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最详细经典股权架构设计案例(含图文)
关于股权架构设计的经典模型!(案例分析)

关于股权架构设计的经典模型!(案例分析)失败案例一,真功夫真功夫的纠纷大家应该比较了解,现在对它的生意还不影响,但是很遗憾它还没IPO。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股权问题引发内部纷争。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股权架构:前期潘宇海作为真功夫的创始人,后来随着事业做大,潘宇海解决了中式快餐没办法标准化的难题,使得真功夫得以开始迅速扩张。
但到了后期,负责门店扩张的蔡达标作用更大,双方因此产生了很多纷争。
蔡达标就把潘玉海赶出核心层。
心有不甘的潘玉海搬出旧账,控诉蔡达标侵占,把姐夫送了进去,蔡达标因此被判了14年的有期徒刑。
这影响了他们的资本运作计划,在我们看来,是很不应该的。
二,逻辑思维这个大家都很熟悉,我原来认为,罗振宇应该是大股东或者比较重要、核心的股东。
结果前几天看了这个被新炒的旧闻才知道,“罗辑思维”的股权架构是这样的:如果我是罗振宇,我也会说,哎,很不公平啊,你看这个号也是我做起来的,主要都是依赖我。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股权结构导致他们俩分手。
1 . 为什么要设计股权架构?1、明晰合伙人的权,责,利合伙创业讲究情怀没错,但最终也是要实现实际利益,怎么能够体现你的利益和价值,很重要一点就是股权、股比。
后者是你在这个项目中的作用,以及利益的重要体现。
2、有助于创业公司的稳定也许我们在创业的时候都是同学、兄弟、闺蜜,大家觉得,什么股比不股比的,先不说,先做下去,把事情做成了再说。
这种情况必定会出现问题,因为在刚开始关系好的时候,大家都不能好好谈,出现问题肯定更不能好好谈,最终的结果是创业项目受到影响。
3、影响公司的控制权通过开头的案例可以看出,都是控制权的问题,如果他们的股比能形成一个核心的控制权,争议完全可以避免。
4、方便融资现在投资人跟你谈投资的时候,会关注你的产品,关注你的情怀,关注你的进展,也一定会关注你的股权架构合不合理,如果是看到比较差的股权架构,他们是肯定不会投资的。
5、进入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相信每个创业者的创业项目都有IPO这个目标,只要IPO,资本市场就一定要求你的股权结构要明晰,合理。
股权架构设计经典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经典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经典案例
在创业圈我们会经常听到股权相关的各种八卦,例如,西少爷股权纠纷,泡面吧分家等等,股权架构在创业初期不重视设计是导致发展壮大后纠纷的重要原因。
团队分配股权及架构设计,根本上讲是要在分配和讨论的过程中,让合伙人从心眼里感觉到公平合理,赢得创业兄弟的由衷认可。
1股权架构设计的目标
创业企业要设计一个股权架构,总得来说是,有利于公司整体的快速发展,而不是个别股东利益最大化:
1、维护创始人控制权。
当然这种控制权是有益的,其目的是保障公司有一个最终的决策者。
用控制权,树立创始人在团队内部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是很有帮助的。
2、凝聚合伙人团队。
现在,创业竞争的加剧、节奏的加快,联合创业的成功率远高于个人创业。
特别是在竞争白热化、智商情商财商遍地、每个团队都要夺命狂奔的TMT行业,更不可能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再慢慢找人。
股权架构的设计,要能够凝聚好合伙人,那样,才能让团队更有竞争力。
3、让员工分享公司财富效应。
有创始人和合伙人,对一个快速发展的创业企业来说还不够,需要有积极努力的员工,才能完成创业的使命。
4、促进投资者进入。
现在创业创新,很大一个特点就是有资本的助力,所以股权架构设计要考虑资本如何进入,因为投资人投出巨额资金,但往往只是占小股东,所以需要有一些特设的安排。
最后,也不能设计的股权架构构成公司上市障碍。
以前在国内IPO很难,但是随着证券法的修改,在本土的资本市场,创业创新企业也会更加低门槛的上市,但是合规的要求不会降低,不能有法律的硬伤,特别是在股权架构方面。
(精品文档)2019年创业团队股权分配方案设计模板

创业团队的股权分配创业团队人员设置:现在我们都在讲着创业,首先单打独斗的创业时代早就过去,必须要有一个初始的团队,创业团队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人,能和团队相处的人,不能和团队磨合的人,再有能力也不能要,否则会非常麻烦。
当然,要想让所有合作伙伴长久团结在一起,最重要的还是要得到市场认可的价值,也就是利益。
创始人团队可在2-7个人左右为佳,选的人最好和你互补。
如果是两个人,最好是一个主内(产品研发),一个主外(市场和销售)。
如果是多人,则可按几个职能来寻找Partner,产品、研发、UI、运营、市场等,让产品先做出来、推广起来,再就是行政、人事、财务,这些一般都是兼任,创业团队很难奢侈到有独立的人事、财务经理,更何况即使有合适人选,你能给他的股份也和他前期实际能起到的作用不成正比,除非他是一人多能。
创业团队,每个合伙人都要是万金油,要兼任很多职能。
权责的设置:一定要明确谁是CEO。
创业团队一定会争吵,必须明确吵得不可开交时谁可以拍板。
没有这点共识,团队解散的风险很大。
CEO不光要有坚定的信心,还得善于协调团队关系,鼓舞团队向前。
经验告诉我们,失败的项目大多是领头人不明确,先干一段再说。
说是大家不计较股份,那只会为以后发展埋下隐患。
等真的干起来了,往往领头人也选不好了。
或者是股份每说好,后面闹矛盾。
再有就是团队容易放弃,碰到困难就各自去找工作了。
创业伊始就要避免这个问题,和团队讲清楚。
有能忽悠的CEO为了鼓励团队,乱承诺,殊不知这样的承诺都是定时炸弹,来了没多久就走,还不如不来。
股份如何分配?CEO在团队里初始股份比例要在40-70%之间,最少不少于30%。
具体根据合伙人多少和能力相当程度而定。
对于大家公认优秀的团队Leader,最好能在50%左右。
因为谁做了CEO,就意味着从此以后谁的付出最大,承担的风险最大。
即便在中途其他合伙人离开或卖股票,CEO也不能随随便便离开或CYE卖股。
