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考点总结
202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点口腔疾病知识点每日一讲
![202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点口腔疾病知识点每日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cc3d3f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b.png)
口腔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疾病是指影响口腔健康的各种疾病,包括牙齿疾病、牙周疾病、唇腭裂等。
口腔执业医师是负责诊断、治疗和预防口腔疾病的医务人员,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口腔疾病知识。
其中,牙齿疾病是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牙齿疾病可以分为两类:牙体疾病和牙根疾病。
牙体疾病包括龋齿、牙髓病和牙体损伤等。
牙根疾病包括牙周炎、牙根尖周炎和牙周脓肿等。
龋齿是最常见的牙体疾病,它是由致龋菌作用于牙齿表面而引起的。
致龋菌主要包括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群。
致龋菌通过产生酸性物质,破坏牙齿的外硬质组织,从而导致牙齿酸蚀。
龋齿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饮食控制和口腔卫生。
饮食控制是指限制含糖食物的摄入,减少致龋菌的生长。
口腔卫生是指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
牙周疾病是牙周组织的炎症或坏死,主要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脓肿。
牙龈炎是牙龈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和疼痛。
牙周炎是牙龈炎的进一步发展,除了牙龈炎的症状外,还有牙齿松动、牙龈萎缩和牙齿长时间咀嚼疼痛等。
牙周脓肿是牙周炎的严重并发症,其特征是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和有脓液溢出。
牙周炎和牙周脓肿的治疗主要包括牙面清洁、洁牙术和抗炎治疗。
唇腭裂是口腔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特点是口腔中线没有闭合,导致唇腭之间有裂开的缺陷。
唇腭裂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唇腭裂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来修复裂开的组织,恢复口腔的正常构造。
以上是202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点的口腔疾病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作为口腔执业医师,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将帮助医师对口腔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在日常执业中,医师还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口腔疾病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和服务质量。
口腔疾病概要—重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口腔疾病概要—重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f9d19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c.png)
口腔疾病概要—重点总结一、口腔疾病的定义与分类1. 口腔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及其附属组织中的各种疾病和损伤的总称,包括牙齿、牙周组织、舌、唇、颊、口腔黏膜、口腔肌肉等。
2. 按病因分类:感染性口腔疾病、非感染性口腔疾病。
3. 按部位分类:牙齿疾病、牙周疾病、口腔黏膜疾病、唇腭裂等。
二、口腔疾病的常见症状1. 牙齿疼痛:包括龋齿、牙周炎、牙髓炎等。
2. 牙龈出血:常见于牙周炎、牙龈炎等。
3. 口腔溃疡:常见于单纯疱疹、口腔白斑、口腔肿瘤等疾病。
4. 口腔异物感:可能是牙结石、口腔黏膜病变等原因引起。
5. 口腔异味:常见于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疾病。
三、口腔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1. 临床检查:口腔疾病主要依靠口腔内窥镜、探针等工具进行临床检查,包括观察牙齿、牙龈、舌面、口腔黏膜等。
2. 影像学检查:口腔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口腔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
3. 实验室检查:口腔拭子、组织活检、血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口腔疾病的病因和诊断。
四、口腔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1. 牙齿填充和修复:包括牙齿充填、根管治疗、牙齿抛光等方法。
2. 牙周治疗:包括洁牙、牙龈刮治术、牙周病手术等治疗方法。
3. 口腔黏膜治疗:口腔溃疡、口腔白斑等疾病的治疗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和口腔美容修复。
4. 牙列矫正:采用牙齿矫正器、隐形矫正器等方法对牙齿进行矫正治疗。
5. 口腔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五、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1.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口腔疾病早期症状并及时治疗。
2. 定期洁牙: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洁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3. 合理饮食:避免过量食用高糖、高油食物,保持口腔健康。
4.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吸烟、酗酒,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5. 积极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六、口腔疾病的治疗注意事项1. 防治龋齿:注意定期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洗牙,及时治疗牙齿龋齿,减少龋齿对牙齿的侵害。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常考知识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b38b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d.png)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常考知识点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常考知识点:1.口腔解剖学:包括口腔组织的结构、牙齿的结构和种类、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等。
2.口腔病理学: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等。
3.口腔内科学:常见的口腔内科疾病及其诊断、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4.口腔正畸学:包括牙列不齐的种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5.口腔种植学:包括牙种植的适应症、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技术和术后护理等。
6.口腔颌面外科学:包括各类口腔手术的操作技术、术前术后护理等。
7.口腔修复学:包括各类牙齿修复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修复方法和技术等。
8.口腔预防保健学:包括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口腔保健知识等。
9.口腔影像学:包括常用的口腔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表现,以及对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
