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静脉炎
静脉炎药方
血栓性静脉炎偏方-股肿汤药物组成当归12g 泽泻12g 丹参15g 白茅根15g 牛膝15g 血竭5g 川芎l0g 黄柏l0g 苍术10g 丹皮l0g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
加减变化:病程后期加生黄芪、党参、茯苓、三棱、莪术、泽兰、地龙,去黄柏、苍术、木通;神疲少气懒言,舌苔薄白,脉沉缓者,加桑寄生、菟丝子、续断;肢体麻木怯冷者,加干姜、附子、桂枝、全蝎、蜈蚣。
还可配合①外涂酊剂: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忍冬藤、丹参等份,加入15%酒精溶液浸泡后涂擦患肢,每日涂2次。
②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周为一个观察疗程。
③燥湿止痒洗方:用于患肢出现营养障碍或发生瘀滞性皮炎或继发感染,药用苦参、白鲜皮、马齿苋各30g,黄柏、苍术、乌梢蛇各15g,徐长卿、土槿皮各12g,红花10g,水煎熏洗患肢,每日2~3次。
适应病证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
病案举隅章某,男,50岁。
因高处坠落致右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耻骨联合分离1小时人院。
即行急诊清创内固定,同时作左股骨踝上骨牵行术。
2周后拔除牵行钢针,翌日出现左小腿及膝上方肿胀,皮温增高,逐渐加重并向上蔓延,伴发热。
体检时左腹股沟处触及条索状物并有压痛,考虑为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予静脉造影后证实。
先予20%甘露醇250 ml和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日2次,治疗1周后肿痛未见减退。
诊见舌苔黄腻,脉濡数。
改用上述中药内服、外洗,并以丹参注射液静滴,2天后肿胀开始减退,至第10天肿胀基本退尽,皮温趋正常,无压痛。
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血栓消失。
评按血栓性深静脉炎中医谓之“股肿”,系因久卧、外伤、手术等因致气血不畅,脉络痹阻,水津四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蕴而化热,早期宜清热化湿、散瘀通络。
方中当归、月参、血竭、川芎活血祛瘀止痛;黄柏、苍术、白茅根、泽泻清热利湿解毒;丹皮凉血活血;牛膝通达气血,引药下行。
若瘀滞日久,久病必虚,故病程后期加用益气通阳之品以扶正祛邪,增强活血利水之力。
血栓性静脉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络 。 ②气 滞 血瘀 型 , 乳 香 、 药 、 山 甲 、 刺 、 仁 、 花 、 以 没 穿 皂 桃 红 当 归 、 贝母 、 浙 赤芍 、 芎 、 血 藤 、 龙 、 粉 、 皮 、 参 活血 川 鸡 地 花 陈 丹 化 瘀 、 结 止 痛 。 ③ 脾 虚 湿 瘀型 , 散 以茯 苓 、 白术 、 子 、 黄 芪 、 附 生 白芍 、 泻 、 己 、 苡仁 、 参 、 龙 、 银 花 、 术 、 草 益 气 泽 防 薏 丹 地 金 苍 甘
散 加 味 ( 术 、 膝 、 柏 、 薏 仁 、 参 、 泻 、 草 ) 热 利 苍 牛 黄 生 丹 泽 紫 清
湿、 活血 消肿 。②气血瘀滞型, 运用 活血通 脉饮 加减 ( 丹参 、 牛
膝、 当归 、 金银 花、 鸡血藤、I ) JI 活血消肿 , 芎 化瘀通脉 。③脾 肾
阳虚 型 , 用 温 肾健 脾 汤 加 减 ( 芪 、 参 、 术 、 参 、 膝 、 运 黄 党 自 丹 牛 鸡 血 藤 、 薏 仁 、 苓 ) 肾健 脾 。 血 利 湿 。 治 疗 2 6例 , 生 茯 温 活 0 临 床治愈 9 7例 , 效 4 显 5例 , 转 4 好 8例 , 效 1 无 6例 , 有 效 率 总
中 西 医合 治 等 方 法 治 疗 本 病 ,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取
关键词 : 静脉 炎 ; 栓 ; 医 治疗 ; 述 血 中 综 中 图 分类 号 : 5 3 6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6 9 92 0 )1 0 9 3 R 4、 A 10 —0 7 (0 8 0 —0 5 一O
9 2% 。 2.
