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德国介绍

合集下载

国内外绿色评价体系

国内外绿色评价体系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特点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现有评价体系包括美国LEED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德国的生态建筑导则LNB 、英国的BREEM 评估体系、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 、加拿大的GBTool 、挪威的EcoProfile 、法国的ESCALE 及日本的CASBEE 等。

1. 美国LEED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① 机构: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 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的评价要求而制定;目的:提高建筑环境质量及经济性;特点: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对设计、建造、使用及消亡阶段进行评估;内容:场地可持续性、水资源利用、能源与大气、原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品质五个大项。

2. 英国的BREEM 评估体系②机构: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TheBuildingResear 比Est 的llishment);目的:减小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鼓励建筑设计、建造、经营管理及维护中考虑更多的环境因素;特点:环境影响评估(EIA) 与使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对能耗及材料进行分析;内容:能源消耗、污染性气体排放、建筑材料、城市肌理、室内环境与管理。

3. 加拿大的GBTool 评估体系③机构: 加拿大的GBTool 评估体系是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aturalResearchCan ada)发起并由数个国家共同制定;目的:建立一套国际间比较通用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式;特点:综合了定性及定量评价方法,实行树状形式分类;在环境性能评价中,包含四个标准分类层次,从高到低依次为,环境性能问题、环境性能问题分类、环境性能标准、及环境性能子标准;内容:资源消耗、环境负荷、建筑在建造、运行及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建筑室内环境、可维护性、经济性及使用管理。

4. 日本的cASBEE 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④①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第二版)LEEDTM2.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②嵘〕斯泰里奥斯•普莱尼奥斯编著•可持续建筑设计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23③同上P24④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编.CASBEE 一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级体系一绿色设计工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机构:日本国土交通省主办,以产、政、学人士组成的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及下属委员会共同进行研究开发;特点:包括规划与方案设计、绿色设计(DFE) 、绿色标签、绿色营运及改造设计 4 个评价工具;目的:指导设计者进行绿色设计,确定建筑资产评估的环境效益标志,对现有建筑的环境效益诊断与改进,方便建筑的行政管理;内容:室内环境、服务质量、室外环境、能源、资源、材料及建筑用地外环境。

(完整版)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完整版)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字体:大中小】2010-09-01 11:12:43 来源:中国天气网目前全球对建筑“绿色”与否的评估标准主要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LEEDTM),英国的建筑科研组织(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BRE)“环境评价法”(BREEAM),日本的CASBEE体系等。

其中以LEEDTM标准体系为最完善,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具有影响力。

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级体系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实践,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建立了一套自愿性的国家标准LEED (Leadershipi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Design-领导型的能源与环境设计),该体系用于开发高性能的可持续性建筑,进行绿色建筑的评级。

简而言之,LEED是设计、建造和世界上最好最环保建筑的一套先进体系,整个项目包括培训、专业人员认可、提供资源支持和进行建筑性能的第三方认证等多方面的内容。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为了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2006年6月1日,原建设部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第一次为“绿色建筑”贴上了标签。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以《标准》为基础,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

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通过这六类指标将建筑划分为一星至三星3个等级。

为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出通知,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明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有效期为3年。

通知明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具体组织实施等管理工作和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

委托具备条件的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开展所辖地区一星级和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德国介绍资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德国介绍资料

• 3. 新风换气系统。新风换气是指在密闭室内的一侧通过专用设备向室内输送新风(新 鲜空气),在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空气,在室内形成新风流动场。送风设备 还可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过滤、灭毒、杀菌、增氧、预热(冬天;排风设备在空气排 出前可进行热回收交换,减少能量损失。
使用新风换气系统,既可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也 可隔绝室外噪音,还能节约能源。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不带换热功能的新风换气系统,可以节能30%, 如果带换热功能,节能高达80%以上。在德国, 新风换气系统已经与建筑物融为一体,成为不可 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建筑节能法规要求, 建筑物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通风问题。
• 新标准主要在“定位与原则”和“评价方法”上做了调整。新国标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 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明 确 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室内环境质量和运 营 管理六类指标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全过程控制,“施工管理”一 级指标在运行标识阶段参评。
目,2015年之后再申请运行标识,如何操作,是坚持旧标准, 还是按照新标准来申请? 另外,新国标2015年启用,但是很多地方一二星评价标准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完成新旧 标准更替,这样就会造成一星级、二星级项目标准抉择问题。“这也是众多绿色建筑 工程师面临的问题。”
• 上述工程师提议,可以以“规划许可文件”的日期为基线,规划审批文件在2015年
之前的依然可以采用旧标准,然后推荐鼓励大家使用新标准。据悉美国的LEED标准就 是以注册时间为基准,来确定采用哪一个版本做考评。
详解德国在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 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
• 预计到2015年, 德国所有建筑将按照“被动式建筑”标准建造。从低能耗建筑、到3升 房, 再到被动式建筑和零能耗建筑, 德国在建筑节能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介绍德 国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改造、以及行业组织在推进建筑 节能工作中作用等方面的情况。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为:“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一、不同国家评价体系目前全球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英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此外,还有德国生态建筑导则LN B、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 NABERS和GSC、加拿大GB Tools 评估体系、法国 ESCALE 评估体系。

