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箔厚度计算
PCB板的铜箔丝宽度、厚度与通过的电流对应的关系
楚一科技新闻博客楚一科技旗下博客,提供黄铜线,铜包铜,镀银线,铜箔丝新闻导航l博客首页l黄铜线新闻l铜包铜资讯l镀银线新闻l铜箔丝资讯l文章搜索l文章标签l Admin« [镀银线文章]胆机功放的制作要点教您如何处理回收家电中的废铜 »2011-6-15 10:20:16PCB板的铜箔丝宽度、厚度与通过的电流对应的关系PCB板铜箔丝宽度、厚度与载流量对照表:铜箔丝宽度铜箔丝厚度铜箔丝厚度铜箔丝厚度70um(2OZ) 50um(1.5OZ) 35um (1OZ)2.50mm 6.00A 5.10A 4.50A2.00mm 5.10A 4.30A 4.00A1.50mm 4.20A 3.50A 3.20A1.20mm 3.60A 3.00A2.70A1.00mm 3.20A2.60A 2.30A0.80mm 2.80A 2.40A 2.00A0.60mm 2.30A 1.90A 1.60A0.50mm 2.00A 1.70A 1.35A0.40mm 1.70A 1.35A 1.10A0.30mm 1.30A 1.10A 0.80A0.20mm 0.90A 0.70A 0.55A0.15mm 0.70A 0.50A 0.20A注1:用铜皮作导线通过大电流时铜箔丝宽度的载流量应参考表中的数值降额50%去选择考虑。
注2:OZ即盎司,本来是重量单位,1OZ的铜厚是指将重1OZ的铜均匀铺在1inch的面积上的厚度。
1oZ约1.4mil 或35um注3:如果没有特殊说明的话,制板厂对铜箔丝厚度的处理是表层1OZ(1.4mil),内层0.5OZ (0.7mil)。
注4:铜线载流标准:IPC-2221。
注5:铜线的载流能力和以下因素有关:1.线是走在表面还是走在内层2.温升3.线宽4.铜箔丝厚度注6:单位换算1英呎(ft)= 12 英吋(in)1英寸(inch)=1000密尔(mil ) 密尔(mil)有时也成英丝1密尔(mil )=25.4微米(um )1密尔(mil )=1000微英寸(uin) 有些公司称微英寸为麦)1um=40uin1OZ=28.35克/平方英尺=35微米1盎司(oz)= 0.0625 磅(pb)1磅(pb)= 454 公克(g)1英吋(in)= 2.54 公分(cm)1密尔(mil)=0.001 英吋(in)说明:1、由于敷铜板铜箔丝厚度有限,在需要流过较大电流的条状铜箔丝中,应考虑铜箔丝的载流量问题。
PCB设计铜铂厚度
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表PCB载流能力的计算一直缺乏权威的技术方法、公式,经验丰富CAD 工程师依靠个人经验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但是对于CAD新手,不可谓遇上一道难题。
PCB的载流能力取决与以下因素:线宽、线厚(铜箔厚度)、容许温升。
大家都知道,PCB走线越宽,载流能力越大。
假设在同等条件下,10MIL的走线能承受1A,那么50MIL的走线能承受多大电流,是5A 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请看以下来来自国际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线宽的单位是:Inch(1inch=2.54cm=25.4mm)1mil=0.0254mm10mil =0.254mm数据来源:MIL-STD-275Printed Wiring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在了解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PCB敷铜厚度的单位盎司、英寸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在很多数据表中,PCB的敷铜厚度常常用盎司做单位,它与英寸和毫米的转换关系如下:1盎司=0.0014英寸=0.0356毫米(mm)=35.6um2盎司=0.0028英寸=0.0712毫米(mm)=71.2um盎司是重量单位,之所以可以转化为毫米是因为pcb的敷铜厚度是盎司/平方英寸可以利用PCB的温度阻抗计算软件计算(计算线宽,电流,阻抗等)PCBTEMP依次填入Location(External/Internal)导线在表面还是在FR-4板内部、Temp温度(Degree C)、Width线宽(Mil)、Thickness厚度(Oz/Mil),再点Solve即可求出通过的电流,也可以知道通过的电流,求线宽。
非常方便。
