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乳糖诱导表达与纯化_何冬兰

合集下载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袁士芳;沐万孟;江波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09(035)007
【摘要】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获得了轮枝链霉菌(Streptoverticillium SK4.001)谷氨酰胺转胺酶.同时研究了该酶的酶学性质及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7.0,温度稳定范围为20-40℃,pH稳定范围为5.6-7.0;Na+,K+,Ca2+,Mg2+,Ba2+不会抑制酶的活性,Zn2+,Fe3+,Cu2+,Pb2+会强烈抑制酶的活性,Mn2+会部分抑制酶的活性,酶的活性部位没有金属离子的参与.以CBZ-Gln-Gly为底物,该酶的Km值为15.81 mmol/L,Vmax为16.69μmol/(mL·min).
【总页数】5页(P49-53)
【作者】袁士芳;沐万孟;江波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何冬兰;彭宝玉;张莹;欧阳林兰【摘要】利用Streptoverticillium sp.CJ3033菌株发酵得到发酵液,经过滤、离心、冷冻浓缩、乙醇沉淀和冷冻干燥后,制得的谷氨酰胺转胺酶粗酶作用于大豆分离蛋白,利用物性分析仪研究了MTG对大豆分离蛋白形成凝胶的特性及持水性的作用.通过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MTG的添加浓度、作用时间、处理温度对SPI凝胶形成及保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TGase 对大豆分离蛋白有显著改善作用,在51℃、反应1.5 h、酶浓度9.82 U/g时, SPI的凝胶强度最大,达74.95g/mm2;在49 ℃、反应1.3 h、酶浓度7.78 U/g时, SPI的持水率为96.47 %.【期刊名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29)001【总页数】5页(P41-44,53)【关键词】谷氨酰胺转氨酶;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强度;持水性【作者】何冬兰;彭宝玉;张莹;欧阳林兰【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微生物与生物转化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微生物与生物转化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微生物与生物转化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微生物与生物转化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6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主要用于食品生产的原料或添加剂,改善食品的营养和品质.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功能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各个领域.SPI本身虽具有一定的功能,但理想与否,需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手段对其进行改性和修饰,从而使其功能性质得到显著改善,以满足市场需求[1].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M ethodology,RSM),由一组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组成,可用于确定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加工过程中对非独立变量的影响,精确地表述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优化反应条件和加工工艺参数的有效方法,由于其合理的设计和优良的结果,已被越来越多的生物工程行业工作者采用[2].但目前还没有应用该方法研究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形成凝胶的影响的报道.本实验采用酶法对植物蛋白SPI进行改性,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能及保水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获得性能较好同时保水性亦好的凝胶,对SPI的工业化转化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为TGase进一步在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广泛研究奠定基础.大豆分离蛋白(SPI):购自天福园绿色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菌种:Strep toverticillium sp.CJ3033,由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微生物学实验室提供.Nα-CBZ-Gln-Gly;L-glutam ic acid-r-monohydroxamate均购自Sigma公司;MTG作用于SPI后,利用TA.XT Plus物性测试仪(LLOYD英国劳埃德仪器公司)对SPI的凝胶强度进行测定.菌种活化后转接至含25 mL发酵培养液的250 mL三角瓶中,于30℃、200 r/min培养3 d后转接至10 L发酵罐发酵,接种量为5%~10%(体积比),于30℃、罐压0.02~0.03 M Pa、搅拌转速250 r/m in、pH 7.0~ 7.5、通气量 0.06vvm(m3/(m3·m in))条件下发酵2.5 d,发酵液经过滤、真空泵抽滤、离心(4℃、12 000 r/m in,离心15 m in)得到发酵酶液,发酵酶液经真空冷冻干燥、乙醇沉淀、蒸馏水悬浮、冷冻干燥得到酶粉,-20℃贮存备用.按照Grossw icz等方法[3]进行,以CBZ-Gln-Gly、盐酸羟胺为底物,以37℃催化形成氧肟酸1 μmol/m in所得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酶活性为影响因素,各设5个水平(见表1).按表2进行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组合共安排20组,其中8组正交实验,6组星号实验,6组零水平实验).利用10%(质量/体积)的SPI溶液按表2组合进行实验.反应完毕后用保鲜膜封口,90℃下处理30 m in后于4℃冰水中迅速冷却,最后置于4℃冰箱中保存16 h.16 h后采用TA.XT2物性测试仪,用穿刺实验法测定.室温下采用质构仪进行穿刺实验,探头为P/0.5平端柱形探头,轴向压缩2次/样品,压缩比45%;测试前速度5.0mm/s,测试速度3mm/s,测试后返回速度3 mm/s;中间间隔5 s,测试总时间150 s.凝胶强度定义:单位面积凝胶破裂所需的力(g).用餐巾纸拭去凝胶表面的水分,按下式计算各组的持水量:W HC=1-(W1-W2)/(W1-W0),其中,W0为烧杯重量,W1为酶反应前烧杯和酶溶液总重,W2为酶反应后烧杯和SPI凝胶总重.根据L-谷氨酸γ-单羟肟酸的标准曲线,500 nm吸光值与氧肟酸浓度的线性关系:Y=0.002 76+0.098 63X,相关系数:R2=0.999 9,线性关系良好.通过公式计算可知该酶液的酶活为7.3 U/(mL·m in),粗酶粉酶活为3 650 U/(g·m in).根据表1设计的响应面实验条件,进行了20组实验,得到相应的凝胶强度数据(见表3).保存16 h后观察各组凝胶形成情况,发现未加酶的13号几乎不能形成凝胶.呈流动状,其它的凝胶呈淡黄色且形成情况较好.利用SA S软件对结果分析,经回归拟合后,各试验因子对凝胶强度y的影响可用下列函数表示:1.093 400X3·X2-0.762 508X3·X3,其中:X1,X2,X3分别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浓度.利用SA S软件对结果运行SA S-RSR程序对20个实验点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对回归得到的数学模型进行显著性分析(见表4).回归方程的显著性F检验在0.01水平上不显著,方程的决定系数R2=0.737 9,说明试验所选因素对弹性有显著影响.拟合度F检验:F=0.92,P=0.536 3,结果不显著,说明本试验建立的回归模型是适合的,拟合不足被否定.由于各因素都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强度值有贡献,比较各因素显著性结果见表5. 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水平范围内,三因素对经MTG作用的SPI的凝胶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通过实验得出的酶最佳处理条件为50.961 841℃,反应1.469 934 h,加酶量9.816 903 U/g时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有最大凝胶强度即74.946 339 g/mm2(见表6). 利用SA S软件对结果分析,经回归拟合后,各试验因子对持水性Y的影响可用下列函数表示:0.000 0467 72X3·X3,其中:X1,X2,X3分别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浓度.根据设计的响应面实验条件(见表1),进行了20组实验,得到相应的凝胶保水率数据(见表3),找到各因素对TGase参与保持水分反应的相互影响,得到各因素之间的最佳组合.利用SA S软件的结果运行SA S-RSR程序对20个实验点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对回归得到的数学模型进行显著性分析(见表7).回归方程的显著性F检验在0.05水平上显著,方程的决定系数R2=0.763 9,说明试验所选因素对持水性有显著影响.拟合度F检验:F=0.44,P=0.805 6,结果不显著,说明本试验建立的回归模型是适合的,拟合不足被否定.由于各因素都对大豆分离蛋白的W HC值有贡献,比较各因素显著性结果见表8.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水平范围内,三因素对经MTG作用的SPI持水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酶活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见表9).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持水性受酶作用条件的影响,当49℃、反应1.27 h、酶浓度为7.78U/g时,SPI的持水率最高,达到96.47%.本实验证明响应面分析法能快速有效地从3种影响MTG对SPI凝胶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实现条件优化并得出优化结果.研究表明: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均对SPI凝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MTG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SPI凝胶的形成.在51℃、反应1.5 h,酶浓度9.82 U/g时SPI有最大凝胶强度值74.95 g/mm2;在49℃,反应1.3 h,酶浓度7.78 U/g时SPI的持水率为96.47%.【相关文献】[1]孙焕,张春红,陈海英,等.复合改性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06,17(1):49-51.[2]幕运动.响应面方法及其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1,22(3):91-94.[3]Grossow icz N,W ainfan E,Borek E.The enzymatic formation of hydroxam ic acids from glutam ine and asparagine[J].Biol Chem,1950,7(1):111-125.[4]林德光.SA S教程[M].儋州:华南热带农业大学,1998:152.[5]林德光.试验的设计与分析[M].儋州: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0:255.[6]杨德.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39-241.[7]樊欣,邵谦谦.SA S.8.X经济统计[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186.[8]潘丽军,陈锦权.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60-290.。

