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植物种子,撰写观察报告。
2.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提醒学生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了解种子萌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为教学策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种子萌发的概念,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2.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a.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b.自身条件:种子的结构完整、胚是活的、度过休眠期。
3.详细讲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包括种子吸水、种皮胀破、胚根发育等。
4.举例说明种子萌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强调种子萌发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的种子进行观察和实验。
2.能够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了解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变化。
3.掌握种子萌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农业发展对种子萌发技术的需求。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种子萌发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及过程。
2.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种子萌发的原理。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导入的真实性:通过展示真实的种子萌发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种子萌发的奥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生物七上3.2.1《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北师大乌海附校杨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2、能力目标(1)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树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汇报交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
二、重点、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探究实验活动中设置对照试验及实验现象的分析三、教材分析第二章主要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顺序安排学习内容.种子萌发条件探索是本章三个探索最开始一个,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进一步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上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
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能够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这节要求在培养科学探索能力的同时,结合两个不同探索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并对学生进行严谨科学态度和爱护植物、珍爱生命的教育,试图改变学生生活态度四、学情分析学生往往是从电视、报刊或课本等途径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情况,真正亲手实验或亲眼观察植物种子萌发、发芽生长的学生不多.至于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虽然能说出几句但又不敢肯定.能利用实验总结出科学理论的同学更少.让几个学生一起亲手设计实验又寻找种子萌发条件,既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也让他们在探索中找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必要的外界条件,但对于学生而言,此探究活动有较大的难度,一是因为距前两次探究活动的时间比较长,二是要探究的条件不止一个,要设置的对照组也不止一个等一系列困难五、教学设想。
(新)人教版生物七上《种子的萌发》公开课(教案)推荐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参与种植、管理植物。
能力目标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来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会实验设计的根本方法,懂得实验设计的根本原则。
2.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学会抽样检测的根本方法。
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
2.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保护植物的情感。
3.通过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培养“植物生活离不开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原因。
板书设计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反思第三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社会行为。
〔2〕比照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开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开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动物社会行为的三个特点。
2.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
难点:运用有关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课型、教学时数新课、讨论法。
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设计好上课用的表格、图片并进行打印。
3.准备好上课用的各种用具:设计表格,学案。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蚂蚁、狗、猫等一些身边动物的取食过程。
问:1.这些动物取食行为都相同吗?2.哪些是群体生活的动物?学生答复以下问题。
用视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师引导学生在以上观察和分析的根底上提出问题,并最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社会行为的特征。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种子的萌发》word教案一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世第一节种子的萌生黄海宁一、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说明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和自己条件。
2、说明种子萌生的过程。
3、用实验法达成“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的研究。
4、试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抽芽率。
(二)能力目标1、经过联合生活经验和实验察看来研究种子萌生的过程,学会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懂得实验设计的基来源则。
2、运用比较实验法设计并达成“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的研究,学会控制条件,查验不一样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生的影响。
3、学会抽样检测的基本方法。
(三)感情目标1、经过种子萌生的条件的实验,培育“植物生活离不开环境”的感情。
2、参加栽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育爱惜植物的感情。
二、教课要点1、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和自己条件。
2、种子萌生环境条件的研究实验中,设置比较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剖析。
3、抽样检查法测定抽芽率的方法及原理。
三、教课难点1、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和自己条件的结论得出。
2、种子萌生环境条件的研究实验中,设置比较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剖析。
四、教课方法实验法、概括法、剖析法五、教课过程教课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入新课1、解说古诗蕴涵的意思。
1、引入古诗《草》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世2、观看被子植物一世的视频,2、播放被子植物一世的视频,思虑被子植物的一世要经历哪指引学生思虑“被子植物的一第一节种子的萌生些过程。
生所要经历的过程”一、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一年之计在于春,思虑后回答:1.为何在春季播种的种子容播放照片“松土”、“浇易长成幼苗?水”、“种子萌生”2.农民播种前后都需要做哪些(一)研究“种子萌生的环境工作?条件”指引学生设计研究实验对种子萌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作出猜想。
需要水分、空气、温度。
教课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比较实考证明自己的猜播放研究实验设计过程的动测。
画。
1、必定的水分1、叙述怎样设计实考证明2、适合的温度水分对种子萌生的影响。
2、叙述怎样设计实考证明3、充分的空气温度对种子萌生的影响。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教案
昆明三中生物教研组陈晓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学会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懂得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设计并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变量,检验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
(2)通过参与或分析实验结果的活动,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三、教学难点
