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及填表说明

合集下载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正确填写5详解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正确填写5详解
“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是由医生对因病伤死亡者填写 的法定证明材料,在我国由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家属 共同管理,它具有多重用途:
1、居民死亡的人口管理记录:公安部门—注销户口,殡仪火化部门—尸体焚化的 依据。
2、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记录:卫生部门据此计算一系列的死亡统计指标,可以进 行居民健康状况的专题研究,提出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制订相应的防控 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5、死亡医学证明书如死因不明,必须当时填写调查记录, 内容包括死者既往疾病名称、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 断依据、以及相关慢性病史的一系列情况。
6、发生对死亡原因有怀疑(他杀、自杀)的,可以向警务 部门反映,由警务部门协助确定死因。凡填报意外损伤、 中毒死亡,死亡医学证明书上应进一步报告意外事故的 外部原因。
8
死因链/死亡顺序 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损伤中毒: 在路上被卡车撞到→颅骨骨折→颅内损伤→ 死亡
9
(1)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死亡原因
Ⅰ (a) 肺心病 (b) 肺气肿 (c) 慢性支气管炎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5年 10年 30年
10
(2)在路上被卡车撞到→颅骨骨折→颅内损伤 →死亡
申了我国《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格式; ▪ 2014年三部委再次联合发文 ,进一步强调了《死亡医
学证明书》的填写规范。 我国采用的《死亡医学证明 书》其核心部分完全采用了“国际死亡原因医学证明 书”的基本格式。其余内容,则尽量保留并吸收了我 国以前使用的死亡报告单合理的部分。
15
《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管理
(3)性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别,注意如填写身份证应与身份证 相符。15位身份证倒数第一位是奇数的为男性,是偶数的为 女性;18位身份证倒数第二位是奇数的为男性,是偶数的为女性

正确填写死亡证明书(新)

正确填写死亡证明书(新)
正确:Ⅰ (a)坠积性肺炎 (b)脑出血
(c)高血压
Ⅱ糖尿病
错误:Ⅰ (a)坠积性肺炎和脑出血
(b)高血压和糖尿病
(c)动脉硬化
常见编码错误分类: 死因不明:根本死因编码以“R”开头; 伤害无外部原因或意图不明:根本死因编码为Y10Y34、Y87.2 以及S 和 T 类; 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根本死因编码为I47.2、 I49.0、I46、I50、I51.4、I51.5、I51.6、I51.9、 I70.9; 肿瘤未指明位置:根本死因编码为C76、C80、C97; 呼衰、肝衰、肾衰:根本死因编码为J96、N17-N19、 K72。
三、有关疾病报告的说明
循环系统疾病(IOO-I99)
心脏病
详细报告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心脏病 及其原因
应报告疾病 的病因、性 质、部位等 脑血管病
应报告准确的疾病诊断及脑血管病后遗 症的影响
三、有关疾病报告的说明
呼吸系统疾病(J00-J99)
肺炎:特别注意对新生儿和老 年人肺炎的准确诊断和报告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常常引起 肺心病、肺源性脑病而死亡,应同时报告
如何正确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曲靖市疾控中心慢病科
内容提要
一、《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基本格式 二、死亡证明书的填写要求 三、有关疾病报告的说明
四、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
一、《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基本格式 死 亡 医 学 证 明 书
第一联: 为出证单位存根;
第二联:为户籍管理部门注销户口凭据;
致死的 主要疾病 诊断
“(a)直接死亡原因”;如果(a)行填写的
为症状、体征、衰竭,则“死亡原因”填 写(a)行之后的主要致死原因。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说明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说明

死亡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
1) 应尽量了解并报告死者生前现病史、病历摘要。 2)了解并报告死者既往疾病史及相关情况(包括死 者生前曾患过的疾病以及可能影响健康的各种因 素,如生长发育史、家族史、遗传史、接触史等 )。 3)必要时,还需了解并报告死者其他可能有助于核 实死亡原因的情况(包括起居饮食、生活习俗、 烟酒嗜好等)。
例 2: (a)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b) (c) Ⅱ 硬皮病 I
三、死亡原因填写举例 C、应尽可能报告特异性的诊断。
例3: I
(a) Ⅱ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 (b) (c)

