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检验记录自动计算表格
路基试验灌沙法自动计算表格
14.0 1.800 1.85 97.4
13.7 1.801 1.85 97.4
13.0 1.786 1.85 96.6
12.4 1.805 1.85 97.6
18 压实层厚度(cm) 自 检 意 见 监 理 意 见 测量 计算 复核 技术主办 项目主管 测量日期
该层压实度平均值为: 故该层压实度符合要求。
855
1.415 95
最大干容量(g/cm3)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试验项目公式
要求压实度(%)
试 验 位 置(桩号)
K281+130左 K281+130右
9500 5705 2940 2078 4265 2.053 1-5 24.84 76.70 70.89 46.05 5.81 12.6 1-10 24.54 70.23 64.48 39.94 5.75 14.4 1-12 24.84 53.04 49.66 24.82 3.38 13.6
43.30 38.96 42.28 48.16 48.88 6.06 14.0 5.20 13.3 5.61 13.3 6.12 12.7 6.23 12.8
14 平均含水量(%) 15 干密度(g/cm3)(6)/(1+0.01w) 16 最大干密度(g/cm3) 17 压实度 (15)/(16)· 100%
均方差为:
代表值为:
注:压实层 厚度为 灌砂后 挖至下 层实测 值
K281+160左 K281+160右 K281+190左 K281+190右
9500 5370 3275 2314 4745 2.050 1-17 24.70 80.40 73.51 48.81 6.89 14.1 14.0 1.798 1.85 97.2 1-21 24.40 65.99 60.90 36.50 5.09 13.9 9500 5615 3030 2141 4385 2.048 1-31 24.58 73.95 67.88 1-35 9500 5385 3260 2304 4650 2.018 1-41 1-37 9500 5510 3135 2216 4495 2.029 1-47 1-46
砂子检验记录自动计算表格
人 3 300 260 13.3 300 266 11.3 300 266 11.3 300 250 16.7 13.4
工
单级筛余均值
259
267
267
251
砂
) 单级压碎指标均值
13.5
10.9
11.1
16.3
所用仪器设备及运行情况: 压力机钢模 天平/1g 试验筛 烘箱
检验 前
检验 后
试验次 烘干试样的质量 试样、容量瓶、水的质量 容量瓶、水的质量 水温 表观 平均
(%)
积
1
1
密 度
2
1
仪器设备及运行情
况:
2.005
/
1690
2.005
/
1690
1690
37
秤/5g 容量筒 料勺 烘箱 直尺、浅盘 检验前
检验 后
主检:
审核:
安阳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安阳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393.6 393.2
1.6 1.7
1.7
合格
所用仪器设备及运行情况:
天平/1g 烘箱 试验筛 洗砂容器 浅 检验
盘
前
检验 后
试验次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
泥数
(g)
(g)
泥块含量(%)
平均值(%)
块
1
200
199.7
0.2
含 量
2
200
199.6
所用仪器设备及运行情况:
天平/1g烘箱试验筛 (1.25/0.63mm)
0.2 检验
前
0.2
检验 后
5.00mm-2.50mm
2.50mm-1.25mm
机制砂检验原始记录(自动计算)
各单粒级平均压碎指标 δi(%) 四级总压碎指标(%)
#DIV/0! #DIV/0!
#DIV/0!
#DIV/0!
最大单粒级压碎指标 δ1(%)
#DIV/0! #DIV/0!
