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品校准品标准品
标准品、校准品及质控品的差异
![标准品、校准品及质控品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0c00352502020740be1e9b43.png)
可追溯性
可追溯性定义: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中规定:“主要的采购 资料能够进行追溯,应当按照采购控制文件的要求 保存供方的资质证明、采购合同或加工技术协议、 采购发票、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批进货检验 (验收)报告或试样生产及检验报告。”这里的可 追溯主要是指采购物料的来源去向及物料来源的合 法性。 还有如一次性医疗器械的采购、使用的可追溯性, 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批生产记录的追溯)以及生 产批号的可追溯性,规定了其Control)
定义:IFCC(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国际临床化学和实 验室医学联盟)的定义是专 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 或溶液,不能用于校准。
校准品
来源:校准品大多来源为人样品的混合物, 如混合血清。本身内含被检分析物,植被时 刻添加某些分析物,增加含量。
校准品
特点: 在以往的应用中用户往往不注意校准品的应 用的专用性,任何方法或仪器、试剂使用一 个校准品,严重影响检验质量。从上面的校 准品定值方法中,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在使 用了和定值时相同的检测系统,得出的结果 才能同参考方法结果具可比性。
标准品、校准品及质控品的差异
CONTENTS
溯源性和可追溯性
质控品 标准品 校准品
溯源性
溯源性定义: 指一个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通过 一条具有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测量标 准联系起来。
溯源性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中规定:“外购的标准 品和质控品应能证明来源和溯源性。” 、“使用 一级标准物质、二级较准物质应能够对量值进行溯 源。对检测中使用的校准品和质控品应当建立台帐 及使用记录。应记录其来源、批号、效期、溯源途 径(或靶值转换方法)、主要技术指标、保存状态 等信息。”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规定:“3.6校准品的溯源性、互换性,定值质 控品赋值的统计学处理,应提供校准品的溯源性资 料,计量学溯源链的说明应始于该产品的值,止于 计量上最高参考标准。校准品如有互换性,应提供 互换性研究资料---”。
质控品 标准品 内标质谱
![质控品 标准品 内标质谱](https://img.taocdn.com/s3/m/0c75a9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2.png)
质控品标准品内标质谱质控品、标准品和内标质谱是在分析化学和质谱领域中常用的术语,它们有不同的含义和用途。
1. 质控品(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质控品是为了监控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使用的参考物质。
质控品通常具有已知的组成和浓度,用于比较实验结果以评估实验的质量。
质控品可以是纯物质或者混合物,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药物研发、环境监测等领域。
2. 标准品(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标准品,又称为标准参考物质,是由权威机构或认证机构制备和认证的,具有已知组成和特定性质的物质。
标准品通常用于校准仪器、验证实验方法、评估测量误差等,并作为其他样品的参照物。
标准品的制备和认证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3. 内标质谱(Internal Standard Mass Spectrometry):内标质谱是在质谱分析中使用的一种技术,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来校正仪器漂移、样品损失和分析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内标质谱常用于定量分析,特别是在涉及复杂基质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术语在不同的实验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提供可追溯性的数据。
质控品,标准品,质控物相互区别
![质控品,标准品,质控物相互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0102d8371fe910ef12df87f.png)
1.质控品:IFCC的定义是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或溶液,不能用于校准。
对稳定性、瓶间差要求高。
分定值和不定值两种。
在选择控制品时,应该选择有几个浓度的、浓度范围分布较宽的、最好是医学决定水平的、有可报告范围范围是上下限值的质控品.2.标准品:用于定标即标准曲线的绘制。
3.校准品:公司指定用来校准某检测系统(仪器+试剂+方法程序)的,是考虑到它具有基质效应的情况下,人为赋予校准品的校准值。
因此,校准品必须专用于某一检测系统。
校准品:参考物质,其值为校准功能中用的自变量。
组合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标准不确定度(表达为标准差)等于每项和的正平方根,每项为其他分量测量结果各种变化的加权方差。
覆盖因子: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之数字因子。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定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国际常规校准品:校准品物质,其分量值不能溯源到SI单位,但为国际公认设定。