D、对肿瘤致死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形
态学情况
例 4: I (a) (b) (c) 肠梗阻伴消化道出血 升结肠肝脾转移癌 胃印戒细胞癌
5年 10年 30年 。
二、死亡原因的填写 p 2、第Ⅱ部分填写(其他疾病诊断)根据情况填写: p 与第I部分报告的情况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对第 Ⅰ部分的补充,如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疾病都必须报 告,如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冠心病等。 n 填写所有促进死亡、但与第Ⅰ部分死亡原因顺 序无关的疾病; n 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无数目限制。 p 注:如果不具备这些情况,就可以不填写第Ⅱ部 分。
第 三 联 死 者 家 属 保 存 行政区划代码□□□□□□ 死者 姓名 身份证件 类别 出生 年 月 日 日期 死亡 原因 家属住址 或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盖章 年 月 性别 证件 号码 死亡 日期 日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编号:□□□□□□□□□□□□□□□□□ 年 月 日 家属 姓名 医师 签名 民族 常住 地址 死亡 地点 派出所意见(盖章) 年 联系 电话 民警 签名 月 日 国家或 地区 年龄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正确填写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正确填写
(13)户籍、常住地址:常住地址填写死者居住半年以上的地址,详 细到门牌号码;户籍地址填写户口簿上登记的地址,详细到门牌号 码。
(14)家属姓名应尽量填写死者直系亲属的全名,并填写该亲属的联 系电话、家庭地址或工作单位。指最了解死者生前疾病或其它情况 的直系亲属或亲友。
23
《死亡医学证明书》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
8
死因链/死亡顺序 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损伤中毒: 在路上被卡车撞到→颅骨骨折→颅内损伤→ 死亡
9
(1)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死亡原因
Ⅰ (a) 肺心病 (b) 肺气肿 (c) 慢性支气管炎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5年 10年 30年
10
(2)在路上被卡车撞到→颅骨骨折→颅内损伤 →死亡
(3)性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别,注意如填写身份证应与身份证 相符。15位身份证倒数第一位是奇数的为男性,是偶数的为 女性;18位身份证倒数第二位是奇数的为男性,是偶数的为女性
如果是女性,填写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
20
《死亡医学证明书》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
(4)民族: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死者的民族,外籍非华人可不填写。 (5)有效身份证件类别及号码:证件类别及号码不得空缺。中国公民要
5
死亡原因与根本死亡原因的区别举例
Ⅰ a. 肝昏迷 b. 肝硬化 c. 慢性乙型肝炎
a、b、c 均为死亡原因 c 为根本死因
6
根本死亡原因与病案统计的区别
▪ 医院病案统计的目的与意义是统计病人就 诊(或入院)的主要疾病(原因),不强 调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
▪ 一个人一生可能多次入院就诊,但每次入 院都可认为有一个主要疾病或原因。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xls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xls

填表说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一、填写范围中国大陆境内正常死亡的中国公民、台港澳居民和外国人,包括未登记户籍的死亡新生儿。

二、填写人(一)医疗卫生机构、来院途中死亡者:由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填写。

(二)家中、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者:由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司法部门判定为正常未经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证明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

非正常死亡是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三、填表要求(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要求四联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勾画涂改。

打印(二)本表分类采用以下国家标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1-2003)、《婚姻状况代码》(GB/T22(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盟)、县(区、旗):指出具《死亡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四)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出具《死亡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县(区、旗)6位行政区划代码,以民(五)编号:填写17位代码(可由信息系统自动赋值)。