中医治疗护理血栓性浅静脉炎
月, 我院对 S T P患者采用 中医 中药治疗 , 取得 了很好 的疗效 , 现 将有关治疗与护理经验 总结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①避免采用下肢静脉给药 , 特别是静 脉 留置针 的使 用 , 以免
因机械性刺激加重炎症扩散 ; ② 应用 活血化瘀药 物时 , 注意 观察 女性患者有无月经量增多 、 经 期延长 现象 ; ③ 每次换药 时注 意观
小 儿 泄 泻 论 治
王 辉
( 湖北省仙桃市 中医院儿科 , 湖北 仙桃
4 3 3 0 0 0 )
关键词 : 小儿泄泻 ; 中医药疗法 ; 健 脾止泻汤
中图分类号 : R 7 2 5 . 7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一o 7 o 4 ( 2 0 1 3 ) 0 6- 0 0 4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1
功 能不全 的风 险增 加约 3 0 %[ ”。 自 2 0 1 1年 9月 一2 0 1 2年 9
气虚者 在服 用清 热 利湿 、 活血 化瘀 中药 后 , 易 出现 腹 泻等 症, 因此可进食大枣 、 苹果 、 白扁 豆、 山药、 薏 米、 南瓜 等性平偏温 补的食品。痰湿者宜食用健脾祛 湿的食物 , 每 日食盐少于 3 g , 避 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 肪和高胆 固醇食物。
共治疗观察 4 6例 , 均为 2 0 1 1 年 9月 一 2 0 1 2年 9月我院收治 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 , 其 中男 3 2例 , 女1 4例 ; 年龄 5 0— 7 0岁 ; 病 程1 —1 0 余 年。按照参考 文献 的临床 分期 , 4 6例 中有局部 缺 血期 2 8 例, 营养障碍期 l 8例 。
中药加针刺治疗血栓性静脉炎证治心得
c Hl E C o M M UNI Y Do C N 写E T TORS
中药加 针 刺治疗 血栓 性 静脉 炎证 治心 得
阳药 : 枝 ( 经 ) 肉桂 、 附子 、 角 桂 温 、 黑 鹿
曹 改杰 郝 现 军
诊 : 冒咳嗽已愈 , 感 左小腿硬结 已消退 , 胀 减, 疼痛加 重 , 右肩臂后伸尚受 限制 , 质 舌 淡红 , 苔 薄 白, 沉 细。处 方 : 归 舌 脉 当 3 g川 芎 1 g 赤 芍 1 g 丹 参 3 g 桂枝 0, 5, 5, 0, l g葛根 3 g 水蛭 6 , O, 0, g 乌梢蛇 lg 全虫 O,
1 g木瓜 1g川 牛膝 1 g 三剂。病情有 0, 0, 5,
改善 , 又诊 : 下肢肿胀硬结消退 , 疼痛 明显 减轻 , 右肩痛 亦减 , 但后 伸受 限。用下方 收工 : 昆布 3 g 海藻 3 g 苏 木 1 g 丹参 0, 0, 5, 3g 桂枝 l g 水蛭 6 , 0, O, g 乌梢蛇 l g 丹皮 O, 1g 连翘 3 g 黄芩 lg 牛膝 1g 5, 0, o, 5 。服药 期问针灸 治疗贯穿始终 , 收效极佳 。 例 2 患者 , ,0岁。患右下肢静脉 : 男 7 炎 3个月 , 用西药青霉素及脉络宁等不见 好转 。有高血压 、 脑梗死病史。症 见右下 肢指 凹性水肿 , 小腿 肿胀疼 痛 , 局部皮 肤
母 l g 陈皮 lg 川 朴 lg 黄芪 3 g O, O ,I O, 0 。又
花、 蜂房配伍 , 扶正 托毒 力宏。服药 期间 均配合针灸 治疗 , 以达到 活血 化瘀 , 通络
止 痛 目的 。
苓、 车前 子、 茯苓 皮、 瓜皮 、 冬 生牡 蛎、 木
中医药治疗血栓性静脉炎116例
外治法 :① 硝 黄合 剂 ( 自拟方 ) :芒硝 ,独 活,黄 柏 ,蒲公英各 l O g 。开水煮沸 1 ( ) 分钟后用 毛巾蘸药敷 局 部 患处 ,每 日一 次 ,每 次半 小时 。② 水 调散 ( 自拟方 ) 黄柏 、煅石膏等量 ,研为细面 凉开水调敷 局部患 处 ,每
日一 次 。
栓性静脉炎患者 2 3 0 例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共 2 3 0例 ,病 患处浅静 脉均发 红 ,
肿胀 ,灼热 ,出现硬 结节或条 索状肿物 ,局部 明显疼痛 和压痛 。其中治疗 组 1 1 6例 ,男 7 ( ) 例 ,女 4 6例 ;年龄 2 ( ) ~3 0岁 1 5 例 ,3 1 ~4 ( ) 岁3 7 例 ,4 l ~5 ( ) 岁4 2 例 ,5 1 ~
将2 3 0例血栓性静脉 炎患者随机 分为两组 ,治疗组 1 1 6例采
用 我 院 自拟 方 :活血 丸 ,散 瘀 丸 , 山栀 通 脉 片 , 当 归活 血 汤 内服 ,患 处 局 部 外 用 自拟 方硝 黄 舍 剂 , 水调 散 外敷 ; 对 照 组 1 1 4例 采 用 穿
王消炎片 内服 ,患处局 部用消炎液外涂,观察 两组 疗效 。结果
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静脉 内腔的炎症 , 本病多表现为一段浅 表静脉 内膜 炎症并伴有 继发腔 内血 栓形成为特点的静脉血管疾病 ,其特点 为受 累浅表静 脉 区的皮肤红肿 ,自发牵扯性 痛 ,可触到有触 痛的条索状 物或有结节质硬压痛 。属中医学 “ 恶脉 ” 、“ 赤脉” 、“ 脉 痹” 、“ 黄鳅痈 ” 、“ 青蛇 毒”等范畴 。我们对本 病采用 内
静脉炎的中药治疗方案
一、中医病因病机1. 气血瘀滞:由于久坐、久站、外伤、手术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滞,脉络受阻,发为静脉炎。
2. 湿热内蕴: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湿热下注,脉络受阻,发为静脉炎。
3. 热毒蕴结:感染、外伤等导致热毒蕴结,热毒侵袭脉络,脉络受阻,发为静脉炎。
二、中药治疗方案1. 治疗原则(1)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疏通脉络。
(2)清热解毒:清除热毒,减轻炎症。
(3)利湿消肿:利湿消肿,缓解疼痛。
2. 方剂组成(1)活血化瘀方组成: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丹参、牛膝、三棱、莪术。
功效:活血化瘀,疏通脉络。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清热解毒方组成: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栀子、大黄、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利湿消肿方组成:茯苓、泽泻、车前子、猪苓、薏苡仁、牛蒡子、冬瓜皮、甘草。
功效:利湿消肿,缓解疼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 方剂加减(1)气血瘀滞型:可加用黄芪、党参等益气活血之品;疼痛明显者,可加用延胡索、川楝子等止痛药。
(2)湿热内蕴型:可加用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湿之品;大便干结者,可加用大黄、芒硝等通便药。
(3)热毒蕴结型:可加用黄柏、苦参等清热解毒之品;伴有发热者,可加用石膏、知母等清热凉血药。
4. 饮食调理(1)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3)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排便,减轻肠道负担。
5. 生活方式调整(1)避免久坐、久站,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2)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三、注意事项1. 中药治疗期间,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
