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论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通论课后题

中国文化通论课后题

1.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思考中国地名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3.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与反改革斗争?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致有四种: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二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三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四是封建统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一场改革的成败,通常有四个决定性因素:一是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是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力量对比,三是有无触动当时的政治基础,四是改革在王朝所处的时期。

改革如果有人受益无人受损,改革就会受到各阶层的拥护,能够长久的走下去,反之最后一定会转化为政治斗争。

改革的命运就取决于政治斗争的最后结果。

4.“三皇五帝”传达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战国时期,商业已经相当发达,货币的使用已经很普遍。

但是各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都不相同,齐国的货币样子像刀,赵国的货币样子像铲;货币计算的单位也不一致。

秦始皇规定:以后一律使用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铜钱,各国的旧货币全都作废,不许再在市面上流通。

原先六国的度量衡也是不统一的,尺寸、升斗、斤两等,也不大一样。

在一个国家买一尺布,到另一个国家也许只能算八寸。

在这个国家买一斗米,到那个国家就成了九升。

度量衡这样乱,和一个统一国家的政权当然不相适应,对人们的生活也太不方便了。

秦始皇下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全国的尺寸、升斗斤两都得一律,这就克服了过去那种换算混乱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文字也是不统一的。

同一个字的写法不尽相同,状各异,笔画有多有少。

统一以后,这种情况对政策法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传播,都是一大障碍。

所以秦始皇又下了“书同文”的命令。

“书同文”就是统一文字的意思,政府规定了一种叫做小篆的字体,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

后来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做隶书。

隶书跟现在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2.摧毁了许多文化典籍,毁灭了许多宝贵的先秦文化;3.嵌制了人民思想,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

中国文化通论(1)

中国文化通论(1)

赋:平铺直述,采用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叙述;比:即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还有6篇笙诗。

又称《诗三百》。

按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风》:民歌,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

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反压迫的怨叹和愤怒。

常用手法:复沓。

共160篇《雅》:多为贵族祭祀的诗歌,宫廷宴会,朝会等。

105篇《大雅》:贵族文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部分民歌《颂》:宗庙祭祀的诗歌。

40篇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政治美刺诗:作者多为贵族,对国家的兴亡之所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美刺:古代对诗歌社会功能的一种说法。

燕飨诗:直接反映周礼中宴请宾客时进行礼仪活动的诗。

根据不同的礼仪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

诗经的艺术成就:1、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反映了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奠定了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

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真率地表达情感。

3、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和谐的韵律,语言结构采用四言,二言至八言,常用叠章的形式。

4、复沓的手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

春秋笔法: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在文章中委婉而微妙的表达作者的看法,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吕氏春秋》:吕不韦及其门客所编订。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共160篇,文风平实畅达。

十二纪:按月令编写,春生、夏长、秋杀、冬藏的自然变化逻辑排列。

八览:以人为中心,围绕以人的价值观点,人际关系,个人修养展开。

六论:以人的行为事理为主题,主要是人的行为尺度,处事准则,情境条件,地利。

《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我国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撰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大著,体式新颖,诸子散文从语录体到对话体到独立成篇,发展到《吕氏春秋》的系统化专著,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文化
第一编制度文化
第一章经济制度
一、自然经济形态
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
自然经济延续到近代,形成了几千年来稳定的生产格局和劳动组合方式。
1.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生产格局(它构成了封建经济的基石,但使劳动者互相分离难以组织,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
上级对下级颐指气使,下级对上级曲意逢迎,奴姓十足。
一级驾驭一级的政治格局,塑造出传统官僚主子与奴才兼具的人格。
权力界限的模糊,导致了权威者和服从者的关系异化为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官僚的政治人格。
第四章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的一种制度。宗法建立在宗族的基础之上,宗族由若干个同血缘的家族集合而成,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成宗族,结成乡社,进而成为国家的基石,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事实。
2.树立君主权威【周天子不仅是天下的共主,而且又是天下的大家长。】
3.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造就了一个向心型的统一大势,形成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秦朝: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的确立(三个具体特征)
1.君权至上(国家的最高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尽管有宰相,作为行政首脑的宰相和作为国家元首的皇帝在名义上是分职的,但在行政决策层面,最高执政者却不是行政首脑宰相,而是皇帝,皇帝凭借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和垂直型的官僚机构,一统天下。)
但抑商思想极力排斥社会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工商业和工商业者,这表明了传统的经济思想体系存在着扭曲和偏差。所以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步履艰难,处于受自然经济支配的地位。
重义轻利:重义轻利的思想不仅属于价值与伦理范畴,也属经济范畴。义即道义,利即利益或功利。重义轻利要求人们在义利关系的处理上,把履行道德义务放在第一位,而把获取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中国文化通论