编号规则为:《死亡证》出具单位的组织机构代(六)有效身份证件类别及号码:证件类别及号码不得空缺。

中国公民要求填写18位身份证号码。

(七)年龄:按照周岁填写。

婴儿填写实际存活的月、日、小时。

(八)出生、死亡日期:填写死者的出生或死亡的年、月、日,婴儿死亡填写到时、分。

(九)个人身份:按照死亡前的个人身份填写,离退休后死者的个人身份一律填“离退休人员”。

(十)死亡地点:“医疗卫生机构”指死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住院部及急诊室;“不详”指未能确定(十一)常住、户籍地址:常住地址填写死者居住半年以上的地址,详细到门牌号码;户籍地址填写户口 (十二)第一联“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第I部分中“(a)直接死亡原因”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疾病诊例一:如某人因肺癌导致死亡,第一联:(a)肺癌;根本死亡原因:肺癌;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肺癌。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尊敬的**(姓氏)**先生/女士:根据您的要求,我们进行了对**(逝者姓名)**的尸体检验,并提供以下推断书,以作为居民死亡医学证明。

我将详细说明我们的检验结果和结论。

一、逝者基本信息经查明,逝者姓名为**(逝者姓名)**,性别**(逝者性别)**,出生日期为**(逝者出生日期)**,年龄为**(逝者年龄)**,身份证号码为**(逝者身份证号码)**。

逝者的住址为**(逝者住址)**。

二、尸体检验结果在对逝者尸体进行全面检验后,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外观检查逝者的表面无明显外伤痕迹或其他明显异常。

2. 内部器官检查(这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叙述,逐项陈述各器官检查结果)三、病理分析及推断基于逝者尸体的检验结果,结合遗传病史、现场调查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我们进行了病理分析和推断。

1. 死因推断(这里根据逝者的情况列出可能的死因,如心脏病、中风、癌症、外伤等,并根据尸体检验结果和现场调查情况进行推断,得出最可能的死因)2. 其他注意事项在进行尸体检验时,我们发现了以下其他可值得注意的事项:(这里列出逝者尸体检验中发现的其他异常情况,如器官病变、炎症反应等)四、结论综上所述,结合逝者的个人信息、尸体检验结果以及病理分析推断,我们推断**(逝者姓名)**的死因为**(最可能的死因)**。

并提醒您,这只是我们的初步推测结果,最终的死因仍需进一步法医鉴定等程序的确认。

请注意,本推断书仅作为居民死亡医学证明的一部分,并不能取代法医鉴定及其他相关程序的结果。

如有需要,您可以将本推断书提交给相关部门,以作为办理相关手续的依据。

此致敬礼**签名****日期**。

死亡医学证明填写说明

死亡医学证明填写说明

二、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
〉 5.年龄:按周岁计算。 当年未过生日者:死亡年份-出生年份-1 已过生日者:死亡年份-出生年份 未满1周岁的婴儿:填写实足月龄; 28天内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天数; 未满1天的新生儿,填存活小时。
〉 6.婚姻状况:

应参照实际情况选择,丧偶的病例,仅选丧偶即可。新生儿及18岁以下未
成年人群死亡婚姻状况应选择未婚。
〉 7.文化程度:

按死者的最高学历的填写。应参照实际情况选择,学龄前儿童死亡应选择初
中及以下;生前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半文盲者,也应选择初中及以下。
二、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

8.出生、死亡日期:出生日期,注意如填写身份证应
与身份证相符

9.个人身份:按照死亡前的个人身份填写,离退休后
三、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 2.生前主要诊断疾病最高诊断依据:按实际确诊的各项 依据划分;如实行诊断分级,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B超、 X光、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死后 推断仅限死亡地点为“来院途中”、“家中”、“养老服 务机构”、“其他场所”填写。
〉 3.医师签名:应填写死者主治医生或开具死亡医学证明 书医生 的姓名全称。且该名医生必须具备临床职业资格。
死亡的个人身份一律填”离退休人员“。
〉 10.死亡地点:“医疗卫生机构”指死于各级各类 医
疗卫生机构住院部及急诊室;“不详”指未能确定的死亡
地点(仅限非正常死亡者)。
〉 11.生前工作单位:指就业所在或死前最后所在的单
位,应填写死者职业对应的那个单位。
二、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
〉 12.常住、户籍地址:常住地址填写死者居住半 年以上的地址,详细到门牌号码;户籍地址填写户 口薄上登记的地址,详细到门牌号码。 〉 13.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家属姓名应尽量填写 死者直系亲属的全名,并填写该亲属的联系电话、 家庭地址或工作单位。指最了解死者生前疾病或其 它情况的直系亲属或亲友。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格式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第一至五联正面样式
二、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第二联背面样式
调查记录
填写说明
1、主要职业及工种: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的工作。