石 粉 亚 甲 蓝 值 MB 测 定(人工砂)
试样质量G (g)
亚甲蓝液总量V(mL)
MB=V/G×10(g/kg)
亚甲蓝量(mL)
加压后筛通过量(g)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加压后筛余量mi (g) 加压后筛余αi (%)
###### ###### ###### ######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各单粒级压碎指标 (%) ###### ###### ###### ######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30
快速
色晕判断
使用设备
□ 电子天平(秤)
□ 砂石筛 □ 受压钢模 □ 石粉搅拌机
□ 压力试验机
设备状态
使用前:
使用后:
备注
检验人:
复核人:
注:只填入黄色区域数值即可完成计 算
砂检验原始记录
编号:
样品编号
品种规格
机制砂
进场日期
生产厂家或供应商
检验日期
取样地点
取样日期
代表数量
入库号
检验依据 JGJ 52-2006
压碎Βιβλιοθήκη 指标单粒级尺寸
砂石数据计算表格
4090.45 63 294.1
累计筛余平均值 0 2 14 33 61 88 97 100 2.9
2550-2650
试样质量(g)
第一次 0 2.4 11.6 19.2 28.2 26.2 9.6 2.8 M2=
分计筛余(%) 第二次 0 2.0 12.2 18.6 27.6 28.2 9.0 2.4 2.89
累计筛余(%) 第一次 第二次 0 0 2.4 2.0 14.0 14.2 33.2 32.8 61.4 60.4 87.6 88.6 97.2 97.6 100.0 100.0 平均值
1113.2 1113.1
2560 2570
2570
烘干前总重 含水率
烘干后总重
容器重
含水率
平均值(%) 5.4 平均值 1680 单级压碎值(%) 24.0 25.0 23.7 24.7 单级压碎值(%) 23.3 25.0 24.0 25.0 单级压碎值(%) 23.7 25.0 24.0 24.3 25.0 24.7 1670来自人工砂石粉含量
次数 1
试样质量(g)
洗后质量(g) 含泥量(%)
平均值(%)
400
384.6
3.8
3.7
石粉含量
氯离子含量%
2 400 385.6 试样质量 空白溶液体积V2消耗体积V1 1.9 16.5 500 1.9 17.5
3.6 氯离子含量 0.010 0.011
3.7 平均值 0.011
桶试样质量(kg)
0.3 0.5
桶体积(L)
0.4
密度(kg/m³)位数 0 平均值(kg/m³)
0.36 0.36
1.76 1.78
1 1 系数 0.005
砂子环刀压实度表自动计算表格
砂子环刀压实度表自动计算表格篇一:环刀法压实度试验记录表--------------------------------------------装订线------------------------------------------陕西省公路建设通用表格西安市2013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西张坡至王坡)环刀法压实度试验记录表篇二:环刀试验记录表格土的压实度检测表(环刀法)土的压实度检测表(环刀法)篇三: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灌砂法测压实度最大干密度1.861g/cm3 最佳含水率10.6% 椎体砂质量728克标准砂密度1.344g/cm3 环刀体积200cm3 一、灌砂法1、(灌砂筒质量+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质量=洞内砂质量2、洞内砂质量÷标准砂密度=洞体积3、湿土质量÷洞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二、环刀法1、称量环刀质量2、(环刀+湿土质量)-环刀质量=刀内湿土质量3、刀内湿土质量÷环刀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三、测含水率简易方法 1、先称量铁盒质量;2、把取得的湿土,取出适当量放进铁盒内称量(盒+湿土)质量;3、(铁盒+湿土)-铁盒=湿土质量4、把酒精倒进铁盒刚没过湿土,点燃酒精可以轻轻搅拌。
待酒精熄灭后再次加入酒精点燃。
观察土是否已干。
5、称量(铁盒+干土)质量6、(铁盒+湿土)-(铁盒+干土)=水质量7、(铁盒+干土)-铁盒质量=干土质量8、水质量÷干土质量=含水率一、试验内容及要求:路基路面施工或验收时对其施工压实质量进行检测,通过试验要求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
量砂标定实验记录表带公式