中国文化通论

导论1、四大文化系统: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2、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易经 系辞下》、程颐、宋濂、刘向《说苑 指武篇》。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4、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时代,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文化。

现代文化产生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首先,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在长期的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等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创造精神。

其次,传统文化并非静止不变,传统文化一经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其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最后我们要知道中国文化也有负面,我们认识和弘扬优秀的,同时不回避了解其拙劣的并加以摒弃,避免被某种优秀所征服,避免被简单的道理说服。

5、地理环境 P56、农耕经济: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已见谷类遗痕或稻谷遗迹,发现了石镰、石锄等。

在南方的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立国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在中国北方则生活着游牧民族,发展着游牧经济。

7、传统农业模式风格特征:农民大多聚族而居、自给自足、安土重迁。

8、中国文化的基本有四大特征:人文性、包容性、伦理型、和谐型。

(务实精神)第一编制度文化第一章 经济制度1、经济结构特点:1、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在经济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手工业只是维持生计的补充手段。

2、中国古代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外,又存在城市经济结构。

3、出现游牧经济结构,占第二主导地位。

2、商品经济难发展的原因:1商品经济不能摆脱农业社会经济结构和牧业社会经济结构的 制约2,官商盛行;3,城镇中形成的手工业行会制度,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家族性。

4商人经商致富后,往往喜好置田产、开当铺、或放高利贷使利润增值。

3、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重本抑末、重义轻利。

中国文化通论 - 副本

中国文化通论 - 副本

中国文化通论一、名词解释 1.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出现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2.封建制:即分封土地以建国的制度,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

古代中国的皇帝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

3.周代八礼:八礼是周代《仪礼》所讲的: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大多是礼俗。

礼制成于周,八礼代表了礼制中很重要的部分。

4.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政治体系,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

5.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文化措施: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焚书坑儒。

6.古代税收制度: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春秋时期鲁国:“初岁亩”两汉:“编户齐民”北魏:租调制隋唐:租庸调制唐中期:两税法北宋: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王安石变法时期)明:一条鞭法清前:地丁银清中后期:摊丁入亩以人丁为主:编户、租调、租庸调制以土地才产为主:相地衰征、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以货币为主: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7.史家四长:史才,是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对史料的组织富有逻辑性和生动性,文字简洁、条理清楚。

《中国文化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通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31014课程名称:中国文化通论总学时数:54说明一、课程性质《中国文化通论》是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为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及意义中国文化史是文化学与中国历史学相结合的人文学科知识,反映中华族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的历史样态和传承重构中对于中国社会进程的动态影响。

本课程将在导引学生初步解读中国文化基本状态的基础上,拓展、增进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修养。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中国文化通论》是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各领域诸如语言文字、哲学、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技、道德伦理、选举科举等的发展脉络及其成就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的概述。

2、教学要求①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赖以产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

②了解传统文化中哲学、史学、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科举等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演变。

③把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树立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④以史为鉴、放眼未来、把握文化转型与发展的趋势,积极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构建贡献力量。

四、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程重点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重要文化典籍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选举科举等的发展脉络、基本内容、基本特征。

2、本课程将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语言文字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作为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学生思维互动相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开展讨论,撰写论文。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

(中国文化通论课件)第四章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古代史学)

(中国文化通论课件)第四章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古代史学)

