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沙减少的原因和今后泥沙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措施地理

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措施地理

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措施地理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措施一、引言黄河作为中国母亲河之一,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多年来,黄河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治理措施展开讨论。

二、水量减少与泥沙淤积1. 水量减少:黄河上游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砂石堆积导致水位下降等原因,使得黄河水量明显减少。

2. 泥沙淤积:由于流域内大规模采砂、过度开荒、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导致大量泥沙堵塞在黄河道中,增加了洪涝灾害风险,并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三、污染与生态失衡1. 水污染: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了黄河水质恶化,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2. 生态失衡:过度的水资源开发、乱伐滥砍等行为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湿地退化、生物灭绝等问题日益严重。

四、治理措施1. 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的水权交易制度,实施以价制量。

2. 泥沙治理:加强流域管理,开展泥沙调查与监测工作,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并加强监管力度,减少泥沙淤积现象。

3. 水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和排放标准的执行力度,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并加大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4. 生态恢复与保护:实施生态修复项目,恢复黄河流域湿地、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系统功能。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意识。

五、国际合作1. 国际联防联控机制:与上游国家(如中国西南亚洲国家)加强合作,达成共识并制定相关联合治理方案。

2. 跨区域合作:推动黄河流域内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协作,建立跨区域水资源调配机制,实现优势互补。

六、结语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传承。

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黄河也遭受了严重破坏。

只有通过加强治理措施,并与国际社会进行广泛协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黄河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继续受益。

黄河泥沙量减少的原因

黄河泥沙量减少的原因

黄河泥沙量减少的原因
黄河泥沙量减少的原因有:
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影响了河流径流量和泥沙含量。

2. 多种人为因素:水土保持不力,滥伐染江水来源的林木,土地利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污染和沉积物等各种因素也都造成了泥沙减少。

3. 水利工程建设对黄河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如堤防、挖掘运河道、河生态调节、梯级水库等,对黄河泥沙量和河道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4. 黄色土地区域的减产:黄色土地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土地资源,但由于排作物、缺水、人为采挖等因素会导致黄色土地的减产,也将导致泥沙量减少。

5. 生态环境破坏:对山水林田湖泽的生态环境破碎,导致土地、水源和生物破坏,也会导致泥沙量逐年减少。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目前的研究状况及进展一、黄河由于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笔者经阅读多篇论文对黄河水沙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概括如下:(一)黄河水沙基本特点1.深化和完善,水少沙多,含沙量高黄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实测年平均水量464亿m3,沙量15.6亿t,平均含沙量33.6 kg/m3,年沙量和含沙量是中国各大江河之首。

黄河的水量不及长江的1/20,沙量却是长江的3倍。

像黄河这样沙量大、水量少、含沙量高的河流,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罕见的。

2.水沙异源,分布不均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水沙来源地区分布非常不均。

水量主要来自河口镇以上,占总水量的54%,而且是清水,该地区来沙量仅占到总来沙量的9%;沙量主要来自河口镇~龙门区间,来沙量占到55%,来水量仅占14%。

黄河上游的水量主要来自贵德以上。

而产沙集中在中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黄河的泥沙和粗泥沙总量中,约有3/4集中在11和10万km2区域,其中一半又分别来自5和3.8万km2区域。

3 . 水沙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黄河水沙存在丰、枯水年交替出现,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如花园口站实测水沙量变化过程出现了1922~1932年11年和1969~1974年连续6年的枯水系列。

由于暴雨落区的不同来水并不完全与来沙同步,出现各种丰、平、枯水沙年组合。

水沙量年际间差别较大,年水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3.1~3.4,年沙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4~10。

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黄河,作为中国母亲河之一,担负着灌溉农田、供水生活、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黄河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保护好这片土地上的沃土与百姓的利益,一系列措施需要被采取。

I. 水土流失问题1.1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黄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风蚀区,在阶梯状地貌和复杂气候条件下易于形成风蚀现象。

此外,农业生产活动中过度放牧、乱伐乱种等行为也加剧了水土流失。

1.2 解决水土流失的措施- 推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来减少人为可控的农耕用地和牧场规模。

- 加强防风固沙工程:建设对抗风蚀的绿化带和林带,并采取植树造林、草原封禁等手段,以抑制风沙的侵袭。

- 实施农田水利工程:修建水土保持设施和防洪设施,改善土壤结构,加强对农田的管理与保护。

II. 泥沙淤积问题2.1 泥沙淤积的原因泥沙淤积是由于黄河水流速度变缓、输送能力减小以及上游生态恢复不畅等原因导致。

此外,大规模的坝建设也使得泥沙无法有效通过。

2.2 解决泥沙淤积的措施- 设立泥沙调控机构:建立专门负责泥沙调控的机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黄河进行泥沙排渍工作。

- 加强治理与疏浚工作:进行定期疏浚黄河主测道和支流,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拦截与分流结构,帮助泥沙顺利流过。

III. 洪涝灾害问题3.1 洪涝灾害的原因黄河流域地处降雨集中区以及高含沙量区域,加上土地沉降等问题的影响,导致洪水容易造成灾害。

不合理的开发与建设也会使得洪涝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3.2 解决洪涝灾害的措施- 加强预警体系: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系统,及时通报、发布和监测天气信息,提前采取行动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