这也是一种约定,和团队的约定,和投资者的约定。
设立股权架构案例

设立股权架构案例一、初始想法与角色定位。
小明呢,他是个奶茶狂热爱好者,对各种奶茶配方那是门儿清,而且还认识很多奶茶原料的供应商。
所以他就像是这个奶茶店的灵魂人物,技术担当。
小红是个营销小能手,在社交媒体上有一大波粉丝,擅长做推广,她能把一家小奶茶店包装成网红打卡地。
那她就是这个团队里负责把奶茶店的名声打响的人,营销核心。
小李呢,他是个理财小达人,之前帮家里管过一些小生意的财务,对成本控制、预算规划特别有一套。
他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奶茶店的财务管家啦。
二、股权架构的初步设想。
1. 按贡献分配股权。
小明觉得自己的配方和供应商资源对奶茶店至关重要,他觉得自己应该占40%的股权。
毕竟如果没有他那些独特的配方,这奶茶店就和其他普通奶茶店没啥区别了。
小红觉得自己能把奶茶店推广出去,吸引大量顾客,她也很重要啊,所以她想要30%的股权。
她心想,要是没有我把人拉进来,你们再好的奶茶也只能自己喝。
小李也不甘示弱,他说没有我管理财务,成本控制不住,利润都被浪费了,所以他要求20%的股权。
这时候还剩下10%呢,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留作员工激励股权池。
这样以后如果有特别优秀的员工,就可以从这个池子里拿出股权奖励他们,让大家都更有干劲。
2. 决策机制。
他们又想了想,这么分股权可以,但是万一有重大决策怎么办呢?总不能各说各的。
所以他们规定,对于一些小事情,比如今天奶茶店的促销活动打几折这种,只要有两个人同意就可以执行了。
但是对于像开分店、更换供应商这种重大决策,必须三个人都同意才行。
这就像三国时期的联盟一样,大事得大家都点头才行。
3. 股权调整机制。
不过呢,他们也知道,一开始的贡献不一定代表永远的贡献。
比如说,如果小明后面没有开发出新的爆款奶茶,而小红通过一个超级营销方案让奶茶店的生意翻了好几倍,那股权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呢?于是他们就约定,每半年对大家的贡献进行一次评估。
如果发现有人的贡献远远超过了他最初的预期,就可以适当调整股权比例。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需要重新梳理股权架构,否则会出现多交个人所得税、资金转移通道难以打通等问题。
最常见的股权结构模式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增加公司,并且大多数企业使用自然人作为股东,很少使用法人企业作为股东。
以某企业集团为例,该企业主营业务为家具生产制造与商业地产,下属有21家企业。
企业从最早的生产家具发展到现在的商业地产板块,还涉及木材贸易、销售公司、城市综合体、房地产、酒店、物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股权分散,企业未能形成关联,每一家企业就像是一叶小舟,难以形成战斗力。
如果能通过股权改造,形成合力,建立一个航母舰队,企业的发展将更为有力。
股权改造能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
首先,可以节省个人所得税,大约为每年企业所得税后利润的20%。
其次,股权改造便于股权转让或家族继承。
当有多家公司时,董事长只需要转让最上面的一家投资公司,即可将所有产业传承给下一代。
股权改造是企业重组的一种方式,可以使企业的股权结构更加清晰,便于企业扩张发展。
以下是股权改造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1.老板找一笔过桥资金,投资成立“X投资公司”。
XXX拿部分资金,购买老板个人在各公司的股权。
3.老板再把股权转让所得的资金,还掉过桥资金。
注意事项:1.股权变更前要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否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XXX的注册资本金最好等于下属几家公司注册资本金的总和,避免“小马拉大车”。
建议将X投资公司设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与主业企业不在同一省份。
这可以避免产生大量的个人所得税,以及股东借款的税务风险。
原股权架构图显示,某产品制造与出口贸易企业已进行了集团化设计,但在资金、税收、管理以及企业长久发展方面,未能完全梳理清晰和考虑周全。
因此,股权重新改造并形成了新的股权架构图。
新的股权架构图变革后,老板XXX家族与XXX家族之间产权清晰,有利于家族财富传承,且两代人都受益。
未来两个家族的投资可以自由组合,即可独立投资,又可合资,合资时股份比例可以自由协商。
(精品)2019年创业公司股权结构设计(含案例)

▌一、股权架构▪员工+顾问15%▪投资人15%▪合伙人70%阿里巴巴:香港资本市场要求同股同权,因为合伙人制度受限,只能在美国上市。
相比之下,万通只是培养了一堆优秀的老板,万科则培养了一堆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企业不再需要职业经理人,而是事业合伙人。
职业经理人可以共创、共享,但不能共担。
”股权架构的搭建非常重要,企业早期就应打好基础。
▌二、职业经理人制与事业合伙人制职业经理人制vs事业合伙人制,区别在于:▪钱为大vs 人为大▪单干vs 兵团作战▪分配制vs 分享制▪用脚投票vs背靠背,共进退▌三、什么是股权使用非股权激励的方式:▪项目分成:一项目一结▪虚拟股票:华为不算真正的全员持股。
有的员工为虚拟受限股,实际上没有投票权,不是真正的股权。
▪期权:预期可以实现但还未实现的股权。
▪限制性股权:分期兑现,与业绩挂钩,离职时有条件的收回。
真正的股权:必须同时具有钱和权——分红权与投票权。
▌四、找合伙人的标准:合伙人的聚集需要以下因素:▪创业能力▪创业心态1. 愿意拿低工资;2. 愿意进入初创的企业,早期参与创业;3. 愿意掏钱买股票。
直接反应这个人是否看好这个公司。
什么样人适合做合伙人?借鉴小米的案例:团队是三个土鳖和五个海龟。
小米团队是按业务模式来搭的,主营业务为铁人三项。
雷军和林斌、kk做软件出身,王川、周光平、刘德做硬件,阿黎做互联网服务。
这几个合伙人是怎么来的呢?经过磨合的合伙人团队,磨合后发现合适。
最后的核心是两个人传过来的。
