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散步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教学设计
江阴市要塞中学王少东【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引导学生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散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牧歌式的情景,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性美。本文主要在于对学生审美阅读的启蒙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进入课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寻找美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
语文又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以“情”感人是语文课的重要特点。从某种角度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之间情感流动的过程,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有情感因素在课堂中闪光。新课程强调教学目的的根本转变,由传授知识型跨越到弘扬人文精神型。新教材不把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课本本身作为教学的惟一目的,而是力图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散步》,就是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珍惜亲情。
以上是我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实现如下目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味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和语言美,并学习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学生自主诵读、体验、感悟、评价本文的主题思想,并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等活动,获得选材和语言表达的技巧;促成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道德伦理意识的形成,进而获得有意的生命启迪。另外,根据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当今学生只知索取爱,不知奉献爱,“孝道”的传统道德意识普遍薄弱的现状,特拟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树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道德观。
教学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理解通过传神有趣的细节,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相处和睦的生活情趣的写法。
(二)能力培养点
1、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体验点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重点: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难点:品味揣摩语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感熏陶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公益广告《爱心传递》。
2.学生畅谈感受(指名2—3名学生)
提问:这则广告传递的是什么样的爱心?(孝顺之心)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听文入境、整体感知:
1.在音乐伴奏下听课文朗读录音
(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钢琴曲《母亲的信》,轻柔的音乐和饱含情感的范读,唤起学生对亲情
的共鸣)
2.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谐)
三、读文生情、品位语言
和谐的家是美好的、温馨的,和谐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现在我们就抓住这两个关键字,把课文读一遍,融入到了文中那和谐的氛围里。
要求: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写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让一个平凡的家庭尽显和谐。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认为谁做得最好?
问题设计:
(1)散步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
(2)在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说明什么?
(3)面对“我”的选择,母亲又是怎样决定的?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并未写妻子、儿子的反应,想象一下二人的反应?
(过渡:《散步》这篇散文,浅中寓深,平中出巧,是一篇公认的美文。在散步过程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使文章充满了亲情美,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除此之外,你觉得文章还美在哪里?希望同学们能够用自己的眼睛把它们找出来,)
1.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作者精心选择了“新绿”、“嫩芽”和“冒着水泡的冬水”这些能表现初春特色的江南景物来写。作者还特地作了进一步的点染:“这一切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全家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出现了,这些景物为人物增添了色彩,增添了生机和活力。)“那里有金色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优美迷人的田园风光,一家人在此散步,感情和谐、景色宜人,展现了全家福的画面。)
2.美在文章多处出现比较对称的语言,读起来给人以美感。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
这些语言简洁、凝练、含蓄,组织得也很工整,使用了很多松散的对偶句,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和谐的美感。
四、品文入理,合作研讨
这篇文章难道仅仅是写散步吗?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深刻含义?
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