- 加大抗洪工程力度:修建更高大坚固的防洪堤坝、抗漫堤以及流域总干渠等工程来减少洪水对人类生活和农田产量的破坏。

综上所述,黄河存在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和洪涝灾害等主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推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防风固沙工程、实施农田水利工程、设立泥沙调控机构、加强治理与疏浚工作、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以及加大抗洪工程力度。

黄河中下游泥沙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黄河中下游泥沙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总716期第十六期2020年6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黄河中下游泥沙变化及其影响分析翟秋敏1,2宁玉鑫1刘帅1(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0;2.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开封475000)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一直以来,严重的泥沙问题影响着黄河流域人们的生产生活。

本文从黄河泥沙含量变化入手,采用多年均值的方法分析1957年至2017年不同时段黄河泥沙的变化,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视角阐释了水沙变化的原因,探究黄河水沙变化对下游河床、河口三角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提出变废为宝、加强监控、保护三角洲生态的策略。

关键词:黄河中下游;水沙变化;三角洲;黄土高原中图分类号:TV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16-0078-03Analysis of Sediment Change and Its Influence in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ZHAI Qiumin1,2NING Yuxin1LIU Shuai1(1.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475000;2.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475000)Abstract:The Yellow River is the mother river of the Chinese nation.For a long time,serious sediment problems have affected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This paper start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edi⁃ment content of the Yellow River,analyzed the sediment change of the Yellow River in different periods from1957to 2017by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year average,explained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of water and sedi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water and sedi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on the downstream riverbed,estuary delta,and on this basis,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put forward to change waste into treasure,strengthen monitoring strategies to protect the delta ecology.Keywords: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change of water and sediment;delta;the loess plateau“黄河之患,患在泥沙”,黄河含沙量大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摘要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治黄之关键在治沙,黄河下游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进而形成“二级悬河”,其症结正在泥沙。

本文从黄河的水沙关系和边界条件入手,分析影响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内因和外因,探讨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河道治理;黄河滩区;泥沙淤积1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基本情况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花园口至高村河段两岸堤距为5km~10km,最宽处达20多km,河道比降 2.65~1.72;高村至陶城铺堤距1.4km~8.5km,河道平均比降1.15;陶城铺至垦利宁海河段,堤距0.4km~5km,一般为1km~2km,河道平均比降1左右。

河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花园口、高村、孙口站的设防流量分别为22 000m3/s、20 000m3/s和17 500m3/s,而艾山以下仅为11 000m3/s。

根据黄委水科院《黄河下游断面法冲淤量分析与评估》,1952年~1999年黄河下游小浪底-渔洼间的淤积量56.34亿m3。

1965年以后河口段河道(渔洼至罗13或清7)的累计淤积量为5.92亿m3,若包括1952年~1964年在内,淤积量估计将超过8亿m3。

全下游总淤积量估计将达到64.3亿m3以上。

大断面测量成果显示,郑州花园口以下除局部高滩外,河道基本呈“二级悬河”形态,从滩唇到滩根普遍存在较大的断面横比降。

其中东坝头-陶城铺河段滩唇普遍高于大堤附近滩面2m以上,最严重的河段滩唇已高出堤根滩面4m多,滩地高出背河地面4m~6m;主槽过洪能力只有3 000m3/s左右,洪水一旦漫滩,偎堤水深为3m~5m,临背水头差一般为7m~11m。

2 影响淤积的原因分析近几年黄河下游部分堤段“二级悬河”发展很快,有研究者认为是由于1986年以后径流量减小,水流夹沙能力降低所致,也有研究者认为是受滩区生产堤影响的结果。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水流自身的因素,也受边界条件的影响,还有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黄河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黄河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黄河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黄河存在的问题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然而,多年来,黄河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给沿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以下是黄河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1. 泥沙淤积问题:由于黄河源头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导致更多的泥沙沉积在黄河床漫滩及下游河段,导致河道逐渐上升。

泥沙淤积严重限制了黄河的水位,造成水库蓄水容量减少,进一步限制了沿岸地区的灌溉和供水资源。

2. 河水污染问题:黄河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废水和农药残留进入黄河。

水污染不仅影响了人类的健康,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近年来,水污染已经成为了黄河流域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3. 水资源利用不均衡问题: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农田灌溉困难。

有些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而另一些地区却存在过多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4.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由于持续的人类活动和过度开发,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湿地退化、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

二、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1. 加强泥沙治理:加强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改善流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泥沙淤积。

此外,可以通过建设泥沙分流工程,引导泥沙流向黄海等其他地方,减少对黄河的淤积影响。

2. 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和农业废水的处理和治理,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水质,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的使用。

此外,加强河道水质监测和执法力度,严格惩处违法排污行为。

3. 实施黄河水资源调配工程: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实现黄河上下游之间的水资源调配和输送。

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分配水资源,解决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不均衡问题。

4.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黄河流域特有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浅析黄河调水调沙与黄河泥沙的治理(新编版)

