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设计方案样板
发动机构造教案范文
发动机构造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发动机构造教案目标:1.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及其作用;2.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能够描述发动机各部件的功能。
教学重点:1.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发动机各部件的功能。
教学难点:描述发动机各部件的功能。
教学准备:幻灯片、视频素材、模型或实物发动机。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发动机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一张发动机零件图,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认出图中的零件。
Step 2:阅读资料1.分发与发动机构造相关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并标记出关键信息。
2.学生自学后,可以以小组形式归纳资料中的各个部分。
3.针对学生所归纳出的各部分进行逐一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Step 3:展示幻灯片1.准备一份包含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幻灯片,包括文字和图片。
2.通过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Step 4:观看视频1.播放与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相关的视频。
2.观看视频时,学生要特别关注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观看完毕后,学生可以讨论他们对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Step 5:实物或模型展示1.准备一台实物或模型发动机供学生观看。
2.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或模型,进一步理解发动机的构造和作用。
3.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出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Step 6:总结归纳1.向学生提问,让他们总结发动机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他们的总结进行批评和补充。
Step 7: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进一步了解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评估:1.老师对学生的讨论记录和总结归纳进行评估,看学生对发动机各部件功能的理解是否准确。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发动机构造的理解,评估学生对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对发动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2.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发动机模型,展示给同学们。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授课教案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等。
3.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2. 发动机的分类3.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3.1 气缸3.2 活塞3.3 曲轴3.4 配气机构3.5 燃料供给系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原理及维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用图解法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使学生直观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维修和保养技能。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发动机的图片、图表和案例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各部件功能。
3. 准备发动机实物或模型,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发动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
3. 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图片,讲解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 深入讲解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原理和功能。
5. 分析实际案例,讲解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方法和技巧。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绘制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图。
2. 列举发动机的分类及其特点。
3. 描述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
八、课后作业:1. 复习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功能。
2.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方法。
3. 收集有关发动机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课程拓展:1. 邀请发动机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生产工艺和新技术。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电子教案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电子教案教案: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组成部分。
2.掌握各个构造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总体构造主要包括发动机的外部构造和内部构造两部分。
2.外部构造主要包括缸体、缸盖、气门机构和曲轴箱等组成部分。
3.内部构造主要包括活塞、气缸、气缸套、曲轴、连杆、凸轮轴等部分。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外部构造(15分钟)a.简要介绍发动机的外部构造,包括缸体、缸盖、气门机构和曲轴箱。
b.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例如缸体负责容纳活塞和气缸,缸盖覆盖在缸体上,气门机构控制气门的开闭等。
3.讲解内部构造(15分钟)a.简要介绍发动机的内部构造,包括活塞、气缸、气缸套、曲轴、连杆、凸轮轴等。
b.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例如活塞通过上下运动实现气缸内的压缩和燃烧等。
4.概括总结(10分钟)按照总体构造的顺序对发动机的构造部分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理清发动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5.拓展延伸(20分钟)a.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探究发动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b.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站,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及其特点。
c.小组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分享。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关于发动机的构造和发展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及时给予激励和肯定。
2.评价学生的研究报告,看是否能准确描述发动机的构造和发展。
五、教学资源1.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发动机的构造。
2.相关文献或网站资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讲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帮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拓展延伸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过程中要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结合示意图或模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汽车发动机 第二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教案
