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法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法学基础理论》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2120001(二)课程英文名称:jurisprudence(三)开课对象:非法律专业本科学生(法政类基础课)(四)课程性质:法学基础理论是法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属于理论法学,居于法学体系的最高层次。

研究和学习法学基础理论,不仅对其他法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其他法学分支学科的准备或入门“向导”。

(五)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部门法打下基础。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法与法律、法律结构、法律分类、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实现及立法、执法、司法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习题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3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辅之以实践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导论法学与法理学教学要点:通过学习,要求对法学和法理学有基本的认识和把握,充分理解法学和法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明晰法理学与法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法学简说二、法理学简说考核要求:1、法学简说(领会)2、法理学简说(领会)第一章法学历史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对中西方法学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增进法学知识,又要尽可能的形成法律学习的历史感和整体把握法律的思想意识,培养法学思维,增强对现实法律现象的洞见能力。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法学的历史一、先秦诸子的法哲学思想二、儒家化的古代律学三、走向“现代”的中国法学第二节西方法学的历史一、古希腊的正义和法治观念二、罗马法学三、欧洲中世纪法学四、西方近代法学的开新五、西方现代法学的多元格局考核要求:1、中国法学的历史1.1先秦诸子的法哲学思想(识记)1.2儒家化的古代律学(识记)1.3走向“现代”的中国法学(识记)2、西方法学的历史2.1古希腊的正义和法治观念(识记)2.2罗马法学(识记)2.3欧洲中世纪法学(识记)2.4西方近代法学的开新(识记)2.5西方现代法学的多元格局(领会)第二章法学体系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法学体系的概念和类别,明确法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法学的整体性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

学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学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学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民事诉讼法学Science of civil procedure law【课程编号】BZ2111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分数】 3【适用专业】法学【学时数】 48【编写日期】【适用专业】法学、知识产权【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等一、教学目的、任务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原理、规则和重要的法律规范,了解民事诉讼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一定的实证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来分析解决司法实务中的具体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应注重结合法理、宪法、民法等学科基础课进行学习,要注重对民事诉讼特有规律的研究,并且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专题一民事诉讼与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3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一、民事纠纷二、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三、民事诉讼四、民事诉讼的目的第二节民事诉讼法概述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二、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三、民事诉讼法的效力四、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教学要求:了解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和民事诉讼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重点掌握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其它教学环节:讨论各种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优缺点专题二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3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基本原则概述一、基本原则的概念二、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功能第二节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含义(二)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适用二、法院调解原则(一)法院调解概述(二)法院调解原则的适用三、辩论原则(一)辩论原则的内容(二)辩论原则的适用四、处分原则(一)处分原则的内容(二)处分原则的适用五、诚实信用原则六、检察监督原则第三节民事诉讼基本制度一、合议制度(一)合议制度的适用(二)活动原则二、回避制度(一)回避制度的含义(二)回避的程序三、公开审判制度(一)公开审判制度(二)不公开审判制度四、陪审制度五、两审终审制度教学要求:掌握合议制、公开审判制度;章重点掌握:1.合议制的适用范围;2.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3.回避的适用对象和法定原因;4.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和内容。

潍坊学院法学院《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潍坊学院法学院《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潍坊学院《经济法学》课程(121206)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法学专业;总学时:68学时一、说明: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经济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所以它们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并成为国家法律制度调整的直接对象。

在传统法律部门不能完全胜任对现代社会经济关系调整任务的历史前提下,新型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便顺应时代潮流而诞生。

本“经济法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介绍经济法产生与发展及其经济法产生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研讨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其概念,经济法的本质及其特征,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的制定及其实施的途径,经济法的体系,经济法的地位及其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等问题,以便经济法研习者基本掌握经济法的来龙去脉,经济法的功能及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为学习具体经济法律制度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经济法学”课程还根据经济法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同类型与主要表现,专章专节地设置了经济法主体法律制度的内容,其中包括经济管理主体法律制度、企业法律制度、国有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等内容;市场运行法律制度的内容,其中包括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经济合同法律制度、会计与审计法律制度等内容;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内容,其中包括财政金融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等内容。

