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校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50年代“全面学苏”的执行者,他分析了其中的弊端,做了深刻的“冷思考”,为后来的“热”工作奠定了基础。1979年他带领教育部派出一个有根的国家,是富有希望的国家;一个有根的民族,是意气风发的民族;一个有根的校园,是源远流长的校园。而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校园而言,就是根之所在。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

尽管没有千百年的历史,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大”)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重点大学之一,被列入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它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便是“华中大”的历史,弥长而悠远。从华中工学院到华中理工大学,再到如今的华中科技大学,其中蕴藏着光辉灿烂的校史——既有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也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丁肇中来校讲学;既有老院长查谦等创校元老的丰功伟绩,也有前校长朱九思、杨叔子等历任领导颇具特色的治校办学思想;既有裘法祖、

张培刚等著名学者的斐然成就,也有遍布海内外杰出校友的丰硕成果……

在并不久远的的历史里,它秉持着“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办学理念。“华中大”凭借其严谨的学风荣获了“学在华工”的美誉。

建校之初

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的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

新中国从1952年开

始,实行了第一个五

年计划。为适应大规

模经济建设,特别是

工业发展对建设人

才的需要,发展和改

革高等教育,国家从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根据高等教育部统一规划,决定在中南地区设立华中工学院。

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

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

1953年5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聘任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委员。同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华中工学院长沙分部于10月24日举行开学典礼,桂林分部和南昌分部也于10月26日开学上课。

1954年8月中旬,经过周密筹划和细致准备,全院师生员工在武昌喻家山会师,学校完成搬迁集中工作。华中工学院当年筹建,当年招生,经过一年的努力即初具规模,形成了团结奋斗的局面,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955年,查谦教授受命担任华中工学院第一任院长。查谦院长积极认真地管理学校的一切事务,对干部提升、人事更动、每年的预决算、各项经费开支等工作,无一不亲自过问。他说,自己的工作作风是“实验室作风”(即谨慎、踏实的作风)。他领导的校务委员会在全校师生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也为华中工学院严谨校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高瞻

远瞩,认为当代大学的选

择,既要考虑当前的情况,

又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选定喻加山作为校址。还

带领师生开疆辟土,筑路

修墙,植树造林,把喻加山下的一片荒地开垦为7000多亩的森林校园。

在随后的工作中,学校认真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和指示,团结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学习和参照苏联的经验,建立了不同于解放前的新的大学教育制度,学校的规模也有较大的发展,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工业建设人才。

到1966年,学校整体实力已有较大提高,设有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但仍是多科性工科院校,基本上是本科教育,以教学为主。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

从建校初到“文革”前,学校在一片田野上创建了一座大学城,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同时也完成了学校的第一次大发展。1960年,华中工学院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文革”期间的“华中大”得天独幸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而科教文化战线又是这场灾难的重灾区,华中工学院同样深受其害。但是,学校的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了抵制和斗争,在极端

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其中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文革”、“斗批改”,全国不少高校万马齐喑,被整散、整垮,高校不少领导人也“被批”。此时,华工却出现了三个“没有”现象——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有些学校的设备都转用于生产)。

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华中工学院领导富于远见的决策和行动。时任华中工学院院长的朱九思独具慧眼,他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校的发展, 招聘了很多在“文革”时被其他高校打倒的教授,大量吸收人才。从1972年到1979年一共收留了全国各地被批斗被扫地出门而无家可归的专家教授六百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当时学校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同志执行政策也比较稳定,带领在校师生积极抵制了“左”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师和干部受到了较少的伤害。朱九思同志也得以在上世纪70年代初得到“解放”,后来恢复了党委书记兼院长职务。

朱九思老校长被认为是华工的缔造者,被誉为“华工之父”,对“华中大”的发展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1970年6月,他从农村回到学校,没有多少工作,十分清闲。他利用清闲和安静的氛围思考了很多,他想到毛泽东说的“大学还是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