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案例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A并购B为例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A并购B为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A并购B为例一、引言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权或资产,以达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增加利润等目的的行为。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活动愈发频繁,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财务风险。
本文将以A公司并购B公司为例,探讨企业并购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以及如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
二、企业并购的动机1.资源整合:企业并购可以通过整合合并双方的资源,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2.市场拓展:通过并购可以进入新的市场,扩大经营范围,实现规模效应。
3.增加利润:通过收购具有潜力的企业,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1.财务状况不稳定: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不尽如人意,存在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现金流不稳定等风险。
2.负债问题:被收购企业可能存在较高的负债结构,如大量短期债务或高利负债,给收购企业带来财务压力。
3.资产重估风险:并购过程中,需要重新评估被收购企业的资产价值,可能面临资产减值的风险。
4.管理团队整合问题:并购后,如何整合两个企业的管理团队、业务流程等也是一个风险点,如果整合不当可能导致业务瘫痪。
5.法务问题:并购活动需要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如反垄断法、证券法等,如果对相关法规不了解或违规操作,会面临法务风险。
四、财务风险分析1.财务状况分析对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通过分析被收购企业的财务数据,可以了解其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负债结构分析对被收购企业的负债结构进行评估,包括长期债务、短期债务、利息负债比等指标。
通过评估负债结构,可以判断被收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3.资产重估风险评估通过对被收购企业的资产进行重估,判断其是否存在资产减值的风险。
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机构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评估,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4.管理团队整合分析在并购过程中,对两个企业的管理团队进行整合是关键的一步。
《2024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海信并购科龙的案例分析》范文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海信并购科龙的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在现今全球化、数字化的商业大环境下,企业并购已经成为加速企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常用策略之一。
然而,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遇到一系列财务风险问题。
本篇案例分析,将以海信并购科龙这一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及控制策略。
二、案例背景海信集团作为国内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选择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和业务范围。
科龙作为另一家具有相当实力的家电企业,其品牌和产品线与海信有较高的互补性。
因此,海信决定并购科龙,以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三、海信并购科龙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一)财务风险识别在并购过程中,海信面临着多种财务风险。
首先是估值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对科龙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存在偏差。
其次是融资风险,并购需要大量资金,如何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和控制融资成本是关键。
此外,还有支付风险、会计处理风险等。
(二)财务风险评估针对上述风险,海信进行了详细的风险评估。
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各项风险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了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财务风险的危害不容忽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四、海信并购科龙财务风险控制策略(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海信在并购前,对自身及科龙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体系,以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合理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在并购过程中,海信采用了多种评估方法对科龙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包括资产基础法、市场比较法等,以降低估值风险。
(三)多元化融资和支付方式海信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并采用现金、股票等多种支付方式,以降低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
(四)加强会计处理和审计监督海信加强了会计处理和审计监督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减少会计处理风险。
同时,通过定期审计和专项审计等方式,对并购过程中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
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摘要: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战略选择,然而,并购行为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所取得的财务绩效。
本文以中国汽车公司吉利汽车并购瑞典汽车公司沃尔沃为例,探讨了企业并购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吉利汽车,沃尔沃引言:企业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份或资产,以实现快速扩张、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等战略目标的一种行为。
近年来,由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变化的不断加快,企业并购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然而,企业并购的决策与实施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并购后的财务绩效则直接关系到企业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通过对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案例的分析研究,旨在探讨企业并购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一、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的背景吉利汽车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乘用车生产商,而沃尔沃则是瑞典的著名汽车制造商。
2010年,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历史上最大的外资并购案。
