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练习题

合集下载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成本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法概念中的•成本”,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本,而是(A )。

A、价格B、生产费用C、劳动价值D、成本加利润2、从卖方的角度来看,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B)oA、替代原理B、生产费用价值论C、预期收益原理D、价格构成原理3、从买方的角度来看,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A ), 即买方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不能高于他所预计的重新开发建造该房地产所需花费的代价,如果高于该代价,他还不如自己开发建造。

A、替代原理B、生产费用价值论C、预期收益原理D、价格构成原理4、只要是新近开发建造、计划开发建造或者可以假设重新开发建造的房地产,都可以采用(C )估价。

A、比较法B、收益法C、成本法D、假设开发法5、成本法特别适用于(D )的房地产的估价。

A、有收益交易少B、无收益交易多C、有收益交易多D、无收益交易少6、单纯建筑物的估算通常采用(C )。

A、比较法B、收益法C、成本法D、假设开发法7、在房地产保险(包折投保和理赔)及其他损害赔偿中,通常是米用(A )。

A、成木法估价B、收益法估价C、比较法估价D、假设开发法估价8、在现实中,房地产的价格直接取决于其(B ),而非花费的成本,成本的增减一定要对()有所作用才能形成价格。

A、市场成交价格B、效用C、开发成本D、交换价值9、运用成本法估价,需要懂得(C )。

A、房地产成本构成B、房地产供求关系C、房地产价格构成D、房地产重置价格构成10、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下,土地取得成木一般由购置土地的价款和购置时由(D )构成。

A、买卖双方同时缴纳的税费B、卖方缴纳的税费C、买卖双方各自缴纳的税费D、买方缴纳的税费11>从估价的角度来看,开发商自有资金应得的利息也要与应获的(A )分开,不能算做()。

A、利润B、利息C、收入D、收益12、开发利润是正常条件下开发商所能获得的(B )。

1A、实际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正常利润13、在估算开发利润时要注意(B )与利润率的对应。

第6章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6章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6章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练习题参考答案1.某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甲、乙两种产品属于单步骤生产,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企业“生产成本”总账下分甲、乙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下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制造费用”核算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按费用项目设专栏组织明细核算。

2005年11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成本。

甲、乙两种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已分别记入各该产品成本计算单。

(2)本月生产数量。

甲产品本月完工5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实际生产工时100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000小时。

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下表。

发出材料汇总表单位:元2)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及职工福利费用计算表(简化格式)见下表。

3)本月以现金支付的费用为1,875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办公费250元,市内交通费65元;厂部管理部门办公费1,360元,材料市内运输费200元。

4)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为12,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办公费1,000元,水费2,000元,差旅费1,400元,设计制图费2,600元;厂部管理部门办公费3,000元,水费1,200元,招待费200元,市话费600元。

5)本月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16,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10,000元,厂部6000元。

要求:用品种法核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

具体要求附后。

(1)根据各项生产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分配各项要素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分配材料费用,其中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甲、乙两种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的比例分配。

要求完成下列分配表并编制会计分录。

财务管理章节练习_第章 标准成本法完整

财务管理章节练习_第章 标准成本法完整

财务管理章节练习_第章标准成本法(优质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章节练习_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其中的“标准成本"的含义是()。

A、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B、单位产品标准成本C、预算产量的标准成本D、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2、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称为()。

A、理想标准成本B、现行标准成本C、基本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3、依据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B、理想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现行标准成本4、甲公司制定成本标准时采用基本标准成本。

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B、操作技术改进,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大幅度减少C、市场需求增加,机器设备的利用程度大幅度提高D、技术研发改善了产品性能,产品售价大幅度提高5、甲公司是一家日用品生产企业,生产单一产品,按正常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公司预计下一年度的原材料采购价格为10元/公斤,运输费为2元/公斤,运输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为3%,原材料入库后的储存成本为1元/公斤,该产品的直接材料价格标准为()元.A、12。