教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点名
提问:1、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2、汽油机与柴油机的不同第二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各类发动机都是由曲柄连杆机构、配
气机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燃油
系统、进排气系统及排污净化装置和
启动系统等组成。
汽油机还包括点火
系统;增压发动机还包括进气增压装
置;电控发动机还包括电控发动机管
理系统。
1、曲柄连杆机构
作用是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
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转变
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
按照发动机各缸工作循环的需要,定
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混合
气进入汽缸,而让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汽缸。
3、冷却系统
强制地将发动机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和各摩擦副运动中所产生的热量及
时适量地散发出去,使发动机的温度
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发动机
的正常运转。
4、润滑系统
PPT讲解
和动画模
拟
认真做好
笔记。
发动机构造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各个部件的结构和功能;(3)使学生熟悉发动机的装配、调试和维护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技能;(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发动机构造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概述2. 发动机的组成3. 发动机各个部件的结构和功能4. 发动机的装配、调试和维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各个部件的结构,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发动机的构造,使学生了解各个部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3.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装配、调试和维护方法。
4.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发动机实际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发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发动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讲解发动机的组成,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等。
(2)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3. 讲解发动机各个部件的结构和功能(1)讲解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等各个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各个部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4. 实验操作(1)指导学生进行发动机的装配、调试和维护实验。
(2)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纠正错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5.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发动机构造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讨论。
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设计方案样板
成都铁路工程学校学习情境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成都铁路工程学校2016〜201 7学年第2学期教学单元设计方案(任务类)单元教学设计00-00-00(总标题中的00-00-00,分别为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学习单元的序号)1、初始情境(分析学习者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2、教学目标和内容3、课堂计划表格4、从教学论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解释教学流程安排说明:资讯:教学目标、任务:学生初步了解本次课程学习的目的及学习方式。
教师的工作:告知本次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过程及教材内相关内容,并分配小组。
学生的工作:了解学习目的,按自由组合的方式结组,并确定组长人选。
教学资源:无时间:10分钟。
预期成果:明确教学目标,有目的去观察。
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学生人员之间出分配不当,老师出面协调。
计划:教学目标、任务:学生制定初步观察计划。
教师的工作:倾听学生的计划,并记录内容。
学生的工作:分组讨论如何实现学习目地,进行简单的实施计划,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教学资源:无时间:10分钟。
预期成果:计划内容紧扣学习目的,无多余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计划易流于口头形式,要求学生记录计划内容。
决策:教学目标、任务:确定观察的顺序、步骤。
教师的工作:评价实施步骤的对错予以指导。
学生的工作:根据小组内人员的情况,确定实施步骤和明确个人分工。
教学资源:无。
时间:10分钟。
预期成果:实施步骤前后顺序正确。
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容易出现人员分工容易不明确的现象,个别学习好的同学全部包揽,要求明确小组分工并完成分内工作。
实施:教学目标、任务:观察学生实施的过程,指出错误。
学习效果检查说明: 5、附件附件1:任务工作页附件2:课堂练习工作页附件3:评价工作页附件1:任务工作页(参考)附件2:练习工作页成都铁路工程学校课堂练习工作页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学习单元一、选择题(1)、压缩比是指气缸()容积与()的比值。
发动机总体构造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名称汽修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师学校课题序号1授课班级授课课时2授课形式讲授板书授课章节名称第一章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第二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使用教具教材多媒体教学目的1识记和理解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即“两大机构、五大系”,以及它们的作用,了解零件的专用名词,连接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对发动机内部结构的认识,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对本专业的热爱。
教学重点本章节的重点是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每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各部分的具体组成零件,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安装部位等。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冷却系统冷却循环、润滑方式课外作业课后习题教学后记1.掌握重点内容,概括总结基本内容。
2.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3.布置新课内容。
发动机总体构造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功用:机体组组成:汽缸体、曲轴箱、汽缸盖、汽缸垫功用:曲柄连杆机构组成: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功用燃油刚给系分类定义、功用:配气机构分类:侧置气门式、顶置气门式冷却系功用:组成:水泵、散热器、风扇功用润滑系组成功用点火系组成功用启动系组成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复习提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导入:了解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想要进一步了解发动机,就必须知道发动机是由哪些机构、系统组成讲授新课:第二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一、机体组1、定义:机体组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