国际常规参考测量程序:测量程序产生值不能溯源到SI单位,但为国际公认,用于确定分量的参考值。
厂家选择测量程序:测量系统采用的一种或多种一级或二级校准品校准。
厂家常规测量程序:测量系统采用一家或多家厂家工作校准品或更高级校准品,用于确认分析特异度。
厂家工作校准品:按照一家或多家厂家选择测量程序定值。
有时候,此校准品称为“厂家控制校准品”(或“内部校准品”)。
需证明可用厂家选择测量程序和校准程序互换的校准物质。
厂家产品校准品:按照厂家常规测量程序定值,用于校准终端用户常规测量程序。
测量程序:一整套操作,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用来限定,识别,保存或复制一种单位或一个或更多个参考物的分量值。
产品校准品:用于厂家最终产品的校准物质。
终端用户常规测量程序:由厂家提供的一种测量系统,用一家或数家厂家商品校准品校准。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中提到:质控物(品)用于体外诊断的质量控制物质(定值和非定值),是一种旨在用于医学用途的检测系统中使用的物质、材料、物品或设备,其目的是评价或验证测量精密度、测量准确度、由于试剂或分析仪器的变化检测系统可能产生的分析偏差等性能特征。
标准品.质控品-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标准品.质控品-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5bf4fe8aa00b52acfc7caa5.png)
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包括真实度控制品)、质控品(物)(简称校准品、质控品)是实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检测及监督检验结果准确一致的主要工具,也是保证量值有效传递的计量实物标准。
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资料应包括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重要信息,是指导注册申请人(简称申请人)单独申请注册校准品、质控品的重要技术性文件之一。
本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方法》的相关规定。
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临床化学国际联合会(IFCC)等有关体外诊断试剂方面的指南,对编写的格式及各项内容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其目的是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单独注册申报进行原则性的指导,同时,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提供参考。
由于校准品、质控品种类多、范围广、临床使用重要性强且使用目的差别大,因此,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使用目的编写技术资料,以便于关注者获取准确的信息。
申请人应该提供校准品、质控品产品标准和技术资料,技术资料的要求参见《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产品标准格式和具体内容如下(不限于):一、范围应明确陈述本标准规范的对象和所涉及的方面,指明使用的界限。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应包括引导语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一览表。
一览表中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
例如: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ISO 17511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质控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ISO 1815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中酶催化浓度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三、分类和组成及其它(一)组成成份应说明主要组成成份及其生物学来源。
标准品和校准品
![标准品和校准品](https://img.taocdn.com/s3/m/6feb190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5.png)
标准品和校准品第一篇:标准品和校准品标准品和校准品传统的临床检验,要使检验结果可靠或有依据,往往有一个标准品(Standard)。
以临床化学检验的比色测定为例,常作三个检测:空白、标准、测定。
用空白液调整吸光度为零,读出测定比色液和标准比色液的吸光度,分别为As和Au;已知标准液浓度为Cs。
在一定范围内,某分析物浓度和吸光度呈良好比例关系。
为了克服纯标准液和病人样品间的基体差异,20年前开始引用具有与病人样品基体相似的校准品替代标准品,用于日常工作。
由于以往在使用标准品时不强调它的专用性,国内在应用校准品时忽略了它的专用性。
任何方法或仪器、试剂使用一个校准品,严重影响检验质量。
一。
标准液的定值一般而言,检验工作使用的标准品属应用标准。
配制或供应这类标准品的实验室或厂商具有符合质量标准的纯品。
称取一定量的纯品,然后将其溶解,在容量瓶内用溶剂稀释至容积刻度,混匀,标准液配制完成。
由称量法获得的称量值和容量法配制的容积,计算出该标准品浓度。
检定部门抽样测定,结果在规定范围内属合格。
即使测定检定结果在范围的上、下限,也不能将实测值作为标准值。
因为测定值的可靠性取决于检定方法,一般的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不如分析化学公认的称量法和容量法。
所以标准品的定值由称量和容积计算确定。
检定不合格即报废,决不可将实测值替代修正。
二。
校准品的定值1.校准值随方法而异如前述,由于纯标准液和新鲜病人标本间的基体差异,以标准液标化常用方法后,常用方法检测病人标本的结果和参考方法结果的可比性很差。
参见图2-。
为了克服基体效应,推荐使用校准品。
