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8章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9–3
返回 a
答案42
10 – 1
返回 a
答案43
10 – 2
返回 a
答案44
10 – 3
返回 a
答案45
10 – 4
返回 a
答案46
10 – 5
返回 a
答案47
10 – 6
a
返回
答案48
α
AB
返回a
答案49
11 – 2
返回 a
答案50
11 – 3
返回 a
实形
答案51
a1
11 – 4
a
返回
25-(2)
25-(4)
100
26- 1
26- 2
a
101
返回
17 – 1(1)
a返回
答案102
17 – 1(2)
a返回
答案103
17 – 1(3)
a返回
答案104
17 – 1(4)
a返回
答案105
17 – 1(5)
a返回
答案106
17 – 1(6)
a返回
答案107
(1)
18 – 2(1)
答案116
20 – 1(4)
a返回
答案117
20 – 1(5)
a返回
答案118
20 – 1(6)
a返回
答案119
21 – 1(7)
a返回
答案83
16 – 6
a返回
答案84
16 – 7
a返回
答案85
16 – 8
a返回
答案86
9.已知物体的正面、水平投影,请选择正确的侧面投影.
(1)

机械制图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共19页文档

机械制图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共19页文档
制 第四章 轴测图
图 第五章 组合体 习 第六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第七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题 第八章 零件图
解 第九章 装配图 答 计算机绘图部分示例
课件目录 回首页 退出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原题
1p01 1p02 1p03 1p04 1p05
习题答案
1-1 1-2 1-3 1-4
习题目录 回首页 退出
习题目录 回首页 退出
第五章 组 合 体(三)
原题
习题答案
5p12 5-17-1 5-17-2 5-17-3 5-17-4
5p13 5-18-1 5-18-2 5-18-3 5-18-4
5p14 5-19-1 5-19-2 5-19-3 5-19-4
2p15 2p16 2p17
5-20-1 5-20-2 5-21-1 5-21-2 5-22-1 5-22-2 5-22-3 5-22-4
计算机绘图部分示例
10-1 11-1 12-1
12-2 13-3
示例
习题目录 回首页 退出
习题目录 回首页 退出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机械制图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机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械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华中科技大学)

返回
36-2
36-4
2021/6/24
返回
36-3 36-5
166
( 1)
( 2)
37-(1)
37-(2)
2021/6/24
167
返回
282–021/6/24
返回
答案168
282–0221/6/24
返回
答案169
282–0231/6/24
返回
答案170
282–0241/6/24
返回
答案171
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六版cad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机械制图基础习题集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三版机械制图习题集陈锦昌
工程制图习题
2021/6/24
1
目录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 计算机绘图
第三章 投影基础
97
23-2(1)
2021/6/24
23-2(3)
23-2(5)
返回
23-2(2)
23-2(4)
23-2(6)
98
24-3(1) 24-3(2)
2021/6/24
24-2(7)
返回
24-2(8)
99
25-(1)
2021/6/24
25-(3)
返回
25-(2)
25-(4)
100
26- 1
26- 2
312–0261/6/24
返回
答案182
312–0271/6/24
2021/6/24
7-4
返回
7-5
18
8-1
8-3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返回
36-3 36-5
(1)
(2)
37-(1)
37-(2)
返回
28 – 1
返回
答案
28 – 2
返回
答案
28 – 3
返回
答案
28 – 4
返回
答案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1)
返回
答案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2)
返回
答案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返回
答案
32 – 8
返回
答案
32 – 9
返回
答案
32 – 10
返回
答案
32 – 11
返回
答案
33 – 12
返回
答案
33 – 13
返回
答案
33 – 14
返回
答案
(1)
(1)
A—A
A 34 – 15(1)
A
返回
答案
(2)
(((222)))
A—A
34 – 15(2)
A
A
A
A
返回
答案
A A 34 – 16
班级
学号
姓名
1
返回
图线练习
2-2
班级
学号
姓名
2
返回
3-1
3-4
3-2 3-5
3-3
返回
4-4
返回
1-4基本练习
班级 学号
姓名

1– 1
返回
答案
2– 2
返回
答案
返回
答案
3– 2

最全机械制图习题全集附带答案(答案)

最全机械制图习题全集附带答案(答案)

机械识图习题集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图纸的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为5 种,其代号分别为A0,A1,A2,A3,A4。

2.图纸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按照标题栏的方位又可将图纸格式分为X型和Y型两种。

3.标题栏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一般包含以下四个区: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其他区,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水平。

