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散文辞赋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魏晋南北朝是我国辞赋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时期。
从先秦辞赋的抒情化转向了西汉以咏物为主的散体大赋,自东汉末年开始,以抒情咏物为主的小赋逐渐增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仍有散体大赋,但咏物抒情小赋占了较大的比重,成为这个时期辞赋的主流。
与东汉班固、张衡等赋家兼善散体大赋与骚体辞赋不同,这一时期的作家往往集诗人与小赋作者于一身,这也标志着诗赋交相影响的深化与合流的趋势。
赋体受诗的影响,语言趋向骈偶化。
骈偶作为一种增加语言对称美的修辞手法,被辞赋家们逐渐刻意追求和雕琢,于是骈文逐渐取代了辞赋,成为“一代之文学”。
骈文和散文是相对立而存在的。
散文是一种比语言精练而又不受形式约束的自由体文章。
由于文人大量地自觉运用骈偶这种修辞手法,因而南北朝的散文并不发达,只在史传、地理等学术著作中有些优秀作品,成就较高的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
一、魏晋南北朝辞赋魏晋时赋的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
在内容方面是咏物赋增多,大多取材于“草区禽族”,而在此外的一些作品中抒情成分增多,在形式方面则表现为除个别大赋外,作品的篇幅普遍短小,行文也日趋活泼,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汉赋堆积名物辞藻的板重之习。
最能代表这一时期辞赋发展成就的,当推曹植、王粲、潘岳和左思等人。
曹植最著名、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是《洛神赋》。
赋序称“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可知此赋的写作是受到宋玉《神女赋》的启发。
它以浪漫手法,通过幻想境界,描写了一个神人相恋,而又无法结合,终于含恨分离的悲剧故事,充满着抒情气氛与神奇色彩。
作者将一位端庄秀丽的美女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传神。
特别是写她将至的神情,更画出了水上女神的特点,给人以若真若幻的感觉,“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这种描写,其成就远非宋玉《神女赋》可以比拟。
王粲在辞赋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他的诗歌。
曹丘在《典论·论文》中说:“王粲长于辞赋。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诗赋、骈文与散文
四,南北朝辞赋的创作情况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体物言志"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体物言志",讲究文采,韵 散相间,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汉以后,赋或向骈文方向发展,或进一步散文 化.接近于散文的为文赋,接近于骈文的为骈赋. 南北朝辞赋大多呈现出骈体化的趋向.宋代有 鲍照的《芜城赋》;齐,梁时代有江淹的《恨赋》 鲍照的《芜城赋》;齐,梁时代有江淹的《恨赋》 和《别赋》,庾信的《小园赋》和《哀江南赋》. 别赋》,庾信的《小园赋》 哀江南赋》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 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 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 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 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 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 理学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 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 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 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 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诗体赋与写景文
诗体赋是齐梁文章新变的成果,这是对赋 的抒情化或诗化的进一步尝试.如沈约 《愍衰草赋》. 愍衰草赋》 还有一些作家将五言与七言诗句式错杂地 用于赋体,如萧悫《春赋》 用于赋体,如萧悫《春赋》.其后庾信的 同题赋运用得更为娴熟. 写景文的成就也引人注目.如丘迟《 写景文的成就也引人注目.如丘迟《与陈 伯之书》,吴均《与宋元思书》 伯之书》,吴均《与宋元思书》,陶弘景 的《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郦道元认为,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 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 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 作注. 郦道元在给《水经》 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过程中,十分注 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同时还博览了大 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详细的地图. 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 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一共参阅了 四百三十七种书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 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这一名 著.