谷氨酰胺转氨酶研究进展

谷氨酰胺转氨酶研究进展
·综 述 与 专 论·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 年第 1 期
谷氨酰胺转氨酶研究进展
崔艳华 张兰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90)
摘 要: 谷氨酰胺转氨酶是一种催化酰基转移反应的转移酶,它可使蛋白分子间和分子内产生共价交联,从而改 变蛋白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谷氨酰胺转氨酶广泛存在于 生物组织中。 为了更好的研究开发这一资源,对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来源、理化特性、作用机制、功能以及工业生产的现状 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探讨了不同来源的谷氨酰胺转氨酶在理化特性以及底物特异性方面的差异。
表1
(kD) 37.9 40 41 41 39 37.5 37.9 38 45 29
不同来源谷氨酰胺转氨酶的酶理化性质比较
8.9 8.9 9.8 9.7
7.9 6.4
6.3
pH 6~7 6~7 6~7 6~7 5.5 6.0 5.0 6~7 7.0 8.2
pH
5~9 5~9 5~9 6~8 5~7 5~7 5~7 4.5~9 6~8.5 7~8.5

40
55
100
50
45
8037~45
80%
47
60
50 74 53% 56%
60%
Ca 0 mol/L 100% 100% 100%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 mol/L 5 mol/L 100% 99%
100% 99% 98% 100% 100%
3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产tgase的基因工程菌发酵基因工程菌产tgase第一种方法由于酶的来源稀少分离纯化工艺复杂导致酶的价格很高目前研究者对后两种方法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热情国内外研究者为提高mtg对发酵的条件以及培养基成分进行不断地改良47目前应用最广泛地是来自mobaraenisis野生型菌株通过发酵产tgase产量在005mgl48也不断筛选具有产tgase能力的其它微生物1624与此同时研究者也积极地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其中tgasegtgftg凝血因子xiii已经分别在大肠杆菌酿酒酵母中成功表达25mobaraenisismtgstreptomyceslividans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量分别mgl5mgl495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对mtg基因进行了优化优化后tg基因以大肠杆菌为宿主表达表达量高达mgl但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需要复性而复性过程繁琐费用偏高玉米tgase在大肠杆菌中已成功表达但是此酶也是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需要复性51tgase本身的活性催化蛋白之间发生交联可能对宿主细胞造成伤害因此在未达到人们所需要tgase量时宿主细胞已经死亡近来marx52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tgase酶原通过改变诱导温度的方式提高了酶原的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可达65mgl但是与商业化生产要求仍有一定差展望谷氨酰胺转氨酶是一种重要的酶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动植物微生物来源的tgase具有不同的酶学特性和底物特异性其中微生物来源tgasemtg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底物范围更快的交联反应速度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目前人们对微生物中tgase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代谢调控进一步提高产量还存在一定困难研究者通过筛选高产菌株构建基因工程菌的途径获得mtg而基因工程菌产酶量尚未达到商业应用的水平通过多种方式提高酶的表达量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集中在tgase与不同底物蛋白质的反应条件反应机理作用效果和产物特性等应用研究但是对不同来源的tgase进行酶学修饰进而提高酶的活性和催化效率扩展应用范围的研究少之又少而市场对于高效适用范围广的tgase有极大需因此利用酶学修饰和改造等方式获得高效底物特异性广的tgase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参考文献folkje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改良面粉品质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改良面粉品质的研究进展

( .E gn eigR sac etr f i s C nes n 1 n ier eerh C ne o s o vr o ,Mi syo d ct n n o B ma i n t f u ai ir E o
Na c a g Unv ri , Na c a g 3 0 4 n h n ie st y n h n 3 0 7; 2 S ae K y L b r t r f . tt e a o a前景广阔 。
关键词 :微生物谷氨 酰胺 转氨酶 ( T ) M G ;面粉 ;面筋蛋 白 ;面制 品 ;面粉改 良剂
中图分类 号 :T 2 14 S 1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6—2 1 (0 1 0 0 6 0 5 3 2 1 )2— 12— 5
tr n u cin o l t n p oen , a d t e eo e i r v d t e f v r t se tx u e a d a p aa c fp sa T e u e a d f n to fgu e r ti s n h r fr mp o e h a o , a t , e t r n p e r n e o a t . h l p p r ma e as mma a o tt emir b a a s lt mi a e’ n y t rp ris c tlt c a i a d t ea p i a e d u  ̄ b u c o il r n gu a n s se z mai p o ete , aay i me h n s n p l h t c c m h — c t n i o ra d f u r d cs I ma ny f c s d o h p l ain o c o i a s l tmia e i o d e ,b e d, ai f u n o rp o u t. t i l o u e n te a p i t fmir b a t n gu a n s n n o l s o nl l c o l r ra d mp i g n t e h n s r dt n a t . T e su y as o f me h tt e mir b a r n gu a n s o l e u l s a d o h rC i e e ta i o a p sa n i l h t d o c n r d t a h c o i ta s l t mi a e c u d r - l i l p a e t eta i o a o ri r v r a e t n t u d h v r h u u e a p id i o ra d f u r d c s l c h r d t n l u mp o e g n d i wo l a e a b i tf t r p l n f u n o rp o u t . i l f a g e l l

