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美术(欣赏)教案.doc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9377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5.png)
民间美术教案引言:民间美术是指源自民间艺术家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它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特色。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关注度提高,民间美术也逐渐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关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本文将提供一份针对教师的民间美术教案,帮助他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魅力。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1. 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民间美术是展现民众日常生活和价值观的艺术形式,它具有多样性、原创性和集体性的特点。
2. 解释为什么要学习和了解民间美术。
学生了解民间美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精神。
同时,它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对美的欣赏能力的提升。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并能就其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和艺术表达进行分析和解读。
3. 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1. 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介绍:a. 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如多样性、原创性和集体性。
b. 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如民间绘画、剪纸、面塑等,重点介绍其特点和传统表现方式。
2. 民间美术的欣赏和分析:a. 教师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
让学生观察、品味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美感。
b.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表达和讨论,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特点,分析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3. 创作民间美术作品:a.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剪纸、面塑、葫芦雕刻等。
给予他们一些基础的技巧指导,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b.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让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1. 考察学生对民间美术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可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作品展示和写作等方式进行评估。
第六单元民间美术-主题3教案(5-25)
![第六单元民间美术-主题3教案(5-25)](https://img.taocdn.com/s3/m/7a322f1b69dc5022abea0076.png)
2-3名同学回答
利用皮影戏视频引入皮影造型作品欣赏,从动态角度欣赏皮影作品,引导学生从表现内容、形式、方法等上感知作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皮影作品所表达的人物个性及地域文化特色。
10’
皮影造型赏析
教师展示西北、滦州、成都皮影图片三张,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体会不同地域皮影的剪刻技法、造型特点、色彩特点、地方特色等,并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各地域的皮影造型及地方语言、戏曲艺术相互融合,形成较强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
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图片理解民间手工艺的概念。
让学生明确民间手工艺的种类和概念,明确它有别于之前学习的民间绘画,它是一种传统的综合造型艺术
5’
一、剪出来的民间艺术----剪刻工艺
剪绘生活—剪纸
【对马团花图案剪纸残片及复原图】赏析
提出问题:
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是什么?在哪出土的?剪纸与绘画的区别有哪些?剪纸常被用在什么地方?
表演体验活动:通过学生剪影、手影造型,方言表演体验地方文化魅力。
每个小组请1名同学代表发言,讲出表格填写的答案。
以小组讨论和填表格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独立完成欣赏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归纳的能力。
5’
民间剪刻作品的欣赏方法
提问:我们应该怎么去欣赏剪刻作品?
(1)由整体到局部的直观欣赏,感知作品的形象之美
5’
拓展与延伸
立体彩绘----扎糊工艺
教师展示彩灯、风筝、面具作品,提出问题:
(1)这些作品和民间绘画、剪刻作品有何区别?
(2)你知道的扎糊工艺有哪些技巧?
教师总结:
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不同于之前民间绘画、剪刻作品平面化的形象,是融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为一体的民间工艺形式。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e791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6.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教案: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课程背景: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老师,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和传承壮大中国民间文化,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也是我们工作的使命。
本节课程将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特点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美好。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特点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2.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热情。
3.激发同学们对于美的热爱,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 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特点。
2. 中国民间美术在当代的意义。
教学难点:1. 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魅力,以及探究其在现代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
2. 激发同学们对于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对于美和艺术的鉴别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同学们谈论一下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为引入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做铺垫。
二、讲授(30分钟)1. 民间艺术的定义请同学们尝试解释什么是民间艺术,并在老师辅助下,得到合适的回答——民间艺术即传统的民间艺术,从不同方面表现了民间生产、生活、文化中所具有的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
2. 民间美术的种类讲解民间美术包括了故事、音乐、舞蹈、工艺、绘画领域等内容。
3. 民间美术的魅力通过展示精美的民间工艺品、民间画等文物来让同学们感受到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并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对于民间艺术如此着迷,如何享受其所带来的美好。
