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3 气体动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气体的动理论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气体的动理论习题答案

(4)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1)、(2)、(4);(B)(1)、(2)、(3);(C)(2)、(3)、(4);(D)(1)、(3)、(4)。
2. 两 容 积 不 等 的 容 器 内 分 别 盛 有 He 和 N2 , 若 它 们 的 压 强 和 温 度 相 同 , 则 两 气 体
9.速率分布函数 f(v)的物理意义为:
[B ]
(A)具有速率 v 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B)速率分布在 v 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C)具有速率 v 的分子数。
(D)速率分布在 v 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
1
10.设 v 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vP 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最可几速率,( v2 )2 代表
℃升高到 177℃,体积减小一半。试求:
(1)气体压强的变化;
(2)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的变化;
(3)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原来的倍数。
解:
(1)由
p1V1 T1
p2V2 T2
,
代入T1
=300K,T2
=450K,V2
=
1 2
V1可得
p2 =3p1
即压强由p1变化到了3 p1。
(2)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D) 6 p1 。
5. 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两者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等,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 则两者[ C ]
(A)温度相同,压强相等; (B)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压强; (D)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压强。
6.1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 T 时,其内能为

气体动理论习题课

气体动理论习题课

5 E氧 = ν RT 2
2 ε 转动 = ν RT 2
12/13
9 .某理想气体定压摩尔热容为 29.1J ⋅ mol −1 ⋅ K −1 。求它 某理想气体定压摩尔热容为 在温度为273 K时分子平均转动动能. = 1.38 × 10 −23 J ⋅ K −1 时分子平均转动动能. 在温度为 时分子平均转动动能 k
2/13
五、理想气体压强、温度的统计意义 理想气体压强、
2 P = nε k 3
εk
1 3 2 = m v = kT 2 2
p = nkT
六、三种速率
v =
2
3 kT = m
3 RT M
2kT 2 RT vp = = m M
v ≈ 1 . 60
kT = 1 . 60 m
RT M
3/13
七、理想气体自由度数目
i E = ν RT 2
pV氧 = ν 氧 RT
E氧 = ν 氧
5 RT 2
E氦 = ν 氦
3 RT 2
pV氦 = ν 氦 RT
2. 压强为 、体积为 的氢气(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内能为: 压强为p、体积为V的氢气 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内能为: 的氢气( (A)
5 PV 2 3 (B) PV 2
i C P = CV + R = R + R 2
2(C P − R ) CP i= = 2 − 1 = 5 R R
可见是双原子分子。 可见是双原子分子。只有两个转动自由度
2 ε r = kT = kT = 3.77 × 10 − 21 J 2
13/13
气体动理论习题课 一、 气体的物态参量及其单位
1 气体压强 2 体积 V : 3 温度 T :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基础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基础

玻尔兹曼方程
玻尔兹曼方程是描述气体分子动理学行为的偏微分方程,它基于分子混沌 近似。
玻尔兹曼方程描述了气体分子速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分子与器壁碰 撞后速度的改变。
通过求解玻尔兹曼方程,可以得到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分子碰撞频率、 分子平均自由程等物理量。
输运过程的近似处理
01
输运过程是指气体分子通过器壁的传递过程,包括 扩散、热传导和粘性流动等。
气体动理论在新能源、环保、生物医 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为解决实 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热传导的应用
在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利用热传导原 理实现热量传递和热能利用。
气体扩散
扩散现象
气体分子在浓度梯度作用下,通过随机运动传递物质的过程。
扩散定律
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的扩散系数有关。
扩散的应用
在环保、化工、生物医学等领域,利用扩散原理实现物质的分离 和传输。
气体粘性
02
在处理输运过程时,可以采用近似方法来简化问题 ,如扩散系数近似、粘性系数近似等。
03
通过这些近似处理,可以得到输运过程的宏观规律 ,如菲克定律、斯托克斯定律等。
04
气体动理论的应用
气体热传导
热传导现象
气体分子在热能作用下,通过碰撞传递能量的过 程。
热传导定律
热能传递速率与温度梯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粘性现象
01
气体分子在相对运动中,由于碰撞产生的阻力。
牛顿粘性定律
02
粘性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的碰撞频率和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力有关。
粘性的应用
03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假设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假设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假设气体动理论是研究气体行为和性质的学科,它基于一系列假设和原理,用于解释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些假设是对实际情况的简化和理想化,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数学模型更好地理解气体的行为。

本文将就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假设进行探讨。

1. 气体分子是微观粒子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将气体看作是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物质。

这些微观粒子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

根据这一假设,气体的物态特性可以通过对这些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来解释。

这种假设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由波尔特曼和马克斯韦尔等人提出。

2. 碰撞是气体分子的基本作用基于气体分子是微观粒子的假设,气体动理论认为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其基本作用。

这些碰撞会导致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气体的性质。

在碰撞中,气体分子之间会交换能量和动量,使得气体分子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

碰撞的频率和能量转移的大小会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 气体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气体动理论假设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这意味着在宏观层面上,气体分子的运动是随机的,无法准确预测。

每个气体分子根据自身能量和速度的微小差异,会呈现出不同的运动轨迹和行为。

尽管分子的总体行为是未知的,但是通过大量气体分子的统计平均,可以得到气体的宏观性质,如压强、温度和体积等。

4.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气体动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假设是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这意味着在描述气体分子的运动时,我们不考虑分子之间的引力或斥力等相互作用。

这一假设在许多情况下是合理的,尤其是当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足够远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气体动理论可以建立在这种简化的假设下,更好地解释气体的宏观性质。

总的来说,气体动理论基于一系列假设和原理,用于解释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些基本假设包括气体分子是微观粒子、碰撞是气体分子的基本作用、气体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气体动理论习题杨振宁

气体动理论习题杨振宁
2
结束
目录
解:
8k T 2 2k T v = = πm πm 1 ) ∞ ( 1 ) f ( v)dv ( v = ∫0 v mv ∞ 32 1 m 2k T ( v )4 ( v 2 dv ) e π 2 kT = ∫0 π
2
m 32e π π = ∫ 0 4 ( 2 kT ) m 3 2 2kT π π = 4 ( 2 kT ) ( ) 2m 2 ( mπ)1 2 4 1 = π 2 kT = πv
习题总目录
目录
6-1 有一水银气压计,当水银柱为 有一水银气压计,当水银柱为0.76 m高时,管顶离水银柱液面为 高时, 高时 管顶离水银柱液面为0.12m.管的 . 截面积为2.0×10-4 m2.当有少量氮气混入 截面积为 水银管内顶部,水银柱高下降为0.60m.此 水银管内顶部,水银柱高下降为 . 时温度为27 , 时温度为 0C,试计算有多少质量氮气在 管顶?(氮气的摩尔质量为0.004kg/mol, ?(氮气的摩尔质量为 管顶?(氮气的摩尔质量为 0.76m水银柱压强为 水银柱压强为1.013×105Pa) 水银柱压强为
结束
目录
解:P = ( h 1 h 2 )d =( 0.76 0.60 )×1.33×105 Pa V = 0.28×2.0×10-4 = 5.6×10-4 m3 T = 273+27=300 K M = 0.004 kg/mol mR PV = T M MPV m= RT 0.04×0.16×1.33×105×5.6×10-4 = 8.31×300 =1.92×10-5kg 目录
2 1 x2 = π 0e dx 0.847

2 ∞ x2 = π 0e dx 1

结束
目录

华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习题之气体动理论习题详解

华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习题之气体动理论习题详解

华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习题之气体动理论习题详解一、选择题1.用分子质量m ,总分子数N ,分子速率v 和速率分布函数()f v 表示的分子平动动能平均值为 [ ](A )0()Nf v dv ∞⎰; (B )201()2mv f v dv ∞⎰;(C )201()2mv Nf v dv ∞⎰;(D )01()2mvf v dv ∞⎰。

答案:B解:根据速率分布函数()f v 的统计意义即可得出。

()f v 表示速率以v 为中心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而dv v Nf )(表示速率以v 为中心的dv 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故本题答案为B 。

2.下列对最概然速率p v 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p v 是气体分子可能具有的最大速率;(B )就单位速率区间而言,分子速率取p v 的概率最大; (C )分子速率分布函数()f v 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速率就是p v ;(D )在相同速率间隔条件下分子处在p v 所在的那个间隔内的分子数最多。

答案:A解:根据()f v 的统计意义和p v 的定义知,后面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对的,而只有A 不正确,气体分子可能具有的最大速率不是p v ,而可能是趋于无穷大,所以答案A 正确。

3.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如果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温度比氢气的高; (B )氢气的温度比氧气的高;(C )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 (D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答案:Arms v =222222221,16H O H H H O O O T T T M M M T M ===,所以答案A 正确。

4.如下图所示,若在某个过程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内能)U 随压强p 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其 延长线过U —p 图的原点),则该过程为[ ](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容过程; (D )绝热过程。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第十一章气体动理论一、基本要求1.理解平衡态、物态参量、温度等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应用。

2.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统计规律性,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的统计意义及微观本质,并能熟练应用。

3.理解自由度和内能的概念,掌握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掌握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并能熟练应用。