(1)中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吸收国际各种先进评价体系的有点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如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定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与评价》、《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绿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我国香港地区的HK-BEAM等。

2005年建设部和科技部联合编制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并于2006年3月推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

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

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

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绿色评价项目设定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1996年我国香港地区参照英国的BREEAM,制定了HK-BEAM,它的目标是用合理的成本,使用最好的、可行的技术、以减少新建建筑对环境的冲击,但并不提倡新建建筑物的设计满足所有的要求。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一章绿色建筑评价概述 (3)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3)1.1.1 绿色建筑的定义 (3)1.1.2 绿色建筑的意义 (3)1.1.3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3)1.1.4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4)第二章建筑设计评价 (4)1.1.5 设计理念 (4)1.1.6 设计目标 (4)1.1.7 建筑形态与布局 (5)1.1.8 围护结构设计 (5)1.1.9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10 室外环境设计 (5)1.1.11 室内环境设计 (5)1.1.12 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利用 (5)第三章结构与材料评价 (6)1.1.13 结构安全性评价 (6)1.1.14 结构耐久性评价 (6)1.1.15 绿色建材选用原则 (6)1.1.16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 (7)1.1.17 材料循环利用原则 (7)1.1.18 材料循环利用措施 (7)第四章节能评价 (7)1.1.19 概述 (8)1.1.20 能源利用效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8)1.1.21 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8)1.1.22 概述 (8)1.1.23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8)1.1.24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8)1.1.25 建筑节能实施策略 (9)1.1.26 概述 (9)1.1.27 节能效果监测 (9)1.1.28 节能效果评价 (9)第五章节水评价 (9)1.1.29 设计原则 (9)1.1.30 设计内容 (10)1.1.31 雨水收集 (10)1.1.32 雨水利用 (10)1.1.33 评价方法 (10)1.1.34 评价标准 (10)第六章环境保护评价 (11)1.1.36 评价原则 (11)1.1.37 评价内容 (11)1.1.38 评价方法 (11)1.1.39 评价标准 (11)1.1.40 评价目的 (11)1.1.41 评价原则 (11)1.1.42 评价内容 (12)1.1.43 评价方法 (12)1.1.44 评价标准 (12)1.1.45 评价目的 (12)1.1.46 评价原则 (12)1.1.47 评价内容 (12)1.1.48 评价方法 (12)1.1.49 评价标准 (13)第七章室内环境评价 (13)1.1.50 评价目标 (13)1.1.51 评价方法 (13)1.1.52 评价指标 (13)1.1.53 评价要求 (13)1.1.54 光环境评价 (14)1.1.55 声环境评价 (14)1.1.56 评价目标 (14)1.1.57 评价方法 (15)1.1.58 评价指标 (15)1.1.59 评价要求 (15)第八章绿色建筑运营管理评价 (15)1.1.60 制度概述 (15)1.1.61 制度内容 (15)1.1.62 技术概述 (16)1.1.63 技术内容 (16)1.1.64 经济效益 (16)1.1.65 社会效益 (16)1.1.66 环境效益 (16)第九章社会效益评价 (16)1.1.67 社区参与 (17)1.1.68 共建机制 (17)1.1.69 绿色建筑教育 (17)1.1.70 绿色建筑宣传 (17)1.1.71 社会影响力 (17)1.1.72 贡献 (18)第十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实施 (18)1.1.73 评价体系框架 (18)1.1.74 评价指标体系 (18)1.1.76 评价工具 (19)1.1.77 政策体系 (19)1.1.78 法规体系 (19),第一章绿色建筑评价概述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 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室内环境质量、人性化设计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建筑。