36B、12.37C、13.40D、136、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7、二因素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在三因素分析法中被进一步分为().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D、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8、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

成本法的练习题

成本法的练习题

成本法的练习题一、题目描述:某公司在一年的经营中出现了以下成本和费用,请根据成本法的原则计算出总成本和总费用,并回答相关问题。

1. 原材料采购成本:100,000元2. 工资及福利支出:80,000元3. 生产设备折旧费:20,000元4. 库存物资盘亏:5,000元5. 管理费用:30,000元6. 销售费用:25,000元7. 其他杂项费用:10,000元二、成本法计算:根据成本法的原则,我们需要将上述成本和费用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计算。

1. 直接成本:a) 原材料采购成本:100,000元2. 间接成本:a) 工资及福利支出:80,000元b) 生产设备折旧费:20,000元c) 管理费用:30,000元d) 销售费用:25,000元e) 其他杂项费用:10,000元3. 总成本: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总成本 = 100,000元 + (80,000元 + 20,000元 + 30,000元 + 25,000元 + 10,000元)总成本 = 265,000元4. 总费用:总费用 = 间接成本总费用 = 80,000元 + 20,000元 + 30,000元 + 25,000元 + 10,000元总费用 = 165,000元三、问题回答:1. 请问该公司的总成本是多少?答:该公司的总成本为265,000元。

2. 请问该公司的总费用是多少?答:该公司的总费用为165,000元。

四、结论:根据成本法原则,我们按照分类和计算规则,统计了某公司一年的成本和费用,并计算出了总成本和总费用。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司管理层进行业务决策和财务分析。

请注意,以上结果仅基于提供的信息进行计算。

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其他成本和费用,或者计算方式可能因不同的会计准则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真实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和数据。

作业成本法练习题

作业成本法练习题
资源分配
成本动因
动因量
动因率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材料整理
14000
处理材料批数
10
30
40
350
质量检验
10000
检验次数
10
15
25
400
机器调试
20000
调试次数
80
120
200
100
使用机器
12000
机器小时数
20
80
100
120
(2)分别作业中心将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产品:
作业中心
动因量
动因率
资源成本分配
甲产品
乙产品
甲产品
乙产品
材料整理
10
30
350
3500
10500
质量检验
10
15
400
4000
6000
机器调试
80
120
100
8000
12000
使用机器
20
80
120
2400
9600
合计
17900
38100
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甲产品
乙产品
直接材料
18000
14000
直接人工
11000
5000
7000
间接费用合计
135000
三、要求:
1.用作业基础成本法计算分配每种产品的间接费用总额。
2.以人工工时作为分配基础计算分配各产品的间接费用总额。假定装配每只时钟的小时数是小时,装配每只手表的小时数是1小时。时钟的生产量为5000只,手表为7000只。
习题二

标准成本法例题

标准成本法例题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用量标准为6千克/件,标准价格为0.5元/千克。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4539元;直接人工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10元,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为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4元,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2元/小时。

4、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①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②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③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④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件即10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1.5元/小时。

第8章 标准成本法练习题

第8章 标准成本法练习题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标准成本制度的前提和关键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 C成本差异的分析 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2.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C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D成本控制3.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4.在经济形势变化无常的情况下,是为适合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5.标准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对()进行的控制。

A产品预算阶段 B产品入库阶段 C产品销售阶段 D产品生产阶段6.在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企业中,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不包括()标准成本。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7.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

A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重大变化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8.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9.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

10.成本差异是指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下,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之间的差额。

A计划成本 B历史成本 C标准成本 D预算成本11.计算数量差异要以()为基础。

计划成本法练习题

计划成本法练习题

计划成本法练习题
题目: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设定的标准材料用量为每单位产品需10公斤A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公斤20元;标准直接人工工时为每单位产品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每小时80元。

