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第三章(1)

合集下载

财政学课件--第三章公共产品与公共支出

财政学课件--第三章公共产品与公共支出

可以排除不付费的消费者 存在个人选择消费与不消 费 消费内容存在个性化特征 付费与消费关系密切 一般不能用行政程序调节 消费
补 充 1
• (1)尽管个人消费的公共品数量相同,但是不一 定人们对这种消费的评价都一致。 • 例子:大扫除、国防、新导弹 • (2)公共品是相对概念,很多时候,决定于市场 化条件和技术状况。 • 例子:灯塔与干扰信号 • 风景区与拥挤成本 • (3)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相对概念。 • 例子:高速公路
补 充
2
• 有些传统上不是商品的东西具有公 共品特征。 • 1)诚实的品德 • 2)公平的收入分配 • 3)卫生等级牌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供给
• 一、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机制 • 1.公共品供给的效用与成本弥补 • 庀古: • 公共品的边际正效用=税收的边际负效用
纳 税 的 边 际 正 效 用 (+) O 纳 税 的 边 际 负 效 用 (-)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共产品还可能表现出下面的特性: –1.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即要么向所有人 提供,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 –2.规模效益较大。 –3.初始投资大。
• -4.具有自然垄断性。
• 公共产品分类: • 纯公共产品
• •
准公共产品(混合产品)
边界漂移
纯公共品
混合产品
国防、外交、公共安全、罪 教育、交通、通讯、能源、 犯改造、法律法规、基础科 城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 学研究、社会文明及意识形 有线电视广播、文体节目 态传播、环境保护、生态平 表演、产品质量认证、企 衡、传染病防治、消防服务、 业信誉评级,地质勘探等。 自然现象预报、自然灾害的 防治、货币发行、宏观经济 政策、宏观经济信息、商品 质量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 无线广播电视服务等。

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规范分析

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规范分析
用共用品的行为称为免费搭车行为,有这种 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共用 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2.博奕论解释:
(1)假设前提:一个只有两个人(A和B)的经 济社会中,只生产两种物品,一种是私用品 面包,一种是共用品防洪大坝。 A和B都有2 个小时用于生产,1小时能生产3个面包或提 供1个单位的大坝,1单位大坝的效用相当于 2单位面包的效用。这样可形成一个支付矩阵。
生产和经营共用品的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
社 会 收 益 c b
增 加
a
O 1 300 301
元 财 政 支 出 的 社 会 收 财政支出(元) 益
TSB
1
社社 会会 收成 益本
TSC TSB
b
c O 社社 会会 收成 益本 45° A 财政支出
财 政 支 出 最 优 规 模
MSC O MSB 财政支出
A
第六节 公共选择理论
现代民主社会中,政治程序也是共用品 供给的一个决定因素。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公共部门中,资源 配置的决策是一种集体选择:个人投票选 出代表,由代表表达全体选民的意见或偏 好,对政治家决定的政府支出水平作出表 决,最终形成财政支出规模。
收以 益效 和用 边表 际示 成的 本边 际
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 O 效 用 G* 政府支出
O
G*
政府支出
个 人 选 择 偏 好 的 最 优 财 政 支 出 水 平
统 一 税 制 下 的 效 用
富人的效用 中等收入者的效用 穷人的效用 Gp Gm Gr 共用品的数量
O 累 进 税 制 下 的 效 用 O Gp Gm Gr
富人的效用
穷人的效用 共用品的数量
考虑收入分配,要引入社会福利函数:W=W(UA,UB)

