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器官图、舌面元音图

合集下载

元音和辅音

元音和辅音
▪ 1.辅音的分类 ▪ 辅音又叫“字音”。辅音发音时从肺部呼出的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不同程度地受到各部位 不同方式的阻碍,造成阻碍部位的肌肉特 别紧张,较强气流突破障碍而成音。
▪ 绝大多数辅音发音时:
A
声带 不振

B
声音 不响

C
各部 位用 力不

(1)按照发音部位分类
▪ 发音部位是指气流在口腔中受到阻碍的位 置,也就是某两个发音器官为发音而接触 或接近所形成的阻气的着力点,这个着力 点会因接触面积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阻气 部位。
▪ 如图5-18,语谱图给出了低频鼻音和被衰减的 高频成分。
▪ 与“零点”对应的白色区域,随着发音部位向口腔 的后方转移而向高频移动。
零点
▪ 鼻音在开始和结束时变化的非常快。
(5)半元音
▪ 半元音有:/l,r,w,j/ ▪ 这些半元音又称“滑音、边音或流音。” ▪ 语音学符号对应关系:/j/ → “y” 例如:“you”
▪ 清塞音的VOT>70ms;浊塞音的VOT<30ms。
▪ 第一共振峰切回(F1-cutback)的现象:指 的是跟在辅音之后的元音F1转移的起始频 率。
▪ 关闭时间:自前置元音结束到瞬音释放的 时间。
▪ 浊塞音关闭的时间<清塞音关闭的时间 ▪ 浊塞音的前置元音持续时间>清塞音的前置
元音持续时间
(2)擦音
▪ 发音在口腔的后部。 ▪ 共振峰与软腭的共振
峰相似。
(4)鼻音
▪ 鼻音是用嘴唇和舌将 口腔阻塞,开启软腭, 让声音通过鼻腔产生。
对比
共振峰 声道 开口
鼻音
元音
全部是浊音
——
与元音相似 与鼻音相似

语 音ppt课件

语  音ppt课件
舌面后音:舌面后部+软腭
g[k] k[k’] h[x]
ng[ŋ]
(二)发音方法
发音方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 阻碍方式 2. 气流强弱 3. 声带振动与否
1. 阻碍的方式
(1)塞音:上下发音部位形成闭塞,气流骤然冲破
阻碍,爆发成声。
bpdtgk (2)擦音:上下发音部位靠近,形成窄缝,气流从
3. 气流的强弱
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强弱的区别。 根据除阻时气流的强弱,将塞音、塞擦音分
为2类: (1)送气音:肺部呼出的气流较强形成的音。 (2)不送气音:肺部呼出的气流较弱形成的
音。
擦音、鼻音和边音不区分气流强弱。
☞ 对比发下列音,感受呼出气流的强弱差异。
b ---- p d ---- t
一、辅音的发音
辅音的不同取决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发音部位:发音时形成阻碍的部位。 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
流的方式和状况。
下面部位:下唇和舌头。 上面部位:上唇、上齿尖、上齿背、上齿龈、
硬颚前、硬颚中和软腭。
☞ 请指出下图中数字所代表的上面部位。
(一)发音部位
双唇音:上唇+下唇
第三,共鸣器形状不同 例:二胡的共鸣器≠小提琴的共鸣器
共鸣器形状造成音色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元音 上。
如:
ɑ i
语音四要素的表现
音色成分 (主要作用) 非音色成分:音高、音强、音长 (依附于音色)
在不同的语言中语音四要素被利用的情况不同: 音色在任何语言中都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 汉语中:音高(声调,区别意义),音强(轻音)、 音长(语调) 英语中:音长(区别意义),音强(重音),音高 (语调)
sh[ʂ]

声母发音部位与方法

声母发音部位与方法

小郭画了朵红花,小葛画了朵黄花。小郭想拿他画的红花, 换小葛画的黄花,小葛把他画的黄花,换了小郭画的红花。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四口缸,十斗糠,十斗糠要往四口缸里装。一只缸能装二斗 糠,十斗糠正好装满四口缸。
j-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q-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x-舌面清擦音
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 形成阻塞;软腭上升,关闭鼻 腔通路;气流到达口腔后蓄气, 突然翻开阻碍部位成声。
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搭德到兜旦顿等敌吊 对短蹲冬 到达 大地 带动 单调 当代 导弹 道德 颠倒 调度 定单 丢掉 动乱
丢电钉督压 得到 等待 登顶 涤荡
b d的绕口令
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方法