校准品的大多来源为人的样品混合物,如混合血清。
本身内含被检分析物,制备时可添加某些分析物增加含量。
校准品中被检分析物的含量无法由称量法和容量法确定,只能倚赖于分析方法。
校准品的校准值必须取决于分析方法或检测系列。
2.新鲜病人标本是最佳校准品由于所有校准品都是处理过的样品,和新鲜病人标本有着基体差异。
质控品概念浅析
![质控品概念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0de11ecc7931b765ce1581.png)
质控品、标准品、校准品、参考品、标准物质的概念浅析目前国内关于质控品(质控血清)、标准品、校准品(校准血清)、参考品(参考物质)、标准物质的概念非常混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叫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
个人认为,这几个名词的意思相差不多,翻译成英文,反而更好理解,现就这几个最常见到的5个名词,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首先,大家最常用的就是质控品(Control)和标准品(Standard)两个名词,其中的质控品概念较清晰,能用于质量控制,只有个别由血清基质组成的质控品又叫质控血清,整体概念清晰。
而标准品的概念广泛的应用于大部分领域,如长度、重量、电流、光强、物质的量等。
但是由于基质效应的存在,标准品在医学和生物学检测方面应用就存在一定的狭隘性了。
假如用称量法准确称量基准纯的FeCl3试剂,配制成标准品水溶液,其作为定标液校准检测系统,检测人的血液标本时往往与真实值有较大差异。
所以后来有了校准品(Calibrator)的研究,校准品一般为血清基质,又叫校准血清。
部分项目为水溶液,该校准品的标示值与其真实含量往往不同,特点是其只能校准该检测系统用,用于其它系统的校准,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如国际上最大的两家质控品厂家Roche和Randox,两家校准品中的GGT项目均声称溯源至国际标准物质CRM IRMM IFCC 452 γ-谷氨酰转移酶(GGT),用Roche的校准品校准Roche仪器时,检测样本,能够得到准确的值。
而用于校准Randox的系统时,往往偏离真实值。
反之亦然。
下面就金豪公司新取得定级证书的标准物质概念进行辨析。
其中,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RM)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二级标准物质一般是为了满足本机构实验室的工作需要和社会一般检测要求的标准物质,作为工作标准(工作标准物质WRM)直接用于现场方法的研究和评价,日常实验室内质量保证以及不同实验室之间的质量保证,即用于评定日常分析操作的测量不确定度。
标准品 质控品区别
![标准品 质控品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dd2e5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3.png)
标准品质控品区别标准品与质控品是在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两个概念,它们在产品质量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可能会混淆这两个概念,甚至将它们视为同一概念。
然而,标准品和质控品在定义、作用和应用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标准品和质控品进行比较,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标准品的定义和作用。
标准品是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经认证、检定或检验合格的物质、物品或设备,它通常是用来作为衡量其他同类产品质量的基准。
标准品的作用在于为产品质量提供参照,它可以帮助生产者确定产品的质量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而质控品则是为了监测和控制产品质量而使用的物质或物品。
质控品通常是一种已知成分和性质的物质,它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偏差,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从定义和作用上来看,标准品和质控品有着明显的区别。
标准品是作为产品质量的基准,用来衡量产品质量的水平;而质控品则是用来监测和控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帮助生产者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偏差。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标准品和质控品在应用上的区别。
标准品通常是在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认证过程中使用的,它在产品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参照作用。
而质控品则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它通过监测和检测产品的各项指标,帮助生产者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标准品和质控品的选择和使用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
对于标准品,生产者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品,并确保标准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质控品,生产者需要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质控品,并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综上所述,标准品和质控品在定义、作用和应用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对于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2.