德国DGNB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20424

德国DGNB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20424

1990英国BREEAM 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第一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1996年美国LEED 1998加拿大GBTool 1999年中国台湾EEWH
LEED & BREEAM •Well-known •”International” DGNB •Life cycle oriented •第二代 •欧洲标准 HQE •Process oriented
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能源与环境设计领先者
LEED V3 认证分类
分类 所用方面 面向新建筑 强调建筑运营管理评估 针对商业内部装修 提倡业主和租户共同发展 住宅规划评估 社区规划发展评估
LEED简介
LEED V1: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1996年 制定 。 LEED V2:2000年颁布,总分69分,??。 LEED V3:2009年颁布,总分提高至110分,节能和节 水的比重提高。 6个评估体系:设计、施工、运营 LEED™认证系统包括“评分先决条件”和“评分条 件”。 所有的项目首先都必须符合评分先决条件的要求,对于 其它的得分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获得认证的基础是总分符合认证系统的最低标准。 在每条评分先决条件和评分条件后有明确的文件资料要 求,在认证过程中,申请方必须递交充分的文件资料证 明项目符合相关条件。 LEEDTM认证有四个等级。 符合7 个评分先决条件,再根据以上6 个类别内的34 条标准得分。 第一档是在总分61 分中得23 分,可得到认证。 对于那些达到特殊绿色建筑品质的项目,28 分获得银 奖,34 分获得金奖,45 分获得白金奖。
LEED-NC3.0架构
考察内容
选址与环境管理 水资源利用效率 能源和大气环境 材料和资源 室内环境质量 设计流程创新 区域优势 合计

国际主要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国际主要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国际主要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指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一套评价标准和指南,用于评估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国纷纷制定了自己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鼓励和引导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介绍国际主要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是美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最为知名和广泛应用的评价系统。

其评价标准涵盖了建筑的能源效率、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材料选择等多个方面。

LEED认证分为四个等级:认证(Certified)、银级(Silver)、金级(Gold)和白金级(Platinum),符合相应标准的建筑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认证。

2. 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英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一。

其评价标准包括建筑的能源使用、水资源管理、废物处理、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

BREEAM认证分为五个等级:不合格(Unclassified)、及格(Pass)、良好(Good)、很好(Very Good)和优秀(Excellent)。

3. Green StarGreen Star是澳大利亚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也被广泛应用于新西兰和南非等国家。

其评价标准包括建筑的节能、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可持续材料使用等方面。

Green Star认证分为四个等级:不合格(Uncertified)、通过(Certified)、银级(Silver)和金级(Gold)。

4. DGNB(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Nachhaltiges Bauen)DGNB是德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其评价标准包括建筑的能源效率、材料循环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社会和文化可持续性等方面。

国内外低碳建筑评价体系

国内外低碳建筑评价体系

国内外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内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情况。

中国在加快低碳建筑发展的步伐,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来规范和评价低碳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是我国低碳建筑评价的权威标准,主要评价建筑的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表现。

中国绿色建筑标识是我国低碳建筑认证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申请标识来证明自己建筑的低碳环保性能。

国外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情况。

在国际上,很多国家也在积极推动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美国的LEED认证体系是一个全球性的低碳建筑认证体系,涵盖了建筑的能源、水资源、室内环境质量、材料使用等多个方面,是目前全球最为广泛认可的低碳建筑认证体系之一。

英国的BREEAM和德国的PassivHaus等低碳建筑评价体系也在其各自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总结国内外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从目前来看,虽然国内外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所建立和推广,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标准和认证过程的繁琐、认证费用高昂、建筑市场对低碳建筑的认可程度不足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主流发展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外的低碳建筑评价体系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指导和支持。

国内外的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在推动建筑业向可持续、环保方向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筑业的绿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未来国内外低碳建筑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完善和标准化,为低碳建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第二篇示例: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绿色、环保、节能的措施,以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低碳建筑评价体系是为了评估建筑的低碳水平和环保程度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和指标体系。

国内外对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正逐渐成熟,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绿色建筑国际双认证系列报告 中国绿色建筑德国dgnb标准对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绿色建筑国际双认证系列报告 中国绿色建筑德国dgnb标准对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绿色建筑国际双认证系列报告中国绿色建筑德国dgnb标准对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绿色建筑是一种符合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形式,其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认证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和德国DGNB标准是其中的代表性标准之一,两者在理念、标准要求和评估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绿色建筑和德国DGNB标准,探讨其差异性和共性,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首先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和德国DGNB标准,并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和德国DGNB标准的概述,包括标准的背景、主要内容和评价体系等。

