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精选)
专题提升Ⅳ物质的推断-2024-2025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浙教版)
![专题提升Ⅳ物质的推断-2024-2025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8acfb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6.png)
拓展课Ⅳ物质的推断学习目录目录模块一知识掌握 (1)知识点一、物质的推断解题策略 (1)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2)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2)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2)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2)知识点二、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思路 (3)【巩固提高】 (7)知识重点模块一知识掌握知识点一、物质的推断解题策略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⑴ 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⑴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⑴ 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⑴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⑴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O2。
⑴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浙教版科学九上1-2章化学高频难点易错点整理(二)推断题(无答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1-2章化学高频难点易错点整理(二)推断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4a01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5.png)
高频难点易错点:推断题一、选择题1、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A、K2SO4、Ba(OH)2、Na2CO3 B. Na2CO3、AgNO3、KNO3C.K2CO3、NaCl、Ba(NO3)2D. KNO3、MgCl2、NaOH2.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A gNO3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Na+、CO32-、SO42- B.Cu2+、CO32-、SO42-C.Cl-、CO32-、SO42- D.Na+、Ba2+、Cl-3、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
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以下推测中正确的是( )A.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4+ B.可能存在CO32-C.Na+一定存在D.Na+、Cl-可能存在4、一瓶不纯的K2CO3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KNO3、Ca(NO3)2、KCl、Cu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3)另称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 1.97g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质中可能含有KNO3、Na2CO3B、杂质中肯定不含有Ca(NO3)2、CuCl2、Na2CO3C、杂质中肯定含有KCl,可能含有Na2CO3D、杂质中肯定含有KCl、Na2CO3,可能含有KNO3二、填空题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第二步: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12 第三步:继续向第一步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物质推断专题训练 浙教版
![物质推断专题训练 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336ffc81c758f5f61f67f9.png)
化学推断题一般有结构推断型、 现象推断型、计算辅助推断型和图示 或列式转变推断型四类。
一、结构推断型
例 1:有 A、 B、C、 D四种元素。当A元素的原子失 去3个电子时,B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它们形成 的微粒,电子排布都跟氖原子相同。 C元素原子在第 三层上的电子数比第二层上的电子数少一个。D元素 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的 固体物质。
上题属于结构推断型。有时题意给出各 种实验现象,让我们根据现象和有关变化来 推断结论。这类题目我们把它归纳为现象推 断题。
二、现象推断型 例 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NO3、 K2SO4、KMnO4、CuSO4、 NaCl、
FeCl3、 FeCl2 、 C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 四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第一步:向混合物中加水,形成无色透明溶液①; 第二步:向溶液①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 BaCl2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得白色沉淀②和滤液③; 第三步:在白色沉淀物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第四步:向滤液③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_,肯定没有 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
四、图示或列式转变推断型 例 5:现有 H2SO4、BaCl2、NaOH、Na2CO3、Ca ( OH)2五种溶液和 CO2一种气体,有下图所示的相 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 生化学反应,试确定1~6号位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分析:
本题的突破口在于找到和其他物质关系最 多的一种,也就是连线最多的那种物质。根据 六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只有H2SO4能和 其他四种物质反应,所以2就是H2SO4 。
浙教版九上_科学_化学__推断题_专题精讲(附习题)
![浙教版九上_科学_化学__推断题_专题精讲(附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207e39bb68a98270fefa15.png)
实验、推断题解题技巧:1、根据其特征,先行确认其中一种物质。
(若有多种可能,根椐题意逐一排除)2、当无法确定物质时,可先行确认离子,然后进行推断。
3、离子(元素)不变,是推断题的基础认知。
4、一定要代入推理验证无误,才算完成。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蓝色:CuSO4•5H2O、含Cu2+ 溶液红色: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黄色)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紫黑色:KMnO4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HCl产生酸雾:HCl、HNO3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④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4. 燃烧时的主要现象:①在氧气中:硫——蓝紫色火焰;铁——火星四射;木炭——发白光。
②在空气中:镁带——耀眼的白光;红磷——“白烟”;硫、氢气——淡蓝色火焰;CO、CH4——蓝色火焰10.(20XX年黄石市)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
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
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2)F→G的反应类型(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4)指出B的一种用途4. (20XX年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推断题专题(附答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推断题专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00b03e04a1b0717ed5dda8.png)
样品 A 溶 液 B 滤 甲沉 淀 乙 沉 淀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②过量NaOH 溶液过滤 ④ 过量丙 沉 淀科学化学提升:推断题专题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红色固体③ABDE F CG Y 高温 ②X 溶液过量稀盐酸①O 2 加热 ④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甲是 ;滤液C 中的溶质是 ;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的推断(49张)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的推断(49张)](https://img.taocdn.com/s3/m/ab9a4bb948d7c1c709a145db.png)
5.有一混合物是由盐酸、碳酸钠、硫酸、氯化铜、硝酸钾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
下图所示。据此回答:该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解:由于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若混合溶液有硫酸,滴入氢氧化钡应立即 出现白色沉淀,排除硫酸;由于开始时加入的氢氧化钡不产生沉淀,说明了含有盐酸,加入 一定量时产生了沉淀,说明了含有氯化铜;由于盐酸能与碳酸钠不能共存,说明了不能存在 碳酸钠;通过以上实验不能判断硝酸钾是否存在,是可能含有的物质。 故答为:盐酸和氯化铜 硝酸钾。