4.理解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速率分布函数及分子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掌握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和最概然速率的求法和意义。

5.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及平均自由程的物理意义和计算公式。

二、基本概念1 平衡态系统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2 物态参量描述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平衡态时的宏观性质的物理量,包括压强、体积和温度3 温度宏观上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反映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4 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用字母表示。

5 内能理想气体的内能就是气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即6 最概然速率速率分布函数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速率,用表示,,其物理意义为在一定温度下,分布在速率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在总分子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大。

7 平均速率各个分子速率的统计平均值,用表示,8 方均根速率各个分子速率的平方平均值的算术平方根,用表示,9 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平均碰撞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一个分子和其他分子平均碰撞的次数;平均自由程是每两次碰撞之间一个分子自由运动的平均路程,两者的关系式为:或三、基本规律1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pV RT ν=或'm pV RT M= pV NkT =或p nkT =2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3 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4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下,气体分子任何一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均为12kT 5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1)速率分布函数()dN f Nd υυ= 表示在速率υ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或任一单个分子在速率υ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出现的概率,又称为概率密度。

气体动理论练习

气体动理论练习

内容提要一、平衡态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1.气体的物态参量气体的体积、压强和温度三个物理量称为气体的物态参量.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符号为3m 。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为Pa ,760m m Hg Pa 101.013 atm 15=⨯=。

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 ,273.15T t =+。

2.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mpV RT M=二、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温度的微观本质 1.热动平衡的统计规律(1)分子按位置的分布是均匀的:d d N Nn V V== (2)各方向运动概率均等:0x y z ===v v v ;222213x y z ===v v v v 2.理想气体压强的微观公式:2kt 12 33p mn n ε==v3.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 nkT =4.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2kt 013 22m kT ε==v 三、能量均分定理和理想气体的内能1.刚性分子自由度2.能量均分定理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分子任何一个自由度的平均能量都相等,均为12kT ,这就是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3.理想气体的内能:2m iE RT M =四、麦克斯韦气体速率分布定律 1.麦氏分布函数:1d ()d Nf N =v v物理意义:气体在温度为T的平衡状态下,速率在v附近单位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数的百分比。

2.三种统计速率(1)最概然速率:p==v(2)平均速率:==v(3==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体积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增大B、如果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增大C、如果温度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不变D、如果密度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不变2.关于温度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2)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A、(1)、(2)、(4)B、(1)、(2)、(3)C、(2)、(3)、(4)D、(1)、(2)3.如图12-1所示,一气室被可以左右移动的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装氧气,另一边装氢气,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温度一样。

气体动理论---习题及答案解析

气体动理论---习题及答案解析

气体动理论练习1一、选择题1. 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B、C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

A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1,它产生的压强为p1,B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1,C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n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为( )A. 3p1;B. 4p1;C. 5p1;D. 6p1.2.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尔兹曼常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 pVm⁄; B. pVkT⁄; C. pV RT⁄; D. pV mT⁄。

3.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pV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B. 将降低;C. 不变;D. 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1. 解释下列分子动理论与热力学名词:(1) 状态参量:;(2) 微观量:;(3) 宏观量:。

2. 在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中,体现统计意义的两条假设是:(1) ;(2) 。

练习2一、选择题1. 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A. p1>p2;B. p1<p2;C. p1=p2;D. 不能确定。

2. 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为n,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为E kV⁄,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为ρ,分别有如下关系( )A. n不同,E kV⁄不同,ρ不同;B. n不同,E kV⁄不同,ρ相同;C. n相同,E kV⁄相同,ρ不同;D. n相同,E kV⁄相同,ρ相同。