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研究进展 - 资料中心 - 生物在线

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研究进展 - 资料中心 - 生物在线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研究进展作者:陶红军, 邵虎, 黄亚东, 孔令伟, TAO Hongjun, SHAO Hu, HUANG Yadong, KONG Lingwei作者单位:陶红军,黄亚东,TAO Hongjun,HUANG Yadong(常州红梅乳业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23),邵虎,SHAO Hu(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孔令伟,KONG Lingwei(淮安快鹿牛奶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001)刊名:中国酿造英文刊名:CHINA BREWING年,卷(期):2010(6)1.黄六容;何冬兰微生物谷氨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2004(02)2.王灼维;王璋土壤分离转谷氨酰胺酶生产菌株 2004(04)3.MOTOKIM;OKIYAMA A;NONAKA M Novel transglutaminase manufacture for praparation of protein gelling compounds 19894.MOTOKI M;SEGURO K Transglutaminase and its use for food processing 19985.唐名山;王树英;陈坚Streptovcrticillinm mobaraense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表达、纯化和复性[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04)6.鲁时瑛;岗楠迪;堵国成谷氨酰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期刊论文]-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2(06)7.崔艳华;张兰威谷氨酰胺转氨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物技术通报 2009(1)8.姜燕;温其标;唐传核谷氨酰胺转移酶对食物蛋白质成膜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6(08)9.丁克毅;刘军;EleanorM.Brown转谷氨酰胺酶(MTCrase)改性明胶可食件薄膜的制备[期刊论文]-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04)10.丁克毅轻谷氨酰胺酶改性明胶高强度薄膜的制备 2006(01)11.张春红;陈海英;车晓彦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谷朊粉的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6(12)12.KURAISHI C;SAKAMOTO J;YAMAZAKI K Production of restructured meat using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without salt or cooking[外文期刊] 1997(3)13.田少君;梁华民转谷氨酰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油脂 2005(08)14.熊晓辉;王晓丽;束长丰谷氨酰胺转氨酶对内酯豆腐品质的影响[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05)15.田少君;梁华明转谷氨酰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研究[期刊论文]-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06)16.陈义华;陆兆新;尤华灰色链轮丝菌产转谷氨酰胺酶发酵条件的优化[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3(09)17.王璋;刘新征;王亮"神舟"4号空间飞行对搭载的转谷氨酰胺酶链霉菌选育的影响[期刊论文]-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4(04)18.陈国娟;张春红;刘长江谷氨酰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07(01)19.LEE H G;LANIER T C;HAMANN D D Transglutaminase effects on low temperature gelation of fishprotein sols[外文期刊] 1997(1)20.ANDO H;ADACHI M;UMEDA K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transglutaminase derived from microrganisms 198921.江波;周红霞谷氨酰胺转氨酶对大豆7S蛋白质及肌球蛋白质胶凝性质的影响[期刊论文]-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02)22.江新业;宋钢以鱼类下脚料制备风味蛋白粉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酿造 2007(12)23.邹佩贞;柯巧雅谷氨酰胺转氨酶在鱼类加工副产品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食品科技 2008(02)24.洪咏平;何阳春;蒋予箭谷氨酰胺转胺酶在碎小虾仁重组大虾仁工艺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02)25.杨华;娄永江;杨振峰谷氨酸胺转酶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食品工业 2003(04)26.TSAI G J;LIN SM;JIANG ST Transglutaminase from Streptoverticilliurn ladakanum and application to minced fish product 2006(06)27.王金水;赵谋明TGase的性质、制备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005(09)28.王鑫;姜瞻梅;韩利英TGase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03(03)29.唐传核;杨晓泉;彭志英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催化乳清蛋白聚合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乳品工业 2002(06)30.禁慧农;李亚玲;陈发河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酪蛋白的改性效应[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4(02)31.贺雷雨;李新华;王璋利用微牛物谷氨酰胺转氨酶提高香肠制品的物性 2004(36)32.王顺峰;戚士初;潘超谷氨酰胺转氨酶及其在肉品加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肉类研究 2008(07)33.GERBER U;FUCHSBAUER HL;ENGELMANN J Influence of gelatin matrices cross-linked with transglutaminase on the properties of an enclosed bioactive material using β-galactosidase as model system 199634.ANDO H;MATSURA A;SUSUMU H Manufacture of transglutaminase with streptomyces 199235.曹丹玥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培养基 200636.蔡慧农;李亚玲;刘新征Streptomyces sp.WJS-825产谷氨酰胺转氨酶发酵条件优化及中试[期刊论文]-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01)37.郑美英;堵国成;陈坚分批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温度控制策略 200038.添田孝彦查看详情 1993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nz201006004.aspx。

_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_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每管收集约 &039。 &’539 8 3<= ,
&’$’(’#
!1!%>?/@ 电泳 检测酶的纯度
A5B
浓缩胶的浓度分别为 &$C 和 #C , 染色剂为考马斯亮 操作电压 $$0F , 电泳时间为 (G#H 。 蓝 D%$E0 ,
50 0 0
图1
&’$’# &’$’#’&
粗酶酶学性质的测定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分 别 在 $0 、 $E 、 (0 、 (E 、
中图分类号 : TS201.2+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2- 0306 ( 2007 ) 01- 0060- 03
的发酵水平不高 , 商品酶的价格较高 , 直接限制了该 酶的应用。本实验室筛选出一株产 MTG 能力较强的 灰 轮 丝 链 轮 丝 菌 ZC60 , 经摇瓶液体发酵后得到的
50
100
150
200
250
mL
Sephadex G- 100 层析的洗脱曲线
采 用 !1!%>?/@ 电 泳 检
设其中的最高点酶活 #0 、 #E 、 E0 、 EE 、 I0J 下测定酶活, 为 &00C , 其余与之相比得相对酶活, 由相对酶活对 温度作图, 即得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
MN/ 的 纯 度 鉴 定
[1]
MTG 的纯化方法
酶 的 ( NH4) 2SO4 盐 析 沉 淀
1.2.3.1
MTG 为 胞 外 酶 ,
发 酵 液 经 过 4℃过 滤 或 冷 冻 离 心 后 , 收 集 滤 液 , 即 得 粗酶液。在粗酶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至饱和度为
50% , 在 冰 箱 中 过 夜 , 离 心 ( 5000r /min 、 10min ) 后 , 取