如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军人、服务行业等;还可详细填写工种,如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等。

2、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包括住处具体门牌号码。

3、实足年龄:按周岁填写,如为婴儿,可填写实际存活的月﹑日﹑小时。

4、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可分为两部分报告:在第Ⅰ部分(a)中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那个疾病诊断或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如肺心病﹑脑出血﹑颅骨骨折(不要填写呼吸﹑循环衰竭等情况)﹔(b)中填写引起 (a)的疾病或情况,如肺气肿、高血压、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跳楼自杀等);(c)中填写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如慢性支气管炎。

在第Π部分中填写那些与第一部分无关,但促进了死亡的其它疾病或情况。

5、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一般指死前主要疾病的最后诊断单位,也要填写在第Ⅰ部分(a)中报告的疾病的最高一级诊断单位。

如:省级(县)医院包括相当于省级及以上的各类医院,其它依此类推。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死亡医学证明(1-4联)、填表说明

死亡医学证明(1-4联)、填表说明

生前主要疾病 最高诊断依据 录
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症:
以上情况属实,被调查者签字: 被调查者 姓 名 死因推断 与死者 关 系 联系 电话 调查者签名 联系地址 或工作单位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注:①此表填写范围为在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者;②被调查者应为死者近亲或知情人;③调查时应出具以下资料: 被调查者有效身份证件,居住地居委会或村委会证明,死者身份证和/或户口簿、生前病史卡。
附件1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市(地区、州、盟)______县(区、旗) 行政区划代码□□□□□□ 死者姓名 有效身份 证件类别 性别 证件 号码 编号:□□□□□□□□□□□□□□□□□ 民族 国家或 地区 婚姻 状况
年龄
出生 日期 死亡 日期 第 一 联 生前 工作单位 可联系的 家属姓名



文化 程度 死亡 地点 户籍 地址 联系 电话
个人 身份 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 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 常住 地址 家属住址 或工作单位 疾病名称(勿填症状体征) 发病至死亡大概间隔时间

月 时
日 分
填 写 单 位 存 根
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 I. (a)直接死亡原因 (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 (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 (d)引起(c)的疾病或情况 II.其他疾病诊断(促进死亡,但与 导致死亡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 生前主要疾病 最高诊断单位 医师签名 (以下由编码人员填写) 根本死亡原因: 医疗卫生 机构盖章

死亡医学证明(1-4联)、填表说明

死亡医学证明(1-4联)、填表说明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行政区划代码□□□□□□ 死者 姓名 第 二 联 公 安 部 门 保 存 身份证件 类别 出生 日期 死亡 原因 家属住址 或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性别 证件 号码 死亡 日期 年 月 日 民族 常住 地址 死亡 地点 联系 电话 民警 签名 派出所意见(盖章) 年 月 日 编号:□□□□□□□□□□□□□□□□□ 国家或 地区 年龄
家属 姓名 医师 签名
Hale Waihona Puke -------------------------------------------------------------------------------
注:①死者家属持此联到公安机关签章;②无医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无效;③死于救治机构以外的死亡原 因系死后推断。
居民死亡殡葬证
行政区划代码□□□□□□ 第 四 联 殡 葬 管 理 部 门 保 存 死者 姓名 身份证件 类别 出生 日期 死亡 原因 家属住址 或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性别 证件 号码 死亡 日期 年 月 日 民族 常住 地址 死亡 地点 联系 电话 民警 签名 派出所意见(盖章) 年 月 日 编号:□□□□□□□□□□□□□□□□□ 国家或 地区 年龄
家属 姓名 医师 签名
-------------------------------------------------------------------------------
注:①死者家属持此联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注销手续;②无医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无效。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家属 姓名 医师 签名
注:①死者家属持此证到殡仪馆办理尸体火化手续;②死于救治机构,医师签字及医疗卫生机构盖章有效;死于非救治机构,医 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有效。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基本要求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基本要求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基本要求《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是人口管理与生命统计的基本信息来源。