10.口腔药物学:包括常用的口腔药物的种类、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此外,备考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还需要熟悉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要求以及医学伦理的基本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目标和任务,确保全面复习。
2.资料整理和笔记记忆:将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3.多做习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做习题和模拟试题巩固知识,熟悉考试题型和考试规则,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4.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选用权威教材和参考书进行学习,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5.参加培训班或听课:培训班或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更系统和全面,有助于获取相关专业知识。
6.组织学习小组或参加学术讨论会:和他人一起探讨问题,互相交流和学习,有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7.定期复习和检查:定期复习已学内容,查漏补缺,强化记忆。
最后,备考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勤奋学习和不断的复习。
只有全面掌握口腔医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执业医师口腔科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口腔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4a09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5.png)
执业医师口腔科学知识点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口腔科学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作为执业医师,熟悉口腔科学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口腔科学知识点。
一、口腔解剖学知识点1. 牙齿结构:牙冠、牙根、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
2. 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
3. 口腔黏膜:颊黏膜、舌黏膜、咽黏膜等。
4. 口腔肌肉:颊肌、舌肌、咽肌等。
二、口腔疾病知识点1. 龋齿:由于细菌作用引起的牙齿组织的破坏。
2. 牙周疾病:包括牙周炎、牙周脓肿等。
3. 口腔溃疡:常见的为阿弗他溃疡,症状为口腔黏膜的溃疡和疼痛。
4. 口腔癌:恶性肿瘤,常见的类型有唾液腺癌、舌癌等。
三、口腔诊断和治疗知识点1. 口腔检查:包括观察牙齿、黏膜、龈等的情况,使用器械进行排查。
2. X射线检查:常用于观察牙齿、牙根、牙槽骨等的情况。
3. 口腔洁治:包括洗牙、刮治、冲洗等手段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4. 牙齿修复:包括补牙、根管治疗、牙齿矫正等手术操作。
5. 牙槽外科手术:包括拔牙、种植牙等手术操作。
四、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点1. 正确刷牙方法:使用牙刷和牙膏进行刷牙,注意刷牙时间和顺序。
2. 牙线和牙间刷的使用:用于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等。
3. 饮食调理:合理选择食物,避免高糖、高酸、高温刺激等对牙齿造成的伤害。
4.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
五、口腔科研知识点1. 口腔科研目的:改善口腔卫生保健水平,探索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2. 口腔科研方法: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
3. 口腔科研成果:研究新型口腔材料、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等。
综上所述,口腔科学是一门涉及口腔解剖学、口腔疾病、口腔诊断和治疗、口腔卫生保健以及口腔科研的综合性学科。
作为执业医师,深入了解并掌握口腔科学知识点对于提供优质的口腔健康服务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将不断提高口腔医学领域的技术水平,为人们的口腔健康贡献力量。
口腔医考知识点总结
![口腔医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3452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6.png)
口腔医考知识点总结一、口腔解剖学1. 口腔的解剖结构口腔主要由口腔腔隙、口腔前庭、颌弓、舌、牙齿、牙龈等组成。
口腔前庭是指舌下、颊黏膜与颊部黏膜之间的腔隙。
颌弓又分为上颌弓和下颌弓,牙齿则是口腔中的重要结构之一。
2. 牙齿的结构牙齿主要由牙冠、牙根和牙髓组成。
牙冠是牙齿的可见部分,而牙根则位于牙龈下方,与牙槽骨相连。
牙髓是牙齿内的一种结缔组织,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3. 口腔的血供和神经支配口腔的血供主要来源于上颌动脉和下颌动脉。
而口腔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所提供。
二、口腔生理学1. 口腔消化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口腔的消化主要由唾液和牙齿的作用完成。
唾液主要含有水、电解质、酶和黏液等成分,可以软化食物并促进食物的咀嚼和吞咽。
2. 唾液分泌调节唾液的分泌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交感神经通过使唾腺分泌增加,而副交感神经通过使唾腺分泌减少。
唾液分泌还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影响。
3. 口腔的免疫功能口腔黏膜和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它们可以阻止细菌和病毒侵入,并迅速清除侵入的微生物。
三、口腔病理学1. 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炎症是口腔最常见的病理变化。
常见的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2. 牙体疾病牙体疾病一般是由于口腔细菌的侵袭所引起的。
龋齿是最常见的牙体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釉质的溶解和破坏。
3.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口腔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病等。
牙周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口腔细菌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
四、口腔临床医学1. 口腔疾病的诊断口腔医生主要通过患者病史、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
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因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2. 口腔疾病的治疗口腔医生主要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治疗包括洗牙、根管治疗、拔牙等。
3. 口腔疾病的预防口腔医生主要通过口腔卫生教育、定期口腔检查等手段,进行口腔疾病的预防。
口腔疾病知识点总结
![口腔疾病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10d0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a.png)
口腔疾病知识点总结口腔疾病是指影响口腔和相关结构的各种疾病。
口腔疾病包括牙周疾病、龋齿、牙周疾病、口腔黏膜病、口腔肿瘤等。
口腔疾病对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口腔疾病的预防、症状、治疗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龋齿龋齿是口腔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由于牙齿长期暴露在酸性环境下,导致牙质的溶解和破坏,最终形成龋洞。
龋齿可以分为典型龋齿和非典型龋齿两种。
典型龋齿是指在牙齿硬组织上表现为白色斑点、棕色斑斑或龋洞等。
典型龋齿的早期症状是牙齿表面的酸腐蚀,并伴有牙齿的不适感,包括甜食物和冷热刺激时的牙痛。
