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渡者之言》原文原文及译文
度的古文言文翻译
原文:渡水者,乘舟也。
舟之大小,随水之深浅。
水之深浅,视岸之高下。
岸之高下,因山之起伏。
山之起伏,由地之广狭。
地之广狭,由天之高远。
天之高远,由人之仰观。
人之仰观,由心之明悟。
译白:渡过河流的人,需要乘坐船只。
船只的大小,根据水的深浅来决定。
水的深浅,又取决于岸边的高低。
岸边的高低,则是由山峦的起伏所决定的。
山峦的起伏,又与地面的宽广与否有关。
地面的宽广与否,又取决于天空的高低。
天空的高低,则是由人们的仰望所决定的。
人们的仰望,又源于心灵的明悟。
古文中的“渡水者”指的是那些需要过河的人,他们必须借助船只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船只的大小与水的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水深会影响船只的稳定性。
同时,水的深浅也受到岸边高低的影响,岸边的高低则取决于山峦的起伏。
山峦的起伏又与地面的宽广与否有关,这是因为山峦的起伏会改变地面的形态。
地面的宽广与否又取决于天空的高低,这是因为天空的高低会影响地面的光照和气候。
而天空的高低则是由人们的仰望所决定的,因为人们只有仰望天空,才能感受到天空的高远。
最后,人们的仰望又源于心灵的明悟,因为只有心灵明悟的人,才能体会到仰望天空的美好。
在这篇古文中,作者通过“渡水”这一过程,巧妙地描绘了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自然景象。
从水的深浅到岸的高低,再到山峦的起伏、地面的宽广、天空的高低,最后到人们的仰望和心灵的明悟,作者以精炼的文字,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古文中的“渡水者”还寓意着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也需要像过河一样,借助各种工具和智慧,才能顺利地度过难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把握时机,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前行。
总之,这篇《渡》的古文,通过描绘渡水的过程,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同时也寓意了人生哲理,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渡者言近道文言文翻译
渡者,水之舟也。
吾人渡河,必求舟以济,然舟之大小,质之轻重,皆非吾人所宜忽视。
盖舟之大小,质之轻重,关乎吾人之安全,亦关乎吾人之速度。
是以渡者必言近道,使吾人得以迅速而安全地抵达彼岸。
古有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渡者亦然,其于水中,亦需上下求索,以寻近道。
所谓近道,非必路程之短,而实指方法之简,途径之易。
故渡者之言语,虽简,实含深意。
渡者言:“水有深浅,舟有大小,吾人宜先观水之深浅,择舟之大小。
”此言也,告吾人观瞻之重要性。
水之深浅,关乎舟之沉浮,舟之大小,关乎载人之多寡。
故观水之深浅,择舟之大小,乃渡河之首要。
又言:“风有大小,潮有涨落,吾人宜观风之大小,候潮之涨落。
”此言也,告吾人应变之智慧。
风之大小,潮之涨落,皆能影响舟之行进,故观风候潮,乃渡河之关键。
渡者又言:“行舟有术,掌舵有法,吾人宜学行舟之术,悟掌舵之法。
”此言也,告吾人技艺之必需。
行舟之术,掌舵之法,非一日之功,需吾人勤奋学习,方能掌握。
故学行舟之术,悟掌舵之法,乃渡河之根本。
渡者复言:“舟行水中,必遇波涛,吾人宜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此言也,告吾人处变不惊之心态。
波涛汹涌,非人力所能抗拒,唯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方能安然渡过。
渡者再言:“渡河虽险,然有舟可依,有渡者可指,吾人宜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此言也,告吾人信心之力量。
渡河虽险,然有舟有渡者,则无所畏惧。
故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乃渡河之关键。
渡者终言:“渡河之后,勿忘恩师,常思感激,以报恩情。
”此言也,告吾人感恩之情。
渡河成功,实赖渡者之恩,故勿忘恩师,常思感激,以报恩情。
渡者之言,虽简,实含深意。
吾人宜深思之,体味之,于生活中亦能寻得近道,渡过人生之波涛。
渡者之言,近道也,近道也。
七级语文下册 第24课《渡者之言》课件 鄂教(通用)
再见!
