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课件ppt
合集下载
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共37张PPT)
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孝顺父母 (孝) 二、团结友爱兄弟姐妹(悌) 三、做事小心,严格要求自己(谨) 四、说话诚实,讲究信用(信) 五、有爱心(泛爱众) 六、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亲仁) 七、多看书学习(余力学文)。
《弟子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三字经》首孝悌 次见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顺父母要有一颗恭敬的心。金钱与物质换不 来亲情与孝心】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尽孝贵在真心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对 待父母。】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牢记父母的年龄是一种感恩的情怀。】
——走进《论语》 亲近孔子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 孔子 • 释迦牟尼 • 穆罕默德 • 耶稣
• 孔子,更多的是关注现世,关注人生、 人性、人际关系,更加务实。他的思想 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讲求 人生在世有所作为。也正因为他成就了 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论语》、西方的《圣经》】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孔子说:“自身端正,不发号令就 能施行;自身不端正,即使好令也 不服从。”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 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 这才真叫错了。”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 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
一、孝顺父母 (孝) 二、团结友爱兄弟姐妹(悌) 三、做事小心,严格要求自己(谨) 四、说话诚实,讲究信用(信) 五、有爱心(泛爱众) 六、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亲仁) 七、多看书学习(余力学文)。
《弟子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三字经》首孝悌 次见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顺父母要有一颗恭敬的心。金钱与物质换不 来亲情与孝心】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尽孝贵在真心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对 待父母。】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牢记父母的年龄是一种感恩的情怀。】
——走进《论语》 亲近孔子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 孔子 • 释迦牟尼 • 穆罕默德 • 耶稣
• 孔子,更多的是关注现世,关注人生、 人性、人际关系,更加务实。他的思想 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讲求 人生在世有所作为。也正因为他成就了 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论语》、西方的《圣经》】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孔子说:“自身端正,不发号令就 能施行;自身不端正,即使好令也 不服从。”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 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 这才真叫错了。”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 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
5.1《论语》课件(共56张PPT)
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
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
让我实践这些话吧。 颜渊:颜回,为人谦逊好学,素以德行著称, 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 事 之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 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子贡问曰:“有一 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③归:称赞,赞许 ④由:依靠。 ⑤请:请允许我 ⑥目:条 目,细则 ⑦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⑧敏:聪敏 ⑨事:
实践,从事
古今异义:一日
(古义:一旦。今义:一天)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 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
实行仁德依靠的是自己,难道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
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6-1.如何理解“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 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 矣。”(《颜渊》)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②一日:一旦
②君子取义(第四章)
梳 ③君子文质彬彬,合 理 乎中庸(第六章)
主
要 思
4.修己与待人
①见贤思齐,善于借
想 鉴(第五章)
观 ②君子忠恕,己所不
点
欲,勿施于人(第十 一 章)
2.论“仁”
①仁是礼和乐的基础 (第二章)
②君子弘毅,仁为己 任(第七章)
③君子不惑不忧不惧 (第九章)
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
让我实践这些话吧。 颜渊:颜回,为人谦逊好学,素以德行著称, 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 事 之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 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子贡问曰:“有一 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③归:称赞,赞许 ④由:依靠。 ⑤请:请允许我 ⑥目:条 目,细则 ⑦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⑧敏:聪敏 ⑨事:
实践,从事
古今异义:一日
(古义:一旦。今义:一天)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 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
实行仁德依靠的是自己,难道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
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6-1.如何理解“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 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 矣。”(《颜渊》)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②一日:一旦
②君子取义(第四章)
梳 ③君子文质彬彬,合 理 乎中庸(第六章)
主
要 思
4.修己与待人
①见贤思齐,善于借
想 鉴(第五章)
观 ②君子忠恕,己所不
点
欲,勿施于人(第十 一 章)
2.论“仁”
①仁是礼和乐的基础 (第二章)
②君子弘毅,仁为己 任(第七章)
③君子不惑不忧不惧 (第九章)
《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4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yùn ),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 xǐng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 chuán )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在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耳,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 段解: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做法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1页
4.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 领悟
可以
(知识)
以 (之) 为 师 矣。”
凭 (这一点) 做
了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2页
【译】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 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 获取新的知识
↗ • 有所发现
பைடு நூலகம்
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余忆童稚时。余,人称代词,我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诲女知之乎 通“汝”,你
是知也 通“智”,聪明智慧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32页
结语
谢谢大家!