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2012年1月20日出处:赋帝司马呈祥潘氏审辑作者:高校讲座【教学设想】本章不作重点要求,只作介绍,几篇美文布置学生课外阅读。
第一节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一、建安文章:1、建安文风“以气质为体”,影响及建安文章注重“气质”。
曹丕提出“诗赋欲丽”,加速了东汉以来文章渐趋骈化的进程,推动骈文臻于成熟,建安文章“气”与“丽”的结合,为后世确立了“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典范。
2、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教令甚具异彩,饶有通脱之风。
其《让县自明本志令》自叙身世志愿,恳切率真。
3、曹丕、曹植的书札,能随境生趣,慷慨任气,文采焕然。
曹植的表文也是情文并茂。
二、抒情小赋的繁盛:1、辞赋在魏晋时期出现了新局面,其标志是抒情小赋的涌现,从而拓展了辞赋的表现领域与表现风格。
沿着东汉以来情理赋发展的方向,魏晋之际的辞赋创作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
这一时期的作家往往集诗人与小赋作者于一身,这也标志着诗赋交相影响的深化。
2、王粲的代表作《登楼赋》将荆州的离异之感于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融为一体,即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论辩文的勃兴:魏晋是继春秋战国以后又一个思想高峰,各种思想交锋争辩,受谈辩风气的影响,论辩文出现高潮。
其中嵇康的辩论文最为杰出(前面已讲过)。
第二节南朝美文的衍化1、南朝文坛沿着魏晋以来文章追新逐丽的趋向继续发展,并带有阶段性的特点。
刘宋时代,抒情体物的华美文章繁盛起来,至齐梁时期,变本加厉,美文的影响力还波及北方。
2、元嘉三大家的美文创作。
3、陈寿的《三国志》,叙事议论,高简有法,质而不野。
范晔的《后汉书》合史职与文才于一体,尤其是纪传的论赞部分,对偶工稳,辞采润泽,声律协畅,显示出以骈文论史的高超水平。
史传文学的递嬗轨迹,反映了南朝美文的衍化。
4、刘勰的《文心雕龙》以“深得文理”著称,但也表现出卓尔不凡的骈文才力。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简述《三都赋》的特点。
《三都赋》是西晋赋家左思的的主要成就,其特点:一.内容丰富,详尽细致描写了蜀吴魏三国的山川城邑、鸟兽草木、风谣歌舞、重要人物。
二.精心锤炼语言,辞藻壮丽,下笔琳琅。
三.以求实的精神去创作。
简述建安赋作的特点。
一.有一个自觉主动行动辞赋创作的作者群。
如三曹、七子等。
二.建安作家由于思想较为自由,其赋作的题材更为广泛。
如大自然的寒暑阴晴《秋思赋》、飞禽走兽、瓜果树木等,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三.建安赋作的抒情性进一步加强。
四.在艺术上也有新的发展,成为汉赋向南北朝骈赋变化的开端。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文名词解释:骈文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
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
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简述《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
正始时期的文章都是“师心以遣论”,或直言指斥,言辞激烈而掷地有声;或反语讥讽。
堪为代表的,就是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但两者在艺术上也有异同:一.《大人先生传》中,作者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人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针对这种规行矩步以谋私利的“君子”,大人先生予以有力的驳斥。
达到一种酣畅淋漓,具有震撼心魂的艺术效果。
二.《与山巨源绝交书》则是另一番风貌。
他拒绝山涛的举荐,不肯与司马氏合作,却以幽默嘲讽出之。
貌似平易之言,将其高洁不污之志尽显,且将官场之俗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嵇康、阮籍的散文,既继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的特点,又有鲜明独特的现实内容,是散文在重艺术特质方向上发展的重要一环。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和辞赋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和辞赋散文和辞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重点内容是建安时期、两晋时期、南朝时期的散文和辞赋。
学习要求:①切实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和辞赋创作的概况;②深入理解南朝散文和辞赋发展演变的生态环境;③重点掌握建安散文辞赋、正始辞赋、两晋大赋、南朝骈文的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理解:①魏晋南北朝文创作大势;②魏晋南北朝赋创作大势。
(一)建安时期理解:建安赋作繁荣的原因。
应用:①建安散文创作新变及其创作特点;②曹操散文的特点;③曹丕、曹植散文特点;④《登楼赋》艺术特点;⑤《洛神赋》艺术成就;⑥建安辞赋的创作特点。
(二)正始时期理解:①阮籍《大人先生传》的艺术特点;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的艺术特点。
应用:正始时期辞赋创作风貌的新变及其成因。
(三)两晋时期识记:①两晋大赋的主要作家作品;②山水赋。
理解:①两晋散文创作大势;②潘岳《哀永逝文》;③陆机《演连珠》、《豪士赋序》;④两晋赋坛大势。
应用:①两晋赋作题材的开拓及其背景;②左思《三都赋》的特点;③潘岳《悼亡赋》的特点;④陆机抒情小赋的创作成就;⑤晋代愤世嫉俗赋作的特点;⑥两晋赋作的艺术成就。
(四)南朝时期识记:①南朝骈文的代表作家作品;②南朝骈赋的代表作家作品。
理解:①骈文;②骈赋;③鲍照《芜城赋》的特点;④江淹《恨赋》、《别赋》的特点。
应用:①骈文的文体特征;②南朝骈赋的形式特征及内容特点;③南朝骈文的发展、成熟历程。
(五)北朝时期识记:①《水经注》概况;②《洛阳伽蓝记》概况。
、理解:北朝赋的一般特色。
应用:①《水经注》山水散文的特点;②《洛阳伽蓝记》散文的特点;③庾信赋的特点。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