2. 服药期间,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 遵医嘱,按疗程服药,不可随意加减药物。
在中医里面哪种方法治疗静脉炎效果是比较好的呢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在中医里面哪种方法治疗静脉炎效果是比较好的呢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西医治疗通过服用华法林等药物,试图达到溶解血栓,疏通血管等功效,但事实证明,服用华法林效果并不好,而且长期服用还会产生很多副作用。
中医治疗通过口服纯中药制剂,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并且能够清除血栓,畅通血流,对治疗静脉炎有良好的疗效。
二、热敷治疗很多患者认为静脉炎是由寒凝所致,于是采用热敷治疗,但热敷治疗效果甚微,并且不能从根本上治愈静脉炎。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过切除病变血管,建立侧支血液循环来改善血液循环障碍,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而且手术后极易复发。
静脉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2024新版
案例二
患者王某患有静脉炎多年尝试多种治疗方法 效果不佳。后经人介绍来到一家中医诊所接 受针灸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后王 某的静脉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继续巩固治疗 两个疗程后王某的静脉炎基本痊愈且未再复 发。
06
预防与调护措施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
定时活动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 液回流不畅,引发静脉炎。因此,应定时活 动身体,如伸展四肢、散步等,以缓解静脉 压力。
抬高双腿
在休息或睡觉时,可将双腿抬高,以利于下 肢血液回流,减轻静脉炎症状。
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
要点一
穿着宽松
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和鞋子,避免过紧的衣物束缚身体 ,影响血液循环。
要点二
保暖措施
在寒冷季节或环境中,应注意保暖,如穿厚袜、戴手套等 ,以防止寒冷刺激导致静脉炎加重。
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温针灸
在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搓成团状置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 体将热力传入穴位内,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目的 。
刺络拔罐
在静脉炎患者的患处皮肤上进行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 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叩刺出血后拔罐,以吸出瘀血和毒邪, 达到祛瘀生新、通络止痛的效果。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静脉炎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就诊于 中医门诊。经过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 和外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一周后李某的症状 得到明显缓解继续治疗一个月后李某的静脉 炎基本痊愈。
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01
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 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 。
02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 免感染。定期更换敷料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03
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 物和抗生素,以预防血 栓形成和感染。
中医治疗静脉炎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静脉炎有哪些方法
静脉炎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常因过度劳累、经常站立等而引起病情发作,走路时疼痛症状会明显加重,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明显减轻,如果能及时进行治疗的话预后情况比较理想,下面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静脉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下。
(1)血栓性浅静脉炎:
脉络瘀阻: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药用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元胡、鸡血藤、水蛭。
方以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元胡、鸡血藤、水蛭共用可达瘀血去脉络通、疼痛止之效。
发生于下肢者可加牛膝,发生于上肢者可加桑枝;肿胀者加滑石、桂枝通阳利水;红肿者加公英、地丁清热解毒;浮肿晨轻暮重者加升麻、黄芪升阳利水。
(2)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脉络湿瘀:治法:活血化瘀,利湿通络。
方药:活血通脉饮加减。
药用丹参、赤芍、当归、川芎、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
方以丹参、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清热利湿通络。
痛甚者加炮甲珠、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素体阳虚,畏寒肢冷者,去银花,加桂枝、细辛、附子温阳;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静脉炎的几种方法,首先是需要了解静脉炎的具体病因,才能对症选择中医方子,另外在治疗的时候还建议大家的是,可以多吃一些能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比如说是生姜等,少食用一些寒性食物,以免使得病情症状出现加重现象发生。
静脉炎怎么治疗有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静脉炎怎么治疗有效
导语:静脉炎的全称是血栓性静脉炎,主要表现在患者皮肤周围呈现充血性红斑。