PCB(PrintedCircuitBoard)材料介绍1.绕行覆铜板的介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子装置的小型化、高精密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用挠性覆铜箔层压板(以下简称“挠性覆铜板”)为材料制造出来的挠性印制电路在此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OZ单位
电子线路通常以铜箔作为导线,印刷电路板的铜箔厚度关系到阻抗值的变化. 有了正确的铜箔厚度在Allegro 的cross section字段上,能正确的计算印刷电路板上每一根绕线的阻抗值(或宽度). 而在许多的设计手册上经常发现以盎司(oz)为单位来建议铜箔的使用, 究竟一盎司铜箔应该在Allegro 的cross section 字段上表现多少的厚度? 请看底下的说明:1.定义:一盎司铜箔是指一平方英呎(1 ft2)铺上重量一盎司的铜, 意即1oz/ ft2.2.单位换算:一盎司(oz)= 0.0625 磅(pb)一磅(pb)= 454 公克(g)一英呎(ft)= 12 英吋(in)一英吋(in)= 2.54 公分(cm)一密尔(mil)=0.001 英吋(in)铜比重(密度)= 8.93 (g/cm3)3.计算:1oz铜箔等于28.4g(≈1×0.0625×454)??1 ft2=1x (12×2.54)2=1×30.482= 929.03 (cm2)重量(W)=体积(V) x密度(D)=面积(A) x高度(H) x密度(D)28.4(g)= 929.03 x高度(H) x 8.93高度(H)=0.00342(cm) ≈ 1.3 (mil) ???? 一盎司铜箔厚度4. Cross Section in Allegro所以,如果是一盎司的铜箔,我们则用1.3mil输入到Cross Section的字段上1OZ盎司在线路板中的含义1OZ意思是1平方英尺的面积上平均铜箔的重量在在28.35g,用单位面积的重量来表示铜薄的平均厚度!??? 换算方法:??? 1平方英尺=929。
0304平方厘米,??? 铜箔的重量除以铜的密度和表面积即为铜箔厚度!??? Cu密度=8.9kg/dm^3设Copper厚TTx929。
0304平方厘米x8.9克/立方厘米=1oz=28.35克/平方厘米,T=0.0034287厘米=34.287um盎司(OZ)本身是一个英制单位,根据对不同的材料特性又可以分为如下四种:常衡盎司,金衡盎司,药衡盎司和液体盎司.其与国际标准单位的换算?关系为:常衡盎司–1盎司=28.350克金衡盎司–1盎司=31.1035克药衡盎司–1盎司=31.1030克液体盎司–1盎司=28.41毫升则根据铜的密度和上述金衡盎司的换算关系可以得到:如果1平方米的铜箔要使其重量为1金衡盎司,也就是31.1035克,则其厚度应该是31.1035/(8.9*100*1000)=35微米,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做1盎司的?PCB板,实际厚度就是35微米,2盎司就是70微米。
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
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以下总结了网上八种电流与线宽关系公式,表和计算公式,虽然各不相同(大体相近),但大家可以在实际PCB板设计中,综合考虑PCB板大小,通过电流,选择一个合适线宽。
一、PCB电流与线宽PCB载流能力计算一直缺乏权威技术方法、公式,经验丰富CAD工程师依靠个人经验能作出较准确判断。
但是对于CAD新手,不可谓遇上一道难题。
PCB载流能力取决与以下因素:线宽、线厚(铜箔厚度)、容许温升。
大家都知道,PCB走线越宽,载流能力越大。
假设在同等条件下,10MIL走线能承受1A,那么50MIL走线能承受多大电流,是5A吗?答案自然是否定。
请看以下来来自国际权威机构提供数据:供数据:线宽单位是:Inch(1inch=2.54cm=25.4mm)数据来源:MIL-STD-275 Printed Wiring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参考文献:二、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在了解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PCB敷铜厚度单位盎司、英寸和毫米之间换算:"在很多数据表中,PCB敷铜厚度常常用盎司做单位,它与英寸和毫米转换关系如下:1盎司 = 0.0014英寸 = 0.0356毫米(mm)2盎司 = 0.0028英寸 = 0.0712毫米(mm)盎司是重量单位,之所以可以转化为毫米是因为pcb敷铜厚度是盎司/平方英寸" 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表也可以使用经验公式计算:0.15×线宽(W)=A以上数据均为温度在25℃下线路电流承载值.导线阻抗:0.0005×L/W(线长/线宽)电流承载值与线路上元器件数量/焊盘以及过孔都直接关系参考文献:另外导线电流承载值与导线线过孔数量焊盘关系导线电流承载值与导线线过孔数量焊盘存在直接关系(目前没有找到焊盘和过孔孔径每平方毫米对线路承载值影响计算公式,有心朋友可以自己去找一下,个人也不是太清楚,不在说明)这里只做一下简单一些影响到线路电流承载值主要因素。
