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圈和水循环复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PPT课件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PPT课件

水气输送
降水
植物蒸腾 蒸 发
下渗 下渗
地下径流
降水
蒸 发
二、水循环分类与水循环环节 1、按照发生的空间可以把水循环分为:
陆上内 循环 海上内 循环 海陆间 循环
大气中86%的水汽量由海洋提供,每年从海洋 中蒸发的水汽约45万立方千米,其中仅有10% 的水汽随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成雨雪。 参与的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哪一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 的 行 星
考考你:
1、地球号称“水的行星”,但是为什么还存 在着水资源危机呢?
2、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通常是指哪些 水体?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据水利部统计,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 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 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 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 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岛、大 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 唐山:极度缺水城市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第二单元第五讲水圈和水循环(共70张PPT)

第二单元第五讲水圈和水循环(共70张PPT)
第32页,共70页。
(2)根据一条(或一组)等高线确定河谷,判定河流流向。
河流在山谷中流动,河流流经处的地势比两侧低。只要
知道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 即从等高线的弯曲处流来。
第33页,共70页。
(3)根据城市布局,判断河流流向。 城市合理规划最主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区与住宅区的区位, 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食品厂等)应位于住宅 区的上游;会产生水污染的工厂(如电镀厂、化肥厂等) 应位于住宅区的下游;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处
第57页,共70页。
②天气:
第58页,共70页。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 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第15页,共70页。
(2)农林措施:
“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
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但是,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 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 节作用。

补给 补给特 主要影响因 我国主要
季节 点

分布地区
①稳定 ②一般 全年 与河流 有互补 作用
①地下水补 普遍,
给区降水量 (西南喀
②地下水位 斯特地
与河流水位 区,济南
的相互位置 小清河
关系
源头)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第29页,共70页。
[指点迷津]
(1)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并不都是相互的,如:正 常情况下河水与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但如果河床高于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 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 恶劣的后果。

水圈和水循环PPT课件

水圈和水循环PPT课件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 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
1 海陆间大循环
2 陆地水循环 3 海洋水循环
下一页
凝结
植 物 蒸 腾降 水蒸发Fra bibliotek凝结 降水
水气输送
蒸发 陆地水
返回
凝结 降 水
水汽输送
凝结
蒸发
凝结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江河 汇聚
蒸发 海洋
第三节
一.水圈的组成
水圈和水循环
在地球全部的水储量中,淡水仅 占2.526%,而且绝大多数又以冰 川形式存在于极地高纬度和高海 拔地区。
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 资源很少,因此节约用水和保
护水资源已成当务之急。
思考: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这么 有限,那么,随着人类对淡水 的利用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淡 水资源岂不是很快就枯竭了吗 ?淡水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呢?
返回
降水
地下径流
下渗
凝结 降 水
蒸发
凝结 降水
水气输送
蒸发 海洋
返回
水循环的意义
1. 实现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联系,促进 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 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 要的调节作用。
3. 流水侵蚀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4. 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三.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 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 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布下了 水雷阵,同时派出强大的军舰, 日夜巡逻防守,真可谓固若金 汤。哪知道德军潜水艇神不知, 鬼不觉的出现在地中海,给英 军以突然袭击。原来德军早已 掌握了该地区一重要的地理现 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 军忽略了。你认为德军是如何 抵达地中海的?

水圈与水循环第一课时课件.ppt

水圈与水循环第一课时课件.ppt
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
陆地水体包括:
地下水
河流水 冰川水
湖泊水
生物水
冰川水 > 地下水 > 永冻土底冰 > 湖泊水 >河水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
量的2.56%,其中70%左右被冻结在
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
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
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 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
下径流 。
(4)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 补充 、 更新 ,使水资
源得以再生。
(5)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 B ,人 类影响最大的是 D ,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 A、C (填字母代
号)。
水循环的意义
假如我是一滴水,
水圈
可 1、以汇实入现渤四海的大浪圈花层, 的相互联系
可以化为喜马拉雅山顶的彩虹,
汛期: 夏季 典型分布区: 我国西部的高原高山地区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流量(立方米) 700
夏汛
600
500 400 300
积雪融水补给 春汛
200
100
0
雨水补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特点: 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典型分布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4、湖泊水补给
(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
措施有
(A)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经典例证】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填出海陆间循环各个环节名称:
A.蒸发 ,B.水汽输送 ,C. 降水 ,D.地表径流 和地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PPT课件1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PPT课件1
2.536%
_______、 ________等 地表水: _____、 ↑ ↑ 陆地淡水主体 目前人 _________ ←类直接 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利用的 水资源