1、向秀与《思旧赋》
• 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 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 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 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 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 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 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 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 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 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 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 《庄子》,“妙析奇致,大畅 玄风”(《世说新语·文 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 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 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 赋》、《难嵇叔夜养生论》。
三、创作特征。
• 第一,与两汉的辞赋创作相比,这一时期赋的题 材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抒情、说理、叙事、登 临、伤别等内容,无一不可入赋。
• 第二,赋的抒情性大大加强,而在体制上则趋于 短小,长篇巨制的大赋的数量逐渐减少,因此, 抒情小开的创作成为这一时期辞赋创作的一大特 征。
• 第三,由于受到骈文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辞赋在 句式上逐渐骈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赋体,即 骈赋。
• 抒情赋。抒情赋在汉代就间有出现,司马相 如的《长门赋》、张衡的《归田赋》、赵壹 的《刺世疾邪赋》,都充满赋家浓重情思, 富有诗意。从建安开始,这类小赋更加兴盛。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觉醒时代,作家多用作 赋来驰骋才华。赋文甚多,呈现出缤纷灿烂 摇曳多姿的局面。这时期的抒情赋篇幅短小, 语言凝炼,诗意浓重。它们有的十几句成文, 有的数十句一篇,情思活泼,主题集中。抒 情性极强。语言清丽流畅,赋中夹杂大量的 诗句,诗意很浓、用典较多,且用典故中的 本事议论抒情。抒情与描写结合,多借用自 然界的形象事物表现社会生活的抽象性,形 象生动。
《洛神赋》
• 这篇赋,表现出曹植赋出色的描写笔力。如洛水女神出现 的一段: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
• (宋)范晔《后汉书》 始有“文苑传”
• 文学自觉的标志
• ⑴、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
• 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
• 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
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篇》:
•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
•
文。……至如文者,惟须绮毂纷披,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 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 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 之照烂,袭青气之烟氲,攀桃李兮不 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 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 动,亲朋兮泪滋。可班荆兮憎恨,惟 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 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 长河湄。
•
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 ⑵、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 • 比较细致的区分,对各种 • 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 • 比较明确的认识。
•
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
•
尚实在,诗赋欲丽。
•
(曹丕《典论·论文》)
•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 • 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 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 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 时见日。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作品讲读
郦道元《三峡》 (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作者写三峡, 先山后水,详水略山。
(2)本文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
(3)多角度、多侧面地反复描摹,俯仰 相间,声色结合,常常以人的感受来表现 自然景色的审美特征。
3、南北朝骈文的创作情况:南北朝骈体广 泛流行,并辐射到各种体式。宋代的骈文名 家有鲍照,其代表作是《登大雷岸与妹书》 和《哀江南赋序》。齐、梁时代骈文名家、 名作有:孔稚珪与《北山移文》;陶宏景与 《答谢中书书》;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吴均与《与宋元思书》等。此外像刘勰的 《文心雕龙》和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也 都是优秀的骈体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一、魏晋时期的应用文: 1、曹操的教令甚具异彩,饶有通脱之风。 2、在应用性的文体中显露出文学魅力的, 是曹丕、曹植的书札。 3、建安时期善为书表之文的,还有陈琳、 阮瑀、繁钦、吴质、应璩等人。
