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三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正编定的本地士人材料,在技术操作上 分为两项:一是“家世”,即每人父亲和祖父 姓甚名谁,任何官爵,任职状况,本人直系亲 属姻亲的官爵大小,类似于今天的家庭出身和 状况。二是“状”,即对本人道德状况、才能 学识的评语,然后根据“状”,参考“家世”, 评定每个人的“品”。人才的等级可以分为上 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 中下、下下九个阶梯。由中正将等级评好后向 翰廷汇报,第后每三年评定一次。当时官员也 有九个品阶,但此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从表面上看,西晋的这种制度变革,是吸取 了所谓的曹魏教训。曹魏皇家虽然称王,便都 被禁锢在封地上,没有一点力量,因此,当司 马氏大肆篡权时,没有家人来帮忙。但曹氏衰 亡的真正原因在于社会的贵族化。西晋之所以 大封皇族,主要是想以贵族化的方式抵御贵族 门阀的势力。但是,同姓皇族对皇帝的威胁更 大。
第四节 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与职能分工的 初现
在战乱的情形下,士家制的确起到了防止士 兵叛逃的作用,对于稳定兵源有相当的效果。 但士家制从制度上将私兵部曲合法化了。 2、军队私有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军阶私有化倾向十分严 重。除了某些纯粹的文官以外,每个领兵将领 都拥有自己的私兵部曲。高层将领往往须通过 直接控制一部精锐私兵,才可能掌握整个部队。
来自百度文库
第一节 三国,贵族政治浮出水面
东汉末年,在各地豪强日益强大的情况下, 中央政权非但不能抑制地方的离散趋向,反而 在外戚、宦官和朝官的三角斗争中,迅速走向 衰弱。黄巾军起义使得各地豪强在镇压农民起 义过程中更加壮大。在东汉末年的的军阀混战 中,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 的对峙。最终曹操利用把持中央政府的有利政 治形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击灭袁绍,统 一中原。但在赤壁之战败于孙刘联军,从此形 成了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的局面。
一、作为传统意识形态的经学的衰弱。 二、地方豪强与官僚的高度结合。 三、农民变成了豪强的依附者。 四、三国政府对豪强贵族的依赖。 五、豪强的军事化与兵役制度的变化,加强了 贵族政治。
第二节 九品中正制和户调式与门阀政治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阶级统治,军阀混 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因而汉代的察举征辟制 等选官制度已无法实行。曹操为扩充实力,延揽人才, 惟才是举,用人不拘一格。到曹丕称帝后,为巩固统 治,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征辟制选举权流失的弊 病,而采取的的选举制度。其目的就是要将选举权收 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制的 正常关系,以逐步消弱地方化的倾向。公元220年, 曹丕继任魏王,代汉在即,思有所作为。他采取吏部 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中立设立中正官代替乡里 评议考察人才。
据《通典· 选举典》载;“按九品之制.初因 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 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 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 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 为九品。” 具体办法是,每州设一大中正,每郡设中 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捍任, 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等级。由于吏部选官 完全依照中正的考评标准,所以,此制度又称 九品官人法。
九品中正制,初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 世、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门第和 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而中正是品评官,中 央有关部门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拔 官吏时授子相应的品级或等级。九品中正制是 对曹操唯才是举的否定,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 发展到—定程度的产物。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 借助世家高门以巩固曹魏政权,而世家高门借 政治地位和九品中正制以发展世家大族的势力。 到西晋时,已呈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现象。