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有很多,至于静脉炎怎么治疗效果更好,主要是西医治
静脉炎的全称是血栓性静脉炎,主要表现在患者皮肤周围呈现充血性红斑。
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有很多,至于静脉炎怎么治疗效果更好,主要是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两种,也可以做静脉血栓摘除术。
1.溶栓疗法:
在起病6-9小时内应用可直接溶解血栓。
常用尿激酶和链激酶静脉注射。
因该疗法有导致出血的危险,一般只用于喀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或并发肺栓塞时。
2.静脉血栓摘除术
可考虑作静脉血栓摘除术、采用Fogarty导管和吸引器取除血栓,方法简单、安全而有效,适应于病程不超过72小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效果较好,但应注意术后的抗凝治疗。
据Lord报导手术死亡率1.3-2.5%。
脓毒病性静脉炎的治疗除使用抗生素外,有时还需切除受累的静脉。
3.下腔静脉滤网成形术或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术:
目的是预防肺栓塞,目前仅被推荐于下肢深静脉近端血栓、禁忌抗凝治疗或抗凝治疗得当仍有肺栓塞发生、小型肺栓塞反复发作以及肺动脉栓塞摘除术后的患者。
预防肺栓塞的成功率可达97%。
4.隐静脉旁路移植术等
5.中医中药治疗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代研究表明化瘀丹系列药物中雪莲花藏红花丹皮蜈蚣土元等具有溶拴、抗宁、抗血小板凝集、降纤、降低血液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静脉炎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静脉炎
静脉炎的分析: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
其病理变理化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
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
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
少数病人可引起反应,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
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受潮湿等,较常见是各种外科手术后引发。
临床表现:浅静脉炎: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
深部静脉炎患静脉炎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是指浅静脉炎症发生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而言,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胸壁、乳房,两肋缘及上腹部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的一种常见疾病,亦称Monder病。
治病原因: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
病理变化:其病理变化特点为静脉壁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导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造成静脉炎的危险因子包括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静脉炎小腿血管2、操作技术不良3.、不适当的穿刺部位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5.固定方法不当6.输液的浓度的酸、硷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
中药外敷法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进展
静脉输液既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
输液性静脉炎则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目前,静脉输液的患者中近8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输液性静脉炎[1]。
输液性静脉炎多是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以是同一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感染[2]。
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血管走向发红、发热、肿胀、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轻者引起静脉周围红、肿、热、痛,重者可导致静脉发生硬结或条索状改变,造成功能障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治疗。
1静脉炎的发生机制引发静脉炎的易感因素可以分为药物性因素和非药物性因素两大类。
药物性因素引起静脉炎主要受药物自身的不良反应、药物的酸碱度及药物的渗透压等的影响。
非药物因素引起的静脉炎主要与患者自身的身体因素,静脉输液的部位,输液时所在的场所,静脉输液的速度、时间,静脉输入液的温度以及穿刺针的型号与材料,同一部位穿刺的频率等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3-4],输液性静脉炎是输液过程中穿刺伤及局部脉络血行不畅导致血淤阻滞,“不通则痛”,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受阻导致胀痛;淤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
其发生机理是气血瘀滞,热毒凝滞于血脉,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
《素问·痹记》有“痹在于脉则血凝不流,血瘀则凝,凝则不通,不通则痛”。
《千金备急要方》有“气血瘀滞则痛,脉道阻塞则肿,久瘀而生热”等。
2中药外敷法治疗静脉炎静脉炎不但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阻碍。
因此,静脉炎的防治一直备受广大医护人员的关注。
多年来,众多护理人员就如何防治静脉炎做了大量研究,其中中医外治法被广为应用,现将近年来的一些中医药外治法治疗静脉炎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损伤性静脉炎的中医内外治结合治疗心得
1 1 临 床 表 现 . 在 受 损 脉 管 的局 部 迅 速 出 现 炎 症 反 应 , 显 的发 红 、 胀 、 明 肿 疼痛 、 痛 , 温 升 高 , 呈 现 红 肿 的 条 索 状 物 , 期 质 地 较 软 , 压 皮 可 初 后 期 变 硬 , 发 静脉 周 围组 织 和 淋 巴 管 炎 , 范 围 逐 渐 扩 大 , 伴 且 严
・
5 ・ 8
J u na o fExe a or l tr lThe a y o n r p fTCM b 201 Fe 1
—
— —
.