雷军与阿黎和王川是很多年朋友;雷军被阿里巴巴收购的公司林斌代表google与UCweb合作,谈得来;雷军早期想投资魅族,做天使投资,张罗人配5%股权最后把林斌挖到了自己那里。
▌五、慎重把这些人当作合伙人天使投资人案例:西安有个客户,资金不足:合伙人30万,投资人70万,按出资额分配股权。
两年后:1.股权结构不合理:团队既出钱又出力;2.融资的尽调过程中:没有人敢投这个架构。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

民营企业的股权架构设计文/张金宝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需要做股权架构的重新梳理,否则就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造成多交个人所得税、资金转移通道难以打通等问题。
一、走一步看一步的股权结构模式股权方面,民营企业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公司、注册新公司。
并且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用自然人(如老板、老板娘或者老板的亲戚熟人)当股东,很少用法人企业当股东。
在上述案例中,导致的结果是董事长、董事长夫人以及董事长的弟弟三人,累计持有了21家公司股份,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董事长及夫人持有公司95%的股份,董事长弟弟持有5%的股份。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的扩张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关联,每一家企业就像是一叶小舟,众多企业很难形成战斗力。
如果能把这些企业通过股权改造,形成合力,建立一个航母舰队。
企业原始形态股权改造以后二、股权改造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节省个人所得税:大约为每年企业所得税后利润的20%,如企业一年的税后利润是1000万,则可以节省200万的个人所得税。
●便于股权转让或家族继承:当有N家公司时,董事长需要把股份转给其下一代时,只需要转让最上面的一家投资公司,即把所有产业传承给了下一代。
●容易保证控股权不旁落其他股东:当某实业公司有多位股东时,把家族企业成员的股份转移到“投资公司”,然后让投资公司控股实业企业,可以排除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走得过近导致企业控制权旁落。
●产业清晰,便于企业扩张发展:扩张时直接使用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产业清晰,企业多元化时,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互不影响。
●资金调配方便:各家子公司,给投资公司分红,然后资金聚集在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再根据需要给子公司投资、增资、借款等,形成集团资金池。
三、股权改造的步骤当老板看到本教材时,其企业可能已经成立了多家,如浙江某企业老板,下面有三家公司,一家建材公司、一家工程公司、一家节能环保材料公司。
三家公司均由董事长持股,分别是100%、100%、70%,如下图所示。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民营企业的股权架构设计文/XXX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需要做股权架构的重新梳理,否则就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造成多交个人所得税、资金转移通道难以打通等问题。
一、走一步看一步的股权结构模式股权方面,民营企业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公司、注册新公司。
并且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用自然人(如老板、老板娘或者老板的亲戚熟人)当股东,很少用法人企业当股东。
案例-某企业集团的扩张路线图广东某企业成立了21周年,主营业务为家具生产制造与商业地产。
下属有XXX、年营业额1亿左右的家具制造公司、年营业额2000-3000万木工制板等,共21家企业。
最早90年代一直是生产家具的企业,从2006年开始自营进行木材贸易(可以取得,降低成本,并可供应兄弟厂家),其中XXX年营业额5000万左右。
后又单独成立销售公司(XXX)。
2003年,某州家具市场要倒闭,应政府的建议老板就买了过来,企业开始介入了商业地产板块。
2009年,进入广西,拿了200亩地用来建设家具市场,但实际用不完200亩,于是成立了城市综合体,XXX、汽车城、酒店、XXX。
并派生出:房地产、酒店、物业、XXX等(2个酒店)。
2013年,收购广东FT,塑料包装公司,这两家公司约5000万左右营业额(主要看重其公司的土地,在某市中心唯一核心的工业用地)。
2013年在某州,又用董事长个人名义投资收买MDJ百货商场……在上述案例中,导致的结果是董事长、董事长夫人以及董事长的弟弟三人,累计持有了21家公司股份,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董事长及夫人持有公司95%的股份,董事长弟弟持有5%的股份。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的扩张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关联,每一家企业就像是一1XXX,众多企业很难形成战斗力。
如果能把这些企业通过股权改造,形成合力,建立一个航母舰队。
企业原始形态股权改造以后2、股权改造给企业带来的优点节省个人所得税:大约为每年企业所得税后利润的20%,如企业一年的税后利润是1000万,则可以节省200万的个人所得税。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股权架构设计案例:1. 公司A是一家初创企业,由创始人张三创立。
创始人拥有100%的股权,公司A的股权架构为100%的创始人股权。