本月预计生产500单位的甲产品。

1.计算本月甲产品的计划直接材料成本。

2.计算本月甲产品的计划直接人工成本。

3.计算本月甲产品的计划总生产成本。

解答:
1.计划直接材料成本=标准材料用量×标准价格
计划直接材料成本=10公斤/单位×20元/公斤×500单位
计划直接材料成本=10,000元
2.计划直接人工成本=标准直接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计划直接人工成本=3小时/单位×80元/小时×500单位
计划直接人工成本=12,000元
3.计划总生产成本=计划直接材料成本+计划直接人工成本
计划总生产成本=10,000元+12,000元计划总生产成本=22,000元。

资料:作业成本法习题

资料:作业成本法习题

第四章作业基础成本法及作业成本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 C )。

A.间接生产费用比重较小B.作业环节较少C.生产准备成本较高D.产品品种较少2.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缺陷有( A)。

A.实施成本较高B.实施效果较差C.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D.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出量相关性较弱3. 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之一是作业基础成本法(A)。

A.间接费用分配基础的数量较多B. 存在较少的同质成本库C.间接费用分配基础不一定是成本动因D. 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4. 作业按是否增产品或服务价值,可将作业分为(B)。

A.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B.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C.重复作业和不重复作业D.后勤作业和质量作业5.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按受益对象分类的作业是(D )。

A.单位水平作业B.管理级作业C.批次水平作业D.工厂维持作业6. 销售成本和调运成本不包括(D )。

A.执行订单成本B.装运成本C.编制商品销售价目表D.材料采购7. 按同一作业动因,将各种资源耗费项目归集在一起的成本类别称为( B)。

A. 资源动因B. 作业中心C. 单位级作业D. 管理级作业8. 华宇公司本期制造费用共计480000元,采用传统成本法核算,它拥有5个为辅助生产部门和5个生产部门,生产25种产品。

其制造费用中应有( B)分配至产品层次。

A.48000元B.480000元C.1920元D.0元9. 传统成本发下制造费用的动因不包括( D)。

A.产量B.直接人工工时C.机器工时D.生产工人人数10. 在作业成本法下通常难以找到合适的成本动因来将( A)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分配至产品。

A.车间管理B.直接人工C.质量检验D.机器调试11.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是以( B )为中心。

A产品 B作业 C费用 D资源12.下列属于增值作业的是( C )A原材料储存作业 B原材料等待作业 C包装作业 D质量检查作业13.作业成本法依据的核心是( D )A作业 B产品 C资源 D成本动因14.使用作业成本法计算技术含量较高、生产量较小的产品,其单位成本与使用传统成本法计算相比,要( A )A高B低C两者一样15.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计算对象为( D )A资源B作业中心C费用D最终产品16.成本动因中花费成本最少,但也是精确度最差的是( A )A.业务动因B.持续时间动因C.密度动因D.直接动因二、多项选择题1.确定作业成本系统的一般原则(ABCD )A.成本效益原则B.质量与效率原则C.统一与灵活原则D.制约与激励并行原则2. 作业基础成本法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 ABCD)。

定额成本法习题

定额成本法习题

第九章定额成本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各项中,()不是揭示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方法。

A.类推法B.盘存法C.切割法D.差异凭证法2.定额成本制度下,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是指()。

A.因材料的新定额成本与老定额成本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B.因材料的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C.因材料的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D.因材料的实际耗用量与定额耗用量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3.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燃料费用为6000元,按燃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别为200公斤和300公斤。

据此计算的燃料费用分配率为()。

A.12 元B.20 元C.30 元D.60 元4.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

A.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B.全部计入约莫在产品成本C.当月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5.下列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废品损失B.季节性的停工损失C.管理费用D.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6.在定额成本法下,()不影响产品的实际成本。