浅析黄河调水调沙与黄河泥沙的治理(新编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浅析黄河调水调沙与黄河泥沙的治理(新编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浅析黄河调水调沙与黄河泥沙的治理(新编版)摘要:“水少沙多”是黄河洪水威胁的症结所在,也是黄河治理的难点,本文通过介绍黄河水沙特点并指出治理黄河的各项对策尤其是坚持10年的调水调沙,对防洪、治河、减淤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为确保黄河下游河道不抬高、不淤积、不断流,使得下游河道长期安全使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沿黄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具有较大的效益。

关键词:黄河泥沙治理调水调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黄河泥沙造就了广袤的黄淮海平原,又用其乳汁浇灌两岸大地,哺育了炎黄子孙。

但是,黄河又性格乖戾,下游因泥沙淤积而成为“地上悬河”,洪水泛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从2001年开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利用黄河有限的水资源保障流域和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这10年的调水调沙,成效巨大,社会反响强烈。

一、黄河水沙的基本特征1.黄河泥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千万年来黄河泥沙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履行着“填海造陆”使命。

广阔的黄淮海平原正是由于黄河泥沙的存在,得以形成、扩大,中华儿女有了繁衍声息的场所和丰富的土地资源。

因此黄河泥沙是国土资源的一部分,不仅过去是,现在和将来也是。

黄河泥沙还是天然的肥料,富含氮、磷、钾,大家知道黄河滩地种出来的水稻最香。

黄河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黄河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黄河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措施一、黄河存在的问题原因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流,一直以来扮演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角色。

然而,多年来,黄河也遭遇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下面将针对黄河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1. 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土壤是黄土高原,这种土壤具有较强的易蚀性。

长期以来,大规模的人类开发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

农村地区的过度人工取水、草地过度放牧等问题也加剧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沉降,降低了水资源的储存和供应能力,加剧了洪涝和干旱的频繁发生。

2. 河道治理不彻底黄河河道的治理问题也是导致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黄河的河道清淤、堤防加固等工作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导致河道淤积加剧。

河床堆积的泥沙会减少河道的容积,使得河水的流速加快,增加了河道的冲刷力。

这不仅对沿岸农田造成了威胁,也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

3. 跨流域调水工程影响为了解决下游地区的水资源问题,黄河上游进行了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

然而,这些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也给黄河流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大量的水资源被调走,导致下游地区的水位下降,影响黄河本身的涨落。

其次,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土资源,增加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跨流域调水工程还可能引起水质变化,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二、黄河存在问题的措施为解决黄河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应对。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

1.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为了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

包括建立和完善植被覆盖体系,推行合理的农作耕种制度,开展梯田工程、林草工程等。

同时,还需提倡农村生态农业,减少过度放牧和过度使用化肥等不良农业行为,保护黄河流域的水土资源。

2. 强化河道治理工作为改善黄河河道的情况,需加强清淤、堤防加固等河道治理工作。

可以增加河道清淤频次,确保河床的通畅,并加强对河道疏浚设备的投入。

同时,可以采用草木覆盖和石子加固等方法来加强河岸的稳定性,减少冲刷和崩塌的风险。

黄河输沙量减少的原因

黄河输沙量减少的原因

黄河输沙量减少的原因首先在我们的印象里,黄河水就应该是黄的,因为黄河水里面有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经过时会带来的大量泥沙,所以黄河水呈现出来的是黄色!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黄河水是怎么变清澈的,又会有什么后果。

第一点:黄河水变清和黄土高原的治理成果分不开,2015年荷兰的国王亚历山大来中国访问国事就去了黄土高原,他表示非常的好,确实了不起!由此可见15年时的黄土高原已经被治理得很有成绩了!从五十六十年代开始,国家就不断的投入,不断的加大力度,从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就不断的在执行。

从2000年开始黄河中的输沙量就不断的在减少,根据专家70多年的观测记录,截止到2015年输沙量从之前的16亿吨减少到了2亿吨,原来的输沙量是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的!这个输沙量的减少,使黄河看上去清澈许多!第二点;随着社会经济,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住房需求,在不断地增长,建筑材料所需的沙子越来越重要,很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获取更大的利益,会从黄河路直接抽取!沙子少了,黄河自然就变清了!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国家在治理黄河水土流失上,国家耗费了不少心力整治,前后投入了上千亿元,为防洪、农业的灌溉、城市的供水还有水力发电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

黄河水变清了,国家对于黄河的治黄防黄,投入资金就会减少、就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厂家在黄河的不断抽取,会使河道的稳定和安全带来威胁,对于航运、灌溉还有防洪都是有害的,我们还是需要合理的利用资源!黄河水是黄色有没有好处,变清了是好是坏?关于这个问题不是我们想得简单的头疼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一直在治理的黄河水变清,但是黄河黄有没有好处呢?黄河水从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经过,会带走泥沙,带走的泥沙,在黄河下游造就了一个“三角洲”。

这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的策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三角洲已经是非常好的湿地观光区,水生生物资源非常的丰富。