重组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重组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Ge eweea olws P ia o c nr t n 1 0mmo / n r sfl o :I TG f l n e tai . n c o lL,r tto p e 5 / n,id cn e e au e3 o ain s e d 2 0 r mi n u ig tmp r t r 7
l ia s中 进 行 克 隆 与 表 达 [ ]上 述 研 究 的 M T idn v 1. G
表达 水平 均很 低 , 通 过包 涵体 也难 以达 到工 业生 且 产 MT 规 模 的 要 求. 有 文 献 报 道[ , 过 使 用 G 另 8通 ] C rn b c ru ltm c m 作 为 宿 主系 统 高 效 的 oy ea t im gua iu e
Ab ta t A r k r o i e p eso e trE.oiB 1 p sr c p o a y tc x r sin v co — cl L2 / ET3 aM TG ( 0— DE3 wa o sr ce n h fet f ) sc n tu td a d te efcs o
部分 载体为诱导 型启动子 , L c T c , 如 a 和 a 等 此类 型
载体 可控 制 目的基 因在 菌体生 长 的某个 阶段表 达 , 既 可避 免 生 长前 期蛋 白高 表达 对 菌 体 产生 不 利 影
响 , 可 避 免 蛋 白 酶 对 蛋 白 的 降 解 .p T 0 又 E 3 a与 E.
关键 词 微生 物 谷 氨 酰 胺转 胺 酶 ; 组 ; 因 ; 达 重 基 表
R3 4 3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3 1 2 L ) 40 3 — 5 4 . 1 6 24 2 ( O O 0 — 0 20

重组谷氨酰胺转胺酶的表达、复性及纯化

重组谷氨酰胺转胺酶的表达、复性及纯化

对 于包涵 体形 式 的 TGa s e , 目前 国 内外 研究 的较 少 , 自F t 本T a K a R a公 司 ; G S T标签 纯化树脂购 自 B i o mi — 唐名 山 等l 8 ] 对 T Ga s e 进 行 稀 释 复 性 及 镍 亲 和层 析 g a 公司; 肝素亲和树脂购 自 G E公 司 ; C B Z - Gl n - G l y 购 纯化 , 获得 的酶 液 活力大 小 为 1 O . 3 U/ ag r ; L i u等 [ 。 ] 自S i g ma 公司; 其余试剂 为国产分析纯 。
1 材 料 与 方 法

. 1 材 t a mi n a s e , MT G) 以来 , 人们 逐 渐将 注 意 力转 移 到 刊 1
用链 霉 菌及 其他 菌种 发酵产 酶 的研究 。链 霉菌 } J 然
1 )菌 株 和 质 粒 。链 霉 菌 菌 株 H1 9 7菌 株 、
状 态下 分泌 的谷 氨 酰胺 转 胺 酶 产 量低 , 因 此有 必 要 E . c o l i D H5 a菌株 、 E . c o l i B I 2 1 (DE 3) 、 菌 株
酰 胺 与赖氨 酸形 成共 价键 , 产生 稳定 的 网络结构 , 引 转 化 到 大 肠 杆 菌 中 得 到 重 组 菌 B I 2 1 / p GE X -
起蛋 白功 能性 质 的改 变[ 1 。 。 ] 。T Ga s e在 食 品 行业 中 TG a s e ; 对 诱 导 培 养 基 中 乳 糖 的 质 量 浓 度 进 行 优 并 对 获 得 的 无 活 性 的 包 涵 体 蛋 白进 行 复 性 及 具有 广泛 的应 用前 景 , 近 年来 T Ga s e在人 造 蛋 白领 化 , 域被 视 为有效 的分 子钉 书机 L 4 ] 。来 源于 动物 与植 物 GS T亲 和纯 化 试 验 , 最 终 获 得 有 活 性 且 为 电泳 纯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乳糖诱导表达与纯化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乳糖诱导表达与纯化
果 . 化 后 酶 活 为 7 5U mL 比活 力 为 1. / g 纯 . / , 0 9U m .
关键词
谷 氨酰胺转酶 ; 乳糖 ; 表达 ; 纯化
Q 5 文献 标 识 码 56 A 文章编号 17 4 2 (0 2 0 -0 60 6 2 3 1 2 1 )30 2 -7
中图分类号
id c d b P n e u h c n i o :2  ̄ ,1 2 g L lco e, d c n 8 n u e y I TG u d rs c o d t n i 8C . / ts i u i g 1 h,p 7 0, t1 . p t 0 a n H . a 1 5 h u o5 ℃ fr1 h t e o ,h n
( a oa T o B oe gn ei , o eeo i c n e S uhC nrl nv r t f a o a t s Wu a 3 0 4, hn ) L b r m f i n ie r g C l g f f S i c ,o t— e t i s y o N t n li , h n 0 7 C ia t — n l Le e a U e i r i ie 4
a d a ay i d y S — AGE ee to h r ss T e r s l n i ae e h t ta s l tmi a e wa e p e s d n n lss b DS P e lc rp o e i . h e ut i d c td d t a rn gu a n s s x r se mo e h n s r t a
Key wor ta s l t mi s ds r n gu a na e;l co e; e prs in;pu fc to ats x e so i ri ai n

微生物谷胺酰胺转氨酶在蛋白质修饰中的应用

微生物谷胺酰胺转氨酶在蛋白质修饰中的应用

微生物谷胺酰胺转氨酶在蛋白质修饰中的应用程孝中12,赵鑫锐1,洪皓飞I,杨敏I,周志昉1,吴志猛料(1.江南大学教育部糖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2.亳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亳州236800)摘要:谷胺酰胺转氨酶能催化蛋白质中谷氨酰胺与赖氨酸间的酰基转移反应,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等工业。

近年来,微生物来源的谷胺酰胺转氨酶,具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不依赖钙离子调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定点修饰。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蛋白质的特定部位引入谷胺酰胺转氨酶特异性识别的Q-Tag和K-Tag,谷胺酰胺转氨酶能催化抗体与小分子之间、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聚合物之间、蛋白质与糖类物质之间、蛋白质与脂质体之间的定点偶联以及短肽的自身环化。

这些蛋白质定点修饰产物在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生物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本文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微生物谷胺酰胺转氨酶在蛋白质定点修饰中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谷胺酰胺转氨酶;蛋白质;定点修饰;多肽;聚合物;糖中图分类号:Q51文章编号:1673-1689(2019)06-0001-10DOI: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01Recent Applications of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in Protein ModiflcaitonCHENG Xiaozhong12,ZHAO Xinrui',HONG Haofei',YANG Min',ZHOU Zhifan^,WU Zhimeng'(1.Key Laboratory of Carbohydrate 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J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2.Department of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Bozhou university,Bozhou236800,China)Abstract:Transglutaminases are a family of enzymes to ligate the carbonyl group of glutamines andthe£・amine group of lysine to form an amide bond between proteins.This conjugation technologywas widely used in food and textile industry initially.Recently,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s(MTGase)mediated ligation was developed into a useful tool for site-specific modification ofprotein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such as easy availability,mild reaction condition andCa2+-independent etc.By introducing MTGase recognized Q-tag and K・tag into protein using geneticengineering technology,many molecules,including small molecular drugs,proteins,polymers,oligosaccharides and lipids are conjugated to proteins,and peptide cyclized through this site-specificacyl transfer reaction.These conjugates were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al chemistry,chemical biology and biomaterials.T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recent progress of MTGase mediated收稿日期:2016-12-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72070);江苏省特聘教授项目(2014);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4-SWYY-017);江苏省创新团队项目(2014)。