在填写《死亡证》时,要求填写者及相关人员以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

《死亡证》要求四联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勾画涂改,用钢笔、碳素笔填写,签名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如有涂改要在涂改处盖章、签字。

一、一般信息的填写1.个人身份(职业)应填写死者生前从事时间最长的职业不要填写离退休未上学的儿童填写“其他”死者生前如确无职业,现在已经超过劳动力年龄(男60岁,女55岁)填写“其他”正在劳动力年龄(男60岁,女55岁)阶段之前填写“无业人员”2.婚姻状况:按目前法定的婚姻状况填写3.文化程度:按死者的最高学历的填写学龄前儿童填写“初中及以下”4.户籍地址及常住地址:户籍地址:按户口簿登记的地址填写常住地址:按目前居住的地址填写城、镇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号农村填要写到行政村5.死亡地点:按规定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内包括住院和急诊死亡6.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要填写死者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或其委托人(委托人需提供委托证明)7.调查记录:如在家死亡,须填写调查记录;想要说明的情况也填写在调查记录中。

注意:《死亡证》填写完成后一定逐项核对,同时要求家属核对一般信息。

二、死亡原因的填写1.第I部分:是《死亡证》的主要内容,需要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以及更早的原因,是必须要填写的部分。

填写要求:(1)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b)由(c)引起,(a)由(b)引起;(2)每行只能填写一个疾病;(3)(a)行要填写一个疾病;不能填写临死症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4)发病到死亡的大概时间间隔:是指主要疾病从发病到死亡之间的间隔时间,此项应尽量填写,非常重要,同时要求从(a)到(d)的时间长度一定是从短到长。

2.第II部分:是对第Ⅰ部分内容的补充,用于填写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填写。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表说明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表说明

填表说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是人口管理与生命统计的基本信息来源。

因此,要求填写者及相关人员以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

一、填写范围中国大陆境内正常死亡的中国公民、台港澳居民和外国人,包括未登记户籍的死亡新生儿。

二、填写人(一)医疗卫生机构、来院途中死亡者:由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填写。

(二)家中、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者:由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根据死亡申报材料、调查询问结果并进行死因推断之后,填写《死亡调查记录》及《死亡证》。

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司法部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救治或调查的执业医师填写《死亡证》。

未经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证明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

非正常死亡是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致死,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致死(含无名尸)。

三、填表要求(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要求四联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勾画涂改。

打印或用钢笔、碳素笔填写,签名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如已注明分类项目,请打印应选项目或在应选项目上打“√”。

(二)本表分类采用以下国家标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1-2003)、《婚姻状况代码》(GB/T2261.2-2003)、《从业状况(个人身份)代码》(GB/T2261.4-2003)、《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3304-1991)、《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659-2000)、《学历代码(文化程度代码)》(GB4658-2006)。

如发布最新版本,则采用最新版本。

请按国家标准填写,国家或地区填写中文简称。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盟)、县(区、旗):指出具《死亡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省、市、县名称,以民政部编制的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册》为准。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表说明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表说明

填表说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就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得、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得医学证明,就是人口管理与生命统计得基本信息来源。

因此,要求填写者及相关人员以严肃、认真、科学得态度对待此项工作.一、填写范围中国大陆境内正常死亡得中国公民、台港澳居民与外国人,包括未登记户籍得死亡新生儿.二、填写人(一)医疗卫生机构、来院途中死亡者:由负责救治得执业医师填写.(二)家中、养老服务机构、其她场所正常死亡者:由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调查得执业(助理)医师根据死亡申报材料、调查询问结果并进行死因推断之后,填写《死亡调查记录》及《死亡证》。

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就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司法部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救治或调查得执业医师填写《死亡证》。