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标准的异同点,探讨它们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比较结果,分析双认证对绿色建筑的意义,并展望未来绿色建筑标准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3 目的: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与德国DGNB标准进行深入比较分析,以探讨两者在绿色建筑认证方面的差异和优势。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各自制定标准的侧重点和标准体系,为中国和德国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实践经验交流提供参考。

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双认证对绿色建筑的意义,可以促进全球绿色建筑认证标准的发展和国际合作,推动绿色建筑的跨国发展与推广,为未来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正文2.1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概述中国绿色建筑标准是为了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套标准体系,旨在降低建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能源的浪费,提升建筑物的环境友好性和舒适性。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分别从评价和设计两个方面规范了绿色建筑的要求和标准。

德国DGNB_世界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德国DGNB_世界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经济质量:包括使用期内的耗费、面积使用率、
2 . 针对每一类保护体制定相应的“保护目标”
使用灵活性、价值稳定性等;
(Schutzziele),即以自然环境和资源为保护对象的目标
2)生态质量:包括水、材料、自然空间的使用,污 ——环境保护,以经济价值为保护对象的目标——降低
染物、危险物和垃圾的回收和处理;
技术体系应用相关利弊关系,如中水技术应用在水系统评 2009 年 11 月得到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机构
估中获得加分,但在节约能源和建设及运营成本方面得到 在内的多方国际机构的认可. 所确定的建筑碳排放量单
减分。最终效果如何,需要看综合指标。这种科学体系有 效地克服了第一代评估体系片面孤立评价技术的缺点。
耗管理和材料品质监督;
程序质量,以确保整个建筑从设计建造至运营管理的“绿
5)技术质量:包括防火技术、室内气候环境,控 色质量”。各项技术构成在最终的成果中,按其重要性占
制的灵活性、耐久性、耐候性等;
取相应比例,其中程序质量占 10%,其余各项各占 22.5%。
6)基地质量:例如基础设施管理、微观和宏观质 量控制、风险预测、扩建发展可能等。
2 德国 DGNB 认证体系的制定思路 3 德国 DGNB 体系,包括生态质量-经济质量-社会质量-技术质量-
过程质量-场地质量 6 个方面 4 德国 DGNB 评估软件所生成的评估图直观地显示了建筑在各领域及
各个标准的达标情况
106
世界建筑 2010/01
5. DGNB 是建筑整体综合评价体系,它可以展示不同 度量指标(Common Carbon Metrics),计算方法已在
6. DGNB 推出了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排放量以及建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略览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略览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略览提纲: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背景和发展状况2. 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和指标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应用范围和实践状况4. 绿色建筑评价的优势和局限性5. 未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与展望P.S.因字数太长,本人只列了部分的提纲,请让我知道是否符合要求再继续经文写作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背景和发展状况:绿色建筑评价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一种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行阶段,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并提高建筑环境性能的策略。

它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和一种技术和管理手段。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与以下三个方面相关:(1)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2)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压力(3)建筑市场、设计和技术的发展,2. 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和指标:标准和指标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核心,目前世界各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都设置有不同的标准和指标。

这些标准和指标包括:能源使用、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品质、材料选择、建筑生命周期管理、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

其中,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LEED和BREEAM是全球最受认可和应用广泛的标准和指标。

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应用范围和实践状况: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住宅、商业、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各个方面。

目前,已经有成千上万个绿色建筑项目通过不同的评价体系认证。

而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绿色建筑评价的实践状况也不断提升。

4. 绿色建筑评价的优势和局限性:绿色建筑评价的优点在于其能够鼓励设计者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同时可以为建筑业提供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然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只关注建筑的整体表现而未考虑其具体应用细节、对材料和工艺的设计要求过程中可能增加开支、评估过程过于复杂等。

5. 未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未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将以以下方式得到发展:(1)在领域或地区范围内的联合实验室、研究计划和联合建筑设计中更多地应用创新技术(2)通过更全面的评估技术支持绿色建筑的实施(3)对绿色建筑产品的需求增加,如窗户、墙材等。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回答如下: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 英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评估计划GBEL)评估标准:分为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三个阶段,采用指标体系评价。