一种活化谷氨酰胺转氨酶酶原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活化谷氨酰胺转氨酶酶原的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活化谷氨酰胺转氨酶酶原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史百鸣,王运龙,卢雪峰,李国莹,陆瑞琪申请号:CN201811647908.6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CN109609490A
公开日:
201904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活化谷氨酰胺转氨酶酶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料:壳聚糖、4%的醋酸溶液、液体石蜡、乳化剂、致孔剂乙酸乙酯、壳聚糖凝胶、戊二醛溶液、10%的无水乙醇和谷氨酰胺转氨酶酶原溶液;步骤二、制取壳聚糖固形胰蛋白酶微粒;步骤三、将固定化胰蛋白酶微粒制成2‑4cm厚的填充床;步骤四、将谷氨酰胺转氨酶酶原溶液通过填充床进行活化,本发明固相的固定化胰蛋白酶与液相的谷氨酰胺转氨酶酶原是异相反应体系,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过滤分离,不会引入新的杂质,对下一步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纯化有利,固定化胰蛋白酶微粒制成的填充床可重复多次使用,活化成本低。

申请人:江苏一鸣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25432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根思一鸣路
国籍:CN
代理机构: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明志会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株谷氨酰胺转氨酶高产诱变菌株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一株谷氨酰胺转氨酶高产诱变菌株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14341.1(22)申请日 2017.07.25(83)生物保藏信息CGMCC 14389 2017.07.06(71)申请人 华东理工大学地址 200237 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申请人 苏州百福安酶技术有限公司(72)发明人 李春秀 蒋莹 许建和 潘江 钱小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代理人 褚明伟(51)Int.Cl.C12N 1/20(2006.01)C12N 9/10(2006.01)C12R 1/465(2006.01) (54)发明名称一株谷氨酰胺转氨酶高产诱变菌株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谷氨酰胺转氨酶高产诱变菌株,即茂原链霉菌(S t r e p t o m y c e smobaraensis)CGMCC 14389及其应用。

本发明茂原链霉菌(Streptomyces mobaraensis )CGMCC14389是由茂原链霉菌(S t r e p t o m y c e smobaraensis)ECU7480出发,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经过多轮迭代诱变,筛选获得。

该菌株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氨酶的产量高,达20.6U/mL。

对该菌株发酵表达的谷氨酰胺转氨酶进行了序列测定以及活性测定,与出发菌株相比,茂原链霉菌CGMCC 14389表达的谷氨酰胺转氨酶有三个氨基酸位点突变,酶的比活力提高了6.5倍,为26.2U/mg蛋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3页序列表3页CN 107384820 A 2017.11.24C N 107384820A1.一种株谷氨酰胺转氨酶高产诱变菌株,种属为茂原链霉菌(S t r e p t o m y c e s mobaraensis),该菌株已于2017年7月6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14389。