2 1 0(
厶 损 伤 性 静 脉 炎 的 中 医 内 外 治 结 厶 心 得 口 , 疗 口
曾忠钰
( 四川省成都 市龙 泉驿 区中医院, 成都 四川 6 00 ) 1 10
细涩 。辩证属脉络瘀阻 , 当活血 化瘀 、 法 通络散结 为要 , 内治予 “ 红四物汤 ” 桃 加味 , 水煎 服 , 2日 1 , 日3次 , 剂 每 每次 10m ; 5 L 外 敷 欢 乐 散 结 膏 , 日换 药 1次 , 此 连 续 治 疗 2周 , 4月 1 隔 如 于 2
日病 告 痊 愈
13 辨证 治 疗 .
1 3 1 内 治 法 . .
①急性期 : 局部红肿 、 疼痛 、 压痛 、 灼热 , 可见较软 的条索状 物 , 有发热 、 寒 、 痛 、 伴 恶 头 口渴 , 质红 干 , 苔 黄 燥 , 象 洪 数 , 舌 舌 脉 辨证 属热毒 壅盛 型。治法 : 以清热 、 凉血 、 解毒 为主。方药 : 五昧
黄连 汤加 味 : 花 藤 3 , 菊 花 3 , 公 英 3 , 花 地 丁 银 0g 野 0g 蒲 0g 紫
3 , 葵 子 3 , 连 1 , 0g天 0g 黄 2g 黄芩 1 , 5g 黄柏 l , 子 1 , 地 5g栀 5g生
中医如何治疗游走性浅静脉炎?方法是这样的
中医如何治疗游走性浅静脉炎?方法是这样的
静脉炎有多种分类,其中一种就叫游走性浅静脉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中医疗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调整内部身体来治疗疾病,所以效果非常好。
一、游走性浅静脉炎是怎么回事,用中医治疗静脉炎管用吗?
游走性浅静脉炎以小腿和足部浅静脉炎为多见,发生于大腿和上肢者较少见。
其发作时的表现和一般血栓性浅静脉炎也无明显的不同。
由于受病变累及的都是中小浅静脉,管腔内虽有血栓形成和堵塞,但也不会引起静脉血液障碍,整个肢体肿胀较少见。
冰脉治对各类静脉炎都还挺管用的。
二、游走性浅静脉炎是指反复地在身体各处此起彼伏地发作的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
男女
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
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
治疗游走性浅静脉炎还是要选择中医方法,“溶栓通络”疗法治疗游走性浅静脉炎效果较好。
如果发现游走性浅静脉炎,建议去正规权威的周围血管科进行治疗。
三、游走性浅静脉炎中医病因
湿热之邪外侵,或寒湿凝滞,郁久化热,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湿热淤血留滞于脉络所致。
或因七情所伤情志不舒,气滞血淤,脉道阻塞,积滞不散,脉络淤阻而致。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
男女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
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
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
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中医治疗静脉炎的验方有哪些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中医治疗静脉炎的验方有哪些1、化瘀利湿汤取炙黄芪、土茯苓各30克,川牛膝、车前子、白花蛇舌草各15克,水蛭、当归各12克,三棱、莪术各l0克,泽泻8克,甘草梢6克,干蜈蚣、泽兰各3克。
水煎服,1日1剂,7天为1疗程;加减变化:热盛者减黄芪、蜈蚣,酌加蒲公英、金银花、黄柏;湿重者酌加苡仁、猪苓;瘀重者酌加乳香、没药、王不留行;久病气虚者减白花蛇舌草、泽兰、泽泻,酌加炒党参、白术。
本方适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股肿汤用丹参、白茅根、牛膝各15克,当归、泽泻各12克,川芎、黄柏、苍术、丹皮各l0克,血竭5克,水煎服,每日2剂。
加减变化:病程后期加生黄芪、党参、茯苓、三棱、莪术、泽兰、地龙,去黄柏、苍术、木通;神疲少气懒言,舌苔薄白,脉沉缓者,加桑寄生、菟丝子、续断;肢体麻木怯冷者,加干姜、附子、桂枝、全蝎、蜈蚣。
本方适应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
3、通脉消炎汤取丹参20克,当归、茯苓、白术、川芎、赤芍、白芍、熟地、延胡索、香附、牛膝各12克,红花、桔梗各l0克,水蛭、甘草各6克。
每日1剂,共煎400毫升,分2次温服。
治疗15天为1个疗程,可治疗2个疗程。
加减变化:红肿灼热者加丹皮12克;疼痛伴有结节者加参三七9克;脉象细弱者加黄芪、玄参各20克。
本方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4、芦荟酢浆草膏用芦荟,酢浆草,冰片适量。
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取芦荟和酢浆草按2:1比例加少许冰片,捣烂敷于病变部位,并包扎。
属湿热瘀滞型的采用凉敷法;气滞血瘀型的采用热敷法(即把药膏放在沙锅中加热后敷之)。
每天换药1次,30天为1疗程。
本方适应血栓性浅静脉炎5、血栓性静脉炎用水蛭、乳香、没药、大黄、栀子各50克,僵蚕40克,紫草、生甘草、冰片各30克,黄柏25克。
上药共研细末,过80目以上筛,越细越好。
根据红肿面积大小,取适量药末加适量蜂蜜调成较稠的膏剂,敷贴于红肿处,上盖油布或塑料布,再用绷带或胶布固定。