地球上水的组成
海洋水 96.538 0.935 0.001 2.526 湖泊咸水和地 下咸水 大气水 陆地淡水
世界淡水的组成
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甲为:________ ___,乙为:________ ____,丙为________________
探究性课题:
1
2
3
长江干支流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环节?
跨流域调水 在一定

空间:
华北、西北少;南方多
时间: 夏、秋多;冬、春少 修建水库

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2.536%
河流水 、 湖泊淡水 _____、 _______ ________等 地表水: 冰川 ↑ ↑ 陆地淡水主体 目前人 浅层地下水 _________ ←类直接 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利用的 水资源

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 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合理利 用有限的水资源。
活动:
河流补给 1、概念: 河水的来源 雨水补给 2、类型: 冰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二、水循环
1、水循环的含义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 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分为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的类型:
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 降水、下渗、径流运动(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意义:
(1)联系四大圈层,促进地球上各种水 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 的热量传输。 (3)水循环过程中还进行着势能和动 能的转换,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改造 着地表形态。 (4)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专用)PPT课件

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专用)PPT课件
2.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和大洋西岸的洋 流性质有什么不同?
3.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与南半球有什么不 同?
4.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的洋流流向有什么 不同?
.
26
.
27
世 海区
洋流分布规律

洋 中低纬度海 流 区(除北印 分 度洋海区)
1.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 顺时针方向流动
.
9
“能量 调节器”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放热
吸热
•热→蒸发→吸热 . •冷→凝结(凝华)10 →放热
促使地表各种 化学元素的迁移
“物质传
送带”

.
11
地表形态
V形谷 ““地表雕形态塑雕家塑家””
.
12
讨论2
既然水是可循环再生的资 源,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的更新速度 —资源型缺水
例1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 增温、增湿 温和多雨
智利风光
例2 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降温、减湿 气候干旱气温较低
.
32
试分3
2.洋流对生物分布的影 响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世界著名渔场多位于
寒、暖流交汇处 上升34 流海域
世界四大渔场
东格A陵兰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
5
动动手
写出各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海上内循环:海洋蒸发
降水
陆上内循环:陆地蒸发(蒸腾)


海陆间循环:
.
6
活动!!
人类活动或多或少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结合水 循环原理,分析下裂现象并回答问题: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2. 运 用 水 循 环 的 原 理 , 分 析 常 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水圈与水循环复习课件( 共46张PPT)

水圈与水循环复习课件( 共46张PPT)

硬底化地面 / 森林破坏 / 地表破坏
雨量
降雨后短时间增加地表径流
长期来看蒸发量和下渗量都减少 气候趋向干旱,生态趋向恶化
前 后
硬底化地面前后河流水位变化
归纳总结: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人工降雨
植被破坏 地面硬底化
植被破坏 地面硬底化
修建水坝 植被破坏 地表破坏 地面硬底化
开采地下水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 河道特征有关
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 低与高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 度等有关
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 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 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 地下水
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第三部分: 河流的水文特征 与水系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 积的大小
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 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农林措施 ①“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 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 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其他措施 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 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水圈与水循环ppt.

水圈与水循环ppt.
咸 水 淡 水
河流水 湖泊水 沼泽水 土壤水 生物水 冰川水
大气水 (0.oo1%) 海洋水 (96.538%) 陆地水
矿 化 度 气态水 液态水 固态水 相态
水Hale Waihona Puke 空间 分布水循环的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蒸发、 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连续运的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 过程 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
凝结
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 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换 B、“三峡”地区水能源是太阳能转化为水体的势能 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 D、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
C
课堂小结:
一、水圈: 1、水圈的概念 2、水圈的组成水体 二、水循环: 1、水循环的概念 2、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形成原因 3、水循环的意义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产生影响的环节
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佳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 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 一个巨大的错误,你知道错在 什么地方吗?违背了地理学中 的什么原理?
1、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 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形成水循环的原因:

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 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 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 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

水循环的意义
a、促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
维持全球谁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的意义 b、改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意义
c、调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之 间的热量传输

3.1水循环 (共31张PPT)

3.1水循环 (共31张PPT)