塞擦
擦 鼻 边
部位
双 唇
唇齿 舌尖中 舌根
舌面
舌尖前
舌尖 后

不送气 b
送气 p

tk
不送气 清
送气
j
z zh
q
c
ch

f
h
x
s
sh

r

m
n

l


声母练习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双唇紧闭,声带不振动, 较弱的气流冲破双唇的阻塞, 爆发成声。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巴簸摆保颁奔帮泵比别卑表 变鬓冰不 八宝 版本 宝贝 摆布 背包 奔波 鄙薄 标榜 表白 臂膀 区分 步兵
ɡ-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舌根隆起抵住软腭, 声带不颤抖,较弱的 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 爆发成声。
ɡ-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腔图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腔图

现代语⾔⾆位图及⼝腔图国际⾳标简表现代汉语笔记绪论语⾔不能以国家概称,以民族称。

台湾称国语,明清叫官话,古代叫雅⾔、通语。

语⾔三要素:语⾳、词汇、语法语⾳:“读⾳统⼀会”管理语⾔,要在某⼀种⽅⾔基础上建⽴标准语,陈望道和北京⼈提出异议。

标准语条件:说这种⽅⾔的⼈⼝多;这种⽅⾔所写的典籍能够代表民族⽂化主流。

词汇:以北⽅近代……语法:以北⽅⽅⾔为标准语法规范,以典范的⽩话⽂著作为标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以北京语⾳为标准⾳,以北⽅话为基础⽅⾔,以典型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沿⾰:汉语历来有⽅⾔分歧,但早在先秦就已经存在共同语了。

春秋时称为雅⾔,汉称通语,明清称为官话,⾟亥⾰命时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标准语意识由来已久。

)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低级形式。

现代汉语七⼤⽅⾔:1、北⽅⽅⾔: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

使⽤⼈⼝约占汉族总⼈数的73%。

2、吴⽅⾔: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以⼴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闽⽅⾔按其语⾔特点⼤致分为5个次⽅⾔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州话为代表。

此外有学者还主张将皖南徽州⽅⾔独⽴出来称为徽⽅⾔;将⼭西保留⼊声的地区从北⽅⽅⾔中独⽴出来,称为晋语,与上述七⼤⽅⾔合称九⼤⽅⾔。

1.第⼀章语⾳2.第⼀节语⾳的性质3.4.(⼀)语⾳是语⾔的物质外壳,是代表⼀定意义的声⾳。

5.(⼆)语⾳的性质:物理性质:⾳⾼:声⾳的⾼低,取决于发⾳体振频(⼈的听⼒范围在20~2000之间)男性声带宽厚,振动缓慢,约为80~200Hz;⼥性声带薄,约为400Hz⾳强:声⾳的强弱,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

普通话⾳强为60~70Pb;⾳长:声⾳的长短,取决于⾳波存在时间的久暂;⾳⾊:声⾳的个性特⾊,取决于发⾳体、发⾳⽅法、共鸣器的形状。

发音器官示意图

发音器官示意图

高元音 半高元音
舌位高低
半低元音
低元音
前元音
元音
舌位前后
央元音 后元音 圆唇元音
唇形圆展
不圆唇元音
(一)八个基本元音、舌面元音 发元音时,舌头收紧而隆起的最高点(即舌位)出现在舌面上, 这种音叫舌面元音。
舌面元音舌位变化示意图
央元音
前元音 后元音 高元音 半高元音 中元音 半低元音 低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舌面元音舌位图
不 圆 唇 高 最高
圆 唇

不 圆 唇
圆 唇
不 圆 唇
圆 唇
低 最低 前
A
·

(二)特殊元音 舌尖前元音 -i[][ ](zi资ci疵si思的韵母) 舌尖后元音 -i[][ ](zhi知chi吃shi诗ri日的韵母) 卷舌元音 [ ]er 儿 长元音 [i:]
(三) 辅音的分类