A.月初定额成本B.脱离定额的差异C.定额变动D.月末定额成本7.定额成本是()的一种。

A.目标成本B.现行成本C.重置成本D.机会成本8.以下有关限额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限额法是控制领料,促进用料节约的重要手段B.限额法又称为差异凭证法C.限额法能完全控制用料D.限额法下,差异凭证中的差异仅仅是领料差异,而不一定是用料差异9.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在产品成本按所耗的原材料费用计算,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C.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在产品数量稳定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10.原材料的定额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是按照()计算的A.实际成本B.计划成本C.加权平均成本D.可变现净值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有关定额成本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成本管理会计定额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整理

成本管理会计定额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整理

管理会计练习题《定额成本法》参考答案:一、判断说明题(10个)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选选择题(6个)4.A 2.B 3.B 4.A5.C6.D三、多选选择题(3个)1.ABCD2.ABC3.BCD四、计算题(2个)(一)资料:乙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其原材料费用如下:1. 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1 800元,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30元(即-30元,下同),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调整后降低200元。

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 本月发生:原材料定额费用为5 400元,脱离定额差异为100元。

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4 800元3. 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原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3)计算本月原材料费用的材料成本差异。

(4)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5)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计算:(1)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1800-200)+5400-4800=2200元(2)月初在产品调整后的定额原材料费用=1800-200=1600元月初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变动差异=200元(由完工产品负担)本月定额原材料费用的合计=1600+5400=7000元本月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合计=(-30)+100= 70元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70÷7000= 0.01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4800×0.01= 48元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2200×0.01=22元(或:70-48=22)本月发生的原材料成本差异=(本月原材料定额费用+本月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7000+70)×1%=70.7元有错误删除正确的作法:(5400+100)×1%=55元(由完工产品负担)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费用=完工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4800+48+200+ 55 = 5103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费用=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2200+22=2222元(二)资料:某企业生产的乙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

计划成本法习题及答案

计划成本法习题及答案

计划成本法习题及答案(1)5日,上月采购的甲材料4040kg,如数收到并验收入库。

(2)22日,从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kg,价款85400元,增值税额14518元,银行存款付讫,材料未入库。

(3)25日,22日购入的甲材料运到,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kg,经查明:①为途中的合理损耗,按实收数量入库;②属于运输单位责任所致,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11000kg,全部用于B 产品生产。

要求:①分别对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②分别计算本月甲材料的成本差异率;③分别计算并结转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④分别计算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1)借:原材料—甲材料404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38800材料成本差异1600(2)借:材料采购—甲材料85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4518贷:银行存款99918(3)①途中合理损耗:借:原材料—甲材料(8000-40)某10元/kg79600材料成本差异58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85400②属运输单位责任:借:原材料—甲材料(8000-40)某10元/kg79600材料成本差异5800-(40某10.675)5373贷:材料采购—甲材料84973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85472.59贷:材料采购—甲材料8497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转)499.59入库实际成本:(8000-40)某10.675=84973待处理财产损溢:427+72.59=499.59进项转出:14518÷8000某40=72.59单位成本:85400÷8000=10.675短缺成本:40某10.675=427(4)材料成本差异率:(-700+5800-1600)÷(20000+79600)某100%=5.1%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1000某10)某5.1%=5610借:生产成本—B产品110000贷:原材料—甲材料110000同时:借:生产成本—B产品5610贷:材料成本差异5610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0+40400+79600+84973)+【(-700)-(5800-5610)】=224973+890=225863。

2020注会财管第十五章作业成本法练习题

2020注会财管第十五章作业成本法练习题

第十五章作业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B、企业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C、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分两步进行,分配路径是“资源→作业→产品”D、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间接成本分配是一步进行的,分配路径是“资源→产品”2、按产出方式的不同,企业的作业可以分为四类。

其中,随产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作业是()。

(★)A、单位级作业B、批次级作业C、品种级作业D、生产维持级作业3、下列作业属于为维持企业的生产能力而产生的作业是()。

(★)A、单位级作业B、批次级作业C、品种级作业D、生产维持级作业4、下列有关作业成本动因表述正确的是()。

(★★)A、作业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B、作业成本动因通常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C、依据作业成本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D、作业成本动因被用来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5、5.使用业务动因作为作业量计量单位是基于()。