非典型龋齿是指在龋洞形成前,龋齿已经影响到牙齿的生理功能,而且患者往往没有症状。
预防龋齿的关键措施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建议每日至少刷牙两次,早晚一次。
另外,定期到口腔专业医生处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检查,并且通过使用牙线和洁牙等方式进行口腔卫生保健。
减少甜食、酸果汁和高糖饮料的摄入量也可以减少龋齿的发生。
龋齿的治疗主要是以牙齿填充、根管治疗、牙套和假牙等方式进行修复和重建。
二、牙周炎牙周疾病是口腔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牙菌斑在牙齿表面长期滞留,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等一系列炎性疾病。
牙周炎的症状有牙龈充血红肿、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等。
预防牙周炎的关键措施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到口腔专业医生处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检查,并及时治疗龋齿、龈炎等疾病。
治疗牙周炎主要是以深层清洁、除菌治疗、牙周手术等方式。
同时,口腔专业医生规范指导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护理并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三、口腔黏膜病口腔黏膜病是指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炎症、免疫和代谢紊乱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口腔黏膜病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斑块、肿胀和发痒等。
口腔黏膜病的预防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刺激性食物和烟草的摄入,避免饮用过热或过冷的饮料等。
口腔黏膜病的治疗主要是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口腔专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口腔内科的知识点总结
![口腔内科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dbc9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e.png)
口腔内科的知识点总结
1. 牙齿:包括牙周病、龋齿、牙体过敏、牙磨损、根尖周炎等。
2. 口腔黏膜疾病:包括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病、口腔肿瘤等。
3. 唾液腺疾病:包括干燥综合征、腮腺炎、腺体淀粉样变性等。
4. 颞下关节疾病: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强直等。
5. 牙周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牙周脓肿等。
6. 龋齿:牙齿表面被细菌侵蚀,形成洞,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齿疼痛和脱落。
7. 牙体过敏:牙齿冷热刺激或甜食等引起的牙齿疼痛。
8. 牙磨损:牙齿因摩擦和咬合力过大而出现的磨损现象,常见于老年人。
9. 根尖周炎:牙根尖部位发生感染和炎症,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手术治疗。
10. 口臭:口腔内细菌繁殖导致的口臭问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和定期洁牙。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5ce8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0.png)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旨在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在口腔预防医学的学习和考试中,有一些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考点,包括口腔疾病的分类、预防措施、口腔卫生、口腔健康教育等方面。
一、口腔疾病的分类口腔疾病主要包括龋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颌面部肿瘤等。
其中,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的酸腐蚀牙齿组织导致。
牙周病是指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常见的症状包括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
口腔黏膜病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的炎症、溃疡等病变,常见的有口腔溃疡、扁平苔藓等。
颌面部肿瘤是指颌面部组织发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二、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口腔卫生、饮食调理、定期口腔检查等。
个人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基础,包括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
正确刷牙的方法是每天早晚各刷牙两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注意刷洗牙齿的每一个面。
使用牙线可以清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预防龋病和牙周病。
漱口可以清洁口腔,减少细菌的滋生。
饮食调理是指合理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定期口腔检查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早发现口腔问题并进行治疗。
三、口腔卫生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环节,包括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
正确刷牙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每天早晚各刷牙两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注意刷洗牙齿的每一个面。
使用牙线可以清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预防龋病和牙周病。
漱口可以清洁口腔,减少细菌的滋生。
此外,还可以使用口腔清洁剂、口腔喷雾剂等辅助清洁口腔。
四、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旨在提高公众对口腔健康的认识和口腔卫生的意识。
口腔健康教育包括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推广正确刷牙方法等。
口腔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宣传海报、口腔健康讲座、社区义诊等形式进行。
口腔主治高频考点
![口腔主治高频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62053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c.png)
口腔主治高频考点1.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2.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3.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4.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5.咀嚼肌群:①闭口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②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6.“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7.翼静脉丛:可通过卵圆孔和破裂孔等与海绵窦相通。
8.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主管颌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
9.唾液腺:腮腺(最大,主要分泌浆液),腮腺导管在颧弓下一横指处,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黏膜上,下颌下腺(浆液为主),舌下腺(最小,主要分泌黏液)。