试验单位 砂来源 灌砂筒直径 粒径范围(mm) 标 标定罐重(g) 定 标定罐+玻璃板重(g) 罐 标定罐+玻璃板+水重(g) 体 标定罐体积(cm3)=(③-②)/Pw 积 平均体积(cm3) 锥 体 砂 重 灌砂前(筒+砂重)(g) 灌砂至标定罐满后关闭(筒+砂)重(g) 灌砂至玻璃板后,玻璃板上砂重(g) 锥体砂重(g)=⑧ 平均锥体砂重(g) 砂 灌砂前(筒+砂)重(g) 灌砂后(筒+砂)重(g) 容 标定罐砂重(g)=11-12-⑧ 砂容重(g/cm3)=13/⑤ 重 平均砂容重(g/cm3) 结 果 锥体砂重: 仪器设备 校核: 780 (g) 购买 15㎝ 0.3~0.6 试验日期 标定罐编号 灌砂筒编号 水比重Pw(g/cm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12 13 14 15 砂的容重 8000 3619 3601 1.35 8000 4020 780 780 783 1357 4023 2666 783 1357 4024 2667 2666 8000 4024 780 780 780 8000 3619 3601 1.35 1.35 1.35 (g/cm3)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0 3614 3606 1.35 8000 4136 780 780 2012-05-16 1# 1# 1.000 783 1357 4023 2666
标定灌、灌砂筒、标准砂、电子天平、 检测:
砂检(试)验记录表
原干质量m0(g)
洗后质量m1(g)
损失量m0-m1
含泥量%
平均值ωc
试验者
亚甲蓝值:MB=(V/G)×10g/kg
亚甲蓝溶液总量V(ml)
试样质量G(g)
MB=V/G×10
平均值MB
试验者
压碎指标:δsα=α1δ1+α2δ2+α3δ3+α4δ4/(α1+α2+α3+α4)
文件编号:
砂检(试)验记录表
堆积密度:ρl=(m2-m1)/v×1000kg/m3
颗粒分析:样品总质量= g第一次筛分损失质量= g(%)第二次筛分损失质量= g(%)
筒质量m1(kg)
容积v(L)
(筒+样)质量m2(kg)
净质量(m2-m1)
堆积密度Kg/m3
平均值ρl
试验者
筛孔尺寸mm
9.5
4.75β1
2.36β2
1.18β3
0.6
β4
.0.3
β5
0.15β6
0.075
<0.075
分计筛余量g
分计筛余率%
累计筛余%
紧密密度:ρc=(m2-m1)/v×1000kg/m3
分计筛余量g
筒质量m1(kg)
容积v(c)
(筒+样)质量m2(kg)
净质量(m2-m1)
紧密密度Kg/m3
平均值ρc
试验者
分计筛余率%
石粉含量:ωc=(m0-m1/m0)×100%
粒级(um)
δi=(m0-m1/m0)×100%
平均值δi=(b1+b2+b3)/3
砂子原始记录011
次数 筛 1 筛孔尺寸(mm) 余 量 (g) 10.00 5.00 2.50 1.250 0.630 0.315 0.160 <0.160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试验依据: 取样日期: 试验环境:
1 2 6、含水率
次数 试验前 试验后 试样重 试样重 (g) (g) 水重 含水率 (g) (%) 平均含 水率 (%)
1 2 7、泥块含量
次数 试验前 试验后试样干重 泥块含 平均值 试样干 (g) 量(%) (%) 重(g)
1 2 校 核:
1 2 试验计算:
次数 砂加筒 筒容积 堆积密 筒重(g) (L) 重(g) 度 平均堆 积密度 (kg/m3)
1 2
1 2 5、含泥量
次数 试验前 试验后试样干重 含泥量 试样干 (g) ( %) 重(g) 平均值 (%)
4、紧密密度
次数 平均堆 砂加筒 筒容积 紧密密 积密度 筒重(g) 重(g) (L) 度 3 (kg/m )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筛 余 量 (g)
2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细度模数μ f1=
细度模数μ f2=
平均细度模数μ f=
2、表观密度
次数 表观密 水加瓶 平均值 烘干试 水加瓶 度 加试样 样重(g) 重(g) (kg/m3) 重(g) (kg/m3 )
3、堆积密度
砂石自动计算表格
1340 8186 10 680 16890 1560
紧密石子净重 8317g
松散石子净重 7430g
粒径mm 5~10 10~20 20~40
样品质量g 500 1000 1513
粗骨料坚固性 浸泡次数 烘烤次数 试验筛余量g 坚固性% 5 6 497 0.6 5 6 995 0.5 5 6 1503 0.7 粗骨料有机质
20~40 1928 3038 3016 2770 2770 2740 2740 0.73 0.75 0.72 0.74 0.76 0.76 2740 1927 3036 3013 2770 注:取样数量 石:2Kg 4Kg 大石
碎石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5~20 20~40 试样粒径mm 容量筒质量Kg 910 910 1340 振实后容量筒质量及试样总质量Kg 8315 8217 8172 容量筒体积L 5 5 10 紧密密度Kg/m3 1480 1460 680 平均值Kg/m3 1470 680 整平后容量筒质量及试样总质量Kg 8915 8940 16970 堆积密度Kg/m3 1600 1610 1560 平均值Kg/m3 1610 1560 表观密度Kg/m3 2700 2630 紧密状态下的空隙率% 45.6 74.1 堆积状态下的空隙率% 40.7 40.7
平均值 0.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粒径小于20mm的风干试样约1000g
取样数量: 小 Kg 中石: 大石:6Kg
紧密石子净重:小石约为: g 中石约为:8163g
