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4冰融化了教案3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冰融化了
小结
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 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2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 题
冰融化了
课 型
新授
年 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赵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教学模块
主体、主导活动
复习导入
复习本单元前三节课所学线索,重温温度与水的关系。
完成研究目标
一、观察冰的融化
1、提出问题:固态的冰能够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3、进行实验。
4、完成实验探讨,得出实验结论。
完成竞赛
二、加快冰的融化
1、宣布规则。
2、进行比赛。
三年级下册科学优秀教案 冰融化了 l 教科版
三年下科学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冰融化了》教学设计你能猜出接下来水的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吗?二、加快冰的融化思考讨论:我们刚才观察了冰的融化过程,你有办法让冰融化的更快一点吗?分组实验:方法:每组把一块冰放入塑料袋,袋口要密封,比比哪一组冰融化的快。
提示:塑料袋的袋口要一直保持密封!实验过程:使冰块快速融化的方法第1组:在烧杯里倒进冷水水把冰块放进去第2组:在烧杯里倒进热水把冰块放进去用时1分钟。
第3组:把一块冰块用锤子敲碎放入热水中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也可以相互观察和学生猜想: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直到和教室里空气的温度一样。
学生发言让冰融化的更快一点方法: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块放在太阳、灯光等下面;用手把冰块焐热……。
学生讨论决定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并记录冰完全融化所用时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思维。
锻炼学生的观察以及合作能力监督。
记录每个小组使冰块完全融化所需的时间。
小组第1组第2组第3组……完全融化所需的时间7 2 1 ……交流讨论: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冰块融化得更快?1、温度越高,冰块融化得越快。
2、温度相同时,冰块敲得越小,融化得越快。
思考讨论:冰融化了你发现塑料袋外出现了什么现象?冰融化了,塑料袋外有水珠。
冰融化吸热,降低了塑料袋外表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了低温的塑料袋,结成小水珠!知识拓展冰(固体)水(液体)冰融化成水:热量增加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巩固练习1、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原因是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学生思考讨论有关现象学生阅读原因学生认识到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学生的理解课堂小结1、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2、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
3、温度越高,冰块敲得越小,融化得越快。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冰融化了教案
冰融化了教案冰融化了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冰融化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冰融化了教案1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
前一课《水结冰了》和这一课《冰融化了》探究的是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
本课内容分为观察冰的融化和加快冰的融化两部分。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知道了水在0摄氏度的时候开始结冰。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等办法解决一些探究中的问题。
三年级的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对他们来说有难度;在数字实验设备的使用上,熟练程度不高。
但是《温度与水》这单元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浓厚。
(三)教学环境分析在数字实验室中、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冰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以及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情况。
2.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意识到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解决策略:利用数字实验设备的准确性,观察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二)教学难点:冰融化成水的实验设计解决策略:学生利用学习网站、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知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形成愿意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
三年级科学冰融化了教案设计
三年级科学冰融化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目标。
- 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开始融化。
-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 科学探究目标。
- 观察并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状态变化。
- 观察并比较冰块融化前后的质量变化。
3. 科学态度目标。
-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 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意识到冰融化成水对我们的生活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状态变化。
2. 教学难点。
- 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三、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冰块、温度计、烧杯、小勺、记录单。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冰块若干。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展示冰块,提问:如果让冰融化,我们可以怎么做?2. 提出问题。
- 引导学生思考: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状态又会有怎样的改变?3. 作出假设。
-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假设。
4. 制定计划。
- 小组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并完善。
- 明确实验步骤:在烧杯中放入冰块,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
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温度,并观察冰的状态变化,记录在记录单上。
5. 搜集证据。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 处理信息。
- 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 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温度变化折线图。
7. 得出结论。
-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8. 拓展应用。
- 思考:冰融化成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冰融化的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1.4《冰融化了》教案
5.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和环保意识。通过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冰融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冰融化的概念,掌握冰融化的基本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冰融化的过程,了解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冰融化现象,如冰雪融化、冰淇淋融化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共同探究冰融化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冰融化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天气、气候和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知识,他们对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他们也了解到了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此外,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问题。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4.冰融化了》word教案(8)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冰融化了一、教材简析:学生听、说、操作、分工、合作等学习习惯的质量对本课能否顺利实施有直接影响。