财政学第三章经常性支出

财政学第三章经常性支出

二、国防支出 (一)国防支出的内容
1、国防支出的内容
▪ 即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 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 费等。
2、国防支出的经济分析
▪ (1)其规模的扩张与收缩对社会总需求和经济增 长有重要影响;
▪ (2)其结构的调整变化对经济结构有重要影响; ▪ (3)可以带动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生产力水平
▪ ③优抚社会化服务:国家和社会筹资 建造服务设施。
(5)社区服务
以城市街道居委会和农村乡镇村民委员 会为依托,发动社会力量,倡导居民互 助互济,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社区居民 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
(二)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 1、社会保障产生的原因 ▪ 社会保障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保证社会成
▪ 4、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 (1)社会保险型:“风险分担,互助互济” ▪ (2)社会救济型:在全社会范围内向生活遇到
困难的人提供 ▪ (3)普遍津贴型:“人人有份” ▪ (4)节俭基金型:按照个人账户的方式举办
▪ 5、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1)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 (2)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 (3)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 (4)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 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1)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就业期间与雇主共同缴纳保费

劳 动 者
会 被动失业后一定期限内享受失业保险 保 金,超过期限转为领取失业救济金, 险 还可能有对失业者家属、子女的补助 基

▪ (2)社会救济:即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的 人或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为维持 最低生活水平而向其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援助。

财政学第三章 公共决策解析

财政学第三章 公共决策解析
– 金沙江水电工程“死而复生” –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失败说明什么? – 中国存在特殊利益集团么?欣赏凤凰卫视专题辩论节 目(/u45/v_MjY0MTk4MzQ.html)
3.3.4 官僚动机及行为
• 官僚与决策主体的区别 • 官僚的信息优势与自身利益最大化
– 特权、声誉、官职 – 预算规模最大化;财政资金年度使用最大化
3.2.3 互投赞成票
• 投票交易 案例:国美电器的黄陈之争、澳大利亚2010年选举
3.2.4 中间投票人定理
• 中间人投票定理的基本内涵 • 经典案例题:
– 2010年9月28日国美之争的中间投票人定理的 体现 – 黄光裕与陈晓之争陈晓胜出的原理分析 – 2005年“超级女声”李宇春夺冠分析
3.2.5 阿罗不可能定理
• 为人民服务意识的主体意识与官僚自身利 益主体的统一
3.3.5 媒体与专家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 • • • 咨询机构 专家顾问团队 专家学术争鸣 公共媒介宣传
– 酒后驾车处罚的推行
• • • • • • 六条件 (1)无论选民偏好是什么,都能选出一种决策; (2)能对所有可能结果排序; (3)必须对个人偏好做出反应; (4)前后一致(满足传递性); (5)独立性:社会对A和B的排序只取决于个人对 A 和B的排序,与其他方案无关; • (6)没有独裁:社会选择不能只体现单个人的偏好。
第三章
财政活动中的公共决策问题
3.1 公共决策特征与公共决策要素
• 3.1.1 公共决策与私人决策
– 公共决策特征
• “一人一票”原则 ;公共产品特征 ;结果的强制性
• 3.1.2 公共决策要素
– 谁?(who):决策主体 – 怎样?(what):决策效原则 – 案例欣赏:2010年世界杯误判

财政学课件-财政支出总论

财政学课件-财政支出总论
5、人均財政支出

Public finance
17
Public finance
第二節 財政支出規模的擴張趨勢與控制 二、財政支出增長理論變遷
(一)瓦格納法則
公共支出呈現出不斷上升的長期性趨勢。 1、國家活動規模擴大是公共支出不斷增長的政治因素。
財 2、工業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長的經濟因素。 政 學
(三)私人產品
1、私人產品:在消費過程中具有競爭性與排他性的 產品。
財 2、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的比較

按照薩繆爾森的描述:

——純粹的私人產品的消費表現為:
n
X xi
i 1
——對公共產品的消費表現為:X=Xi
5
第一節 公共產品理論
一、公共產品的概念及其特徵
(四)混合產品
混合產品是指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的產品。

1、購買支出

2、轉移支出
(三)按國家預算體制分類
1、中央財政支出
2、地方財政支出
27
第三節 財政支出的分類與結構
Public finance
一、財政支出的分類
(四)按國家職能分類
1、行政國防支出
2、社會文教支出
3、經濟建設支出