10.逆行性牙髓炎: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
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册、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
11.慢性牙周炎的四大特征: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周附着丧失。
12.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
13.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能力很强;口腔颌面部腔、窦多,腔窦内长存在一定数量的病原菌;颌骨上有牙,颌骨骨折发生骨折段移位时,则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导致咀嚼功能障碍;易影响进食;易发生窒息;面部畸形;可伴有其它解剖部位损伤;易伴发颅脑损伤。
14.雪口病:念珠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是由一种叫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表现为口腔中白色的乳酪样团块,重时会满口白色。
患儿烦躁不安,有时有轻度发热。
15.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自身免疫性病征。
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者,称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
口腔防治知识点总结
![口腔防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2f87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e.png)
口腔防治知识点总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口腔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口腔健康除了对人的外表美观有重要影响外,还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口腔防治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口腔防治知识做个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一、口腔疾病的分类及防治方法1.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指围绕着牙齿的疾病,主要包括牙周炎和牙周病。
牙周炎是由于牙龈边缘的炎症所引起的感染,通常会出现牙龈肿胀、出血、牙龈红肿等症状。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牙周组织的严重损坏,甚至牙齿松动。
预防牙周疾病的最有效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漱口和使用牙线等。
此外,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2. 龋齿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它是牙齿表面的硬组织部分被细菌侵蚀所致。
预防龋齿最重要的一点是控制甜食和粘腻食物的摄入,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并进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3. 口腔疼痛口腔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牙龈炎、牙髓炎、牙周炎等。
对于口腔疼痛,最好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口腔健康的日常护理1. 刷牙刷牙是口腔健康的基本保障,一般建议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
刷牙时需选择适合自己的牙刷、牙膏和刷牙姿势,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很重要的。
2. 使用牙线使用牙线可以清洁牙齿之间的缝隙,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龈附近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预防龋齿和牙周病。
3. 漱口定期漱口可以清洁口腔,消除口气,保持口腔清洁和健康。
4. 定期口腔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是很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并进行治疗。
5.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于甜腻、酸性、粘腻的食物,少食用含糖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有助于口腔健康。
三、口腔卫生用品的选择1. 牙刷选择适合自己的牙刷,一般来说,成年人使用的牙刷应该是中硬度的。
儿童口腔病学考点总结
![儿童口腔病学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d5f22c102de2bd970588a4.png)
儿童口腔病学考点总结儿童牙病大纲要求:(1)第一恒磨牙的发育萌出特点(2)牙齿萌出与脱落异常(3)根尖诱导成形术(4)乳牙早失后的间隙保持(5)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拔除一、第一恒磨牙的发育萌出特点1.发育过程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2~3岁左右牙冠钙化完成6~7岁萌出于口腔内,又称为“六龄牙”2.萌出特点其初萌时髓腔大,髓角高,根管粗,根尖敞开呈漏斗状,敞开处充满牙乳头组织。
随着第一恒磨牙的萌出,颌骨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牙弓都显著生长。
萌出时牙根形成2/3,窝沟形态复杂。
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3.影响第一恒磨牙萌出的主要因素:第一恒磨牙的发育位置、方向、萌出速度和上下颌骨发育程度,以及牙列中的生理间隙和乳牙末端平面型等。
开始萌出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牙轴向远中倾斜,下颌第一恒磨牙牙轴向近中倾斜。
随着萌出,上颌第一恒磨牙向近中倾斜,下颌第一恒磨牙牙轴与咬合平面垂直,紧贴第二乳磨牙远中。
如果乳磨牙早失未做间隙保持器或乳磨牙邻面龋未进行修复治疗则可能使缺牙间隙缩小,第二前磨牙萌出受阻。
第一恒磨牙萌出不仅使咀嚼面积大为增加,而且树立了支持颌间高度和保持上下牙弓近远中(牙合)关系的主要支柱。
随着乳磨牙的替换及剩余间隙的利用,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的暂时性远中关系可转为中性关系。
因第一恒磨牙萌出最早,矿化程度差,(牙合)面窝沟深,较易患龋,龋病进展快,因而应及早进行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发生。
二、牙萌出与脱落异常(一)牙齿萌出过早(二)牙齿萌出过迟(三)牙齿异位萌出(四)牙齿脱落异常(一)牙齿萌出过早早萌指牙齿萌出的时间超前于正常萌出的时间,而且萌出牙齿的牙根发育不足根长的1/3。
(1)乳牙早萌:多见于下颌中切牙。
诞生牙:婴儿出生时就有的牙齿(多数属于正常牙,少数为多生牙)。
新生期牙:出生后30天内萌出的牙齿。
乳牙早萌特点早萌乳牙牙冠形态基本正常,但釉质牙本质薄并钙化不良。
牙根尚未发育或很少发育。
口腔大临床知识点总结
![口腔大临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8152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0.png)
口腔大临床知识点总结口腔大学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和治疗口腔颌面部疾病。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最具特点的部位之一,因此口腔颌面部疾病在医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本文将从口腔大临床知识点出发,对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牙周病学牙周病即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牙周炎、牙周炎、牙槽骨炎等。
牙周病的病因复杂,一般包括牙菌斑、牙石、牙列不齐、牙齿畸形、咀嚼肌功能异常等。
临床上,牙周病的症状主要包括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
治疗时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教育、牙面清洁、抗炎治疗、外科手术等。