3. 有容积不同的A、B两个容器,A中装有刚体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中装有刚体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E A和E B的关系( )A. E A<E B;B. E A>E B;C. E A=E B;D.不能确定。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12章 气体动理论一、填空题:1、一打足气的自行车内胎,若在7℃时轮胎中空气压强为×510pa .则在温度变为37℃,轮胎内空气的压强是 ;设内胎容积不变2、在湖面下50.0m 深处温度为4.0℃,有一个体积为531.010m -⨯的空气泡升到水面上来,若湖面的温度为17.0℃,则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是 ;取大气压强为50 1.01310p pa =⨯3、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50 1.0110p pa =⨯,温度为27.0℃,则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为 ;氧气的密度为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设分子均匀等距排列4、星际空间温度可达,则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为 ,方均根速率为 ,最概然速率为 ;5、在压强为51.0110pa ⨯下,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66.010cm -⨯,当温度不变时,压强为 ,则其平均自由程为1.0mm;6、若氖气分子的有效直径为82.5910cm -⨯,则在温度为600k,压强为21.3310pa ⨯时,氖分子1s 内的平均碰撞次数为 ;7、如图12-1所示两条曲线1和2,分别定性的表示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对应温度高的曲线 是 .若图中两条曲线定性的表示相同温度下的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布曲线,则表示氧气速率分布曲线的是 .8、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物理意义: 112kT , 232kT , 32i kT , 42i RT , 532RT , 62M i RT Mmol ; 参考答案:1、54.4310pa ⨯ 2、536.1110m -⨯ 3、25332192.4410 1.30 6.2110 3.4510m kg m J m ----⨯⋅⨯⨯ 4、2121121.6910 1.8310 1.5010m sm s m s ---⨯⋅⨯⋅⨯⋅ 图12-15、6.06pa6、613.8110s -⨯ 7、2 ,28、略二、选择题:教材习题12-1,12-2,12-3,12-4. 见课本p207~208参考答案:12-1~12-4 C, C, B, B. 第十三章热力学基础一、选择题1、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均可看成刚性分子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 5 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的热量是A 6 JB 5 JC 3 JD 2 J2、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它的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理可以断定: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作了功;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3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4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以上正确的是:A 1,3B 2,3C 3D 3,43、摩尔数相等的三种理想气体H e 、N 2和CO 2,若从同一初态,经等压加热,且在加热过程中三种气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体积增量最大的气体是:AH e BN 2CCO 2 D 三种气体的体积增量相同4、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为V 1膨胀到V 2,AB,AC为等温过程AD 为绝热过程;则吸热最多的是: A AB 过程 B AC 过程 C AD 过程 D 不能确定 5、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从图中abcda 增大为ab’c’da ,那么循环abcda 与ab’c’da 所作的净功和热机效率的变化情况是:A 净功增大,效率提高;B 净功增大,效率降低;C 净功和效率都不变;D 净功增大,效率不变;6、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是:A 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功可以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C 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由压缩;D 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够变为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够变为有规则运动的能量;7、 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V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8、1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为状态B ,如果不知是什么气体,变化过程也不知道,但A 、B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A 气体所作的功.B 气体内能的变化.C 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D 气体的质量.9、 有人设计一台卡诺热机可逆的.每循环一次可从 400 K 的高温热源吸热1800 J,向 300 K 的低温热源放热 800 J .同时对外作功1000 J,这样的设计是A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B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C 不行的,卡诺循环所作的功不能大于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D 不行的,这个热机的效率超过理论值.10、 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A 温度不变,熵增加.B 温度升高,熵增加.C 温度降低,熵增加.D 温度不变,熵不变.二、 填充题1、要使一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变化,可以通过 或 两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兼用来完成;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 ,而与 无关;2、将热量Q 传给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1若体积不变,热量转化为 ;2若温度不变,热量转化为 ;3、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过程和两个 过程组成的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 有关,卡诺循环的效率总是 大于、小于、等于1;4、一定量理想气体沿a →b →c 变化时作功abc W =615J,气体在b 、c 两状态的内能差J E E c b 500=-;那么气体循环一周,所作净功=WJ ,向外界放热为=Q J ,等温过程中气体作功=ab WJ ;5、常温常压下,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可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在等压过程中吸热为Q,对外作功为W,内能增加为E ∆,则W Q =_ _,E Q∆=_________; 6、p V -图上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 物理量,若循环过程为逆时针方向,则该物理量为 ;填正或负7、一卡诺热机低温热源的温度为27C,效率为40% ,高温热源的温度T 1 = .8、设一台电冰箱的工作循环为卡诺循环,在夏天工作,环境温度在35C,冰箱内的温度为0C,这台电冰箱的理想制冷系数为e = .9、一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该气体在循环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情ab coVT况是a →b 过程 ,b →c 过程 ,c →a 过程 ;10、将1kg 温度为010C 的水置于020C 的恒温热源内,最后水的温度与热源的温度相同,则水的熵变为 ,热源的熵变为 ;水的比热容为34.1810ln1.03530.035J kg K ⨯⋅=,参考答案:一、1、C 2、C 3、A 4、A 5、D6、C7、A8、B9、D 10、A二、1、作功,传热,始末状态,过程 2、理想气体的内能,对外作功 3、绝热,等温, 4、115J ,500J ,615J 5、27,576、功,负7、 500K8、9、吸热,放热,吸热 10、11146.3,142.7J K J K --⋅-⋅自测题5一、选择题1、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2pV =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 B 将降低 C 不变 D 不能确定;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尔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 pV m B ()pV kT C ()pV RT D ()pV mT3、如题5.1.1图所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容器用均匀的细管相连,管中有一水银作活塞,大容器装有氧气,小容器装有氢气,当温度相同时,水银滴静止于细管中央,试问此时这两种气体的密度哪个大 A 氧气的密度大; B 氢气的密度大; C 密度一样大; D 无法判断;4、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015C 升高到027C ,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A 0.5%B 4%C 9%D 21%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Z 和平均自由程λ的变化情况是 A Z 增大,λ不变; B Z 不变,λ增大; C Z 和λ都增大; D Z 和λ都不变;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a 态出发经过①或②过程到达b 态,acb 为等温线如题5.1.2图所示,则①,②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12,Q Q 是A 120,0Q Q >> B 120,0Q Q << C 120,0Q Q >< D 120,0Q Q <>7、如题5.1.3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 过程时吸热200J ;则经历acbda 过程时,吸热为 A 1200J - B 1000J - C 700J - D 1000J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进行如题5.1.4图所示的两个卡诺循环abcda 和a b c d a ''''';若在P V -图上这两个循环曲线所围面积相等,则可以由此得知这两个循环 A 效率相等; B 由高温热源处吸收的热量相等;C 在低温热源处放出的热量相等;D 在每次循环中对外做的净功相等;9、“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1V 增至2V ,在此过程中气体的A 内能不变,熵增加;B 内能不变,熵减少;C 内能不变,熵不变;D 内能增加,熵增加;二、填空题:1、在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中,体现统计意义的两条假设是1 ;2 ;2、在定压下加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使其温度升高1K 时,它的体积增加了倍,则气体原来的温度是 ;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各为单位体积的氢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与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4、分子物理学是研究 的学科,它应用的基本方法是 方法;①②题5.1.2图 1 41 4 题5.1.3图o 题5.1.4图5、解释名词:自由度 ;准静态过程 ;6、用总分子数N ,气体分子速率v 和速率分布函数()f v 表示下列各量:1速率大于0v 的分子数= ;2速率大于0v 的那些分子的平均速率= ;3多次观察某一分子的速率,发现其速率大于0v 的概率= ;7、常温常压下,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可视为刚性分子、自由度为i ,在等压过程中吸热为Q ,对外做功为A ,内能增加为E ∆,则A Q = ;8、有一卡诺热机,用29kg 空气为工作物质,工作在027C 的高温热源与073C -的低温热源之间,此热机的效率η= ;若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缸体积增大倍,则此热机每一循环所做的功为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312910kg mol--⨯⋅ 自测题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A4、B5、A6、A7、B8、D9、C 10、A二、填空题1、1沿空间各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目相等; 2222x y z v v v ==;2、200K3、53;1034、物质热现象和热运动规律; 统计;5、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的数目;系统所经历的所有中间状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状态的过程;6、0000()()/()()v v v v Nf v dv vf v dv f v dv f v dv ∝∝∝∝⎰⎰⎰⎰ 7、2;22i i i ++ 8、533.3%;8.3110J ⨯;另外添加的题目:一、选择题:1、双原子理想气体,做等压膨胀,若气体膨胀过程从热源吸收热量J 700,则该气体对外做功为 DA J 350B J 300C J 250D J 2002、在V P -图图1中,mol 1理想气体从状态A 沿直线到达B ,B A V V =2,则此过程系统的功能和内能变化的情况为 CA 0,0>∆>E AB 0,0<∆<E AC 0,0=∆>E AD 0,0>∆<E A3、某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2所示的两个卡诺循环:)(abcd I 和)(d c b a ''''I I ,且两条循环曲线所围面积相等;设循环I 的效率为η,每次循环在高温热源处吸收的热量为Q ,循环II 的效率为η',每次循环在高温Q ',则BA Q Q '<'<,ηη;B Q Q '>'<,ηη;C Q Q '<'>,ηη;D Q Q '>'>,ηη4、一热机在两热源12400,300T K T K ==之间工作,一循环过程吸收1800J ,放热800J ,作功1000J ,此循环可能实现吗 BA 可能;B 不可能;C 无法判断;5、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均可看成刚性分子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的热量是CA 6JB 5JC 3JD 2J6、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它的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理可以断定: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作了功;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功;3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4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以上正确的是 CA 1,3B 2,3C 3 D3,4 E47、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DA 等容降压过程B 等温膨胀过程C 绝热膨胀过程D 等压压缩过程8、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A Q 等于: DA 1/3B 1/4C 2/5D 2/79、摩尔数相等的三种理想气体e H 、2N 和2CO ,若从同一初态,经等压加热,且在加热过程中三种气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体积增量最大的气体是: AA e HB 2NC 2COD 三种气体的体积增量相同10、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为1V 膨胀到2V ,AB 为等压过程,AC 为等温过程,AD 为绝热过程,则吸热最多的是:AA AB 过程 B AC 过程 C AD 过程 D 不能确定11、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是:CA 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功可以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C 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由压缩;D 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够变为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够变为有规则运动的能量;12、汽缸内盛有一定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一倍时,该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C A Z 和λ都增大一倍; B Z 和λ都减为原来的一半; C Z 增大一倍而λ减为原来的一半;D Z 减为原来的一半而λ增大一倍;13、在恒定不变的压强下,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 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 的关系为CA Z 与T 无关;B Z 与T 成正比;C Z 与T 成反比;D Z 与T 成正比;14、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C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B 温度、压强相同;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15、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压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B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密度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C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D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16、按2PV =恒量规律膨胀的理想气体,膨胀后的温度为: CA 升高;B 不变;C 降低;D 无法确定17、下列各式中哪一种式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式中M 为气体的质量,m 为气体分子的质量,N 为气体分子总数目,n 为气体分子密度,0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ol M 为摩尔质量;A 32m PV M ;B 32mol M PV M ;C 32nPV ;D 032mol M N PV M1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可以:DA 保持压强和温度不变同时减小体积;B 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同时增大压强;C 保持体积不变同时增大压强降低温度;D 保持温度不变同时增大体积降低压强;19、设某理想气体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每个分子的质量为μ,玻尔兹曼常数为k ,则该气体的分子总数可以表示为:C A PV k μ B PT V μ C PV kT D PT kV19、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1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2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A1,2,4 B1,2,3 C2,3,4 D1,3,420、设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函数为()f v ,则速率在12v v →区间内的分子平均速率为:CA 21()v v vf v dv ⎰B 21()v v v vf v dv ⎰ C 2121()()v v v v vf v dv f v dv ⎰⎰ D 210()()v v vf v dv f v dv∝⎰⎰ 21、两容积不等的容器内分别盛有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氦气和氮气,如果它们温度和压强相同,则两气体:CA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必相同;B 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必相同;C 单位体积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必相同:D 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内能必相同;22、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1:2的氧气和氦气均视为理想气体相混合,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CA 1:2B 5:3C 5:6D 10:3填空题:1、要使一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加,可以通过传热或作功两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兼用来完成;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初末状态,而与过程无关;2、16g 氧气在400K 温度下等温压缩,气体放出的热量为1152J ,则被压缩后的气体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2倍,而压强为原来压强的2倍;3、一热机从温度为727o C 的高温热源吸热,向温度为527oC 的低温热量放热,若热机在最大效率下工作,且每一循环吸热2000J ,则此热机每一循环作功为400J ;4、一卡诺热机在每次循环中都要从温度为400K 的高温热源吸热418J ,向低温热源放热334.4J ,低温热源的温度为320K ;5、汽缸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若绝热压缩使体积减半,问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为原来速率的 倍若为双原子理想气体又为 倍6、下面给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几种微分形式,指出它们各表示什么过程; 1()mol PdV M M RdT =表示等压过程; 2()mol VdP M M RdT =表示等容或者等体过程;30PdV VdP +=表示等温过程;7、容积为10升的容器中储有10克的氧气;1600m s -=⋅,则此气体的温度T =462K ;压强P = 51.210⨯ Pa ;8、在室温27o C 下,1mol 氢气和1mol 氧气的内能比为1:1;1g 氢气和1g 氧气的内能比为16:19、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2i kT 表示分子的平均动能; 2i RT 表示1mol 气体分子的内能 2m i RT M 表示m 千克气体分子的内能 10、氮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311.310s -⨯,分子平均自由程为6610cm -⨯,若温度不变,气压降为0.1atm ,则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变为211.310s -⨯;分子平均自由程变为5610cm -⨯。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8-1 目前可获得的极限真空为Pa 1033.111-⨯,,求此真空度下3cm 1体积内有多少个分子?(设温度为27℃)[解]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kT P =得 kT V NP =,kT PV N =故 323611102133001038110110331⨯=⨯⨯⨯⨯⨯=---...N (个)8-2 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V p -图中的曲线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图线的BC 段是以横轴和纵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1)已知气体在状态A 时的温度是K 300=A T ,求气体在B 、C 、D 时的温度。

(2)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在 T V -图(T 为横轴)中画出来,并标出状态变化的方向。