2. 公司B是一家成熟企业,由两个合伙人李四和王五共同创立。
李四和王五各自持有50%的股权,公司B的股权架构为50%的李四股权和50%的王五股权。
3. 公司C是一家大型企业,由多个股东共同持有股权。
其中,A股为创始人股权,占比30%;B股为投资人股权,占比40%;C股为员工期权,占比30%。
公司C的股权架构为30%的创始人股权、40%的投资人股权和30%的员工期权。
4. 公司D是一家上市公司,其股权架构更为复杂。
其中,创始人持有30%的股权;战略投资者持有40%的股权;机构投资者持有20%的股权;员工持股计划持有10%的股权。
公司D的股权架构为30%的创始人股权、40%的战略投资者股权、20%的机构投资者股权和10%的员工持股计划股权。
5. 公司E是一家家族企业,由家族成员共同持有股权。
家族成员A 持有30%的股权;家族成员B持有30%的股权;家族成员C持有20%的股权;外部投资者持有20%的股权。
公司E的股权架构为30%的家族成员A股权、30%的家族成员B股权、20%的家族成员C股权和20%的外部投资者股权。
6. 公司F是一家跨国公司,其股权架构涉及多个国家的投资者。
其中,A国投资者持有30%的股权;B国投资者持有40%的股权;C国投资者持有20%的股权;D国投资者持有10%的股权。
公司F的股权架构为30%的A国投资者股权、40%的B国投资者股权、20%的C国投资者股权和10%的D国投资者股权。
7. 公司G是一家创投公司,其股权架构涉及多个创业项目。
其中,项目A持有30%的股权;项目B持有40%的股权;项目C持有20%的股权;项目D持有10%的股权。
公司G的股权架构为30%的项目A股权、40%的项目B股权、20%的项目C股权和10%的项目D股权。
8. 公司H是一家合资企业,由两个合作伙伴国A和国B共同持有股权。
股权设计经典案例

股权设计经典案例在当今商业社会中,股权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关乎公司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分配,更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和未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经典的股权设计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股权设计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股权设计案例,谷歌公司。
谷歌在其创立初期就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股权设计方案,即员工持股计划。
这种计划让公司的员工可以通过购买公司股票来分享公司的成长和成功。
这不仅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让他们成为了公司的合作伙伴,与公司共同成长。
这一股权设计方案被认为是谷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个经典案例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设计。
阿里巴巴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灵活多样的股权结构,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阿里巴巴的股权设计不仅考虑了公司内部的利益分配,也充分考虑了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和需求。
这种股权设计方案为阿里巴巴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成功的案例,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失败的股权设计案例。
比如,一些初创公司在股权设计上过于集中权力,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足,甚至出现了内部矛盾和分歧。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股权设计不仅要考虑公司的长远利益,也要兼顾员工和合作伙伴的利益,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和管理混乱。
从这些经典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股权设计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股权设计要注重激励和分享。
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手段,可以让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其次,股权设计要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
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需要,设计不同的股权结构,吸引不同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最后,股权设计要注重公平和透明。
公司在设计股权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和纠纷。
综上所述,股权设计是公司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学习经典的股权设计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股权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为公司的发展和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谢谢阅读!。
公司股权设计案例

公司股权设计案例话说有三个好朋友,小明、小红和小刚,他们打算一起开一家蛋糕店。
这就像三个人要一起做一个超级大的蛋糕,但是在开始做之前,得先商量好这个蛋糕做好了怎么分,这就是股权设计啦。