辅音是气流在一个或几个部位受阻而发出的音。 它的发音过程有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成阻:发音器官从静止状态进入发某个辅音所必需构 成阻碍的状态,如发舌尖中音[t]时软腭上升,舌尖抵 住上齿龈。 持阻:发音器官保持成阻的状态,是发音器官从开始 成阻到最后除阻的一种中间过程。 除阻:发音器官解除阻碍,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 如发舌尖中音[t]时,舌尖离开上齿龈。

(一)根据发音部位分类
按照辅音形成阻碍的部位,可以分成十三类,普通话有七类
双唇音 唇齿音
上下唇形成阻碍,如[p] [p‘] [m] 下唇上齿形成阻碍,如[f] [v]
齿间音
舌尖和上下齿之间形成阻碍,如[θ] [ð]
舌尖和上齿背形成阻碍,如[s] [z] [ts] 舌尖和上齿龈形成阻碍,如[t] [t‘] [n] 舌尖和硬腭形成阻碍, 如[t ]

现代说话舌位图及口腔图

现代说话舌位图及口腔图

国际音标简表现代汉语笔记绪论语言不能以国家概称,以民族称。

台湾称国语,明清叫官话,古代叫雅言、通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音:“读音统一会”管理语言,要在某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标准语,陈望道和北京人提出异议。

标准语条件:说这种方言的人口多;这种方言所写的典籍能够代表民族文化主流。

词汇:以北方近代……语法:以北方方言为标准语法规范,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标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沿革:汉语历来有方言分歧,但早在先秦就已经存在共同语了。

春秋时称为雅言,汉称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时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标准语意识由来已久。

)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73%。

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次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此外有学者还主张将皖南徽州方言独立出来称为徽方言;将山西保留入声的地区从北方方言中独立出来,称为晋语,与上述七大方言合称九大方言。

1.第一章语音2.第一节语音的性质3.4.(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5.(二)语音的性质:物理性质: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频(人的听力范围在20~2000之间)男性声带宽厚,振动缓慢,约为80~200Hz;女性声带薄,约为400Hz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

普通话音强为60~70Pb;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音波存在时间的久暂;音色:声音的个性特色,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图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图

国际音标简表现代汉语笔记绪论语言不能以国家概称,以民族称。

台湾称国语,明清叫官话,古代叫雅言、通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音:“读音统一会”管理语言,要在某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标准语,陈望道和北京人提出异议。

标准语条件:说这种方言的人口多;这种方言所写的典籍能够代表民族文化主流。

词汇:以北方近代……语法:以北方方言为标准语法规范,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标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沿革:汉语历来有方言分歧,但早在先秦就已经存在共同语了。

春秋时称为雅言,汉称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时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标准语意识由来已久。

)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73%。

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次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此外有学者还主张将皖南徽州方言独立出来称为徽方言;将山西保留入声的地区从北方方言中独立出来,称为晋语,与上述七大方言合称九大方言。

1.第一章语音2.第一节语音的性质3.4.(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5.(二)语音的性质:物理性质: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频(人的听力范围在20~2000之间)男性声带宽厚,振动缓慢,约为80~200Hz;女性声带薄,约为400Hz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

普通话音强为60~70Pb;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音波存在时间的久暂;音色:声音的个性特色,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腔图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腔图

国际音标简表绪论语言不能以国家概称,以民族称。

台湾称国语,明清叫官话,古代叫雅言、通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音:“读音统一会”管理语言,要在某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标准语,陈望道和北京人提出异议。

标准语条件:说这种方言的人口多;这种方言所写的典籍能够代表民族文化主流。

词???汇:以北方近代……语???法:以北方方言为标准语法规范,以典范的白话文着作为标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沿革:汉语历来有方言分歧,但早在先秦就已经存在共同语了。

春秋时称为雅言,汉称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时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标准语意识由来已久。

)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音素:语言的最小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同一个音素,就其自然属性来说,对于各种语言都是一样的,但在不同语言里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形成的音,普通话有十个元音;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碍形成的音,普通话有22个辅音;音节: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从发音来说,是肌肉紧张一次所发的音。