二、魏晋时期的辞赋:
1、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创作:建安正 始时期包括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 到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司马炎夺得 曹魏政权止,前后共七十五年。这个时 期有辞赋作家五十人,今存辞赋作品 (包括残缺)共二百四十九篇。杰出的 辞赋作家有王粲、曹植和阮籍、嵇康等 人。
1、骈文的概念: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骈文在形式上讲究对偶, 因其多偶句似两马并行而称之为骈文。在声律上 虽不如诗歌严格,但追求平仄配合、音韵谐和。 其他如讲究文采华美,讲究用典等等。骈文因其 多用四六句式,所以也称“四六文”。 2、骈文的产生和成熟:先秦散文中已出现偶句, 在汉赋中骈偶的成分增加,进而影响到散文,散 文骈偶化的倾向渐渐抬头。魏晋时期日趋定型, 骈文初步形成。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完全成熟而极 度兴盛的地步。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辞赋、散文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导读】朱元思,字玉山,吴均的朋友。 本篇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描 绘了富阳至桐庐一带的景色,充分展示 了浙西一带秀丽的江山美景。齐梁文人 将书信与骈文结合,写的短小隽永,可 作山水游记欣赏,因此被称为“山水小 品”。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杨衒之
【导读】本篇写永宁寺的营建规模和它 的豪华气象。
芜城赋 鲍照
【导读】南朝宋孝武帝时,竟陵王刘诞在广 陵(古城在今江苏省江都县东北)修建宫室, 并“多聚财力之士”,受到宋孝武帝的猜忌。 大明三年(459),孝武帝指使有司弹劾刘 诞,刘诞据广陵而反,孝武帝派兵镇压,战 斗七十余天,广陵城受到极大破坏。本篇是 写广陵在经过竟陵王刘诞叛乱以后的荒凉景 象。作者通过对广陵今昔气象的夸张描绘, 突出的表现了兴亡之感,是骈体抒情小赋中 的名作。
【本章习题】
一、填空: • 《与吴季重书》的作者是( ) • 《山居赋》的作者是( ) • 《陶征士诔》的作者是( ) • 《三国志》的作者是( ) • ( )被誉为“集六朝地志之大成”的著作。 二、名词解释: 沈诗任笔 三、论述题: 论述齐粱时期文学新变对文章体貌的影响。
第二节 南朝的骈文和辞赋
南朝文章发展总趋势:由质趋文,全面骈化。 南朝文章发展总趋势:由质趋文,全面骈化。丽情密
藻,对仗日工,用典日繁,骈体文的要领及其基本特征。 对仗日工,用典日繁,骈体文的要领及其基本特征。 刘宋 谢灵运《山居赋》 谢灵运《山居赋》 芜城赋》 鲍 照 《芜城赋》 登大雷岸与妹书》 鲍 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 月赋》 谢 庄 《月赋》 徐陵《玉台新咏序》 陈朝 徐陵《玉台新咏序》 齐梁 孔稚珪《北山移文》 孔稚珪《北山移文》 别赋》 恨赋》 江 淹 《别赋》《恨赋》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与宋元思书》 吴 均 《与宋元思书》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散文
❖ 2、《枯树赋》:
❖ ……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 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 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 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 在刘宋时代,文学本身的情采魅力 再度焕发,扭转了东晋后期文学一 度附庸于玄学的偏向,因而抒情体 物的华章美文繁盛起来。
❖ 但就文章骈化的整体过程看,宋时文 风犹上接东晋,密丽而不乏疏朗之致。 至齐梁以后,踵事增华,变本加厉, 美文的影响力还波及北方。
❖ 宋文帝时立玄儒文史四学,文学的独 立性地位更加明确。
❖ 二、江淹 ❖ 字文通,河南兰考人。 ❖ 少孤贫。 ❖ 历仕宋、齐、梁三代,封醴陵侯。
❖ 少年时以文章著名,晚年才思减退, 传为梦中还郭璞五色笔,尔后作诗, 遂无美句,世称“江郎才尽”。
❖ 《别赋》:
❖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 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 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 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 子之别,思心徘徊。
❖ 一、鲍照
❖ 《芜城赋》: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 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 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熏 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 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 魂幽石,委骨穷尘。
❖ 《登大雷岸与妹(鲍令晖)书》
❖ 虽名为家书,其实是期待文人共赏之 作,因而作者借此着意显示才情,其 中精彩的对句颇多,如“滔滔何穷? 漫漫安竭?创古迄今,舳舻(zhúlú)相 接”;“寒蓬夕卷,古树云平”,莫 不穷形写态,感慨横生。
❖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 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
第三编第九章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小说
(四)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二、魏晋辞赋 (一) 王粲《登楼赋》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 小说 第一节 魏晋的文与赋