4. 民间美术的特点重点讲解民间美术的代表作包括“皮影戏”、“糖画”、“剪纸”等等,所表现出的特点有:a. 它们表现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b. 它们的表现手法独特,如“皮影”和“木偶”,需要有人在幕后操控,用手势指挥他的表演。
c. 它们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有一种韵律感和动感。
民间工艺美术(欣赏)教案
![民间工艺美术(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7657482b160b4e767fcf2a.png)
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欣赏)教材版本:岭南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小学试用课本第六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课业类型:美术欣赏课授课时间:一课时一、教学目的: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信仰民俗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需要紧密相连。
通过利用网络学习,让学生学会欣赏民间美术工艺作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悠久历史和及其享誉世界的、精妙绝伦的技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意识。
同时让学生到网上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一)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工艺的色彩、图案所包含的寓意,并学习到网上查阅欣赏更丰富的民间工艺资料,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二)难点:1、如何让学生透过民间工艺的独特的造型和色彩了解民间文化。
2、如何引导学生生动、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三)解决难点的方法:1、如何了解民间文化(1)教师以布老虎为代表引导学生欣赏民间工艺的色彩和造型。
(2)以中国结为代表引导学生学会浏览民间工艺品网,并进一步了解民间工艺中蕴涵的民族文化。
(2)让学生在网络中浏览,并根据教师提问来相互交流。
2、如何内化自己的所感所知(1)通过模拟活动环节:应聘民间工艺品解说员(2)对外国记者的提问的反驳。
三、教学准备:(一)教具准备:1、第六册美术教材,网络课件。
2、布置好以椰雕工艺、中国结、云贵木娃、布老虎、泥制工艺等为主的民间工艺品展台;3、绘制好的课题及主要板书。
(二)媒体准备:1、网络教室、电脑平台、40台供学生使用电脑。
(三)学具准备:教材、学生使用电脑机、40根中国结绳。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游戏法、情境陶冶法。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本环节目的:通过对真老虎的感觉和布老虎的实物的欣赏,让学生感受民间工艺品的特点,从而激发对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兴趣)师:在我们的教室前面有一个漂亮的工艺品展,欢迎同学们随意参观欣赏。
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教案
![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073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d.png)
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教案第一节,引入。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本次的美术课程。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
传统美术作品是指那些古老的艺术作品,它们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了解古代艺术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技艺,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聆听,积极参与,共同学习。
第二节,导入。
在开始具体的欣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统美术作品的特点。
传统美术作品通常包括绘画、雕塑、书法等形式,它们在内容上多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景人物等为题材,表现手法上则注重线条、色彩、形态的表现。
传统美术作品在创作时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细致雕琢,艺术家们追求的是那种精雕细琢的艺术效果。
在欣赏传统美术作品时,我们需要注意作品的题材、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第三节,欣赏作品。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作品欣赏,来深入了解传统美术作品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幅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它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作品中描绘了繁忙的河岸、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不同的建筑和交通工具,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腻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以及对形态的精准把握,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也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幅西方传统绘画作品《蒙娜丽莎》。
这幅作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它描绘了一个神秘而优雅的女性形象,给人一种神秘和超然的感觉。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达·芬奇对人物形象的精湛表现,以及对光影效果的精准把握。
民间美术教案最新6篇
![民间美术教案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1ab4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9.png)
民间美术教案最新6篇民间美术欣赏篇一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一、学习领域:欣赏。
平述二、课时:1课时三、教具、学具: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通过对民间美术的欣赏,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艺术品中都有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了解中国民间的艺术品。
感受民间吉祥图案的“夸张、变形、对称、概括、简洁”等造型规律。
在课程设计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中民间艺术作品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重新的认识和欣赏。
引发其兴趣,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好品德。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
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六、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七、教学难度: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八、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三)作业布置: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第2课 民间美术欣赏-沪教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 民间美术欣赏-沪教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6a08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9.png)
第2课民间美术欣赏-沪教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民间美术作品;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1.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三、教学准备1.展示台;2.步骤PPT;3.民间美术作品图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你们是否了解过民间艺术?2.你们是否了解过园艺、剪纸等民间手工艺品?3.你们是否收藏过一些民间艺术品?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程度。