二、口腔颌面部肿瘤学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
常见良性肿瘤包括口腔粘膜下纤维瘤、颌骨骨巨细胞瘤等;常见恶性肿瘤包括舌癌、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等。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症状主要包括口腔肿块、颌面部畸形、牙齿松动、颌骨疼痛等。
治疗时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三、颌面部畸形学颌面部畸形主要包括颌面骨错位、牙齿错位等。
颌面部畸形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常见的颌面部畸形包括唇裂、腭裂、牙合不正、牙列不齐等。
治疗时主要包括正畸治疗、手术矫正等。
四、口腔颌面部外伤学口腔颌面部外伤主要包括牙齿骨折、颌骨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外伤的病因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
治疗时主要包括复位、固定、手术修复等。
五、口腔颌面部感染学口腔颌面部感染主要包括口腔感染、颌面部软组织感染、颌骨感染等。
感染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治疗时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手术引流、抗炎治疗等。
六、牙体牙髓疾病学牙体牙髓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龋齿主要是由于细菌作用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的溶解,牙髓炎是由于龋齿、外伤等因素引起的牙髓组织的炎症。
牙体牙髓疾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龋坏、牙痛、牙齿敏感等。
治疗时主要包括洁牙、充填、根管治疗等。
七、口腔颌面部疼痛学口腔颌面部疼痛主要包括牙痛、颌面部疼痛等。
口腔考研必背知识点
![口腔考研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9509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7.png)
口腔考研必背知识点一、口腔基础科学知识:1.口腔组织学知识,包括牙齿的结构、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等。
2.口腔生理学知识,包括口腔的分泌功能、咀嚼功能等。
3.口腔病理学知识,包括口腔疾病的分类、发病机制等。
二、口腔诊断学知识:1.口腔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包括龋病、牙周疾病、口腔粘膜病等。
2.口腔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X线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3.口腔疾病的鉴别诊断,包括不同类型的口腔疾病的鉴别和诊断方法。
三、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1.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手术钳的使用、缝线的结扎技术等。
2.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包括出血、感染等。
3.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包括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创面护理等。
四、口腔种植学知识:1.口腔种植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种植体的选择、种植体的植入方法等。
2.口腔种植学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包括植体脱位、感染等。
3.口腔种植学的修复方法和材料,包括种植体的修复、义齿的修复等。
五、口腔修复学知识:1.口腔修复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常见修复材料的选择、固定修复的步骤等。
2.口腔修复学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包括修复材料的失效、修复体的损坏等。
3.口腔修复学的种类和适应症,包括固定修复、可摘修复等。
六、口腔正畸学知识:1.口腔正畸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正畸器的选择、矫治力的施加等。
2.口腔正畸学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包括活动性牙齿、正畸器的松动等。
3.口腔正畸学的种类和适应症,包括固定正畸、可摘正畸等。
这些知识点是口腔考研的重点和难点,考生应该牢固掌握,并在备考过程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腔临床技术水平。
中医口腔科学知识点总结
![中医口腔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b517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4.png)
中医口腔科学知识点总结
1. 中医口腔科学的概述
中医口腔科学是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口腔科学的一个学科,旨
在探索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中医口腔科学强调
整体观念,将人体各部分的健康联系起来,认为口腔健康与全身健
康密切相关。
2. 中医口腔疾病的分类
根据中医理论,口腔疾病可分为虚实两种类型。
其中,虚证口
腔疾病常表现为口干、舌质淡红、脉细欲大等症状;实证口腔疾病
常表现为口腔溃疡、口臭、舌质红、苔黄等症状。
3. 中医口腔诊断方法
中医口腔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通过望舌色、
闻口臭、问病史、切脉等方法,医生可以获取口腔疾病的相关信息,辅助诊断并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4. 中医口腔治疗方法
中医口腔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治疗常采用
口服中药、中药外敷等方式,通过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口腔疾
病症状。
针灸疗法常针对具体病症,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治疗口腔疾病的效果。
5. 中医口腔预防方法
中医口腔预防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口腔清洁等。
中医
认为,饮食健康对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推荐多摄入清淡、富含维生
素的食物。
此外,定期刷牙、漱口、使用漱口水等保持口腔清洁也
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
6. 中医口腔科与西医口腔科的区别
中医口腔科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注重平衡阴阳、调和
气血;而西医口腔科更多关注口腔疾病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学知识,以及手术和药物治疗。
以上是中医口腔科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和了
解有所帮助。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cc89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8.png)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作为医学口腔医学领域的知识总结,我们将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口腔解剖学、口腔疾病、口腔卫生、口腔修复和口腔预防。
以下是详细内容。
口腔解剖学是了解口腔内部结构和相关组织的学科。
其中包括牙齿、牙齿周围组织、舌头、咽喉、腭、颊等。
牙齿是口腔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由牙冠和牙根组成。
牙冠是口腔可见的部分,覆盖有牙釉质。
牙根则嵌入牙槽骨中,通过牙齿周围组织与颌骨连接。
口腔疾病是指影响口腔健康的各种疾病。
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疾病和口腔癌等。
龋齿是牙齿表面的细菌引起的病变,它会导致牙齿组织被侵蚀和腐蚀。
牙周疾病是指影响牙齿周围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等。
口腔癌是口腔组织中恶性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可出现在口腔各个部位。