谷氨酸棒杆菌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

谷氨酸棒杆菌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

谷氨酸棒杆菌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郝成伟;李贺丹;张献;徐大庆【摘要】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是生物体内降解丙酮醛的重要酶之一.食品级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基因组上的NCgl0106预测为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但尚缺乏实验验证.本试验首先通过pCR技术扩增出预测的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3032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lac,并将之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成功获得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lac.然后,使用IpTG诱导E.coli BL21(DE3)/pET-28a-lac表达重组蛋白Lac.SDS-PAGE试验结果表明:重组Lac蛋白在大肠杆菌进行了可溶性表达,其分子量约为14 kDa.最后对重组Lac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活性检测及酶学特性分析.应用His-tag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溶液浓度为604.9μg/mL;活性检测显示重组Lac蛋白能催化丙酮醛和谷胱甘肽生成S-D-乳酰谷胱甘肽,表明谷氨酸棒杆菌lac基因是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酶学特性分析表明重组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7,金属离子K+和Ca2+对其活性略有增强作用,Ba2+对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Zn2+、Mg2+和Fe2+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o2+和Mn2+几乎完全抑制其活性,酶反应米氏常数Km值为0.2232 m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0.025 mmol/(L·min).【期刊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42)002【总页数】6页(P54-59)【关键词】谷氨酸棒状杆菌;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表达;酶活分析【作者】郝成伟;李贺丹;张献;徐大庆【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1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级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具有易于培养和不产孢子的优点,因此已被广泛用于各种氨基酸的工业生产[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3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1No.32012年9月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t.Sci.Edition )Sep.2012收稿日期2012-01-08作者简介何冬兰(1964-),女,教授,研究方向:分子微生物学及酶学,E-mail :ymhlh@yahoo.com.cn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CDZ046)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乳糖诱导表达与纯化何冬兰,邵坤彦,叶程,黄俊,尚敏邦(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工程实验室,武汉430074)摘要对已构建的工程菌株pET22b-MTG /E.coli BL21(DE3)进行质粒酶切和PCR 鉴定,优化诱导温度、时间、pH 和乳糖浓度等反应条件,采用乳糖自诱导培养基培养重组菌.并将重组菌上清液经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及镍柱亲和层析后,对谷氨酰胺转胺酶纯化和SDS-PAGE 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转胺酶在28ħ,添加乳糖为1.2g /L 诱导18h ,pH 为7.0,培养11.5h 时升温至50ħ诱导1h ,再放至28ħ培养,表达效果较好,超过IPTG 诱导效果.纯化后酶活为7.5U /mL ,比活力为10.9U /mg.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胺酶;乳糖;表达;纯化中图分类号Q5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21(2012)03-0026-07Lactose Inductio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He Donglan ,Shao Kunyan ,Ye Cheng ,Huang Jun ,Shang Minbang(Laboratory of Bio-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An engineering strain pET22b-MTG /E.coli BL21(DE3)was constructed and identified by plasmid digestionand PCR.The lactose inducing temperature ,time ,pH ,concentration and other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to cultivate recombinant strain.Then its supernatant was purified by gel filtration ,ion exchange and Ni-affinity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analysised by SDS-PAGE electrophoresis.The results indicateded that transglutaminase was expressed more than induced by IPTG under such condition :28ħ,1.2g /L lactose ,inducing 18h ,pH 7.0,at 11.5h up to 50ħfor 1h ,then down to 28ħ.The activity of transglutaminase reached 7.5U /mL and specific activity was 10.9U /mg after purification.Keywordstransglutaminase ;lactose ;expression ;purification谷氨酰胺转胺酶(TG )是一种能够催化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及分子内部酰基进行转移的酶[1].它不仅是一种新型的食品添加剂,还能促进伤口愈合、表皮分化、毛囊蛋白质架桥、胰岛素分泌,诱导细胞分化,催化介导细胞凋亡,识别癌变细胞组织等[2-5].源于微生物的谷氨酰胺转胺酶(MTG )对底物特异性要求低,分子中无Ca 2+结合位点[6],适用于工业化生产[7].目前利用大肠杆菌PET 系统生产重组MTG 多在培养过程中添加IPTG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获得.但IPTG 有潜在的毒性且价格较贵,在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中应用受限.国内外研究者发现乳糖作为诱导剂表达大肠杆菌重组产物的优越性,Sarduy [8]等利用乳糖诱导表达的恶性疟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falcipain-2)菌体密度是用IPTG 诱导表达的1.5倍,Yi [9]等在优化T7系统控制的谷氨酸变位酶S 时发现乳糖比IPTG 更高效.本实验利用乳糖代替IPTG 诱导MTG 表达,优化适合重组MTG大肠杆菌pET22b-MTG /E.coli BL21(DE3)的诱导表达条件,证实了以乳糖作诱导剂,对T7lac 启动子控制的重组目的产物可获得很好的诱导表达效果,并利用亲和层析等技术实现了MTG蛋白的纯化.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仪器pET22b-MTG/E.coli BL21(DE3)及PCR引物1972R,0317R由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微生物学实验室保存.蛋白marker(美国Bio-Rad公司),Ni Sepharose resin(美国GE公司),DEAE Sephadex A-50(Amersham公司),Sephadex G-75(武汉生命科技公司),咪唑、TEMED(美国Sigma公司),GSH、GSSG、DTT、β-巯基乙醇(德国Merck公司),Bam HⅠ、Hin dⅢ(日本TAKARA公司),其余为国产分析纯.自动凝胶图像分析仪(JS-380A,上海培清科技公司),PCR仪(Biometra公司),垂直板电泳仪(DYCZ-24DN,北京六一仪器厂),超声波细胞破碎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公司),HD-4电脑核酸蛋白检测仪、DBS-160电脑全自动部分收集器、HL-2B数显恒流泵(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LC-20AT HPLC (LC-20AT,日本岛津公司),扫描仪(Epson Perfection4990Photo,日本爱普生公司).1.2方法1.2.1重组菌的鉴定取1年以上重组菌株,提取质粒,取3μL质粒DNA,加1μL10ˑK buffer,0.5μL Bam HⅠ,0.5μL Hin dⅢ,5μL ddH2O,37ħ酶切过夜,取5μL溶液用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另取1μL重组质粒DNA,加入5μL PCR buffer,1μL dNTP,引物各0.5μL,0.3μL Taq DNA 聚合酶,18μL ddH2O.PCR条件为:94ħ预变性5 min;94ħ1min,56ħ1min,72ħ1min,循环29次;72ħ10min,4ħ保温40min.