相交流和欣赏。

第五课:音乐游戏1.导入:谈论幼儿们喜欢的游戏和音乐。

2.引入:介绍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游戏,如跳舞游戏、乐器合奏等。

3.游戏: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提供相应的游戏道具和乐器。

4.总结:回顾这一学期学习的内容,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收集幼儿的作品和反馈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教大班音乐教案-音乐艺术教具录音机、钢琴教学目的结合歌曲《祖国颂》,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让学生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

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祖国颂》,听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授新课1、用录音机放《祖国颂》的音乐(欣赏一部分),对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

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

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

《祖国颂》为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

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

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

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中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段(第二部分)。

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

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后由女高音、男高音和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色。

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

再现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的变化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段落,气息更为宽广,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和歌颂。

三、课堂练习在我们欣赏和了解《祖国颂》之后,同学们也一定喜欢上了这支气势宏伟的颂歌,下面我们就来练习《祖国颂》的合唱片段。

带领同学联系主旋律声部,然后逐步加入其他声部。

四、总结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与修养的必修课。

今天同学们与老师配合的很好,出色的完成了今天的教学内容,请大家再课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节课共同回答,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教具录音机、钢琴教学目的结合歌曲《祖国颂》,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让学生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

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祖国颂》,听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授新课1、用录音机放《祖国颂》的音乐(欣赏一部分),对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

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

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

《祖国颂》为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

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

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

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中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段(第二部分)。

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

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后由女高音、男高音和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色。

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

再现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的变化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段落,气息更为宽广,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和歌颂。

三、课堂练习在我们欣赏和了解《祖国颂》之后,同学们也一定喜欢上了这支气势宏伟的颂歌,下面我们就来练习《祖国颂》的合唱片段。

带领同学联系主旋律声部,然后逐步加入其他声部。

四、总结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与修养的必修课。

今天同学们与老师配合的很好,出色的完成了今天的教学内容,请大家再课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节课共同回答,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教具录音机、钢琴教学目的结合歌曲《祖国颂》,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让学生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

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祖国颂》,听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授新课1、用录音机放《祖国颂》的音乐(欣赏一部分),对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

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

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

《祖国颂》为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

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

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

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中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段(第二部分)。

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

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后由女高音、男高音和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色。

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

再现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的变化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段落,气息更为宽广,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和歌颂。

三、课堂练习在我们欣赏和了解《祖国颂》之后,同学们也一定喜欢上了这支气势宏伟的颂歌,下面我们就来练习《祖国颂》的合唱片段。

带领同学联系主旋律声部,然后逐步加入其他声部。

四、总结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与修养的必修课。

今天同学们与老师配合的很好,出色的完成了今天的教学内容,请大家再课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节课共同回答,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教具录音机、钢琴教学目的结合歌曲《祖国颂》,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让学生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

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祖国颂》,听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授新课1、用录音机放《祖国颂》的音乐(欣赏一部分),对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

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

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