口腔卫生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漱口和使用牙线。
刷牙是每天清洁牙齿和牙龈的基本方法,应使用软毛刷和牙膏。
同时,漱口可以清洁口腔其他部位,防止细菌滋生。
使用牙线可以清理牙齿间的细菌和食物残渣。
口腔修复是恢复和重建受损牙齿和口腔组织的过程。
常见的口腔修复方法有牙齿充填、牙冠和固定桥等。
牙齿充填是用合金或复合树脂材料填充龋齿空洞,恢复牙齿功能。
牙冠是一个完全覆盖受损牙齿的人工修复体,可以改善牙齿外观和牙齿咬合功能。
固定桥是将人工牙齿固定在健康的牙齿上,取代缺失的牙齿。
口腔预防是防止口腔疾病发生的重要方法。
除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合理的饮食也对口腔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减少糖分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可以降低龋齿的风险。
总之,医学口腔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口腔解剖学、口腔疾病、口腔卫生、口腔修复和口腔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保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为读者们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
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
![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aa4d8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9.png)
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1.混合牙列期: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乳牙、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2.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此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3.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方面均发生变化4.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动拔除,是我国成人丧失牙的首位因素。
5.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
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6.交界性肿瘤:有些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例如成釉细胞瘤,多形性瘤,状瘤等,对于这些肿瘤必须采用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案。
7.复发性XXX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明明灼痛感,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疡,具有周期性、重复性、自限性8.揭皮试验阳性:天疱疮时,若揭去疱壁,常会一并无痛性地揭去邻近外观正常的皮肤,留下一鲜红色的创面的现象9.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体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自身免疫性病征。
10.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牙能够承受咬合力而不会破碎的特定形。
固位形是使充填体能保存于洞内,承受更力后不移位、不脱落的特定形状。
1.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即为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2.口腔安康标准是:牙齿干净,无龋洞、无痛疼感,牙龈色彩正常,无出血现象。
1、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地区。
2、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两条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3)等分。
2024年执业医师口腔科高频考点精要
![2024年执业医师口腔科高频考点精要](https://img.taocdn.com/s3/m/1f7395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4.png)
2024年执业医师口腔科高频考点精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知识: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材料学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理解口腔疾病的基础,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常见口腔疾病:包括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
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3. 口腔颌面部感染:包括智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面部间隙感染等。
这些感染疾病的病原体、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是需要熟练掌握的内容。
4. 口腔颌面部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骨折、颞下颌关节损伤等。
这些损伤的处理原则、手术方法、术后护理等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5. 口腔修复与正畸:包括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等。
这些修复和正畸方法的原则、适应症、禁忌症等是需要掌握的内容。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归纳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20918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6.png)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归纳口腔医学是一门涉及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专业。
作为一名口腔医师,掌握以下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1. 口腔解剖学:了解口腔的解剖结构,包括牙齿、牙周组织、颌骨、口腔黏膜、舌、唾液腺等。
2. 口腔生理学:研究口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咀嚼、吞咽、语言等。
3. 口腔病理学:掌握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包括龋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口腔肿瘤等。
4. 口腔微生物学:了解口腔内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口腔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5. 口腔诊断学: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MRI)和实验室检查等。
6. 口腔治疗学:熟悉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如补牙、拔牙、根管治疗、牙齿矫正、义齿修复等。
7. 口腔预防学:掌握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口腔卫生宣教、氟化物应用、窝沟封闭等。
8. 口腔修复学:了解牙齿缺失后的修复方法,如固定桥、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等。
9. 口腔正畸学:研究牙齿和颌骨发育异常的矫正,包括牙齿排列不整、颌骨发育不对称等问题。
10. 口腔外科:掌握口腔颌面部的外科手术技术,如牙槽外科、颌骨外科、口腔肿瘤手术等。
11. 口腔材料学:了解各种口腔修复材料的性质、选择和应用。
12. 口腔影像学:熟悉口腔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解读。
13. 口腔药理学:掌握口腔治疗中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副作用。