4、其他支出
政 (五)按國家預算支出科目分類

1、支出功能科目
2、支出經濟科目
1、公共產品是在消費過程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 公共產品的研究是界定混合產品、私人產品以及政府公共支出的 內涵的理論前提。公共產品一般不能由市場來提供,主要應通過 政府的公共支出來保障。 2、財政支出規模是政府加以運用的財政支出總量。從國內外財
財 政經濟實踐考查,受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財政支出規模呈一種 政 不斷擴大的趨勢。由於財政支出過度增長對社會經濟將產生不利 學 的影響,因此合理控制財政支出規模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

财政学考试题整理与答案

财政学考试题整理与答案

2.试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

答:财政支出增长似乎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条规律(1)政府活动扩张论,也称瓦格纳法则,指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

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2)梯度渐进增长论,也称内外因素论。

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P上升成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

特殊时期(如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公共支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会受到影响而变为急剧上升,特殊情况过后公共支出的水平往往不会回落到原来的水平而是在新的水平上进行新一轮的上升。

(3)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在发展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

(4)官僚行为增长论认为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力越大。

正因为官僚机构以机构规模最大化为目标,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超出了共用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要的支出水平。

此外,由于官僚机构通常拥有提供共用品的垄断权,在很多情况下,官僚们独家掌握着特殊信息,这就使他们能够让政治家们相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的社会收益比较高,从而实现预算规模最大化的产出。

又由于交易成本很高,拨款机构很难控制官僚行为。

1、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章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答案: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现象。

财政学第三章 财政职能

财政学第三章 财政职能

• 四、财政政策工具 • 1、税收 • 2、公共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 • 3、政府投资 • 4、公债
• 五、财政政策类型 • 1、按在调节社会总需求中发挥作用 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 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2、按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时,对经 济产生的效果不同,可分为扩张性 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 财政政策
• 3、取得的成绩 • (1)拉动了需求和GDP的增长 • (2)办成了多年想办的大事 • (3)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 • ( 4 )缩小了东西部地区间的差 距 • ( 5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 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 4、存在的问题 • (1)国债使用效益不高,出现 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 • (2)会引发财政风险
文盲率(00)
• • • • 美国0.6% 日本0.3% 中国6.72%; 2010年为4.08%
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 (2000年)
• • • • 产业 世界平均 中国 美国 德国 第一 5.2% 17.6% 1.7% 1.1% 第二 31.4% 49.4% 26.2% 28.4% 第三 63.4% 33% 72% 70.6%
• 采用政策 工具: 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所得 税、转移支付 社会有效需求
• 调节对象:民间投资
2、设计累进税率的所得税制和社 会救济、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 度,使其起到自动“稳定器”的 作用,使经济达到自动均衡。---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2
不超过1500元
• • • •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基本内容 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2.调节部门及产业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公共财政学课件第三章公共物品和服务

公共财政学课件第三章公共物品和服务

1
600
500
400
1500
2
500
400
300
1200
3
400
300
200
900
4
300
200
100
600
18
边际收益