注意治学的原则——学思并重,更重实践
《礼记·中庸》强调治学的原则——“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五个学习步骤,肯定了学思并重, 又强调实践的重要地位。
学问→思辨→实践
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丰富的内容 多样的形式
刘知几探讨史书源流,把唐以前史籍归 为六家,即《尚书》家、《春秋》家、 《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 《汉书》家。六家演归为二体,即编年 体、纪传体,为史书最主要的体裁。
通鉴系列编年体史书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980卷、南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220卷、清陈鹤 《明纪》60卷、清夏燮《明通鉴》100卷。
“起居注”和“实录”
汉以后的编年体史书还有一个重要系列, 这就是历朝的“起居注” 和“实录”。 “起居注”按照时间顺序专门记载帝王 的言行,“实录”是历代所修每一皇帝 在位期间的编年大事记,它们常被史家 采入正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纪事本末与史评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一种史书体 裁。南宋袁枢以事为纲,将《资治通鉴》中千 余年史事,按时间顺序,分编为239个题目, “每事各详起迄,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 自为首尾” ,撰成《通鉴纪事本末》。明清两 代,颇多仿效之作。有《绎史》(从远古至秦 末)、《左传纪事本末》(春秋时期),《续 通鉴纪事本末》(北宋至元末)、《宋史纪事 本末》、《明史纪事本末》、 《清史纪事本 末》,分别可与编年、纪传相配合。
“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或者民族的传 记。
“表”,其实就是大事记,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 各历史时期的大事。
“书”是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比如说天文、历法、 水利、经济等。
纪传体是最流行的史书体裁

中国文化通论课件

中国文化通论课件

三、文化分层: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为物态文化,或称“物质文 化”。
所谓“物态文化”,是由“物化的知识力 量”所构成的,包括人类加工创制的各种 器具,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物质 实体的文化,也就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 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第二个层面为制度文化
所谓“制度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 中组成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以及各种组织 形式所构成的。制度文化所反映的是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制 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 教育制度、军事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 等。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柏拉图 (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以及 十六世纪的法国学者博丹(Jean Bodin)都 曾有过或多或少的讨论,但真正系统地谈
论这一问题的,无疑还要数孟德斯鸠 (Mon-tesquieu)。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 (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 )
第三个层面为行为文化
所谓“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中尤 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 往往是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出现的 行为规范。
第四个层面是心态文化
或称“精神文化”、“社会意识”。所谓 “心态文化”,是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 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感情、民族性 格等。这些都是文化整体中的核心部分。
主要观点:
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 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 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 。 在宗教信仰的研究方面,反对万物有灵论 和自然崇拜论,用“集体意识”和“集体 表象”解释宗教起源 。
第二节:“中国”的含义

中国文化通论

中国文化通论

中国文化通论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文化?2.六书具体是指哪六书?【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明确指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为“六书”,是造字之本】3.什么是甲骨文?4.什么是丝绸之路?二.简单题:1.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何时,区别是什么?【姓、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相互区域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氏”的产生比“姓”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缘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前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一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称为“氏”。

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

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

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还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

大约在秦汉时代,姓与氏混合为一。

】2.举例说明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维、行为、手段极其最后的成果。

文化分为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3)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挂念、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3.简述孔子、孟子的思想核心4.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体现的文化特征三.论述题:结合实例,论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四.选择题:1.文化有四个层次,不属于物质文化层的是?2.易经:“物相杂,故曰文”中文的意思:3.从地域角度,今天河北省属于哪个文化区?4.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属于哪个文化层?【行为文化层】5.中国古代绘画中在哪一个时代,诗歌、绘画、书法完美结合?6.从秦汉到隋朝的政治体系是?【郡县制】7.中国历史传说中,观察天象、地理、八卦的人物是哪一位?8.属于长江古文化的是?9.中国古代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10.中国古代以画墨梅出名的是?五.填空题:1.刻在金属器皿上的文字是【】2.在商朝服饰分成上下两部分,上身称为衣,下身称为【裳】3.中国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政治结构被称为【】4.墨家学说的主要思想是【】5.孟子的思想核心是良知和【】6.造字法的描述“画成其物,....。

《中国文化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通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文化通论课程类别:专业选修适用专业:编辑出版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4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中国文化通论是编辑出版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它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及文化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实际的编辑学习与今后所从事的编辑工作,打下坚实的文化功底。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选修课,因此要力求在教学中达到以下要求:1.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

2.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4.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三、先修课程古代文学史、古代书法史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古代宗教、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艺术,通过这些章节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七、课程教学内容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支撑课程目标1)(1)文化的界定(2)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2.重、难点提示(1)对“文化”一词的来源发展进行阐述。

(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深入理解“文化是自然人化”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2)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3)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4)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环境2.重、难点提示(1)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2)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延续和多样性有何影响(4)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与中国古代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5)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两大特点,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2)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4)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5)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6)隋唐:隆盛时代(7)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8)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9)明清:沉暮与开新2.重、难点提示(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和价值取向(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3)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2.重、难点提示(1)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中国文化通论教材