中药外敷疗法防治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中药外敷疗法防治静脉炎的研究进展[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静脉炎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脉炎的防治是临床工作的一大难题,中药外敷在临床应用中体现出了独有的优势。
本综述将临床常用的静脉炎外敷药物进行整理,以供护理人员在临床参考应用。
[关键词]静脉炎;中药外敷1.静脉炎的定义现代医学观点:认为静脉炎是血管内皮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输液处静脉出现炎性症状,静脉可触及条索和硬结,患者有明显疼痛感,严重者局部有脓液流出和体温升高[1]。
中医学观点:认为静脉炎的主要病机为血瘀气滞。
湿热、寒湿等外邪入内导致局部脉络损害、血流不畅、血液瘀滞,不通则痛;邪毒聚急,津液输入散布受阻,血溢肌肤或瘀血在里化热则局部呈现红肿不散[2]。
2.中药外敷制剂防治静脉炎2.1 如意金黄散如意金黄散最早记载于由明朝陈实功编写的《外科正宗》中,其处方的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3]。
临床上常将如意金黄散配合蜂蜜调和使用,研究发现,如意金黄散与蜂蜜调和,有利于血管扩张及血液循环,可减轻水肿和炎性渗出,加快组织修复[4]。
使用如意金黄散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常规处理要低。
王美春等[5]将78例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外敷蜂蜜加如意金黄散,另一组患者则外敷25%硫酸镁,结果显示蜂蜜加如意金黄散组的治愈率为97.7%,25%硫酸镁组的治愈率为82.9%(P<0.05)。
另有研究表明新鲜芦荟调和如意金黄散也是治疗方法之一,新鲜芦荟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抗炎特性[6-7]。
陈艳梅等[8]将新鲜芦荟与如意金黄散合用治疗静脉炎,结果显示二者合用的效果比使用50%硫酸镁外敷的效果要好。
3.2 双柏散双柏散是临床常用于治疗静脉炎的外敷药物之一。
其组方为黄柏、侧柏叶、大黄和薄荷。
在外敷使用时,常用温热开水或蜂蜜调和双柏散敷于患处,效果较好。
王琳[9]将65例静脉炎患者应用双柏散加蜂蜜敷于患处作为观察组,再将同期的57例静脉炎患者用25%硫酸镁湿敷患处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92%和64.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4.21%和32.31%(P<0.05)。
血栓性静脉炎中医临床路径
血栓性静脉炎中医临床路径(2019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住院患者。
一、血栓性静脉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血栓性静脉炎(ICD-10编码:I80.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颁布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诊断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2015年)。
血栓性静脉炎临床常见证候:脉络筋挛热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血栓性静脉炎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血栓性静脉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由非静脉曲张引起的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病变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血栓性静脉炎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重点观察下肢静脉迂曲、肢体肿胀、红肿疼痛等主症。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脂、心电图、胸部透视或X线片、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红外热象。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下肢血管的DSA,肢体影像学检查(CT或MRI)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脉络筋挛热瘀证:清热利湿、活血通脉。
2.西药治疗3.护理调摄(九)出院标准1.患肢红肿热痛明显好转。
2.没有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中药湿热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注 : 对 照 组 比 较 P <0 0 与 .5
参考 文 献
采 用 检 验 。
[] 1 李树珍. 现代护理学. 北京 : 民军医出版社 , 0 :6 2 9 人 2 0 28— 6 . 0
[ ] 丽 清 , 曙 东. 生输 液 性 静 脉 炎 的 危 险 因素 及 护 理 干 预 . 2桑 朱 产
1 资 料 与 方 法
行不畅, 津液输布受阻 导致胀痛 , 血 内蕴 , 瘀 蕴久化 热 , 则局 部发
20 07年 6月 ~ 0 9年 1 于 笔 者 所 在 医 院 住 20 2月
1 1 一般 资料 .