该评估计划的主要目标包括能源使用、环境影响、环境健康影响、资源消耗和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等。

2. 德国的建筑环境与能源保护法(简称BEZE),对新建住宅的能效等级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房屋的围护结构、采暖和空调系统、照明和电器设备、热水供应系统、建筑设备(如电梯和电动门)以及能源供应系统等进行评估。

3. 日本的建筑基准法对新建住宅的评价等级分为4个等级,从“零级”到“四级”。

美国LEED 评估标准则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适用于商业和住宅建筑,通过对能源和环境因素的考虑,建立了绿色建筑的量化评估标准。

二、对绿色建筑的思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它不仅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更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以及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于绿色建筑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可持续性设计:绿色建筑的设计应注重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同时也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这需要采用节能技术、绿色材料、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利用等手段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

2. 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建筑不仅要考虑人类的需求,还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筑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排放,提高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绿色材料的选择:绿色建筑应注重选择环保、健康、安全的绿色材料,这些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4. 公众参与和宣传:绿色建筑的推广需要加强公众的参与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示范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建筑的优点和意义,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和发展。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德日美中等国建筑节能标准

德日美中等国建筑节能标准

环保局联合实施能源之星计划建筑标识,
其主要对象是商用建筑和新建住宅建筑。 能源之星是自愿性保证标识。
三、美国建筑节能认证体系
2)能源之星的标识
对于商业建筑,通过提供一套简单的评价方法来比较商业建筑之间的
能耗性能,能源效率经第三方中中介机构的评估在同类建筑中领先的 25%范围内,室内环境质量达标的建筑,或经检查遵循一定的质量管理
根据评估指标不同的重要性,设定了相应的权重系数。参评建筑的
实际得分=∑每项指标得分×权重系数。测评结果如下图
二、日本建筑环境综合性能评价体系
测评结果报告
详细得分报告
三、美国建筑节能认证体系
1、美国“能源之星”建筑标识
1)能源之星简介
美国的建筑能效标识主要是“能源之 星”建筑标识。1998年,美国能源部和
DGNB以建筑性能评价为核心,不是以有无技术措施为衡量标准,克
服早期标准导致技术简单叠加的弊病。
一、德国建筑物能耗标识制度
4)DGNB的技术构成和评估体系
DGNB认证是一套透明的评估认证体系,它以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方式
定义了建筑质量,体系中可持续建筑相关领域评估标准共有六个领域, 分别为生态质量,经济因素,社会与功能要求,技术质量,过程质量以
在“LR2资源与材料”指标中提出“使用对健康无害的材料”,并给
出了在日本化学物质排放管理促进法中指定为不含有害物质的建材。
二、日本建筑环境综合性能评价体系
5、CASBEE的对建筑设备的要求
1)重视各类建筑设备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在“Q2服务质量”指标中提出评价“管道与线材、各类机械设备的 更新周期”。
03臭氧形成量
04环境酸化形成潜势 05化肥成分在环境含量 06当地环境的影响 07其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08小环境气候 09一次性能源的需求 10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 11水需求和废水处理 12土地使用 经济质量

德国DGNB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德国DGNB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The certificate far exceeds the ecologic aspects of “green building” by also equally including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as well as socio-cultural and functional aspects of buildings. Focus on the Life Cycle The certificate is based on the life cycle of a building, which is indispensable for an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ility. The certification process can minimize the risks during construction, operation renovations, and removal Cost- and Planning Certainty The certification process provides, in the early planning stage, a high degree of certainty that the performance goals of a building can be reached at the time of completion.
评估方法
根据建筑已经记录的或者计算出的质量,每条标准的最高得分为10分,每条标 准根据其所包含的内容可评定为0-3,因为每条单独的标准都会作为上一级或 者下一级标准使用。体系的构建包括评估公式。根据评估公式计算出质量认证要 求的建筑达标度。 评估/ 达标度(分为金、银、铜级) 50%以上为铜级 65%以上为银级 80%以上为金级 达标度可以用分数作如下表示: 达标度为百分之九十的为1.0分 达标度为百分之八十的为1.5分 达标度为百分之六十五的为2.0 纵观整个建筑: 软件所生成的评估图直观的总结了建筑在各领域及各个标准的 达标情况。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

目前全球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SGB)、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英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此外,还有德国生态建筑导则(LN B)、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 ABERS)、加拿大GB Tools评估体系、法国ESCALE 评估体系。

一、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SGB)——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