中国文化通论教材

有关“中国文化通论”的教材
有关“中国文化通论”的教材如下: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这本书作为一本教材般的书,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有所了解。

其中还穿插着图片以及介绍,趣味性更足。

但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正文跟图片的介绍相互穿插,有些打断正文的连贯性。

2.《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
这本书也是王力先生所著,旨在普及诗词格律基础知识。

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诗词格律十讲》,包括诗韵和平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长律、七言律诗、平仄的变格、对仗、古风、词牌和词谱、词的和平仄十个部分。

3.《中国通史》
该书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编写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下册是中国政治史。

此外,还有《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根源与近代的演进》《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通义》《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华文化史》《简明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的演变与价值取向》等书可供选择。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

绪论一、文化得含义文化得定义,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务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诛。

”其中文化得含义指封建王朝得“文化教化”,用诗书礼乐等教化世人,大体上说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

在吸收了西方细想后,被赋予新得含义。

第一,物质文化。

人们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产品得综合。

诚如杜甫在《忆昔二首》中描绘得那样“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第二,制度文化。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成得各种行为规范及各种组织形式所构成得。

如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第三,行为文化。

人类社会实践中在人际交往中得行为习惯,往往就是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出现得行为规范。

如重阳节登高、赏菊。

第四,心态文化。

就是在人类实践与意识活动中形成得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等。

如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

二、中华文化得起源与中华名族得形成1、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得含义中华一词,就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就是同义语,论地域主要就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得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就是文化概念,一般就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得中原文化。

#加例子#2、中华文化滋生与发展得环境(1)。

:自然之富,物产之丰”这就是中国文明得以滋生得一个先决条件,气候类型得完备,地地貌、流域繁复,为中华文化得多样化得发展提供了有力得地理条件。

(2)。

农业就是中国经济得主体,这就注定了中国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农业社会得文化,中国文化得若干传统都与此有关。

(3)。

有血缘纽带维系得宗法制度给与中国人得文化生活各方面以深刻得影响。

血缘联系与社会等级关系密切交融、渗透。

加大了中华文化得延续力,使之成为世界罕见得不增中断得文化系统。

三、中华文化得名族特点(一)外在特点1、统一性元朝朱元璋在檄文中还说到“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中国文化通论课件)第四章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中国古代宗教)

(中国文化通论课件)第四章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中国古代宗教)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 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梁朝 著名道教学者、医药家、文学家。他常 年隐居茅山,梁武帝萧衍经常派人向他 咨询国政,人称“山中宰相”,卒谥贞 白先生。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随刘 宋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 宝,官至江夏孝昌相。作品有《陶隐居 集》、《本草经集注》等。
3、教旨。以长生成仙为目标,讲求养气健身, 倡导“房中术”,追求炼金服丹。最关心“人 如何不死”,正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 民族性格的体现。
4、法术。网罗中国民间种种迷信、巫术手段。
鲁迅和许地山对道教的论断
鲁迅和许地山对道教的论断
古代对于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等自然神的崇拜, 到夏、商、周后,逐渐发展为对至上神—“天 帝”的崇拜。至上神的出现与世俗社会帝王的 产生是相对应的。世俗社会中出现了阶级、国 家及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因此天国中 也随之出现了凌驾众神之上的“天帝”、“上 帝”。
没有统一的君主就决不会出现统一的神。—— 恩格斯
另一种古代宗教是鬼魂崇拜,其理论依 据是“灵魂不死”说。原始人认为有不 随形体的死亡而消失的精神实体—灵魂。 又认为亲人或自己部落首领的鬼魂能保 护自己,由鬼魂崇拜渐渐演化出祖先崇 拜。祖先崇拜在古代宗教中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祭祖成为古代民间最常见的 一种宗教活动。
弗雷泽《金枝》
弗雷泽(1854—1941),剑桥大学教授、英国 著名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收集世界各民族原 始信仰和巫术资料,并进行系统的梳理。这是 一部研究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的名著,被称为 人类学的百科全书。书名从西方神话传说而来。 一座神庙的祭司被称为“森林之王”,享受荣 华富贵,却只能由逃奴担任,然而其他逃奴只 要偷取他日夜守护的一棵树上的一节树枝,便 有资格与他决斗,若杀死他则可取而代之。