•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8:18:43 AM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2021/5/122021/5/122021/5/12
•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1年5月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 • •
感 谢 您 的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1/5/122021/5/12May 12, 2021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下
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8:18:43 AM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专家告诉
•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2021/5/122021/5/122021/5/12
•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1年5月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渡者之言》原文及翻译译文
《渡者之言》原文及翻译译文《《渡者之言》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渡者之言》原文及翻译译文《渡者之言》原文及翻译周容寓言故事原文: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
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予愠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译文:庚寅年的冬天,我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川城去,命令书童用夹书的木板捆着书跟从。
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云雾环绕着山林。
远望离城大约两里路,于是问船夫:“还可以赶得上南门开吗?”船夫仔细地看着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可以进入;快步行走,城门会关闭。
”我恼恨他,以为他在戏弄我,快步赶路。
走到了一半的时候,书童跌倒了,捆书的绳子断开了,书散落一地,书童哭哭啼啼的,来不及马上起身。
等我们整理好书籍捆好书,可是这时南门已经关门上闩了。
我恍然大悟,觉得船夫说的话很有道理。
天下间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一直到晚上也没有地方睡觉的人,真的像这样啊!真是像这样啊!注释:1.自:从。
2.以:用。
3.命:命令.4.木简:用木板做的书夹子。
5.束:捆绑;理书就束:把书捆好。
6.萦:环绕7.许: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二里许:两里左右8.望:遥望.9.因:于是。
10.熟:仔细地,详细地。
11.徐:缓慢地。
12.趋行:快步而行。
趋,疾走。
13.仆:跌倒。
14.就:完成。
15.牡下:指闭门上闩。
牡,门闩。
16近道:很有道理。
近,接近。
道,道理。
15.穷暮:一直到晚上。
穷,穷尽。
17.其犹是也夫:真的像这样啊!其,语气词。
也夫,语气词。
犹:像18.小奚:小僮,年少的奴仆。
19.阖:闭。
20.愠:恼怒,恼恨。
2、《三子能言》原文及翻译译文《三子能言》原文及翻译陶渊明原文: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
《渡者之言》课后题
《渡者之言》练习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庚寅()萦树()归宿()则阖()牡下()蛟川城()2.解释加点的字。
(1)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_______ (2)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____________(3)望城二里许_________ (4)因问渡者______________(5)徐行之__________ (6)趋行_____________(7)及半_________ (8)理书就束_____________(9)天下之以躁急自败_______ (10)其犹是也夫_______________3. 对下面各句中的“束”字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②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③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A. 三个“束”字都用作动词,意为“捆绑”。
B. 三个“束”字都用作名词,意为“绳子”。
C. 两个用作动词,一个用作名词。
D. 两个用作名词,一个用作动词。
4.翻译句子。
(1)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
(2)予愠为戏,趋行。
(3)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4)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募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5.填空。
(1)《渡者之言》的作者是,明清之际的家,字茂三,善长,工书画。
(2)“渡者之言”的意思是。
本文运用以的写法,通过记叙一则小故事,阐明了一个极其深刻的大道理:。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一)课内精读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
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予愠为戏。