2. 引入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台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3.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在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1.美术作品的主题和意境;2.美术作品的色彩和造型;3.美术作品的构图和线条等。
4. 分析民间美术作品在学生观察并欣赏完民间美术作品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试着回答以下问题:1.这幅民间美术作品是描绘了什么主题?2.画面中的色彩和造型代表了什么意义?3.这个美术作品的构图有哪些特点?5. 课堂互动在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增加互动性。
6. 总结最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和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1.学生们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程度;2.学生们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的提升;3.学生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效果。
同时,在总结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总结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课程内容,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回顾。
小学美术《民间工艺》教案
![小学美术《民间工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238a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c.png)
3.布艺:介绍布艺的基本技巧,如缝、绣、贴等,让学生了解并创作简单的布艺作品。
4.木雕:讲解木雕的基本方法,如锯、刻、打磨等,让学生了解并尝试木雕创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美术表现:通过学习民间工艺,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使其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作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剪纸的技巧和泥塑的基本步骤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民间工艺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剪纸或泥塑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民间工艺的基本技巧和制作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民间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如剪纸、泥塑、布艺、木雕等。
-以剪纸为例,掌握对折、剪、刻等基本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剪纸作品。
-以泥塑为例,了解泥塑的制作步骤,能运用捏、揉、刻等方法创作泥塑作品。
(2)了解民间工艺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
(2)民间工艺的创新设计。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局限于传统形式,难以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自然等角度汲取灵感,引导他们在传统民间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文化内涵的理解。
-学生可能对民间工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影响其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传承。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工艺的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素养。
初中欣赏民间美术教案
![初中欣赏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e05e6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7.png)
初中欣赏民间美术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生活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所创造的美术作品。
2. 民间美术的种类:包括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玩具、面具、风筝等。
3. 民间美术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构图自由、形式多样、寓意深刻;使用民间特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寓意、夸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作品的名称、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和认识。
3. 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欣赏民间美术》。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刺绣等,并简要介绍作品的特点和寓意。
2. 学生认真观察作品,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构图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到民间美术的独特美。
三、作品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挑选几幅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3.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如剪纸、年画等,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
3.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民间美术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提出课后作业:搜集更多关于民间美术的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aa2d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c.png)
民间美术教案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意义。
2.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绘画工具:纸、铅笔、颜料、画笔等。
3.学生作品展示区。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
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民间美术?它的特点有哪些?
Step 2:讲解
向学生详细介绍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Step 3:示范
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如中国剪纸,向学生展示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对剪纸的制作过程有直观的了解。
Step 4:实践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实践,如绘制中国年画、糖画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知识,完成自己的作品。
Step 5:欣赏和评价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区,成为课堂的一部分。
学生自由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了解不同民间美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Step 6:总结
结合课上的讲解、实践和学生的观察,对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
Step 7:巩固与拓展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和实践民间美术,并收集相关资料。