吉利汽车通过这一并购实现了从中国本土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跨越,而沃尔沃则通过吉利汽车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市场资源,加速了公司的发展。
二、并购后的财务绩效评估企业并购后的财务绩效评估是判断一项并购交易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并购的财务绩效。
1.营业额增长:并购前,沃尔沃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但在一些地区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通过吉利汽车丰富的市场资源和市场渠道,沃尔沃在并购后实现了营业额的快速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的全球销量大幅度增长,市场份额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2.成本节约:吉利汽车通过与沃尔沃的并购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整合,实现了成本节约的效果。
例如,在采购、研发等方面,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合理分配,从而降低了整体成本。
3.资源整合:吉利汽车通过并购沃尔沃,借助后者在高端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实现了自身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的提升。
《2024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海信并购科龙的案例分析》范文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海信并购科龙的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管控对于并购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文以海信并购科龙这一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及控制策略,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案例背景海信集团作为一家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近年来积极寻求海外扩张与内生增长并举的发展策略。
科龙作为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其技术与市场资源对海信具有吸引力。
双方在协商后,海信决定并购科龙,以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标。
三、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分析(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价值的合理评估是关键环节。
科龙的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主要来自于其资产估值的准确性、负债的完整性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测等方面。
海信在并购过程中需谨慎评估这些因素,以避免因价值评估不当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融资风险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融资成本和融资时机上。
海信在并购科龙时需考虑融资渠道的选择、融资规模的确定以及融资成本的控制等问题。
不当的融资决策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压力增大,增加财务风险。
(三)支付风险支付风险主要涉及支付方式的选择和支付时机的把握。
海信在并购科龙时需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如现金支付、股票交换等,并合理规划支付时机,以降低支付风险。
四、财务风险控制策略(一)完善价值评估体系海信在并购科龙前,应组建专业团队对科龙进行全面、细致的尽职调查,包括资产评估、负债核查、未来盈利预测等方面。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确保目标企业价值的合理评估。
(二)优化融资结构海信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并购需求,合理选择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
在融资过程中,应注重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谨慎选择支付方式海信在确定支付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企业财务状况、市场环境、支付风险等因素。
《2024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海信并购科龙的案例分析》范文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海信并购科龙的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并购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如何有效控制这些财务风险,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并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成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以海信并购科龙为例,深入探讨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及控制策略。
二、企业并购背景及案例概述海信集团作为国内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近年来积极拓展市场,寻求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科龙作为一家在特定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其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与海信的战略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此次并购旨在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实现技术共享、市场扩张和成本优化。
三、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一)估值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科龙的估值是关键环节之一。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对科龙的估值可能存在偏差,从而带来财务风险。
(二)融资风险海信在并购过程中需要筹集大量资金,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成本的高低以及资金到位时间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并购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支付风险支付方式的选择、支付时机的把握等都会影响并购的支付风险。
如支付方式不当或支付时机选择错误,可能导致海信的现金流紧张或支付成本过高。
四、海信并购科龙财务风险控制策略(一)估值风险控制为降低估值风险,海信采用了多种估值方法对科龙进行综合评估,并充分考虑了市场环境、科龙的未来发展空间等因素。
同时,引入了第三方机构进行尽职调查,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二)融资风险控制海信在融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和成本,选择了适合自身的融资方式。
同时,合理安排了融资结构,确保了资金的及时到位和降低融资成本。
(三)支付风险控制海信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采用了混合支付方式,包括现金、股票等。
同时,根据并购进程和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合理确定了支付时机。
此外,还制定了应对支付危机的预案,以降低支付风险。
五、案例分析总结及启示通过对海信并购科龙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并购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