(★★)A、每次作业耗用时间相等,同时单位时间耗用资源也相等B、每次作业耗用时间相等,但是单位时间耗用资源不等C、每次作业耗用时间不等,但是单位时间耗用资源相等D、每次作业耗用时间不等,同时单位时间耗用资源也不相等6、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将作业执行中实际耗用的全部资源单独归集,并将该项单独归集的作业成本直接计入某一特定产品的动因是()。

(★)A、业务动因B、持续动因C、强度动因D、资源成本动因7、某车间只生产两种产品,其裁剪作业成本按预算分配率分配,本月按照预算分配率分配的裁剪成本西服是45000元,夹克为25000元,若本月车间实际发生的裁剪成本为68600元,以预算裁剪成本为分配差异的标准,则夹克的实际裁剪成本应为()元。

(★★)A、44100B、24500C、27150D、235008、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区分增值和非增值作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作业成本法练习题

作业成本法练习题

作业成本法练习题作业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核算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和分配生产线上每个作业的成本。

通过使用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精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并确保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

以下是一些作业成本法的练习题,以帮助你深入理解这个概念。

题目一:计算直接材料成本某家制造企业生产零件A,根据作业成本法,需要计算直接材料成本。

以下是有关生产零件A的信息:- 生产零件A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有3种:材料X、材料Y和材料Z。

-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100千克的材料X,每千克价格为80元;使用了50千克的材料Y,每千克价格为100元;使用了30千克的材料Z,每千克价格为120元。

- 除了直接材料成本外,还有一些其他费用需要考虑,如运输和存储费用。

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生产零件A的直接材料成本。

解答:直接材料成本 = (材料X的使用量×材料X的价格)+ (材料Y的使用量×材料Y的价格)+ (材料Z的使用量×材料Z的价格)= (100千克× 80元/千克)+ (50千克× 100元/千克)+ (30千克× 120元/千克)= 8000元 + 5000元 + 3600元= 16600元因此,生产零件A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6600元。

题目二:计算作业成本率某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现在需要计算一个作业的作业成本率。

以下是有关该作业的信息:- 该作业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0000元。

- 直接人工成本为8000元。

- 间接费用为5000元。

- 该作业的生产量为200个单位。

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该作业的作业成本率。

解答:作业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间接费用= 10000元 + 8000元 + 5000元= 23000元作业成本率 = 作业成本 / 生产量= 23000元 / 200个单位= 115元/单位因此,该作业的作业成本率为115元/单位。

第13章 习题(作业成本法)

第13章 习题(作业成本法)

第十三章作业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看作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的集合。

A 契约B 作业C 产品D 生产线2.在现代制造企业中( )的比重加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A直接人工 B 直接材料C 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3.作业消耗一定的( )。

A成本 B时间C费用 D资源4.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更注重成本信息对决策的( )。

A可靠性 B有用性C可比性 D一致性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是( )。

A成本动因 B产品级作业C批次级作业 D单位级作业6.( )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

A产品 B 作业链C 作业D 价值链7.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首先要确认作业中心,将( )归集到各作业中心。

A资源耗费的价值 B直接材料C直接人工 D价值管理工作8.采购作业的作业动因是采购次数()。

A采购次数 B采购数量C采购人员 D采购价格9.()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者服务中的标准,也是将作业耗费与成本标的相联结的因子。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C成本动因 D价值动因10.()它是将各项资源费用归集到不同作业的依据,反映了作业与资源的关系。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C成本动因 D价值动因二、多项选择题1.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它包括()。

A货币资源 B材料资源C人力资源 D动力资源2.成本动因的分类有很多依据,其中根据一般的分类,即将成本动因分为()。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C人工费用 D直接材料3.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上转移到()上。