本课程任务主要是通过对这些具体经济法律制度的学习,不仅能使经济法研习者了解和掌握具体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更能使其深入理解经济法的理论与经济法的实践。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为法律专业(专科)学生开设的学科专业类必修课,属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的14门法学二级学科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

经济法学是对国民经济管理、维护公平竞争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参与及其法律调整进行总体的、综合的、统一的研究的一门法学学科,它主要包括经济法基本理论和经济法具体制度两个部分。

律师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律师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律师法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孔庆余执笔人:孔庆余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法学院课程名称:律师法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Lawyers’ Science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总学时:51 理论学时:43 实验学时:8学分:3开设专业:法学先修课程: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是法学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律师制度、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及律师实务的主要课程。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重在突出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务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律师实务的知识,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律师制度及律师执业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掌握律师法的立法宗旨以及律师法关于律师执业的原则、律师执业的条件、律师执业机构的条件、组织形式及设立程序、律师的业务范围、律师的权利和义务等律师制度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案件分析、法律语言表达等专业技能。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律师法学概述1.掌握律师的概念和特征、律师的性质和职能、律师的调整对象;2.理解律师法的地位和作用、律师法学的体系;3.了解律师法学的研究方法,等等。

4.教学重点与难点:律师的性质与职能第二章律师制度的沿革和比较1.了解外国律师制度的沿革2.了解我国律师制度的沿革3.了解现代各国律师制度的比较第三章律师执业的基本原则1.了解遵守宪法和法律原则2.理解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原则3.了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4.理解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原则5.掌握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原则第四章律师执业许可与律师素质1.掌握申请律师执业的条件2.了解律师执业证的办法与管理3.了解执业律师的种类4.掌握律师应具备的素质5.教学重点与难点:律师应具备的素质第五章律师事务所1.了解律师事务所的性质2.了解律师事务所的种类及其概念3.理解并掌握合伙所的成立条件、特征及其内部管理模式4.教学重点:合伙所的内部管理模式第六章律师管理体制1.掌握律师行政管理机构及其内容2.掌握律师行业管理性质及其任务、机构设置3.其他一般了解第七章律师的权利和义务1.理解并掌握律师的权利及其具体内容2.理解并掌握律师的义务及其内容第八章法律援助1.掌握法律援助的概念、对象和范围及其实施2.了解法律援助的发展及其意义3.掌握法律援助的机构和资金4.理解法律援助的实施5.教学重点:法律援助的实施第九章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1.掌握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概念及其内容2.其他一般了解3.教学重点与难点:律师执业纪律的内容第十章律师法律责任1.掌握律师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2.掌握律师行政法律责任及其适用条件3.掌握律师民事法律责任及其适用条件4.掌握律师刑事法律责任及其适用条件5.其他一般了解6.教学重点与难点:律师行政法律责任的适用条件第十一章律师业务与律师收费1.掌握律师业务的概念与特点、范围2.掌握律师收费的内容3.其他一般了解4.教学重点:律师收费的内容第十二章担任法律顾问1.掌握法律顾问的概念、工作原则和方法2.理解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聘应程序3.了解法律顾问的类型4.教学重点与难点:法律顾问的工作原则和方法第十三章民事诉讼代理1.掌握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特征2.掌握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的作用3.掌握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的案件范围、对象范围及程序范围4.掌握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的权限5.掌握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的步骤和方法6.其他一般了解7.教学重点与难点: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的权利和义务第十四章行政诉讼代理1.掌握行政诉讼代理的概念、特征2.掌握律师代理行政诉讼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律师代理行政诉讼的作用3.掌握律师代理行政诉讼的案件范围、对象范围及程序范围4.掌握律师代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应注意的问题5.掌握律师代理行政诉讼的步骤和方法6.其他一般了解7.教学重点与难点:律师代理行政诉讼的步骤和方法第十五章刑事法律帮助1.掌握刑事法律帮助的概念、内容及其程序2.其他一般了解3.教学重点:刑事法律帮助的内容及程序第十六章刑事辩护1.掌握刑事辩护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3.掌握起诉阶段的的律师辩护4.掌握审判阶段的律师辩护5.掌握涉外刑事诉讼的律师辩护6.教学重点与难点: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7.其他一般了解第十七章刑事诉讼代理1.掌握律师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自诉案件的律师代理3.掌握公诉案件的律师代理4.掌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律师代理5.其他一般了解6.教学难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律师代理第十八章申诉代理1.掌握申诉代理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刑事案件的申诉代理3.掌握民事案件的申诉代理4.掌握行政案件的申诉代理5.其他一般了解第十九章仲裁代理1.掌握仲裁代理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国内仲裁代理的步骤和方法3.掌握劳动争议仲裁的律师代理4.理解涉外仲裁的律师代理5.其他一般了解6.教学重点:国内仲裁代理的步骤和方法第二十章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1.掌握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律师代理非诉讼调解3.掌握律师代理行政复议4.掌握律师代理清理债权债务关系5.掌握律师代理非争议法律事务6.其他一般了解第二十一章法律咨询1.掌握法律咨询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律师法律咨询的原则3.掌握法律咨询的方法和要求4.其他一般了解5.教学重点与难点:律师咨询的方法和要求第二十二章代书1.掌握代书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律师代写诉讼文书3.掌握律师代写非诉讼法律事务文书4.其他一般了解5.教学重点与难点:律师代写诉讼法律文书(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1.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的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如何做好民事诉讼代理工作2.律师代理行政诉讼的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律师应当如何代理行政诉讼3.律师代理刑事诉讼的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律师应当如何代理刑事诉讼4.律师代理仲裁的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律师应当如何代理仲裁5.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四、学时分配五、考核说明闭卷考试,成绩评定的方法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采取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2024年大学法学基础课程大纲