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不仅可以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并购案例的财务分析,评估其经济效益和风险,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并购概述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1)并购方: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智能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2)被并购方:YY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Y电子”),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
2. 并购背景XX科技在智能设备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但产品线相对单一。
YY电子在电子产品领域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品牌影响力,但技术实力相对较弱。
为拓展产品线、增强市场竞争力,XX科技决定并购YY电子。
三、并购财务分析1. 并购成本分析(1)并购价格:XX科技以现金方式收购YY电子100%的股权,并购价格为5亿元。
(2)并购费用:包括律师费、审计费、评估费等,共计1000万元。
2. 并购收益分析(1)营业收入:并购后,XX科技的产品线得到丰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预计并购后第一年营业收入增长20%,第二年增长30%,第三年增长40%。
(2)净利润:并购后,XX科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预计净利润增长15%。
(3)投资回报率:根据并购后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预计投资回报率为20%。
3. 财务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并购后,XX科技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为应对市场风险,XX 科技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2)财务风险:并购后,XX科技负债率可能上升。
为降低财务风险,XX科技将优化财务结构,加强现金流管理。
(3)法律风险: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法律纠纷。
为降低法律风险,XX科技将聘请专业律师团队进行法律审查。
四、并购财务总结XX科技并购YY电子的财务分析结果表明,该并购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企业并购案例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案例财务分析引言:企业并购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旨在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势,实现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然而,在进行企业并购时,财务分析是关键的一环,旨在评估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并购对购买方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并购案例,对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进行探讨。
案例背景:某电子科技公司A计划收购竞争对手B公司。
目前,A公司是一家拥有良好市场份额的知名企业,而B公司是一家新兴企业,在技术和研发方面表现出色,但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A公司认为,通过收购B公司,可以整合双方的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财务分析过程:1. 目标企业B公司的财务状况在进行并购前,首先需要对目标企业B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资产负债表:分析目标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结构,评估其资产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状况,以了解其财务稳定性。
- 利润表:分析目标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等指标,评估其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 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企业的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评估其现金流量状况和资金运作能力。
2. 并购对购买方A公司的影响掌握了目标企业B公司的财务状况后,需要对并购对购买方A公司的影响进行分析。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资本结构变化:并购可能造成资本结构的变化,包括负债水平、权益比例等。
评估这些变化对A公司的财务风险和融资成本的影响。
- 盈利能力提升:并购是否能够提升A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等。
通过财务指标分析,评估并购对A公司的盈利增长的潜力。
- 现金流对比:通过现金流量对比分析,评估并购对A公司的现金流量的影响。
重点考虑并购后的现金流是否可持续和稳定,以及是否能满足A公司的运营和投资需求。
3. 风险评估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考虑到并购的风险。
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融资风险等。
通过对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并购过程中的风险程度和潜在影响。
结论:通过对目标企业B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并购对购买方A公司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评估并购案例的可行性和潜在效益。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分析--以好想你并购百草味为例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分析--以好想你并购百草味为例
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权或全部资产而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市场竞争力。
好想你是一家知名的蜜饯品牌,而百草味则是一家主要经营休闲食品的公司,这两家公司于2019年进行了并购。
在进行并购决策时,财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可能用到的财务分析指标和方法:
1. 财务比率分析:通过计算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从财务角度评估企业健康程度和盈利能力。
2. 盈利预测和现金流量分析:分析并购前后企业的预期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的变化,评估并购后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盈利,以及实现退出时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3. 财务尽职调查:对并购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财务分析,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负债表估值分析、利润预测和现金流量分析等,评估并购对象的价值和风险。
4. 市场和行业分析:从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市场规模等角度评估并购对象的市场前景和竞争优势,判断并购价值和风险。
以上是一些可能用到的财务分析指标和方法。
在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和方法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并购决策,实现战略目标。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分析联想并购案例的新框架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分析联想并购案例的新框架联想并购案例是指2005年联想集团以13.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的案例。
这一并购案对联想来说是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推动了联想从一个中国企业成长为全球电脑制造商。