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收集有关种子萌发的视频,制作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PPT课件。
(2)指导课外小组的同学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装置。
(3)绿豆种子(分发到每个学生桌上)。
2、学生准备:
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相关实验视频录制。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照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体验“种子的萌发”的探究过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树立合作意识、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过程。
难点:1.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展示“清明”图片,提问: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活动是什么呀?清明其实还是我们24节气中的一环,并且有句农谚叫“清明时节,种瓜点豆”,提问: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播种呢?种子到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芽呢?祭祖、踏青利用生活中学生接触比较多的节气,创设种子萌发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作出假设基于探究实验的步骤呢,我们首先就提出问题:在什么环境条件下种子才会萌发?请分析以下小资料总结:1)清明节之后最低气温上升至12℃以上,较之前有较大幅度提升2)清明时节雨纷纷,降水量较之前有明显提升3)农名伯伯在播种之前需要耕土分析以上的资料我们就可以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以及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设计实验方案带学生分析实验变量以及如何设置对照,具体如下表所示:提升学生分析多组对照以及设计讲述实验方法,之后再根据实验模式图再次分析对多组对照进行分析学生填写表格试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
实施实验并记录设计好实验方案之后教师与学生分别实施实验,并且拍照记录好实验数据学生实施实验并记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得到实验数据之后,将其归类放在一个表格里面,如下:A组和B组比较分析可知,A组的发芽率高于B组,且B组中种子虽然发芽,但种子已经泡水太久,不能持续生长,不适合农业生产。
种子的萌发(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课题 3.2.1 种子的萌发(第1课时)学科生物学年级七年级课型新授课教材解析《被子植物的一生》安排了三节:“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这三节的内容,是按照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产生新种子这样的生命活动过程展开的。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是本章教材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
对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教材既注意阐述其生命周期的整体性,又对不同阶段的阐述有详有略。
在阐述被子植物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有关知识内容时,教材非常注意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关注有关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本节内容“种子的萌发”属于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是被子植物生命历程的开始,与后面植株的生长等内容紧密联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再阐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最后再简要介绍种子萌发的过程。
本节“想一想,议一议”的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上一般在春季播种这一现象营造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由此引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内容的学习。
关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直接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这一结论。
同时,这个探究活动还引导学生领悟什么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环境条件、自身条件都满足萌发的要求,是种子萌发不可或缺的两个条件。
2号组作为对照组,其重要作用之一是:如果它们能萌发,则说明种子自身和其他条件都没有问题。
由此可见,要完成这个探究活动,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应该满足。
教材接下来就简要叙述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即种子的胚仍然有生命力,且未处于休眠状态,才可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接触过探究,即“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学生对对照实验的一般过程,基本原则已经有所了解,因此本节的探究实验是在学生已有一定探究性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
种子的萌发一等奖教案3篇
种子的萌发一等奖教案第 1 篇教学目标: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重点: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教学难点: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过程(1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播放课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同学们,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你们知道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用哪一种器官进行繁殖?(种子)师:对。
利用种子繁殖后代首先种子需要萌发,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植物种子的萌发》。
CAI展示课题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同时板书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师:老师在课前为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植物的种子(黄豆、绿豆、花生、芸豆、莲子、玉米、松。
)。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或者CAI展示图片。
学生观察,并且说出展示植物种子的名称。
师:对,很好。
看了这么多植物的种子,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等等。
师:那么你们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结构是否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结种子呢?……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但因时间关系,我们就先来探究其中的一些问题,其余的问题,大家可以课后继续探究。
刚才有同学问:不同植物的种子,结构是否一样?同学们先别忙着回答我,我希望你们通过实验探究后再回答。
二、种子的结构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浸泡过24小时的种子,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解剖观察,并且结合以下问题以及课本插图5-1,将你们解剖好的植物种子粘帖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上!并且将种子各部分名称标上去。
然后请几组同学上讲台在实物投影仪上讲述种子的结构。
学生准备观察师:观察植物种子,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
师:观察方法:由表及里,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
师:解剖观察植物种子时请你注意以下问题?1、你观察的植物种子凹陷处的名称及种子的内部结构名称?2、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合称作什么?3、你观察的植物种子子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4、对于种子本身而言,这些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解剖观察(5min)请学生上讲台讲述(选择几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师:跟大家讲得一样,大豆以及其他豆类种子结构就是CAI展示大豆种子的结构。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精品教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问题的提出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2.作出假设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3.制定计划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
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
推测实验结果。
巡视指导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
4.实验探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提出注意事项,督促、检查,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5.得出结论:环境条件:逅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并进行描述。
6.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的过程,分析结果。
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的报告。
对有创意的给予肯定,不成功的帮助分析原因,鼓励重做。
3.2.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种子萌发
1. 学生看图片,认真听老师讲的内容,并思考问题。
水、阳光、温度、土壤.....