4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的推断 (49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 黑色:CuO、C粉、MnO2、Fe3O4、Fe(还原)、FeO 红色:Cu、Fe2O3 蓝色:CuSO4·5H2O 黄色:S粉 绿色:Cu2(OH)2CO3 (2)溶液颜色 蓝色溶液: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如:CuSO4、CuCl2、Cu(NO3)2溶液 黄色溶液:含有铁离子的溶液。如:FeCl3、Fe2(SO4)3、Fe(NO3)3溶液 浅绿色溶液: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如:FeCl2、FeSO4、Fe(NO3)2溶液 紫红色溶液:KMnO4溶液
22
题型三:框图型推断题
6.图示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若方法1中的X物质为常见气体,且发生置换,则X是
(填化学式)
(2)写出方法2的化学方程式
。
(3)铜片A铜片B,铜片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mA,mB,mC,其中方法1和方法2均完全反应,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的推断 (49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物质推断专题(一)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物质推断专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1f1bb0e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6.png)
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与参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
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 肯定只存在B. 肯定不存在C. 可能存在D. 可能存在NaOH8、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试样少许溶于水中,参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过滤后,在滤液中参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那么原固体物质的组成中( )A. 一定有,可能有NaC1B. 一定有NaC1C. 一定有D. 一定有和NaC110、一包由一种碱和一种正盐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试由上述试验步骤和现象,推断组成这种固体混合物的两种可能结果:〔1〕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2〕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
11、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试验: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参加足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参加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下图。
请答复以下问题:(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2〕实验中不能用BaCl2 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为什么?13、一气体混合物中含有、、和四种气体.现将其分别通过如下试剂〔均足量〕,请判断所得气体的组成情况〔假设每步反响都进行完全〕.〔1〕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_____ 〔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浓,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_____ 〔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NaOH溶液、浓,最后得到的气体有:〔填化学式〕.15、某白色粉末,可能是KCl、CuSO4、、、、等六种物质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粉末,参加一定量的蒸馏水,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这原粉末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2)在滤出的沉淀中参加足量的,沉淀局部分解,同时有无色气体放出,判断原粉末一定有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至少有一种.(3)另取滤液参加NaOH溶液加热,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可判断原粉末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16、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王同学按照如下图流程进行了实验:①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可能有氯化钾②步骤Ⅱ中沉淀局部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③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一定没有碳酸钠④步骤Ⅱ中沉淀局部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7、某白色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钠、硝酸钙、硝酸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2)NaCl、BaCl2、HCl. 12、〔1〕氯化钠、碳酸钠〔2〕氯化钡引入外源性氯离子,影响原有粉末中是否有氯离子的判断。
浙教版科学推断题专题练习
![浙教版科学推断题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1b0fa390912a216147929de.png)
推断题专题班级 姓名一、推断题的一些基础知识1、有色固体物质①黑色固体主要有: ;②红色固体单质一般是 ;红色固体化合物一般是 ;③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
白色不溶于酸沉淀:______ _______2、有色溶液①蓝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浅绿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常见的气体物质:_________________二、推断题练习1、A 、B 、C 、D 、E 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中的一种,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1)2A+B=C+2H 2O(2)C+D=BaSO 4↓+2A (3)C + 2AgNO 3 = 2AgCl ↓+ E根据上述反应,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
2、A 、B 、C 、D 、E 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五种物质,其中A 是酸,另一种是碱,还有三种是盐,D 是医院常用作诊断胃部疾病的药品,她们之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1)A + B C+H 2O (2)C + H 2SO 4 D + A (3)E + AgNO 3 AgCl + 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A ,B , C 。
3、现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只知它们是盐酸、碳酸钾溶液、氯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把这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有关现象如下:A+B 有气泡产生 A+C 有沉淀产生C+D 有沉淀产生 B+C 无明显变化试根据上述现象,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A ,B , C 。
4、A 、B 、C 、D 、E 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
已知A 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E 是蓝色沉淀,她们之间有如下关系:(1)2A + B C+2H 2O (2)C + D BaSO 4 + 2A(3)D + CuSO 4 BaSO 4 + E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写出A 、C 、D 的化学式:A ,C , D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推断题综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推断题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72d33c03d5bbfd0a795673d3.png)
推断题1.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1)G的化学式为,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2)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如图所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组成元素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甲、E;(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甲:C+E→丙+D:.3.如图所示,A、B、C、D、E均为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C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B是人体内直接供能物质.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1)C的化学式(2)D→A的反应方程式.4.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
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我们可以求得m1:m2=,m1﹣△M1m2﹣△M2(填大于、等于、小于),曲线oac表示的是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填甲、或乙),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还有。