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募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6.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望城二里许(左右)B. 穷暮而无所归宿者(贫穷)C. 予愠为戏(怨恨)D. 因问渡者(于是)7.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和()。
渡者之言》素材之《芋老人传》
《渡者之言》课外阅读:《芋老人传》(清)周容芋老人者,慈水祝渡(1)人也。
子佣出(2),独与妪居渡口。
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3)乃益瘦。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4)归。
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
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
”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5),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丞、尉(6)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7),邀见,讲钧礼(8)。
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9)芋也,而向者之香且甘者,非调和(10)之有异,时、位之移人(11)也。
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12),朝分尚食(13),张筵列鼎(14),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15)也。
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16),织纺井臼(17),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
是芋视乃妇(18)也。
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19),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是芋视乃友也。
更闻谁氏子(20),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21)罢,是芋视乃学也。
是犹可言也。
老人邻有西塾(22),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23),有剌史、守、令(24),或绾黄纡紫(25),或揽辔褰帷(26),一旦事变中起(27),衅孽外乘(28),辄屈膝叩首迎款(29),唯恐或後,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30),无不同於芋蔫。
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
於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31),作缘(32)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参考翻译
试试身手吧,这些特殊标记的字,‚知之‛还是‚不知‛?论语八则1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2.子曰:‚温故而3.子曰:‚学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曰:‚默而.不厌,何有于我哉!‛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改之。
‛寓言三则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阿豺折箭阿豺有子二十人。
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
‛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
‛慕利延折之。
又曰:折之。
‛延不能折。
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言终而.死。
扁鹊见蔡桓公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乃取一葫芦臵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渡_文言文翻译
【原文】渡者,涉水而行也。
水之阔,或数尺,或数丈,或数里,皆因地形而异。
渡者须选善地,择时而行,以免危难。
古之渡者,多以舟为载。
舟之大小,视水之深浅而定。
水浅则小舟可渡,水深则大舟必用。
舟行水上,须谨防波涛汹涌,以免覆舟之患。
故舟人常备篙篙,以拨正舟行,又备桨桨,以借水力而行。
或曰:舟之载人也,必有所限。
若遇大水,舟之载力不足,则人命堪忧。
于是,古之人发明浮桥。
浮桥以木为之,横跨水之两岸,人可步渡。
浮桥之宽窄,亦视水之阔狭而定。
行者须谨步,以防跌落水中。
又有渡船,载人多而速,然须有技巧。
船夫以篙拨水,使舟平稳前行。
舟中之人,须坐稳,以防颠簸。
若遇逆风,船行缓慢,舟人需用力划桨,以加快速度。
渡者之舟,亦有分野。
有独木舟,有竹筏,有帆船,有战船。
独木舟轻便,适合于小河;竹筏轻巧,适合于溪流;帆船载人多,适合于大海;战船坚固,适合于战事。
渡者之道,亦非易事。
水之变化无常,风之起落不定,渡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防不测。
又须熟知水性,以应紧急之变。
渡者之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敢有丝毫懈怠。
昔者,孔子游于鲁,欲渡济水。
济水之宽,不可测也。
孔子命弟子子路为舟人,子路操舟,孔子立于舟头,观水之广。
孔子曰:“水之广也,非一日之积,非一时之变。
吾人涉水,亦如行于世,须有恒心,有毅力,方能渡过难关。
”孔子渡济水,舟行甚稳。
孔子观水,心旷神怡。