容量筒规格表 筒规格mm 最大粒径mm 筒容积L 内径 净高 40 5 186 186 80 15 267 267 150(120) 80 467 467
松散石子净重:小石约为: g 中石约为:7253g
砂石试验检测自动计算表
筛后总重
细度模数 细度模数平均值
498
2.87 2.9
筛后总重 499
细度模数 2.91
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0.30 122 70-92 129 24.4 85.6
0.15 72 90-100 91 14.4 100.0
筛后总重
细度模数 细度模数平均值
2.82
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0.30 119 70-92 129 23.8 84.9 0.30 120 129
4.75 14 0-10 2.8 2.8
2.36 64 0-25 12.8 15.6
9.5 0 0 0.0 0.0 9.5 0
4.75 31 0-10 6.3 6.3 4.75 45
2.36 44 0-25 8.9 15.2 2.36 47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筛孔尺寸 分计筛余质量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平均累计筛余%
499.8 500.3 485.1 490.1 14.7 10.2 2.9 2.0 2.5 199.8 200.3 198 198.6 1.8 1.7 0.9 0.8 0.9 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1.18 0.60 107 176 10-50 41-70 256 182 21.4 35.2 31.9 67.1 1.18 0.60 100 153 256 182 19.9 30.6 32.8 63.4 32 65 两个细度模数之差小于等于0.20 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1.18 0.60 52 176 10-50 41-70 256 182 10.4 35.2 26.0 61.2 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1.18 0.60 53 176 10-50 41-70 256 182 10.6 35.3 25.8 61.1 1.18 0.60 44 176 256 182
砂子筛分试验记录表
2.36 35~5 25~0 15~0
1.18 65~35 50~10 25~0
0.60 85~71 70~41 40~16
0.30 95~80 92~70 85~55
0.15 100~90 100~90 100~90
筛底 筛分用量500g
细度模数(μf)
筛孔尺寸(mm) 砂颗级配1 区 砂颗级配2 区 砂颗级配3 区
2.36 35~5 25~0 15~0
1.18 65~35 50~10 25~0
0.60 85~71 70~41 40~16
0.30 95~80 92~70 85~55
0.15 100~90 100~90 100~90
筛底 筛分用量500g
细度模数(μf)
筛孔尺寸(mm) 砂颗级配1 区 砂颗级配2 区 砂颗级配3 区
筛余量(g) 实际分计筛余(%) 实际累计筛余(%)
9.50 0 0 0
4.75 10~0 10~0 10~0
2.36 35~5 25~0 15~0
1.18 65~35 50~10 25~0
0.60 85~71 70~41 40~16
0.30 95~80 92~70 85~55
0.15 100~90 100~90 100~90
0.30 95~80 92~70 85~55
0.15 100~90 100~90 100~90
筛底 筛分用量500g
细度模数(μf)
筛孔尺寸(mm) 砂颗级配1 区 砂颗级配2 区 砂颗级配3 区
筛余量(g) 实际分计筛余(%) 实际累计筛余(%)
9.50 0 0 0
4.75 10~0 10~0 10~0
0.30 95~80 92~70 85~55
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表-自动计算
176.6 7.8 82.6 94.0
含水量(%)
6.2
6.5
6.8
8.8
8.3
干密度(g/cm3)
1.76
1.74
1.74
1.79
1.74
备注
符合设计相对密度要求(设计相对密度≥0.7)
控制干密度
≥1.53g/cm3
结论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说明
松铺厚度30cm;碾压遍数:第1遍;碾压机具:103kw推土机。
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表
施工单位
检测日期 2018年2月27日
工程名称
检测方法
灌砂法
检测环境
随机取样
土壤类别 砂、无粘性土
桩号
取样位置(m)
a 灌砂前:筒+砂重(g) 7700
7700
7700
7700
7700
b 灌砂后:筒+砂重(g) 4615
4829
4694
4543
4618
c
锥体砂重(g)
697
697
697
697
697
d 试坑砂重a-b-c (g)
2388
2174
2309
2460
2385
e
砂密度(g /cm3)
1.316
1.316
1.316
1.316 1.316