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

1.第三节声母(一)声???母:处于音节开头的辅音称为声母。

普通话中共有21个有声声母,1个零声母(零声母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系统描写简化)(结构定义?功能定义)(二)发音部位:形成摩擦的部位,发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三)发音方法:(成阻——持阻——除阻)声母发音时构成阻碍与解除阻碍的方法,气流强弱以及声带振动与否。

(四)声母的分类:按发音部位分为七类:1、双唇音:b【p】、?p【p’】、m【m】2、唇齿音:f【f】3、舌尖前音:z【ts】、?c【ts’】、s【s】(舌尖上齿背)4、舌尖中音:d【t】、?t【t’】、n【n】、l(舌尖上齿龈)5、舌尖后音:zh【t?】、ch【t?’】、sh【?】、r【?】(舌面前与硬腭偏前)正中E次低??????舌尖元音:i【?】只出现于z、c、s后的韵母?舌尖前、高、不圆唇i【?】zh、ch、sh、r后做韵母???舌尖后、高、不圆唇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1.2.34押韵的字称为韵脚。

发音发音器官

发音发音器官

一、元音和辅音
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叫元音; 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腔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辅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气流有无阻碍 发音器官紧张情况 气流的强弱 响度大小
元音 无 均衡紧张 弱 大
辅音 有 阻碍部位紧张 强 小
二、元音的分类
分类要有依据,元音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发音时声带颤动与否:
清音 :发音时声带不震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f]
[s] [k] [p]
浊音 :发音时声带震动,透出的气流带音。
[v] [z] [g] [b]
3.根据气流的强弱:
送气音:塞音、塞擦音除阻时外出气流较强。[p‘] [t‘] [k‘] [ ‘] [ts‘] [ ‘]
不送气音:塞音、塞擦音除阻时外出气流较弱。
[p] [t] [k] [ ] [ts] [ ]
辅音表
1. 清和浊: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为浊辅音。 pig,pick
2.送气和不送气:发送气音时通过喉部气流 较强,喉头带一种轻微的像英语h那样的磨擦。 爸、大、贵(不送气)[p][t][k];怕、踏、愧 (送气)[ph][p‘][th][t‘][kh][k‘]
3. 鼻音和口音:软腭(及小舌)的上升和低 垂。Ba,ma
1.根据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
(1)阻塞音
塞音: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发音器官两个
部位闭合,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冲出,发出声音。 [p] [t] [g]
擦音: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发音器官两个
部位靠近,留下缝隙,气流从缝隙中挤出,摩擦成声。 [f] [v] [s] [z]
第三节 发音 一、发音器官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腔图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腔图

国际音标简表现代汉语笔记绪论语言不能以国家概称,以民族称。

台湾称国语,明清叫官话,古代叫雅言、通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音:“读音统一会”管理语言,要在某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标准语,陈望道和北京人提出异议。

标准语条件:说这种方言的人口多;这种方言所写的典籍能够代表民族文化主流。

词汇:以北方近代……语法:以北方方言为标准语法规范,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标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沿革:汉语历来有方言分歧,但早在先秦就已经存在共同语了。

春秋时称为雅言,汉称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时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标准语意识由来已久。

)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73%。

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次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此外有学者还主张将皖南徽州方言独立出来称为徽方言;将山西保留入声的地区从北方方言中独立出来,称为晋语,与上述七大方言合称九大方言。

1.第一章语音2.第一节语音的性质3.4.(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5.(二)语音的性质:物理性质: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频(人的听力范围在20~2000之间)男性声带宽厚,振动缓慢,约为80~200Hz;女性声带薄,约为400Hz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

普通话音强为60~70Pb;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音波存在时间的久暂;音色:声音的个性特色,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腔图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腔图

国际音标简表现代汉语笔记绪论语言不能以国家概称,以民族称。

台湾称国语,明清叫官话,古代叫雅言、通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音:“读音统一会”管理语言,要在某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标准语,陈望道和北京人提出异议。

标准语条件:说这种方言的人口多;这种方言所写的典籍能够代表民族文化主流。

词汇:以北方近代……语法:以北方方言为标准语法规范,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标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沿革:汉语历来有方言分歧,但早在先秦就已经存在共同语了。

春秋时称为雅言,汉称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时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标准语意识由来已久。