[解] (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恒量,可得:由A →B 这一等压过程中BBA A T V T V = 则 6003001020=⋅=⋅=A AB B T V V T (K) 因BC 段为等轴双曲线,所以B →C 为等温过程,则==B C T T 600 (K)C →D 为等压过程,则CCD D T V T V = 3006004020=⋅=⋅=C CD D T V V T (K) (2)8-3 有容积为V 的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为m 的分子1N 和2N 个, 它们的方均根速率都是0υ,求: (1)两部分的分子数密度和压强各是多少?(2)取出隔板平衡后最终的分子数密度和压强是多少?010203040[解] (1) 分子数密度 VNV N n VN V N n 2222111122====由压强公式:231V nm P =, 可得两部分气体的压强为 VV mN V m n P VV mN V m n P 3231323120220222012011====(2) 取出隔板达到平衡后,气体分子数密度为 VN N V N n 21+==混合后的气体,由于温度和摩尔质量不变,所以方均根速率不变,于是压强为:VV m N N V nm P 3)(31202120+==8-4 在容积为33m 105.2-⨯的容器中,储有15101⨯个氧分子,15104⨯个氮分子,g 103.37-⨯氢分子混合气体,试求混合气体在K 433时的压强。

气体动理论习题

气体动理论习题

气体动理论作业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A) m kT x 32=v . (B) mkT x 3312=v . (C) m kT x /32=v . (D) m kT x /2=v .[ ] 2.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ε和平均平动动能w 有如下关系:(A) ε和w 都相等. (B) ε相等,而w 不相等. (C) w 相等,而ε不相等. (D) ε和w 都不相等. [ ] 3.下列各式中哪一式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式中M 为气体的质量,m 为气体分子质量,N 为气体分子总数目,n 为气体分子数密度,N A 为阿伏加得罗常量) (A)pV M m 23. (B) pV M Mmol23. (C)npV 23. (D) pV N MM A 23mol . [ ] 4.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1∶2的氧气和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相混合,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A) 1∶2. (B) 5∶6.(C) 5∶3. (D) 10∶3. [ ] 5.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压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 (B)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密度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 (C)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 (D)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 [ ] 6.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 (1)、(2) 、(4). (B) (1)、(2) 、(3). (C) (2)、(3) 、(4).(D) (1)、(3) 、(4). [ ] 7.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 ] 8.假定氧气的热力学渭度提高一倍,氧分子全部离解为氧原子,则这些氧原子的平均速率是原来氧分子平均速率的(A) 4倍. (B) 2倍. (C)2倍.(D) 21倍. [ ]9.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图中的两条曲线能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 ]v v10.在恒定不变的压强下,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 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 的关系为 (A) Z 与T 无关. (B) Z 与T 成正比.(C) Z 与T 成反比. (D) Z 与T 成正比. [ ] 二、填空题11.分子热运动自由度为i的一定量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当其体积为V、压强为p时,其内能E=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有两瓶气体,一瓶是氦气,另一瓶是氢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若它们的压强、体积、温度均相同,则氢气的内能是氦气的________倍.13.在一个以匀速度u运动的容器中,盛有分子质量为m的某种单原子理想气体.若使容器突然停止运动,则气体状态达到平衡后,其温度的增量T∆=_________________.14.若某容器内温度为300 K的二氧化碳气体(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3.74×103 J,则该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 J·K-1,阿伏伽德罗常量N A=6.022×1023 mol-1) 15.一定量H2气(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若温度每升高1 K,其内能增加41.6 J,则该H2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普适气体常量R=8.31 J·mol-1·K-1)16.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等于1.06×10-19 J,则该气体的温度T=_____________K.(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 J·K-1 )17.一铁球由10 m高处落到地面,回升到0.5 m高处.假定铁球与地面碰撞时损失的宏观机械能全部转变为铁球的内能,则铁球的温度将升高__________.(已知铁的比热c=501.6 J·kg-1·K-1)18.1 mol氮气,由状态A(p1,V)变到状态B(p2,V),气体内能的增量为__________.19.储有某种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容器以速度v=100 m/s运动,假设该容器突然停止,气体的全部定向运动动能都变为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此时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上升 6.74K,由此可知容器中气体的摩尔质量M mol=__________. (普适气体常量R=8.31 J·mol-1·K-1)20.图示的两条f(v)~v曲线分别表示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由此可得Array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21.容积为20.0 L(升)的瓶子以速率v=200 m·s-1匀速运动,瓶子中充有质量为100g的氦气.设瓶子突然停止,且气体的全部定向运动动能都变为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瓶子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求热平衡后氦气的温度、压强、内能及氦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各增加多少?(摩尔气体常量R=8.31 J·mol-1·K-1,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 J·K-1)22.一密封房间的体积为5×3×3 m3,室温为20 ℃,室内空气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平动动能的总和是多少?如果气体的温度升高 1.0K,而体积不变,则气体的内能变化多少?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增加多少?已知空气的密度ρ=1.29 kg/m3,摩尔质量M mol=29×10-3kg /mol,且空气分子可认为是刚性双原子分子.(普适气体常量R=8.31 J·mol-1·K-1)23.有2×10-3 m3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其内能为6.75×102 J.(1) 试求气体的压强;(2) 设分子总数为5.4×1022个,求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及气体的温度.(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 J·K-1)24.当氢气和氦气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相等时,求它们的质量比() ()e HH2MM和内能比()()e HH2EE.(将氢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参考答案1.D2.C3.A4.B5.D6.B7.C8.B9.B 10.C 11.ipV 213分 12.5 / 3 3分13.m u 2 / 3k3分14.3.01×1023个 3分15.4.0×10-3 kg 3分16.5.12×103 3分17.0.186 K 3分18.()1225p p V - 3分 19.28×10-3 kg / mol 3分20.2000 m ·s -1 1分 500 m ·s -1 2分三、计算题 21.解:定向运动动能221v Nm ,气体内能增量T ik N ∆21,i =3 .按能量守恒应有: 221v Nm =T ik N ∆21∴ A N T iR m /2∆=v 2分(1) ()()===∆iR M iR m N T A //2mol 2v v 6.42 K 2分 (2) ()V T R M M p //mol ∆=∆=6.67×10-4 Pa . 2分 (3) ()T iR M M E ∆=∆21/mol =2.00×103 J .2分(4)T ik ∆=∆21ε=1.33×10-22 J . 2分 22.解:根据kT m 23212=v , 可得 NkT m N 23212=v , 即 ()m N RTNm m N d /23212=v=()RT M M mol /23=()V M RT ρmol /23=7.31×106 . 4分 又 ()T iR M M E ∆=∆21/mol =()T iR M V ∆21/mol ρ=4.16×104 J . 3分及 ()()()2/1212/1222/12v v v-=∆= ()()122/1mol /3T TM R -=0.856 m/s . 3分23.解:(1) 设分子数为N .据 E = N (i / 2)kT 及 p = (N / V )kT得 p = 2E / (iV ) = 1.35×105 Pa4分(2) 由 kT N kT Ew2523=得 ()21105.75/3-⨯==N E w J3分又 kT N E 25=得 T = 2 E / (5Nk )=362k3分24.解: 由 pV =()()mol22H H M M RT 和pV =()()mol e H e H M M RT 2分得 ()()e H H 2M M =()()mol mol 2e H H M M =42=21. 2分由 E (H 2)= ()()mol 22H H M M 25RT 和RT M M E 23)He ()He ()He (mol = 4分得()()e 2H E H E =()()()()mol mol22e H /He 3H /H 5M M M M∵ ()()mol 22H M H M = ()()mole H M e H M (p 、V 、T 均相同), ∴()()e H E H E 2=35. 2分。

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及解法(2010.12.15)

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及解法(2010.12.15)

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及解法一、 选择题1. 一定量氢气(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若温度每升高1K ,其内能增加20.8J ,则该氢气的质量为 【 B 】 (A )1.0⨯10kg 3- (B)2.0⨯10kg 3-(C)3.0⨯10kg 3- (D)4.0⨯10kg 3-参考答案:T R i M E ∆⎪⎭⎫⎝⎛=∆2μ 5=i 刚性双原子的自由度为 ()kg 100.2131.851028.202233--⨯=⨯⨯⨯⨯⨯=∆⋅∆=T iR E M μ2. 有一瓶质量为m 的氢气(是作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则氢分子的平均动能 【 B 】 (A )kT 23(B )kT 25 (C ) RT 23 (D )RT 25参考答案:kT i2=ε 5=i 刚性双原子的自由度为 3. 有两瓶气体,一瓶是氦气,另一瓶是氢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若它们的压强、体积、温度均相同,则氢气的内能是氦气的 【 C 】 (A )21倍 (B )32倍 (C )35倍 (D )2倍参考答案:T R i M E ⎪⎭⎫ ⎝⎛=2μ RT MpV μ=3522222==⎪⎪⎭⎫⎝⎛⎪⎪⎭⎫⎝⎛=e e eH H H H H H i i T R i M T R i M E E μμ4. A 、B 、C3个容器中皆装有理想气体,它们的分子数密度之比为A n :Bn :C n =4:2:1,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比为4:2:1::=C B A εεε,则它们的压强之比C B A p p p :::为 【 A 】(A )1:1:1 (B)1:2;2 (C )1:2;3 (D )1:2;4参考答案:εn p 32=1:1:132:32:32:::==C C B B A A C B A n n n p p p εεε 5. 2g 氢气与2g 氦气分别装在两个容器相等的封闭容器内,温度也相同(氢气分子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氢气与氦气内能之比eH H E E 2为(A )31 (B )35 (C )310 (D)316 【 C 】参考答案:T R i M E ⎪⎭⎫⎝⎛=2μ31010231045223322222=⨯⨯⨯⨯==⎪⎪⎭⎫ ⎝⎛⎪⎪⎭⎫⎝⎛=--H H H H H H H H H H e e e e ei i T R i M T R i M E E μμμμ 6.1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1atm 的恒定压强下,从c 0︒加热到c 100︒,则气体的内能改变了 【 D 】(A )0.25J 103⨯ (B )J 105.03⨯ (C )J 100.13⨯ (D )J 1025.13⨯ 参考答案:T R i M E ∆⎪⎭⎫⎝⎛=∆2μ ()()J 1025.127337331.82323⨯=-⨯⨯=∆⎪⎭⎫ ⎝⎛=∆T R i M E μ7. 在容积为3210m -的容器中,装有质量g 100的气体,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1200-⋅s m ,则气体的压强为 【B 】 (A )Pa 1067.05⨯ (B )Pa 1033.15⨯ (C )Pa 1066.25⨯ (D )Pa 1099.35⨯参考答案:μRTv 32=RT MpV μ= ()Pa 1033.131522⨯=⎪⎭⎫ ⎝⎛⨯=v V M p8. 如图1所示的两条()v ~v f 曲线分别表示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麦克斯)(1s m -⋅v韦速率分布曲线。

