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风概述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ppt课件
1. 中风 先兆
2.真中、 类中、
复中
6.标本 虚实
中风辨 证要点
3.病位 浅深和 病情轻
重
5.病势 的顺逆
4.闭证 和脱证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 中经络——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 言不利,但意识清楚;
➢ 中腑——二便闭塞不通,虽有神志障碍但 无昏迷;
➢ 中脏——肢体不用,昏不知人。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1、症状: 1)主症: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 则半身不遂等症。 2)兼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腰酸膝软。 3)苔脉: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 2、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 3、主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 4、常用药:
白芍、玄参、天冬──滋阴柔肝熄风 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镇肝潜阳 牛膝──引血下行 天麻、钩藤、菊花──增强平肝熄风之力
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行血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 症状: 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 痛,面红目赤 2)兼症: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3)舌脉:舌质红绛,苔黄腻干,脉弦数。
➢ 治法:平肝息风,清热泻火。 ➢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中成药:全天麻胶囊 ➢ 常用药: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黄芩、栀子、夏枯草等。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3 辨证论治 4 现代研究 5 名医经验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 西医概念: 中风——是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
的俗称,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 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
包括: 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 中风概述 • 中风的症状 • 中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中风的治疗 •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
定义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 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分类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
注意事项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中风症状的变化,如出 现加重或反复,及时就医。
坚持治疗
中风恢复期较长,患者需耐心坚持 治疗,不可轻易放弃。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中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如肺炎、褥疮等,加强护理和观察。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业疗法
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 如手工艺、日常生活技能 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自理 能力和生活质量。
职业疗法
针对患者的职业需求,进 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 指导,帮助患者重返工作 岗位。
05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控制危险因素
02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降低中风风险。
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病变, 增加中风的风险。
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 硬化,增加中风的风险。
02
中风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
01
02
03
04
突然昏倒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脑组织损伤
,出现突然昏倒的症状。
口眼歪斜
中风时,面部肌肉失去控制, 可能出现口眼歪斜的症状,如
嘴角下垂、流口水等。
言语不清
• 中风概述 • 中风的症状 • 中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中风的治疗 •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
定义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 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分类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
注意事项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中风症状的变化,如出 现加重或反复,及时就医。
坚持治疗
中风恢复期较长,患者需耐心坚持 治疗,不可轻易放弃。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中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如肺炎、褥疮等,加强护理和观察。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业疗法
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 如手工艺、日常生活技能 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自理 能力和生活质量。
职业疗法
针对患者的职业需求,进 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 指导,帮助患者重返工作 岗位。
05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控制危险因素
02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降低中风风险。
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病变, 增加中风的风险。
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 硬化,增加中风的风险。
02
中风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
01
02
03
04
突然昏倒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脑组织损伤
,出现突然昏倒的症状。
口眼歪斜
中风时,面部肌肉失去控制, 可能出现口眼歪斜的症状,如
嘴角下垂、流口水等。
言语不清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
辨证论治
根据中风的病因、病理和症状,采用辨证的方法进行针对性 治疗,如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
治未病的理念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对于有中风倾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 止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