2、组成:由气缸体、气缸套、气缸垫、气缸盖和油底壳等不动件组成。
二、曲柄连杆机构1、功用: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组成:(1)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运动件组成。
(2) 曲轴飞轮组:由曲轴、飞轮、扭转减震器等组成。
三、配气机构1、组成:(1)气门组: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弹簧座、气门弹簧、锁片等零件(2)气门传动组:一般由摇臂摇臂轴、推杆、挺柱、凸轮轴和正时齿轮组成2、功用: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闭进、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并及时排出废气。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电子教案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电子教案一、引言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实现汽车运行的最基本设备。
发动机对于汽车的性能、安全、经济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是掌握汽车基本技能的必经之路。
本教案将介绍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二、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可以分为燃气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两种类型,其中燃气发动机又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种。
下面主要介绍汽油发动机。
1. 发动机的构造汽油发动机由气缸体、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凸轮轴、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点火系统、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部件组成。
其中,气缸体是发动机最重要的构件之一,气缸体的内部有气缸,气缸与连杆相连,从而带动曲轴转动。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内燃作用,将燃油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运动。
具体而言,发动机进行工作时,汽油在气缸内通过火花塞点火后燃烧,产生热能和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活塞通过连杆将转动的曲轴带动汽车行驶。
3. 发动机的分类从结构上分,发动机可以分为内燃发动机和外燃发动机两种。
其中内燃发动机又可分为往复式发动机和旋转式发动机两种。
从燃料分类上分,发动机可以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三、汽油发动机的构造细节下面将从汽油发动机的构造细节入手,从气缸体、气门、曲轴、点火系统等方面介绍发动机的构造。
1. 气缸体与气缸套气缸体是发动机最主要的构件之一,它由铸造或锻造成型。
气缸体内部有气缸套,气缸套是由高强度的钢材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具有高度的耐磨、耐冲击和耐腐蚀等性能。
2. 气门与气门座气门是发动机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零部件之一。
气门与气门座组成气门系统,气门座作为气门的固定点,需要优质材质,以保证其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中最核心的零部件之一,它是将所有活塞的运动量转化成扭矩的零部件。
曲轴同样要求高强度耐用,可以采用铸造或锻造的方式制成。
4. 点火系统发动机的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电子点火器等零部件,其作用是实现火花塞点火引燃混合气体。
汽车发动机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汽车科技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 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四个冲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汽车发动机模型或图片。
2. 相关教学视频。
3. 实验器材:小型内燃机模型、气球、水、玻璃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是如何动起来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四个冲程。
- 内燃机的类型,如汽油机、柴油机等。
- 内燃机的优点和缺点。
2.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 配气机构:控制气门的开闭,实现进气和排气。
- 燃料供给系:提供燃料,保证发动机正常燃烧。
- 润滑系:减少运动部件间的摩擦,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 冷却系:降低发动机温度,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 点火系: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燃烧。
- 起动系:启动发动机。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小型内燃机模型的组装和实验。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内燃机工作原理。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认识。
2. 强调内燃机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类型汽车发动机的特点。
2. 拟定一个关于汽车发动机的实验方案,并准备实验器材。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学习兴趣:观察学生对汽车科技的兴趣,了解他们对汽车发动机的认识程度。
2《汽车构造》电子教案发动机总体构造
2《汽车构造》电子教案-发动机总体构造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2.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 熟悉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主要技术参数。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概述发动机的定义和功能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性2. 发动机的基本组成气缸体和气缸盖活塞和曲轴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燃油系统和冷却系统3.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发动机的布局和结构发动机的燃烧室和气缸排列发动机的进排气机构和点火系统4. 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发动机的排量和功率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性能5. 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发动机的常规维护项目发动机的保养措施和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
3. 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运作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提问和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发动机基本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实践报告,巩固学生对发动机构造和技术参数的掌握。
3. 课程考核:进行期末考试或期中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发动机总体构造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用于讲解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构造特点。
2. 实物模型:展示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和整体结构,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 实验室设备:提供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亲手拆卸和组装发动机,增强实践能力。