(二)曹植《洛神赋》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小说 第二节 南朝的文与赋
一、南朝骈文 (一)(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 (二)(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 (三)(梁)吴均的《与宋元思书》 (四)(梁)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 二、南朝辞赋 (一)鲍照的《芜城赋》 (二)江淹的赋 《恨赋》《别赋》
二、 志怪与志人 (一)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 小说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
(二)志人小说与 “记言则玄远冷隽, 记行则高简瑰奇。”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小说 第一节 魏晋的文与赋
一、魏晋散文 (一)“三曹”之文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丕:《典论· 自叙》 曹植:《与杨德祖书》 (二)阮籍、嵇康 之文 阮籍:《大人先生传》 嵇康:《养生论》
(三)王羲之的《兰亭魏晋的文与赋
一、郦道元的《水经注》
二、杨衒之的《洛阳伽 蓝记》 三、颜之推的《颜氏家 训》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 小说 第三节 北朝散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小说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小说的起源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答亦远矣。”这里 的小说,指的是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 小道理。先秦诸子对小说的菲薄,对后世小说 的发展很有影响。 到了汉代,小说的地位略有上升。班固 《汉书· 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乃得附于 诸子之末。班固明确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 这对认识中国小说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散文的代表作者和其代表作品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散文的代表作者和其代表作品
优质解答
曹植,《白马篇》《洛神赋》《登台赋》《节游赋》《籍田赋》《述行赋》《感节赋》《玄畅赋》《离思赋》《释思赋》《幽思赋》《静思赋》《归思赋》《美女篇》《孟冬篇》《精微篇》《圣皇篇》《灵芝篇》《大魏篇》(太多太多了)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闲情赋》《感士不遇赋》《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扇上画赞》《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范晔,《后汉书》
嵇康,《广陵散》(这个是曲子)《琴赋》《酒赋》《蚕赋》《怀香赋》《声无哀乐论》《养生论》《答难养生论》《释私论》《管蔡论》《明胆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答解宅无吉凶摄生论》《难自然好学论》
阮籍,《大先生传》《清思赋》《首阳山赋》《鸠赋》《狝猴赋》
向秀,《思旧赋》、《难养生论》.
刘伶,《酒德颂》
谢灵运,《山居赋》《归途赋》《伤己赋》《逸民赋》《昙隆法师徕》《与庐陵王义真笺》。
中国古代文学第八章_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2)齐梁后期的诗体赋
诗体赋是对赋的抒情化或诗化的进一步尝 试。如沈约《愍衰草赋》 萧悫与庾信的《春赋》
(3)赋题材的宫体化
宫体:轻艳丽靡 萧纲《舞赋》 徐陵《玉台新咏序》
二、南朝骈文的成熟
骈文又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 体。骈文起始于东汉,形成于魏晋,盛行 于南朝。 1.骈文的特征 2.南朝骈文名家名篇
陶渊明的辞赋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抒写他辞官归田的喜悦心 情和生活乐趣。语言清新流利,抒情色彩 浓厚,富有诗意。 《闲情赋》 与同时代相一致的文采
魏晋辞赋的创作特点
魏晋辞赋内容丰富,作家往往集诗人与小 赋作者于一身,辞赋创作日益抒情化、小 品化,辞赋的功能从 “体物” 逐渐转向 “体物写志”,标志着诗赋交融的深化。 写作上更加骈偶化,讲究辞藻。如潘岳、 陆机等人的辞赋。《文赋》(骈文的基础)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体观念
“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刘师培《中国中古文 学史讲义》
一、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文学体裁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夫文本同而末异,盖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 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 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四科八体
1.宋文帝立玄、儒、文、史、四学,文学的独立性地 位更加明确。 2.史传文学的骈化 晋陈寿《三国志》 “质而不野” 刘宋范晔《后汉书》:骈文论史 3.骈俪句法在刘宋文章中的运用。 傅亮、元嘉三大家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近振旅河湄,扬旍西迈。将届旧京,威怀司雍。 河流遄疾,道阻且长。加以伊洛榛芜,津途久废。 伐木通径,淹引时月。始以今月十二日,次故洛 水浮桥。山川无改,城阙为墟。宫庙隳顿,钟虡 空列。观宇之馀,鞠为禾黍。廛里萧条,鸡犬罕 音。感旧永怀,痛心在目。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二、南朝美文
宋 美文衍变
齐梁
傅亮、元嘉三 大家 抒情小赋
议论文
诗体赋
写景文
(一)宋世文风
