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讲解

合集下载

上海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默写(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3.阅读下文,宪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蹬几不可登(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留以为.梁②乃尽.湿之(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2017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5._______________,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

(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 .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 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泰山是“五岳之首”。

B .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泰山又称“岱宗”。

D .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蹬几不可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2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2017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5._______________,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

(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 .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 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泰山是“五岳之首”。

B .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泰山又称“岱宗”。

D .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1.(15分)默写(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2.(4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3.(9分)阅读下文,宪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蹬几不可登(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留以为.梁②乃尽.湿之(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 分)(一)默写( 分)斗折蛇行, 。

柳宗元《小石潭记》锦帽貂裘,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试问卷帘人, 。

李清照《如梦令》,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 阅读下面的元曲 完成第 题 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

分)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分一点相思几时绝 表现出相思之苦。

袖拂 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溪又斜 中的 斜 指溪流拐弯。

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 一 题 ( 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泰山是 五岳之首”。

姚鼐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

泰山又称“岱宗”。

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分)蹬几不可登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和 。

(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 题( 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分)留以为.梁 ⑵乃尽.湿之(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分).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

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

试问卷帘人,。

(李清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

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1。

2017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文言文1.默写(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浮云游子意,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李淸照《如梦令》)(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答】答案:(1)明灭可见(2)千骑卷平冈(重点字:冈)(3)浮云游子意(4)却道海棠依旧(5)种豆南山下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关汉卿。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D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考点】EI:送别离别诗.【分析】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要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熟记名篇及作者.这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2)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这首小令描写了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的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远望,依依不舍之情,情人已走,但送别人却心情难以平复,迟迟不归,再望远方,只有小溪,小路,远山,而情人已远走,再也看不见,想来令人肝肠寸断.艺术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入木三分的写出了一位女子送别情人时的情态,心绪,给人以言尽而意无尽的艺术感受.此曲前三句写离别相思之情,用直抒胸臆的方.后四句,则是以景托情,而景中含情,言尽而意不尽,并不是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故选:D.答案:(1)关汉卿(2)D.译文:自从那天送别你后,我心里依然是难舍难分,相思之情萦绕在胸何时才能断绝?记得送别你时,我斜倚栏杆目送你远行,不时用衣袖佛去眼前如雪的扬花,怕它们阻挡了我的视线,我看到一弯溪水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挡住了伸向远方的小路,这时我才想到,你真的离我而去了.3.阅读下文,宪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上海市2017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文言文1.【答案】明灭可见2.【答案】千骑卷平冈3.【答案】浮云游子意4.【答案】却道海棠依旧5.【答案】种豆南山下6.【答案】关汉卿【解析】《四块玉·别情》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

7.【答案】D【解析】这首小令主要表达女子送别情人后,凭栏望远、相思企盼时的深情,并非全是对离别情景的描写。

8.【答案】B【解析】姚鼐并非“唐宋八大家”之一,而是清代散文家,“桐城三祖”之一。

9.【答案】石级几乎不能(难以、无法)登上去。

10.【答案】登山过程所见景色【解析】从“余始循以人”到“磴几不可登”是登山过程,要抓住其中作者行进的重点词语,如“越”“复循”“遂至”等。

“及既上”之后的句子是作者描绘的所见景色。

11.【答案】(1)作为、做成(2)全、都【解析】文言词语翻译,依照语境作出翻译即可。

12.【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一要根据上下文所表达的意思推断,二要看句子本身的意思。

“人有馈一木者”意思是别人送了一根木头,由此可见,后文的“木一也”是“木料是同一根”的意思;“忽病其大”中最关键的是“病”的意思。

根据上文推断,“病”是嫌弃的意思。

13.【答案】事物都自有它合适的用途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解析】解答此题要在正确理解事件本身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如第一件事“物各有宜用也”;第二件事“情各有所适也”。

抓住这些重点句子,准确翻译。

就不难归纳出所蕴含的道理。

二、现代文14.【答案】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解析】“异军突起”本指新的派别或新的力量突然兴起。

结合语境是说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的状况,即可知是“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

15.【答案】A【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第④段说明的内容,该段由一个中心句和三个分句构成,中心句“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总述无人机用途广泛,然后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无人机进入民用领域后的用途。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

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

试问卷帘人,。

(李清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泰山又称“岱宗”. D。

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蹬几不可登10。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2017年上海市语文中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语文中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语文中考真题(含)答案.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页 2 第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页 3 第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清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

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

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11。

2017年上海语文中考试卷答案

2017年上海语文中考试卷答案

2017 年上海语文中考试卷答案一、文言文( 40 分)(一)默写( 15 分)1. 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 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落曰故人情。

( 李白《送友人》)4. 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草盛豆苗稀。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二) 阅读下面的元曲 , 完成第 6-7 题(4 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 分)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泰山是“五岳之首”。