取3μL产物用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1.2.2pET22b-MTG自诱导培养及条件的优化将1%(体积比)的pET22b-MTG接种在含100μg/mL氨苄的自诱导培养基[10](含10g/L胰蛋白胨,5g/L酵母浸粉,10g/L NaCl,0.32g/L葡萄糖,一定含量的乳糖,4.4g/L甘油,25mmol/LKH2PO4,17.7mmol/L Na2HPO4,2mmol/L MgSO4)中,220r/min,26h,37ħ,发酵过夜,定时取样测定A600,初步确定菌株的生长曲线,并与IPTG诱导的生长曲线相比较.条件优化后取样作SDS-PAGE分析并测蛋白浓度:(1)最佳培养温度的确定:在乳糖自诱导条件下,分别将4个50mL的摇瓶置25,28,37,45ħ培养20h,取1.0mL菌液;(2)乳糖浓度的确定:分别配置含乳糖0,0.8,1.2,1.6g/L的乳糖自诱导培养基,接种1%pET22b-MTG,分别在18,20h时取样;(3)乳糖诱导时间的确定:从培养10h 起,隔2h取样一次;(4)诱导pH的确定:调整培养基的pH值分别为6.0,6.5,7.0,7.5,8.0,8.5,接种后18h取样.1.2.3升温诱导对pET22b-MTG的影响在8个50mL的乳糖诱导培养基中,同时接种1%的pET22b-MTG/E.coli BL21(DE3).除对照瓶外,其余分别在0,10.5,11.5,12.5,13.5,14.5,15.5h时放入50ħ摇床热诱导1h,并于28ħ摇床培养至18h,取样检测.1.2.4目的蛋白定位在最优条件下诱导表达pET22b-MTG/E.coli BL21(DE3),取25mL发酵液,12000rpm离心15 min,用10mL洗涤液(140mmol/L NaCl,2.7mmol/ L KCl,10mmol/L Na2HPO4,1.8mmol/L KH2PO4,pH7.4)洗涤后,加2mL裂解液(50mmol/L Tris-HCl,0.5mmol/L EDTA,50mmol/L NaCl,10%甘油,5mmol/L DTT,pH8.0),混匀1h,超声破碎仪破胞,离心取上清,沉淀用包涵体溶解液(50mmol/ L Tris-HCl,1mmol/L EDTA,0.15mol/L NaCl,8 mol/L尿素,5mmol/L DTT,pH7.5)溶解.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蛋白分别作SDS-PAGE确定表达产物的分布.1.2.5表达产物的纯化收集可溶性蛋白50mL,0.22μm滤膜过滤,超声去气泡.用缓冲液(20mmol/L PBS,20mmol/L NaCl,pH6.5)冲洗Sephadex G-75柱子至基线水平后,上样,用同一缓冲液洗脱,收集A280洗脱峰检测.50mmol/L PBS缓冲液(pH7.5)冲洗DEAE Sephadex A-50柱,上样后依次用含0.05,0.10,0.15,0.20,0.30,0.50,0.80,1.00,2.00mol/L NaCl 的PBS缓冲液洗脱,收集A280洗脱峰检测.清洗HPLC通路,将Ni+葡聚糖凝胶柱与HPLC 连接,用脱气的二次水洗涤凝胶柱至基线水平.用上样缓冲液(20mmol/L Tris-HCl,0.5mol/L NaCl,pH 7.4)平衡后上样,再用上样缓冲液洗涤Ni柱,待基线水平后,进洗脱缓冲液(20mmol/L Tris-HCl,0.5mol/L NaCl,10mmol/L咪唑,pH7.4),收集A280洗脱峰检测.72第3期何冬兰: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乳糖诱导表达与纯化1.2.6MTG 的酶活测定与蛋白质浓度测定按照Grosswicz [11]等的方法测定纯化过程中酶活,37ħ时,每分钟催化产生1μmol L-谷氨酰-γ-单氧肟酸的酶量定义为一个单位谷氨酰胺转胺酶的酶活.2结果与分析2.1重组菌pET22b-MTG /E.coli BL21(DE3)的质粒双酶切鉴定与PCR 鉴定pET22b-MTG 的质粒提取后经电泳检测结果见图1.由图1可见,1、2、3泳道显示两条约6.7kb 和4.0kb 的电泳条带,pET22b-MTG 的质粒约6750bp.Lane1-3:重组质粒;M :λDNA /Hin d Ⅲmarker图1pET22b-MTG /E.coli BL21(DE3)中重组质粒的电泳检测Fig.1Electrophoresis of recombinant plasmid in pET22b-MTG /E.coli BL21(DE3)质粒DNA 经Bam H I 、Hin d III 双酶切过夜孵育后结果见图2.由图2可见,1、2、3、4泳道出现两条约5.5kb 和1.3kb 的电泳条带.而pET22b 和MTG片段的大小分别为6750bp 和1257bp ,与电泳条带大小相符,证明MTG 基因已成功与pET22b 载体连接.pET22b-MTG 的质粒DNA 经PCR 扩增后(见图3),于1257bp 处呈亮带,证明重组菌中的MTG 目的片段已被成功插入载体.2.2诱导条件的优化2.2.1生长曲线的初步测定乳糖(0h 添加)和IPTG (14h 添加)诱导pET22b-MTG /E.coli BL21(DE3)菌株的生长曲线见图4.由图4可见,12h 前菌体生长均较缓慢,14h 添加IPTG ,此时菌株A 600=0.552.26h 时3组菌均进入稳定期,IPTG 诱导的菌株A 600=1.862,与对照(无诱导剂)A 600=1.702无明显差别;而乳糖诱导的菌株A 600=2.135,明显高于其他两组.2.2.2诱导温度的确定M :λDNA /Hin d Ⅲmarker ;Lane 1 4:重组质粒图2pET22b-MTG /E.coli BL21(DE3)中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Fig.2Restriction enzyme 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plasmid in pET22b-MTG /E.coli BL21(DE3)图3重组质粒PCR 电泳图Fig.3Electrophoresis of recombinant plasmids byPCRt /h图4不同诱导剂处理下的pET22b-MTG /E.coli BL21(DE3)生长曲线Fig.4pET22b-MTG /E.coli BL21(DE3)growth curves under different inducers不同温度下MTG 表达量的SDS-PAGE 结果见图5.经BandScan 5.0软件分析蛋白条带得MTG 相对表达量,用Bradford 法[12]测定总蛋白表达浓度,结果见图6.由图5可见,28ħ下(Lane 3)MTG 表达量最大.由图6可见,MTG 相对表达量与总蛋白表达量在28ħ时均有最大值;37ħ时,总蛋白的量较大,而MTG 的表达量不高,证明重组菌最佳诱导温度是28ħ.2.2.3乳糖浓度的确定82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M :Protein marker ;Lane 1:45ħ;Lane 2:37ħ;Lane 3:28ħ;Lane 4:25ħ图5不同温度下MTG 表达的SDS-PAGE 电泳分析Fig.5Analysis of MTG protein by SDS-PAGE at differenttemperatures图6不同温度下的MTG 相对表达量和总蛋白浓度Fig.6MTG's relative expression quantity and total protein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tempratures20h 、18h 时不同浓度的乳糖诱导MTG 的SDS-PAGE 和总蛋白表达量的测定结果分别见图7、图8.由图7可见,当乳糖的浓度为1.2g /L ,培养18h(Lane 6)蛋白的表达量较高.由图8可见,MTG 最高相对表达量为20.4%,在18h 时总蛋白的表达量为12.5g/L.Lane 1:20h ,1.6g /L 乳糖;M :Protein marker ;Lane 2 4:1.2,0.8,0g /L 乳糖(20h );Lane 5 8:1.6,1.2,0.8,0g /L 乳糖(18h )图7不同乳糖浓度下MTG 蛋白的SDS-PAGE 电泳分析Fig.7Analysis of MTG protein by SDS-PAGE under different lactose concentrations2.2.3诱导时间的确定乳糖诱导不同时间后的MTG 的SDS-PAGE 和表达量分析结果分别见图9、图10.由图9、图10可图8不同乳糖浓度下的MTG 相对表达量和总蛋白浓度Fig.8MTG's relative expression quantity and total proteins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lactose concentrations见,18h (Lane 2)后,MTG 的表达量最高,其相对表达量为24%,此时总蛋白的浓度为18.69g/L.Lane 1 6:20,18,16,14,12,10h ;M :Protein marker 图9不同诱导时间MTG 表达的SDS-PAGE 电泳分析Fig.9Analysis of MTG protein by SDS-PAGE at different inductiontime图10不同诱导时间下的MTG 相对表达量和总蛋白浓度Fig.10MTG's relative expression quantity and total protein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induction time2.2.4诱导pH 的确定在不同pH 值下菌株经乳糖诱导18h 后,SDS-PAGE 电泳结果和蛋白表达量分析见图11和图12.由图11、图12可见,当诱导的pH 为7.0(Lane 4)时,MTG 的相对表达量最大,为11.2%,此时总蛋白浓度是9.54g /L.2.2.5升温起始时间的确定在不同起始时间开始升温诱导MTG 表达,SDS-PAGE 电泳结果与蛋白表达分析见图13和图14.由图13、图14可见,当乳糖诱导培养11.5h (Lane 4)时,升温至50ħ诱导1h 再放入28ħ培养,MTG 表达量增大,其相对表达量为23.6%,总蛋白浓度为14.53g /L.2.2.6乳糖诱导与IPTG 诱导的比较92第3期何冬兰: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乳糖诱导表达与纯化M :Protein marker ;Lane 1 6:pH 8.5,8.0,7.5,7.0,6.5,6.0图11不同pH 下MTG 蛋白的SDS-PAGE 电泳分析Fig.11Analysis of MTG protein by SDS-PAGE at differentpH图12不同pH 下的MTG 相对表达量和总蛋白浓度Fig.12MTG's relative expression quantity and total protein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pHLane 1:对照;Lane 2 8:0,10.5,11.5,12.5,13.5,14.5,15.5h 时开始诱导1h ;M :Protein marker 图13不同升温起始时间MTG 蛋白的SDS-PAGE 电泳分析Fig.13Analysis of MTG protein by SDS-PAGE at different heating starttime图14不同时刻升温MTG 相对表达量和总蛋白浓度Fig.14MTG's relative expression quantity and total protein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heating start time乳糖诱导与IPTG 诱导的比较结果见图15.