第七节 门阀政治的政治文化与门阀政 治的末路
1、士族门阀政治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 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以外 的地主称为庶族。士族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 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 落。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使得世家高门的势力 扩充和发展。
西晋政权以士族作为其统治基础,士族制度与士族 政治得以巩固和发展,西晋政权完全被土族垄断。到 东晋时,门第成为衡量贵贱的惟一标准,士族势力膨 胀。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一时期形成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 响深远。东晋和南朝前期,门阀士族严格区分门第的 尊卑,在高门大姓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 壁垒。士族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受到影 响。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都享有特权。为了维护特权,土族过分夸大土庶之 间的差异,他们不屑于担任那些事务烦琐、升迁机会 较少的官职,也不愿带兵打仗,更不与庶族通婚往来, 甚至坐不同席。东晋末年以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 始走向衰落,庶族代之而起。
2、门下省
皇帝侍从中比较有文学才能、平时充当顾 问的一部分,分出去成立了中书省,而比较纯 粹的一部人也开始发挥作用,进入晋朝以后, 特设门下省。由于他们皇帝跟班的地位,所以 可以经常给皇帝提些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 门下省的权力越来越大,渐渐地开始对中书省 起草的诏书发表批评意见,最后发展到一定条 件下,可以将不合适的诏书驳回重议。最终形 成了三省中书出令,门下审核,尚书执行的分 工制约机制。
3、北朝的乡里制度
西晋末大乱,北部地区战乱不已,各地或 以宗族,或以地缘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凝 聚力相对较强的共同体。大家共推一个首领来 领头,有宗主、坞主、邑主等名目。北魏孝文 帝改革后,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也改革基层 组织,推行“三长制”,即邻长、里长、党长。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
第三章 贵族与皇权——三国、魏晋南北朝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2、掌握九品中正制和“户调式”。 3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权力与地方政 治的特点。 4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军队私有化的走向。 5、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的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也称魏晋南北朝,从220年 到58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政治格局中“合久必分” 的分裂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制度甚至文化的大 变局时期。已经统治了300年的经学,终究撑不住意识 形态的一统天下。人们习惯了孝道寇冕下的虚伪,开 始用放诞自我安慰。三国时代曹魏对实用之学的追求, 虽然没有使经学扭转,但毕竟瓦解了经学的统治地位。 经过乱世的催化,经学与老庄结合,生出了玄学,随 后,汹涌而来的佛教与佛学,又为玄学添了无尽的燃 料。于是,官方意识形态,变成了门阀贵族挥指清淡、 浅斟低唱的玩意儿。 在政治上,中国政治的最大问题是官僚门阀化和地 方政治豪强化,与中央政权相制衡。特别是进入东晋 以后,中国政治进入了皇帝与门阀、豪强共治天下的 局面。
(1)吏部尚书:主官吏任选、考核、升迁。 (2)度支尚书:管理国家财政。 (3)祠部尚书:掌管礼部和祭祀 (4)左民尚书:主管户籍 (5)五兵尚书:军事 (6)都官尚书:主管刑事