对于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进一步促进患者 康复。
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有助于患者康复。
中药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中风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中风的病因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 药方剂进行治疗。
05
中风的现代医学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早期溶栓
在脑梗死发生后,早期进行溶 栓治疗可以有效溶解血栓,恢
中风的临床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血管疾病病史。
神经系统检查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能力 、运动功能等神经系统表现。
其他检查
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其他辅 助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中风的影像学诊断
CT检查
脑CT扫描可迅速排除脑出血 、脑梗塞等常见脑血管疾病。
MRI检查
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 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 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持血管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中风的作用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会增加中风的发病风险,保持 正常体重有助于预防中风。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 定,降低中风风险。
06
中风康复和预防
中风康复训练
根据中风的病因、病理和症状,采用辨证的方法进行针对性 治疗,如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
治未病的理念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对于有中风倾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 止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
对于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进一步促进患者 康复。
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有助于患者康复。
中药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中风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中风的病因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 药方剂进行治疗。
05
中风的现代医学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早期溶栓
在脑梗死发生后,早期进行溶 栓治疗可以有效溶解血栓,恢
中风的临床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血管疾病病史。
神经系统检查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能力 、运动功能等神经系统表现。
其他检查
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其他辅 助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中风的影像学诊断
CT检查
脑CT扫描可迅速排除脑出血 、脑梗塞等常见脑血管疾病。
MRI检查
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 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 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持血管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中风的作用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会增加中风的发病风险,保持 正常体重有助于预防中风。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 定,降低中风风险。
06
中风康复和预防
中风康复训练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ppt课件
中 风 病
教研室
ppt课件
1
教学要求:
1 .熟记中风的病名概念,证侯特征。 2.理解中风的病因病机。
3.掌握中风的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
及各证型的辩治。
ppt课件
2
病名概念:
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 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或不经昏
ppt课件
32
4、气虚血瘀
主症:四大主症+气虚血瘀症脉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 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素问·通评虚实论》
“仆击、偏枯……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
ppt课件 5
2、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 节病脉证并治》• 首创中风的病名 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 • 肌
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
入于腑,•即不识人;
ppt课件 12
【诊
断】
1、临床表现: (1)中经络: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四大主证)
(2)中脏腑:
神识昏蒙、 •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 身不遂、偏身麻木。 (五大主证)
ppt课件 13
2、发病特点: 病发突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 3、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本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老年尤多。 5、头颅CT、MRI、脑脊液、眼底 检查。
ppt课件 20
【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分期辨证: (1)急性期: 中经络发病后1至2周; 中脏腑最长不超过1个月。 (2)恢复期:发病后2周或 1个月至半年。 (3)后遗症期:半年以上。
教研室
ppt课件
1
教学要求:
1 .熟记中风的病名概念,证侯特征。 2.理解中风的病因病机。
3.掌握中风的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
及各证型的辩治。
ppt课件
2
病名概念:
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 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或不经昏
ppt课件
32
4、气虚血瘀
主症:四大主症+气虚血瘀症脉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 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素问·通评虚实论》
“仆击、偏枯……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
ppt课件 5
2、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 节病脉证并治》• 首创中风的病名 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 • 肌
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
入于腑,•即不识人;
ppt课件 12
【诊
断】
1、临床表现: (1)中经络: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四大主证)