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保护区内有水生物641种,植物39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就有7种,二级保护鸟类34种,共计有十万余只,也被称为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之一!在以前的山东东营每年的淤泥淤积很多,它的河岸是扩张的,水土流失越多,可以用的土地越多,现在黄河水变清,水土流失少,下沉泥沙少了以后,盐碱化,海水倒灌了,这样看,黄河水变清,反而是不好了!。

黄河风沙灾害趋势分析

黄河风沙灾害趋势分析

黄河风沙灾害趋势分析
黄河是世界上淤积最严重的河流,每年携带多达16亿吨输沙量,其中3亿至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道和河口地区。

因此,保护好黄河三角洲这一宝贵的水土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形势非常严峻。

由于长期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过度垦殖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入海口95%以上的土地为泥沙。

黄河三角洲继续发展,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年轻和最有前途的土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黄三角地区的变化,并积极寻求对策:
一方面,在水力搬运作用的作用下,内陆泥沙在河口淤积,形成新生湿地;另一方面,海浪和风暴潮侵蚀海岸线,导致湿地丧失。

黄河断流使
河流输沙量减少,而风力与海潮共同塑造了三角洲地形地貌,从而改变了滨海地区的水沙条件。

另外,人类活动也对黄渤海产生重要影响。

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三角洲是膨胀还是收缩。

黄河中下游特别是小浪底水库建设了大型水利工程,有效地将库区淤积的泥沙输送到河口地区,增加了造陆面积。

黄河口海冰、波浪、风暴潮的强度没有减弱,侵蚀导致黄河口区沉积物不断被冲走,造成严重的海岸丢失。

第三,由于黄河入海径流量逐年递减和径流年内分配不均等因素影响,下游河道淤积速率不断加大。

第四,随着气候变化,黄河中下游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对河流侵蚀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此外,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卓有成效,泥沙流失速度有所减缓,从源头上减少了上游流沙量。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黄河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也是中国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黄河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还可能危及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黄河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黄河的现状。

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经九个省区,蓄水量302亿立方米,年均输送泥沙数达到44亿吨。

然而,由于河流水量的减少以及过度开发和利用,黄河正面临着严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年均径流量方面,黄河已经从1950年代的1110亿立方米下降到了目前的约800亿立方米左右。

由于河水不足,下游地区的灌溉用水和生态环境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黄河还面临着土壤淤积和泥沙沉积的问题。

过去,黄河的泥沙能够为农田提供养分,但现在随着水位下降和水量减少,大量泥沙负荷无法再输送到下游地区。

这导致了河床的日益升高,河道断面变窄,河床下降能力减弱,河道容积变小。

这种泥沙淤积的情况对河道的侵蚀和冲刷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增加了水流的洪水风险。

此外,黄河还受到水污染的困扰。

黄河上游地区主要是农业区和工业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工厂的排污都对河水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许多污水排入黄河,污染了水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针对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推动节约用水措施,在上游地区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水利效率。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进更多的水源,如地下水和其他水源,以弥补黄河的水资源缺口。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流域联防联治,确保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为了解决土壤淤积和泥沙沉积问题,我们应该提高泥沙的利用率。

可以利用泥沙进行建筑材料生产、土地改良等,增加泥沙的价值,并减少排放到黄河的量。

另外,还需要加强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壤侵蚀和泥沙产生。

近期黄河水沙量锐减的原因分析及认识

近期黄河水沙量锐减的原因分析及认识


Vo 1 . 35. No. 7
YELL0W RI VER
J u 1 .. 2 01 3
【 重点关注 】
近期黄河水沙量锐减 的原 因分析及认识
史辅 成 , 张 冉
( 1 . 黄 河勘测规 划设 计有 限公 司,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3 ; 2 . 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学院, 江 苏 南京 2 1 0 0 9 8 )

要: 2 0世 纪 9 0年代以来 , 黄 河来水来沙量减少幅度 较大 , 对形成这种现 象的成 因进行 分析研 究, 才能对今后 黄河的
来水来 沙丰枯性质有一个较 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 对近期部 分河段历 年暴雨、 洪水、 泥沙 实测 资料 的 对比分析 , 认 为近期
水 沙量的减 少不仅与近年 来黄 河中游水利水保措施 的快速发展 、 工农业用水的增加 、 一些支流开矿截断地下水流等 人类 活动有关 , 还 与近期 中游地 区暴雨及大暴雨量级减 小及频次减 少有关 。根据黄河水 沙一般 以丰 、 平、 枯周期 出现的规律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图分 类号 :T VI 2 1 ; T V 1 4 1
Ca us e Ana l y s i s a nd Re c o g n i t i o ns o n t he Re c e nt Sh a r p De c r e a s i ng o f t he Ye l l o w Ri v e r Wa t e r a n d Se d i me n t Am o un t
S HI F u - c h e n g ,Z HANG Ra n 。
( 1 . Y e l l o w R i v e r E n g i n e e i r n g C o n s u l t i n g C o .L t d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3, C 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o f H y d r o l o g y a n d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H o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 1 0 0 9 8, C h i n a )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刘士磊摘要: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高达16×108吨。

黄河泥沙作为一种物质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资源化的一面。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成为黄河难以治理的症结所在,是黄河严重洪灾的根源。