)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73%。

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次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此外有学者还主张将皖南徽州方言独立出来称为徽方言;将山西保留入声的地区从北方方言中独立出来,称为晋语,与上述七大方言合称九大方言。

1.第一章语音2.第一节语音的性质3.4.(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5.(二)语音的性质:物理性质: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频(人的听力范围在20~2000之间)男性声带宽厚,振动缓慢,约为80~200Hz;女性声带薄,约为400Hz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

普通话音强为60~70Pb;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音波存在时间的久暂;音色:声音的个性特色,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腔图

现代语言舌位图及口腔图
根据现代北京语音归纳的韵部常见的为十八韵和十三辙:
十八韵:麻、波、歌、皆、支、儿、齐微、开、姑、鱼、侯、豪、寒、痕、唐、庚、东
十三辙:(明清以来北方用于说唱时押韵的韵部辙是韵的别称)发花、梭波、乜斜、
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油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辙
韵部的发展:
全朝金水人王文郁编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分汉字为106个韵部流传至今,就是平水韵。平水韵分为平声三十韵(上平、下平声各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元朝周德清《中原音韵》分十八个韵部,以北方语音为标准,无入声字。康熙年间官方颁布《佩文韵府》,也称《佩文诗韵》,仍是平水韵106个韵部,只是对各部所收录的字进行整理、修订和增补石使之更为完善和规范而已,仍可称为平水韵。清人戈载编撰了一部《词林正韵》将平水韵的106个韵部根据通押原则合并为十九部,如再按平仄分则为三十三部作为填词用韵的的规范。清中叶,京剧形成,他的韵是十三辙,即十三个韵部,押韵更宽但只适用于京剧和北方的地方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华书局山海编辑所编辑出版了一部《诗韵新编》,后又经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重版,这部韵书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为标准,分十八个韵部,并规定有几个韵可以通押。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颁布《中华新韵》,也是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为标准的,共分十四个韵部。
调号: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第七节音节结构分析与汉语音节特点
2.
结构
音节
声母
韵母
声调
介音
韵腹
韵尾
调值
调类
调型
调号

d
a
51
去声
全降


ǔ
35
阳平
中升

人体发音原理

人体发音原理

• 3.塞擦音【瞬间完成】:先塞后擦的 音,发音时,发音器官的相关部位 先是闭合,阻塞气流,然后打开一 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磨擦 成声。如z、c、zh、ch、j、q。
• 4.鼻音:口腔中阻碍气流的部位完全闭塞, 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振动声 带,从鼻腔通过。如m、n、(ng)。
• 5.边音:舌尖与上齿龈接触,舌头的两边 留有空隙,气流从舌头两边通过。如 l 。
• “悬雍垂”是哪个发音器官 的学名?
• 小舌
1.肺:提供发音的动力。
我们发音时一般是从肺部 向外呼气,称为呼气音。
吸气音比较少见。例如: 汉语普通话中的咂嘴声的词 “啧啧”。
我国有些地方呼唤家养动 物(鸡、狗等)时,也用吸气 音。
但是,这些音都是自然声 音,就象咳嗽一样,没有进入 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 你有没有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的习惯?
• 这样很容易被食物的小颗粒 或者饮用水呛住,
• 想想这是为什么?
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平常呼吸或说话的 时候,它处于自然的状态,空气 可以自由地从气管出入;
而在吞咽东西的时候,它 就向下盖住气管,让食物时也能起共鸣 作用,使音素具有鼻音特色。 常见的鼻音有[m]、[n]、 []。
• 口腔是最重要的共鸣腔, 口腔中的不同发音器官和发 音部位相互配合,能够发出 语言当中的一般元音和多数 辅音。
3.2 咽 腔
咽腔是一个管状的“四岔 口”。
咽腔 上通鼻腔、前接口腔, 下连气管和食道。
• 软腭与小舌可以起到 调节的作用——它们 下垂时, 就打开了咽
腔通往鼻腔的通道, 而堵住了通往口腔的 通道。
2.声带(发音体)
人类语音的发音体声带在
喉头里面,喉头对声带起支撑、 保护和调节作用。