f 试坑体积υ=d/ e (cm3) 1815
1652
1755
1869
1812
g
试坑土重
3394
3056
3264
3645
3407
h 湿密度= g /f (g /cm3) 1.87
喷砂质量检验记录表【懒人工具:自动生成数据】
2
3
4
5
平均值
评价
57
63
56
67
62
65
63
69
58
63
合格
66
57
51
54
57
自检者 质检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日期: 日期: 日期:
哈喽江大桥项目 喷砂 质量检验记录表
制造单位: 新津经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哈喽江大桥
编号: PS200809SY 分部工程 桥面附属设施
分项工程
制造加工
制造部位
栏杆
构件名称
立柱
环境温度℃
10℃-18℃
相对湿度%
25%
磨料
铜矿砂
压缩空气压力
0.6-0.7MPa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记录
评价
除锈等级
外表面及内表面外露部分 Sa2.5级
图谱对照法标准GB/T 杆件表面喷砂达Sa2.5级,表
8923-1988
面扫砂无遗漏,符合要求
合格
外露边缘打 磨
R1~2mm
涂层
数据
部位
标准
1
65
外表面及内 粗糙度
表面外露部 Rz40~70
60
分
μm
合格
粗糙度测量值(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级筛余均值 单级压碎指标均值
表 观样的质量 试验次 (g) 数 1 300 300 2 仪器设备及运行情 况: 试验次 容量筒体积 数 1 (L) 1
压力机钢模 天平/1g 试验筛 烘箱 检验前 检验后 试样、容量瓶、水的质量 容量瓶、水的质量 水温 表观 平均 o (g) (g) 密度 值 C 815.4 626.4 17 2700 2700 816 627 17 2700 检验前 平均值 检验后 堆积密度空隙率 (%) 1710
检验前 检验后
堆 积 密 度
天平/1g 容量瓶 烘箱 干燥器 温度计 试样质量 堆积密度 水温(oC) (kg) 2.015 / 1700 2.025 / 审核: 1710 秤/5g 容量筒 料勺 烘箱 直尺、浅盘
1 2 仪器设备及运行情 况: 主检:
37
安阳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安阳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16.6 20.4 20.2 18.2 38.6 38.4 15.8 54.2 54.2 2.75 2.78 26.8 79.8 11 90.4 8 100 81 92 100 2.8
含 泥 量
泥 块 含 量
压 碎 值 指 标 (
人 工 砂 )
所用仪器设备及运行情况: 天平/1g 摇筛机 烘箱 浅盘 毛刷 检验前 检验后 人工砂石粉含量 试验次 冲洗前烘干试样质量 冲洗后烘干试样质量 含泥量(%) 平均值(%) (亚甲蓝快速试验 (g) (g) 数 结果) 400 394 1.5 1 1.7 合格 400 392.8 1.8 2 天平/1g 烘箱 试验筛 洗砂容器 浅 检验前 所用仪器设备及运行情况: 检验后 盘 试验次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 泥块含量(%) 平均值(%) (g) (g) 数 200 199.7 0.2 1 0.2 200 199.6 0.2 2 所用仪器设备及运行情况: 天平/1g烘箱试验筛 检验前 检验后 (1.25/0.63mm) 5.00mm-2.50mm 2.50mm-1.25mm 1.25mm-0.63mm 0.63mm-0.315mm 总的 试验次 试样 筛余 单级压 试样 筛余 单级压 试样 筛余 单级 试样 筛余 单级 压碎 数 质量 质量 碎指标 质量 质量 碎指标 质量 质量 压碎 质量 质量 压碎 指标 (g (g) (%) (g (g) 指标 (%) (g) (g (%) (g) (g) 指标 ) ) ) 1 300 258 14 300 266 11.3 300 267 (%) 11 300 253 (%) 15.7 2 3 300 300 258 262 14 12.7 259 13.6 300 300 268 267 267 11 10.7 11 300 300 267 267 267 11 11 11 300 300 253 252 253 15.8 15.7 16 13.2
河南远兴建设有限公司试验室
砂 检验记录
样品名称: 品种规格: 样品状态: 试样重(g) 颗 粒 级 配 500 产 地: 取样日期: 环境温度: 试验筛公称直径(mm) 5.00 2.50 1.25 0.63 0.315 0.16 筛底 筛余量(g) Ⅰ 19 83 91 78 128 53 48 Ⅱ 18 83 91 79 134 55 40 Ⅰ 3.8 16.6 18.2 15.6 25.6 10.6 9.6 Ⅱ 3.6 Ⅰ 3.8 JSJL-17 试验编号: 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Ⅱ 3.6 JGJ52-2011 平均 值 细度模数 (Mx) Ⅰ 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