“讹而新”(《文心雕龙· 通变》) 诡诞而新奇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谢灵运《岭表赋》《山居赋》;颜延 之 《 赭 白 马 赋 》《 陶 徵 士 诔 》 ; 鲍 照 《芜城赋》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 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 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 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 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辇之愉乐,离 宫之苦辛哉?”(《芜城赋》)
(二)齐梁文风——新变
1.抒情小赋的勃兴 江淹《恨赋》《别赋》; 任昉《奏弹刘整》; 孔稚珪《北山移文》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 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 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别赋》)
3.诗体赋的创作实践
庾信《春赋》《哀江南赋》并序; 徐陵《玉台新咏》序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 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 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 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 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 辞赋、骈文与散文
文风衍变的过程
渐趋骈俪
Hale Waihona Puke 魏晋—情文并备 南北朝南朝—新变 北朝—融合
一、魏晋文风
情文并备,华丽的共性与鲜明的个性并存
(一)应用文体:政令、章表、书信等 1.曹操:“尚通脱”思想无所顾忌,行文不拘常例 《求贤令》“唯才是举” 《举贤勿拘品行令》“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
5
(二)重要作家作品 1、王粲的《登楼赋》 2、曹植的《洛神赋》 3、向秀的《思旧赋》 4、阮籍的《大人先生传》 5、潘岳的《秋兴赋》 6、潘岳的《西征赋》 7、左思的《三都赋》
6
第二节 南北朝的骈文和辞赋
一、骈文的形式特点和形成轨迹 (一)骈文的形式特点 骈文又叫骈偶文、骈俪文、四六文。 1、讲究对偶 2、讲究声律 3、讲究用典 4、讲究辞藻
13
第三节 北朝散文的三部名著
一、郦道元的《水经注》 郦道元(469?-527),字善长。范 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为三国时的地 理著作《水经》所作的注释,是一部系统 完整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山水散 文。
14
《水经》一书中记载了全国二百三十七 条江河的源流走向。《水经注》则博采了 古代四百多种有关文献,和作者大量实地 考查的资料,对《水经》原著进行了大量 的补充和阐述,不仅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 水道的主流、支脉的所经流程,地理地貌, 还随之记载了许多有关的历史、传说、风 俗、民情。
3
6、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7、诸葛亮:《出师表》 8、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9、李密:《陈情表》 10、王羲之:《兰亭集序》 11、陶渊明:《桃花源记》 《兰亭集序》和《桃花源记》是纯文学 散文,其他各篇为应用性散文。 魏晋学术性散文(从略)。
4
二、魏晋辞赋 (一)魏晋辞赋的特点 继汉末抒情小赋之后,魏晋抒情小赋 大量涌现,表现出抒情化、小品化、个性 化和诗赋交互影响的特征。 散体大赋数量不多,除传统的重大题 材外,也开始注重表现个人生活中的大事 情,如潘岳的《西征赋》。
19
《洛阳伽蓝记》记载了洛阳内外70多处 佛寺景观。洛阳伽蓝不仅是当年北魏佛教 隆盛的象征,也是当年北魏国力强盛的象 征,作者的笔下,字里行间寓含着对北魏 全盛时国力昌盛和中原文化的自豪,以及 对世事衰变的伤怀之情。
第八讲 魏晋南北朝辞赋与散文
二、魏晋文章的骈化 (一)魏晋骈文主要特点简介
东汉开始出现骈化倾向,至魏晋成为自觉的审美追求。 四六骈文崇尚雅丽,多用典故,铺排辞藻,讲究声律。 (@刘勰《文心雕龙》)
润色鸿业——抒发性情
@ (大赋)尽管是那样堆砌、重复、拙 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 的繁盛、商业的发达、物产的丰饶、 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 异、人物的气派、狩猎的惊险、歌舞 的欢快……在赋中无不刻意描写,着 意夸张。
(李泽厚《美的历程》)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唐·李白《古风》第一首)
第八讲 魏晋南北朝辞赋与散文
一、建安辞赋 (一)建安赋与汉大赋的简要对比
汉大赋: 内容上——以苑猎、京都两大题材为主,为王朝歌功
颂德 表现手法上——以体物、铺排夸张为主,主要采取主
客问答的结体形式,语言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 建安辞赋:
题材内容广泛 抒情小赋 建安辞赋表现出如下三个主要特点: 1、在题材上,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 2、在形式上,篇幅短小、讲求辞藻和句式的工齐之美; 3、在风格上,大大增强抒情的成分。
然《临洞庭湖上张丞相》、 王维《山居秋暝》、 岑参《走马川行》、 李白《蜀道难》
@南宋文学家赵与时在其《宾退录》中引用安子顺的言论: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 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 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 其人必不友。”
&思考: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表现在哪些方面? 2、第三次推辞何以能够成功,其推辞理据主要有几点? 3、“情”为全文核心,四段各陈何情?如何陈?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