1600

1400
S=MSC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
2
3
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19
? ●D? MB?MSB
●D甲=MB甲 ●D乙=MB乙 ●D丙=MB丙
·学校 ·有线电话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纯公共产品 ·路灯
·野生动物
·国防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10
全面理解公共产品概念
? 即便每个人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相同,他 们对这种消费的评价也未必一致。 ? 举例:国防 ? 担心外来威胁者对国防的估值比其他人 要高。
11
? 许多传统上不被认为是产品的东西具有公 共产品的特征。 ? 商业信用; ? 分配公平; ? 宾馆的星级评定信息等。
? 拥挤性的公共产品 ? 价格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31
从考察混合产品的性质出发,可以将其分为两类:
? 拥挤性公共产品 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
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 以从中获得效益的公共产品。只有在 消费者达到一定数量之前,拥挤性公 共产品的消费才具有非竞争性。该类 产品的供给,既可由私人部门通过市 场,也可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
27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财政学第三章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财政学第三章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在这点上所获取的满足程度最大。 对于投票者来说,只要从公共产品中获得 的边际收益不小于所支付的税收分额,他 就会对政府的提案投赞成票。
在政治市场上,人们怎样显示自己对公共产 品的偏好呢?有四种途径:
• 1、投票表达:包括直接投票—消费者亲自对公共 产品方案进行投票;间接投票---消费者选出代表 或议员进行投票。(这是最基本的途径) • 2、发言表达:包括书面表达---投稿给媒体或有关 部门;口头表达---游说议员、游行情愿、上街游 行等。 • 3、进退表达“以足投票”:当消费者认为某一社 区的公共产品符合自己的偏好时,就迁入该社区, 反之就迁出该社区。 • 4、反叛表达:上述方法不奏效时,在一定条件下 就会发动政变或革命以推翻现政权。
第二节 投票机制
• 一、简单多数原则 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公共选择是根据既 定的规则并通过许多人的政治交互作用而 作出的。 在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的公共选择的过程 中,不能要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取得 完全一致的意见,最常用的是“简单多数 原则”。------要求一项提案在付诸执行之 前必须拥有n/2以上的拥护者。
(三)中间投票者
公共选择的过程中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 好的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称为中间投票 者。 就是正态分布中占比例最高的选民。 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被 称作“中间投票者定理”。 中间投票者需求决定着公共支出的水平, 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赢得多数选票必 须使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一)政治均衡
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原 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产品的供给量 以及相应的税收分额的分配达成了协 议,就取得了“政治均衡”。 税收的分额是税收的价格,是事先 公布的公民所承担的税收,是政府提 供的公共产品的成本。

财政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课件PPT 蔡汉波 第 第三章 购买性支出

财政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课件PPT  蔡汉波 第 第三章 购买性支出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C 6.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3.BCD 4.ACD 5.ABCD 6.ABCD 四、判断改错题 1.(N)财政对事业性支出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混合公共 产品。 2.(N)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是指权力机关和行 政管理机关的经费支出。 3.(N)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公共工 程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4. (N)基本医疗是一种混合产品,政府免费会造成大量 的浪费。 5. (N)从长期观察,财政支出规模与行政管理费规模应 呈正相关的关系。
1.农业投资的意义 (1)农业不只是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物 质资料和工业原料的产业部门,而且具有 环境保护功能的特殊作用。 (2)农业的现代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是我国工业化的起点与基础。 (3)农业的稳定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 与农业生产者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是国 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财政学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直接用于购 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它是政府自身直接实现的支出,一般用于维持 国家机器运转和其他行政事业开支,在形式上是以政府为购买主体直 接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这类支出反映了公共部门占用社会资源的要 求,公共部门运用了这部分社会资源,就排除了私人部门运用这部分 资源的可能性。 2、事业性支出; 事业性支出是指政府为满足劳动力再生产和劳动能 力提高的需求以及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而安排的用于科学、教育、文化、 卫生等事业方面的支出。 3、社会消费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指财政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用于提供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的使用并不 创造价值,而且,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公共需 要,这是财政存在的主要依据。 4、投资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 需的资产而花费的财政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的范围包括:基础设施、 基础产业投资\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性行业、关系到国家 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的支柱产业。 5、BOT :即建设—经营—转让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指私人团 体或国际财团同意提供资金,进行建设和经营,并在一定时期内负责 设施的维修,然后将这些设施转让给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机构。