![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2.](https://img.taocdn.com/s3/m/a163262abb68a98271fefac5.png)
二. 校准品的定值(校准值)
二. 校准品的定值(校准值)
二. 校准品的定值(校准值)
二、评价校准值可靠性的唯一要求
三.质控品
概念:IFCC的定义是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 的的标本或溶液,不能用于校准。对稳定性、 瓶间差要求高。 分定值和不定值两种。在选择控制品时,应 该选择有几个浓度的、浓度范围分布较宽的、 最好是医学决定水平的、有可报告范围范围 是上下限值的质控品.
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
AU CU CS AS
基体效应引入校准品
一. 标准物质(RM) reference material
概念:又称参考物质( reference material ),是一类充分均匀,并具有一 个(或多个)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一般表示为: 标准值 ± 总不确定度。 “ 标准物质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 研制单位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称为有证 标准物质(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其特性值由建立了溯 源性的程序确定,可溯源至准确复现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且每个标准值都附 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作用:校准仪器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其它物质赋值 分类:一级标准物质( 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稳定、均一,采 用高度准确、可靠的若干方法定值,可用于校准决定性方法及为二级标准物质 定值。在我国,一级标准物质是测量准确度达到国内最高水平的有证标准物质,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如: 人血清无机成分分析标准物 质( GBW09135 )和血清胆固醇标准物质( GBW 09138 )。二级标准物 质( 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 ):用一级标准物质校准,参考方法 定值。如: 红细胞微粒标准物质 — GBW ( E ) 090001 、胆红素标准物 质 — GBW ( E ) 090002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液标准物质 — GBW ( E ) 090004 和纯化血红蛋白标准物质 — GBW ( E ) 090011
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
![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1363e220029bd64793e2c61.png)
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一、定义上的区别1、校准品:用于定量检测时对检测项目的校准,是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
一般包含2个到多个浓度水平。
2、质控品:用于检查分析仪器或方法的性能,是一种稳定的物质,用于验证分析仪器或方法的性能。
3、标准品: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评价测定方法的物质。
包括国家参考品和企业内部参考品,可用于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确定研究、产品放行、注册检验、监督抽验等。
二、是否都需要注册1、校准品:一般可与配合试剂合并申请注册,也可单独申请注册。
2、质控品:一般可与配合诊断试剂合并申请注册,也可以单独申请注册。
3、标准品:国家参考品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负责组织制备、标定,并向国家药品标准品委员会申报获批。
企业内部标准品是由企业根据产品的特性研制用于满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性能评估等,一般不需要注册。
三、是否都需要溯源性文件1、校准品:要求提供完整的溯源性文件。
2、质控品:一般无溯源性要求,但对于定值质控品,有赋值准确度的要求。
3、标准品:如已有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品的项目,则企业内部标准品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标准品;如无国家或国际标准品,企业参考品的制备应有规范的质量控制程序,比如用金标准的方法或已上市同类产品对其进行验证确认等。
四、性能评估指标1、对于校准品和质控品,除了溯源性上的差别外,一般都包括装量、瓶间差、生物安全性、稳定性等指标的要求。
2、而对于标准品:根据项目的不同,选用相应的试剂盒或金标准方法等,对参考品进行验证分析。
校准品、标准品、质控品三者同为参考物质。
参考物质是一种材料或者物质,某一种或多种特性值只够均匀并被良好确定,用于校准测量系统,评价测量程序或为材料赋值。
但三者并非用一个概念,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应用场合。
临床上常常有很多错误的应用,例如将不同厂商的校准品应用于检测系统;使用给定值的质控品评价检测系统;使用质控品来校准检测系统等等。
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
![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5d069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6.png)
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质控品和标准品是在科学实验和质量控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重要物质,它们在实验室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它们都是用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它们在定义、用途和特点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
首先,质控品是用于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物质,其主要作用是评估实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控品通常是一种已知浓度的物质,它被添加到样品中,然后与样品一起进行分析,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质控品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目的来确定,以确保对实验过程的全面监控。
与质控品不同,标准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物质,它的浓度或纯度已经被准确确定。
标准品通常用于校准仪器、验证分析方法和确定未知物质的浓度。
在实验中,标准品的使用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其次,质控品和标准品在实验过程中的用途也有所不同。
质控品主要用于监控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校准、分析过程和数据处理等。
通过与质控品的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实验中的误差和偏差,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比之下,标准品主要用于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校准仪器的测量结果。
在实验中,标准品的使用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最后,质控品和标准品在特点上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质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溯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
而标准品则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准确性,能够作为实验结果的参照物,用于验证实验方法和校准仪器。
综上所述,质控品和标准品在定义、用途和特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在实验和质量控制中,正确使用和理解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质控品、校准品、标准品的区别
![质控品、校准品、标准品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a6ad0194a7302768e9939b4.png)
质控品、校准品、标准品的区别
质控品是已知的浓度含量,用仪器测量来鉴定该仪器测量结果是否准确.