电镀常用的计算方法
电镀常用的计算方法在电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参数的计算如电镀的厚度、电镀时间、电流密度、电流效率的计算。
当然电镀面积计算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确保印制电路板表面与孔内镀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必须比较精确的计算所有的被镀面积。
目前所采用的面积积分仪(对底片的板面积进行计算)和计算机计算软件的开发,使印制电路板表面与孔内面积更加精确。
但有时还必须采用手工计算方法,下例公式就用得上。
1.镀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厚度代号:d、单位:微米)d=(C×Dk×t×ηk)/60r2.电镀时间计算公式:(时间代号:t、单位:分钟)t=(60×r×d)/(C×Dk×ηk)3.阴极电流密度计算公式:(代号:、单位:安/分米2)ηk=(60×r×d)/(C×t×Dk)4.阴极电流以效率计算公式:Dk=(60×r×d)/(C×t×Dk)第三章沉铜质量控制方法化学镀铜(Electroless Plating Copper)俗称沉铜。
印制电路板孔金属化技术是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的关键之一。
严格控制孔金属化质量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前提,而控制沉铜层的质量却是关键。
日常用的试验控制方法如下:1.化学沉铜速率的测定:使用化学沉铜镀液,对沉铜速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速率太慢就有可能引起孔壁产生空洞或针孔;而沉铜速率太快,将产生镀层粗糙。
为此,科学的测定沉铜速率是控制沉铜质量的手段之一。
以先灵提供的化学镀薄铜为例,简介沉铜速率测定方法:(1)材料:采用蚀铜后的环氧基材,尺寸为100×100(mm)。
(2)测定步骤:A. 将试样在120-140℃烘1小时,然后使用分析天平称重W1(g);B. 在350-370克/升铬酐和208-228毫升/升硫酸混合液(温度65℃)中腐蚀10分钟,清水洗净;C.在除铬的废液中处理(温度30-40℃)3-5分钟,洗干净;D. 按工艺条件规定进行预浸、活化、还原液中处理;E. 在沉铜液中(温度25℃)沉铜半小时,清洗干净;F. 试件在120-140℃烘1小时至恒重,称重W2(g)。
PCB线宽和铜箔厚度与电流关系
一、计算方法先计算铜箔(Track)的截面积,大部分PCB的铜箔厚度为35um,它乘上线宽就是截面积(mm²),电流密度经验值为15~25 A/mm²。
I=KT0.44A0.75K-------修正系数,一般覆铜线在内层时取0.024,在外层时取0.048T-------最大温升(℃)【铜的熔点1060℃】A-------覆铜截面积(mil ²)【不是毫mm²】I-------允许最大电流(A);一般10mil=0.01inch=0.254 mm为1A250mil=6.35mm 为8.3A二、数据:PCB载流能力的计算一直缺乏权威的技术方法、公式,经验丰富的电子工程师依靠个人经验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但对于新手,可谓遇上一道难题。
PCB的载流能力取决与以下因素:线宽、线厚(铜箔厚度)、容许温升。
PCB走线越宽,载流能力越大。
假设在同等条件下,10mil的走线能承受1A,那么50mil的走线能承受多大电流,是5A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请看以下来自国际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线宽的单位:Inch(英寸1inch =25.4mm);1oz.铜=35微米厚,2oz.=70微米厚,1OZ=0.035mm,1mil=10inch。
一般PCB板的铜箔厚度为35um,线条宽度为1mm时,那末线条的横切面的面积为0.035平方毫米,通常取电流密度30A/平方毫米,所以,每毫米线宽可以流过1A电流。
PC275-A的标准上有计算公式.同温升、铜箔厚度,A有关。