• 四、南北朝辞赋 南北朝辞赋 • 赋的骈俪化与骈文的兴盛是南北朝辞赋与 美文发展的一大特点。 美文发展的一大特点。 • 南北朝赋更趋于形式的完美,骈俪的风气 南北朝赋更趋于形式的完美, 十分浓厚。 十分浓厚。 • 骈文用语比赋更为严格,以四言、六言为 骈文用语比赋更为严格,以四言、 基本句式,因此又叫四六文。 基本句式,因此又叫四六文。
• (三)、“通脱”——文学格调的变化 )、“通脱” 文学格调的变化 • 思想无所顾忌,行文不拘常例 思想无所顾忌,
二、魏晋辞赋的变化: 魏晋辞赋的变化:
• 沿着汉末抒情小赋发展而来 • (一)题材扩大 • (二)抒情意味更浓 (三)篇幅更趋短小 描写细致,字句清丽。 描写细致,字句清丽。 汉赋堆垛铺陈。 汉赋堆垛铺陈。
• 齐梁文学的新变 齐梁文学的新变——题材与风格的处理上翻新出 题材与风格的处理上翻新出 奇,各竞新巧 • 第一,永明声律说兴起 第一, • 第二,文笔之辨的深入 第二, • “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 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 则笔而非言。 则笔而非言。”——颜延之 颜延之 • “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刘勰 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刘勰 • 第三,不拘常体的呼声。 第三,不拘常体的呼声。 •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 骈文(骈体文) :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 骈文(骈体文) 的一种文体,语言形式上,对仗、声律、 的一种文体,语言形式上,对仗、声律、 用典、藻饰。 用典、藻饰。 • 骈文起始于东汉,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 骈文起始于东汉,形成于魏晋, 北朝。晚唐、明清用“四六” 北朝。晚唐、明清用“四六”,清代才叫 骈体文。 骈体文。
魏风的变化 个性化、 新的格局 :个性化、美文化、多元化。 个性化 美文化、多元化。 )、“文以气为主” (一)、“文以气为主”——文学价值取 文学价值取 向变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人的觉醒)。 向变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人的觉醒)。 “以气质为体”——沈约 以气质为体” 沈约 文以气为主” “文以气为主” ——曹丕 曹丕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刘勰 刘勰
25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
江淹:《别赋》、《恨赋》 任昉:擅长辞笔 诗体赋:赋的抒情化或诗化 写景文
三、北朝散文
郦道元:《水经注》 史料精确,文采斐然,极大影响后世游记文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结构上采用佛书合本子注之体,即正文与子注相 配。 感慨世代的兴亡变迁 语言
骈文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
一、魏晋文坛
(一)建安文风:以气质(个性)为体 (二)曹氏父子文风:气爽才丽(曹植) 曹操的教令,曹丕、曹植书札 (三)辞赋新动向:抒情化、小品化,抒情小赋 出现。 (四)论辩文发展到高潮:一是主题广泛,二是 名家辈出 嵇康
二、南朝文坛
(一)元嘉三大家 谢灵运:《山居赋》以汉大赋的规模铺写个人的 隐居生活,文体上的创新之处是以散体笔调作自 注,促进后世散体山水游记的兴起。 颜延之:典丽缜密 ,《陶征士诔》
答案: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 “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 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盛于南 朝,1分。四六句式,对偶工整,声律铿锵, 3分。过于注重形式,文采有余,而思想性 不足。1分。
鲍照:奇丽,《芜城赋》与《登大雷岸与妹书》
(二)史传文学: 晋陈寿《三国志》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Hale Waihona Puke (三)骈文 刘勰《文心雕龙》
(四)齐梁文学“新变”意识对文章体貌的影 响。
一是永明声律说兴起。 二是文笔之辨的深入。 “无韵者笔也,有韵者 文” 三是不拘常体的呼声。
(五)其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辞赋如王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 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 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 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 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写南国 秋实之景,反托思乡之情)
(与汉末抒情小赋相比,抒情更加真切, 铺排描写,情景相生相融)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 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 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 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 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 “归欤”之叹音。锺仪幽而楚奏兮,庄 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 而异心!(直抒思乡之情)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与诗歌发展同步,建安魏晋时期,散 文一改汉代散文的经学气息,转向重抒 情、重文采。南朝时期,更形成了对偶、 用事、辞采、声韵俱佳的一种新的美文 文体——骈文。北朝在汉化后,出现了 一些实用又优美的散文名作。
辞赋也有巨大发展。建安赋继承汉末 抒情小赋传统,内容更广阔,抒情更深 切,有意讲究声色辞采的美丽。两晋赋 非常繁荣,大赋小赋众多,更加注意辞 采声韵用事技巧。南朝赋局面趋于狭小, 但细腻尖巧,开唐朝律赋先声。北朝赋, 文风质朴,沿袭汉赋的讽喻之意。庾信 入北,为北朝赋坛贡献了技巧精熟、情 深意切的佳作。