关注、有效并坚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就是促进他们科学学习素养形成的重要部分。
本课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一些细节问题一定要处理到位,如器材的有效性、学生明确测量任务、掌握方法,会正确测量温度及技能的熟练程度等。
本节课有两个重心:1是测量出冰融化时的4个相关数据;2是分析这些数据,形成认识。
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正确测量得出冰融化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热量”是贯穿本单元的重要概念,是解释水温度发生变化的关键词,而恰好又是学生的薄弱点,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难点定为“理解冰融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第一部分:观察冰的融化液态的水在0 ℃以下就会凝固成冰,固体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关于冰会不会融化,什么条件下融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应该能比较容易做出预测。
当然还必须让学生们再做一次细致的观察。
因为,很少会有学生观察过一块冰块融化的全过程,更不会去测量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这样一个观察过程。
教科书在这部分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观察、记录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进行观察、记录活动。
让学生测量记录冰、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温度时,还希望学生观测周围空气的温度,包括盛有冰块的烧杯内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的空气温度。
通过上述的观察、交流活动,相信学生们能比较容易地认识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 ℃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 ℃,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第二部分:加快冰的融化教科书这部分内容首先向学生们提出了怎样加快冰融化速度的问题,学生有了前面冰融化过程的观察认识,他们应该能够想到,把冰块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让冰块吸收更多的热量等方法能够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冰融化了》教案教学设计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冰融化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
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使用温度计,掌握了测量温度的方法,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了解了当水温降到0℃以下时,液态的水可以变成固态的冰。
本课《冰融化了》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的观察。
本课内容分为观察冰的融化和加快冰的融化两部分。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道了水在0℃的时候开始结冰。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等办法解决一些探究中的问题。
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对他们来说有较大的难度,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及时等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验前明确操作要求,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在学生实验时密切注意,随时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难点:使冰快速融化成水的实验设计。
评价任务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各1份,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小河边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视频。
三年级科学下册3.4冰融化了教案教科.doc
冰融化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高于o°c,冰的温度升至o°c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一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一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 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一、观察冰的融化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o°c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
板书:冰融化了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请大家一起看书P504、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
(预设:(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5、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P50的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6、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一根据这些现象总结。
(预设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o°c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c,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冰融化了》教案
一、教学内容
《冰融化了》教案,选自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本中“地球与宇宙”章节。内容主要包括:
1.冰融化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2.认识冰融化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
3.探讨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如河流、湖泊的解冻,以及冰川融化对地球气候变化的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与冰融化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实验操作。我发现他们在讨论中能够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冰融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这个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因此,我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更加轻松、包容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举例解释:
-通过实验观察冰块在室温下融化成水的过程,强调冰融化是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
-分析冰融化对河流、湖泊的影响,如春天河流解冻,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生态变化案例。
2.教学难点
-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吸热现象。
-掌握冰融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以及与冰川融化的关联。
-将冰融化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冰融化的基本概念、物态变化和环境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后,我了解到部分学生对冰融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仍有疑问。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4.科学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冰融化相关科学知识,学会运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冰融化了-省赛一等奖