校准品是用来校准仪器设定值高低的试剂.
标准品是在化验中终点法使用的试剂,测量样品浓度是否高于或低于标准品.
质控品测定要求:
①与患者样本在同条件下测定;
②每分析批样本至少检测一次或每天至少检测一次质控品;
③从冻柜取出的情况下应放室温下避光自然复溶,应无沉淀和絮状物;
④检测顺序:建议在开始测定样本前,先测定质控品1,完成本批样本测定后再检测质控品2。
⑤不可反复冻融。
标准品、对照品、校准品、质控品及参考品的区别
![标准品、对照品、校准品、质控品及参考品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0ff375dad02de80d4d840c6.png)
标准品、对照品、校准品、质控品及参考品的区别1.1标准品是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用于生物测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摘自《中国药典》2010年版)1.2对照品是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摘自《中国药典》2010年版)1.3校准品即:校准物,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应具有定值和已知的测量不确定度,其目的应是校准某一测量系统,从而建立此系统测量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
(摘自GB/T21425-2008、《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4质控品用于体外诊断的质量控制物质(定值和非定值),是一种旨在用于医学用途的检测系统中使用的物质、材料、物品或设备,其目的是评价或验证测量精密度、测量准确度、由于试剂或分析仪器的变化检测系统可能产生的分析偏差等性能特征。
质量控制物质(定值和非定值),可用于能力验证、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摘自《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4.1定值质控品定值质控品有制造商使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或过程分析的参考值,并指定参考范围;1.4.2非定值质控品非定值质控品可以在标贴上标示目标浓度(如:低、高、中),但是没有指定的参考范围,可以不用指定非定值质控品应用的分析测试系统,但需满足质量控制的系统规则。
1.5参考品即:参考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级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摘自GB/T21425-2008)。
校准品 标准品 质控品
![校准品 标准品 质控品](https://img.taocdn.com/s3/m/f220d9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d.png)
校准品标准品质控品
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三种品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区别。
首先,校准品是用来调整仪器仪表或者检验设备,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品通常具有已知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可以作为实验数据的参照物。
通过与校准品进行比对,可以对仪器进行校准,从而消除仪器本身的误差,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标准品是用来确定物质成分或者性质的参照物。
标准品通常具有已知的成分或者性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经常使用标准品作为实验数据的参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质控品是用来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参照物。
质控品通常具有已知的成分或者性质,可以用来监测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和误差。
通过对质控品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的进展。
因此,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时,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的使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让大家对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取得更加可靠和准确的实验数据。
质控品与标准品的区别
![质控品与标准品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0ae2d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3.png)
质控品与标准品的区别在化学分析和实验室测试中,质控品(Quality Control Material,简称QC)和标准品(Standard Material,简称SM)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虽然它们在名称上都带有“品”,但它们的用途和特点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就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它们有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质控品是用于质量控制的参考物质,其主要作用是评价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质控品通常是一种已知成分和性质的物质,它的制备和使用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质控品的选择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要和实际分析情况,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反映实验室的分析水平。