中国文化通论

中国文化通论

①试述儒家所提倡的“礼”中华五千年的社会,是礼乐社会,儒家治国的方式就是礼制。

礼的本体是真心,儒家讲诚意、正心,应用在生活上待人接物,这个就叫做礼。

所以礼有体有用,就是礼之作用是待人接物,用至诚心待人接物,因此他要从敬开始,要从敬做起。

在礼经,中国礼经通常指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我们讲对社会有贡献,要对社会怀感恩的心,父母、师长、国家,以及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德。

你要想真正讲到报恩,必须要从自己本身,从礼敬做起,这是真正的报恩。

别人不守礼,我要守礼,所以儒家著重在礼敬。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

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

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

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PS:试述儒家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

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便打破历史的陈规,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思想。

他认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贵族所垄断。

这一教育思想地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地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突破。

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

2、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

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中国⽂化通论复习资料中国⽂化通论⼤纲⼀.⽂化的概念与内涵1.定义:⽂治教化⾃然的⼈化,⼈类改造世界的⼀切成果。

2.⽂化的结构3.关于⽂化的⼏个关系⼆.中国⽂化产⽣与发展的背景1.中国⽂化产⽣与发展的地理环境——⼤陆国家A.地理环境对中国⽂化的影响a.适合发展农业b.适合发展游牧业c.很少受到外来冲击d.容易产⽣⾃我中⼼主义。

(中国、华夷、“镜⼦”)2.中国⽂化产⽣与发展的经济背景——农耕⾃然经济A.农耕⾃然经济的特点a.排斥协作b.满⾜于⾃给⾃⾜c.不会有产业⾰命3.中国⽂化产⽣与发展的社会结构背景——宗法制度(家族制度)A.内涵B.特点a.⾎缘为纽带b.等级制c.家国同构三.中国古代的宗法体制与家族制度1.家族概说家族:由若⼲个同⾎缘的家庭组成,是以⾎统关系为基础⽽构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统的⼏辈⼈。

A.社会背景在农耕⾃然经济条件下,在⾎缘、地缘、业缘的共同作⽤下,同⼀家族的成员长期⽣活劳作于同⼀地区,世代繁衍。

B.定居式农业劳动的特征a.固守⼟地b.⾃给⾃⾜c.经验⾄上C.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a.家庭结构I.中国封建家庭的结构是以⽗⼦、婆媳为主轴的典型的⽗⼦型家庭;家族关系以亲⼦的⾎统关系与夫妻的婚姻关系为基本构造。

(⾎缘和姻缘)b.家族观念I.⾎缘观念II.门第观念III.孝悌观念D.家族⼈伦关系a.三纲五常I.三纲:君为⾂纲,⽗为⼦纲,夫为妻纲。

II.五常:仁、义、礼、智、信。

2.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A.宗法制度的产⽣、发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家长制商代已有宗法制度的雏形B.宗法制度的完备a.成熟年代:西周初年b.关键⼈物:周公周公摄政,⼀年救乱,⼆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尚书·⼤传》d.核⼼内容:I.严格区分嫡庶,确⽴嫡长⼦继承制。

II.区分⼤宗、⼩宗,均以正嫡为宗⼦。

III.等级次序分明,⼩宗服从⼤宗。

IV.实⾏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

中国文化通论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通论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通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三、名词解释1. 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被称为“小文化”。

是指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解释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2.玄学: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一种哲学思潮。

当时的哲学家们信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并称为“三玄”。

所以后世称这种哲学为“玄学”。

玄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探讨理想人格为中心课题,追求在情感之中达到对无限的体验,形成了“重自然,轻雕饰”的美学观念。

3.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天人合一应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精华。

4. 刚健有为:刚健有为是儒家、法家、墨家的主流,孔子、易传对此作了内容与哲学上的奠基,使之一直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这种精神表现在个体上就是一种独立不屈的人格。

这种坚持独立人格、注重气节的思想精神,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5.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产生于商代后期,在西周建立以后完备和确立,其创立者是周公。

6.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为了限制相权而实行的政治制度。

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执行、决策、审议等政务,使传统的相权一分为三。

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为行政事务的职能机构,隶属于尚书省。

7. 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中国文化通论总复习

中国文化通论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1、京杭大运河元朝建立在北京,为使南北漕运更加便捷,由水利专家郭守敬等规划,在了利用原油云和网络和自然河道的基础上,或修复疏凿,或另辟新道,开凿成一条北通通州、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