4.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应是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尺寸,与所采用的比例无关。

5.常用比例有原值比例、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三种;比例1:2是指实物是图形的2倍,属于缩小比例;比例2:1是指图形是实物的2倍,属于放大比例。

6.比例的选择原则是:作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则比例,需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

无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

7.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划清除、间隔均匀、排列整齐,汉字应用长仿宋体书写,数字和字母应书写为斜体或直体。

8.字号指字体的高度,图样中常用字号有3.5,5,7,10号四种。

9.常用图线的种类有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细虚线、细点画线、双点画线等六种。

10.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细虚线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画线画出。

虚线、细实线和细点划线的图线宽度约为粗实线的一半。

11.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标注代号或名称。

12.标注尺寸的四要素是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尺寸数字。

13.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半径,φ表示直径,Sφ表示球面直径,SR表示球面半径,S表示斜度,C表示锥度。

14.标注水平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朝上;标注垂直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朝左。

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按水平位置书写。

当任何图线穿过尺寸数字时都必须断开。

15.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写成1:n 形式,用符号S 表示。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8章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8章
计算:d=mz=40 da=m(z+2)=44 df=m(z-2.5)=35
8-6 齿轮、轴承和弹簧
8-5 齿轮、轴承和弹簧
1.已知齿轮模数m=4,小齿轮齿数z =18,大齿轮齿数z =36,试计算 大小两齿轮的分度圆、齿顶圆和齿根圆直径及两齿轮的传动比,并按 比例1:2完成这对齿轮的啮合图。
计算:d1=mz1=72 d2=mz2=144 da1=m(z1+2)=80 da2=m(z2+2)=152 df1=m(z1-2.5)=62 df2=m(z2-2.5)=134
该螺纹为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大径为20.955mm;
小径为 18.631 mm;螺距为1.814 mm;
线数为 1 ;旋向为 左 。
返回
根据螺纹代号,查表并填写螺纹各要素。
该螺纹为梯形螺纹;公称直径为 20 mm; 螺距为 4 mm; 线数为 2 导程为 8 mm;旋向为 左
返回
5. 选择判断(在绘制正确的图形标号处画“√” )。
(2) A级Ⅰ型六角螺母:螺纹规格 =24mm。
M
M24
44 12 标记 螺柱 GB/T897 M12X40
标记 螺母 GB/T6170 M24
垫圈 GB/T97.2 16
螺钉 GB/T67 M10X45
(5) A级六角头螺栓:螺纹规格 =M12、 公称长度 =55mm。
M12
0.6
30
7.5
55
(4)梯形螺纹,大径32mm,双线,导程12mm,左 旋,公差带代号为8e,长旋合长度。
5.将图中错误圈出,并在指定位置画出正确图形。
(1)
(2)
(2)
8-2 螺纹紧固件
1.查表后标注下列螺纹紧固件的尺寸数值,并注写其规定标记。

机械制图习题答案第八章

机械制图习题答案第八章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8-1表面粗糙度
4.指出图中的表面粗糙度标注的错误,并重新加以标注。


返回
8-2 极限与配合
1.解释极限与配合代号的含义,查出偏差值并注在各零件图上。
轴套

泵体
1) 轴套对泵体孔φ28H7/g6 基本尺寸 ,基 公差等级:孔 轴套外径:上偏差 泵体:上偏差
制 级; 配合 ,下偏差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8-2 极限与配合
2.根据零件图中标注的相应尺寸和公差带代号,在装配图中分别标注出配合代号。
返回
8-2 极限与配合
3.根据装配图所注配合尺寸,识别滚动轴承内、外圈的配合,并在指定零线附近画出公 差带图。
轴承外圈与孔的配合:是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是 制 制 配合; 配合;
答案 动画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8-1表面粗糙度
2. 标注出零件中孔和底面(Ra为3.2μm) ,其余表面均为铸造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
返回
8-1表面粗糙度
3. 标注出齿轮零件图中轮齿齿侧(工作表面Ra为0.8μm)、键槽双侧(Ra为3.2μm)、槽 底(Ra为6.3μm)、孔和两端面(Ra为3.2μm) 、其余(Ra为12.5μm)的表面粗糙度。
4×M8-6H 4个大径为8的螺孔,公差带代号为6H。 4)图中①指的是 过渡 线,②指的是 相贯 线。
5) 最大极限尺寸为 查表改写为公差带代号为
6)解释图中 基准要素为
,最小极限尺寸为