大学物理学气体的动理论自学练习题

大学物理学气体的动理论自学练习题

《大学物理学》气体动理论可能用到的数据:8.31/R J mol =; 231.3810/k J K -=⨯;236.0210/A N mol =⨯。

一、选择题12-1.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氮气和一瓶氦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C )(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C )温度,压强都相同;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3/2kt kT ε=,仅与气体的温度有关,所以两瓶气体温度相同;又由公式P nkT =,n 为气体的分子数密度,知两瓶气体的压强也相同】2.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分子质量为m ,则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均值为:(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讨论)( D )(A )x υB )x υC )x υ=m kT 23;(D )x υ=0。

【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某一的分子的速度有任一可能的大小和方向,但对于大量分子在某一方向的平均值应为0】3.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 B )(A )m PV /; (B ))/(kT PV ; (C ))/(RT PV ; (D ))/(mT PV 。

【由公式P nkT =判断,所以分子数密度为P n k T =,而气体的分子数为N nV =】 4.根据气体动理论,单原子理想气体的温度正比于( D )(A )气体的体积; (B )气体分子的压强;(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量;(D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见第1题提示】5.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如果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氧气的温度比氢气的高;(B )氢气的温度比氧气的高;(C )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 (D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大学物理 气体分子动理论习题

大学物理 气体分子动理论习题

hi
为氢气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w. z
气体的摩尔质量 M mol =
解:由克拉珀龙状态方程 pV =
RT 可得摩尔质量为 ρRT 11.3 × 10 −3 × 8.31 × ( 27 + 273) = p 1.0 × 10 − 2 ×1.013 × 105
ww
M = M mol =
= 27.8 × 10 −3 (kg ⋅ mol − 1 )
5.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为 T0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 率为 v 0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 Z0 ,平均自由程为 λ0 。当气体温度升高为 4T0 时,气体分 [ ] (A) v = 4v0 , Z = 4 Z 0 , λ = 4λ0
8kT ∝ πm
(C) v = 2v 0 , Z = 2Z0 , λ = 4λ0
v
O
v
O
,所以 (D)不对。另由概率归 解:在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 v p 不等(摩尔质量不等) 一化条件
∫ f (v )dv = 1,说明若 v
0

p
大,则 v > v p 的 f (v) 将减小,而(A) 、(C)中 v > v p 的 故选 B
f (v) 没有减小,所以(A)、(C)都不对。
O
na
v0
0
dN 解:由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f (v ) = 的有 Ndv
f (v )dv = ∫
v2
v1

hi
∆N v1 → v2 dN ⋅ dv = Ndv N
由题意 A 、B 两部分面积相等有 说明
∫ f (v )dv = ∫ f (v )dv
v0
w. z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简答题1、你能够从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出发 ,得出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吗? 答: 方程RT Mm pV '=描述了理想气体在某状态下,p ,V ,T 三个参量所满足的关系式。

对给定量气体(Mm '不变),经历一个过程后,其初态和终态之间有222111T V p T V p =的关系。

当温度不变时,有2211V p V p =,这就是玻意耳定律;当体积不变时,有2211T p T p =,这就是查理定律;当压强不变时,有2211T V T V =,这就是盖吕萨克定律。

由上可知三个定律是理想气体在经历三种特定过程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

换句话说,遵从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的气体可作为理想气体。

2、为什么说温度具有统计意义? 讲一个分子具有多少温度,行吗?答:对处于平衡态的理想气体来说,温度是表征大量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宏观物理量,是对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状态的一种统计平均,这一点从公式kT v m 23212=中的2v 计算中就可以看出(∑∑=iii Nv N v22),可见T 本质上是一种统计量,故说温度具有统计意义,说一个分子的T 是毫无意义的。

3、解释下列分子运动论与热力学名词:(1) 状态参量;(2) 微观量;(3) 宏观量。

答:(1)状态参量: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状态下,每个状态都需用一组物理量来表征,这些物理量称为状态参量。

(2)微观量:描述个别分子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3)宏观量:表示大量分子集体特征的物理量。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处于热动平衡状态时,此热力学系统的不随时间变化的三个宏观量和不随时间变化的微观量分别有哪些?建议:本题“不随时间变化的微观量分别有哪些”不知道通过该设问需要学生掌握什么东西。

其实从微观角度来讲,分子的任何量,如分子速度,动能,动量,严格说来甚至质量也是变化的。

可能会有人回答为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平均自有程等,但那又是一种统计行为,该值对应着某些宏观量,这只能称为统计量,与微观量和宏观量相区别。

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求解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问题的基本

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求解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问题的基本