14. 口腔急诊学:了解口腔急诊的处理原则,如牙痛、牙外伤、口腔出血等。
15. 口腔公共卫生学:掌握口腔健康在公共卫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口腔疾病流行病学。
16. 口腔伦理学:了解在口腔医疗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规范。
17. 口腔医学研究方法:掌握口腔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等。
18. 口腔医学法律法规:了解口腔医疗实践中的法律法规,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安全。
作为一名口腔医师,不仅要掌握上述知识点,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临床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
口腔综合背诵知识点总结
![口腔综合背诵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053b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9.png)
口腔综合背诵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口腔基础知识1.1 口腔解剖学1.1.1 口腔的组成- 口腔包括口腔腔、腭腔、舌、颊部和唇等组成。
1.1.2 口腔的结构- 口腔的内部有口腔黏膜、齿列、舌、牙龈等结构。
1.1.3 口腔的血管和神经- 口腔血管主要有颌面动脉和颏下动脉,口腔神经主要有三叉神经和颈神经丛等。
1.2 口腔疾病的分类1.2.1 口腔感染性疾病- 口腔感染性疾病包括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等。
1.2.2 口腔免疫性疾病- 口腔免疫性疾病包括口腔溃疡、牛皮癣等。
1.2.3 口腔肿瘤- 口腔肿瘤包括口腔癌、舌癌等。
第二部分:口腔常见疾病2.1 龋病2.1.1 龋病的病因- 龋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食物残渣、细菌、口腔酸度和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
2.1.2 龋病的症状- 龋病的症状主要包括牙齿疼痛、牙齿变色、龋齿等。
2.1.3 龋病的治疗- 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洁牙、充填、镶牙等。
2.2 牙周病2.2.1 牙周病的病因- 牙周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细菌感染、牙菌斑、牙石等。
2.2.2 牙周病的症状- 牙周病的症状主要包括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牙周袋形成等。
2.2.3 牙周病的治疗- 牙周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洁牙、手术治疗等。
2.3 口腔溃疡2.3.1 口腔溃疡的病因- 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等。
2.3.2 口腔溃疡的症状- 口腔溃疡的症状主要包括口腔疼痛、溃疡形成等。
2.3.3 口腔溃疡的治疗- 口腔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口腔清洁、药物治疗等。
第三部分:口腔预防保健知识3.1 口腔卫生3.1.1 牙齿刷洗- 牙齿应每天刷牙两次,每次两分钟,使用软毛牙刷。
3.1.2 牙线使用-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去除牙菌斑。
3.1.3 漱口- 使用含氟漱口水预防龋齿。
3.2 饮食保健3.2.1 合理饮食- 避免食用高糖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2.2 饮水- 饮用开水清洁口腔,预防口臭。
3.3 定期复诊3.3.1 牙齿检查- 定期去口腔医生处接受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
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f2761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d.png)
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口腔内科考试重点一、解释1.口腔流行病学:口腔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根本原理和方法,讨论人群中口腔安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究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口腔安康目标和规划,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供应依据的科学。
2.氟牙症:又称斑釉牙。
是牙在发育期间,长期承受过量的氟,使成釉细胞受到损害,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3.指数:说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
是起到指标作用或指示作用的标识用一组数值说明龋病在个体或群体中的临床表现,用数量等级和标准方法来说明和比拟龋病的范围及严峻程度。
4.恒牙龋失补指数(DMFT、DMFS):龋-已龋坏未充填的牙、失-因龋丢失的牙、补(Filled)-因龋已充填的牙5.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dmfs):龋-已龋坏未充填的牙、失(missing)-因龋丢失的牙、补(filled)-因龋已充填的牙6.龋均: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
7.龋面均: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
龋均和龋面均: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峻程度。
8.患龋率(cariesprevalencerate):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9.龋齿发病率: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10.菌斑指数PLI:依据牙面菌斑的厚度记分而不依据菌斑掩盖面积记分。
用于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和衡量牙周病防治效果。
11.牙龈指数GI:该指数只观看牙龈状况,检查牙龈颜色和质的转变,以及出血倾向。
1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包括简化软垢指数DI-S和简化牙石指数CI-S。
可以用于个人,但主要用于人群口腔卫生状况评价。
13.社区牙周指数CPI:其特点是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安康状况,也反映牙周的治疗需要状况,且操作简便,WHO推举作为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指数。
14.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疾病考点总结龋病龋病的概述·定义:一种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病因学:四联因素学说牙菌斑—龋病发病最重要因素获得性膜形成和细菌初期聚集—细菌迅速生长繁殖—菌斑成熟处理要点药物疗法充填健康指导有效控制菌斑,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次刷牙2~3分钟。
正确使用牙线,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
控制蔗糖的摄入量,少吃精制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如蔗糖、饼干、糕点、含糖饮料等。
纤维素性食物如蔬菜、肉类等,对牙面有机械性摩擦和清洗作用,而且不容易发酵,有阻抑龋病发生的作用。
指导患者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龋病。
急性牙髓炎病因感染牙齿发育缺陷、牙折、楔状缺损、牙隐裂药物、充填材料和方法选用不当钻磨牙齿时产生的高温症状——疼自发性、阵发性痛疼痛常在夜间发作放射性或牵涉性痛温度刺激使疼痛加剧,化脓期时,冷刺激可使疼痛缓解鉴别诊断深龋:不疼三叉神经痛:扳机点处理要点应急处理牙髓治疗牙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成形术根管治疗慢性龈缘炎患者常在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一般无自发性出血。
有些患者有牙龈肿胀不适及口臭等症状。
游离龈和龈乳头呈鲜红或暗红色,龈缘变厚可出现糜烂和肉芽增生,龈乳头变圆钝,质地松软,触之易出血。
龈沟探诊深度可达3mm以上,形成龈袋,但无附着丧失。