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

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

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专家,经评审通过后,给与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1、2、3星级,3星级为最高级别。

二、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

美国LEED评价体系运用的是条款评价方法,即针对每一条评价子项进行打分,每个子项最多可获1或2分,在满足每个评价大项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子项分数相加得到最终分数。

在权重体系方面,美国LEED体系采用了无权重系统(或线性权重系统),并通过不同指标可获得的最高分数的多少来体现指标重要性的差别。

LEED评价体系包括六个要素1)可持续场地评价(Sustainable Sites)(14分):可持续场地评价里面包括有建筑过程中水土保持与地表沉积控制;保持和恢复公共绿地;减少室外光污染;合理的租户设计和施工指南。

浅谈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浅谈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浅谈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摘要: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绿色建筑(包括工业与民用),特别是民用建筑方面,制定了系统、先进、操作性强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就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个简单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标准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Abstract: Most of the world’s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n som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ies in green building (including the industrial and civilian), particularly the instrumentations, developed in the system, advanced and workable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o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abroad as a simple process control.Key words:green;building;system;evaluation standards。

1.全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概述自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环境高峰会议)”第一次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以来,绿色建筑的建设一直就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颁布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美国的LEED 标准,英国的BREEAM 标准,日本的CASBEEB 标准,澳大利亚的NABERS 标准,法国的ESCALE标准,香港地区的HK-BEAM标准等。

绿色建筑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
(Leadership in Energy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
➢ LEED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1996年制定 。 ➢ LEED是性能性标准,主要强调建筑在整体、综合性能方面
达到“绿化”要求。(得到认证的建筑不一定是节能建筑) ➢ LEED很少设置硬性指标,各指标间可通过相关调整形成相
• BREEAM体系:涵盖了包括从建筑主体能源到场地 生态价值的范围,包括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多个方面。
□BREEAM目标: 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
□BREEAM评价对象: 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
□BREEAM评价内容: 1 ) 核心表现因素 2 ) 设计和实施 3 ) 管理和运作
美国 LEED
LEED认证专业人士
ft2
截至2010年6月市场LEED认证 项目累计面积0.966亿平方米
截至2010年6月当前市场LEED 注册项目数量27581个
LEED在中国的发展
截止2010年10月 278个项目注册 共0.15亿平方米 70个认证项目
日本 CASBE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mental efficiency
• GBTOOL评估对象:
包括新建和改建翻新建筑 • GBTOOL评估手册:
包括总论、办公建筑、学校建筑、集合住宅
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指标
资源
GB Tool
消耗
评价内容
室内空气 质量
可维 护性
经济性
运行 管理
环境 负荷
• GBTool的指标体系:
分4 个层次,由6大领域、120多 项指标构成,基本上涵盖了建筑 环境评价的各个方面。GBTool更 加注重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评价。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标准解读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标准解读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标准解读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各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本文将对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标准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绿色建筑认证标准是一套评估建筑环境性能和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美国的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标准、英国的BREEAM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标准和中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几个标准。

首先,LEED标准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制定的。

LEED标准从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材料选择、区域和交通等多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估。

根据评分标准,建筑可以获得不同级别的认证,包括标准认证、银级认证、金级认证和白金级认证。

LEED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BREEAM标准是英国建筑研究机构(BRE)制定的。

BREEAM标准从可持续土地利用、生态系统保护、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创新等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估。

与LEED标准不同的是,BREEAM标准将评估结果分为不同等级,包括通过、良好、很好、优秀和卓越。

BREEAM标准在英国和欧洲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中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是由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的。

该标准主要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室内环境和管理运营等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建筑可以获得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的认证。

中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建筑遮阳系统。建筑遮阳装置一般分为外遮阳、内遮阳和位于两层玻璃之间的中置 遮阳。外遮阳应用最广泛,它适用于朝南、朝东、朝西的大面积窗户及天窗处,既防 止阳光直射、也阻挡室内温度上升;

内遮阳主要以防眩为主、遮阳为辅,适合于冬季采暖地区,在防止阳光直射的同时, 可以让阳光进入室内提高温度;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5月27日,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公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 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 国家 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 标准》GB/T50378-2006同时废止。”
保温施工完成后可以通过热敏相机(红外成像仪)进行检查,不同颜色显示 不同的表面温度,通过热敏图检验保温层施工质量。