冰融化了一.教学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冰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温度与水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浓厚。
实验方案的设计对他们来说有难度;学生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知道了水在0℃的时候开始结冰,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本课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合作探究对冰融化了的理解与认识。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的过程,观测并记录温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四.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冰融化了一、赏图激趣,质疑入课1上节课我们已经研究过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就会凝结成冰,现在老师就请大家欣赏几幅冰的图片。
课件播放欣赏冰山、冰雕图片以及冰雪消融的视频。
2看了这些图片,你还想研究哪些有关冰的知识呢3板书课题:冰融化了二、验证猜想,探究原因1如果我将冰放入烧杯,你猜:过一会儿会出现什么现象冰会融化,哦,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呢,说说你的想追问:那冰在什么温度时开始融化是呀,大家想不想知道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会有什么变化它的温度对周围的空气会有影响吗要想探个究竟,我们该怎么办呢503 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
4 除了要观察烧杯内冰块的温度,还要观察什么温度呢,请拿出老师给你准备的表格看看。
出示实验表格观察冰的融化,记录各阶段的温度,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在记录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同时,记录周围空气的温度。
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5 各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实验,填写记录单6全班交流,总结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的实验记录表,小组同学在一起分析一下,能这张表格中获取那些信息这些信息有说明了什么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7这些数据真的太有意思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8请看第4组实验数据,6号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师:如果我们在教室里放置一块超大的冰块,大家猜猜教室的温度会怎样9小结:填一填1冰在融化过程中,它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冰块在融化过程中,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3待冰块完全融化成冰后,温度还要继续由此可见是使冰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冰融化了》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冰融化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了解冰融化的条件。
学会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能够描述冰融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冰融化的过程,了解冰融化的条件。
测量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教学难点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块冰,提问学生:冰在什么情况下会融化呢?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提出关于冰融化的问题,如冰融化需要多长时间?冰融化的速度与什么有关?等。
3.作出假设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例如,学生可能会假设冰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会融化得更快。
4.设计实验介绍实验材料:冰块、温度计、杯子、热水等。
设计实验步骤:将冰块放入杯子中,插入温度计。
向杯子中加入适量的热水,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和冰的状态。
5.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温度计和热水。
6.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冰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可以让学生绘制温度变化曲线,直观地展示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7.分析结果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冰融化的条件和过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冰在温度高于0℃时会融化,冰融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8.拓展延伸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冰融化得更快?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利用冰融化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9.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冰融化的条件和过程。
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探索科学奥秘。
小学三年级科学《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4课。
教科书从冰融化的场景引入,唤起学生已有认知“温度升高时,冰会融化”,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冰的融化”,从而开展观察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的活动。
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由冰融化的场景引出本课的问题“如果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
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简单说说对“冰的温度一直上升会怎么样”这一问题的猜想;接着用吸管或吹风机向冰块的某一个部分吹热气或热风,观察冰块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冰块融化的原因;然后观察记录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的变化,并通过在试管上做标记,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最后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画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究与观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冰融化的条件”“冰融化成水发生的变化”以及“水、水蒸气和冰的异同点”等问题进行充分交流,进一步理解“物质能够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科学概念。
【学生分析】关于冰的融化,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浓厚。
基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关于“如果给冰加热会怎样”这一问题,学生应该能比较容易做出预测,他们已经知道要使冰融化需要给冰加热,但是很少有学生仔细观察过冰融化的全过程。
观察和记录冰融化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很有必要,这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水、水蒸气和冰原来是同一种物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用实验了解冰融化的过程教案
用实验了解冰融化的过程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冰的熔化过程;
2.理解水的分子构成及其在熔化过程中的运动;
3.协作实施实验,感受实验的科学性、精确性、严谨性。
教学步骤:
1.导入:用场景引发学生探究热力学知识
在炎热的夏天,每个人都会喜欢吃冰棍或冰淇淋来降温,但是为什么冰可以融化?融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学习的主题。
2.实验:观察冰的熔化过程
(1)将一块冰放在容器中,记录此时冰的状态。
(2)观察冰的熔化过程,记录熔化时间、温度变化等数据,注意变化规律。
(3)把放在冰上的温度计拿走,挺起水温和容器的温度变化。