未经救治得非正常死亡证明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

非正常死亡就是指由外部作用导致得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致死,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她杀、受伤害等人为致死(含无名尸).三、填表要求(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要求四联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勾画涂改.打印或用钢笔、碳素笔填写,签名并加盖公章后生效.如已注明分类项目,请打印应选项目或在应选项目上打“√”。

(二)本表分类采用以下国家标准:《人得性别代码》(GB/T2261、1-2003)、《婚姻状况代码》(GB/T2261、2—2003)、《从业状况(个人身份)代码》(GB/T2261、4-2003)、《中国各民族名称得罗马字母拼写法与代码》(GB/T3304-1991)、《世界各国与地区名称代码》(GB/T2659-2000)、《学历代码(文化程度代码)》(GB4658—2006)。

如发布最新版本,则采用最新版本.请按国家标准填写,国家或地区填写中文简称。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盟)、县(区、旗):指出具《死亡证》得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得省、市、县名称,以民政部编制得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册》为准。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表说明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表说明

填表说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是人口管理与生命统计的基本信息来源。

因此,要求填写者及相关人员以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

一、填写范围中国大陆境内正常死亡的中国公民、台港澳居民和外国人,包括未登记户籍的死亡新生儿。

二、填写人(一)医疗卫生机构、来院途中死亡者:由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填写。

(二)家中、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者:由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根据死亡申报材料、调查询问结果并进行死因推断之后,填写《死亡调查记录》及《死亡证》。

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司法部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救治或调查的执业医师填写《死亡证》。

未经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证明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

非正常死亡是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致死,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致死(含无名尸)。

三、填表要求(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要求四联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勾画涂改。

打印或用钢笔、碳素笔填写,签名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如已注明分类项目,请打印应选项目或在应选项目上打“√”。

(二)本表分类采用以下国家标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1-2003)、《婚姻状况代码》(GB/T2261.2-2003)、《从业状况(个人身份)代码》(GB/T2261.4-2003)、《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3304-1991)、《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659-2000)、《学历代码(文化程度代码)》(GB4658-2006)。

如发布最新版本,则采用最新版本。

请按国家标准填写,国家或地区填写中文简称。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盟)、县(区、旗):指出具《死亡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省、市、县名称,以民政部编制的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册》为准。

新版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说明 ppt课件

新版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说明 ppt课件
17、死者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同一种疾病的 最高诊断单位和最高诊断依据。 “死后推断”仅限死 亡地点为“来院途中”、“家中”、“养老服务机构”、“ 其他场所”填写。
四、一般项目的填写
18、医师签名:由填写死亡证明书的医师签名;
19、医疗卫生机构盖章:由填写医生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
20、填报日期:指出具死亡证的日期;-般应是死者死 亡当日或随后一周内,如间隔过长应予以说明,填报 日期不应早于死亡日期。
四、一般项目的填写
14、第一联“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第I部分中“(a)直接 死亡原因”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疾病诊断或损伤。二 、三、四联中“死亡原因”填写第一联“(a)直接死 亡原因”。
• 如果(a)行填写的为症状、体征、衰竭,则“死亡原因”填写
(a)行之后的主要致死原因。
• 例1:第一联:(a)肺癌; 根本死亡原因:肺癌;
新版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说 明
新版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分为四联
一联内容(正、反面),作为填写单位的存根,收集详细的死亡信息。
二、三、四联内容一致,分别由公安机关、死者家属和民政部门保存, 作为死者户籍管理、个人遗产管理和殡葬管理的凭据,填写的信息相 对简单。
四、一般项目的填写
8、年龄:按照周岁填写(当年未过生日者:死亡年份- 出生年份-1;已过生日者:死亡年份一出生年份) 。未满l周岁的婴儿,填写实足月龄;28天内的新生儿 ,填写存活天数;未满1天的新生儿,填存活小时。
9、出生、死亡日期:填写死者的出生或死亡的年、月、 日,婴儿死亡填写到时、分。
10、个人身份(从业状况):按照死亡前的个人身份填写 ,离退休后死者的个人身份一律填“离退休人员”。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说明文档讲课文档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说明文档讲课文档