•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22页
• 10.子 在 川 上曰:“逝 者 如 斯 夫
,
代词,这,指河水
• 河,河流 流逝的时光。逝,流逝
不 舍 昼 夜。”
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 流逝,日夜不停。”
段解:学习态度。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4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yùn ),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 xǐng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 chuán )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在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耳,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 段解: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做法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1页
4.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 领悟
可以
(知识)
以 (之) 为 师 矣。”
凭 (这一点) 做
了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2页
【译】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 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 获取新的知识
↗ • 有所发现
பைடு நூலகம்
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余忆童稚时。余,人称代词,我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诲女知之乎 通“汝”,你
是知也 通“智”,聪明智慧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32页
结语
谢谢大家!
•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22页
• 10.子 在 川 上曰:“逝 者 如 斯 夫
,
代词,这,指河水
• 河,河流 流逝的时光。逝,流逝
不 舍 昼 夜。”
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 流逝,日夜不停。”
段解:学习态度。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论语》十则ppt课件
名著导读《论语》ppt课件(18页)
文革时期打倒孔家店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 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 入,汉语热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升温,汉语 言文化传播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好 局面。截至2009年10月,中国已经在全球 8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0多所孔子学院和 200多个孔子课堂。
二《论语》其书
• 学而第一 • 里仁第四 • 述而第七 • 乡党第十 • 子路第十三 • 季氏第十六 • 子张第十九
• 墨家关于儒家学说非议儒家的繁琐 礼仪。
•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 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
• 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 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 董仲舒
有志于学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为所欲为、不踰矩。〞
• 一、孔子其人 • 少贫且贱 • 年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 • 周游列国,到处碰壁 • 晚年返鲁,整理《诗》《书》 • 悠悠身后事
周游列国,到处碰壁
• 《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 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 “东门有人, 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 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假设丧家之狗。〞子贡 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 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论语》是一部_语_录_体散文集,是孔 子的__门_人和__再_传_弟_子_所辑录的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_中_庸_》《_孟_子_》《_大_学_》合称为 “四书〞。
三、对后世精神品行的塑造
高中语文论语ppt课件
《论语》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启示0102 Nhomakorabea03
德治思想
主张以德治国,为现代政 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
礼制观念
强调社会秩序与规范,有 助于维护政治稳定。
和合文化
倡导不同政治力量的和谐 共处,促进政治多元化发 展。
05
《论语》的争议与批判
对《论语》的误解与误读
总结词
由于《论语》的语言较为简洁,意义较为深 远,因此很容易被读者误解或误读。
高中语文《论语》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论语》简介 • 《论语》中的重要观点 • 《论语》中的名篇选读 • 《论语》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论语》的争议与批判 • 总结与思考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背景
作者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公元前 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伟大 思想家和教育家。
如何正确对待《论语》及其影响
批判性思维
对《论语》中的观点进行 客观分析和评价,不盲目 崇拜或全盘否定。
历史背景
了解《论语》产生的历史 背景,正确认识其中的局 限性。
扬长避短
吸收《论语》中的积极思 想,同时避免其消极影响 。
思考与实践:《论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个人层面
国家层面
将《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应用于日常 生活,提高自身修养。
仁爱与道德
仁爱
孔子认为仁爱是道德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他主 张爱人、泛爱众,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尊重 他人、关心他人。
道德
孔子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 他主张以仁、义、礼、智为道德的基本原则,通过实践这些 原则来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论语(完整)ppt课件
16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 可 以终身
行之者乎?”子曰:“其 奉行
恕乎! 己所
大概, 也许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思想。即“仁”
不欲,勿 施
想要(的 东西)
于人。”(《卫灵公》)
施加
在,给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 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危险。”
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9
5.子曰:“由,诲 女
rǔ 知之乎!知之 为
教导
通“汝”认识事物知道来自是教诲你
(的道理)
zhì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
这
通”智“,聪明,智慧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 是聪明智慧。”
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总之,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13
8、曾子曰:“士 不可以不弘
毅,
有学问有抱负或 有特殊地位的人
胸怀宽广
意志坚强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即“以仁为己任”,把“仁”作为自己的任务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停止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 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14
本则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人们要为实现“仁”的理想
而奋斗终身。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 可 以终身
行之者乎?”子曰:“其 奉行
恕乎! 己所
大概, 也许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思想。即“仁”
不欲,勿 施
想要(的 东西)
于人。”(《卫灵公》)
施加
在,给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 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危险。”
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9
5.子曰:“由,诲 女
rǔ 知之乎!知之 为
教导
通“汝”认识事物知道来自是教诲你
(的道理)
zhì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
这
通”智“,聪明,智慧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 是聪明智慧。”
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总之,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13
8、曾子曰:“士 不可以不弘
毅,
有学问有抱负或 有特殊地位的人
胸怀宽广
意志坚强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即“以仁为己任”,把“仁”作为自己的任务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停止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 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14
本则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人们要为实现“仁”的理想
而奋斗终身。
《论语十则》ppt课件
xĭng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替别人出谋划策却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却不诚实吗?