I = 0.0150(DT 0.5453)(A 0.7349) for IPC-D-275 Internal TracesI = 0.0647(DT 0.4281)(A 0.6732) for IPC-D-275 External Traces经验公式I(A)=0.15×线宽(W) ----25℃下的线路电流承载值导线阻抗公式 R(Ω)=0.0005×L/W(线长/线宽)●电流承载值与线路上元器件数量/焊盘以及过孔都直接关系;●导线的电流承载值与导线线的过孔数量焊盘存在的直接关系;●导线的电流承载值与导线线的过孔数量焊盘存在的直接关系;1、在表格数据中所列出的承载值是在常温25度下的最大能够承受的电流承载值,因此在实际设计中还要考虑各种环境、制造工艺、板材工艺、板材质量等等各种因素。
一文解读PCB板的线宽、覆铜厚度与通过的对应电流的“三角”关系
一文解读PCB板的线宽、覆铜厚度与通过的对应电流的“三角”关系PCB板从设计到做出精致的板子,那PCB板的线宽,覆铜的厚度和对应的截电能力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小编一起和您看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基础的知识:1英尺=12英寸1英寸inch=1000密尔mil1mil=25.4um=0.0254mm1mil=1000uin(mil密耳有时也成英丝)1um=40uin1OZ=28.35克/平方英尺=35微米PCB板铜箔载流量如下:铜箔宽度铜箔厚度70um50um35um2.50mm 6.00A 5.10A 4.50A2.00mm 5.10A 4.30A 4.00A1.50mm 4.20A 3.50A 3.20A1.20mm 3.60A 3.00A2.70A1.00mm 3.20A2.60A 2.30A0.80mm 2.80A 2.40A 2.00A0.60mm 2.30A 1.90A 1.60A0.50mm 2.00A 1.70A 1.35A0.40mm 1.70A 1.35A 1.10A0.30mm 1.30A 1.10A0.80A0.20mm0.90A0.70A0.55A0.15mm0.70A0.50A0.20A注1用铜皮作导线通过大电流时铜箔宽度的载流量应参考表中的数值降额50%去选择考虑。
1、由于敷铜板铜箔厚度有限,在需要流过较大电流的条状铜箔中,应考虑铜箔的载流量问题。
仍以典型的0.03mm厚度的为例,如果将铜箔作为宽为W(mm),长度为L(mm)的条状导线,其电阻为0.0005*L/W欧姆。
另外,铜箔的载流量还与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的组件种类,数量以及散热条件有关。
在考虑到安全的情况下,一般可按经验公式0.15*W(A)来计算铜箔的载流量。
2、一般PCB板的铜箔厚度为35um,线条宽度为1mm(40mil)时,那末线条的横切面的面积为0.035平方毫米,通常取电流密度30A/平方毫米,所以,每毫米线宽可以流过1A电流。
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与电流关系
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以下总结了网上八种电流与线宽的关系公式,表和计算公式,虽然各不相同(大体相近),但大家可以在实际的PCB板设计中,综合考虑PCB板的大小,通过电流,选择一个合适的线宽。
一、PCB电流与线宽PCB载流能力的计算一直缺乏权威的技术方法、公式,经验丰富CAD工程师依靠个人经验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但是对于CAD新手,不可谓遇上一道难题。
PCB的载流能力取决与以下因素:线宽、线厚(铜箔厚度)、容许温升。
大家都知道,PCB走线越宽,载流能力越大。
假设在同等条件下,10MIL的走线能承受1A,那么50MIL的走线能承受多大电流,是5A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请看以下来来自国际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供的数据:线宽的单位是:Inch(1inch=2.54cm=25.4mm)数据来源:MIL-STD-275 Printed Wiring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参考文献:二、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在了解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PCB敷铜厚度的单位盎司、英寸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在很多数据表中,PCB的敷铜厚度常常用盎司做单位,它与英寸和毫米的转换关系如下:1盎司 = 0.0014英寸 = 0.0356毫米(mm)2盎司 = 0.0028英寸 = 0.0712毫米(mm)盎司是重量单位,之所以可以转化为毫米是因为pcb的敷铜厚度是盎司/平方英寸"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表也可以使用经验公式计算:0.15×线宽(W)=A以上数据均为温度在25℃下的线路电流承载值.