第四篇 气体动理论 热力学基础求解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热运动包含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基础两部分.气体动理论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气体的热现象,通过寻求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关系,阐明气体的一些宏观性质和规律.而热力学基础是从宏观角度通过实验现象研究热运动规律.在求解这两章习题时要注意它们处理问题方法的差异.气体动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理想气体,求解这部分习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1)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和能量均分定理的应用;(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的应用;(3)有关分子碰撞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频率.热力学基础方面的习题则是围绕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四个特殊过程(三个等值过程和一个绝热过程)和循环过程的应用,以及计算热力学过程的熵变,并用熵增定理判别过程的方向.1.近似计算的应用一般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可近似当作理想气体,故理想气体也是一个理想模型.气体动理论是以理想气体为模型建立起来的,因此,气体动理论所述的定律、定理和公式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用.我们在求解气体动理论中有关问题时必须明确这一点.然而,这种从理想模型得出的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是有意义的.例如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以及由此得出的理想气体的摩尔定容热容2/m V,iR C =和摩尔定压热容()2/2m P,R i C +=都是近似公式,它们与在通常温度下的实验值相差不大,因此,除了在低温情况下以外,它们还都是可以使用的.在实际工作时如果要求精度较高,摩尔定容热容和摩尔定压热容应采用实验值.本书习题中有少数题给出了在某种条件下m V,C 和m P,C 的实验值就是这个道理.如习题中不给出实验值,可以采用近似的理论公式计算.2.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过程及注意事项热力学第一定律E W Q Δ+=,其中功⎰=21d V V V ρW ,内能增量T R i M m E Δ2Δ⋅=.本章习题主要是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四个特殊过程(等体、等压、等温、绝热)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循环过程的应用.解题的主要过程:(1) 明确研究对象是什么气体(单原子还是双原子),气体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是多少? (2) 弄清系统经历的是些什么过程,并掌握这些过程的特征.(3) 画出各过程相应的p -V 图.应当知道准确作出热力学过程的p -V 图,可以给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理图像.(4) 根据各过程的方程和状态方程确定各状态的参量,由各过程的特点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就可计算出理想气体在各过程中的功、内能增量和吸放热了.在计算中要注意Q 和W 的正、负取法.3.关于内能的计算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是状态量,与过程无关,而功和热量是过程量,在两个确定的初、末状态之间经历不同的过程,功和热量一般是不一样的,但内能的变化是相同的,且均等于()12m V,ΔT T C Mm E -=.因此,对理想气体来说,不论其经历什么过程都可用上述公式计算内能的增量.同样,我们在计算某一系统熵变的时候,由于熵是状态量,以无论在始、末状态之间系统经历了什么过程,始、末两个状态间的熵变是相同的.所以,要计算始末两状态之间经历的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就可通过计算两状态之间可逆过程熵变来求得,就是这个道理.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应用和分子碰撞的有关讨论深刻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物理意义,掌握速率分布函数f (v )和三种统计速率公式及物理意义是求解这部分习题的关键.三种速率为M RT /2P =v ,M RT π/8=v ,M RT /32=v .注意它们的共同点都正比于M T /,而在物理意义上和用途上又有区别.P v 用于讨论分子速率分布图.v 用于讨论分子的碰撞;2v 用于讨论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解题中只要抓住这些特点就比较方便.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有关分子碰撞内容的习题求解比较简单,往往只要记住平均碰撞频率公式v n d Z 22=和平均自由程n d Z λ2π2/1/==v ,甚至只要知道n Z ⋅∝v ,n /1∝λ及M T /∝v 这种比值关系就可求解许多有关习题.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2 -1 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C) 温度,压强都相同 (D)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3k /kT =ε,仅与温度有关.因此当氦气和氮气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时,温度也相同.又由物态方程nkT p =,当两者分子数密度n 相同时,它们压强也相同.故选(C).12 -2 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4:2:1::2/12C 2/12B 2/12A =v v v ,则其压强之比C B A ::p p p 为( )(A) 1∶2∶4 (B) 1∶4∶8(C) 1∶4∶16 (D) 4∶2∶1分析与解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M RT /3=2v ,因此对同种理想气体有3212C 2B 2A ::::T T T =v v v ,又由物态方程nkT ρ,当三个容器中分子数密度n 相同时,得16:4:1::::321321==T T T p p p .故选(C).12 -3 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0T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0Z ,平均自由程为0λ ,当气体温度升高为04T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 ) (A) 004,4,4λλZ Z ===0v v (B) 0022λλ===,,Z Z 0v v (C) 00422λλ===,,Z Z 0v v (D) 0042λλ===,,Z Z 0v v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M RT π/8=v ,温度由0T 升至04T ,则平均速率变为0v 2;又平均碰撞频率v n d Z 2π2=,由于容器体积不变,即分子数密度n 不变,则平均碰撞频率变为0Z 2;而平均自由程n d λ2π2/1=,n 不变,则珔λ也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B).12 -4 已知n 为单位体积的分子数,()v f 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则()v v d nf 表示( )(A) 速率v 附近,dv 区间内的分子数(B) 单位体积内速率在v v v d +~区间内的分子数(C) 速率v 附近,dv 区间内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D) 单位时间内碰到单位器壁上,速率在v v v d ~+ 区间内的分子数分析与解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v v d /d N N f =,而v /N n =,则有()V N nf /d d =v v .即表示单位体积内速率在v v v d ~+ 区间内的分子数.正确答案为(B). 12 -5 一打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C 07o 1.=t 时,轮胎中空气的压强为Pa 100451⨯=.p ,则当温度变为C 037o 2.=t 时,轮胎内空气的压强2p 2p 为多少?(设内胎容积不变)分析 胎内空气可视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始末状态均为平衡态,由于气体的体积不变,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RT Mm pV =可知,压强p 与温度T 成正比.由此即可求出末态的压强.解 由分析可知,当K 15310037152732...=+=T ,轮胎内空气压强为Pa 1043451122⨯==./T p T p可见当温度升高时,轮胎内气体压强变大,因此,夏季外出时自行车的车胎不宜充气太足,以免爆胎.12 -6 有一个体积为35m 1001⨯.的空气泡由水面下m 050.深的湖底处(温度为C 4o)升到湖面上来.若湖面的温度为C 017o .,求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取大气压强为Pa 10013150⨯=.p )分析 将气泡看成是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它位于湖底和上升至湖面代表两个不同的平衡状态.利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即可求解本题.位于湖底时,气泡内的压强可用公式gh p p ρ+=0求出, 其中ρ为水的密度( 常取33m kg 1001⋅⨯=.ρ).解 设气泡在湖底和湖面的状态参量分别为(p 1 ,V 1 ,T 1 )和(p 2 ,V 2 ,T 2 ).由分析知湖底处压强为gh ρp gh ρp p +=+=021,利用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222111T V p T V p = 可得空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为()3510120121212m 1011.6//-⨯=+==T p V T gh ρp T p V T p V12 -7 氧气瓶的容积为32m 1023-⨯.,其中氧气的压强为Pa 10317⨯.,氧气厂规定压强降到Pa 10016⨯.时,就应重新充气,以免经常洗瓶.某小型吹玻璃车间,平均每天用去3m 400.压强为Pa 100115⨯.的氧气,问一瓶氧气能用多少天? (设使用过程中温度不变) 分析 由于使用条件的限制,瓶中氧气不可能完全被使用.为此,可通过两条不同的思路进行分析和求解:(1) 从氧气质量的角度来分析.利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RT M m pV =可以分别计算出每天使用氧气的质量3m 和可供使用的氧气总质量(即原瓶中氧气的总质量1m 和需充气时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2m 之差),从而可求得使用天数()321m m m n /-=.(2) 从容积角度来分析.利用等温膨胀条件将原瓶中氧气由初态(Pa 1030171⨯=.p , 321m 1023-⨯=.V )膨胀到需充气条件下的终态(Pa 1000162⨯=.p ,2V 待求),比较可得2p 状态下实际使用掉的氧气的体积为12V V -.同样将每天使用的氧气由初态(Pa 1001153⨯=.p ,33m 400.=V )等温压缩到压强为p 2 的终态,并算出此时的体积V′2 ,由此可得使用天数应为()212V V V n '-=/.解1 根据分析有RT V Mp m RT V Mp m RT V Mp m /;/;/333222111===则一瓶氧气可用天数()()5.9//33121321===-=V p V p p m m m n解2 根据分析中所述,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得等温膨胀后瓶内氧气在压强为Pa 1000162⨯=.p 时的体积为2112p V p V /=每天用去相同状态的氧气容积2332p V p V /='则瓶内氧气可用天数为()()5.9//33121212=-='-=V p V p p V V V n12 -8 设想太阳是由氢原子组成的理想气体,其密度可当作是均匀的.若此理想气体的压强为Pa 1035114⨯..试估计太阳的温度.(已知氢原子的质量Pa 1067127H -⨯=.m ,太阳半径kg 1067127H -⨯=.m ,太阳质量kg 1099130S ⨯=.m )分析 本题可直接运用物态方程nkT p =进行计算.解 氢原子的数密度可表示为()⎥⎦⎤⎢⎣⎡⋅==3S H S H S π34//R m m V m m n S 根据题给条件,由nkT p = 可得太阳的温度为()K 1016.13/π4/7S 3S H ⨯===k m R pm nk p T说明 实际上太阳结构并非本题中所设想的理想化模型,因此,计算所得的太阳温度与实际的温度相差较大.估算太阳(或星体)表面温度的几种较实用的方法在教材第十五章有所介绍.12 -9 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Pa 100115⨯.,温度为27 ℃,求:(1)气体分子的数密度;(2) 氧气的密度;(3)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4)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设分子间均匀等距排列)分析 在题中压强和温度的条件下,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因此,可由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密度的定义以及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等求解.又因可将分子看成是均匀等距排列的,故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30d V =,由数密度的含意可知n V /10=,d 即可求出. 