然而,虽然并购在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财务风险。
首先,企业并购案例中的财务风险之一是市场风险。
并购涉及到巨大的资金投入,如果市场环境出现大幅度调整,可能会导致企业并购失败或者面临巨大亏损。
在联想并购案例中,该并购案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夕,当时全球经济不稳定,市场需求下降,给并购方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风险。
其次,企业并购案例中的财务风险之二是管理风险。
并购过程需要整合两家企业的资源和管理层,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管理风格存在差异,这会导致并购后管理层之间出现冲突和分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在联想并购案例中,联想集团需要面对来自IBM个人电脑部门的管理层和文化差异,这对联想企业的整合和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此外,企业并购案例中的财务风险之三是财务约束风险。
企业在进行并购时需要支付大量的现金或发行股票,这可能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受到财务约束,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
在联想并购案例中,联想集团通过一个控股公司以15亿美元增资10亿美元融资,来解决资金需求,但这种做法也带来了财务约束的风险。
总体而言,企业并购案例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约束风险。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财务风险,可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框架。
首先,企业在决策并购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了解市场环境和需求变化趋势,减少市场风险。
其次,企业应该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文化融合准备,确保并购后的管理层之间能够有效协作,减少管理风险。
最后,企业应该合理规划资金筹集方式,避免财务约束对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影响。
总结起来,企业并购是一项涉及巨大风险的战略决策,其中包括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约束风险。
尽管如此,通过合理的研究框架和风险管理策略,企业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实现并购目标,并取得长期发展综上所述,企业并购案例中存在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约束风险。
《2024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海信并购科龙的案例分析》范文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海信并购科龙的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快速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竞争力的常用手段。
然而,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管控,一直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本文以海信并购科龙为案例,深入分析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策略,旨在为企业并购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二、海信并购科龙背景简介海信集团与科龙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内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
海信集团通过并购科龙集团,旨在实现产业协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整体竞争力。
然而,并购过程中涉及到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尤为突出。
三、海信并购科龙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一)估值风险海信在并购科龙时,需要对科龙进行资产评估和价值判断。
若评估不准确,可能导致支付过高或过低,进而影响并购的预期效益。
(二)融资风险海信集团需要为并购筹集资金,其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以及融资时机都可能带来财务风险。
若融资成本过高或融资渠道不畅,将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
(三)支付风险支付方式的选择也是并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不同的支付方式(如现金支付、股票交换等)会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股权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带来支付风险。
四、海信并购科龙财务风险控制策略(一)加强估值风险管理海信在并购前应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科龙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技术实力等,以准确评估其价值。
同时,引入专业机构进行独立评估,确保估值的准确性。
(二)多元化融资策略海信应结合自身财务状况和融资需求,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方式。
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以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三)合理选择支付方式海信应根据并购双方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可以结合现金、股票、债券等多种支付工具,以降低支付风险。
同时,合理规划支付时机和节奏,确保企业现金流的稳定。
五、案例分析——海信并购科龙财务风险控制实践海信在并购科龙过程中,采取了上述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公司收购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日益频繁。
本次报告旨在对XX公司即将进行的收购项目进行财务分析,以评估其潜在的风险与收益,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依据。
二、收购项目概述1. 收购方:XX公司2. 被收购方:YYYY公司3. 收购方式:现金收购4. 收购价格:人民币XX亿元5. 收购目的: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三、财务分析1. 被收购方财务状况分析(1)资产负债表分析根据YYYY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情况:- 资产:截至2022年底,YYYY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XX亿元,固定资产为XX亿元。
- 负债:截至2022年底,YYYY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XX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XX亿元,长期负债为XX亿元。
- 所有者权益:截至2022年底,YYYY公司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XX亿元。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YYYY公司资产总额较大,但负债水平较高,资产负债率为XX%,表明其财务风险较大。
(2)利润表分析根据YYYY公司的利润表,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情况:- 营业收入:2022年,YYYY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XX亿元,同比增长XX%。
- 营业成本:2022年,YYYY公司营业成本为人民币XX亿元,同比增长XX%。
- 净利润:2022年,YYYY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XX亿元,同比增长XX%。
从利润表来看,YYYY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盈利能力较强。