4. 参考书籍和资料:提供相关的教材、手册和论文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辆汽车并询问学生汽车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引出发动机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使用多媒体课件,逐个介绍气缸体和气缸盖、活塞和曲轴、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燃油系统和冷却系统等部分。
2《汽车构造》电子教案发动机总体构造
2《汽车构造》电子教案-发动机总体构造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2. 掌握发动机的主要参数及其含义。
3. 能够分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发动机的定义及分类发动机的主要参数发动机的组成部分2. 发动机各部分的功能气缸体与气缸盖活塞与曲轴气门组与气门传动组燃油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2. 发动机的主要参数及其含义。
难点: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2. 发动机各部分结构的相互作用及调整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各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利用示意图、实物图片等展示发动机各部分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发动机构造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包括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及主要参数。
接着介绍发动机各部分的功能,如气缸体与气缸盖、活塞与曲轴等。
3.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发动机构造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其各部分功能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发动机总体构造示意图,加深对发动机构造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发动机总体构造的理解,要求学生绘制发动机主要部件的示意图,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2.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发动机构造基本概念的掌握,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知识点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构造》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课件:发动机构造的示意图、工作原理动画、实际发动机部件的照片等。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电子教学案
发动机总体构造电子教案学年第学期课程教研组任课教师课题引入:学生讨论自己认识的汽车,了解学生对汽车认识程度,通过汽车历史引入汽车的概念和汽车类型任务布置:1.了解汽车总体构造。
2.掌握国产汽车型号编号规则。
任务实施:第1课时:一、基础知识(一)汽车简述1汽车的基本组成汽车是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可以单独行驶并完成载运任务的非轨道无架线车辆。
现代汽车类型极多,根据国标GB37 0.3-83规定,汽车分为轿车、客车、货车、牵引车、特种车、工矿自卸车和越野车等。
汽车由各种工作装置和机构组成,通常分为发动机、底盘、车身及电气设备四个部分。
如图:其中,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底盘是构成汽车的基础,发动机通过底盘驱动汽车行驶;车身提供驾驶员工作的场所及安置乘客与货物的空间;电气设备包括汽车上的用电设备及供电电源、上止点(TDC)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即活塞上行到达的最高位置。
下止点(BDC)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即活塞下行到达的最低位置。
活塞行程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用 S (单位:mm)表示。
曲柄半径曲轴的回转半径,用 R(单位:mm)表示。
显然,S=2R。
汽缸工作容积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汽缸容积,用Va(单位:L)表示。
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汽缸盖、汽缸壁所封闭的容积,用VC(单位:L)表示。
汽缸总容积汽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为汽缸总容积,用Va(单位:L)表示。
Va=VC+Vh(式11)压缩比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用ε表示。
压缩比表示汽缸内的气体被压缩的程度。
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汽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就越高。
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6~10,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5~22。
ε=Va/VC(式12)发动机排量发动机所有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用VL(单位:L)表示。
工作循环发动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而必须经过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
《发动机总体构造》教案
汽油发动机基本上是两个机构和五个系统组成,通过本节课学习,一是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了复习,二是全面的系统的掌握知识并结合图片强化认识,三是通过视频掌握发动机装配过程。
学生
反思
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布置作业
学校作业: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发动机两大机构机相关知识,下去后请同学们自己把前三章内容全面总结制作一个知识结构图。理论上装配一台发动机,要求逐步分解,详细具体。
家庭作业:预习发动机冷却系第一节。
巩固知识,发散思维了
课后
记载
曲柄连杆机构功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发配气机构功用:定时开、闭气缸的气门
动
机燃料供给系功用:将汽油和空气混合供给气缸
的
总冷却系功用:散发热量,保证发动机在正常工作
体
构润滑系功用:送机油,减少摩擦副之间的摩擦
造点火系功用:使火花塞适时产生电火花,点燃缸内混合气
起动系功用:起动发动机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讨论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和能力:
1.细化发动机总体构造;
2.理解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各个行程的工作特点;
3.熟悉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功用;
4.认识发动机各零部件;
5.掌握发动机的装配顺序。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课件、图片等,使学生认识发动机主要组成及功用;
2.应用视频演示发动机装配过程,并说明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复习
巩固
情景导入:
有一位客户叙述,半个月前更换的活塞,活塞环,现在发动机又无法启动。请大家讨论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设计方案样板
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设计方案样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理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掌握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二、教学内容1.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3.发动机的各部件功能和作用。
4.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教学难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维护保养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视频和模型等辅助教学手段。