2024年大学法学基础课程大纲

2024年大学法学基础课程大纲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法学基础课程的背景和意义,为学生提供对法学的整体认识和学习目标。

第一节: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法学基础课程1.2 学时安排:总学时80,理论课40学时,实践课40学时1.3 课程对象:法学专业本科生第二节: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法律制度的理解与把握能力;2.2 培养学生的法学研究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法学研究方法和技巧;2.3 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在法律实务中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法律哲学与法学方法论本章主要介绍法律哲学和法学方法论,为学生打下法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法律哲学1.1 法律的本质和功能1.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3 法律的价值与正当性1.4 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节:法学方法论2.1 法学的基本理论体系2.2 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3 法学思维与逻辑2.4 法学研究的规范与伦理第三章:法律史本章主要介绍法律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法律体系的演变,为学生了解法律的发展脉络和法律体系提供基础。

第一节:中国法律史1.1 中华法系的特点和演变1.2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1.3 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西方法律史2.1 罗马法的传承与演变2.2 12世纪后的西方法律发展2.3 民法与普通法的对比第四章:法律制度与法律思维本章主要介绍不同类型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思维模式,为学生理解和分析法律问题提供基础。

第一节:民法制度1.1 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构成要素1.2 民法与公法的区别与联系1.3 合同法、侵权法、物权法等民法分支学科的研究第二节:公法制度2.1 宪法与行政法2.2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2.3 经济法与劳动法第五章:法学研究方法与技巧本章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法学研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论文写作和检索资料的技能。

第一节:法学研究方法1.1 实证法学方法1.2 比较法学方法1.3 历史法学方法1.4 社会学法学方法第二节: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2.1 法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结构2.2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2.3 法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第六章:法律实践与案例分析本章主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具体操作。

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考察课堂 表现
抢劫案件的 1
侦查
小组报告
课堂展示
分工学习、 课堂报告、 展示打分 交流问答
第五讲 现场 2
勘察(二)
涉黑案件的 1
侦查
第六讲 侦查 2
询问
毒品案件的 1
侦查
第七讲 特殊
侦查措施
2
贪污贿赂案 1
件的侦查
第八讲 强制 2
侦查措施
盗窃案件侦 1