年龄
派出所意见(盖章) 年月日
注:①死者家属持此联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注销手续;②无医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无效。
-------------------------------------------------------------------------------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说明文档
第一页,共52页。
第一联格式(正面)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市(地区、州、盟)______县(区、旗) 行政区划代码□□□□□□
死者姓名
性别
1男,0未知的性别 2女,9未说明的性别
编号:□□□□□□□□□□□□□□□□□
民族
14、第一联“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第I部分中 “(a)直接死亡原因”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
疾病诊断或损伤。二、三、四联中“死亡 原因”填写第一联“(a)直接死亡原因” 。如果(a)行填写的为症状、体征、衰竭,则
“死亡原因”填写(a)行之后的主要致死原因 。
第十六页,共52页。
四、一般项目的填写
• 例1:第一联:(a)肺癌;
第十八页,共52页。
四、一般项目的填写
17、死者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同一 种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和最高诊断依据;
“死后推断”仅限死亡地点为“来院途中” 、“家中”、“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 所”填写。
第十九页,共52页。
四、一般项目的填写 18、医师签名:由填写死亡证明书的医师签名; 19、医疗卫生机构盖章:由填写医生所在单位加
第十三页,共52页。
四、一般项目的填写
9、出生、死亡日期:填写死者的出生或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及填表说明————————————————————————————————作者:————————————————————————————————日期:附件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市(地区、州、盟)______县(区、旗)行政区划代码□□□□□□ 编号:□□□□□□□□□□□□□□□□□第一联填写单位存根死者姓名性别 1男,0未知的性别2女,9未说明的性别民族国家或地区有效身份证件类别1身份证,2户口簿,3护照4军官证,5驾驶证 6港澳通行证,7台湾通行证 9其他法定有效证件证件号码年龄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丧偶 4离婚, 9未说明出生日期年月日文化程度1研究生,2大学,3大专4中专,5技校, 6高中7初中及以下个人身份11公务员, 13专业技术人员, 17职员21企业管理者, 24工人, 27农民, 31学生37现役军人, 51自由职业者, 54个体经营者70无业人员, 80离退休人员, 90其他死亡日期年月日时分死亡地点1医疗卫生机构,2来院途中,3家中 4养老服务机构,9其他场所,0不详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1是,2否生前工作单位户籍地址常住地址可联系的家属姓名联系电话家属住址或工作单位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疾病名称(勿填症状体征)发病至死亡大概间隔时间 I. (a)直接死亡原因(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d)引起(c)的疾病或情况II.其他疾病诊断(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单1三级医院, 2二级医院,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村卫生室, 9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0未就诊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1尸检,2病理,3手术,4临床+理化医师签名医疗卫生机构盖章填表日期:年月日(以下由编码人员填写) 根本死亡原因: ICD编码:死亡调查记录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症:以上情况属实,被调查者签字:被调查者姓名与死者关系联系电话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死因推断调查者签名调查日期年月日注:①此表填写范围为在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者;②被调查者应为死者近亲或知情人;③调查时应出具以下资料:被调查者有效身份证件,居住地居委会或村委会证明,死者身份证和/或户口簿、生前病史卡。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行政区划代码□□□□□□ 编号:□□□□□□□□□□□□□□□□□第二联公安部门保存死者姓名性别民族国家或地区年龄身份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常住地址出生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家属姓名联系电话家属住址或单位医师签名民警签名医疗卫生机构盖章年月日派出所意见(盖章)年月日注:①死者家属持此联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注销手续;②无医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无效。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行政区划代码□□□□□□ 编号:□□□□□□□□□□□□□□□□□第三联死者家属保存死者姓名性别民族国家或地区年龄身份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常住地址出生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家属姓名联系电话家属住址或单位医师签名民警签名医疗卫生机构盖章年月日派出所意见(盖章)年月日注:①死者家属持此联到公安机关签章;②无医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无效;③死于救治机构以外的死亡原因系死后推断。