五、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一台发动机的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介绍发动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提出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发动机的构造有哪些部分?”等等。
3.讲授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通过图示和动画等教学手段,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4.演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通过展示一个发动机的模型或示意图,向学生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包括发动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
5.解读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分别介绍发动机的缸体、活塞、气门、点火系统等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并通过教学素材向学生展示各个部件的形状和位置。
6.演示维护和保养方法:通过展示维修手册、视频等教学资源,演示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如更换机油、清洁空气滤清器等。
7.课堂互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提问学生对发动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8.总结与复习:概括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并进行小结和复习。
六、评估方式1.口头答辩评估:将随堂测试和课堂互动加入评分范围,评估学生对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各部件功能作用的理解程度。
2.书面测试评估:设计一份小型试题,考察学生对发动机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准备1.发动机模型或示意图。
2.发动机维修手册、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3.互动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完整版
课程背景及意义
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核心部件,其 构造与维修知识需求日益增长。
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技能,对于提高汽车维修行 业水平、保障汽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为汽车维修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冷却液选择和更换周期建议
冷却液选择
选择符合车型要求的冷却液,注意冷却液的 冰点、沸点等性能指标。
更换周期
建议每行驶2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冷却液 ,以保证冷却效果并防止腐蚀。在更换冷却 液时,应彻底清洗冷却系统,并检查各部件
是否完好。
07
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
润滑系统组成及作用原理
组成部件
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机油管路、油底壳 等。
水箱检查
检查水箱表面是否有破损 、渗漏,水箱内部是否有 水垢、锈蚀等。
更换
如发现水泵或水箱存在严 重问题,应及时更换,以 保证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 。
散热器清洗和风扇皮带调整
要点一
散热器清洗
要点二
风扇皮带调整
定期清洗散热器表面,去除灰尘、杂物等,以保证散热效 果。
检查风扇皮带张紧度,如过松或过紧应及时调整,以防出 现打滑或断裂现象。
作顺序与发动机的点火顺序相一致。同时,要避免在发动机高温或高速
运转时进行调整,以免损坏相关部件。
09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发动机故障诊断流程
01
02
03
04
了解故障现象
详细询问驾驶员故障发生时的 现象,如异响、抖动、缺火等
任务一学习活动2 发动机总体构造教案
视觉教具
电动发动机、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系审批
学习 目标
1、能查阅用户手册, 收集汽车发动机基本信 息。 2、能对车辆发动机各部分进行认识。 3、能正确识读项目派工单 4、能通过信息收集与介绍、为吊装发动机总 成的维修工作作业作好准备,使车辆恢复正 常状况 日
年
月
学生情况 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学发动机构造的学生,对发动机构造有一定了解并掌握 部件名称,并能查阅用户手册,收集汽车发动机基本信息与介绍,为吊装发 动机总成的维修工作作业做好准备。 本教材是全国技工院校汽修类教材,符合汽车维修一体化教学改革专业用书, 书中以工作过程为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一体化的教学 模式引导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达到实践验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重点内容:能按工作流程独立完成过程 重点化解方法:老师提示关键的发动机基本信息,让学生独立思考,收集相 关信息并完成任务。 难点内容:能通过信息收集与介绍、为吊装发动机总成的维修工作作业做好 准备,使车辆恢复正常状况。 难点化解方法:老师必须规范指导和提示,必要情况下进行演示。 工具:汽车常用维修工具。 设备:各型号发动机 材料:车辆防护用品 场地:实操车间、课室
数 量
用途
点评学 生 1、工作的参 与度情况 提示: 2、工作的规 做人讲 范性情况 原则, 3、工作的效 做事讲 率情况 责任, 4、工作的质 各种表 量情况 格填写 5、表达的能 实际是 力情况 一种相 6、工作态度 互约束 情况 的条款 7、工作的创 意创新情况
一体化课程教案
学习 阶段 时间 分配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学生 活动 教师活 动 考评方法 与考评材料
活动 1 明确工 作任务
1节
3、你能为吊装发动机总成的维修工作作业作好哪些准备? 根据给 出的施 学习过程: 工任务 一、读有关汽车构造与维修的有关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填写工作任务 单,观 单 察工作 1、 填完工作任务单后你对此工作有信心吗? 环境, 思考工 作任 2、 你认为这个工作项目的现场环境,管理应如何才能有序地保质保 务、并 量地完成任务? 填写工 作页。 3、 为了下面工作,学习、方便高效,在咨询教师前提下,你与班里 同学协商,合理分成学习小组。 分组名单 分组 小组名 组长 组员 派发工 工 作 任 务 单 作 任 务 的填写情况 单,巡 回指导 学生填 写工作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铁路工程学校
学习情境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
成都铁路工程学校
2016 ~201 7学年第 2学期
教学单元设计方案(任务类)
单元教学设计00-00-00
(总标题中的00-00-00,分别为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学习单元的序号)
1、初始情境(分析学习者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和内容
3、课堂计划表格
4、从教学论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解释
5、附件
、
附件1:任务工作页(参考)
附件2:练习工作页
成都铁路工程学校
课堂练习工作页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学习单元
一、选择题
(1)、压缩比是指气缸()容积与()的比值。
A、工作---燃烧室
B、总----燃烧室
C、总----工作
D、燃烧室----工作(2)、发动机排量等于气缸各工作容积()。
A、之差
B、之和
C、之比 D乘积
(3)、四冲程发动机在进行压缩时,进气门(),排气门()。
A、开----开
B、开----关
C、关----开
D、关----关
(4)、四冲程柴油机在进气行程时,进入气缸的是()。
A、纯空气
B、氧气
C、可燃混合气
D、纯燃料
(5)、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共旋转()周。
A、一
B、二
C、三
D、四
二、判断题
(1)、活塞行程是指上、下两止点的距离。
()
(2)、发动机排量是指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
()(3)、四冲程发动机在作功行程,进、排气门都是开启的。
()
三、问答题
(1)、简述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
(2)、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总体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柴油机与汽油机在可燃混合气形成方式和点火方式上有何不同它们所用的压缩比为何不一样
(4)、为什么拆卸的零件要分类放好写出你的理解。
附件3:评价工作页成都铁路工程学校
任务评价工作页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认识学习单元
班级第组 201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