(4)实验结束后,回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总结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3.讨论:理解冰的熔化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冰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融化,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思考。
1、冰的熔化过程?
2、水分子的大致构成是什么?
3、水分子在熔化时是如何发生运动的?
4、对于液体分子在序排布、无序中运动情况的了解?
5、对于物质来源、即物质不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认识?
4.总结:学生自评及教师点评
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评课程中获得的收获。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恰当的点评与指导,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物理学和化学学科基本知识等。
这个教案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理解物理学和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在实现科学精神、探究精神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通过该教案的教学,学生将对冰的熔化过程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并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理解和掌握。
【精品】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冰融化了_教科版
4.冰融化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冰块、吸管、杯子;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橡皮筋、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PPT,冰融化时温度下降视频,水的三态变化视频。
教学过程设10分钟)(1)教师:通过《水到哪里去了》《水沸腾了》《水结冰了》《冰融化了》这四节科学课的学习,你知道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用箭头表示它们的转化关系,完成学生活动手册(2)教师播放微课。
了解水在自然界的三态变化。
(3)组织学生研讨与交流。
(板书: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4)教师小结: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板书:互相转化热量)的三态和自然界中的变化。
(2)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活动手册。
(3)学生研讨与交流。
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所以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可逆性。
指向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三、课后拓展(预设1分钟)1.你们喜欢吃冰激凌吗?“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化得更块一些?”2.回家实验,做好记录。
1.学生阅读PPT。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冰融化了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教材: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学目标:1.了解冰的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2.观察和描述冰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探究冰融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1.掌握冰融化的概念。
2.理解冰的融化是由于温度的升高。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温度的概念来解释物质状态的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图片、PPT等。
2.温度计和冰块。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10分钟)1.引入冰的状态,并简要回顾水的三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2.提问:如果我们把冰块放在太阳底下,冰会发生什么变化?Step2 观察实验(20分钟)1.教师出示一块冰块并询问学生:你们觉得冰块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2.请学生组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冰融化的原因。
要求:-提供两个温度(室温和热水)。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
-观察并记录冰块在两个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Step3 实验结果总结(15分钟)1.学生反馈实验结果,描述冰在两个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温度升高时,冰块会融化成水。
Step4 知识讲解(15分钟)1.老师通过图片和PPT向学生介绍冰融化的原因和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冰块融化是因为温度升高,使冰变成水。
3.展示其他物质的融化现象,如蜡烛融化。
Step5 操作练习(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
2.提供不同温度的盆子和冰块,要求学生动手进行实践。
3.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冰块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Step6 拓展应用(15分钟)1.提问:冬天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扔盐在结冰的路面上?2.引导学生思考:盐会使冰融化,降低冰的温度。
3.引导学生总结:在冬天泼盐可以防止路面结冰。
Step7 小结复习(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2.学生小结: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向同伴解释冰融化的原因。
3.教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4.冰融化了》word教案(2)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冰融化了这一课我是这样处理的,根据我在家中做冰融化的实验显示,如果这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冰融化的实验前后一共有两个实验,都是不可行的。
时间得不到保证,会造成什么都学不到。
首先我仔细测量了冰融化的实验,从实验开始一直过了40分钟,还没有完成冰融化的一个过程,本想让水和冰混合融化会更快,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我还是选择了冰融化的过程,只是时间太长,我在家中做好实验后,得到的数据让学生来分析。
数据表格是这样显示:时间(分钟))冰的温度变化水的温度变化0 -15℃8℃2 -15 ℃7 ℃4 -10 ℃ 6.8 ℃6 -7 ℃ 6.3 ℃8 -3.5 ℃ 6.1 ℃10 -1.7 ℃ 6 ℃12 -1.2 ℃ 6 ℃14 -0.8 ℃ 5.8 ℃16 -0.5 ℃ 5.8 ℃18 -0.2 ℃ 5.7 ℃20 0 ℃ 5.7 ℃22 0 ℃ 5.6 ℃24 0 ℃ 5.6 ℃26 0 ℃ 5.5 ℃28 0 ℃ 5.4 ℃30 0 ℃ 5.4 ℃32 0 ℃ 5.3 ℃34 0℃ 5.3℃36 0℃ 5.3℃加上我做实验过程中的两个短片,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从第一个活动让学生分析上面这张表格知道学生在认读零下温度的高低有一些困难。
判别零下15摄氏度和零下5摄氏度哪个温度高,学生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
下回上课对于零下温度大小也要做一个比较,不然不通过训练,三年级的学生是一下子难以认识。
第二个活动是冰融化比赛,这个活动为了让学生能得到更准确的比赛,是安排给学生回家做。
四个班级学生回家作业情况是这样,有一个班只有4位学生没有完成,一个班级12位学生没有完成,一个班级是只有12位学生完成,一个班级有10个学生未完成。
之所以要布置这样的回家作业是想了解一下学生回家作业究竟会不会做。
同时这节课用到的冰融化实验,如果在学校完成一下子难以完成,同样大小的冰很难找到,再者,几种课堂上想到的方法:用火烧、用电吹风吹等难以完成,而在家中只要有家长的适当指导学生会很快完成这样的实验。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4.冰融化了》word教案(8)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冰融化了一、教材简析:学生听、说、操作、分工、合作等学习习惯的质量对本课能否顺利实施有直接影响。
关注、有效并坚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就是促进他们科学学习素养形成的重要部分。
本课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一些细节问题一定要处理到位,如器材的有效性、学生明确测量任务、掌握方法,会正确测量温度及技能的熟练程度等。
本节课有两个重心:1是测量出冰融化时的4个相关数据;2是分析这些数据,形成认识。