导线阻抗:0.0005×L/W(线长/线宽)电流承载值与线路上元器件数量/焊盘以及过孔都直接关系参考文献:另外导线的电流承载值与导线线的过孔数量焊盘的关系导线的电流承载值与导线线的过孔数量焊盘存在的直接关系(目前没有找到焊盘和过孔孔径每平方毫米对线路的承载值影响的计算公式,有心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一下,个人也不是太清楚,不在说明)这里只做一下简单的一些影响到线路电流承载值的主要因素。
多层板压合结构计算方法
一、 多层板压合结构计算方法:A :内层板厚(不含铜)B :PP 片厚度E :内层铜箔厚度F :外层铜箔厚度 X :成品板厚 Y :成品公差 计算压合上、下限:通常锡板为:上限-6MIL ,下限-4MIL金板为:上限-5MIL ,下限-3MIL比如锡板:上限=X+Y-6MIL 下限=X-Y-4MIL计算中值=(上限+下限)/2≈A+第二层铜箔面积%*E+第三层铜箔面积%*E+B*2+F*2以上常规四层板内层开料比成品板小0.4MM 的开,用2116的PP 片压单张,对于特殊内层铜厚和外层铜厚大于1OZ 以上的在选择内层材料时要把此铜考虑进去。
计算压合公差:上线=成品板厚+成品上线公差值-[电镀铜厚、绿油字符厚度(常规0.1MM )]- 理论计算的压合后的厚度下线=成品板厚-成品下线公差值-[电镀铜厚、绿油字符厚度(常规0.1MM )]- 理论计算的压合后的厚度B三、常用的PP片类型:KB SY1080 0.07MM 0.065MM2116 0.11MM 0.105MM7628 0.17MM 0.175MM7630 0.2MM一般两个含胶高的PP片勿一起使用,内层铜皮太少时请用含胶量高的PP片 1080 PP片致密度最高,含胶量低,尽可能不要压单张,最多只能压2张2116、7630 PP片只可压单张、2OZ以上的厚铜板内层不能用单张PP压 7628 PP片可压单张、2张、3张、最多可压4张.多层板压合后理论厚度计算说明H (半盎司铜厚=0.7MIL)7628 RC50%(PP压合后厚度=100%残铜压合厚-内层铜厚*(1-残铜率%)39.4MIL 1/1 内层板蕊,看是否包含铜厚,如果不包括,需加上铜厚。
7628 RC50% (PP压合后厚度=100%残铜压合厚-内层铜厚*(1-残铜率%)H (半盎司铜厚=0.7MIL)举例说明:有一个压合结构为39.4MIL(含铜厚),外层铜厚为半盎司,PP用7628 RC50%(厂商提供该种PP 100%残铜压合厚度为4.5MIL ?从已知条件可以得出:外层铜厚为半盎司:即HOZ=0.7MIL,外层有两层铜即1.4MIL. 所用板蕊为39.4MIL 1/1(即含铜) :即板蕊厚为39.4MIL,包含铜厚,所以不用加上铜箔厚度。
PCB走线和过孔的过流能力
PCB板铜箔宽度和过电流大小关系在表层,1OZ铜厚,1MM线宽可以通过1A电流。
在内层,1OZ铜厚,1MM 线宽可以通过0。
5A电流。
例如:60mil相当于1。
5MM,若是1OZ铜厚的话,在表层可以走1.5A电流,在内层可以走0。
75A电流oz(盎司)是重量单位,在PCB设计中常用oz来表示覆铜厚度,含义是在1平方英尺上覆盖1oz重量的铜对应的厚度.oz与公制长度的对应关系参见下表:基铜厚度(oz/Ft2) 公制(μm)5 1754 1403 1052 701 350。
5 18计算方法如下: 先计算Track的截面积,大部分PCB的铜箔厚度为35um(不确定的话可以问PCB厂家)它乘上线宽就是截面积,注意换算成平方毫米。
有一个电流密度经验值,为15~25安培/平方毫米.把它称上截面积就得到通流容量。
计算方法二:PCB走线的载流能力与以下因素有关:线宽、线厚(铜箔厚度)、容许温升。
PCB走线越宽,载流能力越大.近似计算公式:K为修正系数,一般覆铜线在内层时取0.024,在外层时取0。
048;T为最大温升,单位为摄氏度(铜的熔点是1060℃) ;A为覆铜截面积,单位为平方MIL;I为容许的最大电流,单位为安培(A)。
大部分PCB的铜箔厚度为35um,乘上线宽就是截面积.(10摄氏度10mil=0。
010inch=0.254差不多过流1A,表面走线计算结果,与最上面的方法计算结果,同样的电流线宽明显不同)PCB过孔的载流能力可以近似等效成PCB表层走线的计算方法:其中A=PI*(D+T)*T;其中D为孔内径,T为孔的沉铜厚度,T一般为20um.0.25mm=9。
84250。
33mm=12。