整条运河全长近1800公里,流经京、津、冀、鲁、苏、浙,“江南行省起运储物,皆由会通河以达于都”。

2、肩舆肩舆就是轿子,起初只作为山形的代步工具,并未普遍流行。

宋以后出门盛行坐轿子,轿子便成为除了车以外陆行的重要代步工具。

3、四诊在疾病诊断上,中国早在汉代就已形成“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四者合称“四诊”。

4、神农本草经我国存世的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即问世于汉代。

此书共收载药物365种,记述了每种药物的名称、性状、主治、功能、产地及采集加工等,在中国药学史上具有奠基意义。

5、今文经学今文经学用当时通行的文字记录,大都没有先秦的古文旧本,而是由战国以来学者师徒父子传授,到汉代才一一写成定本。

6、古文经学古文经学是指用秦以前的古文字书写,并由汉代学者加以诠释的经学流派,其特点是注重文字的训诂考释。

6、道家先秦诸子中,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学派称为“道家”。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道家的主要著作是《老子》和《庄子》,二书都以“道”为核心内容。

7、缘起“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因和缘就是关系和条件,离开了因和缘,就不可能有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存在。

8、诗经早期的诗来自民间,多数为集体创作,经采集删订,诞生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中的305篇诗歌,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500年间。

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3个部分。

9、琵琶记南戏的集大成之作是高明的《琵琶记》,作者以忠君孝亲为旨归,精心设计“三不从”的情节,通过蔡伯喈的形象塑造,反映了不合理制度对读书人人格的扭曲。

10、婚姻婚姻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两性的结合,反映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要求和社会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通论(5篇)

中国文化通论(5篇)

中国文化通论(5篇)第一篇:中国文化通论第二编物质文化第一章纺织技术的发展1.简述中国古代纺织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P91-922.以服饰变迁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交汇是一种双向互动?P943.以唐代服饰的创新求变为例,说明唐朝对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P954.为什么说中国服饰至清初又出现一大变迁?P955.为什么说服饰文化中凝聚着制度文化和观念形态的因素?P976.何谓“五服”?为什么说五服制是中国礼文化的组成部分?P99 “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

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关系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工小功缌麻。

西晋《定律》第一次把“五服”制度纳入法典之中,作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这就是“以五服治罪”原则,它不仅适用于亲属间相互侵犯、伤害的情形,也用于确定赡养、继承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五服”制罪原则的确立,使得儒家的礼仪制度与法律的适用完全结合在一起,是自汉代开“礼律融合”之先河以来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它不仅体现了晋律“礼律并重”的特点,也是中国封建法律伦理法特征的集中表现。

五服本指五种孝服,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比如在山东的胶东半岛一带,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五服之后则没有了亲缘关系,也可以通婚。

一般情况下,家里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7.中国传统的服饰制度有哪些鲜明的特点?P99第二章饮食文化1.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火的使用;食物来源相对稳定(从种植和畜牧家禽两方面);陶器的发明与使用。

2.为什么说中国烹饪具有区域性的地方特色?P1043.中国人视野中的美食大体应具备哪些要素?P1044.为什么说中国茶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文意蕴?P1065.简述中国传统的饮酒习俗。

P1076.《礼记》说“礼之初,始诸饮食”,试述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P108(结合书本)……认为饮食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礼制的发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1、四大文化系统: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2、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易经系辞下》、程颐、宋濂、刘向《说苑指武篇》。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4、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时代,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文化。

现代文化产生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首先,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在长期的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等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创造精神。

其次,传统文化并非静止不变,传统文化一经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其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最后我们要知道中国文化也有负面,我们认识和弘扬优秀的,同时不回避了解其拙劣的并加以摒弃,避免被某种优秀所征服,避免被简单的道理说服。

5、地理环境 P56、农耕经济: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已见谷类遗痕或稻谷遗迹,发现了石镰、石锄等。

在南方的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立国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在中国北方则生活着游牧民族,发展着游牧经济。

7、传统农业模式风格特征:农民大多聚族而居、自给自足、安土重迁。

8、中国文化的基本有四大特征:人文性、包容性、伦理型、和谐型。

(务实精神)第一编制度文化第一章经济制度1、经济结构特点:1、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在经济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手工业只是维持生计的补充手段。