质控品的使用可以帮助实验室监控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比之下,标准品则是用于定量分析和校准仪器的参考物质。
标准品通常是一种纯度较高、成分和含量已知的物质,它的制备和使用也要符合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标准品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分析方法和要求,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反映被分析物质的含量和性质。
标准品的使用可以帮助实验室确定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线性范围和准确度,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此外,质控品和标准品在实验室中的使用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质控品通常是在每次分析过程中与待测样品一同进行分析,以评价实验室的分析准确性和精密度。
质控品的分析结果会被用来判断分析过程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而标准品则通常是在仪器校准和方法验证过程中使用,以确定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品的分析结果会被用来确定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总的来说,质控品和标准品在化学分析和实验室测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用途和特点有着明显的区别。
正确理解和使用质控品和标准品,可以帮助实验室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分析水平和信誉度。
因此,在实验室工作中,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质控品和标准品是至关重要的。
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
![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49229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f.png)
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标准品和质控品,它们在实验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虽然它们都是用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就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看标准品。
标准品是指已知成分和含量的物质,通常由国家标准化组织或者其他权威机构颁布的。
标准品通常用于校准仪器、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以及评价实验室的实验能力。
在实验室工作中,标准品的使用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而质控品则是用于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参考物质。
质控品通常是由实验室自行制备或者购买的,用于监测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
通过与质控品进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标准品和质控品在用途和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标准品是用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质控品则是用来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尽管它们的作用不同,但在实验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都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科研人员和实验室工作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需求,合理选择和使用标准品和质控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标准品和质控品,避免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总之,标准品和质控品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虽然在用途和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都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科研人员和实验室工作者需要充分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区别,合理选择和使用,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质控品、校准品和标准品的区别
![质控品、校准品和标准品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7eb26c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0.png)
实验室质量失控的常见原因汇总01定义上的区别:1.质控品:用于检查分析仪器或方法的性能,是一种稳定的物质,用于验证分析仪器或方法的性能。
2.校准品:用于定量检测时对检测项目的校准,是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
一般包含2个到多个浓度水平。
3.标准品: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评价测定方法的物质。