财政学第三章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论

财政学第三章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论

(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V、M的影响) 3.收入分配政策;(V与M、财政集中率) 4.价格因素;(累进税制、通货膨胀税) 5.体制因素;(计划、市场)
6.财政政策因素 (扩张、紧缩)
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论 一、财政收入分类
(一)按收入的形式分类
1.税收收入 (国家行政权收入)
2.企业收入 ( 国有 财产权收入)
3.债务收入( 国家信用 收入)
4.其他收入(事业收入;规费收入 管理收入; 公产收入)
; 罚没收入; 国家资源
(二)按经济成分分类
目前,我国经济是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导的、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结构。这必然反映到财政上 来,即财政收入按经济成份分类有来自于国营、集体、 个体、外资、中外合资企业收入。在我国经济建设的 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同,财政收入的构 成不同。
(三)收入层次分类
1.中央收入
2.地方收入
3.共享收入
二、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其衡
量指标
(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其衡量指标
1.含义:一年内财政收入的绝对量或相对量 2.衡量指标: (1)绝对量 (2)相对量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财政学第三章

财政学第三章
若:AS>AD P AS 总供求趋于平衡 AD
现实经济中,价格在短期内缺乏充分弹性 (粘性)。具体原因:工资刚性、菜单成 本、垄断等。因此短期内会产生
供求缺口
AS>AD AD>AS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需政府运用宏观 财政政策进行调 控
二、第二类市场缺陷
1、消费者偏好不合理
9
完全竞争运行结果的合理性所依赖的基本 观念之一是消费者的偏好是合理的,市场 崇尚消费者主权。 现实经济中却存在消费者偏好不合理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公众形成各自有利益诉求的 “集团”是正常的。这对社会和谐发展是有 益的。但是有两种情况不在其内:一是为利 益而勾结权力,一是以权力而谋求利益所形 成的特殊利益集团。
例如,官商勾结导致的小煤窑事件,1990年 代后期以来的100万件土地违法事件等。
改革的措施:一方面深化体制改革,约束
如果市场参与者不能平等享有所交易的商 品质量的信息 逆向选择(劣质品驱除优 质品)
如果市场参与者不能平等享有所交易商品 交易环境的信息 道德风险(信息优势 一方损害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
5、交易成本(Transaction)
运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例如了解价格 信息、谈判、签订合同、监督合同的履行 等。
另据2006年世界银行报告称,中国0.4% 的人口 掌握了70%的财富,而在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60%的
财富。因此该报告称,中国的财富集中度世界第一, 成为世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三)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该职能的目标是维持社会稳定,即社会总 供求的平衡与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具体目 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
部门利益;另一方面,应该让老百姓有自己 的利益集团,形成通畅的利益诉求渠道。例 如我国的农民。

武大龚锋财政学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武大龚锋财政学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的概念和类别
1 .外部性的概念
广义上讲,外部性就是一种第三方效应。 广义上讲,外部性就是一种第三方效应。 在标准的市场交易中,交易双方的厂商和消费者获 得交易带来的全部收益或承担相应的全部成本。有的时 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从中获得了部分收益或承担 了部分成本。此时,市场经济中便出现了无效率,因为 直接的交易者没有激励去考虑第三方的收益或成本。 所谓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未在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成本 或效益。 或效益。 当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到另一个人或企业,而 后者并没有为此付费或收费,则外部性就会出现。
(3)比较 ) 哪种组织形式更有效率? 哪种组织形式更有效率? ①在共同所有制下,如果因为联合导致企业规模扩大, 需要进行更多的监督和协调以及内部管理,从而导致 组织成本提高。此时,共同所有将比契约方式更为昂 贵。 ②如果共同经营的两项业务关联度不高,导致联合契 约的经营者不能专注于某个核心专业领域,不得不同 时兼顾两种生产和两个市场,此时,共同所有制带来 的好处也要大打折扣。 ③契约关系下的独立私人所有权中,契约可能是不完 全的,在契约的执行中一旦产生分歧,法律成本可能 非常高昂,甚至可能导致契约不可执行。 ④合并产生的共同所有权企业,将形成垄断,拥有市 场控制能力,由此带来的福利损失可能会超过外部性 消除的收益。
二、外部性与公共品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联系。
外部性和公共品有很大共性。在外部性覆盖的范围内, 也具有共同消费性和非排他性,不管外部性的受益者 或受害者是否愿意,外部性的影响是无法拒绝的。甚 至可以说,公共品是外部性的极端特例。
2.区别 .
(1)公共品提供出来能使所有人同等受益, 而外部性则不过是私人或企业活动的副产品, 是提供私人产品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对不同主 体带来的受益或成本是不同的。 (2)公共品的提供是有目的的,而外部性产 2 生者的活动目的是提供私人品,外部性的产生 是非故意的。带来外部性的人并不是故意损害 他人或为他人造福,正外部性中没有善意,负 外部性中也没有恶意。