一、种子萌发
1.师:我们结合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教材所给的资料了解了种子的结构。那一粒种子怎样变成一个植物的呢?种子变成一颗植物需要哪些条件呢?
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探究)
2.观看视频,并进行讨论。
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实验组
二、探究外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师:根据同学们讨论的结果,一起探究实验去验证一下。首先复习探究实验的过程:
2.师:结合演示实验探究“外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并进行讨论。
②确定变量是空气(氧气),进行探究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
5.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思维:
6.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态度责任:
7.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难点:
一、实验情况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
一定的水分
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布置课下作业
组长签名:
课后反思:
课题: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
7-班
7 班
7-班
7-班
7-班
7-班
7-班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1课时
首课五分钟:
“三个意识”的内容是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教案规格案序:022课题:种子的萌发上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2)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2、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绿色植物的生活史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历程。
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起始阶段。
在本部分中,《课程标准》已明确对学生的要求: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提倡开展“种子萌发”的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理解农业生产中各种工作的意义。
3、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学科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强,大胆、好动敢问敢讲,本节课通过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品质,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潜能。
通过探究实验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结构化问题:1、一级问题:在《皇帝与花种子》的故事中,为什么那一粒种子没有发芽2、一级问题:是不是任何种子都能萌发二级问题:(1)若要萌发,首先种子得具备哪些自身条件(2)出示损伤部位不同的玉米粒的图片,提问那一粒玉米一定不能萌发为什么(3)把爆米花种进土里能萌发不为什么3、一级问题:如果你是一粒种子,你的自身已经具备了萌发的条件,那你需要外界给你提供怎样的条件你才能萌发(学生列出一系列的条件)二级问题:(1)哪些是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呢(2)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这些条件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呢三级问题:①每个实验中变量是什么除变量外,其他条件怎么设置②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教学过程:一、复习种子的结构,引入新课师: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种子的结构,回忆一下,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拥有的结构是什么生:种皮和胚师:种皮和胚这两种结构哪一种最后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呢生:胚师:因此,我们把胚叫做新植物体的生:幼体(过渡)师: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萌发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种子都能萌发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的学习。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3.2.1种子的萌发课时教案(第一课时)备课时间:2023年11月18日上课时间:11月21日星期二(第十三周)课题:3.2.1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主备:我想要两颗西柚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描述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说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
2.科学思维: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培养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探索精神。
3.探究实践:“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4.社会责任:在参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古诗欣赏、资料分析,明白粮食种植的辛苦,体会粮食来之不易,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难点: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学会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自主阅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生活动]1.学生代表分享豆芽水培的观察记录。
2.共同总结出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萌发→植株生长→植株发育→开花和结果→衰老和死亡。
3.本章按顺序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首先了解种子如何萌发,引出新课:3.2.1种子的萌发。
设计意图:学生代表分享实践作业——水培豆芽,教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出被子植物的一生。
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生物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出新课。
新课讲授:探究一: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师生活动]1.古诗和谚语欣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清明节前,种瓜点豆”2.抛出问题:为什么春天播种的种子更容易萌发呢?你能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吗?3.学生思考回答,找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
4.提问:为什么春天播种的种子更容易萌?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问题,你有什么好的科学办法来解答?5.学生思考回答,探究实验。
6.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难点: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
教师: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学生:课前预习。
四、相关资源
《【情境素材】被子植物的一生》视频资源、《【教学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视频资源、《【教学实验】发豆芽》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播放视频《【情境素材】被子植物的一生》,先从整体上概述了《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章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每个阶段是怎样进行的?有着哪些特点?引入本章的学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情境素材】被子植物的一生》视频截图)