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A物质具有还原性,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E的水溶液呈蓝色,F俗称烧碱,如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1)A物质可能是;(2)E和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3)请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B物质的用途之一是.7.A~H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D、E为氧化物;F、H为非金属单质,G、I为金属单质且I单质显红色。
【中考】化学浙教版科学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精选)
![【中考】化学浙教版科学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9a869550722192e4436f637.png)
中考化学浙教版科学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精选)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一、基础过关[练习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生石灰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3.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 4.用H2O2制取氧气:5.镁条与盐酸反应: 6.锌粒与稀硫酸反应:7.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8.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9.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0.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 1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1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15.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16.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17.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9.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0.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21.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22.用硫酸除去铁锈:23.天然气燃烧: 24。
煅烧石灰石:[练习2]写出常见的五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
[练习3]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mA + nB = aM + 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计量数m与n的比一定等于a与b的比B. 若M是单质、N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C.若B是酸,则M和N一定有一种是盐D.若M和N中一种是盐,一种是水,则A和B中一种是酸,一种是碱[练习4]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其中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写出化合物A、B的化学式:。
[练习5]根据下表回答:(1) Zn(OH)2的溶解性。
(2)从上表中找出一种微溶性盐(填化学式,下同)。
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3)Zn(NO3)2、BaCl2两种溶液能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4)完成硫酸和表中的一种可溶性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练习6](1)铝和二氧化锰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造金属锰,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反应(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该反应中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中所显化合价(填“相同”或“不同”),所显化合价是。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题特训---推断题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题特训---推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4b13e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d.png)
2024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题特训推断题1.已知AF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可以转化,“—”表示可以反应,其中C是胃酸中的主要成分,B、E为单质,A、D、F为氧化物,F为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C的化学式。
(2)F和D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B、C、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E、F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为黑色固体,D和E反应生成红色固体,B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它们的转化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A的用途是。
(2)C物质所属的类别是。
(3)D→F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的反应(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七巧板拼图是儿童爱玩的游戏。
如图表示由七块板拼成的小房子,拼图的规则是有一条边相互接触(包括部分接触)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A~G分别是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硝酸银、铜、铁七种物质中的一种,E的浓溶液有强腐蚀性,F属于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1)F的化学式是。
(2)G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小房子中物质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双选,字母代表反应物)。
①BC①CD①EF①DE4.下图中的A~J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C、O、S、Ca、Fe、Cu中的元素组成。
B、C、G、H、J均属于单质;D、I均属于氧化物;农业上用E与F等配制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
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A属于(填“酸”、“碱”或“盐”)。
(2)写出构成E的粒子的符号:。
(3)写出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推断专题(word版无答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推断专题(word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c7afb7d4d8d15abe234ef9.png)
物质推断专题一、选择题。
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Na2CO3、Na2SO4、KCl、Ba(NO3)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B点清液中一定不含的溶质有()A.Na2CO3、NaOHB.Na2CO3、KCl、Ba(NO3)2C.Na2CO3、KCl、NaOHD.Na2CO3、Na2SO4、NaOH2.从盐酸、CuSO4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Ca(NO3)2溶液六种溶液中任取出两种(分别编号为a和b)混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无其他明显现象,测得混合溶液pH=1。
仅根据上述现象和数据,对a、b作出以下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肯定有一种是盐酸,另一种可能是NaOH溶液B.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a、b组合可能不止一种C.a、b都不可能是CuSO4溶液、Na2CO3溶液D.a、b都不可能是CuSO4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3.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②取实验①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③取实验①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白色粉末。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4、Na2SO4B.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C.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D. 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NaOH4.A、B、C、D 四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它们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B 是氧化物,C 为碱,D 由两种元素组成。
最新-九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推断题练习 浙教版 精品
![最新-九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推断题练习 浙教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f41cd25eff9aef8941e069c.png)