,公差为

孔的轴线, 的含义:被测要素为 孔的轴线,公差项目为 同轴度,公差值为

7)在指定位置画出G向视图和E-E剖视图。 返回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12345 本习题集由朱明燕老师担任主审,在此,我们对朱老师在审阅过程中,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表示感谢!
30 31 32 33 34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5
76 77 78 79 80
30 31 32 33 34
30 31 32 33 34 本习题集有如下特点:
62 63 64 65 66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55
71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2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3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4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5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6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7
件2
件9
件7
件1
件6
件8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件4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55
第八章 零件图………………………………………… 62
第九章 装配图………………………………………… 76
第一章
12345
目录
第二章
6 7 8 9 10
目录
第三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前言
本习题集是根据新修订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近年来发布的 有关制图国家标准撰编的。可供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使用。还可 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其它类型学校相关 专业选用。
本习题集有如下特点: 1、有配套光盘,光盘可以在通用的操作系统下运行,每一题都有参考 答案,第三章开始的题目基本上有三维模型和动画演示,方便教师教学和 学生自主学习。 2、各章节题目选题典型,目的性明确,重点突出,覆盖面广。 3、习题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能够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 的教学需要。 4、选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了常用机件的测绘练习。 本习题集由李立慧(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覃群、宋玉明任主编,参 加编写的有方清华、余志伟、李潇、施超、陈光霞、朱明燕。 本习题集由朱明燕老师担任主审,在此,我们对朱老师在审阅过程中 ,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表示感谢! 配套光盘由李立慧(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覃群、宋玉明任主编,参 加编写的有余志伟、方清华、李潇、施超、陈光霞、朱明燕。 对习题集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专家和使用本习题 集的师生批评指正。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5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6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7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8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19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20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21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55
第八章 零件图………………………………………… 62
第九章 装配图………………………………………… 76
第一章
12345
目录
第二章
6 7 8 9 10
目录
第三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目录
第九章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目录
1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2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5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8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9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0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1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2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3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杨老记机械制图习题集完整答案

杨老记机械制图习题集完整答案

退出
第70页 8-8 键、销联接,弹簧,轴承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退出
第70页 8-8 键、销联接,弹簧,轴承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退出
第70页 8-8 键、销联接,弹簧,轴承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退出
第70页 8-8 键、销联接,弹簧,轴承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退出
第66页 8-4 螺纹联接件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退出
第66页 8-4 螺纹联接件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退出
第66页 8-4 螺纹联接件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退出
第66页 8-4 螺纹联接件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退出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
随意单击退出
转到:第7章 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
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 第64页:8-1 :1,2,3,4,5,6 ➢ 第65页3 :1,2,3,4,5 ➢ 第66页:8-4 : 1,2,3:1),2),3) ➢ 第67页:8-5 :1,2,3 ➢ 第68页:8-6 :1,2,3 ➢ 第69页:8-7 ➢ 第70页:8-8 :1,2,3,4,5,6,7
退出
第64页 8-1 识别下列螺纹的错误画法,并在空白处画出正确的图形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退出
第64页 8-1 识别下列螺纹的错误画法,并在空白处画出正确的图形
转到: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退出
第64页 8-1 识别下列螺纹的错误画法,并在空白处画出正确的图形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

pv c’
b’
m’ a’
c’ a’
m
k’
n’
d’
n k
d’
2022/12/21
b’
13
2-7(1)作平面ABC与平面DEFG的交线,并判别其可见性。
d’
e’
a’
n’
c’
m’ f’
b’
g’
g
b
m
f
c d
n
e
2022/12/21
14
a
2-8(1)过M点作一直线垂直于已知平面。
m’
c’
m’
b’
b’
n’
70
P53 7-3(3)根据组合体绘制三视图。
2022/12/21
71
P53 7-3(4)根据组合体绘制三视图。
2022/12/21
72
P54 7-4(1)根据组合体绘制三视图。
2022/12/21
73
P54 7-4(2)根据组合体绘制三视图。
2022/12/21
74
P54 7-4(3)根据组合体绘制三视图。
a’
d’
ΔZ
b’ c’
b
ΔZ
c
a
bc
2022/12/21
d
3
1-8(3)以正平线AC为对角线作一正方形ABCD,B点距V面45mm。
b‘
对角线一半
的实长等于
a‘
o’a’或o’c’
o‘
B点与O点Y 坐标差
c‘
d‘
d‘
a
B点与A或O或C 点的Y坐标差
o
c
b
2022/12/21
此题有2解
45mm