答:砂田覆盖层增加地表粗糙度,可以削减地表 径流,增加下渗量。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 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答:通过对比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曲线,可以 发现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随季节变化趋势较为 相似,但是砂田的蒸发量总是小于裸田的蒸发 量,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 蒸发量。
典例: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3)海上内循环
发生范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蒸发,降水 特点: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的近十倍
典例: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水是如何从大海飞 上天空?又回到海
洋的?
3.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和重力。
简图记忆
人类能够干预和控制水循环哪些环节?
(1)海陆间循环
发生范围:海洋与陆地之间 主要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
渗,地下径流 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
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2)陆地内循环
发生范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特点: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 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答:从图3.5可知,在同一深度上,砂田的土壤含水量 总是大于裸田,说明砂田覆盖层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 综上可知,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下渗、蒸发、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砂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下 渗、抑制蒸发、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 (5)影响下渗
铺设渗水砖
路面硬化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 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 这就是砂田(图3.3)。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 质较好。

水圈和水循环ppt课件

水圈和水循环ppt课件
D.唐古拉山的冰雪融水 2.为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 主要措施 是 ( D )
A兴建水库 B节约用水 C植树造林 D跨流域调水 3.参与水体循环数量最大水循环的是( C )
A.海陆间大循环 B. 陆地循环 C.海洋循环 D.生物循环
58
P
M
N
B
E
C
F D
A
(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太__阳__辐__射____
海陆间循环
12
5、水循环的类型
凝结
水汽输送
凝结
蒸发


凝结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降水 入 渗 地下径流
江河 汇聚
海陆间循环
蒸发 凝结
蒸降
海洋 发 水 海洋
海上内循13环
5、水循环的类型
腾植 物 蒸
凝结
蒸 发
凝结
水汽输送
凝结
蒸发