鼓励学生参加民间美术比赛或组织学校的民间艺术展览,展示自己的成果。
以上为民间美术教案。
中班工艺美术欣赏京剧脸谱教案
![中班工艺美术欣赏京剧脸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95d2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d.png)
中班工艺美术欣赏京剧脸谱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京剧脸谱,了解其历史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通过手工制作京剧脸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京剧脸谱的种类和特点。
2. 制作简单的京剧脸谱。
三、教学准备。
1. 京剧脸谱的图片或图片书籍。
2. 彩色纸、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向幼儿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脸谱的特点,如颜色、图案等。
并简单介绍京剧脸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欣赏活动。
播放京剧片段,让幼儿欣赏京剧的表演和脸谱的使用,让他们感受京剧的魅力。
3. 制作活动。
教师向幼儿介绍制作京剧脸谱的材料和步骤,然后让幼儿动手制作。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选择简单的脸谱图案,如红色的花旦脸谱或黑色的丑角脸谱等。
4. 展示活动。
让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京剧脸谱,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京剧脸谱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制作脸谱的过程中,幼儿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耐心。
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六、延伸活动。
1. 继续学习京剧脸谱的种类和特点,让幼儿了解更多的京剧知识。
2. 观看更多的京剧表演,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3. 组织幼儿参观京剧表演,让他们亲身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4. 组织京剧脸谱展览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脸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京剧脸谱,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ac7b600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f.png)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篇一」一、设计意图:石榴在民间象征多子和丰产,人们借石榴多籽,来祝愿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昌盛;人们常用“连着枝叶、切开一角、露出累累果实的石榴”的图案,以象征多子多孙,谓之“榴开百子”。
本次活动幼儿自己用手指印画制作一幅榴开百子图,对民间美术进行初步的探知。
二、活动目标:1、欣赏榴开百子图,感受红绿对比的美。
2、知道榴开百子的美好寓意,尝试手指印画。
3、体验印画后的惊喜,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1、榴开百子图2幅(一幅石榴图,一幅百子石榴图)。
2、石榴一个,一把刀。
3、红色、白色颜料,颜料盘。
4、宣纸5张。
四、活动过程:一、欣赏实物,激发幼儿兴趣。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口袋,我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呢?(各种猜测后拿出石榴,说一说石榴表面是什么样的)将石榴剖开,进一步认识石榴特征,仔细观察石榴子。
让个别幼儿摸一摸,看一看。
师:说一说石榴里面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师:石榴妈妈最爱笑了,她一笑呀,肚子里的宝宝们都跑出来啦,看看这幅图,数数有多少石榴宝宝呀?他们在一起玩的怎么样啊?总结:石榴宝宝很多,数也数不清,他们很开心,场面非常热闹、喜庆,我们中国人把这幅图叫做“榴开百子”图,表示我们中国人自己也会有许多可爱的宝宝。
二、音乐游戏,进一步理解含义。
师:现在老师是石榴妈妈,小朋友们是石榴宝宝,石榴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安静的睡着了,当听到老师唱到“石榴宝宝变身啦”的时候,石榴宝宝就慢慢的醒了,从妈妈的肚子里一起开心的跳出来,哇,好多的石榴宝宝呀。
(幼儿模仿石榴宝宝跳跃,感受榴开百子“许多”的含义。
)三、手点石榴,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师:石榴宝宝从妈妈的肚子里跳出来了,跳到哪里去了呢?现在,我给你们变个魔术,用手指变出好多个石榴宝宝,(教师用手指示范在宣纸上点石榴,随意点并说明点石榴的要求,可以用红色纯色,也可以用红色加白色调成颜色不一的石榴宝宝)我们用自己的小手变出许多的石榴宝宝好吗?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并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教师用毛笔画出石榴轮廓,师生合作,完成榴开百子图。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61c3150242a8956aece43c.png)
《民间美术》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教学重点:1. 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2. 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难点:学生进行民间美术创作时,对造型的把握.教学方法:讲授,学生亲手制作教学过程:一. 导入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二:民间美术的概念: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 .扎纸 .符道神像 .服装饰件 .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另外 ,它们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构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用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三:民间美术的形式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可分为:①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② 雕塑.有彩塑( 奇观彩塑 . 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④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木器 .竹器 .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⑦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⑧ 剪纸 .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⑨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⑩ 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四.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1.言传身教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2.字.图谱记载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著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①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②童虽其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3.民艺品传播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民间美术》教案二【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中国民间美术,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内容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本节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以及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理解这几部分构成.罗列了剪纸.年画.