(3)现金流量表分析根据YYYY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情况:-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022年,YYYY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XX亿元,同比增长XX%。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022年,YYYY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XX亿元,同比增长XX%。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022年,YYYY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XX亿元,同比增长XX%。
从现金流量表来看,YYYY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增长,表明其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企业并购财务分析-以宝钢并购武钢案例为例
摘要: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钢铁行业逐渐出现了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日益下降、利润趋零的现象。
从长远来看,企业并购可以使得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以提升,竞争力变强,从而效益也随之提高。
而并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财务整合风险,一旦财务整合风险解决不好,企业并购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合理的财务并购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减少并购带来的风险。
本文主要采用了财务指标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并购前后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
同时也研究了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分析,宝钢,武钢Abstract:After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has gradually witnessed overcapacity, declining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nd zero profit. In the long ru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n enhance the productivity, competi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ere are often financial integration risks. Once the financial integration risks are not solved properly,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will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we should tak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risk of financi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o as to reduce the risks brought b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method of financial index analysis to study the solvency, operation a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of Baosteel and WISCO before and after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tudies the financial risk in the process of M&A.Keywords: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financial analysis,Baosteel,WISCO目录1 引言 (18)1.1 研究背景 (18)1.2 研究意义 (19)2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19)2.1相关理论 (19)2.2研究综述 (20)3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20)3.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别 (21)3.2并购后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21)3.3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22)4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23)4.1并购前的详细的目标企业财务调查 (23)4.2选择安全有效的支付方式 (23)4.3合理安排并购后的融资资金 (23)4.4整合后进行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 (23)5企业并购案例 (24)5.1并购双方简介 (24)5.2并购背景及动机分析 (24)5.3并购前的企业评估的风险分析 (25)5.4并购后企业评估的风险分析 (28)6钢铁行业并购的政策建议 (30)6.1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定价 (30)6.2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化 (30)6.3利用政策建议严格审核 (31)结论 (31)参考文献 (3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并购动因及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旨在分析并购的动因,并对并购案例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并购动因分析1. 市场需求(1)市场扩大: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2)市场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需要通过并购来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2. 技术进步(1)技术领先: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2)技术整合:并购可以实现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
3. 产业政策(1)产业政策支持: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2)产业整合:并购有助于推动产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
4. 资源配置(1)优化资源配置: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降低成本:通过并购,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5. 企业战略(1)多元化经营: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
(2)产业链整合:并购有助于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并购案例财务分析1. 案例背景某A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A公司面临销售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
为应对市场竞争,A 公司决定通过并购来拓展业务领域,提高盈利能力。
2. 并购动因(1)市场需求:A公司希望通过并购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满足消费者需求。
(2)技术进步:A公司希望通过并购获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3)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进行产业升级。
3. 并购方案(1)目标企业:B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智能家居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2)并购方式:A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B公司全部股权。
(3)并购价格:A公司支付给B公司股东的总对价为5亿元。