992120^0.44=3。
7360.048x3。
736=0.17932820um=0.7874015748milA=3。
14*(D+0.7874015748)*0。
7874015748小孔A=26。
28 大孔A=34。
PCB线宽、铜箔厚度与电流的关系
PCB线宽、铜箔厚度与电流的关系一、计算方法如下:先计算Track的截面积,大部分PCB的铜箔厚度为35um(即1oz)它乘上线宽就是截面积,注意换算成平方毫米。
有一个电流密度经验值,为15~25安培/平方毫米。
把它称上截面积就得到通流容量。
I=KT0.44A0.75 (K为修正系数,一般覆铜线在内层时取0.024,在外层时取0.048T为最大温升,单位为摄氏度(铜的熔点是1060℃)A为覆铜截面积,单位为平方MIL(不是毫米mm,注意是square mil.)I为容许的最大电流,单位为安培(A)一般10mil=0.010inch=0.254可为 1A,250MIL=6.35mm, 为8.3A二、数据:PCB载流能力的计算一直缺乏权威的技术方法、公式,经验丰富工程师依靠个人经验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但是对于新手,不可谓遇上一道难题。
PCB的载流能力取决与以下因素:线宽、线厚(铜箔厚度)、容许温升。
大家都知道,PCB走线越宽,载流能力越大。
在此,请告诉我:假设在同等条件下,10MIL的走线能承受1A,那么50MIL的走线能承受多大电流,是5A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请看以下来自国际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线宽的单位是:Inch (inch 英寸=25.4 millimetres 毫米1oz.铜=35微米厚,2 oz.=70微米厚,1OZ =0.035mm ,1mil.=10-3inch.实验中还得考虑导线长度所产生的线电阻所引起的压降。
工艺焊所上的锡只是为了增大电流容量,但很难控制锡的体积。
1 OZ铜,1mm宽,一般作1 - 3 A电流计,具体看你的线长、对压降要求。
最大电流值应该是指在温升限制下的最大允许值,熔断值是温升到达铜的熔点的那个值。
Eg. 50mil 1oz 温升1060度(即铜熔点),电流是22.8A。
导线的电流承载值,与导线线的过孔数量、焊盘,存在的直接关系(目前没有找到焊盘和过孔孔径每平方毫米对线路的承载值影响的计算公式,有心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一下,个人也不是太清楚,不在说明),这里只做一下简单的一些影响到线路电流承载值的主要因素。
PCB走线和过孔的过流能力
PCB板铜箔宽度和过电流大小关系在表层,1OZ铜厚,1MM线宽可以通过1A电流。
在内层,1OZ铜厚,1MM线宽可以通过0.5A电流。
例如:60mil相当于1.5MM,若是1OZ铜厚的话,在表层可以走1.5A电流,在内层可以走0.75A电流oz(盎司)是重量单位,在PCB设计中常用oz来表示覆铜厚度,含义是在1平方英尺上覆盖1oz重量的铜对应的厚度。
oz与公制长度的对应关系参见下表:基铜厚度(oz/Ft2) 公制(μm)5 1754 1403 1052 701 350.5 18计算方法如下:先计算Track的截面积,大部分PCB的铜箔厚度为35um (不确定的话可以问PCB厂家)它乘上线宽就是截面积,注意换算成平方毫米。
有一个电流密度经验值,为15~25安培/平方毫米。
把它称上截面积就得到通流容量。
计算方法二:PCB走线的载流能力与以下因素有关:线宽、线厚(铜箔厚度)、容许温升。
PCB走线越宽,载流能力越大。
近似计算公式:K为修正系数,一般覆铜线在内层时取0.024,在外层时取0.048;T为最大温升,单位为摄氏度(铜的熔点是1060℃) ;A为覆铜截面积,单位为平方MIL;I为容许的最大电流,单位为安培(A)。
大部分PCB的铜箔厚度为35um,乘上线宽就是截面积。
(10摄氏度10mil=0.010inch=0.254差不多过流1A,表面走线计算结果,与最上面的方法计算结果,同样的电流线宽明显不同)PCB过孔的载流能力可以近似等效成PCB表层走线的计算方法:其中A=PI*(D+T)*T;其中D为孔内径,T为孔的沉铜厚度,T一般为20um。
0.25mm=9.84250.33mm=12.992120^0.44=3.7360.048x3.736=0.17932820um=0.7874015748milA=3.14*(D+0.7874015748)*0.7874015748小孔 A=26.28 大孔A=34.0690.75 11.6 14.10162.08 2.5288二、数据: PCB载流能力的计算一直缺乏权威的技术方法、公式,经验丰富CAD工程师依靠个人经验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PCB板铜箔载流量厚度的计算