物质推断题11.【衢州】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请写出A 物质的化学式 ,G 物质的化学式 。
2.【佛山】A 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C 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白色不溶物,请填空:1)A 、B 、C 。
(填写化学式)2)D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D 还可能含有溶质是 。
3.【上海】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的化学式 。
(2)加入CaCl 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 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 的成分 (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 2CO 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厦门】小明在家中厨房取得一种白色粉末A ,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若A含有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_______,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A不含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D →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瓶气体,它由H2、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用它进行以下实验:Ⅰ、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沉淀。
Ⅱ、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
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壁上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化学式填空回答问题:(1)气体中一定没有。
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化学推断题
![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化学推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bfdfcca76e58fafbb0031c.png)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生姓名年级初三学科科学上课时间教师姓名课题化学推断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等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2、掌握典型物质的特征颜色、物质间反应的特征现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激发求欲、提高学习兴趣——理清思路、找准突破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或检查作业,讲解习题或抽查知识点或上节课的错题】1、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④(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点即可);【学科问题】化学推断题是中考常考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常称为大部分学生所头疼【学生问题】1、学习风格:2、先行知识分析:题目突破口抓的不准洞察题目可用信息能力需加强各物质特性及反应特点熟练度不够1.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都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突破口一:物质特征颜色(1)固体:红褐色沉淀①生成物:Cu(OH)2、Fe(OH)3、CaCO3、BaCO3、Ag2CO3、Mg(OH) 2、Fe(OH)2、BaSO4、AgCl、Ag2SO4溶于稀HNO3不溶于稀HNO3注意:其中BaCO3沉淀,加稀HNO3、稀HCl沉淀溶解,而加稀 H2SO4沉淀不消失而Ag2CO3只稀HNO3,加稀HCl、稀 H2SO4沉淀都不消失②黑色固体:CuO、Fe3O4、MnO2、炭粉、铁粉(FeO)③红色固体:铜粉、Fe2O3(红棕色)、HgO (Cu2O 砖红色)④紫黑色固体:KMnO4、I2⑤黄色固体:S⑥白色固体:KClO3、KCl、NaCl、Na2CO3、P2O5、MgO、CuSO4(2)溶液:铜盐溶液:CuSO4、Cu(NO3)2溶液为蓝色;CuCl2溶液为蓝绿色铁盐溶液:黄色(棕黄色)FeCl3、Fe2 (SO4) 3、Fe(NO3)3溶液亚铁盐溶液:浅绿色(很淡)FeCl2、FeSO4、Fe(NO3)2溶液KMnO4溶液紫红色,其它溶液一般为无色⑴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后出现不溶物①原混合物中原来就有难溶物,如CaCO3、、Mg(OH) 2等②原混合物中某些物质互相反应生成沉淀,如Ba Cl2、Na2SO4、K2 CO3的混合物⑵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后,得无色溶液(或产生白色沉淀,同时得无色溶液)则混合物中一定不含Cu2+、Fe3+、KMnO4等⑶常见“不溶物(沉淀)”的性质①有色沉淀②难溶于酸题型一:叙述型推断题,常用“正推法”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也可能只含有一种物质,为了鉴别它做了如下实验:(a)取一些样品溶解在水里,有白色沉淀生成,把悬浊液过滤,得无色滤液。
浙教版九年级期末复习化学推断及实验专题(含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期末复习化学推断及实验专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ac5d6ef18583d04864591f.png)
化学推断及实验专题一、化学推断题例1.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_。
(2)CuO 与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 2SO 4;Cu(OH)2(2)O H CuCl HCl Cuo 222+=+【解析】(1)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有硫酸钡和氯化银,C 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E 和溶液F ,所以E 就是氢氧化铜,所以C 中含有铜离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知,D 中就含有铜离子,所以G 就是硫酸钡,D 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D 就是硫酸铜,B 就是硫酸,硫酸铜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所以C 就是氯化铜,F 就是氯化钠,A 就是盐酸,经过验证各种物质都满足要求。
变式训练1. 由C 、H 、O 、Fe 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 、Y 是化合物。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是非金属单质B. 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C. 物质Y是含Fe的氧化物D. 图中涉及的反应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答案】B2. 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固体a是铜B. X一定是Na2SO4C. 溶液B中含有的盐有Ba(NO3)2、NaNO3D. 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答案】C3.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物的条件未标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是酸,乙和丙可能是金属B. 甲是碳,乙和丙可能是氧化物C. 甲的物质类别只能是单质或酸D. 甲、乙、丙、丁可分属不同类别的物质【答案】C4.下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推断专题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推断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294f90240c844769eaee95.png)
化学推断专题I、知识点整理1、初中化学推断题“题眼”归纳CH 4: 最简单的有机物2、常见的转化关系1.碳三角2.金属三角3.酸碱盐三角3、有催化剂的反应CO 2 CaCO 3 H 2CO 3CaOCaC COFe Cu H 2CuSO 4CuOFeCl 2FeSO 4H 2SO 4 NaOH Na 2CO 3 CuCaHCl HNO 34、特殊的反应:电解水:2H2O通电2H2↑+ O2↑高温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高温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高温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高温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II、题型分类题型一、白色固体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①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②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据此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Na2SO4、BaCl2B.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CuSO4C.该粉末中可能含有KNO3、Na2SO4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l2【答案】A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FeCl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有气泡产生;(3)另取(1)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4)在(3)中滴加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答案】Na2CO3;CaCO3、Na2SO4、FeCl3;NaNO3.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想确定其组成成分,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了如下实验(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均为足量);请回答:(1)固体粉末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的原因是;(2)如何判断固体粉末中是否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答案】碳酸钠、硫酸钠;BaCO3+2HNO3=Ba(NO3)2+H2O+CO2↑;取澄清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能观察到沉淀产生,就可以确认固体中有氯化钠存在,否则就不存在氯化钠4.(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克水溶解制成溶液后投入146克稀盐酸中完全反应,共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8.8g.求:(1)该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一、基础过关[练习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生石灰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3.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 4.用H2O2制取氧气:
5.镁条与盐酸反应: 6.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7.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8.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9.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0.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 1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1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15.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16.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17.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9.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0.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21.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22.用硫酸除去铁锈:
23.天然气燃烧: 24。
煅烧石灰石:
[练习2]写出常见的五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
[练习3]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mA + nB = aM + 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m与n的比一定等于a与b的比
B. 若M是单质、N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M和N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M和N中一种是盐,一种是水,则A和B中一种是酸,一种是碱
[练习4]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其中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写出化合物A、B的化学式:。
[练习5]根据下表回答:
(1) Zn(OH)2的溶解性。
(2)从上表中找出一种微溶性盐(填化学式,下同)。
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
(3)Zn(NO3)2、BaCl2两种溶液能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
(4)完成硫酸和表中的一种可溶性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练习6](1)铝和二氧化锰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造金属锰,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
,()反应(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
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该反应中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中所显化合价(填“相同”或“不同”),所显化合价是。
(3)据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2Fe0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试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K2FeO4+10H2O===4Fe(OH)3↓+8KOH + ↑
(4)CO2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CO2扑灭,因为镁能在CO2中继续燃烧,生成黑色(单质)和白色(化合物)两种固体。
(5)NaOH溶液可以吸收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多余的有毒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由此,请你写出氯气和熟石灰反应(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二、知识点考察
1.寻找明确的“题眼”快速推断
[典型例题1]
A为紫黑色固体,B为无色溶液,C、D都是黑色粉末,将A、B分别加热时都有F气体产生,将B和C混合不加热比只加热B生成F的速率要快,且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只用A加热时,还会有C产生,D在F中比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以上事实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
B. ;D. ;E. ;F. 。
[典型例题2]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另外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若甲为单质,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①;
②;
③。
(2)若丙为单质,则甲为;乙为;丙为。
(填化学式)
实验室制丙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种)。
[跟踪练习1] 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
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
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
元素也相同。
已知C、丙均为黑色固体,C和E在高
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
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甲______、E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甲:________ ____;
C+E→丙+D: ____ ____。
[典型例题3]
A~G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C 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练习4]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 是一种气态氧化物、D 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X 、Y 、B ;
(2)写出符合上图转化关系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反应 a ,②Z →D 。
2.推断过程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
[典型例题4]下列A ~D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 为含有金属钠离子的盐,C 为大理石 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1)A 的化学式 ;C 的化学式 。
(2)D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判断的理由:
① ;
② 。
(3)D 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跟踪练习]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
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红色固体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 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4)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5)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3.推断与计算综合
[典型例题5](2007石景山期末试题,37题,5分)
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下图所示:
⑴装置I的作用是。
⑵装置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不写反应条件)。
⑶装置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
反应类型为。
⑷从装置Ⅰ、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O2和H2O,若产生896 g O2,消耗
1012 g CO2,则同时消耗H2O g。
4.没有明显的突破口时要联想具体物质的性质
[跟踪练习1]
右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
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
丙。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丙和丁: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又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