(2)中脏腑:
神识昏蒙、 •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 身不遂、偏身麻木。 (五大主证)
ppt课件 13
2、发病特点: 病发突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 3、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本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老年尤多。 5、头颅CT、MRI、脑脊液、眼底 检查。
ppt课件 20
【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分期辨证: (1)急性期: 中经络发病后1至2周; 中脏腑最长不超过1个月。 (2)恢复期:发病后2周或 1个月至半年。 (3)后遗症期:半年以上。
中风中医疗法ppt课件
气血并 逆,直冲犯脑。——潜降镇摄。
三、范围: 脑血管意外 出血性 脑溢血
珠血。
缺血性 脑血管痉挛
脑血栓
脑栓塞
面神经麻痹。
相当于“国标”:“中风” 、“风(喑) 痱” 、“口僻” 、“面瘫”
四.病因
1风邪入中:脉络空虚,气虚邪中。 2五志过极:情志所伤。
3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聚湿生痰。
4积损正衰:肝肾阴虚,气虚。
言语不利:菖蒲、远志。
苔腻:半夏、天竺黄。 肢冷:熟附子。
偏瘫日久:水蛭、虻虫、地鳖虫、乌梢蛇、莪术、
鬼箭羽、鸡血藤。 手足肿胀麻木:茯苓、泽泻、苡仁、木瓜、桑枝、
防己、伸筋草。
五.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6.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
加减:
阴虚甚: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萸肉。来自肝火偏盛:龙胆草、夏枯草。
1)先兆 2)饮食宜忌 3)房事情志
4)功能锻炼
5)语言训练
6)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
7)防治感染。
病例讨论
王××,男,78岁。今晨起床时跌倒,觉 右侧上下肢麻木,当时未引起注意。至中午时分, 右侧肢体麻木加重,吃饭时手不能持筷。家属送 至门诊,查Bp150/90mmHg,头颅C T未见明显异常。一周后复查示左侧基底结梗塞 灶。患者平素时觉头晕,耳鸣,眼花,夜寐不安, 腰膝酸软,舌偏红,苔薄,脉弦细。请问该患者 的诊断。
五.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1.真中(风):由外邪侵袭引发,又称外
风。相当于周 围性面瘫。
类中(风):无外邪侵袭而发病,又称 内风。相当于 急性脑血管 意外。 2.中经络:无神志改变,轻,病位在血脉 经络。 中脏腑:神志不清,重,常累及脏腑。
五.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中药防治中风PPT课件
5
气候骤变 烦劳过度 情志相激 跌仆努挣
诱因
6
证治分类
中风先兆期 1.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建瓴汤加减 2.气虚痰阻 十味温胆汤加减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分类
卒中期 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2.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天麻钩藤饮加减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星蒌承气汤加减 4.气虚血瘀 补阳还五汤加减 5.阴虚风动 镇肝熄风汤加减 6.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大秦艽汤加减 7.痰热内闭清窍 羚羊角汤加减,配合鼻饲安宫牛黄丸 8.痰湿蒙塞心神 涤痰汤加减,配合鼻饲苏合香丸 9.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鼻饲参附汤或独参汤
中药防治中风
1
中风的中医学概念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气候骤 变、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 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 临床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言语蹇涩或失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且具 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 好发于中老年的一种常见病。按病性分为出 血中风和缺血中风。
11
中成药
口服制剂 (1)清开灵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4次。适用于肝阳暴亢、痰热腑实证。 (2)脑血康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4次。适用于各种证型。 (3)西黄丸:每次3g,每日2次。适用于痰瘀闭阻清窍脉络之实证。 (4)脑安胶囊:每次2粒(8g),每天3次。用于各型中风偏瘫,尤其属于气虚痰瘀者。 (5)安脑丸/片:每次l~2丸,每日2次。适用于中风实热闭证、抽搐。 (6)急性期并随证选用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紫雪丹、新雪丹、至宝丹。 (7)脑脉宁片:每次2片。每天3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 (8)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天3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 (9)华佗再造丸:每次8g,每天2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口眼歪斜、肢体拘挛麻木。 (l0)川芎嗪片:每次2片,每天3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 (11)中风回春丸:每次3片,每天3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口歪、失语。 (12)大活络丸:每次1丸,每天2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偏瘫、麻木、肢体拘挛等中风后遗症。 (13)心脑舒通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口歪、失语。 (14)回天再造丸:每次l丸,每天l~2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偏瘫、麻木、肢体拘挛等中风后遗症。 (15)人参再造丸:每次1丸,每天l~2次。用于气血亏损,肢体麻痹,中风瘫痪等。 (16)龙心素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用于脑血栓,预防中风。 (17)溶栓胶囊:每次1~2粒,每天2~3次。用于脑血栓,预防中风。 (18)偏瘫复原丸:每次1丸,每天2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后遗症、偏瘫、麻木、肢体拘挛。 (19)灯盏花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用于各型中风偏瘫等。 (20)消栓通络片:每次3~6片,每天3次。用于脑血栓,预防中风。 (21)丹七片:每次3~5片,每天3次。用于脑血栓,预防中风。 (22)傣血通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用于脑血栓,预防中风。
气候骤变 烦劳过度 情志相激 跌仆努挣
诱因
6
证治分类
中风先兆期 1.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建瓴汤加减 2.气虚痰阻 十味温胆汤加减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分类
卒中期 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2.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天麻钩藤饮加减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星蒌承气汤加减 4.气虚血瘀 补阳还五汤加减 5.阴虚风动 镇肝熄风汤加减 6.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大秦艽汤加减 7.痰热内闭清窍 羚羊角汤加减,配合鼻饲安宫牛黄丸 8.痰湿蒙塞心神 涤痰汤加减,配合鼻饲苏合香丸 9.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鼻饲参附汤或独参汤
中药防治中风
1