英语发音器官图

英语发音器官图

英语音标_发音器官人体发音器官示意图附:发音器官名称中英文对照:Alveolar Ridge 牙龈Soft Palate 软腭Teeth 牙齿Lips 嘴唇Oral Cavity 口腔Epiglottis 会厌软骨Vocal Folds 声带Pharynx 咽喉Nasal Cavity 鼻腔Mandible 下颚Hard Palate 硬腭Tongue Blade 舌端Tongue Back 舌后Tongue Tip 〔apex〕舌尖注意两块骨头:舌骨:在颈前部正中,甲状软骨的上方甲状软骨:位于舌骨下方,是喉部的支架。

它是颈部前方最突出的部位。

就是喉结对应的那块骨头。

网上说:唱高音的关键是舌骨向上向后,使其和咽壁构成一个发音管,利用咽腔共鸣发声。

自然发声时,舌骨和甲状软骨挤压发声,舌骨是向下向前的。

由于一般人咽部肌肉是比较弱的,所以必须进行专门的练习。

另外,抬软腭、会厌软骨向后都有利于形成发音管,使声音更洪亮。

下面的英文网站也可以做参考,告诉我们每个器官的区域:(网址上这个图特别好,可以指哪儿就动态显示)/~acadtech/phonetics/anatomy.htmAlveolar Ridge牙龈The alveolar ridge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alveolar process.This inferiorly directed ridge of the maxilla houses the upper teeth.牙槽嵴也被称为肺泡的过程。

这下有脊的上颌骨上的牙齿的房子。

alveolar [æl'viəlɚ]adj.蜂窝的,小窝的;有小泡的;像窝的,像泡的【解剖学、动物学】牙槽的,齿龈的,牙床的,肺泡的【语音学】齿龈(音)的,齿槽(音)的【语音学】n.齿龈音,齿槽音(如英语中的/t/,/d/,/s/)Alveolar consonant 齿龈音alveolar line 牙槽线alveolar process牙槽突ridge [rɪdʒ]n. 背脊,峰,隆起线;山脊,山脉,海脊;高压脊;皱摺,田埂vt.使成脊状,使隆起vi. 使成脊状refer to涉及;指的是;适用于;参考Soft PalateThe Soft palate is also referred to asthe velum. This musculotendinous structure extends posteriorly from the hard palate and acts to modif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ral cavity below and nasal cavity above.软腭还称为帆。

音标(元音和辅音)

音标(元音和辅音)

不送气 清 送气 塞
国际音标(辅音表二) 国际音标(辅音表二)
发音部位 唇音 双 唇 唇 齿 齿 间 舌尖音 舌 尖 前 舌 尖 中 舌 尖 后 舌 叶 音 舌面音 舌 面 前 舌 面 中 舌 面 后 小 舌 音 声 门 音
发音方法 鼻音 颤音 浊 闪音 边音 清 擦音 浊 半元 音 浊
֠
N R
☺ β W
八个基本元音
定位元音和舌面元音舌位图
不 圆 唇 高 最高 唇 唇 唇 唇 唇 Y 圆 圆 圆 圆 圆 不 不
i
y
次高 I 半高
u o
e
半低 次低 低 最低
中 正中 E
a前
A 央

舌面元音舌位图
国际音标(元音表) 国际音标(元音表)
类别 展
舌尖元音
前 后 圆 展 圆 展 前 圆
舌面元音
央 展 圆 展 后 圆
X V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元音 气流在口腔不受阻 辅音 气流在口腔受阻
各发音器官均衡紧张 部分发音器官紧张 气流音 中元音 半次低元音 次低元音 低元音
ִ

国际音标(辅音表一) 国际音标(辅音表一)
发音部位 唇音 双 唇 唇 齿 齿 间 舌尖音 舌 尖 前 舌 尖 中 舌 尖 后 舌 叶 音 舌面音 舌 面 前 舌 面 中 舌 面 后 小 声 舌 门 音 音
发音方法 不送气 清 送气 塞 音 浊 送气 不送气
发音器官图
1上下唇 2上下齿 3齿龈 4硬腭 5软腭 6小舌 7舌尖 8舌面 9舌根 10咽腔 11会厌软骨 12声带 13喉头 14气管 15食道 16口腔 17鼻腔
舌面元音舌位变化示意图
央元音 前元音 后元音 高元音 半高元音 中元音 半低元音 低元音