2、中国古代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外,又存在城市经济结构。

3、出现游牧经济结构,占第二主导地位。

2、商品经济难发展的原因:1商品经济不能摆脱农业社会经济结构和牧业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2,官商盛行;3,城镇中形成的手工业行会制度,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家族性。

4商人经商致富后,往往喜好置田产、开当铺、或放高利贷使利润增值。

3、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重本抑末、重义轻利。

P24第二章政治制度1、秦朝以来所确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政体,延续了2000年之久,这种政体具有下述三个基本特征:1、君权至上2、皇权不可转移,皇位父死子继3、官僚系统庞大。

2、政治文明的成就:1、为君之方:亲贤远佞2、为政之道:倡导德治3、治国之道:以民为本。

1、丞相制度:秦汉的三公制隋唐宋元的三省制明清的内阁制2、监察制度:秦汉的御史制汉代中央设置御史制,为最高监察机构唐代的台院制唐代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明清的都察院制清朝仍以都察远院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3、秦汉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郡郡守县县长、第四章宗法制度1、家庭观念:血缘观念、门第观念、孝悌观念。

2、“五常”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是五常的纲纪。

3、什么是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就是中国古代社会规定嫡、庶系统法则。

宗法制源于原始氏族时代,于商代逐渐形成,到周代逐渐完备。

首先确立了亲亲、尊尊的规则;其次,宗分大宗、小宗;第三,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第四,礼对等级次序的维护。

4、宗法制度对国民性格的影响:1、倾心于安居乐业,缺乏创业意识。

2、崇敬祖先3、尊重传统。

第五章科举制度1、什么是科举:科举制度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选拔人才的取士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

2、古代的选举制度:1、世袭制(周代)2、“选贤任能”制—1客卿制2养士制(战国时期)3、察举制(汉代)4、品中正制=九品官人制(魏晋南北朝)3、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最受士人重视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4、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1、推动了与知识阶层的流动;2、促进了教育的发展;3、加强了儒家经学的发展;4、增强了诗文的创作5、科举制度负面影响:1、思想的同化和僵化;2、主体意识的丧失。

第六章教育制度1、春秋以前“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春秋以后儒家“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2、汉武帝时在首都长安创办了太学,这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

3、太学中《论语》、《孝经》是公共必修课,《五经》是专业选修课。

4、南朝刘宋设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学校按学科分类5、私学制度:元明清三代,民间的启蒙教育也主要靠私学,分三类1、私塾;2、义学;3、专馆。

6、三大教育家、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7、蒙学读物:《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千家诗》8、北宋初最著名的书院:朱熹讲学的白鹿洞书院,还在开办的岳麓书院。

9、古代教育思想:《论语》、《孟子》、《荀子》、《礼记》。

、1、婚姻的意义:1、传宗接代2、祭祀祖先3、增加劳力4、防止男女淫乱。

2、古代婚姻的变迁:1、原始群婚2、血缘婚3、伙婚4、对偶婚5、专偶婚56、“三不去”:妻子娘家没有人,没有归处不能去和丈夫共同守过公婆丧事的妻子不能去娶时男方贫贱,后来富贵,不能去第二编物质文化第一章服饰文化1、服饰除了具有护体、御寒、美化等功能外,它又是职业标志、阶层标志、信仰标志和礼仪标志。

2、伏羲氏养蚕织帛,神农氏“教民桑麻以为布帛”。

3、中国早期的纺织材料除葛外,还有大麻和苎麻。

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据考古发掘,丝织生产肇始于距今约5000年前。

汉代丝绸的生产重镇北有齐鲁,南有襄蜀,其中蜀绣质地细密,花纹丰富,色泽艳丽,堪称中国服饰史上的珍品。

成都也因集散蜀锦衣饰而得到“锦官城”的美名。

5、唐代发明了双面锦的制造法6、宋元时期在丝织业中创造了织金工艺,锦缎中用金配色,称为织金锦。

7、明清南绣中的顾绣和北绣中的鲁绣、京绣,形成南北两派8、棉花是西汉以后从非洲和印度传入的,南宋时,江南地区的棉纺织业已较普及。

上海松江乌泥泾的黄道婆,就是元代从民间脱颖而出的纺织技术专家。

9、深衣的形制特点综合看来,深衣的款式是上窄、下宽、束腰、交领、右衽、直裾、宽袂(袖)、小祛(袖口)。

10、胡服本是适于骑射的戎装,其特点为上衣下裤,上衣的款式特点为直领、对襟、窄袖、开衩。

第二章饮食文化1、饮食结构: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从采集经济中逐渐产生了农业,开始步入以种植和养殖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北方为代表的是粟作农业(河南斐李刚、河北磁山文化)南方为代表的是稻作农业(浙江河姆渡文化)。