4. 财务分析(1)并购前后盈利能力分析并购前,A公司营业收入为10亿元,净利润为1亿元;并购后,A公司营业收入为15亿元,净利润为2亿元。
并购后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公司并购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并购的成效,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二、并购背景1. 并购双方简介- 并购方:某A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 被并购方:某B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某产品生产和销售,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基础。
2. 并购原因-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并购B公司,A公司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 技术互补:B公司拥有一项独特的技术,与A公司现有技术形成互补,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
- 优化产业链:并购B公司可以优化A公司的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三、并购过程1. 并购方式:A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B公司100%的股权。
2. 并购价格:经双方协商,A公司以1亿元的价格收购B公司100%的股权。
3. 并购时间:20xx年6月1日。
四、并购后财务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并购后,A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5亿元,较并购前增长50%。
其中,流动资产占比为60%,非流动资产占比为40%。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占比最高,达到30%,其次是应收账款和存货。
(2)负债结构分析并购后,A公司的负债总额为0.8亿元,较并购前增长40%。
其中,流动负债占比为60%,非流动负债占比为40%。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占比最高,达到30%,其次是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
(3)所有者权益分析并购后,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0.7亿元,较并购前增长30%。
其中,实收资本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是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并购后,A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2亿元,较并购前增长40%。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80%,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20%。
(2)营业成本分析并购后,A公司的营业成本为0.8亿元,较并购前增长35%。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以辉瑞并购惠氏为例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以辉瑞并购惠氏为例
辉瑞公司于2015年11月宣布将以16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惠氏
公司,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跨国制药公司并购交易。
这个交易的
目的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缩减产品线、降低研发成本等,但是同
时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1. 交易金额过大:交易金额过大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财务压力
增加,例如由于财务杠杆效应导致利息负担较高,同时也可能导致
商誉较高。
2. 净利润下滑:合并后,公司需要对业务重新整合,这可能对
合并后净利润造成影响。
来自合并的收益需要在合并后的财务报表
中反映,如果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则可能会导致净利润下滑。
3. 科研成本增加:合并后公司可能需要对新药物进行投资,研
发成本会因此增加。
此外,若合并后需要投资于开发新药,则这将
增加公司的研发风险。
4. 商品价格波动:由于市场供求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所处的商品价格可能会波动,从而影响其经营业绩。
5. 法律规定不适应:例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可能要求辉瑞在
合并后出售一些产品。
这将限制公司的合并效果,并可能导致收购
后短期内的财务不稳定。
以上是辉瑞并购惠氏财务风险的一些方面,企业在进行并购交
易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保证
并购的成功。
企业收购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日益增多,成为推动企业扩张、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企业收购项目的财务分析,评估其收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依据。
二、项目背景(一)收购方基本情况收购方为我国某知名企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XX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二)被收购方基本情况被收购方为我国某地区的一家中小企业,主要从事XX行业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较低,但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
(三)收购目的本次收购旨在通过整合资源,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以下目标:1.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2.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3.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4. 拓展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财务分析(一)收购价格合理性分析1. 收购价格确定依据本次收购价格为被收购方净资产价值的10倍,即收购价格为1亿元。
收购价格确定依据如下:(1)被收购方净资产价值:根据审计机构出具的报告,被收购方净资产价值为1000万元。
(2)市场同类企业估值:通过分析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收购案例,得出市场同类企业估值范围为净资产价值的5-15倍。
(3)被收购方未来发展潜力:考虑到被收购方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发展,故采用较高估值。
2. 收购价格合理性评估综合以上因素,本次收购价格在市场同类企业估值范围内,且考虑了被收购方未来发展潜力,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二)收购资金来源分析1. 自有资金:收购方自有资金5000万元,可用于支付部分收购款项。
2. 银行贷款:收购方计划向银行申请贷款5000万元,用于支付剩余收购款项。
3. 增发股份:收购方计划通过增发股份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支付收购款项。
企业并购整合的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整合的财务分析一、并购筹资规划1、企业内部留存指企业将以前年度留存下来、未分配的收益,以及当年产生的收益用于企业并购。
但可能与股东产生一定的冲突(如果股东认为还此外有更好的投资机会而不愿意把留存收益留存在企业,则企业惟独付出较高的成本才干将留存收益用于并购)。
2、增资扩股并购企业选择增资扩股方式取得现金来并购目标企业时,必须考虑股东增资意愿的强弱。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 1 )增发股票的筹资成本; ( 2 )股东的控制权问题(控制权稀释问题 )。
3、股权置换指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并购企业将自身的股票支付给目标公司股东。