(7)殿中尚书:主管宫中宿卫
(8)田曹尚书:屯田事务 (9)起部尚书:负责皇家宫苑修理。
第六节 军队私有化的走向
1、士家制——私兵部曲的制度化
东汉年间,地方豪强势力日益强大。每个豪 强都有许多荫客佃户,平时则为他们种田,有 事则变成武装和半武装组织。黄巾起义以后, 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豪强武装浮出水面,大 一点的豪强无不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曹操集 团,首先推出了“士家制”。
士家制主要是为了防止士兵叛逃。士,就是指士 兵,家是指士兵的家属。其制度要点为:(1)士兵家 属随营定居,军事化管理,士兵出征,家属为人质, 如果士兵逃跑,则家属没为官奴。(2)士兵之家为特 殊的兵户,与一般的编户百姓不同,不归州县管理, 只归所属于宫署管理。(3)几兵户之家,男性成员子 孙相承,世代为兵,到了16岁时被片发为兵。战事多 时,可能一家几个男丁都被征发。(4)兵户一般承担 赋税徭役。(5)兵户身份低贱,其子弟不得读书,不 准转业,不得与非兵户通婚。(6)凡士兵的妻子,当 士兵战死之后,由官府重新配婚,以求生出更多的士 兵,只有当士兵因战功升为一定级别的军官后,才能 免除这种妻子另配的屈辱。
第三节 门阀政治阴影下的西晋分封复古
西晋立朝,华夏一统,按道理应该实行强 化中央集权制,才是正理。但是西晋却拿出部 分疆土,实行西周式的分封制,将嫡系皇族27 人封为国王,开始还将他们留在首都,后来竟 然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封地。西晋的这些封国虽 然不大,但与曹魏的分封有根本不同,国王们 对自己的封地有完全的支配权。封国不仅有土 地人口,而官吏的设置任由国王支配,封国的 军队也由国王指挥。
魏晋南北朝是个制度紊乱的年月,但又是个各种创 新初现的时代。后来隋唐时期定型的三省六部制度, 实际上在魏晋时代已经出现雏型。 1、中书省的出现,尚书台之权第一次分割 在西武帝时期,由于君权的扩张,除了尚书省外, 皇帝身边的各种侍从和顾问也开始增加。其中有一些 是备顾问和咨询的“文学侍从”,以各种大夫、议郎、 给 事的名义出入内廷。别一些是专门陪伴皇帝左右的, 做些应手的事情,或者是插科打诨,给皇帝解闷,以 常侍、侍中等名目存在的,这一种侍从往往是士人和 宦官。
魏代汉后,这两部分侍从的前一部分逐渐演变成了 皇帝的专门秘书班子——中书省,而后一部分则演变 成了门下省。 自从尚书台侵夺了丞相的权力,变成了实际上的中 枢机构之后,兼尚书事的重臣往往变成了事实上的丞 相,而尚书台内朝上的意义也随之变淡,实际上变成 了兼任尚书副职重臣的附属机关。 曹氏代汉前本用自己的幕僚为秘书,将本属尚书的 草诏权拿了过来。代汉以后,为了强化君权,直接用 自己的秘书起草诏书,特设立中书省,将尚书台的权 力分出去了一部分。 中书省设中书监和中书令。副手为中书侍郎,其下 为舍人、通事等属官。由于中书省设在宫苑,而且由 皇帝的近侍顾问转成,所有王朝政令皆自所出,所以 威权日重,人称“凤凰池”。
二、户调式 西晋户调式,原本意义是打算借此抑制豪强门阀兼 并农户的势头,为国家多增加编户齐民。因此,它规 定了王公贵族和官僚们占田和荫户的数额,比如第一 品官可以占田五十顷,每低一品,减五顷。一、二、 品官可以荫客五十户,三品十户,四品七户,五品五 户。原以为规定了占田的荫客的数量,就可以抑制兼 并,将门阀豪强荫占的农户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然而, 户调式实行后,实际上等于将豪强门阀占田荫客的现 象合法化、制度化了,由于大多数官僚体系的成员或 多或少地豪强化了,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人认真地按规 定限制自己,削减自己已经有的田亩和荫客。
第五节 地主官制与行政区划的演变
1、地方行政区的增加
分裂时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比较混乱。东汉有 13个州,三国时魏设13州,吴设4州,蜀设2州。 西晋统一,发展为20个州。州的数目虽有变化, 但县这一级相对比较稳定,大体保持在1500左 右,最多时也在2000左右。
2、地方官制的变化
地方官制的军事化意味增强。首先是州以 下设都督,总领各州军事,在战争期间,对郡 县长官有诛杀大权。有时还在都督之上设置大 都督,成为事实上的国家军事首领。其次,州 长官分为领将军衔的刺史和没有将军衔的“单 车刺史”。前者兼有民政和军政大权,后者只 有民政权。有时候,都督还兼有“行台”的名 号,即行尚书台。这种临时流动的中央机构的 名义,大大地强化了这种军阀性质的地主官员 的地位。
3、尚书省分工的细化
尚书台,本是秦汉九卿之一少府属下的一个小机构, 主管收发和保管文书,最初只有四人,长官叫尚书令, 副长官叫尚书仆射。武帝以后,地位日益重要。东汉 置尚书六人,东汉中期尚书台实际取代了丞相、御史 大夫二府的职权,但仍属于少府, 魏晋时期,尚书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尚书台成为 全国总理全国政务的机构,尚书台成了尚书省,而九 卿的职权也多转归尚书诸曹,但此时机构的设置很不 稳定,省下时而五尚书,时而六尚书,时而七尚书, 大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