孔子曰:“水之广,非吾人之惧,吾人之惧者,心之不安也。
心若安宁,何惧之有?”【译文】渡河者,即涉水而行。
水的宽度,有时数尺,有时数丈,有时数里,皆因地形的不同而异。
渡河者必须选择适合的地方,选择合适的时间行动,以免遭遇危险。
古代的渡河者,大多以船为载体。
船的大小,根据水的深浅来决定。
水浅则用小船可以渡河,水深则必须用大船。
船在水上行驶,必须小心防范波涛汹涌,以免发生翻船的事故。
因此,船夫经常准备篙来拨正船行,又准备桨来借助水力前进。
有人说:船的载重能力有限。
如果遇到大水,船的载重能力不足,那么人的生命就令人担忧。
七年级语文《渡者之言》学习要点
《渡者之言》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的意义,了解虚词的作用。
2、能借助注释疏通文字,读懂文意。
3、能理解“躁急自败”的内涵,并能联系实践获得启示。
4、理解文章寓理于事的特点。
作者介绍:本文选自《清代五十家文选》,作者周容。
周容是明末清初文学家。
字鄮三,某某鄞县人。
明末秀才,曾受业于黄宗羲,有高尚的民族气节。
明朝灭亡以后,曾出家为僧,其父涕泣劝阻,才返俗为民。
清兵入关之后,隐居不仕,寄情山水,所交往的人都是当时明朝的遗民。
他有广泛的艺术修养,精通绘画,尤工书法。
卒于京邸,年61岁。
所著有《春酒堂诗集》10卷,《春酒堂文集》4卷及诗话1卷。
基础知识:1、给下列红字注音。
庚寅(gēng)予(yú)蛟川(jiāo)萦树(yíng)小奚(xī)阖(hé)愠(yùn)趋行(qū)书崩(bēng)躁急(zào)穷暮(mù)归宿(sù)2、辨析形近字。
3、多音字组词。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予:我。
小奚:小僮,年少的奴仆。
木简:夹书的木板。
许:用在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因:于是。
熟:仔细地,详细地。
阖:闭。
趋行:快步而行。
趋,疾走。
仆:跌倒。
就:完成。
牡下:指闭门上闩。
牡,门闩。
近道:很有道理。
近,接近。
道,道理。
穷暮:一直到晚上。
穷,穷尽。
其犹是也夫:真的像这样的啊!其,语气词。
基础知识:1、概括课文主旨。
分析:这篇寓言式的散文以自己的一次赶路经历,引发出了“躁急自败”的哲理,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躁,否则“欲速则不达”。
2、分析课文层次。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写作者带着书童赶路。
第二部分:(时西日沉山――而前门牡下矣)写作者不听“渡者”之言,导致没能赶在关城门之前进城的经过。
第三部分:(予爽然――文末)写作者的感悟――躁急自败。
3、阅读课文,说说作者通过行路这件小事悟出了什么道理?分析:作者悟出了“躁急自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文言文小港渡者翻译
古有渡者,居小港之滨,日以渡人谋生。
港中流水潺潺,渔舟往来,风景宜人。
渡者年约四十,须发斑白,然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每日晨光初照,渡者即驾小舟,往来于两岸之间,为往来行人提供便利。
一日,风和日丽,渡者如常驾舟渡人。
有行者数人,皆携包裹,欲渡河至彼岸。
渡者见状,遂放下手中的桨,起身相迎。
行人们见渡者如此热情,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感激。
渡者问道:“诸君欲渡至何处?”一行者答曰:“吾等欲渡至彼岸之市集,以求生计。
”渡者闻言,微笑道:“然则,吾当尽力相助,让诸君早日抵达。
”渡者遂将小舟驶向彼岸,行人们纷纷上舟。
渡者用力划桨,舟行甚速。
然河中水浅,舟行至中流,忽然搁浅。
渡者心中一惊,忙用力扳舟,却无奈水流湍急,舟身依旧搁浅。
渡者不禁皱眉,心想:“吾渡人多年,从未有过如此挫折。
今日若不能让诸君顺利渡河,恐将失信于众。
”于是,渡者再次用力扳舟,然仍无济于事。
渡者心中焦急万分,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此时,一老者从岸上走来,见渡者焦急之状,遂上前询问。
渡者将情况一一告知,老者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无妨,吾助你一臂之力。
”言罢,老者遂卷起袖子,弯腰用力扳舟。
老者力量惊人,不多时,舟身便脱离搁浅之地。
渡者感激不尽,忙道:“多谢老丈援助,渡者感激不尽。
”老者摆手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吾亦在此居住多年,见渡者每日辛勤劳作,心中颇为敬佩。
今日助你一臂之力,也是份心意。
”舟行至彼岸,行人们纷纷下舟,向渡者道谢。
渡者心中感慨万分,深知今日若非老者相助,恐将失信于众。
自此,渡者对老者心怀感激,两人亦成为好友。
此后,渡者每日辛勤劳作,渡人无数。
然每至傍晚,渡者总会独自一人,站在小港之滨,望着彼岸的景色,心中不禁想起那日老者的援助。
一日,渡者又至小港之滨,忽见一青年前来求渡。
青年身穿粗布衣衫,背负行囊,面容憔悴。
渡者见状,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怜悯。
遂问道:“少年,汝欲渡至何处?”青年答曰:“吾欲渡至彼岸之市集,寻找生计。
”渡者遂将青年渡至彼岸,青年感激不已。
《渡者之言》测试卷
《渡者之言》测试卷(满分69分)一、.给加线的字注音。
(7分)庚寅.蛟.川城小奚.晚烟萦.树予.自香港欲入趋.行小奚仆.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4分)时.西日沉山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理书就.束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三、解释下面一词多义的词(7分)以:以木简束书从天下之以躁急自败束:以木简束书从束断书崩理书就束之:徐行之,尚开也天下之以躁急自败四、课文内容理解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
此故事反应了一个什么道理?用成语回答。
(3分)2、“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这句劲舞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五、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