一、初期的资金与技能投入。
1. 资金方面。
小明比较有钱,他出了10万块。
这就像是他为这个蛋糕店的蛋糕坯子买单了很大一部分。
小红呢,出了5万块,虽然没有小明多,但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就像是给蛋糕加上了不少美味的奶油。
小刚手头比较紧,只出了3万块,不过他有个特长,就是他特别会做蛋糕,他的手艺就像是蛋糕上那些精美的装饰。
2. 技能估值。
他们商量后觉得小刚的做蛋糕手艺很值钱,就给他的技术估值7万块。
这样算下来,总投资就变成了10 + 5+3+7 = 25万。
二、股权分配。
1. 按照投资比例计算。
小明的股权比例就是10万除以25万,等于40%。
他就像蛋糕店的大股东,在很多重大决策上有比较大的话语权。
小红的股权比例是5万除以25万,也就是20%。
她也有一定的权益,可以参与一些重要事务的讨论。
小刚因为资金加上技术的投入,他的股权比例是(3万 + 7万)除以25万,得到40%。
他虽然钱出得少,但是技术让他在蛋糕店的权益和小明一样多。
三、特殊约定。
1. 决策机制。
他们规定,在日常的小决策上,只要有两个人同意就可以执行。
比如说今天蛋糕店想要推出一款新的小点心,只要小明和小红,或者小明和小刚,或者小红和小刚都觉得行,那就可以做。
但是对于大决策,像开分店或者更换蛋糕店的主打产品风格这种事,必须三个人都同意才行。
这就像是要改变整个蛋糕的基本配方,得三个人都点头。
2. 分红机制。
每年的利润,先拿出20%作为蛋糕店的发展资金,剩下的80%再按照股权比例来分红。
这就好比先留一部分钱来给蛋糕店买新的烘焙设备或者扩大店面,然后再分蛋糕(利润)。
3. 股权调整。
如果有新的投资者想要加入蛋糕店,三个人商量后决定,新投资者进来的时候,他们三个的股权会等比例稀释。
股权设计经典案例

股权设计经典案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股权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理的股权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激励员工,吸引投资者,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股权设计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
首先,我们来看看阿里巴巴的股权设计。
阿里巴巴采用了“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员工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从而与公司利益挂钩,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而股权激励计划则是针对核心员工和高管团队,以股票期权的形式给予激励,让他们分享公司成长的果实,激发了员工的创业热情和团队凝聚力。
其次,华为的股权设计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华为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通过股权激励计划让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实现了员工与公司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华为的股权激励计划注重长期激励,通过多年的积累和稳健的发展,让员工分享到了公司成长的红利,形成了良性的激励循环。
另外,腾讯的股权设计也是业界的典范之一。
腾讯通过股票期权和股票激励计划,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工具,可以让员工分享到公司未来价值的增长,激励员工为公司的长期发展贡献力量。
而股票激励计划则是针对不同层级的员工设计了不同的激励方案,让每个员工都能够分享到公司发展的成果。
通过以上经典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股权设计的启示。
首先,股权设计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契合,要有利于激励员工,保持公司稳定发展。
其次,股权设计要注重长期激励,让员工与公司利益紧密相连,形成良性的激励循环。
最后,股权设计要因企业而异,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方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总之,股权设计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个合理的股权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激励员工,吸引投资者,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希望以上经典案例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在股权设计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让企业能够制定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股权激励方案。
(完整版)2019年初创企业如何分配股权附案例

初创企业如何分配股权1、没有哪一本教课书上能告诉你,你的企业股份要依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划分,因为这是一个很有个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共性知识外,股份比例的划分关键在于你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
2、任何股份量一定要与该股东对公司拥有的价值量对等,即股东可以以投入的资金、拥有知识产权、拥有的行业经验、拥有的社会资源、目前在公司的角色分配与承担的责任义务,等方面来衡量他目前对于公司的价值是多少,这个值就是他应该得到的公司股份;3、在划分股份以前,首先要衡量目前该公司的总体价值是多少,即目前的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总和,前者比较好估算,而后者须通过专门的评估或双方以要约的形式来确定。