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正确测量得出冰融化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热量”是贯穿本单元的重要概念,是解释水温度发生变化的关键词,而恰好又是学生的薄弱点,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难点定为“理解冰融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第一部分:观察冰的融化液态的水在0 ℃以下就会凝固成冰,固体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关于冰会不会融化,什么条件下融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应该能比较容易做出预测。
当然还必须让学生们再做一次细致的观察。
因为,很少会有学生观察过一块冰块融化的全过程,更不会去测量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这样一个观察过程。
教科书在这部分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观察、记录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进行观察、记录活动。
让学生测量记录冰、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温度时,还希望学生观测周围空气的温度,包括盛有冰块的烧杯内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的空气温度。
通过上述的观察、交流活动,相信学生们能比较容易地认识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 ℃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 ℃,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第二部分:加快冰的融化教科书这部分内容首先向学生们提出了怎样加快冰融化速度的问题,学生有了前面冰融化过程的观察认识,他们应该能够想到,把冰块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让冰块吸收更多的热量等方法能够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冰融化了
一、教材简析:
学生听、说、操作、分工、合作等学习习惯的质量对本课能否顺利实施有直接影响。
关注、有效并坚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就是促进他们科学学习素养形成的重要部分。
本课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一些细节问题一定要处理到位,如器材的有效性、学生明确测量任务、掌握方法,会正确测量温度及技能的熟练程度等。
本节课有两个重心:1是测量出冰融化时的4个相关数据;2是分析这些数据,形成认识。
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正确测量得出冰融化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
“热量”是贯穿本单元的重要概念,是解释水温度发生变化的关键词,而恰好又是学生的薄弱点,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难点定为“理解冰融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第一部分:观察冰的融化
液态的水在0 ℃以下就会凝固成冰,固体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关于冰会不会融化,什么条件下融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应该能比较容易做出预测。
当然还必须让学生们再做一次细致的观察。
因为,很少会有学生观察过一块冰块融化的全过程,更不会去测量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这样一个观察过程。
教科书在这部分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观察、记录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进行观察、记录活动。
让学生测量记录冰、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温度时,还希望学生观测周围空气的温度,包括盛有冰块的烧杯内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的空气温度。
通过上述的观察、交流活动,相信学生们能比较容易地认识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 ℃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 ℃,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完全融
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第二部分:加快冰的融化
教科书这部分内容首先向学生们提出了怎样加快冰融化速度的问题,学生有了前面冰融化过程的观察认识,他们应该能够想到,把冰块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让冰块吸收更多的热量等方法能够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教科书通过融化冰的比赛活动,促使学生们去思考和想出各种加快冰融化速度的方法以及其中的道理。
为了实现尽可能快的融化冰块或轮换着将);冰块装在密封的塑料袋中(有些学生可
能会在两手间来回摩擦冰块的要求,
冰块捂在手心里;还有些学生可能会把冰块放在屋内温度较高的地方,如灯下、
窗户附近或阳光下。
当学生在现这一要求时,要允许学生创造性的思考。
学生间的彼此竞争不是目的,比赛的目的是通过选择最快的融化冰块的方法,进一步强化(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重要因素的认识。
这课全部的活动都是在进行冰块融化的观察,无论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还是人为干预情况下的观察,我们希望学生在关注冰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能注意到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其他现象。
如:盛冰的玻璃杯、塑料袋外壁上湿挽挽、有水珠出现等现象。
这是具有良好观察品质的学生应该能够观察到的,它也是后续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话题。
二、教学背景:
前一节课,学生们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结冰使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水。
这节课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的观察。
他们将先预测在室温下冰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时的温度以及周围空气的温度。
通过观测,他们会发现,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将设计一个使冰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融化的实验。
学生可能会用两手摩擦冰块(冰块装在密封的塑料袋中),也可能会把冰块放在屋内温度较高的地方……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将进一步认识到,促进冰块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是热量。
三、教学设计:
1科学概
当环境温度高℃,冰的温度升0℃时开始融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要因素
科学词汇:融化热量教过程与方法:学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目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标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科学方法: 科学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
吗
3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现
熔板冰(固态水(液态设
课课后实验让白糖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活关于冰会不会融化,什么条件下融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学生根据1有的经验,应该能比较容易做出预测。
当然还必须让学生们再做一次致的观察。
因为,很少会有学生观察过一块冰块融化的全过程,更不去测量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不能正确得出冰融化的相关数据2实践发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冰的量太少材料的自身的问题。
如有的温度计准确性出现偏导致周围空气温度下降不明显学生在测量中产生的误差。
有的组没有明确任务,有的操作不确,测量间隔时间过短,长时间测量产生的疲劳等因素都会影响测量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这样一些解决方案生关于材料,首先,教师亲自下水测试,选用无误差温度计。
这预王老师就是在几十只温度计中才选了一些合适的工作量也是比较大的其次,改用大烧杯装大半杯冰,使冰在融化过程中的吸热效果更明显达到不同处空气温度差异更显著的目的为减少学生在测量中产生的误差,我们觉得还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制作示范操作图片,使生明确各自任务,学习正确操作的方法掌握要领分钟,保证学生观察的效果分钟延长将测量间隔时间记录的时间降低要求,在学生感到疲劳的时候,说明只要不影响测量结3学生不理解“热量”在物体温度变化中的作用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对“物体
温度升高,热量增多;温度降低,热量少”的认识不够,不会运用“热量”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