刺绣.玩具.等民间美术.本课将以图片/录相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民间美术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教学目标】本着是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麽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2. 通过讲解和欣赏,使同学们掌握民间美术的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如何理解.【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艺术语言的理解【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2分钟)首先,放一段新年的欢庆歌曲,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老师:提问同学们在新春佳节都会做些什么?学生:大扫除.买年货.贴对联.贴年画.剪纸等等.我们这里就出现了民间的美术作品.现在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集体讨论选出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为什么?这些美术作品有剪纸,年画,彩塑,玩具和绣花等等.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板书中国民间美术)三.讲授新课(5分钟)老师:给学生分组,男生组.女生,讨论分析一下,然后找一位代表分析什么是民间美术以及它有什么特点.男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女生: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男生:所谓民间美术就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女生: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老师总结: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麽多哪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学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老师:同学们知道我们这摆出的美术作品中有哪些民间美术吗?学生:剪纸.年画.泥塑.风筝.老师:我们现在就分别来讲讲这些民间美术有什么特点?(1) 剪纸(5分钟)师:记的小时候过年我们都贴窗花,挂灯笼,给节日增加喜庆色彩.(放一段剪纸录象让学生感受一下)(2) 年画(10分钟)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年画作品依次到日.美.意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看图片《一团和气》同学们看完后有何感想.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 ,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喹,生活幸福,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当然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的作品外,还有人说戏剧类,祈副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给学生放一下年画的习作过程).(3) 刺绣(8分钟)师:看过了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刺绣又有哪些了解呢?生:四大名绣,江苏丽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的粤绣.师:苏绣可是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就是上面的明珠.什么是双面绣?(图片)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仿佛是一只真猫,另人赞不绝口.(4) 玩具.(4分钟)首先拿出一个木偶,向同学们问好,刚才谁向你们问好啦?接著让学生回忆儿时玩过哪些玩具?师: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各种玩具伴随长大的,我们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图片《泥狗》 . 《布老虎》 . 《泥老虎》.主要的民间玩具有风筝,泥玩具,布玩具和活动玩具1 风筝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民间美术了,每年的4月_号就在我们潍坊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今年我们不看我们当地的风筝,而是看看北京的风筝,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给学生放一下制作风筝的过程)2 泥玩具:欣赏挂面猴.挂虎等3 布玩具:布老虎5. 民间雕塑(2分钟)放一些雕塑的图片,让同学们边看边想想雕塑有什么特点,类型和风格.生:雕塑有圆雕和浮雕老师通过图片向同学们讲解.四.小结(3分钟)(加背景音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同学们一起来谈谈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五.布置作业 (1分钟)同学们课后亲自尝试制作一下,剪纸,泥塑,刺绣,等手工艺品.。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ad04e1c281e53a5902fffc.png)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________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__节的内容,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应从民间美术的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
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的表现形式、象征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民间美术所具有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今年的春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大家还记得过年时,过年除了贴窗花之外,还会给家里做哪些装饰?(贴对联,贴年画,风筝等)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么还可以和家人结伴一起踏青放风筝去。
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民间艺术。
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艺术。
二、讲授新课民间艺术的概念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________于劳动人民之手,(创造者是劳动人民,并非是达官贵人)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民间艺术的分类大家都知道哪几种民间艺术的分类呢?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年画。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9f07fbce2f0066f53322c5.png)
新课标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课业类别:欣赏课课时:四课时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年画、风筝、玩具、剪纸、编织、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常熟花边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
(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学生准备的材料布置在六块版面上,变成小小展览厅。
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今天我们要在六个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我们学生自己筹备的中国的民间美术馆。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民间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民间](https://img.taocdn.com/s3/m/611a4f2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e.png)