热; 脉络损 伤 , 血溢肌肤或血热 内蕴则局部发红 , 可沿输 液静脉走
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 局部组织红肿灼痛 , 时伴有畏寒 、 有 发热 等全 身症状 , 若伴有血栓形成 , 则患处压痛 明显 , 继之血管呈条索状变
血管平滑肌 , 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从而达到消炎止痛 、 去肿的 目的。
பைடு நூலகம்
静脉炎属于中医血痹 、 脉痹 、 肿胀 、 血瘀的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 J ,
穿刺 过 程 中伤 及 局 部 , 行 不 畅 导 致 血瘀 滞 阻 , 血 不通 则 痛 , 血 运 气
中药湿热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患者 , 疗效显著 , 现介绍如下 。
轻 患者 的疼 痛 和 静 脉 炎 的 发 生 , 及 时 正 确 给 于 治 疗 护 理 , 免 应 以 造 成 患 者 静 脉 炎 和增 加 患者 的痛 苦 。
【 关键词】 输 液性静脉 炎; 中药; 外敷 ; 护理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 静脉
炎 是 由 于许 多 药 物 因浓 度 高 、 激 性 强 或 留置 针 在静 脉 内 放 置 时 刺 间过 长 而 引 起 的局 部 静 脉 壁 的 化学 炎症 反 应 , 可 由 于输 液 过 程 也
中医外敷治疗静脉炎及跌打损伤所致於肿
1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中药贴敷的目的及方法。
2.病人的症状能够得到缓解。
3.贴敷去掉后,病人水肿部位有好转。
注意
事项
1.摊药要厚薄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药物受热后溢出,污染衣被,一般以0.2-0.5cm为宜。
2.敷药时必须注意温度适中,敷药范围必须超出水肿部位的1-2厘米。3.服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
并发症处理
敷药后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敷药,并配合医生处理。
滕州市中医院
ICU中医传统疗法操作规程
特色
疗法
中药外敷干预静脉炎以及跌打损伤引起莓:乌蔹莓、凡士林。
2.跌打损伤用活血散:刘寄奴,地肤子,半枝莲,虎杖,生南星,黄柏,地鳖虫,饴糖。
药物
作用
1.乌蔹莓:清热,利湿,解毒,活血,散淤,局部消肿清热止痛。
2.活血散: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操作
方法
①清洁皮肤,取下原敷料,用盐水棉球擦去原药迹,观察患处情况及敷药效果。②摊药:根据患处的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用油膏刀或压舌板将膏药均匀的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将棉纸四周反折。③敷药:将药物敷于患处,敷药面积应稍大于患处。④包扎:覆盖纱布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松紧适度,包扎稳妥、美观,并使肢体处于功能位。⑤观察:患处局部情况及病情变化,询问病人有无不适。⑥安置病人: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⑦终末处理。
桂枝汤临床应用(七)桂枝汤调和营卫治疗静脉炎
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均可温煦阳气,使阴气与阳气相互顺接,方用大枣(上接第40页)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同时可伴有血栓形成,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深浅静脉,以下肢多见。
患者常常出现肢体疼痛、肿胀,少数患者可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
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归于中医“脉痹”“恶脉”“股肿”“臁疮”等范畴。
人体深浅静脉属于中医之经络血脉系统,为运行营卫气血之重要通道。
《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本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可见,脉道内外之营卫在人体上发挥重要功能,经脉受邪,营卫不和则发病。
故吾师认为静脉炎的病机以营卫不和为主,兼有风、湿、热、瘀、毒等;治法当以调和营卫为主,并随证加减;方选桂枝汤加减。
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金匮心典》曰:“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布包),猪苓15g,牡蛎30g(先煎),山楂20g,7剂,水煎服,每日早、晚饭后4月22日二诊:药后发热、恶寒大减,水肿亦缓,纳食增进,已可缓慢行走,舌淡,苔白,脉弦。
药已中的,效不更方,文/ 李灵辉(福建中医药大学)【指导老师】张喜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博士导师)津失布,泛溢肌肤,从而发为水肿。
风邪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故见发热、恶寒。
卫强营弱,腠理不固,卫气失摄,营阴失守,故汗出。
外邪稽留,郁而化热,上蒸于口,耗伤气阴,故见口苦、口干。
脾为湿困,运化无力,四肢百骸失养,故见纳呆、身困。
脾主运化,脾虚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内停,故见口干不欲饮。
治以调和营卫、利水渗湿、行气通络,方用桂枝汤加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炎的分析:
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
其病理变理化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
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
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
少数病人可引起反应,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
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受潮湿等,较常见是各种外科手术后引发。
临床表现:
浅静脉炎:
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
深部静脉炎患静脉炎
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是指浅静脉炎症发生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而言,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胸壁、乳房,两肋缘及上腹部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的一种常见疾病,亦称Monder病。