第九讲 侦查 2
试验和辨认
诈骗案件侦 1

附件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学时
*学分
LA324 (Credit 32
2
(Course Code)
(Credits)
Hours)
*课程名称
(中文)刑事侦查学
(Course Name) (英文)science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其它
(More)
备注
(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 300-500 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investigation and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In
addition, the course will train students' criminal investigation ability, such as logical reasoning,

法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培养方案修订负责人:教学大纲统稿人:何焕锋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执笔人:何焕锋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法学院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编号:023013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Law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1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1 课外学时:学分:3开设专业:法学本科专业先修课程:民法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法学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研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学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系统的知识产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建立较为合理的知识产权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在法律实践中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熟悉知识产权自身的特点,对当前法律尚不能调整的新的知识产权问题,或出现法律冲突问题时,能够利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去指导实践。

2、对涉及知识产权的各单行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保护对象、保护方式、保护途径的不同有明确认识,能够针对智力成果的特点,熟练应用知识产权法及相关法律。

3、能够自行利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顺利获得并有效维护知识产权。

4、在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中,能够熟练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进行有力的诉讼。

5、对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的历史、现状、立法中的缺陷与不足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具有清醒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与研究知识产权法打下扎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1、了解知识产权的范围2、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3、掌握知识产权的分类。

4、教学重点及难点:知识产权的定义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1、了解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特定信息2、理解知识产权的特征3、掌握知识产权的特征4、教学重点及难点:知识产权的特征第二章著作权法概述1、了解著作权的起源和发展2、理解著作权的特点3、掌握著作权的概念和特点4、教学重点及难点:著作权的概念和特点第三章著作权法的主体1、了解著作权的其他主体2、理解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和分类3、掌握著作权的一般主体、著作权的特殊主体4、教学重点及难点:著作权主体的概念第四章著作权客体第一节作品的界定1、了解作品的定义2、理解作品的构成要件3、掌握作品的构成要件4、教学重点及难点:作品的构成要件第二节作品的种类1、了解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2、理解作品的种类3、掌握作品的种类4、教学重点:作品的种类5、教学难点: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第五章著作权法的内容及限制第一节著作权的内容1、了解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转让权和许可使用权的概念。

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课 程 简 介 (Description)
程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法系统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国际商事仲裁在解决 国际商事纠纷和贸易争端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的机构设置及其运行机 理等介绍,使学生对国际商事了解仲裁有较为切实的认知,课程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将
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论知识与国际商事仲裁实务相结合,为使学生对国际商事仲裁这一具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 (Audience)
法学本科专业学生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中文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凯原法学院
先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
期末大作业:50 分。
参考教材: *教材或参考资

1、 赵秀文:《国际商事仲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Textbooks & 2、 赵秀文:《国际商事仲裁法原理与案例教程》,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Other Materials) 3、 邓瑞平:《国际商事仲裁法学》,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 习 目 标 (Learning Outcomes)
(1)知识的获得,通过系统化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概念和 理论知识,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框架和原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观念的形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国际商事仲裁在处国际贸易法律纠纷中的 独特作用,启发学生将未来实务工作中,尤其是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中,采用国际商事 仲裁的可能性。