A产品 B间接费用C人工费用 D作业4.作业是指为提供服务或产品而耗用企业资源的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它包括()。

A订单处理 B材料处理C机器调试 D质量检查5.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去的标准,它可以是()。

A机器小时 B机器准备次数C产品批数 D收料次数6.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将产品成本分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成本法例题
【例题1】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

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

2015年4月,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20 000元(共2 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验收入库但因发票账单未到而以2 000元暂估入账的A材料200公斤)。

4/1 借:应付账款 2000
贷:原材料 2000
(2)5日,收到3月末以暂估价入库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1 800元,增值税额306元,对方代垫运输费4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4/5借:原材料 1800+400=22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306
贷:银行存款 2506
(3)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3 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36 000元,增值税额6 120元,运杂费用1 000元。

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借:在途物资——A材料 3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120
销售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42220
(4)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2 950公斤。

经检查,短缺的5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37 000
贷:在途物资37 000
(5)18日,持银行汇票80 000元购入A材料5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9 500元,增值税额为8 415元,另支付运输费用2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借:原材料 49 500+2 000=51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415
银行存款20 085
贷:其他货币资金80 000
(6)21日,基本生产车间自制A材料50公斤验收入库,总成本为600元。

借:原材料600
贷:生产成本600
(7)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4月份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6 000公斤,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 000公斤,企业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 000公斤。

发出A材料的单位成本=(20 000-2 000+2 200+37 000+51 500+600)/(2 000-200+200+2 950+5 000+50)=109 300/10 000=10.93(元/公斤)借:生产成本(6 000×10.93)65 580
制造费用(1 000×10.93)10 930
管理费用(1 000×10.93)10 930
贷:原材料87 440
【例题2】某企业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

2015年3月1日结存A 材料200吨,每吨实际成本为200元;3月4日和3月17日分别购进A材料300吨和400吨,每吨实际成本分别为180元和220元;3月10日和3月27分别发出A材料400吨和350吨。

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为多少?C.32040若采用先进先出法,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为多少? D.33000
计划成本法例题
某工业企业对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25元/千克。

1月31日,有关甲材料的科目余额如下:
科目名称余额方向金额(元)
材料采购借方 3 270
原材料借方14 700
材料成本差异贷方345
根据2月份发生的有关甲材料收入、发出及结存的经济业务,如下:
(1) 采购甲材料480千克,材料验收入库,货款14 040元(其中价款12 000元,增值税2 040元),以支票付讫。

并以现金支付装卸费75元。

实际成本=12000+75=12075元
计划成本=25*480=12000元
借:材料采购12075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
贷:银行存款14040
库存现金75
借:原材料12000
材料成本差异75
贷:材料采购12075
(2) 上月已经办理结算,但材料未到的在途材料132千克,于本月全部到达并入库。

材料实际成本3 270元,计划成本3 300元(即132×25)。

借:原材料3300
贷:材料采购3270
材料成本差异30
(3) 以银行存款支付采购甲材料180千克,付款总额为5 166元,其中货款额5 031元(其中价款4 300元,增值税731元);进货运费90元;装卸费35元。

但材料未到。

材料的实际成本=4300+96.8-6.8+35=4425
材料的进项税额=731+6.8=737.8元
借:材料采购4425
应交税费737.8
贷:银行存款5162.8
(4) 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共计发出材料960千克,计划成本24 000元。

其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600千克,计划成本15 000元;用于车间一般耗用300千克,计划成本7 500元;用于管理部门耗用40千克,计划成本1 000元;用于产品销售方面的消耗20千克,计划成本500元。

本月末
借:原材料7500
贷:应付账款7500
下月初
借:原材料7500
贷:应付账款7500
(5) 月末,按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分摊本月发出材料负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借:生产成本15000
制造费用7500
管理费用1000
销售费用500
贷:原材料24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