卷四十二)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二、尚华美——“以文被质乎若浮云, 质素也如秋蓬,摛藻也如春葩。氾 乎洋洋,光乎皜皜,与雅颂争流可 也。”曹丕《典论·论文》:“诗 赋欲丽。”都自觉意识到并且提倡 文学文体的形式美。
他们自己就是成功的实践者。如 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文选》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 ( pao ) 瓜 之 徒 悬 兮 , 畏 井 渫 之 莫 食 。 步 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 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 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qù)其无 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 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 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 反侧。(抒发家国之悲凉,写意式的写 景)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第一节 建安散文和辞赋
情思化、美文化、个性化, 是建安时期开启文坛新气象的 三个关键词。沈约《宋书·谢灵 运传论》说:“至于建安,曹 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 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 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 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 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 宣以气质为体。并摽能擅美, 独映当时。”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一、重情思——“以情纬文”
思想解放,不再依经论议,转 而直吐胸中所思所感,简明真切, 感情浓郁。如曹操《与荀彧书追伤 郭嘉(第一书)》:
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
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又 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疑滯,欲以 後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 心!今表增其子滿千户,然何益亡 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 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 柰何柰何!(《三国志·魏志·郭嘉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 年 行 已 長 大 , 所 懐 萬 端 。
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時 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 光武言“年三十餘,在兵中十歲, 所更(经历也)非一”,吾德不及之, 年與之齊矣。以犬羊之質,服虎豹 之文,無衆星之明,假日月之光,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恐永不復得 為昔日遊也。少壯真當努力,年一 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燭夜遊, 良有以也。……丕白。(《文选》
注引《典略》:“质为朝歌长。大军西征,太
子南在孟津小城,与质书。”),情思真挚, 文采绚烂,排偶联翩,隽语迭出: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無恙。塗 路雖局,官守有限,願言之懐,良不可 任。足下所治僻左,書問致簡,益用增 勞。毎念昔日南皮之遊,誠不可忘。既 妙思《六經》,逍遙百氏;彈碁間設, 終以六博,高談娱心,哀筝順耳。馳騁 北場,旅食南館。浮甘瓜於清泉,沉朱 李於寒水。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乗 並載,以遊後園。輿輪徐動,参從無聲。 清風夜起,悲笳微吟。樂往哀來,愴然 傷懐。余顧而言:斯樂難常。足下之徒, 咸以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 長逝,化為異物。毎一念至,何時可言! 方今蕤賔(仲夏)紀時,景風扇物,天氣 和暖,衆果具繁。時駕而遊,北遵河曲, 從者鳴笳以啓路,文學託乗於後車。節 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今遣騎 到鄴,故使枉道相過。行矣自愛。丕白。
传》注引《傅子》)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再如曹丕《与吴质书》:
二月三日,丕白:歲月易得,别來 行復四年。三年不見,《東山》猶歎其 逺,況乃過之,思何可支!雖書疏往返, 未足解其勞結。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 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遊 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 失。毎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 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 樂也。謂百年已分,可長共相保。何圖 數年之間,零落畧盡,言之傷心!頃撰 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 録。追思昔遊,猶在心目,而此諸子, 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辞赋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讲授提纲: 第一节 建安散文和辞赋
一、重情思——“以情纬文” 二、尚华美——“以文被质” 三、显个性——“以气质为体”
第二节 正始散文和辞赋 第三节 两晋文和辞赋 第四节 南朝骈文和辞赋 第五节 北朝散文和辞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