对于新成立的公司来说,除有形资产外的就是无形资产,这时的评价是最为麻烦的。
但可以通过双方要约与协商的方面来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数字;4、在方式上,可以不必一次在股份上就划分到位,可以先以利润分成、期权、职工持股会等形式处理股权问题。
最后还是建议你要慎重与果断,因为我在这个问题上也犯过错误,但要想让强人进来一起干,就得让大家共建、共享这个企业。
5、我想组建一个网络公司,出资10万,召集一些员工,这些员工对我的想法赞同,对这一事业有信心的话,我想把股份的50%分给他们,每人5%,但盈利以前不发工资,只包吃住。
因为资金太少,怕不够,此方案可行吗?小请教高手,或者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个人建议是方案一:你召集的员工不是投资人,那么建议还是发工资。
股份你全部占有,等以后看那些员工对公司贡献大,那么再对股份进行分配。
你必须明白没有工资如果不是投资人,没人会愿意干的!虽然现在表示出来的是没有问题。
方案二,你召集的员工是投资人,那么建议还是你占较大股份,还是一样等以后发展一段时间后,你必须找到合适的经理人为你解决经营问题,要想留住经理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占股,这时,你可以把你的股份拿出一些来分配给他。
6、马化腾的聪明之处:参考一篇报道:能占多少股份--要看有多少能力迄今为止,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当中,腾讯的创业团队可以说保留得是最完整的———包括首席技术官张志东、首席信息官许晨烨、首席行政官陈一丹等依然是公司高层。
上市公司股权架构调整案例

上市公司股权架构调整案例上市公司股权架构调整,这事儿就像给一座大厦重新规划结构一样。
咱先说说为啥要调整股权架构呢?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几个人一股脑儿地凑在一起干,股权分配可能就是简单按出资多少来。
可公司慢慢发展起来了,就像孩子长大了,原来的房间布局不够用了,得重新规划。
有的股东可能觉得自己贡献大,股权却少;有的股东可能想引入新的伙伴,可现有的股权结构让新伙伴不好加入。
这时候股权架构调整就迫在眉睫了。
咱就拿某家互联网公司来说吧。
这家公司刚开始是几个技术大佬和投资人一起搞起来的。
技术大佬们技术入股,投资人砸钱。
刚开始股权分配还挺和谐,可公司越做越大,要拓展新业务,需要更多资金和资源。
这时候呢,原来的股权结构就成了绊脚石。
他们就面临一个选择,怎么调整股权架构呢?这就像要给一辆飞驰的汽车换零件一样,得小心翼翼又要果断迅速。
一种常见的调整方式是股权稀释。
这就好比把一块大饼重新划分。
原来股东们的饼份额大,现在为了引入新的资金或者战略伙伴,就得把饼再切出几块来。
比如说,公司想上市,要引入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进来,肯定是要占一定股权的,那就得从原来股东的股权里分出来一部分。
这时候,原来的股东可能会觉得心里有点不舒服,就像自己心爱的玩具要分给别人一部分一样。
可是没办法啊,为了公司长远发展,就像为了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家长得做出点牺牲。
这时候,公司就得和股东们好好沟通,说明白新的股权架构对大家的好处。
比如说新的资金进来能让公司扩大规模,赚更多钱,到时候大家分到的钱可能比现在死守着那点股权还要多呢。
还有一种方式是股权回购。
这就像公司把自己散出去的一些股权再买回来。
这可能是因为有的股东想退出,或者公司想集中股权,加强控制权。
这就好比一个班级,有的同学想转学,那学校就得把他的名额收回来。
公司通过合理的价格把股权买回来,然后再重新分配或者注销。
这中间可就有不少门道了。
回购的价格怎么定呢?定高了,公司吃亏;定低了,股东不乐意。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文/张金宝当企业进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需要做股权架构的重新梳理,否那么就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造成多交个人所得税、资金转移通道难以打通等问题。
一、走一步看一步的股权结构模式股权方面,民营企业最常见的情形确实是随着企业的进展与壮大,依照需要逐步增加公司、注册新公司。
同时绝大多数企业差不多上用自然人〔如老总、老总娘或者老总的亲戚熟人〕当股东,专门少用法人企业当股东。
在上述案例中,导致的结果是董事长、董事长夫人以及董事长的弟弟三人,累计持有了21家公司股份,同时大多数情形下是董事长及夫人持有公司95%的股份,董事长弟弟持有5%的股份。
如此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的扩张进展过程中,未能形成关联,每一家企业就像是一叶小舟,众多企业专门难形成斗争力。
假如能把这些企业通过股权改造,形成合力,建立一个航母舰队。
企业原始形状股权改造以后二、股权改造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节约个人所得税:大约为每年企业所得税后利润的20%,如企业一年的税后利润是1000万,那么能够节约200万的个人所得税。
●便于股权转让或家族继承:当有N家公司时,董事长需要把股份转给其下一代时,只需要转让最上面的一家投资公司,即把所有产业传承给了下一代。
●容易保证控股权不旁落其他股东:当某实业公司有多位股东时,把家族企业成员的股份转移到〝投资公司〞,然后让投资公司控股实业企业,能够排除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走得过近导致企业操纵权旁落。
●产业清晰,便于企业扩张进展:扩张时直截了当使用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产业清晰,企业多元化时,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互不阻碍。