财政学第3章

财政学第3章

(2)转移性支出的自动调节作用(政府对个人的 转移性支出) 经济过热 收入增加 失业、低于最低收入保 障线的人数减少 政府发放的失业保险金、最低生 活保障金等转移性支出自动减少 相对减少个人 的可支配收入 抑制个人需求 抑制经济过热。 经济衰退 收入减少 失业、低于最低收入保 障线的人数增加 政府发放的失业保险金、最低生 活保障金等转移性支出自动增加 相对增加个人 的可支配收入 刺激个人需求 刺激经济复苏。
以国家作为划分单位的基尼系数区段划分图
草绿色:0.25–0.29 黄色:0.30–0.34 浅橙色:0.35–0.39 橙色:0.40–0.44
粉红色: 0.45–0.49 大红色:0.50–0.54 深红色:0.55–0.59 超深红色:不少于 0.60
灰色:无资料
资料来源/view/718336.htm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体制模式。 1.政府职能范围侧重于市场失灵的空间和宏观经 济层次 2.政府职能实现手段和方式多样化
第二节
优化资源配置职能
一、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涵义
(一)什么是资源配置? (二)为什么要配置资源? (三)为什么要高效配置资源?
相对的
资源的稀缺性 绝对的
从历史上看
从现实中看
(四)资源配置的方式
市场配置
政府配置——财政承担
(五)市场配置资源一般是有效的,但存在市场 失灵 (六)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概念:财政通过自 身的收支,控制资源流向,供给公共产品,最终实 现全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职责和功能。
二、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方向和内容 (一)总的来说,方向是将资源配置于公共经济 部门;具体而言,将资源配置于以下几个方面:P58 1.将资源配置于政府各职能部门 2.将资源配置于各事业单位 3.将资源配置于生产准公共产品的企业(主要是自 然垄断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

财政学第三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财政学第三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政治家的行为和特征:
政治家在竞选时会宣布一些最能被“中间投
票人”接受的政策主张。 在收入政策方面,政治家更多地倾向于用发 行公债来代替税收。 在支出政策方面,政治家总是倾向于扩大公 共支出的规模和范围。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早在18世纪末,美国就出现了全国啤酒制造商协会、
全国棉花生产商协会等利益集团。以后,英国、法国
等其他西方国家也相继出现类似的团体。19世纪中叶, 工业化的浪潮席卷西方各国,产业、行业、职业在工 业化过程中迅速分化,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政 府职能也随之扩大,由此引起人们对政府行为的普遍 关注,各种利益集团迅速发展起来。英国企业协会、 英国造船联合会、美国制造商协会、美国商会、法国 的制造商协会、日本的经济团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
一、一致同意规则
所谓一致同意规则,也称为“一致性规则”,指 的是一项决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 才能通过的一项投票规则,是事实上的一票否决 制。 一致同意规则首次由威克塞尔和林达尔进行了系
统的描述:林达尔均衡。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所谓一致同意规则,也称为“一致性规则”,
单峰偏好放松了阿罗定理的哪个条件?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解决的是什么时侯 五、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 不会出现投票悖论 的问题 把一个人偏好曲线中,比所有邻近点都高的点定义 为“峰” 。 单峰:如果某投票人偏离他最中意的选择,不论 偏离的方向如何,他的效用都将下降,那么该投票 人的偏好是单峰的。