由图15可见,乳糖诱导MTG 的表达量(Lane 2)明显高于IPTG 诱导MTG 的表达量(Lane 1),经软件分析前者是后者的3.7倍.同时测得IPTG 和乳糖诱导条件下的蛋白浓度分别为7.24g /L 和18.8g /L ,乳糖诱导的菌体总蛋白浓度是IPTG 诱导的2.6倍.说明可用乳糖替代IPTG 诱导本工程菌株.在50 75KD 之间出现了两个条带,是由于在升温过程中某些热激基因被激活.M :Protein marker ;Lane 1:IPTG 诱导MTG ;Lane 2:乳糖诱导MTG图15乳糖诱导与IPTG 诱导MTG 的SDS-PAGE Fig.15MTG induced by lactose and IPTG by SDS-PAGE2.3MTG 的定位与纯化2.3.1MTG 的定位将全菌、可溶性蛋白与包涵体蛋白分别进行SDS-PAGE 电泳后结果见图16.由图16可见,MTG 主要存在于pET22b-MTG 上清液中(Lane 3),有利于进一步的纯化.Lane 1:pET22b-MTG 全菌;Lane 2:pET22b-MTG 包涵体溶解液;Lane 3:pET22b-MTG 上清蛋白;Lane 4:pET22b 全菌液;M :Protein marker图16SDS-PAGE 分析pET22b-MTG /E.coli BL21(DE3)中MTG 蛋白的分布Fig.16Distribution of MTG protein inpET22b-MTG /E.coli BL21(DE3)by SDS-PAGE2.3.2MTG 的凝胶过滤分离将pET22b-MTG 上清溶液用一次性针头滤器过滤后,进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结果见图17.由图17可见两个洗脱峰,1、2洗脱峰为非均一3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对称的单峰.经酶活检测,MTG 位于2峰中.图17MTG 蛋白凝胶过滤洗脱谱图Fig.17Elution spectrum of MTG protein by gel filtration2.3.3MTG 的离子交换分离MTG 的离子交换分离的结果见图18.由图18可见,当洗脱溶液中的盐离子浓度为0.1,0.5,0.8,1.0,2.0mol /L 时均出现了洗脱峰,经酶活检测,0.8mol /L 的洗脱峰有酶活,收集并进行亲和层析分离.图18MTG 蛋白离子交换洗脱谱图Fig.18Elution spectrum of MTG protein by ion exchange2.3.4MTG 的亲和层析分离MTG 的亲和层析分离的结果见图19.由图19可见,用Ni 柱分离酶液时出现了单一峰,该峰曲线平滑且左右对称,证明该处洗脱的蛋白较纯.图19MTG 蛋白Ni 柱洗脱峰Fig.19Ni column elution peak of MTG protein2.3.5MTG 纯化后的检测MTG 经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及亲和层析后,将多批次纯化的终酶液合并,取样进行SDD-PAGE 电泳,结果见图20.由图20可见,在47KD 处出现了单一条带,标志着MTG 已达到电泳纯状态.Lane 1:纯化后的酶液;M :Protein marker 图20纯化后MTG 蛋白的SDS-PAGE 检测Fig.20Detection of purified MTG protein by SDS-PAGE2.4MTG 的酶活与蛋白浓度的测定取超声破碎后上清,凝胶过滤、离子交换、Ni 柱纯化后酶液测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凝胶过滤后的酶液由于稀释倍数大,酶活为0.66U /mL ,低于上清中的酶活;但比活力(1.05U /mg )为上清(0.16U /mg )的6.5倍.随着酶蛋白溶液的逐次纯化,比活力值逐渐升高,终酶液的比活力为10.91U /mg ,纯化倍数为初始上清的68.2倍.表1MTG 蛋白纯化情况Tab.1Purification conditions of MTG protein样品酶活/(U /mL )蛋白含量/(mg /mL )比活力/(U /mg )纯化倍数超声破碎后上清1.247.550.161.00凝胶过滤后酶液0.660.631.056.56离子交换后酶液3.850.755.1332.06Ni 柱纯化后酶液7.530.6910.9168.213讨论本文对重组MTG 工程菌pET22b-MTG /E.coli BL21(DE3)的乳糖诱导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适合重组菌生长和MTG 蛋白表达的条件,其中乳糖浓度为1.2g /L ,pH 为7.0,在28ħ诱导18h ,培养11.5h 时升温表达量最大.培养过程中采取28ħ→50ħ→28ħ的变温模式,最终获得了浓度为18.8g /L 的表达产物.13第3期何冬兰: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乳糖诱导表达与纯化常规的温度诱导模式是:当菌体生长到一定密度时,将培养条件从30ħ升高至42ħ,由于42ħ时cI857基因失活,解除阻遏后的启动子开始启动外源基因的表达[13].而谷氨酰胺转胺酶本身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最适温度为50ħ左右,在45 55ħ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活性.丁满生[14]等在研究温度诱导模式对重组大肠杆菌质粒拷贝数的影响时确立了二次升温诱导模式,发现二次升温诱导与一次升温诱导相比表达量提高了80%.本文对重组菌乳糖诱导后,提取可溶性蛋白溶液,再经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获得纯度较高的MTG,与最初有活性的酶液相比,纯化了近70倍.但由于只研究了一步升温诱导对重组菌pET22b-MTG/E.coli BL21(DE3)的影响,不同温度诱导模式对重组菌的影响可待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王书平,刘俊华.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0,(15):41-43.[2]Verma A,Mehta K.Tissue transglutaminase-mediated chemoresistance in cancer cells.Drug Res Update[J].2007,10(4):144-151.[3]Han I,Park H J,Seong S C,et al.Role of transglutaminase2 in apoptosis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 in humanchondrocytes[J].J Orthop Res,2011,29(2):252-257.[4]Griffin M,Casadio R,Bergamini C M.Transglutaminases:nature’s biological glues[J].J Biochem,2002,368(Pt2):377-396.[5]谈丹,陈雄,黄敬华,等.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鼠创伤愈合作用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9):85-90.[6]Taguchi S,Nishihama K I,Igi K,et al.Substrate specificityanalysis of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using proteinaceousprotease inhibitors as natural model substrates[J].JBiochem,2000,128(3):415-425.[7]Noda S,Miyazaki T,Tanaka T,et al.Production of Streptoverticillium cinnamoneum transglutaminase andcinnamic acid by recombinant Streptomyces lividanscultured on biomass-derived carbon sources[J].Bioresour Technol,2012,104:648-651.[8]Sarduy E S,Mu珘n oz A C,Trejo S A,et al.High-level expression of Falcipain-2in Escherichia coli by codonoptimization and auto-induction[J].Protein Expr Purif,2012,83(1):59-69.[9]Yi P W,Fang C H,Wun S Y,et al.Optimization of the overexpression of glutamate mutase S component under thecontrol of T7system by using lactose and IPTG as theinducers[J].Enzyme Microb Technol,2006,38(3-4):465-469.[10]Studier F W.Protein production by auto-induction in high density shaking cultures[J].Protein Expr Purif,2005,41(1):207-314.[11]Grosswicz N,Wainfan E,Borek E,ed al.The enzymatic formation of hydroxamic acids from glutamine andasparagines[J].J Biol Chem,1950,187(1):111-125.[12]Bradford M M.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microgram quantities of protein utilizingthe principle of protein-dye binding[J].AnalBiochem,1976,72(1-2):248-254.[13]Villaverde A,Benito A,Viaplana E,et al.Fine regulation of cI857-controlled gene expression in continuous cultureof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by temperature[J].ApplEnviron Microbiol,1993,59(10):3485-3487.[14]丁满生,马文峰,郭美锦,等.温度诱导模式对重组大肠杆菌质粒拷贝数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33-37.23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