资金调配方便:各家子公司,给投资公司分红,然后资金集合在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再依照需要给子公司投资、增资、借款等,形成集团资金池。
三、股权改造的步骤当老总看到本教材时,其企业可能差不多成立了多家,如浙江某企业老总,下面有三家公司,一家建材公司、一家工程公司、一家节能环保材料公司。
三家公司均由董事长持股,分别是100%、100%、70%,如以下图所示。
CEO必知的股权结构设计

CEO必知的股权结构设计PPT制作说明目录:创始人对公司控制权的把握章程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股权融资的股权结构设计股权激励中的股权结构设计两组图片比照第一组:第二组:俏江南、1号店、雷士照明三张图片组合两组照片现在的境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导致这种不一样的原因从法律上讲就是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把握程度不一样一、如何维持公司控制权(一)股东会层面1、不可取的股权比例设置50:5065:3540:40:2050:40:102、归集表决权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有限合伙持股AB股计划3、创始人的否决权案例分析1号店雷士照明京东商城(二)董事会层面案例: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密码三个关键词7.8%?控制?首富?雅虎VS阿里背景介绍雅虎投票权增加至39%,成为阿里第一大股东雅虎与阿里婚姻破裂----支付宝业务强制转移支付宝分类---一项正确但并不完美的决策重回谈判桌-----阿里赢了控制权、输了道德阿里美国上市----合伙人制度双重股权启示股权可以吸引人才〔〔十八罗汉〕股权可以融资〔孙正义〕股权可以打市场〔与雅虎合作〕股权设计控股〔马云不到10%可以控制公司〕(三)中国特色的实际控制权----说说公司控制权之争中人章那些事二、章程需要点准的十一个穴位(一)分红权、优先认购权及表决权(二)股东会的召集次数和通知时间(三)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四)董事会的组成、产生及董事任期(五)董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六)执行董事的职权(七)经理的职权(八)监事会的设立与组成(九)监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十)股权转让(十一)股东资格的继承三、股份代持(一)什么是股份代持所谓的“股份代持”就是股东将自己的股份以其他股东名义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同时与名义股东签订协议确认股份的实际持有人为未登记的股东,这种现象被称为股份代持,双方的股份确认协议就是“股份代持协议”。
(二)股份代持的类型1、某些人的身份不适合做股东,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的股权架构设计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需要做股权架构的重新梳理,否则就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造成多交个人所得税、资金转移通道难以打通等问题。
一、走一步看一步的股权结构模式
股权方面,民营企业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公司、注册新公司。
并且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用自然人(如老板、老板娘或者老板的亲戚熟人)当股东,很少用法人企业当股东。
2013年在某州,又用董事长个人名义投资收购MDJ百货商场……
在上述案例中,导致的结果是董事长、董事长夫人以及董事长的弟弟三人,累计持有了21家公司股份,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董事长及夫人持有公司95%的股份,董事长弟弟持有5%的股份。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的扩张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关联,每一家企业就像是一叶小舟,众多企业很难形成战斗力。
如果能把这些企业通过股权改造,形成合力,建立一个航母舰队。
企业原始形态股权改造以后
二、股权改造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节省个人所得税:大约为每年企业所得税后利润的20%,如企业一年的税后利润是1000万,则可以节省200万的个人所得税。
便于股权转让或家族继承:当有N家公司时,董事长需要把股份转给其下一代时,只需要转让最上面的一家投资公司,即把所有产业传承给了下一代。
容易保证控股权不旁落其他股东:当某实业公司有多位股东时,把家族企业成员的股份转移到“投资公司”,然后让投资公司控股实业企业,可以排除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走得过近导致企业控制权旁落。
产业清晰,便于企业扩张发展:扩张时直接使用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产业清晰,企业多元化时,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互不影响。
资金调配方便:各家子公司,给投资公司分红,然后资金聚集在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再根据需要给子公司投资、增资、借款等,形成集团资金池。
三、股权改造的步骤
当老板看到本教材时,其企业可能已经成立了多家,如浙江某企业老板,下面有三家公司,一家建材公司、一家工程公司、一家节能环保材料公司。
三家公司均由董事长持股,分别是100%、100%、70%,如下图所示。
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股权改造呢?