4[1].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4[1].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
16
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
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显然, 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
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向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来说, 它们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及其销售收入同生产成
净投资
消费
总投资
图3-1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
二、接财政功能分类
该分类过去叫按费用类别分类,费用类别的
“类”,系指国家职能的区分,又称按国家职能
所做的分类。把政府职能分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 理两大职能,那么,国家财政支出也形成经济管 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前者是经济建设费,后 者有文教、国防、行政和其他支出。共五大类:
期付出代价。
21
五、国际分类方法
在国际上,从现有的分类方法来看,大体上可 以归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理论分 类;另一类是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从理
论分类来看,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可按政府职能、
支出目的、组织单位、支出利益等标准分类。例如,
以财政支出的用途和去向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
38.3%、 12.7%、 2.7%;76-80年为59.9% 、
14.4%、 16.4% 、 5.3% 、4.0%;96-98年为 39.6% 、26.8%、 8.8% 、 14.7%、 10.1%。
12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 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 购买性支出(purchase expenditure),又称 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以有偿购买的方式取得为实 现国家各种职能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一是

财政学案例教学_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__第一节公共财政支出概论

财政学案例教学_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__第一节公共财政支出概论

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一、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扩张公共财政支出,是公共部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因此,公共支出规模反映出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

由于公共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又是公共支出的补偿来源,因而公共支出规模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1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2、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3、公共支出规模扩张(1)公共支出增长:需求角度的解释政府活动扩张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发展阶段增长理论(2)公共支出增长:供给角度的解释非均衡增长理论官僚垄断理论二、公共支出规模控制1、预算监管制度2 、零基预算制度3 、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单位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的行为。

三、公共支出结构分析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项目在总支出中的构成及其比例.1、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

转移支出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的补助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

2、经常支出与资本支出经常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资本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

如用于道路、办公楼建设的支出,用于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支出。

案例一案例名称:广东省的预算透明度有多高?——析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案例来源:根据《南方日报》2003年1月16日及《钱江晚报》2009年10月25日的报道编写案例内容:预算透明度是公民知情权发展的结果。

知情权对政务公开的要求,直接产生对政府财政预算透明度的要求。

2001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出了《财政透明度手册修订版》,对财政预算透明度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与规范,并提出了政府预算财政透明度的四项基本要求:对政府作用和责任的澄清、公众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预算编制执行和报告的公开与对真实性的独立保证.为了推动各成员国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结相关经验,发表了《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和《财政透明度问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月 , 形 成 完 写入宪法
时并举的思想
整表述
HAND ACCOUN从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党 在 过 渡 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
时 期 总 路 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线 的 完 整 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
表述
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
农业要为城市和 工业提供生活用
品和原材料
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 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 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 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 展
民族资本 不完善
HAND ACCOUNT
谈谈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可能性
HAND ACCOUNT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 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 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 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 的讲话。
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国家和社会唯一的经
HAND ACCOUNT
济基础。 显著特点: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体现: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 的统一。
HAND ACCOUNT
马克思、恩格斯在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 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的问题。
由新民主主义 划 搞 工 业 化 本完成向社会主 毛 泽 东 正 式 提 线 。 9 月 ,
国家转变为社 建 设 , 再 向 义过渡问题,而 出 过 渡 时 期 总 全 国 一 届 人
会 主 义 国 家 ” :社 会 主 义 过 不是10年后才开 路 线 和 总 任 务 。大 把 总 路 线
“两个转变”同 渡的共识 始过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 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
HAND ACCOUNT
如何理解新民 主主义社会是 一个过渡性质 的社会?
HAND“过AC渡CO时UN期T ”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列宁 的具体革命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毛泽东等共产党 人不断总结发展这建国初期民族资本的构成状况