”景公遽起,传骑又至。
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
”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不进,尽释车而走。
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1、解释加点的词(4分)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景公遽.起尽释车而走.2、解释一词多义的词(7分)以:以驺为不疾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疾:婴疾甚且死以驺为不疾3、句子翻译(6分)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二)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籍。
③庵:茅草小屋。
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或.依林木之下(有时)B.暗则缚.麻蒿自照(捆扎)C.负.笈从师(背)D.夫人好学,虽.死犹存(虽然)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者常成文言文翻译
为者常成文言文翻译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
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小编为你整理了为者常成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原文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二、译文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也比不上您了。
”晏子说:“我听说过一句话:不断实践的人常常可以成功,坚持前行的人常常可以到达目的地。
我并没有不同于常人,(只是)经常实践,便不轻易放弃;经常前行,便不轻易停下来罢了。
”三、注释1、梁丘据: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大臣。
2、晏子:齐国的国相晏婴。
3、谓:对······说。
4、至:到。
5、为:做……。
6、成:成功7、置:放弃,停。
8、而已矣:罢了。
9、不及:比不上。
10、及:赶得上,达到。
11、婴:晏子的名。
12、闻;听说13、为者:不断地实践的人。
14、至:达到目的地。
15、非有:没有。
16、异于人:跟别人不同。
17、于:介词,表比较。
18、休:停止。
19、故:同“胡”,怎么。
夫子:“夫子”是对人的敬称。
上文“吾至死不及夫子矣”中的“夫子”,是指晏子。
孔丘世人称孔子,也有孔夫子的,可见称“子”与“夫子”一样。
孟轲,世人称孟子,也有称孟夫子的。
俗称的“老夫子”,是对老先生的敬称。
四、作品鉴赏“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意思就是说,只有去做才有可能成功,不做就永远成功不了;走路不一定能走到目的地,但不走就永远到不了。
尝试了,不一定百分之百成功,但不尝试,则百分之百不可能成功。
因此,做与不做是不一样的,做一件事要付出行动而不是空谈。
做与不做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
事在人为,坚持不懈是成功的重要前提。
文言文渡的翻译
夫渡者,乃水陆之间之桥梁也。
人之所以能往来于江河湖海,皆赖此渡。
渡船如梭,穿梭于两岸,往来不息,实为舟楫之妙用。
昔者,吾国地大物博,江河横亘,湖泊遍布,渡船便成了连接四方的重要工具。
自春秋战国之际,渡船之制已渐成规模。
及至唐宋,渡船之技更加精进,或以竹筏,或以木舟,或以帆船,皆能承载众人之行。
渡船之舟,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皆因地制宜。
长舟载人多,短舟行水快,宽舟稳如泰山,窄舟轻如鸿毛。
然不论舟之大小,皆需以绳索相连,以防漂泊不定。
渡夫者,乃驾舟之人也。
其人需技艺高超,方能操纵舟楫,使船行于水。
渡夫者,又须心慈手软,以安抚乘客之心,使之安心渡过江河。
渡夫之职责重大,故须严谨从事。
渡口之处,人声鼎沸。
船家喧哗,渡夫吆喝,乘客交谈,声声不息。
船家之喧哗,为招揽乘客;渡夫之吆喝,为告知乘客船已靠岸;乘客之交谈,为消除旅途之寂寞。
渡口之地,实为人生百态之缩影。
渡船之行,有顺流而下,有逆水而上。
顺流而下,舟行如飞,瞬息千里;逆水而上,舟行缓慢,如蜗牛爬行。
然无论顺逆,皆需舟夫之努力,方能抵达彼岸。
渡船之行,亦有时节之分。
春水初生,秋水长流,冬水冰封,夏水沸腾。
四季之水,各有不同,渡夫须根据水情,调整船速,以确保乘客安全。
渡船之用,不仅限于江河湖海,亦可用于山川险阻。
有时山道崎岖,难以行走,渡夫便以舟为桥,连接山川,使行人得以通行。
此等舟桥,实为渡夫之智慧结晶。
渡船之行,虽为生活琐事,然其中蕴含着许多道理。
渡夫之勤奋,如水之永恒;渡夫之智慧,如舟之稳固;渡夫之慈爱,如水之温柔。
渡夫者,实为世间之贤者。
今人乘舟渡江,犹如古人乘舟渡海,虽时代变迁,然渡船之用,未曾改变。
渡船,已成为我国水乡文化之象征,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
渡船之行,如人生之旅。
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江河湖海中,乘坐着自己的舟船,或顺流而下,或逆水而上。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困难,或许会遇到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将抵达理想的彼岸。
语文:第21课《渡者之言》精题精练(鄂教版七年级下)
渡者之言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庚寅()小奚()晚烟萦树()则阖()予愠为戏()趋行()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予:)⑵望城二里许(许:)⑶渡者熟视小奚(熟:)⑷予愠为戏(愠:)⑸理书就束(就:)⑹予爽然(爽:)⑺穷暮而无所归宿者(穷:)3、区别下列各组多义词的意义或用法。