解 (1) 单位体积分子数 325m 10442⨯==./kT p n(2) 氧气的密度-3m kg 301⋅===.//RT pM V m ρ(3) 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J 102162321k -⨯==./kT ε(4) 氧气分子的平均距离m 10453193-⨯==./n d通过对本题的求解,我们可以对通常状态下理想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平均平动动能、分子间平均距离等物理量的数量级有所了解.12 -10 2.0×10-2 kg 氢气装在4.0×10-3 m 3 的容器内,当容器内的压强为3.90×105Pa 时,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多大?分析 理想气体的温度是由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决定的,即23k /kT =ε.因此,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通过物态方程pV =m/MRT ,求出容器内氢气的温度即可得k ε. 解 由分析知氢气的温度mRMPV T =,则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8932323k ./===mR pVMk kT ε12 -11 温度为0 ℃和100 ℃时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各为多少?欲使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等于1eV ,气体的温度需多高?解 分子在0℃和100 ℃时平均平动动能分别为J 10655232111-⨯==./kT εJ 10727232122-⨯==./kT ε由于1eV =1.6×10-19 J ,因此,分子具有1eV 平均平动动能时,气体温度为K 10737323k ⨯==./k T ε这个温度约为7.5 ×103 ℃.12 -12 某些恒星的温度可达到约1.0 ×108K ,这是发生聚变反应(也称热核反应)所需的温度.通常在此温度下恒星可视为由质子组成.求:(1) 质子的平均动能是多少? (2) 质子的方均根速率为多大?分析 将组成恒星的大量质子视为理想气体,质子可作为质点,其自由度 i =3,因此,质子的平均动能就等于平均平动动能.此外,由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2/32/2kT m =v ,可得方均根速率2v .解 (1) 由分析可得质子的平均动能为J 1007.22/32/3152k -⨯===kT m εv(2) 质子的方均根速率为1-62s m 1058.132⋅⨯==mkT v 12 -13 试求温度为300.0 K 和2.7 K(星际空间温度)的氢分子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及最概然速率.分析 分清平均速率v 、方均根速率2v 及最概然速率p v 的物理意义,并利用三种速率相应的公式即可求解.解 氢气的摩尔质量M =2 ×10-3kg·mol -1 ,气体温度T 1 =300.0K ,则有 1-31s m 1078.18⋅⨯==MπRT v 1-312s m 1093.13⋅⨯==MRT v 1-31p s m 1058.12⋅⨯==M RT v 气体温度T 2=2.7K 时,有1-31s m 1069.18⋅⨯==MπRT v 1-322s m 1083.13⋅⨯==MRT v 1-31p s m 1050.12⋅⨯==M RT v 12 -14 如图所示,Ⅰ、Ⅱ两条曲线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曲线.试由图中数据求:(1)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2) 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3) 若图中Ⅰ、Ⅱ分别表示氢气在不同温度下的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则哪条曲线的气体温度较高?分析 由MRT 1p 2=v 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由于不同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它们的最概然速率v p 也就不同.因22O H M M <,故氢气比氧气的v p 要大,由此可判定图中曲线Ⅱ所标v p=2.0 ×103 m·s -1 应是对应于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从而可求出该曲线所对应的温度.又因曲线Ⅰ、Ⅱ所处的温度相同,故曲线Ⅰ中氧气的最概然速率也可按上式求得.同样,由M RT2p =v 可知,如果是同种气体,当温度不同时,最概然速率v p 也不同.温度越高,v p 越大.而曲线Ⅱ对应的v p 较大,因而代表气体温度较高状态.解 (1) 由分析知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13H p s m 100.222H 2-⋅⨯==M RT v 利用M O2 /M H2 =16 可得氧气分子最概然速率为 ()()12H p O p s m 100.54/22-⋅⨯==v v (2) 由M RT2p =v 得气体温度K 1081.42/22p⨯==R M T v (3) Ⅱ代表气体温度较高状态.12 -15 日冕的温度为2.0 ×106K ,所喷出的电子气可视为理想气体.试求其中电子的方均根速率和热运动平均动能.解 方均根速率16e2s m 105.93-⋅⨯==m kT v 平均动能J 10142317k -⨯==./kT ε12 -16 在容积为2.0 ×10-3m 3 的容器中,有内能为6.75 ×102J 的刚性双原子分子某理想气体.(1) 求气体的压强;(2) 设分子总数为5.4×1022 个,求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及气体的温度. 分析 (1) 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RT i M m E 2=,对刚性双原子分子而言,i =5.由上述内能公式和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mM RT 可解出气体的压强.(2)求得压强后,再依据题给数据可求得分子数密度,则由公式p =nkT 可求气体温度.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可由23k /kT ε=求出.解 (1) 由RT i M m E 2=和pV =mM RT 可得气体压强 ()Pa 1035125⨯==./iV E p(2) 分子数密度n =N/V ,则该气体的温度()()Pa 106235⨯===.//nk pV nk p T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J 104972321k -⨯==./kT ε12 -17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若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6.21×10-21J ,试求(1) 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及温度;(2) 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分析 (1)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3k /kT ε=,是温度的单值函数,与气体种类无关.因此,氧气和氢气在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平均平动动能,从而可以求出氧气的温度.(2) 知道温度后再由最概然速率公式M RT2p =v 即可求解v p .解 (1) 由分析知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J 102162321k -⨯==./kT ε,则氧气的温度为: K 30032k ==k εT /(2) 氧气的摩尔质量M =3.2 ×10-2 kg·mol -1 ,则有12p s m 1095.32-⋅⨯==MRT v12 -18 声波在理想气体中传播的速率正比于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问声波通过氧气的速率与通过氢气的速率之比为多少? 设这两种气体都是理想气体并具有相同的温度. 分析 由题意声波速率u 与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成正比,即2v ∝u ;而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M /12∝v ,式中M 为气体的摩尔质量.因此,在一定温度下声波速率M u /1∝.解 依据分析可设声速M A u /1=,式中A 为比例常量.则声波通过氧气与氢气的速率之比为2502222O H O H .==M M u u12 -19 已知质点离开地球引力作用所需的逃逸速率为gr v 2=,其中r 为地球半径.(1)若使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分别与逃逸速率相等,它们各自应有多高的温度;(2) 说明大气层中为什么氢气比氧气要少.(取r =6.40 ×106 m) 分析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MπRT8=v ,对于摩尔质量M 不同的气体分子,为使v 等于逃逸速率v ,所需的温度是不同的;如果环境温度相同,则摩尔质量M 较小的就容易达到逃逸速率.解 (1) 由题意逃逸速率gr 2=v ,而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MπRT8=v .当v v = 时,有RMrgπT 4=由于氢气的摩尔质量13H molkg 10022--⋅⨯=.M ,氧气的摩尔质量12O mol kg 10232--⋅⨯=.M ,则它们达到逃逸速率时所需的温度分别为K 10891K,101815O 4H 22⨯=⨯=..T T(2) 根据上述分析,当温度相同时,氢气的平均速率比氧气的要大(约为4倍),因此达到逃逸速率的氢气分子比氧气分子多.按大爆炸理论,宇宙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极高温过程.在地球形成的初期,虽然温度已大大降低,但温度值还是很高.因而,在气体分子产生过程中就开始有分子逃逸地球,其中氢气分子比氧气分子更易逃逸.另外,虽然目前的大气层温度不可能达到上述计算结果中逃逸速率所需的温度,但由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可知,在任一温度下,总有一些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逃逸速率.从分布曲线也可知道在相同温度下氢气分子能达到逃逸速率的可能性大于氧气分子.故大气层中氢气比氧气要少.12 -20 容积为1m 3 的容器储有1mol 氧气,以v =10m·s -1 的速度运动,设容器突然停止,其中氧气的80%的机械运动动能转化为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试求气体的温度及压强各升高了多少.分析 容器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容器内分子除了相对容器作杂乱无章的热运动外,还和容器一起作定向运动.其定向运动动能(即机械能)为m v 2/2.按照题意,当容器突然停止后,80%定向运动动能转为系统的内能.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则有关系式:()T R M m mv E Δ25%80Δ2⋅=⋅=成立,从而可求ΔT .再利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可求压强的增量.解 由分析知T R M m m E Δ252/8.0Δ2⋅==v ,其中m 为容器内氧气质量.又氧气的摩尔质量为12mol kg 1023--⋅⨯=.M ,解得ΔT =6.16 ×10-2 K当容器体积不变时,由pV =mRT/M 得Pa 51.0ΔΔ==T VRM m p 12 -21 有N 个质量均为m 的同种气体分子,它们的速率分布如图所示.(1) 说明曲线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的含义;(2) 由N 和0v 求a 值;(3) 求在速率0v /2到30v /2 间隔内的分子数;(4) 求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分析 处理与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有关的问题时,关键要理解分布函数()v f 的物理意义.()v v d /d N N f =,题中纵坐标()v v d /d N Nf =,即处于速率v 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同时要掌握()v f 的归一化条件,即()1d 0=⎰∞v v f .在此基础上,根据分布函数并运用数学方法(如函数求平均值或极值等),即可求解本题.解 (1) 由于分子所允许的速率在0 到20v 的范围内,由归一化条件可知图中曲线下的面积()1d 0=⎰∞v v f即曲线下面积表示系统分子总数N .(2 ) 从图中可知, 在0 到0v 区间内,()0/v v v a Nf ;而在0 到20v 区间,()αNf =v .则利用归一化条件有v v v vv ⎰⎰+=0020d d v v a a N(3) 速率在0v /2到30v /2间隔内的分子数为0003/2/20Δd d 7/12v a N a N =+=⎰⎰v v v vv v v (4) 分子速率平方的平均值按定义为()v v f v v v d /d 02022⎰⎰∞∞==N N故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20220302K 3631d d 2121000v v v v v v v v v v m N a N a m m ε=⎥⎦⎤⎢⎣⎡+==⎰⎰ 12 -22 试用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定律导出方均根速率和最概然速率. 分析 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函数为()⎪⎪⎭⎫ ⎝⎛-⎪⎭⎫⎝⎛=kT m kT m f 2exp π2π4222/3v v v采用数学中对连续函数求自变量平均值的方法,求解分子速率平方的平均值,即⎰⎰=NNd d 22v v , 从而得出方均根速率.由于分布函数较复杂,在积分过程中需作适当的数学代换.另外,最概然速率是指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函数极大值所对应的速率,因而可采用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求得.