股权置换普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 ( 1 )由并购企业出资收购目标企业全部股权或者部份股权,目标企业股东取得现金后再购买并购企业的新增股票; ( 2) 由并购企业收购目标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部份资产,再由目标企业股东认购并购企业的新增股票; ( 3 )直接用并购企业的新增股票置换目标企业股票。
4、金融机构信贷不同于普通的商业贷款,要求并购企业提前向可能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提出申请,并就各种可能浮现的情况交换意见。
这种贷款与普通的商业贷款相比金额大、偿债期长、风险高,故需要较长的商讨时间。
5、卖方融资--指并购企业推迟支付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份并购款项。
当被并购企业急于脱手时可能发生。
但普通要求并购企业有极佳的经营计划。
这种方式对被并购企业也有好处:付款分期支付,则税负自然也可分期支付,使其享有税负延后的好处,而且还可以要求并购企业支付较高的利息。
6、发行企业债券(常用)有以下好处: ( 1 )债券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因此融资成本较低; ( 2 )可以避免股东控制权稀释问题。
缺点:发行债券由于其偿还日期确定,并且到期后难以协商展期,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可采用现金支付、债券支付和股票支付的方式。
◼(一)税负因素◼(二)并购企业的生命周期二、企业并购的成本―效益分析(一)并购成本1、并购完成成本:债务成本、交易成本、更名成本2、整合与营运成本:整合改制成本、注入资金的成本3、并购机会成本:4、并购退出成本:(二)并购收益――指并购后新公司的价值超过并购前各公司价值之和的差额。
财务风险分析并购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财务风险,如何识别、评估和防范这些风险,对于并购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为并购决策提供参考。
二、并购背景及目标1. 并购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企业并购活动日益活跃。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许多企业开始寻求通过并购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报告所涉及的并购案例,是我国某知名企业(以下简称“并购方”)拟收购一家行业内领先的中小企业(以下简称“目标公司”)。
2. 并购目标并购方希望通过收购目标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并获取目标公司的核心技术和人才。
三、目标公司财务状况分析1. 财务报表分析(1)资产负债表分析通过分析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了解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从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表明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较强。
(2)利润表分析通过对目标公司利润表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构成情况。
从利润表来看,目标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也保持稳定,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3)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反映了目标公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从现金流量表来看,目标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长,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
2. 财务指标分析(1)盈利能力指标通过计算目标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其盈利能力。
从财务指标来看,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
(2)偿债能力指标通过计算目标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其偿债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并购是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取得其控制权的行为。
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目标企业选择错误,支付过多及整合不利,其中并购目标选择错误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了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并购方必须对潜在的多个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尤其是财务状况的审查。
通过对其会计资料真实性调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发现其财务方面的缺陷以及可能存在的财务陷阱,进一步确认各个潜在的目标企业出售的动机,这不仅便于并购方依据事先确定的财务标准和要求进行动态的取舍,筛选出与之相匹配的目标企业,而且可降低并购风险和成本。
一、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分析其财务报告进行的。
财务报告分析的原始信息来自各个潜在目标企业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期业绩报告等。
并购方通过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查,确认潜在的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以便正确估算潜在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出于保护其自身利益的角度,着重分析各潜在的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重大问题,通过运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对潜在的目标企业在资本结构合理性、盈利能力、未来发展潜力、偿债能力、资金利用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价。
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与评价,确认目标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营业务、经营风险程度;从行业相关性分析是否与并购方匹配,即能否实现经营协同效应;通过对其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分析,确认其股权结构、负债权益比率、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之间比率,计算其资本成本的高低和财务风险程度的大小,倘若并购发生,能否使资金成本降低或通过风险冲抵实现财务协同效应;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的资产结构分析,其是否存在独特的资源,如商誉、专有技术等,而这项独特的资源正好是并购方所缺少的;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计算以前年度的自由现金流量,与其自身的投资机会所需的现金需求量相比较,看目标企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若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的话,分析其股价是高估了还是被低估。
二、潜在目标企业让售的动机分析1. 潜在的目标企业出于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潜在的目标企业可能势单力薄,因财务实力不强或较弱的市场竞争力,销售和盈利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
为此,潜在的目标企业选择与一家公司联合,以联合的财务和资源优势,加速企业盈利增长,使企业在生存中求得发展。
2.潜在的目标企业大股东以出售股权换取现金,用于更好的外部投资机会。
这种情况下,可能并非潜在的目标企业经营不善,而是股东从投资战略目标出发,优化投资组合,通过减持潜在的目标企业股权所换取的现金,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并购方抓住潜在的目标企业股东急于出手的心理,可以压低并购价格。
3.潜在的目标企业旨在控制经营风险,实施多角化经营战略。
当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将经营领域扩展到原经营领域相关性较小的行业,意味着整个企业在若干不同的领域内经营。
这样当其中某个领域或行业经营失败时,可通过其他领域内成功经营而得到补偿,从而使整个企业的收益率得到保证。