线

20%
0.1%
70%
80%


工业资
500人以上 10人以下工 手工性质

本比重
工厂比重
厂比重
的工厂

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
出过渡HAND工和A业扩CC原大OU料工N迅业T 速品增的长市的场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HAND ACC主OU体NT
总路线
工业化 三大改造
两翼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
工业化与改造紧密结合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 生产力有机统一
HAND ACCOUNT
为什么要走一条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并举的路线呢?
HAND ACCOUNT
“我们现在能够而且应该把两种办法结合起来,一方面对不 文明的资本家无情地加以惩治;另一方面对文明的资本家,对 那些肯接受并能实施‘国家资本主义’,能精明干练地组织真正以 产品供应千百万人的大企业而对无产阶级有益的资本家谋求妥 协或向他们实行赎买。”
——列宁:《论“左派”幼稚病和小资产阶级性》(1918年)
工业化不可逾越 的原因是什么?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HAND ACCOUNT
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能造 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 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 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 都不能造。
——《毛泽东文集》
HAND个A体CCO经U济NT受小农 经济的局限,增 产潜力有限
HAND ACCOUNT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之间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期”。
——马克思
HAND ACCOUNT
马恩对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过渡时期
HAND ACCOUNT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 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 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列宁
——毛泽东:《1944年8月致博古的信》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

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 过程。即: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的设想,发展变 化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 渡。
1949.10.5 印度共和国
1949.10.6 瑞典王国
1949.10.6 丹麦王国
1949.10.6
1949.10.7 1949.10.16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 和国
瑞士联邦
芬兰共和国
建交时间 1949.11.23 1950.1.18 1950.4.1
1950.5.9 1950.5.14 1950.6.8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 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 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 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 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 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
HAND ACCOUNT
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 订货、经销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信大祥绸布店改挂公私合营招牌
常熟市公私合营利泰纱厂 1956年的领息凭证
(4)有利的国际环境
HAND ACCOUNT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为 斯大林70岁祝寿时合影
主讲人:宋晓炜
目录
一、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 主义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 新民主主义社会 是一HA个ND 过ACCO渡UNT性的
社会
2. 在过渡时期的总 路线及其理论依

HAND ACCOUNT
1949
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HAND ACCOUNT
“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 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 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
HAND ACCOUNT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 历史经验
1.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 会主HA义ND A改CCO造UNT道路
2. 社会主义改造的
历史经验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 提出,要通过合作 占有和生产来改变 私人占有和生产的 小农经济。列宁也 有过类似的论述。
1950年02月22日,中苏两国 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
中苏关系亲密期1950-1955年
HAND A1C9C5O0U年N2T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苏联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低息贷款; 援建156个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军事,能源,钢铁,机械, 国防等; 无偿提供大量技术资料和文献, 大规模派遣苏联专家来华 大力培养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等 一五计划,中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框架。
建国初中国同各国建交表
国别
建交时间
国别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联盟
1949.10.3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 共和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949.10.4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
HAN和D 国ACCOUNT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 义共和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H七A届N二D中AC全C会OUN1T951年前后 1952年9月
1953年
1954年7月
提出“稳步 党内大体 中 央 书 记 处 6 月 , 在 中 七届四中
地由农业国转 形 成 了 先 用 会 议 上 提 出 用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全会正式批
变为工业国, 三 个 五 年 计 10-15 年 时 间 基 扩 大 会 议 上 , 准 这 条 总 路
(视频)
首先,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在土 H地A改ND革A完CC成OU后N,T 党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受 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1953-1956年,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HAND ACCOUNT
HAND ACCOUN过T 渡时期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 新民主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新民主主义国家?


土地改革后,部分农民因经营不善或天灾人祸等再
过HAND次A沦CC为O赤UN贫T ,农村中开始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现象。
1950.9.14 1950.10.28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9.10.27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 1951.5.21 国
HAN政D A治CC毛和OU泽社NT东会科发学生分的析深了刻新变中化国及成发立展后趋经势济,、及 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放弃了依据过渡 的设想。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设工业化 国家的同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在中国这个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