学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行政法教学大纲_司法考试_资.doc

学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行政法教学大纲_司法考试_资.doc
二、行政合同
三、行政计划
四、行政裁决
五、行政事实行为
教学要求:
了解:行政事实行为与行政计划
理解:行政裁决
掌握: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讨论
第八章行政程序6学时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行政程序基本原则
三、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四、行政程序法
教学要求:
了解:行政程序法
理解:行政程序基本原则
掌握:行政程序主要制度
一、行政诉讼的概述
二、行政诉讼的范围
三、行政诉讼的管辖
四、行政诉讼的当事人
五、行政诉讼的主要程序
教学要求:
了解: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诉讼
理解:行政诉讼的当事人
掌握:行政诉讼的范围、管辖以及主要程序
其它教学环节:到人民法院旁听或举办模拟法庭
第十一章国家赔偿10学时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行政赔偿
三、刑事赔偿
教学要求:
了解:国家赔偿
09.江必新梁风云:《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奚晓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最新行政裁判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11.应松年:《中国走向行政法治探索》,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
12.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竺乾威主编:《公共行政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教学方法:传统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闭卷考试,成绩综合期中考试(10%)、平时表现(20%)以及期末成绩(7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主要推荐教材:
0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法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培养方案修订负责人:教学大纲统稿人:“民法学”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执笔人: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课程名称:民法学课程编号:023004英文名称:Civil Law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课外学时:学分:6开设专业:法学先修课程:法律基础法理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民法是法学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法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调整民事生活的民事法律规范及其原理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并能运用法律知识解决一般的民事纠纷,也为其他部门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民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2. 能运用民法知识解决一般的民事纠纷3.为其他部门法的学习打下基础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民法概述第一节民法的概念(理解)第二节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重点)第三节民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区别(一般了解)第四节民法的渊源(重点)第五节民法的适用范围(一般了解)第二章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概述(理解)第二节平等原则(理解)第三节自愿原则(理解)第四节等价有偿原则(理解)第五节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理解)第六节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原则(理解)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一般了解)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重点)第三节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根据——民事法律事实(重点)第四节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重点)第四章公民第一节公民的民事法律地位(重点)第二节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重点)第三节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重点)第四节监护(重点)第五节公民的住所(重点)第六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重点)第七节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重点)第八节个人合伙(重点)第五章法人第一节法人的概念和条件(理解)第二节法人制度的意义和法人的分类(理解)第三节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重点)第四节法人的机关及其责任(重点)第五节法人的设立、变更、终止(重点)第六节法人的清算(重点)第七节联营(重点)第六章物第一节物的概念和意义(理解)第二节物在法律上的分类(重点)第三节货币和有价证券(重点)第七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理解)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理解)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理解)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理解)第五节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重点)第六节无效的民事行为(重点)第七节可撤销的民事行为(重点)第八节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的后果(重点)第八章代理第一节代理的概念和特征(理解)第二节代理的种类和代理权的行使(理解)第三节无权代理和代理权滥用(重点)第四节代理权的终止(重点)第九章期限、时效第一节期限(重点)第二节时效制度(重点)第三节诉讼时效(重点)第十章物权概述第一节物权的概念和特征(理解)第二节物权的分类(理解)第三节物权的民法保护(理解)第十一章财产所有权第一节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理解)第二节财产所有权的权能(重点)第三节财产所有权的取得(重点)第四节财产所有权的行使(重点)第五节善意取得制度(重点)第六节财产所有权的移转(重点)第七节财产所有权的消灭(重点)第八节财产所有权的种类(重点)第九节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重点)第十二章财产共有第一节共有的概念和特征(理解)第二节按份共有(重点)第三节共同共有(重点)第四节共有财产的分割(重点)第十三章相邻关系第一节概述(理解)第二节相邻关系的种类(重点)第三节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重点)第十四章其他物权第一节其他物权的概念(理解)第二节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权(重点)第三节国有自然资源的使用经营权(重点)第四节国有土地使用权(重点)第五节承包经营权(重点)第六节采矿权(重点)第七节宅基地使用权(重点)第八节房屋典权(重点)第十五章债权概述第一节债的概念、特征和性质(理解)第二节债的分类(重点)第三节债的发生根据(重点)第四节债的担保(重点)第五节债的履行(重点)第六节债的转移和终止(重点)第十六章合同总论第一节合同的概念和意义(理解)第二节合同的分类(重点)第三节合同的订立(重点)第四节合同的内容(重点)第五节合同的解释(重点)第六节合同的形式(重点)第七节合同的变更和解除(重点)第八节无效合同的确认和后果(重点)第十七章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之债第一节不当得利之债(重点)第二节无因管理之债(重点)第十八章人身权概述第一节人身权的概念(理解)第二节人身权的法律特征(理解)第三节人身权的民法保护(重点)第十九章具体人身权第一节生命健康权(重点)第二节姓名权(重点)第三节名称权(重点)第四节肖像权(重点)第五节名誉权(重点)第六节隐私权(重点)第七节荣誉权(重点)第八节婚姻自主权(重点)第二十章侵权的民事责任第一节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重点)第二节特殊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重点)第三节侵权损害赔偿(重点)(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1.旁听庭审了解庭审程序和技巧,加强对民法理论的理解,深化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培养方案修订负责人:教学大纲统稿人:何焕锋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执笔人:何焕锋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法学院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编号:023013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Law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1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1 课外学时:学分:3开设专业:法学本科专业先修课程:民法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法学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研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学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系统的知识产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建立较为合理的知识产权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在法律实践中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熟悉知识产权自身的特点,对当前法律尚不能调整的新的知识产权问题,或出现法律冲突问题时,能够利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去指导实践。