同时,黄河泥沙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何妥善处理及合理利用黄河泥沙,使其变害为宝成为黄河治理的关键问题,也是黄河泥沙处理的升华和最终出路。

笔者今天就从黄河现阶段的开发利用途径和开发的现状上做些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促进黄河下游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使黄河泥沙变废为宝。

关键词:泥沙利用途径现状随着对社会环境需求和水沙资源化认识的不断提高,泥沙资源将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

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考虑社会需求、经济技术的可行性,还要充分考虑其对黄河安全、河流河势、河道输沙能力的近期和长期影响问题,以及黄河滩区群众的民生问题。

我们今天将着重在经济领域的利用上来进行探讨。

一、黄河泥沙利用的途径与现状1、土方填筑工程土方填筑工程是现阶段的主要应用途径,以现今黄河工程建设的“二级悬河”治理、堤防工程的淤筑帮宽、放淤改土等为代表,是如今最简单和最普遍的泥沙利用方式。

也是现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黄河泥沙利用途径。

在地方上,滩区群众也正在利用一些小型的抽砂设备对村台、房台、坑塘洼地等进行填筑应用。

据对黄河泥沙利用潜力的不完全分析估算,加固大堤、淤筑村台、“二级悬河”治理等,用沙量可达13.8亿立方米。

2、建筑材料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国墙改工作的全面推行,“秦砖汉瓦”式的传统建材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以毁坏土地为代价的传统粘土砖更是如此,粘土砖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必然的选择。

而利用黄河泥沙制作建筑材料既可消耗占用土地的淤积物,又因持续引黄,原料不断再生,可保持项目原料的长期供应,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创造社会效益。

黄河上游泥沙级配变化规律分析

黄河上游泥沙级配变化规律分析

第 45 卷第 8 期 2009 年 8 月甘肃水利水电技术Gansu W ater C onservancy a nd H y dropower T echnologyVol .45,No .8Aug . ,2009·水文水资源·黄河上游泥沙级配变化规律分析马 勇,张正萍,喇承芳(黄委会 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甘肃 兰州 730030)摘要:由于受地形、环流的影响以及下垫面的不同,黄河上游流域水沙异源,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黄河上游水 沙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沙量不断减少,进而造成各粒径组沙量的减少,本项目依据长期实测水文资料,对黄河上游流 域水资源特性、河流泥沙分布状况、泥沙颗粒组成及规律、水利工程对河流泥沙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论述黄河上游 水资源特性及河流泥沙组成,找出黄河流域悬移质泥沙颗粒变化规律。

揭示了黄河上游的泥沙组成及变化规律,对 黄河上游可持续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治黄对策及黄河上游治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黄河上游;泥沙级配;规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TV141+.1文献标识码:B1 流域概况黄河流域的上游,位于东径 96°~111.1°,北纬 32.5°~41.8° 之间,控制流域面积 38.6 万 k m 2,河长 3 472 k m ,水面落差 3 496 m ,分别占全河的 51.3%、63.5%、78.0%。

河道平均比降 10‰。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约古宗列盆地,海拔 4500 m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五省区,河源至 内蒙古托克托河口镇(头道拐)为黄河流域的上游。

2 泥沙颗粒组成及规律黄河上游为少沙细沙河流,流域径流与泥沙相关关系一 直很好,随着径流的减少,泥沙也相应减少。

但泥沙级配变化 没有径流和泥沙变化那么大,相对比较稳定。

河流的泥沙来 源于地表侵蚀,而地表侵蚀的强弱,取决于区内下垫面状况、 2.2 年际变化以 1968 年和 1986 年为界,将 1952~2004 年已有的河流 泥沙级配资料系列分成三个系列进行分析,即 1956~1968 年,没有大型水库,近似看为天然时期;1969~1985 年,刘家 峡水库单库作用时段;1986~2004 年,龙羊峡、刘家峡两库联 合作用时段。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经国家17个省市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

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多样,包括灌溉、养鱼、建筑材料以及地质调查等方面。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进行浅析。

首先,黄河下游泥沙的最重要的利用途径之一是灌溉。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灌溉是农田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黄河下游的泥沙沉积,可以为农田提供养分,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黄河下游灌溉区的农业生产依赖于黄河泥沙的沉积,泥沙的利用对当地人民的生计至关重要。

其次,黄河下游泥沙还可以用于养鱼。

黄河下游的河水富含泥沙,提供了良好的鱼类栖息环境。

当泥沙沉积下来后,河床变得宽广而平坦,为鱼类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在黄河下游的一些区域,人们利用泥沙形成的滩涂地势进行养鱼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

此外,黄河下游泥沙还可以用于建筑材料。

黄河下游地区的黄土是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

泥沙中的黄土经过加工和烧制后,可以用于制作砖瓦和陶瓷等建筑材料。

这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

然而,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增长和农业用水的增加,黄河下游泥沙的供应量减少。

由于水库的建设和流域的治理,泥沙在上游被截留,导致下游泥沙供应的不足。

这对灌溉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

其次,泥沙的过度沉积也会引发环境问题。

黄河下游的泥沙沉积不仅影响河床的稳定性,还可能导致河道淤积和水流阻塞。

这不仅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困扰,还会导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因此,需要加强黄河下游泥沙的治理和管理,以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多样,包括灌溉、养鱼、建筑材料等方面。