教案名称:人教版初中美术课程——民间艺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提高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民间艺术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 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 民间艺术创作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年画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如民间绘画、雕塑、工艺品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节日装饰、衣物装饰等。
3. 教师展示和分析一些典型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窗花》、泥塑《兵马俑》等,引导学生欣赏和解读作品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如剪纸、泥塑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二、课堂内容(15分钟)1. 教师继续讲解民间艺术的分类,如民间绘画、工艺品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更多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布贴画、风筝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民间艺术元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进行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民间艺术的认识。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相互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和认识我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提高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
民俗艺术教案
![民俗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c5e2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8.png)
民俗艺术教案民俗艺术教案民俗艺术教案1一、教学目的:1、引导幼儿欣赏各类温州米塑的造型与色彩的特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推云”的技法制作所行成的色彩美,增加对家乡民间工艺美术特点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1、各类米塑作品若干;2、和好的彩色熟米粉团若干及剪刀、牙签等工具;3、自制录象带一盘,录象机,实物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一)播放婚礼录象,引起兴趣。
昨天呀,有个叔叔和阿姨结婚了,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结婚的录象吧。
边看录象边提问:咦,新娘的酒桌上摆了些什么?今天,老师就把这几样漂亮的东西带过来了。
(二)出示实物龙凤米塑,引导幼儿欣赏。
1、你们看,它们是什么?2、它们长得什么样?用了那些颜色?3、它们看上去感觉怎样?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从那里看出来?4、我们也来学学它们的样子,好吗?(三)简单介绍温州米塑。
1、介绍婚宴上的米塑。
(1)为什么人们在结婚的时候,要在新娘的酒桌上摆上龙和凤呢?小结:这些做工精致、色彩鲜艳的龙和凤不仅可以装饰酒桌上的菜肴。
而且还有非常吉祥的意思.因为龙看上去很神气、很威武,婚礼上哪个人最神气?龙就代表新郎;凤很漂亮,婚礼上谁最漂亮?凤就代表新娘,把龙和凤摆在一起,就表示新郎和新娘在以后的生活中相亲相爱、合合美美,所以,新娘的的酒桌也叫龙凤桌。
(2)龙凤桌上一般要摆四样东西的,还摆了那些动物?(出示实物)2、让幼儿了解米塑的制作材料。
你们知道这些动物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请幼儿猜猜)如果把橡皮泥摆在菜里,那些菜还能吃吗?因为橡皮泥是用化学材料做成的,和菜放在一起就太不卫生了。
所以呀,聪明的温州人就想出了一种办法:(播放录象,介绍米塑的制作材料。
)小结:现在你们知道了吧,这些动物是什么做成的?原来就是用彩色的米粉团做成的,所以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米塑,而且它是我们温州特有的,所以也叫温州米塑。
3、介绍米塑的其他种类。
其实,温州米塑除了刚才我们看过的几种之外,还有很多种类,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583d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b.png)
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产生背景和特点。
2.认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
3.学习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4.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民间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产生背景和特点。
2.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
3.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
2.民间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展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产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
2.知识讲解2.1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和产生背景从先秦时期的彩陶、商周青铜器到唐代民间墓壁绘画再到现代的刺绣、剪纸、布艺、陶艺等民间手工艺品,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
它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中表现民族智慧和美学情趣的艺术创作体系。
中国的民间美术产生有它独特的社会背景,它深植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与各个地方的宗教、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相关联。
2.2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包括木雕、石雕、青铜器、锻铁器、陶艺、漆器、刻印、丝绸、织布等多个门类。
它们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创造力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风土民情和民族气息。
2.3 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特点是表现技法独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其中,民间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宗教画等主题占主要地位。
3.课堂练习3.1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选择几幅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3.2 绘制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学习和练习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技法和方法,让他们自由创作一个民间绘画作品。
4.小结反思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对中国民间美术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互动展示和评价,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欣赏)
教材版本:岭南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小学试用课本第六册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
课业类型:美术欣赏课
授课时间: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信仰民俗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需要紧密相连。
通过利用网络学习,让学生学会欣赏民间美术工艺作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悠久历史和及其享誉世界的、精妙绝伦的技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意识。
同时让学生到网上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一)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工艺的色彩、图案所包含的寓意,并学习到网上查阅欣赏更丰富的民间工艺资料,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二)难点:
1、如何让学生透过民间工艺的独特的造型和色彩了解民间文化。
2、如何引导学生生动、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三)解决难点的方法:
1、如何了解民间文化
(1)教师以布老虎为代表引导学生欣赏民间工艺的色彩和造型。
(2)以中国结为代表引导学生学会浏览民间工艺品网,并进一步了解民间工艺中蕴涵的民族文化。
(2)让学生在网络中浏览,并根据教师提问来相互交流。
2、如何内化自己的所感所知
(1)通过模拟活动环节:应聘民间工艺品解说员
(2)对外国记者的提问的反驳。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准备:
1、第六册美术教材,网络课件。
2、布置好以椰雕工艺、中国结、云贵木娃、布老虎、泥制工艺等为主的民间
工艺品展台;
3、绘制好的课题及主要板书。
(二)媒体准备:
1、网络教室、电脑平台、40台供学生使用电脑。
(三)学具准备:
教材、学生使用电脑机、40根中国结绳。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游戏法、情境陶冶法。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本环节目的:通过对真老虎的感觉和布老虎的实物的欣赏,让学生感受民间工艺品的特点,从而激发对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兴趣)
师:在我们的教室前面有一个漂亮的工艺品展,欢迎同学们随意参观欣赏。
(让学生在课前自由欣赏老师布置的展台)
这些工艺品都非常有特色,他们都来自于民间,被称作民间工艺品。
有你喜欢的工艺品吗?它哪一方面吸引了你?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感受)
不但许多中国人喜欢民间工艺品,连许多外国游客不远千里到中国旅游,都喜欢带一两件中国民间工艺品回去。
究竟这些来自“民间”的工艺品有怎样的艺术魅力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民间工艺品世界,去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
(二)、欣赏民间工艺品。
1、初步感受民间工艺品的美。
(1)你们刚才看到的工艺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通过观察,说出这些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材料)
板书制作材料:泥、布、纸、椰壳、绳……
教师小结:这些工艺品都是民间艺人用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手工制作而成,与我们现代工艺品比较,他们的制作材料很普通,但有的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能流传至今,并且受到中外游人的喜爱,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2)深入了解民间工艺的特点。
(教师指导欣赏)
请看屏幕:(教师打开视频文件,让学生欣赏一段布老虎的视频文件,引导学生感受民间工艺品的特点)
刚才欣赏到的工艺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布)这是来自陕西地区工艺品:布老虎。
和真正的老虎相比,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更可爱、温顺、色彩更鲜艳、花纹更漂亮等)它们的造型纯朴、色彩明快、强烈,形象夸张,这不仅是布老虎的给我们的感觉,许多来自民间的工艺品都有着这样特点。
(板书民间工艺品的特点)
在过去,陕西地区的人家常为自己的小孩缝制一些带老虎图案的玩具和服装,用布做成的虎枕、虎鞋、虎帽随处可见,为什么陕西的人们对虎这么偏爱呢?在他们意识中,虎为百兽之王,能避邪求福,给人们带来吉祥,它体现了陕西这个地方独特的地方文化和风俗人情。
2、拓宽视野,增强感受。
1、对中国结的欣赏。
(教师指导浏览)
不但陕西的布老虎是如此,许多民间的工艺品在色彩、图案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含义,现在让我们漫步到更广阔的网络世界去看一看。
(打开网络课件)
这是一个小小的民间工艺品网站,包含8种不同的民间工艺品及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了介绍,我们挑选其中一种来看看。
(1)以中国结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浏览网页。
你知道它的名字吗?(中国结)你觉得它美吗?美在哪?你见到的中国结都有些怎样的造型?你经常看见它挂在什么地方?(家里的门
上、的士的挡风玻璃前、做书包旁的装饰品等)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
们会喜欢它呢?(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造型精美,寓意着吉祥如意)
你知道为什么叫做中国结吗?
教师结合图文进行补充:中国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
它的色彩选择中国传统的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在编织材料中又采用了传统的玉、珠、币等中国特有的材料,从编制内容来看。
无论是“平安如意”、“双喜临门”等代表的吉祥文字,还是是“鲤鱼跃龙门”、“寿比南山”等图案,都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
“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还是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
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
“吉”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至今
所以,我们同学们在欣赏其他民间工艺品的时候,不仅仅要感受它们的造型和色彩的独特风格,更应该多了解他们的文化:例如他们来自哪个地区的民间艺术品,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
)
2、学生自由浏览
3、交流相互的感受
同学们在浏览这些民间工艺品,告诉我哪一种民间工艺品吸引了你?
你还了解到与这种工艺品相关的哪些中国地方文化?
(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所感所知)
教师小结:中国民间艺人以他们精湛的手工技艺,塑造出这些造型纯朴、色彩明快、强烈,形象夸张的民间工艺,真实得再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风俗,将中国文化与美巧妙溶为一体,民间工艺品都是中国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所以才有这样持久的艺术魅力。
(三)、环境设计,内化感受。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越来越多游客和海外友人会来中国游玩,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都想带一两件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回去。
可不知如何欣赏他们。
如果你是小导游向外国朋友们介绍一两件你熟悉和喜爱的民间工艺,你会怎样介绍呢?
现在,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两个同学一组讨论一下,你将怎样来当好解说员或推销员。
讨论好之后,你可以邀请其他同学配合你表演。
(请部分学生模拟做小讲解员,对自己选定的民间工艺品进行欣赏评价)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如果有外国游人提问说:“国外有很多水晶、玛瑙等珍贵工艺和甚至还有电脑绘画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工艺品,相比之下,这些民间工艺品制作和造型算不上精致,有什么欣赏的价值呢?你会
怎样来回答他?”
(学生自由解答,提示学生对民间工艺蕴藏的文化意义和民间艺人的智慧创造
去考虑)
课堂总结:确实,布玩具、石湾陶瓷、木雕等都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美术,虽然它们造型纯朴洗练,但许多现代工艺品也是在传统的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享誉世界,这些工艺品形态生动,色彩强烈,他们完全靠手工做成,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非凡的才智,它是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智慧的结晶。
(四)、升华艺术魅力,拓展课外学习兴趣
有些民间工艺品制作非常复杂,但有些我们也可以学习它的制作技巧尝试去做一做。
你们看老师这有一根绳,我把它编织成一个中国结。
(教师示范)
想自己试一试吗?请点击“中国结”的“编织”进入结艺课堂,自己试试看
(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课堂的时间有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不同民间工艺的制作,并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间工艺,透过他们你也能了解到更多的外国文化。
六、板书设计
绳、布、泥、木、椰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