股权改造前
第一步:老板找一笔过桥资金(如借入1000万),投资成立“X投资公司”(1000万资金进了X投资公司的银行账户)。
第二步:X投资公司(谈判主体A)拿1000万中的部分资金(如500万),购买老板个人(谈判主体B)在甲公司的股权——X投资公司给老板个人500万,老板个人把其在甲公司的股权转让给X投资公司。
依次购买乙公司、丙公司。
注意:这里很多老板容易逻辑理解出错,以为购买股权的资金给了甲公司。
那么这么理解就容易了:投资公司要买老板的手机,那么投资公司是把钱给老板本人?还是把
已经完成了,这时股权架构图就成了下图样式。
股权改造后
四、股权改造的注意事项
1)股权变更前,要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给税务局的),所有者权益中是否有股东增值,如未分配利润等。
如果注册资本金是100万,企业经营多年以后,现在要进行股权改造,目前所有者权益是2000万,那么这增值的1900万,在股权变更前是需要交20%个人所得税的,约380万元——这就是没有及时进行股权改造的“代价”。
该个人所得税在目前不交,积累到以后会越来越多,俗话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2)X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到底多少为宜?建议为下属几家公司注册资本金的总和,也可以少一些,但最好不要差得太远,否则变成了“小马拉大车”。
3)建议考虑X投资公司设立在外省,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与主业企业不在一个省份为好。
五、股权改造的案例
某产品制造与出口贸易企业,原股权架构图如下所示。
该股权架构已经是进行了集团化设计的,并且为了满足成立集团公司的要求,特意在AA集团下面增设了几家公司,如AA艺术品、AA电子科技等。
但是,在资金、税收、管理以及企业长久发展方面,未能完全梳理清晰和考虑周全。
一方面,两大家庭之间在同一个集团公司占有股份,并且集团公司是实业项目、主要产业,这时如果产生的利润需要分红时,会产生大量的个人所得税,即使当前不分红,形成大量的未分配利润,在后期股权变更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个人所得税或者股东借款的税务风险。
经过财务咨询顾问与企业董事长、老板娘、财务总监共同探讨之后,进行股权重新改造并形成了新的股权架构图。
股权架构图变革后的带来诸多变化:
1.老板李氏家族与张氏家族,两个家族之间产权清晰,有利于家族财富传承,事实上两代人。
2.未来两个李、张家族的投资可以自由组合,即可独立投资,又可合资,合资时股份比例可以自由协商。
3.两个家族的投资收益可以沉淀在各自的投资控股公司(李氏控股和张氏控股),不用分配回各自私人家庭,从而避免交纳个人所得税。
减少个人所得税的金额大约为除两家控股公司之外其他公司每年所得税后利润的20%。
4.后期公司间股权交易操作方便,公司的买卖或股权的变更,均可以在控股公司之下做操作,所得收益不用交纳个人所得税。
5.股权变更后,由于公司相互独立,各家公司可以各自向融资贷款,并且可以合并融资贷款。
进一步增强各家公司的融资能力,融资时也便于相互担保。
6.企业在发展一段时间后,为了吸纳家庭企业以外的成员加入公司核心层,两个家族之外的股东需要参股,那么这种情况下也更容易加入进来,家庭控股公司保持绝对控股,拿出一部分股份给新进入的股东,操作容易,股权清晰。
【完】
案例:某集团企业股权架构重新改造后的设计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