4.潜在的目标企业获利能力低下,财务状况不佳,发展后劲不足。
研究表明,恶意并购中目标公司具有如下的财务特征:在并购发生前的年份内,股东报酬率低于其它股票和整个市场;公司的盈利能力低于同行业的公司;股票的内部人持有比率低于同行业竞争对手比较了恶意并购和善意并购中目标企业的特点,指出在恶意并购中,目标公司的平均收益率低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2.2%,低于市场收益率的4%,并且内部人持股比率仅为6.5%。
这类企业通过被并购,其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将得到提高,财务状况将得以改善,发展潜力将充分发挥。
5.潜在的目标企业股东出于回避过高的财务风险、保全个人财富的目的。
股东为保护股权的安全,可能不愿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愿意将资本升值的财产转换成现金或现金等物,以现金的方式保存其私人财富。
三、确定目标企业财务标准应考虑的因素1.潜在的目标企业经营范围与并购方的相关程度。
Salter和Weinhold(1979)关于公司多元化战略的三个模型之一的战略模型给出了目标企业选择的建议。
他们建议收购方应把目标企业的筛选原则限定为两个简单的原则:(1)增强相关,即获取更多的收购方已有的资源;(2)互补相关,即获取能与收购方的资源有效结合的资源。
Rumeh (1974,1977)从三个维度定义了两个企业的相关性:(1)利用相似的渠道并服务于相似的市场;(2)使用相似的生产技术;(3)运用相似的科学研究。
相应地,支持并购相关性假说的学者们建议收购方应寻找具有相关性的目标企业。
如果并购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形成规模经济来降低产品成本,最终实现垄断利润,则潜在的目标企业的业务必须与并购企业的业务相同或密切相关;如果并购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纵向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则潜在的目标企业一般是原材料供应者或产成品购买者;如果并购是为了分散经营风险,优化投资组合,则潜在的目标企业的经营范围与并购企业经营范围可以不相关。
2.潜在的目标企业负债比率与并购方的匹配程度。
并购要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使并购后的负债比率处于合适水平,若并购企业负债比率很高,就应选择负债比率低的潜在的目标企业,反之,应选择负债比率高的目标企业,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Gugler和Konrad把收购看作是收购方改变财务结构的一种工具,而恰当的目标企业选择是财务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
他们的经验研究发现,负债-所有者权益比率低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负债-所有者权益比率高的目标企业,负债-所有者权益比率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负债-所有者权益比率低的目标企业,通过这种互补性的重组而使财务结构趋向最佳财务结构。
3.根据并购方并购资金的筹集方式确定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约束条件。
如果采用杠杆并购方式,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并购资金,要求潜在的目标企业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较好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以保证债券顺利发行;若以潜在的目标企业的资产作抵押筹集收购资金,则要求潜在的目标企业资产要有较好的变现质量。
如果以牺牲并购方股东当前的股利为代价采用内部资本进行并购,则要求潜在的目标企业具有股东财富增长的潜力,以期在未来补偿股东当前少得的股利。
如果以发行股票来换取潜在的目标企业股票,并购方希望潜在的目标企业有较低的市盈率但有较高的每股收益,这样会使并购后的每股收益有所上升,从而引起市盈率的上升,带动企业股票价格上涨。
4.根据并购成本和并购风险的大小,设定潜在目标企业的资产营运规模和盈利水平的范围。
并购方在选择和评估潜在的目标企业时,所支付费用一般与潜在的目标企业的规模大小无关,所以,潜在的目标企业规模越大,并购方所付出的相对并购成本就小,反之,则高。
因此,并购方一般应从潜在的目标企业的营业收入、毛利额、净资产规模、市场份额或盈利率等方面设定下限。
当然,潜在的目标企业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因为潜在的目标企业规模过大,会加大并购风险。
5.并购方现金流量分布状况与潜在目标企业现金流量的稳定程度。
以Jensen (1983)为代表自由现金流量理论,认为进行混合兼并是为了解决企业自由现金流的问题,以便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是指超过所有以适用的资金成本折现后有正净现值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需求量的现金流。
当一个企业现有业务很盈利但是成长空间或再投资的机会很少时,这个企业就会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
面对产生的大量现金流,一种方式是将其以股利的形式给予股东。
但在这种情况下,股东要面对高的边际所得税;若对企业现有业务发展前途不甚满意时,股东可能偏向于企业保留这一现金流用于进行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并购是一种好的选择,因为企业能从兼并中获得新的正常利润。
如果并购双方的现金流量不是高度相关,则合并后公司现金流量的变化会小于并购双方现金流量的变化。
因此,有人提出,这将导致公司负债能力的增加从而提高公司的价值。
另外,由于并购降低了破产的可能性,因此联合企业的举债能力增强,这样股东可以采用提高负债比率的措施,企业新增负债的利息的抵税作用将提高公司的价值。
财务协同的来源之一是较低成本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有大量内部现金流和少量投资机会的企业拥有超额现金流。
有较低内部资金生产能力和大量投资机会的企业需要进行额外融资。
这两个企业的合并可能会得到较低的内部资金成本优势。
尼尔森(Nielson)和麦利切尔(Melicher)的研究支持了这种内部资金效应,当收购企业现金流比率较大而被收购企业该比率较小时,作为并购收益近视值支付给被收购企业的溢价比率较高。
这意味着从收购企业所在行业到被收购企业所在行业存在着资本的再配置。
郑光(1982)在他的博士论文《投资机会、协同效应以及混合兼并》中,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联合企业比其他制造企业具有更高的杠杆率。
进行混合兼并后,杠杆率的系统性上升与预期破产成本的下降是一致的。
成功的企业并购应能获得较之并购前更稳定的现金流量分布,相应增加用于有利可图项目的自由现金流。
6.潜在的目标企业的市盈率或市场评估价值的高低。
当潜在的目标企业市盈率偏低,或资产市场评估价值低于实际价值,就会吸引众多投资者,而成为潜在的目标企业。
国外实证研究认为,潜在的目标企业的市场估价率(股票市价/资产重置价值)即托宾Q比率,与被并购的可能性是高度相关的,即市场估价率越低,被并购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市场估价率越高,被并购的可能性越小。
因企业价值被市场低估的企业,会带来并购成本的下降,即使溢价收购也可能比投资于新的资产更适合。
7.合理的避税效应。
通过购并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从而增加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这也是财务协同效应的—个重要来源。
在西方现有的税法下,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亏损递延条款来合理避税。
所谓亏损递延,是指如果某公司在一年中出现了亏损,该公司不但可以免付当年的所得税,它的亏损还可以向后递延,以抵消以后若干年的盈余,公司以后年度根据抵消后的盈余缴纳所得税。
由于有亏损递延条款,一家亏损企业往往会被考虑作为合并目标或考虑合并一家盈利企业,以充分利用亏损递延期纳税的优惠。
当并购交易不是以现金支付,而是通过换股或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形式来完成时,所产生的避税效应更加明显。
以换股为例,由于交易双方不进行现金交易,在这个过程中未转移现金,也未实现资本收益,因此是免税的。
虽然资产的受让方在通过二级市场出售其所获得的股票时,需缴纳资本利得税,但在这段相当长的时期内,至少获得了“税收递延”。
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存在,这种递延税款对合并初期企业价值的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采用可转换债券的形式,即把被兼并企业的股票转换为可转换债券,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它们转化为普通股,少纳税的好处则更加显而易见,因为企业支付债券的利息是预先从收入中扣除的,税额由扣除利息后的盈利乘以税率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