中风的中医学概念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气候骤 变、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 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 临床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言语蹇涩或失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且具 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 好发于中老年的一种常见病。按病性分为出 血中风和缺血中风。
11
中成药
口服制剂 (1)清开灵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4次。适用于肝阳暴亢、痰热腑实证。 (2)脑血康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4次。适用于各种证型。 (3)西黄丸:每次3g,每日2次。适用于痰瘀闭阻清窍脉络之实证。 (4)脑安胶囊:每次2粒(8g),每天3次。用于各型中风偏瘫,尤其属于气虚痰瘀者。 (5)安脑丸/片:每次l~2丸,每日2次。适用于中风实热闭证、抽搐。 (6)急性期并随证选用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紫雪丹、新雪丹、至宝丹。 (7)脑脉宁片:每次2片。每天3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 (8)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天3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 (9)华佗再造丸:每次8g,每天2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口眼歪斜、肢体拘挛麻木。 (l0)川芎嗪片:每次2片,每天3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 (11)中风回春丸:每次3片,每天3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口歪、失语。 (12)大活络丸:每次1丸,每天2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偏瘫、麻木、肢体拘挛等中风后遗症。 (13)心脑舒通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偏瘫、口歪、失语。 (14)回天再造丸:每次l丸,每天l~2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偏瘫、麻木、肢体拘挛等中风后遗症。 (15)人参再造丸:每次1丸,每天l~2次。用于气血亏损,肢体麻痹,中风瘫痪等。 (16)龙心素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用于脑血栓,预防中风。 (17)溶栓胶囊:每次1~2粒,每天2~3次。用于脑血栓,预防中风。 (18)偏瘫复原丸:每次1丸,每天2次。用于气虚血瘀或痰瘀阻络之中风后遗症、偏瘫、麻木、肢体拘挛。 (19)灯盏花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用于各型中风偏瘫等。 (20)消栓通络片:每次3~6片,每天3次。用于脑血栓,预防中风。 (21)丹七片:每次3~5片,每天3次。用于脑血栓,预防中风。 (22)傣血通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用于脑血栓,预防中风。
中风病_《中医内科学》课件-PPT文档资料
祛邪开窍醒神; 扶正固脱、救阴固阳。
(一)中经络:神志意识正常 1.肝阳暴亢 2.风痰阻络 3.痰热腑实 4.气虚血瘀 5.阴虚风动 (二)中脏腑:神志意识障碍 1.风火闭窍(阳闭) 2.痰火闭窍(阳闭) 3.痰湿蒙窍(阴闭) 4.元气衰败(脱证) (三)后遗症 1.半身不遂 2.言语不利
三、分证论治
刘河间主“ 心火暴甚”; 李东垣主“ 正气自虚”; 朱丹溪主“ 湿痰生热”; 张景岳倡“ 非风”之说,提出“ 内伤积损”的论 点; 叶天士创立“ 肝阳化风”之说; 王清任创立“ 气虚血瘀”之说。
三、范围
中风类同西医脑血管疾病:
暂脑缺短血发作
缺血性 脑梗塞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脑出血 出血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病
【病因病机】 1、正气虚弱,内伤积损 <正气虚弱>
年老 体弱 久病 气虚 脑脉瘀滞不通 脑脉失养
虚
中风
阴血亏虚 风痰瘀血上扰
<劳倦内伤>
(1)慢性 房劳 肾精暗耗 脏腑损伤 气血逆乱 忧思 心血亏损 气血不足 中风 劳倦 中气损伤 阴阳失调 风火痰瘀 (2)急性 劳神 阳气升张 挟痰
烦劳 过度 挟火 上壅清窍 劳体 内风旋动 挟瘀
六端,引起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病理: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 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 病性:本虚标实,上盛下虚。 本 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标 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诊 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则神
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
2、中风病的分期
急性期 发病后两周以内,中脏腑者1个月以内;
中医中风ppt课件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选择低脂肪、低盐的蛋白质来 源,如鱼、瘦肉、豆类等。
THANK YOU
中风发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 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等因素有 关。
中风可导致突然昏仆、半身不 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高热 等危象。
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采用 活血化瘀、熄风化痰、通 络止痛等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针灸、推拿、拔罐、艾灸 等中医治疗方法,以疏通 经络、调和气血。
态。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
复训练。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中风 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 中检查,评 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中风是体内气血逆乱,产生风 、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导 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等基础疾病,以及是否有中风家族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以及 相关生理功能测试。
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实 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中风。
中风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溶栓 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血压
药物、降血糖药物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脑部血管阻塞或出 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取 栓、去骨瓣减压等。
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 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 疗、言语治疗等,以帮助患者 恢复功能。
中医治疗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 ,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中风的康复与护理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课件
病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复方白丸子加减(祛风、化痰、通络)
.