解 (1) 根据分析可得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2/1242/302/1022d 2exp π2π4/d ⎥⎥⎦⎤⎢⎢⎣⎡⎪⎪⎭⎫ ⎝⎛-⎪⎭⎫ ⎝⎛=⎪⎭⎫ ⎝⎛=⎰⎰∞v v v v v kT m kT m N N N令222/x kT m =v ,则有2/12/12/104273.13d 2π42⎪⎭⎫⎝⎛=⎪⎭⎫⎝⎛=⎥⎦⎤⎢⎣⎡=⎰∞-m RT m kT x e x m kT x v(2) 令()0d d =v v f ,即02exp 222exp 2π2π42222/3=⎥⎦⎤⎢⎣⎡⎪⎪⎭⎫ ⎝⎛--⎪⎪⎭⎫ ⎝⎛-⎪⎭⎫⎝⎛kT m kT m kT m T k m v vv v v得 2/12/141.12⎪⎭⎫⎝⎛≈⎪⎭⎫⎝⎛==m RT m kT P v v12 -23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可看作类似于气体分子的运动(故称电子气).设导体中共有N 个自由电子,其中电子的最大速率为v F (称为费米速率).电子在速率v v v d ~+之间的概率为()()⎪⎩⎪⎨⎧>>>=v v v v v v0,0 d π4d F 2A NA N N (1)画出分布函数图;(2) 用N 、v F 定出常数A ;(3) 证明电子气中电子的平均动能53F /εε=,其中22F F /mv =ε.分析 理解速率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就不难求解本题.速率分布函数()vv d d 1NN f =,表示在v 附近单位速率区间的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百分比.它应满足归一化条件()()⎰⎰=∞Fd d v v v v v f f , 因此根据题给条件可得()v v ~f 的函数关系,由此可作出解析图和求出A .在()v v ~f 函数关系确定的情况下,由()v v v v d 22f ⎰=可以求出v2 ,从而求出2/2v m ε=.解 (1) 由题设可知,电子的速率分布函数()()()⎪⎩⎪⎨⎧>>>=F F 200 π4v v v v v v NA f ,其分布函数图如图所示.(2) 利用分析中所述归一化条件,有1d π4F2=⎰v v v NA 得 3Fπ4/3v N A = (3) ()53d N 4ππd 2F2022Fv v v v v v v v ===⎰⎰∞f 5/32/F 2εm ε==v12 -24 一飞机在地面时,机舱中的压力计指示为Pa 100115⨯.,到高空后压强降为Pa 101184⨯..设大气的温度均为27.0 ℃.问此时飞机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设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 ×10-2 kg·mol -1 )分析 当温度不变时,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分子数密度的改变而造成.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满足玻耳兹曼分布.利用地球表面附近气压公式()kT mgh p p /exp 0-=,即可求得飞机的高度h .式中p 0 是地面的大气压强.解 飞机高度为()()m 1093.1/ln /ln 300⨯===p p MgRT p p mg kT h 12 -25 在压强为Pa 1001.15⨯下,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6.0×10-6cm,当温度不变时,在多大压强下,其平均自由程为1.0m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33-1气体在平衡态时有何特征?气体的平衡态与力学中的平衡态有何不同?答:气体在平衡态时,系统与外界在宏观上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力学平衡态与热力学平衡态不同.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组成系统的大量粒子仍在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着,大量粒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变,这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个别粒子所受合外力可以不为零.而力学平衡态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3-2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理想气体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各如何?答: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论出发,运用力学规律,通过统计平均的办法,求出热运动的宏观结果,再由实验确认的方法.从宏观看,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大时,实际气体都可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压强越低,温度越高,这种近似的准确度越高.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是把分子看成弹性的自由运动的质点.3-3 温度概念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温度微观本质是什么?答: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一个统计概念,对个别分子无意义.温度微观本质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3-4 计算下列一组粒子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N i 21 4 6 8 2 v i (m /s) 10.0 20.0 30.0 40.50.0解:平均速率2864215024083062041021++++⨯+⨯+⨯+⨯+⨯==∑∑i ii NV N V7.2141890==1s m -⋅方均根速率28642150240810620410212232222++++⨯+⨯+⨯+⨯+⨯==∑∑iii NV N V6.25= 1s m -⋅3-5 速率分布函数f (v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n 为分子数密度,N 为系统总分子数).(1)f (v )d v ; (2)nf (v )d v ; (3)Nf (v )d v ;(4)0()vf v dv ⎰; (5)0()f v dv ∞⎰; (6)21()v v Nf v dv ⎰.解:)(v f :表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分布在速率v 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1) v v 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v d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2) v v n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dv 内的分子数密度.(3) v v N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dv 内的分子数.(4)⎰v v v f 0d )(:表示分布在21~v v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5)⎰∞d )(v v f :表示分布在∞~0的速率区间内所有分子,其与总分子数的比值是1.(6)⎰21d )(v v v v Nf :表示分布在21~v v 区间内的分子数.3-6 题3-6图(a)是氢和氧在同一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代表氢?题3-6图(b)是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的温度较高?题3-6图答:图(a)中(1)表示氧,(2)表示氢;图(b)中(2)温度高.3-7 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1)12 kT ; (2)32kT ; (3)2ikT ; (4)2molM i MRT ; (5) 2iRT ; (6) 32RT . 解:(1)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能量平均地分配在分子每一个自由度上的能量均为k 21T . (2)在平衡态下,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均为kT 23. (3)在平衡态下,自由度为i 的分子平均总能量均为kT i2. (4)由质量为M ,摩尔质量为molM ,自由度为i 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为RT i MM 2mol.(5) 1摩尔自由度为i 的分子组成的系统内能为RT i 2.(6) 1摩尔自由度为3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RT 23,或者说热力学体系内,1摩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总和为RT 23.3-8 有一水银气压计,当水银柱为0.76 m 高时,管顶离水银柱液面0.12 m ,管的截面积为2.0×10-4m 2,当有少量氦(He)混入水银管内顶部,水银柱高下降为0.6 m ,此时温度为27℃,试计算有多少质量氦气在管顶(He 的摩尔质量为0.004kg·mol -1)?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RTMM pV mol= 得RTpV M M mol=汞的重度 51033.1⨯=H gd3m N -⋅氦气的压强 H g)60.076.0(d P ⨯-= 氦气的体积 4100.2)60.088.0(-⨯⨯-=V 3m )27273()100.228.0()60.076.0(004.04Hg +⨯⨯⨯⨯-⨯=-R d M )27273(31.8)100.228.0()60.076.0(004.04Hg +⨯⨯⨯⨯⨯-⨯=-d61091.1-⨯=Kg题3-9图3-9 设有N 个粒子的系统,其速率分布如题3-9图所示.求(1)分布函数f (v )的表达式; (2)a 与v 0之间的关系;(3)速率在1.5v 0到2.0v 0之间的粒子数; (4)粒子的平均速率;(5)0.5v 0到1v 0区间内粒子平均速率. 解:(1)从图上可得分布函数表达式⎪⎩⎪⎨⎧≥=≤≤=≤≤=)2(0)()2()()0(/)(00000v v v Nf v v v a v Nf v v v av v Nf ⎪⎩⎪⎨⎧≥≤≤≤≤=)2(0)2(/)0(/)(00000v v v v v Na v v Nv av v f)(v f 满足归一化条件,但这里纵坐标是)(v Nf 而不是)(v f 故曲线下的总面积为N ,(2)由归一化条件可得⎰⎰==+0002032d d v v v v N a Nv a N v v avN(3)N v v a N 31)5.12(00=-=∆(4) N 个粒子平均速率⎰⎰⎰⎰+===∞∞00202d d d )(1d )(v v v vav v v av v v vNf Nv v vf v02020911)2331(1v av av N v =+=(5)05.0v 到01v 区间内粒子平均速率⎰⎰==0005.0115.0d d v v v v NNv N N N Nv v⎰⎰==00005.05.00211d d )(v v v v v Nv av N N v v vf N N2471)243(1d 12103003015.002100av N v av v av N v v av N v v v =-==⎰5.0v 到01v 区间内粒子数N av v v a a N 4183)5.0)(5.0(210001==-+=9767020v N av v ==3-10 试计算理想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大小介于v p -v p /100与v p +v p /100之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令Pv v u =,则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可表示为du e u N dN u 224-=π因为1=u ,02.0=∆u由 ue u NNu ∆=∆-224π得%66.102.0141=⨯⨯⨯=∆-e N N π3-11 1 mol 氢气,在温度为27℃时,它的平动动能、转动动能和内能各是多少? 解:理想气体分子的能量RT iE 2υ= 平动动能 3=t 5.373930031.823=⨯⨯=tEJ 转动动能 2=r 249330031.822=⨯⨯=rE J内能5=i 5.623230031.825=⨯⨯=iEJ3-12 一真空管的真空度约为1.38×10-3Pa(即1.0×10-5mmHg),试求在27℃时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及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设分子的有效直径d=3×10-10m).解:由气体状态方程nkT p =得172331033.33001038.11038.1⨯=⨯⨯⨯==-kT p n 3m -由平均自由程公式 nd 221πλ=5.71033.3109211720=⨯⨯⨯⨯=-πλ m3-13 (1)求氮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碰撞频率;(2)若温度不变,气压降到1.33×10-4Pa ,平均碰撞频率又为多少(设分子有效直径为10-10 m)?解:(1)碰撞频率公式vn d z 22π=对于理想气体有nkT p =,即kTp n =所以有 kTp v d z 22π=而 mol60.1M RT v ≈ 43.4552827331.860.1=⨯≈v 1s m -⋅氮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碰撞频率805201044.52731038.110013.143.455102⨯=⨯⨯⨯⨯⨯⨯=-πz 1s -气压下降后的平均碰撞频率123420s714.02731038.11033.143.455102----=⨯⨯⨯⨯⨯⨯=πz3-14 1 mol 氧气从初态出发,经过等容升压过程,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然后又经过等温膨胀过程,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求末态与初态之间(1)气体分子方均根速率之比;(2)分子平均自由程之比. 解:由气体状态方程2211T p T p = 及 3322V p Vp =方均根速率公式mol273.1M RT v = 21212122===p p T T vv 末初对于理想气体,nkT p =,即 kT pn =所以有 pd kT 22πλ=12121==T p p T 末初λ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