然而,泥沙的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护黄河下游的泥沙资源,需要加强河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泥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河水沙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黄河水沙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2020年1月第42卷第1期地下水Jan.,2020 Ground water Vol.42NO.1D01:10.19807/ki.DXS.2020-01-048黄河水沙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高宗军,冯国平(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摘要]自2000年以来,黄河中上游河道非汛期出现变清趋势,黄河呈现“枯水枯沙”的新水沙特征。

本文依据黄河干、支流24个主要水文控制站1950-2016年实测水沙资料,釆用数理统计法和趋势分析法,分析了60多年来黄河干、支流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1)1950-2016年黄河干、支流各站年均径流量、年均输沙量和年均含沙量随时间总体呈减小趋势,其中2000-2016年(III时段)各站年均输沙量和年均含沙量降幅最大。

(2)1950-2016年黄河中游流域干、支流各站年均中数粒径随时间呈减小趋势,黄河水沙状况枯丰期差异显著,但随时间呈减弱趋势。

(3)黄河水沙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黄河中游河道变清是泥沙锐减造成的,其中水保措施、水库工程、河道釆砂及流域调水调沙引水引沙是主因,且人类活动影响的比重逐浙增大。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区段划分;自然因素;人类活动[中图分类号]P3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184(2020)01-0147-05Analysis on the trend and cause of water and sediment in the Yellow RiverGAO Zong-jun,FENG Guo-pi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66590,Qingdao China)Abstract:Since2000,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show a tendency of clearing during non一flood season,and the Yellow River presents a new waler-sand feature of"dry water and dry sand".Based on the actual data of water and sediment measured at24major hydrologic control stat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trunk and its tributaries from1950to 2016,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riation tren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ater and sedi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trunk and its tributaries over the past60years by mean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trend anai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From 1950to2016,the average annual runoff,average annual sediment transport and average annual sediment content of each s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trunk and tributary decreased with the time,among which the annual annual sediment transport and average annual sediment content of each station decreased the most during2000-2016(period III).(2)From1950to 2016,the mean annual particle size of each st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decreased with time.The differ­ence of the Yellow River sand status in the dry and peak periods was significant,but it decreased with time.(3)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change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in recent years,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channel clear sediment is caused by a sharp decline,which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reservoir engineering,river sand and sediment diversion basin water diversion sand diversion is the main cause,and the pro­por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gradually increased.Key words:Yellow River basin;Variation trend of water and sand;Segmentation;Natural factors;Human activities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河流流域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也随之产生巨大波动⑴。

黄河泥沙减少的原因和今后泥沙状况分析

黄河泥沙减少的原因和今后泥沙状况分析

黄河泥沙减少的原因和今后泥沙状况分析(李文家)一、实测水沙状况及问题提出实测水量和沙量情况见下表和以下两图。

龙门、华县、河津状头4站多年平均输沙量,1919~59年和1956~99年两个系列分别为16.5亿t和12.7亿t,相应的利津入海水量分别为484.7亿立方米和318.3亿立方米。

在1956~99年系列中的1960~69年、1970~79年、1980~89年、1990~91年和1995~2004年分别为17.1亿t、13.5亿t、8.0亿t、8.8亿t和6.3亿t,与此相应的利津入海水量分别为512.9亿立方米、304.2亿立方米、290.7亿立方米、131.7亿立方米和105.2亿立方米。

上述数据对比看出,进入黄河的泥沙和利津入海水量,与相当于自然状况下的1919~59年系列相比,1960年以后发生了较大差异,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和今后如何变化,关系到黄河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总体布局、规划减淤工程的建设时机,本文对泥沙变化的原因和今后变化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二、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有水利、水保措施减沙和降雨变化两项。

对于水利、水保措施减少入黄泥沙,在水沙基金(一)、水沙基金(二)、水保基金综合、水保基金、“八五”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防洪规划等7项工作中进行了研究,这7项工作有些还采用水保法和水文法两种方法进行了计算。

由于各项成果之间差异较大,现将水保法的平均成果列入下表。

二、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有水利、水保措施减沙和降雨变化两项。

对于水利、水保措施减少入黄泥沙,在水沙基金(一)、水沙基金(二)、水保基金综合、水保基金、“八五”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防洪规划等7项工作中进行了研究,这7项工作有些还采用水保法和水文法两种方法进行了计算。

由于各项成果之间差异较大,现将水保法的平均成果列入下表。

鉴于降雨变化统计分析工作量巨大,而河龙间区间多年平均来沙量约占4站沙量60%,本文利用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有关同志对河龙区间历年降雨的变化研究成果,来分析降雨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泥沙减少的原因和今后泥沙状况分析(李文家)一、实测水沙状况及问题提出实测水量和沙量情况见下表和以下两图。

龙门、华县、河津状头4站多年平均输沙量,1919~59年和1956~99年两个系列分别为16.5亿t和12.7亿t,相应的利津入海水量分别为484.7亿立方米和318.3亿立方米。