23
2.风阳上扰(肝阳上亢)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 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 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病机:肝火偏旺,阳亢化风,夹痰走窜经络 ,脉络不畅
.
4
2.劳欲过度 ①烦劳过度—耗气伤阴—阳气亢盛—上扰清
窍
②纵欲过度—耗伤肾阴—水亏于下,火旺于 上—水不制火—火上扰清窍
.
5
3.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辛辣;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痰化热—热极生风,风痰热 上扰清窍
.
6
4.情志所伤 五志过及—心火暴盛—引动内风 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上扰清窍 烦劳日久—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素体阳盛—阳亢化风
病机: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 决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参附汤:补气回阳
生脉散:益气养阴
.
30
(3)后遗症 1.风痰瘀阻 症状: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
体麻木,苔白腻,舌暗紫,脉弦滑。 病机:风痰阻络,络道不畅 治法:搜风化痰,化瘀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祛风化痰,化瘀通络
.
14
4.中风与痿证
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 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 见肌肉瘦削,筋脉弛缓,两者应予以区别。但痿 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 肌肉萎缩,筋惕肉瞤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 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 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通腑泄热,通降气
.
23
2.风阳上扰(肝阳上亢)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 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 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病机:肝火偏旺,阳亢化风,夹痰走窜经络 ,脉络不畅
.
4
2.劳欲过度 ①烦劳过度—耗气伤阴—阳气亢盛—上扰清
窍
②纵欲过度—耗伤肾阴—水亏于下,火旺于 上—水不制火—火上扰清窍
.
5
3.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辛辣;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痰化热—热极生风,风痰热 上扰清窍
.
6
4.情志所伤 五志过及—心火暴盛—引动内风 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上扰清窍 烦劳日久—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素体阳盛—阳亢化风
病机: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 决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参附汤:补气回阳
生脉散:益气养阴
.
30
(3)后遗症 1.风痰瘀阻 症状: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
体麻木,苔白腻,舌暗紫,脉弦滑。 病机:风痰阻络,络道不畅 治法:搜风化痰,化瘀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祛风化痰,化瘀通络
.