PCB板铜箔载流量厚度的计算1.确定铜箔的电流容量:铜箔的电流容量由其厚度和宽度决定。
宽度决定了电流的通道宽度,厚度决定了电流容量。
电流容量通常以安培(A)为单位。
铜箔电流容量可以从供应商提供的规格表中获得,或通过实验测量。
2. 确定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电流量。
在PCB 设计中,常见的电流密度范围为1到3安培/平方毫米(A/mm^2)。
根据应用的需求和特定的设计规格,选择适当的电流密度。
3.计算所需的铜箔载流量厚度:根据铜箔的电流容量和所选的电流密度,可以通过以下方程来计算所需的铜箔载流量厚度:铜箔载流量厚度=电流容量/电流密度铜箔载流量厚度的单位通常以毫米(mm)表示。
4.检查结果并进行优化:计算出的铜箔载流量厚度应与供应商提供的标准铜箔厚度进行比较。
如果计算结果大于标准厚度,则需要更换更厚的铜箔,或调整电流密度以确保设计的可靠性。
反之,如果计算结果小于标准厚度,则需要考虑使用更宽的铜箔或调整电流密度。
在计算铜箔载流量厚度时,还需考虑以下因素:1.温升:电流通过铜箔时会产生热量,因此设计时必须考虑温升。
通过使用更厚的铜箔或增加散热技术,可以降低温升。
2.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会影响铜箔的散热效果。
较高的环境温度可能需要更厚的铜箔。
3.布线:布线的形状和长度也会影响铜箔的载流量。
较长或较细的布线可能需要更厚的铜箔。
在实际设计中,还应考虑到PCB板的尺寸、层数以及其他特殊要求。
因此,在进行PCB板铜箔载流量厚度计算时,建议参考供应商提供的规格表和PCB设计规范,结合特定应用需求进行优化设计。
总结起来,计算PCB板铜箔载流量厚度需要确定铜箔的电流容量和所选的电流密度,并使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此外,还要考虑到温升、环境温度、布线等因素,并将计算结果与供应商提供的标准比较,进行适当的优化设计。
这些步骤可以确保PCB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PCB 设计铜铂厚度与线宽和电流以及温升的关系
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以下总结了网上八种电流与线宽的关系公式,表和计算公式,虽然各不相同(大体相近),但大家可以在实际的PCB板设计中,综合考虑PCB板的大小,通过电流,选择一个合适的线宽。
一、PCB电流与线宽PCB载流能力的计算一直缺乏权威的技术方法、公式,经验丰富CAD工程师依靠个人经验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但是对于CAD新手,不可谓遇上一道难题。
PCB的载流能力取决与以下因素:线宽、线厚(铜箔厚度)、容许温升。
大家都知道,PCB走线越宽,载流能力越大。
假设在同等条件下,10MIL的走线能承受1A,那么50MIL的走线能承受多大电流,是5A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请看以下来来自国际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供的数据:线宽的单位是:Inch(1inch=2.54cm=25.4mm)数据来源:MIL-STD-275Printed Wiring forElectronic Equipment二、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在了解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PCB 敷铜厚度的单位盎司、英寸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在很多数据表中,PCB 的敷铜厚度常常用盎司做单位,它与英寸和毫米的转换关系如下:1 盎司 = 0.0014 英寸 = 0.0356 毫米(mm)2 盎司 = 0.0028 英寸 = 0.0712 毫米(mm)盎司是重量单位,之所以可以转化为毫米是因为pcb的敷铜厚度是盎司/平方英寸"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表也可以使用经验公式计算:0.15×线宽(W)=A以上数据均为温度在25℃下的线路电流承载值.导线阻抗:0.0005×L/W(线长/线宽)电流承载值与线路上元器件数量/焊盘以及过孔都直接关系另外导线的电流承载值与导线线的过孔数量焊盘的关系导线的电流承载值与导线线的过孔数量焊盘存在的直接关系(目前没有找到焊盘和过孔孔径每平方毫米对线路的承载值影响的计算公式,有心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一下,个人也不是太清楚,不在说明)这里只做一下简单的一些影响到线路电流承载值的主要因素。