-------------------------------------------------------------------------------居民死亡殡葬证行政区划代码□□□□□□ 编号:□□□□□□□□□□□□□□□□□第四联殡葬管理部门保存死者姓名性别民族国家或地区年龄身份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常住地址出生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家属姓名联系电话家属住址或单位医师签名民警签名医疗卫生机构盖章年月日派出所意见(盖章)年月日注:①死者家属持此证到殡仪馆办理尸体火化手续;②死于救治机构,医师签字及医疗卫生机构盖章有效;死于非救治机构,医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有效。

填表说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是人口管理与生命统计的基本信息来源。

因此,要求填写者及相关人员以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

一、填写范围中国大陆境内正常死亡的中国公民、台港澳居民和外国人,包括未登记户籍的死亡新生儿。

二、填写人(一)医疗卫生机构、来院途中死亡者:由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填写。

(二)家中、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者:由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根据死亡申报材料、调查询问结果并进行死因推断之后,填写《死亡调查记录》及《死亡证》。

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司法部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救治或调查的执业医师填写《死亡证》。

未经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证明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

非正常死亡是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致死,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致死(含无名尸)。

三、填表要求(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要求四联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勾画涂改。

打印或用钢笔、碳素笔填写,签名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如已注明分类项目,请打印应选项目或在应选项目上打“√”。

(二)本表分类采用以下国家标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1-2003)、《婚姻状况代码》(GB/ T2261.2-2003)、《从业状况(个人身份)代码》(GB/T2261.4-2003)、《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3304-1991)、《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659-2000)、《学历代码(文化程度代码)》(GB4658-2006)。

如发布最新版本,则采用最新版本。

请按国家标准填写,国家或地区填写中文简称。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盟)、县(区、旗):指出具《死亡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省、市、县名称,以民政部编制的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册》为准。

(四)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出具《死亡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县(区、旗)6位行政区划代码,以民政部编制的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册》为准。

(五)编号:填写17位代码(可由信息系统自动赋值)。

编号规则为:《死亡证》出具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9位)+年份(4位)+流水码(4位)。

(六)有效身份证件类别及号码:证件类别及号码不得空缺。

中国公民要求填写18位身份证号码。

(七)年龄:按照周岁填写。

婴儿填写实际存活的月、日、小时。

(八)出生、死亡日期:填写死者的出生或死亡的年、月、日,婴儿死亡填写到时、分。

(九)个人身份:按照死亡前的个人身份填写,离退休后死者的个人身份一律填“离退休人员”。

(十)死亡地点:“医疗卫生机构”指死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住院部及急诊室;“不详”指未能确定的死亡地点(仅限非正常死亡者)。

(十一)常住、户籍地址:常住地址填写死者居住半年以上的地址,详细到门牌号码;户籍地址填写户口簿上登记的地址,详细到门牌号码。

(十二)第一联“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第I部分中“(a)直接死亡原因”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疾病诊断或损伤。

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填写第一联“(a)直接死亡原因”,如果(a)行填写的为症状、体征、衰竭,则“死亡原因”填写(a)行之后的主要致死原因。

填写举例:例一:如某人因肺癌导致死亡,第一联:(a)肺癌;根本死亡原因:肺癌;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肺癌。

例二:如某人因早年的慢性支气管炎逐渐引起肺气肿,逐渐引起肺心病导致死亡,第一联:(a) 肺心病,(b)肺气肿,(c)慢性支气管炎;根本死亡原因:慢性支气管炎;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为“肺心病”。

例三:如某人因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造成颅内损伤导致死亡,第一联:(a) 颅内损伤,(b)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根本死亡原因: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颅内损伤。

(十三)生前主要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三级医院(含相当)包括三级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院,二级医院(含相当)包括二级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院,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急救中心、一级医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疗养院等。

(十四)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死后推断”仅限死亡地点为“来院途中”、“家中”、“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填写。

(十五)根本死亡原因及ICD编码:二级及以上(含相当)医疗机构由医疗机构编码人员填写,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由县(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码人员网上填写。

ICD编码填写4位国际疾病分类代码。

(十六)补发《死亡证》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注明“补发”及补发时间。

申请人应为《死亡证》签字家属或委托人并出具有效身份证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