B. 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 12 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 :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解析)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解析)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017年上海市语文中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语文中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

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

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2分)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 (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

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

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文言文1.默写(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浮云游子意,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李淸照《如梦令》)(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答】答案:(1)明灭可见(2)千骑卷平冈(重点字:冈)(3)浮云游子意(4)却道海棠依旧(5)种豆南山下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关汉卿。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D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考点】EI:送别离别诗.【分析】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要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熟记名篇及作者.这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2)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这首小令描写了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的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远望,依依不舍之情,情人已走,但送别人却心情难以平复,迟迟不归,再望远方,只有小溪,小路,远山,而情人已远走,再也看不见,想来令人肝肠寸断.艺术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入木三分的写出了一位女子送别情人时的情态,心绪,给人以言尽而意无尽的艺术感受.此曲前三句写离别相思之情,用直抒胸臆的方.后四句,则是以景托情,而景中含情,言尽而意不尽,并不是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故选:D.答案:(1)关汉卿(2)D.译文:自从那天送别你后,我心里依然是难舍难分,相思之情萦绕在胸何时才能断绝?记得送别你时,我斜倚栏杆目送你远行,不时用衣袖佛去眼前如雪的扬花,怕它们阻挡了我的视线,我看到一弯溪水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挡住了伸向远方的小路,这时我才想到,你真的离我而去了.3.阅读下文,宪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蹬几不可登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登山的过程和所见的景色。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译文参考: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中溪).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黄岘xiàn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峰).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解答】(1)该题考查的是古文的文学常识,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即可.A正确;B姚鼐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正确;D正确;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澈:到水底;句意为: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这段文字主要写了登山的过程和所见的景色.答案:(1)B(2)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3)登山的过程所见的景色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留以为梁作为、做成②乃尽湿之全、都(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C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3)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第一件: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

第二件: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翻译:有人送来一根木料,家僮说:“留下可以做成房梁.”我说:“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家僮说:“可以做栋.”我说:“木料太大,不适宜做栋.”家僮笑着说:“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我说:“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有一天小僮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热得烘人,我说:“炭太多了.”他把炭都用水浇灭了,只留下三两个火星,欲灭不灭.我说:“炭太少了.”小僮抱怨说:“火炉是同一个,(你)既嫌炭多,又嫌炭少.”我说:“小子听着,做事情各有它适宜的分寸.岂只是火呢!”【解答】(1)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留下可以做成房梁.为:作为、做成.②句意为:他把炭都用水浇灭了.尽:全、都.(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病:嫌弃;句意为: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答案(1)①作为、做成②全、都(2)C(3)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二、现代文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

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权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

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

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

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

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 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象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

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

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

我国从2017 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

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2)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3)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

利:(1)军用无人机可进行运输、侦察、远程攻击等,提升国家军事实力;(2)民用无人机可广泛运用于科研、交通安全、环保、救灾、娱乐等领域。

弊:(1)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2)可能侵犯公民隐私。

(5)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

(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考点】A7:说明文阅读综合.【分析】这篇文章第①段引出说明的对象﹣﹣“无人机”;②③段,介绍什么是“无人机”,以及它最初的使用领域;④⑤段,介绍无人机的应用广泛,以及其造价的大幅降低的趋势;⑥⑦段,介绍某些时候,无人机的使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⑧段,总结全文,对无人机的未来走向表示忧思.【解答】(1)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敲锣打鼓基础上,分析其语境义.异军突起,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结合语境来看,指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迅速崛起.(2)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在读懂文段的基础上,对四个选项进行仔细的分析.A、首句“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表明本段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分析正确.B、第四段举了无人机在“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只具体地举了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一个例子,分析有误.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无人机航拍可以为救灾提供第一手资料,但并没有表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分析有误.D、本段主要说明“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选项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分析有误.故选A.(3)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的特点.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答题模式为:先表态,然后指出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接着分析删去后有什么不同,进而明确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本句中的“左右”不能删去.因为“左右”表示概数,如果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正好是三年前的十分之一,这就会与事实不符,最后再强调一下,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4)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解答此题在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即可从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即可.文章在前五段主要分析无人机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六七两段分析其弊端.结合这些段落中的内容分别概括现两点.(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结合文中的介绍与举例,展开想象,写出无人机在人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可.如: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答案:(1)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2)A(3)不能删去.“左右”表示概数;如果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数,与事实不符;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4)利:①军用无人机可进行运输、侦察、远程攻击等,提升国家军事实力;②民用无人机可广泛运用于科研、交通安全、环保、救灾、娱乐等领域.弊:①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②可能侵犯公民隐私.(5)示例: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方便、快捷,能避开交通拥堵.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十七岁那年的单车①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xiàn mù,吵着要母亲买一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