多层板压合后理论厚度计算说明
多层板压合后理论厚度计算说明
举例说明:有一个压合结构为39.4mil1/1(含铜厚),外层铜厚为半盎司,PP 为用7628RC50%(厂商提供该种PP 100%残铜压合厚度为4.5mil)
从已知条件中可得出:外层铜厚为斗盎司:即HOZ=0.7MIL 外层有两层即1.4mil
所用芯板为39.4mil1/1(含铜厚):即芯板厚度为39.4mil(因为内层铜厚已包含在39.4mil 中故内层铜箔厚度不用再计算)
假设一内层铜面积为80%,即内层残铜率为80%;另一内层铜面积为70%
内层为1盎司铜厚即1.38mil
PP 压合后厚度=4.5-1.38*(1-80%)=4.5-1.38*0.2=4.5-0.276=4.224
PP 压合后厚度=4.5-1.38*(1-70%)=4.5-1.38*0.3=4.5-0.414=4.086
则压合后的厚度=0.7+4.224+39.4+4.086+0.7=49.11mil=1.25mm
假设39.4mil 是不含铜厚的芯板,则要将两层内层的铜厚加入压合厚度中
则压合后的厚度=0.7+4.224+1.38+39.4+1.38
+4.086+0.7=51.87mil=1.32mm H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OZ即18um,1毫米大约通电能到0.5A,但是1/3OZ一般用不到,你自己可以推一下嘛,有个经验是一般每平方毫米能通过电流30A;
以下原文摘录:“由于敷铜板铜箔厚度有限,在需要流过较大电流的条状铜箔中,应考虑铜箔的载流量问题.仍以典型的0.03mm厚度的为例,如果将铜箔作为宽为W(mm),长度为L(mm)的条状导线,其电阻为0.0005*L/W欧姆.另外,铜箔的载流量还与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的元件种类,数量以及散热条件有关.在考虑到安全的情况下,一般可按经验公式0.15*W(A)来计算铜箔的载
流量. 印刷电路板(PCB)是在玻璃环氧基板上粘合一层铜箔,铜箔的厚度通常有18μm、35μm、
55μm和70μm4种。
最常用的铜箔厚度是35μm。
国内采用的铜箔厚度一般为35~50μm,
也有比这薄的如10μm、18μm;和比这厚的如70μm。
l~3mm厚的基板上复合铜箔的厚度约为35μm;小于lmm厚的基板上复合铜箔的厚
度约为18μm,5mm以上厚的基板上复台铜箔的厚度约为55μm。
如果PCB上铜箔厚度是35μm,印制线宽1mm,则每10mm长,其电阻值为5mΩ左右,其电感量为4nH左右。
当PCB上数字集成电路芯片工作的di/dt为6mA/ns、工作电
流为30mA时,每10mm长的印制线所含电阻值和电感值来估算电路各部分所产生的噪
声电压分别为0.15mV和24mV。
不同厚度不同宽度的铜箔的载流量见下表:
铜皮厚度35um 铜皮厚度50um 铜皮厚度70um
铜皮t=10 铜皮t=10 铜皮t=10
电流A宽度mm 电流A宽度mm 电流A宽度mm 6.00 2.50 5.10 2.50 4.50 2.50
5.10 2.00 4.30 2.00 4.00 2.00
4.20 1.50 3.50 1.50 3.20 1.50
3.60 1.20 3.00 1.20 2.70 1.20
3.20 1.00 2.60 1.00 2.30 1.00
2.80 0.80 2.40 0.80 2.00 0.80
2.30 0.60 1.90 0.60 1.60 0.60
2.00 0.50 1.70 0.50 1.35 0.50
1.70 0.40 1.35 0.40 1.10 0.40
1.30 0.30 1.10 0.30 0.80 0.30
0.90 0.20 0.70 0.20 0.55 0.20
0.70 0.15 0.50 0.15 0.20 0.15
注1 用铜皮作导线通过大电流时铜箔宽度的载流量应参考表中的数值
降额50%去选择考虑
再看看摘自<<电子电路抗干扰实用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毛楠孙瑛96.1第一版)的经验公式, 以下原文摘录:
“由于敷铜板铜箔厚度有限,在需要流过较大电流的条状铜箔中,应考虑铜箔的载流
量问题. 仍以典型的0.03mm 厚度的为例,如果将铜箔作为宽为W(mm),长度为L(mm)的条状导线, 其电阻为0.0005*L/W 欧姆. 另外,铜箔的载流量还与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的元件
种类,数量以及散热条件有关. 在考虑到安全的情况下, 一般可按经验公式0.15*W(A)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