处理要点洁治术消除造成菌斑滞留和刺激牙龈的因素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1%过氧化氢溶液或0.12%~0.2%氯己定溶液,每日含漱2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健康指导】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复查和预防性洁治,以巩固治疗,防治疾病的复发。
慢性牙周炎牙龈红肿,刷牙或进食时易出血,少数有自发性出血。
牙周袋的形成、附着丧失、牙周脓肿。
晚期可出现牙齿松动、移位。
X线片可见牙槽骨水平型和垂直型吸收。
处理要点控制菌斑,清除牙石,洁治术,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局部药物治疗:1%过氧化氢溶液或0.12%~0. 2%氯己定溶液、复方碘甘油、派丽奥牙周手术治疗松牙固定术拔牙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
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或出现急性症状者(如牙周脓肿),可口服应同时治疗全身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周期性复发有自限性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病因不清轻型口疮好发于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黏膜;直径5~10mm;“黄、红、凹、痛”;10~14天,有自限性;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重型阿弗他溃疡(腺周口疮)溃疡大而深;直径大于1cm;深达黏膜下层腺体及腺周组织;初发于口角,逐步向口腔后部蔓延;病程一至数月,有自限性;预后可能有瘢痕;影响言语及吞咽;常伴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和腺周口疮病损局部区域的淋巴结肿痛。
口炎型口疮(疱疹样阿弗他溃疡)成年女性,小而多,散在分布(满天星);直径小于2mm;邻近溃疡可连成片;疼痛较轻型重;可伴全身症状。
鉴别诊断白塞病(Behcet’s disease)口、眼、生殖器三联征皮肤:结节性红斑、毛囊炎及针刺反应阳性。
创伤性溃疡有创伤因素处理要点局部治疗: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
深大的腺周口疮经久不愈,曲安奈德混悬液或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0.5~1ml,加入2%普鲁卡因0.3~0.5ml在溃疡基底部注射。
全身治疗:对因治疗、减少复发、争取缓解。
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
中医中药。
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
口腔白斑病口腔白斑病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以白色为主的斑块或斑片,不能擦去,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癌前病变。
病因吸烟等理化刺激念珠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全身因素: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临床表现1.均质型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轻度隆起或高低不平。
表面呈皱纸状,或出现细小裂纹。
无自觉症状,或有粗涩感。
2.颗粒型(颗粒结节状白斑)颊黏膜口角区多见。
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致黏膜表面不平整,病损间黏膜充血,似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患者可有刺激痛。
本型白斑多数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疣状型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
除位于牙龈或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结,损害区粗糙感明显。
4.溃疡型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可有或无局部刺激因素。
患者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处理要点卫生宣教、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监测和预防癌变保守治疗: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0.1%~0.3%维A酸软膏局部涂布维生素A每次2.5万单位,每日3次,口服手术切除智齿冠周炎18~30岁的青年人。
炎症初期自觉患侧磨牙后区胀痛不适,当进食、咀嚼、吞咽时疼痛加重;病情加重可出现自发性、放射性跳痛;若炎症侵及咀嚼肌引起反射性肌痉挛,出现张口受限。
全身症状可有畏寒、发热、头痛、白细胞总数稍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局部检查可见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智牙周围牙龈红肿,龈缘糜烂,龈袋内可挤压出脓液。
患侧颌下淋巴结肿胀、压痛。
处理要点冲洗上药0.12%~2%洗必泰根据局部炎症及全身反应程度,选择抗生素类药物及全身支持疗法。
冠周脓肿形成或有并发症者,应及时转专科医院治疗。
口腔保健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的内容妊娠前育龄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内疾病或隐患。
妊娠期>>提供口腔健康知识>>注重口腔健康维护>>注意膳食营养平衡>>避免不良刺激,慎重用药:12周内药物致畸敏感口腔就诊时机 4~6个月婴儿期口腔保健的内容和方法保持口腔清洁:清除牙菌斑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
避免致龋菌早期定植:变形链球菌感染窗口期是19~31个月预防早期婴幼儿童龋(ECC)关注颌面部生长发育首次口腔检查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幼儿期口腔保健的内容和方法养成良好口腔清洁习惯不建议3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3岁及3岁以上儿童使用儿童含氟牙膏刷牙,每次用“豌豆”大小的量。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补充氟化物定期检查和治疗乳牙龋:半年一次预防乳牙外伤学龄儿童口腔保健的内容和方法养成良好口腔清洁习惯:3~6岁,家长帮助,6岁以上,家长监督。
及时治疗乳牙龋保护好第一恒磨牙戒除口腔不良习惯积极防治错颌畸形积极治疗牙龈炎预防牙外伤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内容和方法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注重个人口腔卫生:刷牙、漱口使用间隙刷、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年一次及时修复缺失牙龋病的预防孕妇的营养状况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限制含糖食品的摄入,蔗糖致龋能力最强,山梨醇、木糖醇是防龋的糖代用品。
氟化物防龋(1)饮水氟化:适宜氟浓度0.7~1mg/L之内(2)含氟牙膏窝沟封闭预防点隙裂沟龋。
牙萌出后4年之内。
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为最适宜封闭的年龄。
牙周病的预防菌斑控制:刷牙、牙线和牙间刷定期洁治破除不良习惯:吸烟、咬粗硬物品、单侧咀嚼习惯、不良刷牙习惯、口呼吸等均可造成牙周组织损害。
错颌畸形的预防人工哺乳时,婴儿以半坐位较为合适,奶瓶位置不可过分压迫上颌或下颌,奶头开孔大小要适宜,要定时定量喂奶,防止养成吮吸、吮指等不良习惯。
注意经常调换婴儿的睡眠姿势。
治疗鼻咽部疾病。
及时纠正口腔不良习惯。
给予儿童有相当硬度又易消化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等。
早期充填患龋的乳牙,缺失的乳牙做间隙保持器。
多生牙及有恒牙胚的滞留乳牙,应及时拔除。
定期口腔检查,替牙期儿童至少半年1次。
口腔癌的预防定期口腔检查对40岁以上的长期吸烟且吸烟量在20支/日以上者,既吸烟又饮酒者,大量嚼槟榔者,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白斑病变时间较长,位于舌缘、舌腹、口底以及口角部位,呈疣状颗粒型、溃疡或糜烂型的白斑,应定期复查。
减少致病因素,戒除烟、酒,防护光辐射,不食用过热食物和饮料。
避免不良刺激,及时拔除残根、残冠,调整锐利牙尖和义齿锐缘。
发现以下情况及时转院检查(1)口腔溃疡2周以上未愈合。
(2)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和发暗的斑。
(3)口腔与颈部有异常的肿胀和肿大的淋巴结。
(4)口腔不明原因的反复出血。
(5)面部、口腔、咽部和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