2、对涉及知识产权的各单行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保护对象、保护方式、保护途径的不同有明确认识,能够针对智力成果的特点,熟练应用知识产权法及相关法律。

3、能够自行利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顺利获得并有效维护知识产权。

4、在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中,能够熟练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进行有力的诉讼。

5、对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的历史、现状、立法中的缺陷与不足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具有清醒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与研究知识产权法打下扎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1、了解知识产权的范围2、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3、掌握知识产权的分类。

4、教学重点及难点:知识产权的定义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1、了解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特定信息2、理解知识产权的特征3、掌握知识产权的特征4、教学重点及难点:知识产权的特征第二章著作权法概述1、了解著作权的起源和发展2、理解著作权的特点3、掌握著作权的概念和特点4、教学重点及难点:著作权的概念和特点第三章著作权法的主体1、了解著作权的其他主体2、理解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和分类3、掌握著作权的一般主体、著作权的特殊主体4、教学重点及难点:著作权主体的概念第四章著作权客体第一节作品的界定1、了解作品的定义2、理解作品的构成要件3、掌握作品的构成要件4、教学重点及难点:作品的构成要件第二节作品的种类1、了解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2、理解作品的种类3、掌握作品的种类4、教学重点:作品的种类5、教学难点: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第五章著作权法的内容及限制第一节著作权的内容1、了解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转让权和许可使用权的概念。

2、理解著作人身权的特征3、掌握著作人身权的内容、著作财产权的内容、著作权转让合同和使用许可合同的基本理论及法律规定。

4、教学重点:著作人身权的内容,著作财产权的内容。

5、教学难点:表演权、放映权和广播权的相互区别,著作权转让合同和使用许可合同。

第二节著作权的限制1、了解著作权限制的必要性2、理解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定义和方式,合理使用的法定方式。

3、掌握合理使用的要件、合理使用方式中适当引用的法律规定。

4、教学重点:合理使用的要件5、教学难点:合理使用的要件第六章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第一节著作权的取得1、了解著作权的取得2、理解自动取得制和登记取得制3、掌握著作权的自动取得4、教学重点及难点:著作权的取得第二节著作权的期限1、了解著作权期限的必要性2、理解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邻接权的期限3、掌握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邻接权的期限4、教学重点及难点: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和邻接权的期限第七章著作邻接权1、了解著作邻接权的发展历史2、理解著作邻接权的内容3、掌握著作邻接权的概念和特征,著作邻接权的期限。

4、教学重点及难点:著作邻接权的内容第八章著作权的利用1、了解著作权的利用概述2、理解著作权的其他利用3、掌握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著作权的转让4、教学重点:著作权的许可和转让5、教学难点:著作权的许可和转让的区别第九章著作权的保护第一节侵权著作权的行为1、了解著作权侵权行为2、理解理解著作权法第46条和第47条的规定3、掌握剽窃、侵犯专有出版权的有关理论及其法律规定。

4、教学重点与难点:剽窃的认定和几种特殊侵权行为的认定。

第二节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1、了解侵权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2、理解侵权的民事责任3、掌握侵权的民事责任4、教学重点:侵权的民事责任5、教学难点:民事赔偿数额的计算第十章专利法概述1、了解专利制度的沿革和作用2、理解专利权和专利法3、掌握我国专制的修改与完善4、教学重点及难点:专利权和专利法的概念第十一章专利权的主体1、了解专利权主体的种类2、理解职务发明3、掌握专利申请权的归属4、教学重点和难点:专利申请权的归属第十二章专利权的客体1、了解专利权客体的概念2、理解专利权客体的种类和条件3、掌握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的法律规定4、教学重点和难点: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的法律规定第十三章专利权的取得第一节专利权取得的实质条件1、了解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2、理解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3、掌握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4、教学重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5、教学难点:创造性的判断第二节专利权取得的程序1、了解专利申请、审查和授权的程序,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2、理解专利权人丧失专利权的原因,专利权无效的原因,权利要求书、独立权利要求、从属权利要求、必要技术特征、专利权的无效等概念。