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忙着春耕播种,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进行呢?请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讲解:这是一句农谚,是指种瓜种豆的时间是在清明节前后。
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多,适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被子植物中有许多种类是作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
为什么种子在春天播下去容易长出幼苗?如果你生活在农村,请你问问长辈,当地有哪些农作物,一般播种哪些种子,播种前后都需要做哪些工作。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新知讲解】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
作出假设:
假设一般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的,有时还需要查阅资料。
下面的资料会给你一些启示。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请你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订计划:
怎样通过实验来检验上述假设呢?根据下面提供的探究方案及视频,制订自己的探究计划。
1.准备某种植物的种子(如绿豆、大豆、芥菜子等)40粒,四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个小勺,八张餐巾纸或卫生纸,四张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2.在四个标签上分别写上1、2、3、4,分别贴在四个罐头瓶上。
将这四个罐头瓶都放倒,每个瓶中放上两张餐巾纸。
用小勺在1号瓶中撒10粒种子,将瓶盖拧紧。
3.分别向2号瓶和3号瓶中洒一点水,使里面的纸变得潮湿。
注意,不要洒水过多,不能使纸浸泡在水中。
用小勺向4号瓶中倒较多的水,直到水即将从瓶口流出为止(以便使种子能完全浸没在水中)。
4.分别向2、3、4号瓶中纸上撒10粒种子,然后拧紧瓶盖。
5.将1、2、4号瓶放入橱柜中,将3号瓶放到冰箱里。
过几天再观察,看哪个瓶里的种子长成了幼苗。
播放视频《【教学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及对其探究的方法。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教学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视频截图)科学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
许多作物在春天而不是冬天播种,提示我们温度过低不利于种子萌发。
果真如此吗?为了检验这一假设,需要将种子置于低温条件下(如冰箱中)进行实验,看它们是不是真的不能萌发,这一组种子称为实验组。
如果这组种子果真不萌发,是不是就一定说明上述假设成立呢?如果这组种子本身就不能萌发呢?如果是水分的多少不合适呢?为了排除这些可能性,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温度这一个变量引起的,还需要将同样的种子再分出一组,放在正常的室温条件下作为对照来观察。
如果这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说明种子自身和其他条件没有问题。
这组用来作为对照的种子称为对照组。
讨论和完善计划
自己制订出初步的探究计划后,通过小组讨论来检查自己的计划,对考虑不周之处进行修改。
1.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
2.你所在的小组想探究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如何控制这种环境条件?
3.实验过程中应该将种子分成几组?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4.应当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
5.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要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6.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
实施计划:
课下实施计划,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定期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情况。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预测:几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几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作出的假设?
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1.如果事先已经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讲解:有必要。
如果将2号瓶分别于1号瓶、3号瓶、4号瓶相比较,各自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因此,2号瓶可以分别作为1号瓶、3号瓶、4号瓶的对照,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讨论2.1号瓶和3号瓶各检验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
讲解:不是。
因为1号瓶和3号平中的水和温度都不同,研究的因素不止一个,所以不是一组对照实验。
讨论3.与同学交流这项探究实验的过程、结果和结论。
你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和同学一起分析原因。
总结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现在我们了解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课下同学们可以动手试着发豆芽,看发豆芽除了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播放视频《【教学实验】发豆芽》。
《发豆芽》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教学实验】发豆芽》视频截图)典型例题
例1.下列选项中,不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B.一定的水
C.充足的空气
D.适宜的温度
答案:A
解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的自身条件。
例2.发豆芽的时候,我们要将其放在温暖的地方,其原因是()
A.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B.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关照
C.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D.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
答案:A
解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发豆芽时我们放在温暖的地方是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例3.把40粒同一品种的绿豆种子按表中设置的条件放入4个相同玻璃瓶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2号的现象是萌发
B.4号不萌发的原因是水分太多
C.共有3组对照实验
D.2号是对照组
答案:D
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2号种子满足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等外界条件,所以2号萌发,A正确;4号种子被过多的水浸没后,导致种子缺乏充足的空气,所以不萌发,B不正确;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含三组对照实验,其中1号和2号唯一的变量是水分,2号和3号唯一的变量是温度,2号和4号唯一的变量是空气,2号是对照组,其他都是实验组,C、D正确。
例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分别中了同样的豌豆100粒,病设计了下表实验,针对其中的不足,你认为应作出修改的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空气 水 A 向阳 10℃ 充足 一定 B 暗室
30℃
充足
一定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 答案:B
解析:该小组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变量是光,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应均相同,而A 组温度为10℃,B 组温度为30℃。
,这样出现了两个变量——光和温度,所以应是温度一致,保证变量的唯一性。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下面我们来整体回顾一下。
七、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