在1956~99年系列中的1960~69年、1970~79年、1980~89年、1990~91年和1995~2004年分别为17.1亿t、13.5亿t、8.0亿t、8.8亿t和6.3亿t,与此相应的利津入海水量分别为512.9亿立方米、304.2亿立方米、290.7亿立方米、131.7亿立方米和105.2亿立方米。

上述数据对比看出,进入黄河的泥沙和利津入海水量,与相当于自然状况下的1919~59年系列相比,1960年以后发生了较大差异,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和今后如何变化,关系到黄河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总体布局、规划减淤工程的建设时机,本文对泥沙变化的原因和今后变化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二、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有水利、水保措施减沙和降雨变化两项。

对于水利、水保措施减少入黄泥沙,在水沙基金(一)、水沙基金(二)、水保基金综合、水保基金、“八五”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防洪规划等7项工作中进行了研究,这7项工作有些还采用水保法和水文法两种方法进行了计算。

由于各项成果之间差异较大,现将水保法的平均成果列入下表。

二、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有水利、水保措施减沙和降雨变化两项。

对于水利、水保措施减少入黄泥沙,在水沙基金(一)、水沙基金(二)、水保基金综合、水保基金、“八五”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防洪规划等7项工作中进行了研究,这7项工作有些还采用水保法和水文法两种方法进行了计算。

由于各项成果之间差异较大,现将水保法的平均成果列入下表。

鉴于降雨变化统计分析工作量巨大,而河龙间区间多年平均来沙量约占4站沙量60%,本文利用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有关同志对河龙区间历年降雨的变化研究成果,来分析降雨变化情况。

又由于河龙区间汛期来沙约占全年的90%,引起有效产沙的降雨为日暴雨量大于25mm的大雨和暴雨、以及它们的笼罩面积和落区,本文在水文局同志研究成果中摘出了历年日降雨量大于25mm的累计笼罩面积,历年变化情况见下图和下表。

为了分析降雨变化对来沙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累计笼罩面积和来沙的关系,其关系点呈带状关系,但带状宽度大于汛期水量与来沙量的关系。

得出主要结论是累计笼罩面积小于23.5万平方公里时,年来沙随着累计笼罩面积增加的幅度较小;累计笼罩面积大于23.5万平方公里时,年来沙随着累计笼罩面积增加的幅度急剧增加,其分界点比多年平均值小8.9万平方公里。

从上图和表看出,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河龙间日降雨量大于25mm的累计笼罩面积年代平均值,大于多年平均值,其中50年代最大、60年代和70年代基本一致,说明这三个年代河龙区间来沙量较大。

90年代累计笼罩面积比50、60、70年代小,与系列平均值基本相同;80年代和21世纪以后的几年远小于整个系列平均值,21世纪以后的几年最小,河龙间来沙也到达80年实测资料各个年代的最小值,甚至还小于1922~1932年的连续枯水段。

从上图中看出,1982~87年和1999~2004年两个6年系列可以引起有效产沙的降雨规律和产沙规律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这两个系列河龙区间实测沙量分别2.49亿t和2.11亿t。

三、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定量分析(泥沙还原)1、还原方法及成果鉴于泥沙主要来源于汛期,甚至大部分来源于7~9月份,本文点汇了1959年以前河口镇、河龙间、咸阳、张家山、状头、河津汛期(或者7~9月份)水量和全年沙量关系;然后利用各家采用水保法计算的上述六站各个时段减沙量平均值按照同比例放大相应年份的实测来沙,将汛期(或者7~9月份)天然来水和计算的沙量点汇在1959年以前的水沙关系上;最后对点群以外的个别点按离来沙的最近距离修正到点群内,得到以下6个图,这6个图反映出的汛期(或者7~9月份)天然水量和沙量关系呈带状,表明同样来水,由于降雨落区不同、降雨强度不同,造成的来沙量不同。

按上述还原后的泥沙见下表。

上6图和上表反映出六站还原的结果表明:(1)还原沙量与实测沙量相比,水利水保措施各年代平均减沙量:1960~69年、1970~79年、1980~89年和1990~99年分别为2.14亿t、3.98亿t、5.36亿t和3.93亿t。

与各家利用水保法计算平均值相比,各个年代分别多0.72亿t、-0.97亿t、0.43亿t和-1.38亿t,各家利用水保法计算的20世纪90年代水利水保措施平均减沙减沙量偏大较多,本人认为主要原因是计算水利水保减沙效益时受20世纪80年代后黄河来沙较少的情况影响,是可以理解的。

(2)还原沙量与16.54亿t相比,降雨变化减少的来沙量,1960~69年、1970~79年、1980~89年和1990~99年分别少为-2.93亿t、-0.99亿t、3.28亿t和4.02亿t(3) 还原沙量与16.54亿t相比,80年代以来沙量减少的原因,水利水保措施降与降雨变化80年代分别占62%和38%,90年代则分别占49%和51%。

(4)1920~29年和1990~99年两个长期连续枯水段的天然沙量分别为11.62亿t和12.52亿t,1990~99年比1920~29年多0.9亿t,分别比现规划采用五站沙量16.54亿t少4.92亿t和4.02亿t,为降雨较少引起的。