14
4.中风与痿证
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 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 见肌肉瘦削,筋脉弛缓,两者应予以区别。但痿 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 肌肉萎缩,筋惕肉瞤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 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 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通腑泄热,通降气
中风PPT课件
-
29
辨证要点——闭证
-
30
辨证要点——闭证
-
31
辨证要点——闭证与脱证
脱证:阳气外脱 主证:三开一冷(目合口开,手撒肢软,
二便自遗,汗出肢冷)伴鼻鼾息微,脉微 细欲绝。
-
32
辨证要点——脱证
-
33
辨证要点——脱证
-
34
辨证要点——病势顺逆
中经络转化为中脏腑病势为逆 中脏腑向中经络转化病势为顺 中脏腑恶化:中脏腑神昏渐重,瞳神大小
脾虚湿聚生痰 痰 肝旺克土生痰 痰郁化热动风--中风
肝旺炼液成痰
-
12
病因-瘀
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瘀 气逆血瘀 久病致瘀
脑脉瘀阻,脑失濡养—中风
-
13
病因-气
素体阴亏,水不涵木
气
气逆
情志所伤,肝阳骤亢
-
14
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 其病机不外虚(阴虚、气虚)、风(肝风)、 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痰 热)、瘀(血瘀)、气(气逆)六端。病性 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 在本为肝肾阴虚, 气血衰弱; 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逆 血瘀。而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为 基本病机。
中风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肖俊锋
-
1
定义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 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 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 遂,口舌喎斜;或不经昏仆,仅以 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 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
2
历史沿革
《内经》称之仆击、大厥、薄厥、 偏枯、偏风、痱、痱风、喎斜。
-
3
历史沿革
《中风的中医治疗》课件
针灸疗法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整气血,以及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对于中风康复起到积 极的作用。
3
推拿疗法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推拿穴位,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僵硬和痉挛症状,帮 助中风患者康复。
经典中药治疗方案
川芎
川芎是一种常用于改善血液循环 和活血化瘀的中药。
丹参
当归
丹参是一种中药,具有舒缓血管、 降低血压和促进心脏功能的效果。
当归是一种常用于缓解气血瘀阻、 调节月经和补血的中草药。
针灸和推拿治疗技术
针灸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病人 的气血,提高自愈能力。
推拿
推拿是中药学中的一种疗法, 通过按摩和推拿身体的穴位,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肌肉的 松弛情况。
太极推拿
太极推拿结合了太极拳和传统 推拿的技术,通过平和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 调整和平衡全身的气血。
控制生活方式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包括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中风风险。
注意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压力和焦虑,有助于预防中风和促进康复。
调理饮食和生活习惯
1 合理膳食
中风患者可以选择低脂低 盐、高纤维和富含抗氧化 剂的食物,如鱼类、水果 和蔬菜。
2 适当运动
3 生活节律
中风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 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 瑜伽和太极等,有助于改 善血液循环。
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合 理的工作负荷,有助于减 轻中风风险和促进康复。
预防中风的注意事项
《中风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中医院中风护理》PPT课件
14
❖ ⑥ 中风初起不宜过多、过猛地搬动患者,使其 绝对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并做好防护工作, 如加置床栏、设脚踏、备拐杖等。
❖ ⑦ 阳闭患者出现高热时,可用冰袋冷敷;脱证 患者四肢逆冷时设法保暖,可给患者人参汤频服。
❖ ⑧ 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预 防褥疮的发生。
❖ ⑨ 饮食以清淡,少油腻、低糖、
❖ 治法:祛风除痰通格。
❖ 主方:牵正散。
精选ppt课件
11
三、 辩证施护
❖ (1) 中经络: ❖ ① 中经络者,神志尚清醒,或仅发生短时间轻度昏迷,
但患者仍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心病情进一步发展,故应劝 慰患者安心治疗,并且避免一切精神因素的刺激。 ❖ ② 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 ❖ ③ 注意勿使风直吹患者,可用屏风遮挡。 ❖ ④ 口眼歪斜时,针刺的穴位有风池、太阳、下关、颊车、 地仓、阳白、鱼腰等。 ❖ ⑤ 如患者口角流涎不严重,可给予一般饮食,但应忌食 公鸡肉。因鸡属风禽,尤其是公鸡,有动风之虑,故慎用。 ❖ ⑥ 指导患者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以使其精神 愉快,尽早康复。
4
❖ (2)中脏腑:中脏腑乃“中风”之危急重症, 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中脏腑又 有闭证与脱证之分。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 属实证,治疗宜祛邪为先;脱证以阳气欲脱 为主,属虚证,治疗宜扶正为主。闭证、脱 证皆为危急重证,两者证情截然不同,治法 各异,故必须辨证明确,才能正确医治。
精选ppt课件
舌质淡,舌体胖,舌苔薄白,脉弦细。 ❖ 治法:滋阴补肾利窍。 ❖ 主方:地黄饮子。 ❖ C、 肝阳上亢,痰邪阻窍:证候:舌强语蹇,发言不正,
急躁易怒,哭笑无常,舌红苔黄,脉弦。 ❖ 治法: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 主方:天麻钩藤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