中国人形成了以谷物为主食,以肉类、蔬菜为副食的饮食结构。

2、“六牲”指马、牛、羊、鸡、犬、豕。

3、汉代从西域引进的园圃作物就有黄瓜、大蒜、苜蓿、石榴、葡萄、胡桃等。

4、食谱类著作:北魏的《崔氏食经》、梁朝的《梁太官食经》、南齐虞悰的《食珍录》、刘休的《食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韦巨源的《食谱》和吴自牧的《梦粱录》。

5、中国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扬菜。

6、传说最早品尝茶树鲜叶并发现其解毒功能的是神农氏。

7、中国茶叶的原产地在巴蜀地区,战国时期传入长江中游地区,西汉至三国,传播到长江下游地区。

8、最早出现的酒:天然果酒。

第三章建筑文化1、春秋末叶的《考工记》追述了当时都城的营造制度。

2、两汉著名的宫殿有长安的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3、汉代的皇苑以上林苑最负盛名。

4、佛教建筑的主要类型有寺、塔和石窟寺三种。

5、石窟寺著名的有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麦积山石窟。

6、在建筑方面著名的书籍:北宋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春秋末叶的《考工记》、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7、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曲折含蓄之美、疏密相间之美、天趣盎然之美、诗情画意之美。

第四章交通文化1、除战车外,古代用于载人或运输的主要有栈车、辎车、安车、传车、温车、轿车、独轮车、辇车、肩舆。

P1482、运河的开凿: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长安—杭州的隋唐大运河、郭守敬开凿的北起通州,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

第五章科技文化1、农学的超前进步第一大进步:公元前4000余年左右,先民已开始使用耒、耜、铲和石锄、石犁等农具. 第二大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的发达使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据统计,现存和散佚的历代农书多达370余种,形成一个农学文献系统。

其中较主要的有西汉的《氾胜之书》、托名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陆龟蒙的《耒耜经》、南宋陈旉的《农书》、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张履祥的《补农书》等2、中国古代的农业成就:第一、天地人三者协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业生产原则第二、总结和推广轮作复种制以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保持土壤肥力第三、农耕与水利并重,注重水利的兴修和水土平衡第四、注重农具的改良和农具动力的改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五、注重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形成了发达的农业文献3、天体理论盖天说以《周髀(bì)算经》为代表。

浑天说主张天和地都是完整的圆球,天在外,地在内,天包地,天地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浑天说以张衡的<浑天仪图注>中的阐说最具代表性。

宣夜说这一观念也近似于我们今天对宇宙空间既无边界又无尽头的认识,但它没有进一步深究宇宙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也不能提供质量、速度、时间、空间等概念。

4、春秋后期,中国已采用19年7闰的制历方法,其岁实是365.25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回归年数值。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支持创制的授时历最为精确,其岁实已精确到365.2425日。

5、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已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

6、问世于西汉的《九章算术》堪称古代中国数学的奠基之作。

7、魏晋时刘徽首创求圆面积近似值的“割圆术”,他正确地计算出圆内正接192边形的面积。

8、南朝的祖冲之通过各种大数目的运算进一步推算出圆周率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

9、宋元四大家:秦九韶、朱世杰、李冶、杨辉10、算盘起源于唐代,宋代开始流行。

11、成书于战国晚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中医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脏腑经络等学说及诊法治则,都源于此书。

12、经络学说 P17213、在疾病诊断上,中国早在汉代就已形成“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四者合称“四诊”。

14、中药学 1、存世的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即问世于汉代。

2、由苏敬等20余人集体编撰成《新修本草》。

3、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第三编精神文化第一章学术1、先秦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

2、在价值观方面,孔儒之学以“中庸”为最高的价值原则。

3、先秦诸子中,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学派称为“道家”。

4、墨家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5、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至战国中期的管仲、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李斯等。

6、韩非总结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提出法、势、术相结合的观点(核心)。

7、董仲舒是两汉经学的代表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