(5)1956~99年(水资源规划采用系列)天然沙量16.20亿t,比现状采用的1919~59年天然沙量16.54亿t少0.34亿t。

若今后规划设计的系列改为与水资源规划采用系列一致,五站沙量为16.2亿t,扣除渭河下游和小北干流淤积0.3~0.5亿t,潼关天然沙量为15.7~15.9亿t,即仍维持目前采用的16亿t。

2、成果合理性分析将各站总图中水沙特点相近的时段抽出来分别进行对比,判断其合理性。

以河龙间为例,将系列分为三组,1950~59年、1960~69年和1970~79年为一组,1921~31年、1980~89年和1990~99年为一组,1982~87年和1999~04年为一组,从上图中抽出,点汇出如下三个图。

上述三组图各次的点群基本集中,即利用河龙间各个时段水保法平均值作为基数、将河龙间实测沙量同比例放大、然后将放大后沙量与天然汛期水量关系点汇到各次的天然汛期水量和年沙量关系图上、对严重偏离天然水沙关系的个别点进行修正的还原方法和得出的天然沙量基本合理。

四、水利水保措施减沙作用预估规划水平年包括2020年水平、2030年水平,并展望长期。

1、2020年水平水利水保措施减沙量预估包括到2020年已有水利水保措施减沙量维持和新增水利水保措施减沙量。

利用还原法得到的成果对各家利用水保法计算的水利水保措施各年代减沙量平均至进行校核,结果见下表和以下两图。

现状水利水保措施减沙量的维持:水利措施的引沙继续维持0.51亿t;水利措施的面上水库工程,已建水库已基本淤满,再新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已建水库仍起到抬高侵蚀基准面的减沙作用,减沙量按现状的20%计,即减沙0.26亿t。

水保措施的林、草、田坡面措施,因规划措施大部分是对已经治理过重复治理,即起到维持现状坡面措施,继续维持1.24亿t;水保措施的淤地坝2005年以前建设淤地坝大部分已淤满,抬高侵蚀基准减沙作用按现状的30%计,即减沙0.26亿t。

即现状水利水保措施到2020年维持减沙量2.27亿t。

新增水保措施减沙量:根据水土保持规划,大部分林、草建设安排是过去治过几遍的区域,使林草能够保持下去,新增林、草面积很少,因此,安排的林草建设增加的减沙作用甚微。

近期每年建设骨干坝约400座,到2020年可以建设约5000座,考虑单独立项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一期工程建设1140道坝,总体可以建设淤地坝约6000~7000道,按在多沙粗沙区建设6500道,减沙量2.5~3.0亿t,需要说明的是建设在多沙粗沙区的骨干坝大约占70%,该减沙目标预估略有偏大。

到2020年,水利水保措施平均每年减沙量4.77~5.27亿t。

2、2030年水平及长期水利水保措施减沙量预估鉴于大部分骨干坝设计拦沙年限为15~20年,到2030年,2011年以前建设的淤地坝全部淤满,2011~2015年建设的淤地坝部分淤满,老淤地坝加高和新建淤地坝投资相当,如果在2021~2030年期间淤地坝建设速度按照2020年以前速度建设,到2030年可以在2020年减沙的基础上增加减沙约1.0亿t,即水利水保措施减沙达到约5.77~6.27亿t。

按照上述速度,2050年淤地坝基本建设完成,2031~2050年水利水保措施减沙维持5.77~6.27亿t。

以后逐步衰减,至2070年左右及其以后,主要靠坡面措施和淤地坝抬高侵蚀基准面减沙,水利水保措施平均每年减沙约4亿t,以后长期维持在此数。

五、结论根据以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天然水沙系列采用。

天然水沙系列采用1956~2000年系列,黄河天然水资源量535亿立方米,泥沙16亿t,与水资源规划采用系列一致。

2、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泥沙少的原因。

与16.54亿t相比,80年代和90年代来沙分别少8.65亿t和7.96亿t,泥沙减少的原因是水利水保措施减沙和降雨变化少来沙,这两个的因素,80年代分别为5.36亿t和3.28亿t,90年代分别为3.93亿t和4.02亿t,3、2020年水平、2030年水平和2050年水平水利水保措施减沙量。

在坚持现状林、草、骨干坝的建设速度基础上,并对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单独立项建设,2020年水平,水利水保措施减沙5亿t,即在现状减沙4亿t基础上再增加1亿t。

2030年水平,水利水保措施减沙6亿t,即在2020年水平减沙5亿t基础上再增加1亿t。

以后20年,水利水保措施减沙维持6亿t。

4、长期黄河泥沙展望。

2050年及其以后,在坚持现状的林、草建设速度的基础上,由于2050年左右淤地坝基本建设完成,随着淤地坝拦沙库容逐步淤满,水利水保措施减沙作用逐步减弱,再20年后,淤地坝仅剩下抬高侵蚀基准面的减沙作用,水利水保措施减沙衰减为4亿t,以后长期水利水保措施减沙4亿t,黄河泥沙为12亿t。

稿件来源:黄河报·黄河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