2.节能窗户。窗户结构是决定其节能性能的主要因素。推拉窗密封性能较差,正逐步 被淘汰使用。
平开窗的窗扇与窗框间有良好的密封压条,窗扇关闭时能将密封条压紧,密封性好, 在德国新建建筑和改造建筑中普遍使用。传统建筑一般使用一层或两层玻璃,窗框一 般是金属结构,隔热性能较差。
目前推广使用的新型环保节能窗户一般采用 三层玻璃,玻璃间真空或充满氩气等惰性气 体,可以大大降低热传导率,如果在玻璃上 镀低辐射膜(Low-E膜),隔热效果更佳, 传热系数比普通中空玻璃下降70%以上,降 至0.8W/(m2K)。窗框则推荐使用非金属 材料,如木头、保温塑料等,隔热性能较铝 合金等金属窗好。
外墙保温隔热层厚度一般为23-40cm,屋顶保温有隔热 方式(采用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和聚苯乙烯泡沫等保温 材料),也有反射降温等方式(屋顶刷铝银粉或采用表 面带有铝箔的卷材)。
地下室一般采用环绕式保温层,选用XPS板,地下室顶板 基本采用岩棉或矿棉保温板。施工时与地面以上的保温层 无缝连接,绝不能产生热桥,更不能出现渗水。

中置遮阳兼有内外遮阳的特点,一体性较强,不易损坏,但造价较高。通过不同遮阳 装置的组合使用,在夏季可以大大降低空调负荷,在冬季可以节省取暖能源。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遮阳技术,建筑物可节省约40%的能源。德国十分注重建筑遮阳技术 的研发和应用,无论是办公楼、商业建筑还是住宅楼,随处可见遮阳装置。

5. 供热空调技术。虽然德国面积不大,但工程师能根据地域特点,采用集中与分散供 热合理使用、末端用能装置多样化、高效热电联供等方式,因地制宜为建筑物选择合 理的供热空调方式。同时,先进的控制系统可以使热泵空调能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 变化情况进行精细调节,对建筑物分层、分区进行温度调控。公用建筑的热泵空调系 统能根据上下班时间进行自动开启和关闭。根据公用建筑室内监测空气质量的传感器 返回的实时数据,新风控制系统能实现自动开启、关闭以及调节新风量大小的功能, 实现节能目的。

3. 新风换气系统。新风换气是指在密闭室内的一侧通过专用设备向室内输送新风(新 鲜空气),在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空气,在室内形成新风流动场。送风设备 还可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过滤、灭毒、杀菌、增氧、预热(冬天;排风设备在空气排 出前可进行热回收交换,减少能量损失。
使用新风换气系统,既可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也 可隔绝室外噪音,还能节约能源。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不带换热功能的新风换气系统,可以节能 30%,如果带换热功能,节能高达80%以上。在德 国,新风换气系统已经与建筑物融为一体,成为 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建筑节能法规要 求,建筑物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通风问题。

新标准主要在“定位与原则”和“评价方法”上做了调整。新国标将标准适用范围由 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明 确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在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室内环境质量和运 营管理六类指标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全过程控制,“施工管理” 一级指标在运行标识阶段参评。 在评价方法方面,新版标准沿用“控制项”,合并“一般项”、“优选项”为“评分 项”,另外增设“加分项”,其中“控制项”决定达标不达标,“评分项”决定得分 不得分,“加分项”是为了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提升和创新。 节能指标中针对玻璃幕墙方面,现行指标对玻璃幕墙的开启面积有定性要求:“建筑 玻璃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新国标(报批稿)则对玻璃幕墙的开启 面积有定量要求:不小于5%但小于10%,得3分;不小于10%但小于15%,得7分;不小 于15%,得10分。他指出,未来建筑在申报绿色建筑项目时要注意,可以减少玻璃幕墙 的设计,若建筑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则要考虑开启面积。
2004年,德国联邦能源署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对能源证书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结果表明,能源认证证书制度已被市场广泛接受。根据德国法律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 所有新建、出售或出租的居住建筑都必须出具能源证书,以便购房者或租房者了解在房屋 能源消费方面可能支出的费用。 对非居住建筑,则从2009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一规定,同时要求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公共 建筑必须在建筑物显著位置悬挂能源证书。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从2015年起,绿色建筑认证的新项目必须采用新标准。另外,从 现在起到2015年之前的半年时间内,现行标准评审工作可能进入高峰阶段,正在进行 的项目会加快步伐和节奏,正在观望的项目也可能加入申报大军。 一位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提出疑问,2015年以前已经申报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 项目,2015年之后再申请运行标识,如何操作,是坚持旧标准, 还是按照新标准来申 请?另外,新国标2015年启用,但是很多地方一二星评价标准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完成 新旧标准更替,这样就会造成一星级、二星级项目标准抉择问题。“这也是众多绿色 建筑工程师面临的问题。” 上述工程师提议,可以以“规划许可文件”的日期为基线,规划审批文件在2015 年之前的依然可以采用旧标准,然后推荐鼓励大家使用新标准。据悉美国的LEED标准 就是以注册时间为基准,来确定采用哪一个版本做考评。