⑴之:徐行之()天下之以躁急自败()⑵而:而前门已牡下()穷暮而无所归宿者()⑶以: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天下之以躁急自败()4、填空。
⑴本文作者,明末清初文学家。
有作品集、等。
⑵从行路这件小事上,作者得出的结论是。
5、翻译下列句子。
⑴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
⑵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⑶予爽然,思渡者之言近道。
二、同步解读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又木简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
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予愠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6、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所缺的句子。
7、说说作者从行路这件事上悟出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语言回答)8、渡者说的话有没有根据?找出来分析一下。
9、你在生活中有无类似的体验,试举一例。
三、美文赏读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①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②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①冻馁:挨饿受冻。
②士师:古代的司法官,其下有乡士、遂士等属官。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比()其反()也②则如之何()③王曰:“已之。
”()④王顾左右()而言他1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A、其:则冻馁其妻子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B、之:而之楚游者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C、而:王顾左右而言他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12、用“/”表示下面句子的语意停顿并翻译句子。
关于渡的文言文翻译
古有渡者,自江之南,渡江而北。
时值春日,江水浩渺,烟波浩荡。
渡者舟一叶,载轻载重,载愁载喜,载古载今。
舟行江中,波涛汹涌,如万马奔腾,声震天地。
渡者心忧,恐舟覆水沉,命丧江中。
渡者立于舟头,目眺江面,见江水之宽,江岸之远,心绪难平。
遥想当年,江水亦如此,而英雄豪杰,多少豪情壮志,皆随波逐流,沉浮不定。
渡者感慨万分,不禁叹道:“江水无情,英雄有泪,此江之水,何其长也!”舟行既久,渐见江岸,渡者心中喜悦,疾呼舟夫:“岸至矣!速行!”舟夫闻声,加快船速,舟如箭在弦上,一跃而过。
渡者心中大悦,仰望天空,云卷云舒,天高云淡。
耳畔风声呼啸,江水拍岸,波涛声声,如诉如歌。
渡者下舟,立于江岸,举目四望,见江水之广,山水之秀,心旷神怡。
遥想自己,自幼生长江南,未曾涉足江北大地。
今日得渡江而北,可谓人生一大幸事。
渡者心中欢喜,不禁吟诗一首:江南水乡美,江北风光好。
渡江一笑间,天地皆在我。
渡者迈步前行,踏上江北大地。
此处风光无限,山川壮丽,古木参天。
渡者行于途中,见农夫耕作,渔者捕鱼,市井繁华,百姓安居乐业。
渡者心中感慨,此乃盛世之景,天下太平。
渡者行至一镇,见镇中集市热闹非凡,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
渡者步入集市,见百姓买卖公平,交易和气。
渡者心中大悦,感叹道:“此乃人间乐土,吾愿留于此地,共度余生。
”然渡者心中仍有挂念,江之南,家之所在,亲人之情,难忘也。
渡者与镇中人士交谈,得知江之南近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
渡者心中喜悦,知江之南亦是一片乐土。
渡者与镇中人士辞别,重登舟船,渡江而南。
舟行江中,渡者心中感慨万千,不禁吟诗一首:江水悠悠情难尽,渡江一笑乐无边。
南北风光皆入眼,人生何处不欢颜。
渡者舟过江心,回首北望,见江北大地,景色宜人。
渡者心中明白,人生如渡江,既有风雨,亦有阳光。
渡者心中喜悦,知此生无憾,愿与江水共长流,笑对人生。
渡者舟至江之南,上岸后,与家人团聚。
家人相见,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渡者心中感慨,此生渡江,虽历经风雨,然终得所愿,实为人生一大幸事。
初一语文《渡者之言》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渡者之言》知识点总结导读: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贾人背诺文言文翻译
贾人背诺文言文翻译贾人背诺文言文翻译人无信不立。
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贾人背诺文言文翻译,欢迎查看。
贾人背诺原文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④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⑤!”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⑥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⑦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⑧救诸⑨?”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①贾人:商人。
②浮苴(chá):水中浮草。
③巨室:世家大族④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⑤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⑥黯然:失望的样子。
⑦薄:迫近⑧盍:何不⑨诸:他文言知识现代人看来,“商”和“贾”的语意无大差别,都是贸易的意思;但在古时候,“商”和“贾”在经营方式上却有所不同,所谓运货贩卖为“商”,囤积营利为“贾”,所以说“行商坐贾”。