凝结 凝结
水汽输送
蒸蒸 降 发腾 水
地表径流
河湖水 降水 入 渗
植物
地下径流
1
4
7
10
12(月)
45
辨一辨
2、下列两条曲线分别是与河流相连的湖泊上游和下游年径流量变 化曲线,哪条曲线反映湖泊下游河流径流状况?为什么?
Y 流量 A
24
B X月份
6 8 10 12
B,由于湖泊对河流的削峰补枯作用,径流季
节变化较小。
46
小结1:
河流补给类型 流量变化特点
河流分布
雨水补给
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 世界绝大部分地区 而变化
21
水库蓄水后,库区上方的空气湿度相比周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步:定洋流流向,看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等 温线凸出方向为洋流的流向,即“凸向为流向”。
[活学巧用·大冲关] 3.读图,回答(1)~(3)题。
(1)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乙是 ( )
①风海流 ②暖流 ③寒流 ④补偿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若AB线为30°纬线,且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例2] (2011·浙江高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下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表”。据此完成下列 问题。
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 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解析] 本题主要借助区域图及表格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 成因,意在考查考生的区域定位能力、从图及表格中获取有 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 能力。圣劳伦斯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因此降水的 季节变化对其流量变化有较大影响,而根据表格中甲、乙两 地的降水资料可知,甲、乙两地的降水的季节变化都较小, 加之有上游湖泊及地表植被的调节,导致圣劳伦斯河的流量 很稳定;水文特征的比较应从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季节变 化的大小、汛期的长短、结冰期的有无及长短、含沙量的大 小、流速的快慢、有无特殊的水文特征(如凌汛)等方面加以比 较。 [答案] 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 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例3] (2010·江苏高考节选)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 温10℃~22℃范围示意图”。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洋流对气温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
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世界
2.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社会持 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为此人们采取多种措 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 的持续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
[探规寻律·一点通] 图解法分析水圈的构成
[活学巧用·大冲关]
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活学巧用·大冲关]
2.结合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完成(1)~(2)题。
(1)下列环节中,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三
种水循环都具备的是
()
A.蒸发和降水
B.蒸发、降水和径流
C.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和降水
解析:蒸发和降水是三种水循环形式都有的环节。
答案:A
(2)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是
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的原因 在南半球,各大洋的西风漂流连在一起,形成了横亘太平 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其性质为寒流,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 流动的,而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气温极低, 这必然会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温度;二是从南极大陆延伸出 来的冰舌,进入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这些浮冰融化 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使海水温度降低;三是南极大陆 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也加剧了海水的降温。
1.概念
[自读教材·抓基础]
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 但不规则 的圈层。
2.组成
(1)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2)陆地淡水仅占2.526%,绝大多数以 冰川 形式存在 于极地和高纬度 、高海 Nhomakorabea 地区。
3.淡水资源危机
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很有限,因此节约用水和
保护 水资源 已成为当务之急。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沿岸气候、海洋渔业以及航海业等多方面 都有影响,如下表所示。
[探规寻律·一点通] 利用等温线判断寒暖流的方法 寒暖流的判读方法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定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增大的为 北半球(如甲、乙);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增大的为南半球 (如丙、丁)。
第二步:判寒暖性质,主要看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如 果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则洋流为暖流 (如甲和丙),如果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则 洋流为寒流(如乙和丁)。
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都有寒流经
过,它们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这些海域的南北温差减小,
从而使1月平均气温10℃~22℃的范围变宽。
[答案] C
点击进入随堂基础巩固
点击进入课时跟踪训练
则丙位置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
A.秘鲁寒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B.日本暖流 南赤道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C.千岛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 加那利寒流
D.秘鲁寒流 本格拉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3)下列各现象中,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无关的是 ()
A.能促进高低纬度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 B.形成东亚季风环流 C.能加速净化速度,但也能导致污染范围扩大 D.顺洋流可加快航速,逆洋流会减慢航速
4.地理意义 (1)实现四大圈层的有机联系,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 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2)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 传输;进 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产生流水侵蚀 作用,改造着地表 形态;促使地表各种 化学元素 发生迁移。
[跟随名师·解疑难] 1.水循环的类型
2.河流补给类型 淡水资源中,河流这种陆地地表水体与人类的关系最为 密切,其主要的补给形式、影响因素及对径流的影响可归纳 如下: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第(1)题,AB线为60° 纬线→乙洋流处于西风带内→洋流由低纬向高纬→暖流。第(2) 题,若AB线是30°纬线,洋流为南半球的以副热带为中心的 大洋环流,丙是大洋东部、大陆西岸的洋流,在太平洋上位于 南半球为秘鲁寒流,在大西洋上位于南半球为本格拉寒流,在 印度洋上位于南半球为西澳大利亚寒流。第(3)题,洋流会对气 候、海洋生物、污染物、航运产生影响,但东亚季风环流是因 海陆热力差异而导致的,其形成与洋流无关。 答案:(1)A (2)D (3)B
[解析] 大盐湖属于内流湖,气候干旱,大陆冰川消融, 故补给减少;蒸发旺盛,随着水分的减少,湖水盐度增大。
[答案] 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 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 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 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例1] (2011·山东高考节选)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 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 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 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 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 湖的原因。
[特别提醒] 一般情况下,河流水与地下水是相互补给的,丰水期 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但是特殊情况 需注意:如果河床高于地平面,则只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如黄河下游的“地上河”。
[探规寻律·一点通] 1.图示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
2.河流补给形式的判断方法 河流补给形式的判断主要看河流汛期、枯水期的时间 和流量的大小及变化趋势。 (1)河流汛期出现在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 (3)汛期出现在夏季而冬季断流:高山冰川融水补给。 (4)汛期出现在夏季而冬季未断流:雨水补给。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地球上各种水体所占的比例。
答案:D
[自读教材·抓基础]
1.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 蒸发 、 降水 、地表径流 等 环节 连续 运动的过程。 2.类型 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如图): 甲:海陆间循环;乙: 陆上内循环 ;丙 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① 蒸发 、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地下径 流、⑥ 蒸腾 、⑦ 下渗 。
(1)促进高低纬度间的 热量 输送和交换,调节全
球 热量平衡 。
(2)对沿岸气候寒暖流流起起
增温增湿 作用 降温减湿 作用
(3)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易形成大渔场。
(4)对航运: 顺洋流 航行航速快。
(5)对海洋环境污染:污染范围 扩大 ,原污染海域污
染程度 降低 。
[跟随名师·解疑难] 1.洋流的分布规律
(2)人文原因: ①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 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必将导致需水量增加,很多地方特别是城市,需水量增 长速度远远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造成资源型缺水。
②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资源质量降低。人类生产 和生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化肥农药的使用 量逐年增加,很多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可用的水资源减少,造成水质型缺水。
晨背关键语句
知识点一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二
第 1 部 分

知识点三
三 节 把握热点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应用创新演练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1.歌诀法记忆河流的补给 径流水量多来源,大气降水最普遍。 直汇河湖水位增,冰雪随着气温融。 地下水稳全年涌,地表地下可互通。
2.概括法记忆洋流的分布规律——三逆两顺西风漂 (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环流,北 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流动。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 环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3)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方 向流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A.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入黄河上游
B.新疆罗布泊的湖水蒸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