3、掌握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后果4、教学重点和难点: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后果第十四章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第一节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1、了解专利权人的义务2、理解专利权人的权利3、掌握专利权人的权利4、教学重点:专利权人的权利5、教学难点:许诺销售第二节专利权的限制1、了解专利权限制的必要性2、理解专利权限制的类型和条件3、掌握专利权限制的类型和条件4、教学重点:专利权限制的类型和条件5、教学难点:品行进口第十五章专利权的利用1、了解专利权的利用概述2、理解专利权的实施3、掌握专利权的转让和专利权的实施许可4、教学重点:专利权的转让和专利权的实施许可5、教学难点:专利权的转让和专利权的实施许可的区别第十六章专利权的保护第一节专利权的保护范围1、了解和理解周边限定原则、中心限定原则和折中原则。

2、掌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3、教学重点及难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第二节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1、了解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2、理解专利侵权判定中的全部覆盖原则、等同原则和禁止反悔原则,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种类。

3、掌握专利侵权判定的原则4、教学重点和难点:专利侵权的判定方法第十七章商标和商标法第一节商标的概念和种类1、了解商号、原产地名称、臆造商标、任意商标、暗示商标等概念,商标的几种分类,2、理解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防御商标、联合商标的概念。

3、掌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概念4、教学重点:商标的概念5、教学难点:商标与相似标志的区别第二节注册商标的构成要件1、了解注册商标的禁止条件2、理解注册商标的必备条件3、掌握注册商标的构成要件4、教学重点和难点:注册商标的必备要件和禁止条件。

第十八章商标权的取得与丧失1、了解商标注册程序2、理解商标注册原则3、掌握商标注册原则4、教学重点及难点:商标注册原则第二节商标权的丧失1、了解商标权丧失的原因2、理解商标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3、掌握商标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4、教学重点和难点:商标权的丧失及其法律后果第十九章商标权的利用1、了解商标权人的使用2、理解商标权的其他利用3、掌握注册商标的许可使用和商标权的转让4、教学重点:注册商标的许可使用和商标权的转让4、教学难点:注册商标的许可使用和商标权的转让的区别第二十章商标权的保护第一节商标侵权行为1、了解商标权的效力范围2、理解商标权的概念和内容3、掌握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4、教学重点: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5、教学难点:商标权“禁”和“行”权能的差异第二节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1、了解驰名商标保护的由来2、理解驰名商标的认定主体和条件3、掌握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措施4、教学重点和难点: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第二十一章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1、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发展2、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3、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及特征4、教学重点及难点: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及特征第二节不正当竞争行为1、了解我国关于不正当竞争的规定2、理解假冒行为、虚假宣传行为、商业诋毁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3、掌握假冒行为、虚假宣传行为、商业诋毁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的具体表现。

4、教学重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4、教学难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定第二十二章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1、了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概况2、理解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3、掌握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4、教学重点及难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内容(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1、调查市场上假冒商标的商品,了解商标的基本知识,理解商标的近似性,掌握近似商标的判定方法。

2、法院旁听著作权侵权案件的审理,了解著作权的基本知识,理解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掌握著作权侵权的认定方法。

四、学时分配五、考核说明考核方法:闭卷成绩测定的方法: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的在总评成绩中的百分比例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一)主要教材1、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韩松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 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1、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

2、郑成思著《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沈达明编著《知识产权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年。

5、郑成思著《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详解》,北京出版社,1994年出版。

6、张耕著《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

7、李明德著《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

8、汤宗舜著《专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

9、张序九主编《商标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