从一个地方买进,到另一个地方卖出,用这种方式做生意的人叫贾人。
贾人背诺译文济阴郡的商人,渡河时船沉了,(危急中)只好伏在河中漂着的枯草上哭喊着。
有个渔夫驾着船去救他,还没到他身边时,商人就急忙喊道:“我是济水边上的世家大族,你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渔夫用船把他救上陆地以后,商人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
渔夫问他:“刚才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现在却只给十两,恐怕不行吧?”那商人马上生了气变了脸说:“你是个打鱼的,一天之内能有多少收入呢?而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金子,还觉得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
过了些日子,这个商人坐船沿着吕梁河东下,船触礁又翻了,而这时那位渔夫也在那里。
有人见渔夫没动,便问他:“你怎么不去救救他呢?”渔夫轻蔑地回答说:“这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渔夫把船停在岸边,站在那里看着那条翻了的船往下沉,终于(船)沉了下去。
渡者之言PPT教学课件
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杠杆可以是直的,也 可以是弯的
3、如果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力臂为多少? 力臂为0
1、什么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3、标画出杠杆 的五要素
o L2 ◎
L1
F2
F1
o L1 .L2
F2
F1
L1
O L2
பைடு நூலகம்
L2
O
F1
F1
F2
F2
画力臂的方法:
一找(找准支点)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 三引(引垂线) 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 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
※ 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 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 杠杆调平的方法是什么?
★ “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始请 实同 验学
们 开
实验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2 3
提问: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 一致吗?你的结论是什么?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为:F1·L1=F2·L2
二、杠杆的平衡
提问: 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探究实验:
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币等物怎样组成杠杆,并 使其平衡?
归纳结论: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做 匀速转动时,我们说杠杆平衡了。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闭上 开玩笑 快步而行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 跌倒 绳
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
已牡下矣。 门闩
第二层:写作者不听渡者之言,导致 没能赶在关城门之前进城的经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渡者之言》原文赏析
文言文《渡者之言》选自初中文言文阅读,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
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予愠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
1自:从。
2以:用。
3命:命令
4木简:用木板做的书夹子。
5束:捆绑;理书就束:把书捆好。
6萦:环绕
7许: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二里许:两里左右8望:遥望
9因:于是。
10熟:仔细地,详细地。
11徐:缓慢地。
12趋行:快步而行。
趋,疾走。
13仆:跌倒。
14就:完成。
15牡下:指闭门上闩。
牡,门闩。
16近道:很有道理。
近,接近。
道,道理。
15穷暮:一直到晚上。
穷,穷尽。
17其犹是也夫:真的像这样啊!其,语气词。
也夫,语气词。
犹:像
18小奚:小僮,年少的奴仆。
19阖:闭。
【翻译】
庚寅年的冬天,我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川城去,命令书童用夹书的木板捆着书跟从。
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云雾环绕着山林。
远望离城大约两里路,于是问船夫:“还可以赶得上南门开吗?”船夫仔细地看着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可以进入;快步行走,城门会关闭。
”我恼恨他,以为他在戏弄我,快步赶路。
走到了一半的时候,书童跌倒了,捆书的绳子断开了,书散落一地,书童哭哭啼啼的,来不及马上起身。
等我整理好书籍捆好书时,可是这时南门已经关门上闩了。
我恍然大悟,觉得船夫说的话很有道理。
天下间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一直到晚上也没有地方睡觉的人,真的像这样啊!真是像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