详解德国在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 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

预计到2015年, 德国所有建筑将按照“被动式建筑”标准建造。 从低能耗建筑、到3 升房, 再到被动式建筑和零能耗建筑, 德国在建筑节能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介 绍德国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改造、以及行业组织在推进 建筑节能工作中作用等方面的情况。
上图为三层真空玻璃 已经是kfw 70标准的标 配门窗

1977年,德国第一部节能法规《保温条例》(WSchV77)正式实行,提出新建建筑的采暖能耗限额 为每平方米楼板面积每年消耗能源250千瓦时,即250KWh/(m2a),该条例在1984年和1995年分别被 修订,1995年提出的限额已下降为100 KWh/(m2a)。2002年,为贯彻欧盟对建筑节能的要求,开始 实施新的《能源节约条例》(EnEV2002),采暖能耗限额调整为70 KWh/(m2a),其后在2005年、 2007年、2009年分别被修订,2009年提出的采暖能耗限额为45 KWh/(m2a)。目前,该条例又在修订 (EnEV2014),关于被动式建筑(即超低能耗建筑)的采暖能耗限额将下降到15 KWh/(m2a),这是 目前环保节能建筑的最高标准,基本实现建筑的“零能耗”。
及还标能空物《推 注包签源调中能行 意括一认、的源建 事对样证热能节筑 项建,证水源约物 等筑反书供使条的 。物映系应用例能 进了统等情》源 行建。方况(认 节筑这面要 证 能物与)进 证 改的家,行 书 造能用要量 。 的耗电建化) 建属器立(要 议性上建包求年 、,的筑括,, 措另能物供建德 施外效的暖筑国 、 2002 EnEV2002
(三)注重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 德国除对新建筑实行较高节能标准外,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相当重视。一方面制 定有关规章制度,例如,根据欧盟能源效率规程,每年要对3%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 造;另一方面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如KFW基金),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加大资金投 入,推动旧房节能改造。改造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建筑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 境污染等。

改造内容包括增加建筑外保温设施;更换高效门窗;对供热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拆除褐煤供热 锅炉,安装热气锅炉和燃气发动机热电联产装置;将居民的燃气热水器改为供热公司集中供应热水; 改造楼内采暖系统,安装新的散热器和自动温控阀等。
目前德国共有住宅约3900万套,1000万套建造于1979年之后,热工性能尚可,暂不急于改造;2900万套建造于 1979年之前,它们消耗了德国建筑能耗90%以上,需要全面改造,目前每年改造大约20万套,其中600万套已 完成节能改造。完成改造住宅的能耗大为降低,单位居住面积采暖能耗由改造前的160-200 Kwh/(m2a)下降到 70-90Kwh/(m2a),每年每平米住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40千克。
推广供热计量。两德统一后,从1991年开始对既有居住建筑开展大范围的综合改 造。通过改造楼内采暖系统,安装新的散热器和自动温控阀进行温度调节,加上 电子式热分配器进行供热计量。1994年开始全面实现热计量收费,困难人群政府 给予补助。
平米公摊 收费更合理公平,而且避免了巨大的浪费
注重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1、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系统。对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地面和地下室采取良好的 保温隔热措施。外墙外保温是保温效果最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保温形式。
有泛绝(木的保 岩的热矿质保温 棉保保棉软温材 板温温、纤材料 等材板岩维料选 。料等棉等有择 ,无)有聚主 市机、机苯要 场类泡类乙考 占保沫保烯虑 有温玻温(导 率材璃材 热 约料、料、率 。发, 与 泡以 燃 , 水及)烧 其是泥人、特 他德保造聚性 主国温矿氨, 要使块物酯德 使用、纤(国 用最真维 常 的为空 )用 还广 、 EPS XPS EPS 80% P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