精品文档-机械制图与CAD(含习题集)(杜淑幸)-第8章

精品文档-机械制图与CAD(含习题集)(杜淑幸)-第8章

第8章 轴 测 图
图8-2 正等轴测图 (a)形成;(b)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
第8章 轴 测 图
为方便起见,常采用简化的伸缩系数,即p=q=r=1。 这样画出的轴测图沿各轴向的长度均放大为原长的 1/cos35°16′=1.22倍。
第8章 轴 测 图
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由三视图绘制正等轴测图时,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针对绘制对象的三视图,进行形体分析,以确定表 达方案。 (2)设定其参考直角坐标系原点位置。为了画图简便, 若物体对称,一般将坐标原点定在物体的对称线上,同时原点 定位在物体的顶面(或底面)、前面(或后面)。 (3)确定轴测图上的点和线。根据轴向伸缩系数,首先 确定物体在轴测轴(或平行于轴测轴)上的点和线。不在轴测 轴(或不平行于轴测轴)上的点和线,不可直接测量。
第8章 轴 测 图
【例8-5】 画出圆锥台的正等轴测图(图8-11)。 解 其方法与画圆柱的正等轴测图方法基本相同,只是上、 下底圆的直径不同,图8-11为圆锥台的正等轴测图的画图步 骤。
第8章 轴 测 图 图8-11 圆锥台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第8章 轴 测 图
【例8-6】 求作已知球的正等轴测图(图8-12)。 解 在正等轴测投影中,由于投影方向垂直于轴测投影面, 所以球的正等轴测投影是一个圆。当采用简化伸缩系数时,球 的正等轴测图的轮廓圆的直径为1.22d。图8-12(b)所示为 球过中心并平行于三个坐标面的平面截去1/8后的情形。
第8章 轴 测 图 图8-13 圆角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第8章 轴 测 图
(4)用移心法得底板下表面圆角的两圆心O2。以O2为圆 心,以O1A(O1B)为半径画弧与两边相切,即得底板下面圆弧。 注意在小圆弧处要作两小圆弧的公切线(图8-13(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0 改正局部剖视图中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右边。
8-31 将主视图和俯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画在右边)。
*8-32 将主视图和俯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画在右边)。
*8-33 将左视图改为局部剖视,并补全主视图(取局部剖)。
8-34 求作A-A剖视图。
8-35 画A-A及B-B全剖视。
8-49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重新选择表达 方案将物体的内、外形表达清楚(画在空白处)。
说明: 可以有多种 表达方案, 这里只给出 了一种。
8-50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重新选择表达 方案将物体的内、外形表达清楚(画在空白处)。
说明: 可以有多种表达方案, 这里只给出了一种。
8-36 求作B-B剖视图及C-C移出断面图。
8-37 求作B-B全剖视。
8-38 求作A-A剖视图。
8-39 求作A-A剖视图。
8-40 求作B-B剖视图。
8-41 补全A-A剖视图。
*8-42 将主视图改画成适当的剖视图,并画出B向局部视图和C 向斜视图及肋板的重合断面图(要求标注)。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8-16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17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18 求作主视图(取半剖视)。
*8-19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20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21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22 求作左视图(取A-A半剖视)。
*8-23 求作左视图(取全剖视)。
*8-24 求作左视图(取全剖视)。
*8-25 求作主视图(取半剖视)。
*8-26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8-27 判断下列剖视图的画法是否正确,将"是"或"否"填在括弧内。



(否)
⑷ ⑸
(是)

(否)
(否)
(否)
(是)
8-28 改正局部剖视图中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右边。
8-29 改正局部剖视图中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下边。
8-1 已知物体的主、俯、左视图,画出物体的 其它三个基本视图。
8-2 改正剖视图中的错误(将缺的线补上,多余的线上打“×”)。
⑴ ⑵ ⑶





8-3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8-4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5 完成主视图(取半剖视),并求左视图(取全剖视)。
8-6 完成主视图(取半剖视),并求左视图(取全剖视)。
8-43 选择正确的断面图,并进行断面图的标注。
8-44 改正断面图中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下面。
8-45 指出剖视图中的错误,在指定位置将正确 的画出。
8-46 指出剖视图中的错误,在指定位置画出正 确的全剖视图。
8-47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并在右 下角画出主视方向的外形图。
8-48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并在右 下角画出主视方向的外形图。
8-7 求作左视图(取
8-9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10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11 求作左视图(取全剖视)。
8-12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13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8-14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A-A
A
A
8-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