包括国家参考品和企业内部参考品,可用于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确定研究、产品放行、注册检验、监督抽验等。
02是否都需要注册:1.校准品:一般可与配合试剂合并申请注册,也可单独申请注册。
2.质控品:一般可与配合诊断试剂合并申请注册,也可以单独申请注册。
3.标准品:国家参考品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负责组织制备、标定,并向国家药品标准品委员会申报获批。
企业内部标准品是由企业根据产品的特性研制用于满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性能评估等,一般不需要注册。
03是否都需要溯源性文件:1.校准品:要求提供完整的溯源性文件。
2.质控品:一般无溯源性要求,但对于定值质控品,有赋值准确度的要求。
3.标准品:如已有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品的项目,则企业内部标准品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标准品;如无国家或国际标准品,企业参考品的制备应有规范的质量控制程序,比如用金标准的方法或已上市同类产品对其进行验证确认等。
04性能评估指标:1.对于校准品和质控品,除了溯源性上的差别外,一般都包括装量、瓶间差、生物安全性、稳定性等指标的要求。
2.而对于标准品:根据项目的不同,选用相应的试剂盒或金标准方法等,对参考品进行验证分析。
校准品、标准品、质控品三者同为参考物质。
参考物质是一种材料或者物质,某一种或多种特性值只够均匀并被良好确定,用于校准测量系统,评价测量程序或为材料赋值。
但三者并非用一个概念,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应用场合。
临床上常常有很多错误的应用,例如将不同厂商的校准品应用于检测系统;使用给定值的质控品评价检测系统;使用质控品来校准检测系统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控品标准品校准品
校准品、标准品、质控品三者同为参考物质。
参考物质是一种材料或者物质,某一种或多种特性值只够均匀并被良好确定,用于校准测量系统,评价测量程序或为材料赋值。
但三者并非用一个概念,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应用场合。
临床上常常有很多错误的应用,例如将不同厂商的校准品应用于检测系统;使用给定值的质控品评价检测系统;使用质控品来校准检测系统等等。
本文内容详细介绍了校准品、标准品、质控品的来源及定值方式,得出正确使用三种参考物质的方法。
一、传统的方法的缺点
传统的检验项目,要使得检验结果可靠或者有依据,往往会使用一个已知浓度的标准品随样品一同测定。
例如:血清铜测定
用玻棒混匀,在室温静置10min,3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2.0ml+缓冲液2.8ml铜试剂0.2ml
室温静置20min后,620nm比色空白调零
计算结果:血清铜= (测定管吸光度* 标准液铜浓度) /标准管吸光度
传统的标准液用纯水配制,同血清相比,成份非常简单,除了待测物质外只有水了。
此时在将样品同标准品相比较时,引入了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检体中的非测定物质对测定量的影响。
换句通俗的话说也就是,检体中测定物外的其他物质对检测的干扰,使检测结果偏离真值。
此时通过同无基质效应的标准品比较得出的有基质效应的样品检测值,将偏离于真值。
是否能使用标准液取决于检测方法学,干扰极小的决定性方法或者某些已知干扰的参考方法可直接使用标准品。
二、标准品的定值
一般而言,检验工作中使用的标准品属应用标准。
将符合质量标准的纯品使用称量法和容量法配制成溶液。
用决定性方法反复测定,结果在规定的范围内属合格。
测定制的可靠性
取决于鉴定方法,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不如公认的称量法和容量法。
标准品值由称量和容量法计算确定。
决不可将实测值替代修正。
三、引入校准品
为了克服纯标准品和病人样品间的基质差异,20年前开始应用具有与病人样品基质效应相似的校准品替代标准品,用于日常工作。
四、校准品的定值
1.校准品来源:
校准品大多来源为人样品的混合物,如混合血清。
本身内含被检分析物,植被时刻添加某些分析物,增加含量。
2.定值方法:
校准品中被检分析物的含量无法由称量法和容量法确定,只能依赖于分析方法。
校准品的校准值只能取决于分析方法和检测系统。
但所有用于检验中的检测方法、仪器、试剂等都是用来监测病人的新鲜样品的,不是用来监测校准品这样处理过的样品的。
所有校准品都是处理过的样品,和新鲜样品有着新的基质差异。
若使用公认的参考方法去标化测定校准品,测定程序是严格的,测定只是可靠的,但不是校准值。
使用该测定值去校准常规的检测系统时,校准品中的分析物被检测时的表现明显不同于新鲜病人样品,不能将参考方法系列的准确度通过校准品传递给病人。
如先使用公认的参考方法检测病人样品,再以具有参考值的病人样品去校准某检测系统。
此时该检测系统在检测其他新鲜病人样品时,这些病人样品结果的溯源性可上溯至公认的参考方法。
也即用新鲜病人样品是校准系统的最佳校准品。
但是具有参考值的新鲜病人样品无法用于常规工作所有方法、仪器、试剂或检测系统的校准;只能依靠现有的校准品,如何去确定校准品的校准值是关键。
评级校准值可靠性的唯一要求是:被校准品校准后的检测系统,对病人样品检测的检验结果和某些指定参考方法对病人样品的检验结果具可比性。
校准值不是测定值,是纠正的调整值。
一、校准品的专用性
在以往的应用中用户往往不注意校准品的应用的专用性,任何方法或仪器、试剂使用一个校准品,严重影响检验质量。
从上面的校准品定值方法中,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在使用了和定值时相同的检测系统,得出的结果才能同参考方法结果具可比性。
二、质控品定值
1. 质控品的来源:
质控品的来源同校准品大致相同,厂商可能会更具自己的要求添加了很多物质,此时有些物质的添加量常常达到病理状态的高浓度,在应用于某一项目时,对这个项目来说基质效应将更大。
2.定值方法:
有些厂商会给自己的标准品定一个定值范围,这个定值范围是由厂商联合几家使用同样
检测系统的临床用户,经多次测定得出的均值。
此时如果将该质控品应用于另一个检测系统,由于方法学的不同,可能得出同厂商给出值有较大差异的值。
此时不能认为该检测系统的准确度不佳。
此时需要强调的是检测系统都是用来测定新鲜血清的,不是用来测定质控品或其他物质的。
检测系统只有在检测新鲜血清时得出的结果才具有溯源性。
不同检测系统之间只有在检测新鲜血清时才具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