治病原因: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
病理变化:
其病理变化特点为静脉壁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导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造成静脉炎的危险因子包括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静脉炎小腿血管
2 、操作技术不良3.、不适当的穿刺部位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5.固定方法不当6.输液的浓度的酸、硷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
7.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发炎。
8.,渗透压9,输液快慢静脉炎检查化验
深静脉血栓形成各种诊断诊断复发一般较差不困难继续,可利用以下的诊断技术方法:静脉压测定
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侧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超声
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好转见到结论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经验,并观察得呼静脉炎
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领导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下个月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服务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放射性核素健康检查
125I纤蛋白原扫描偶用于本病的儿童诊断,与超声波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端深静脉血栓诊断已经的特异性较差,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72小时才能显示效果。
IPG和PRG
即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和静脉血流描记法(PRG):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静脉阻塞时,随呼吸和袖带充、放气而引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试验对近端深静脉雪山形成水平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
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明显降低。
深静脉造影
从足部浅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在近心端使用压脉带,很容易使造影剂直接开始进入到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盈缺损,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诊断咨询。
浅静脉血栓形成大德诊断较容易,局部出院症状体征较明显。
静脉炎的治疗:
周围血管病,在祖国医学当中早有记载,《医宗金鉴》、《外科正宗》均有详尽记载。
诸如:脱疽、坏疽、脉管病等。
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阴寒客于脉络,寒凝血瘀,血瘀血滞,瘀久化热,热毒壅滞,血败化腐。
石家庄同宝周围血管病研究所根据这一原则立法为:益气行血,搜风祛寒,活血通络,散结止痛,清热解毒。
石家庄同宝周围血管病研究所院长吴同保副主任医师,在整套疗法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以加减治疗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性静脉炎等肢体血管病取得了神奇的效果。
组方:
蜈蚣、地龙、全蝎——通脉止痛,解毒散结。
乌梢蛇、制川乌——搜风通络,散寒止痛。
人参、黄花——益气扶正驱邪,行血通络。
水蛭、土元、三棱、莪术、穿山甲——活血破血,去瘀生新。
地丁、金银花、生目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应用中草药熏洗治疗肢体血管病的特效疗法:
应用中草药熏洗治疗肢体血管病,可以温阳化瘀,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改善肢体血液循环,能使肢体发热,疼痛减轻,肿胀消退,皮肤颜色改变活恢复,并有清洁伤面,局部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吴主任根据临床应用,总结出不同类型及不同阶段之熏洗方剂。
虚寒性症状多见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
同时伴有疲乏感,局部胀紧压迫感,间
歇性跛行,治宜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生川乌、生草乌、独活、桂枝、防风、透骨草、艾叶、川椒、细辛、红花等适量。
水煎熏洗患肢。
有溃疡者不得使用。
湿热型表现为患肢怕冷、疼痛常为游走性。
行走时酸胀、沉重、乏力。
下肢常出现条索状肿块活结节,红肿热痛,患肢多有浮肿。
治宜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
处方:金银花、蒲公英、地丁、野菊花、伸筋草、黄柏、茜草、当归、苏木、木别子、红花、土茯苓等适量洗浴患肢。
淤滞型表现为患肢怕冷,触之冰凉,疼痛呈持续性,皮色紫红、暗红或青紫色,肢端皮肤有瘀点、瘀斑。
治宜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止痛。
处方威灵仙、生草乌、秦艽、木别子、桃仁、苏木、赤芍、归尾、姜黄、元胡、丝瓜络、丹参等适量,水兰熏洗患肢。
热毒型表现为患肢指趾剧痛,昼轻夜重,肢体局部红肿,喜凉怕热,体温高,大便干等。
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处方:金银花、蒲公英、地丁、菊花、连翘、大黄、黄柏、玄参、茜草、丹皮、当归、白芷等适量,水煎洗浴患肢。
上述各种类型的第三期,均有出现肢、趾端溃疡,坏死的可能,溃疡浓性分泌物较少或慢性溃疡,伤口经久不愈合者,宜用金银花、当归、黄芪、白芨、白蔹、苦参、黄柏、乳香、没药、石决明、赤芍、连翘、大黄、甘草等适量。
以消毒排脓,去腐生肌,收敛伤口。
根据不同类型选用的“全蝎膏”具有强止痛的效果、“回阳膏”外敷后冰凉的肢体30分钟即可恢复正常温度;“海沸散”、“龙血竭胶囊”均有快速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红灵酒”、“七叶皂苷凝胶”均有消肿散结,清热利湿,能在短时间内使静脉炎造成的肢体水肿、硬块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