英语发音器官图

英语发音器官图

英语音标_发音器官人体发音器官示意图附:发音器官名称中英文对照:Alveolar Ridge 牙龈Soft Palate 软腭Teeth 牙齿Lips 嘴唇Oral Cavity 口腔Epiglottis 会厌软骨Vocal Folds 声带Pharynx 咽喉Nasal Cavity 鼻腔Mandible 下颚Hard Palate 硬腭Tongue Blade 舌端Tongue Back 舌后Tongue Tip 〔apex〕舌尖注意两块骨头:舌骨:在颈前部正中,甲状软骨的上方甲状软骨:位于舌骨下方,是喉部的支架。

它是颈部前方最突出的部位。

就是喉结对应的那块骨头。

网上说:唱高音的关键是舌骨向上向后,使其和咽壁构成一个发音管,利用咽腔共鸣发声。

自然发声时,舌骨和甲状软骨挤压发声,舌骨是向下向前的。

由于一般人咽部肌肉是比较弱的,所以必须进行专门的练习。

另外,抬软腭、会厌软骨向后都有利于形成发音管,使声音更洪亮。

下面的英文网站也可以做参考,告诉我们每个器官的区域:(网址上这个图特别好,可以指哪儿就动态显示)/~acadtech/phonetics/anatomy.htmAlveolar Ridge牙龈The alveolar ridge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alveolar process.This inferiorly directed ridge of the maxilla houses the upper teeth.牙槽嵴也被称为肺泡的过程。

这下有脊的上颌骨上的牙齿的房子。

alveolar [æl'viəlɚ]adj.蜂窝的,小窝的;有小泡的;像窝的,像泡的【解剖学、动物学】牙槽的,齿龈的,牙床的,肺泡的【语音学】齿龈(音)的,齿槽(音)的【语音学】n.齿龈音,齿槽音(如英语中的/t/,/d/,/s/)Alveolar consonant 齿龈音alveolar line 牙槽线alveolar process牙槽突ridge [rɪdʒ]n. 背脊,峰,隆起线;山脊,山脉,海脊;高压脊;皱摺,田埂vt.使成脊状,使隆起vi. 使成脊状refer to涉及;指的是;适用于;参考Soft PalateThe Soft palate is also referred to asthe velum. This musculotendinous structure extends posteriorly from the hard palate and acts to modif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ral cavity below and nasal cavity above.软腭还称为帆。

发音器官示意图

发音器官示意图

高元音
舌位高低
半高元音 半低元音
低元音
元 音 舌位前后
前元音 央元音
后元音
圆唇元音
唇形圆展
不圆唇元音
(一)八个基本元音、舌面元音
发元音时,舌头收紧而隆起的最高点(即舌位)出现在舌面上, 这种音叫舌面元音。
舌面元音舌位变化示意图
央元音 前元音
后元音
高元音 半高元音 中元音 半低元音 低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舌面元音舌位图
2.根据发音时声带颤动与否:
❖ 清音 :发音时声带不震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f]
[s] [k] [p]
❖ 浊音 :发音时声带震动,透出的气流带音。
❖ [v] [z] [g] [b]
3.根据气流的强弱:
❖送气音:塞音、塞擦音除阻时外出气流较强。[p‘] [t‘] [k‘] [ ‘] [ts‘] [ ‘]
1.根据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
(1)阻塞音
❖ 塞音: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发音器官两个
部位闭合,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冲出,发出声音。 [p] [t] [g]
❖ 擦音: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发音器官两个
部位靠近,留下缝隙,气流从缝隙中挤出,摩擦成声。 [f] [v] [s] [z]
❖不送气音:塞音、塞擦音除阻时外出气流较弱。
[p] [t] [k] [ ] [ts] [ ]
辅音表
❖ 塞擦音:先塞后擦,发音部位再形成阻碍是完全闭合,除
阻时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中挤出,摩擦成声。
[ts] [ts‘][ ][ ‘] [ ] [ ‘]
(2)响 音
❖鼻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
通路,气流从鼻腔流出,震动声带。[m] [n]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