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子曰:“见 贤
思齐焉,
孔子说:“ 看见德行优秀的人 要想着向他看齐
xĭng
见 不贤 而内自省也。”
虽执鞭之士,
即使是低微的官职,
hào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我也尽力去做。 如果不能获得,就从事我爱好的职业。”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 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
yuè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说:“ 没想到音乐的创作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点)曰:“莫春者, 春服既成,
看见 不优秀的人 就要从内心反省自己。”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问:“ 有一句话 可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吗?
shù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孔子说:“是宽容啊!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 不弘毅,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 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
任重
而道远”
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
孔子说:“财富和地位是人们向往的, 不凭仁义之道
wù 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去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 贫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讲仁义道德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该抛弃仁义道德。”
子贡问君子。
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
《论语》五则PPT课件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臣之所好者,道也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君与俱来
1.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 省略宾语“之” ○ 告诉(误入桃花源)这件事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01 调,就是调整语序。主要针对倒装
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 语后置、谓语前置等。
02 求可使报秦之人
公冶长篇第五
Hale Waihona Puke 1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2
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3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4
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5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年老的让他安逸,朋友们使他信任我,年轻的子弟们使他怀念我。”
2
《大学》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 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 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小人而无忌惮也。”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
周游卫、宋、曹、郑、陈、蔡等国。
○ (69——73岁)孔子返鲁前(483——479)
69岁儿死,71岁颜回死,72岁子路死
《论语》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 部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 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 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b.臣之所好者,道也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君与俱来
1.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 省略宾语“之” ○ 告诉(误入桃花源)这件事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01 调,就是调整语序。主要针对倒装
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 语后置、谓语前置等。
02 求可使报秦之人
公冶长篇第五
Hale Waihona Puke 1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2
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3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4
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5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年老的让他安逸,朋友们使他信任我,年轻的子弟们使他怀念我。”
2
《大学》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 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 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小人而无忌惮也。”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
周游卫、宋、曹、郑、陈、蔡等国。
○ (69——73岁)孔子返鲁前(483——479)
69岁儿死,71岁颜回死,72岁子路死
《论语》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 部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 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 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必修一《论语》 课件(共86张PPT)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 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 “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 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 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 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 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hé) 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 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 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 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 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2019/11/5
20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 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
一、孝顺父母 (孝) 二、团结友爱兄弟姐妹(悌) 三、做事小心,严格要求自己(谨) 四、说话诚实,讲究信用(信) 五、有爱心(泛爱众) 六、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亲仁) 七、多看书学习(余力学文)。
《弟子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 , 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19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 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 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 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 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 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 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 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hé) 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 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 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 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 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2019/11/5
20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 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
一、孝顺父母 (孝) 二、团结友爱兄弟姐妹(悌) 三、做事小心,严格要求自己(谨) 四、说话诚实,讲究信用(信) 五、有爱心(泛爱众) 六、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亲仁) 七、多看书学习(余力学文)。
《弟子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 , 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19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 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 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 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论语》ppt课件
社会责任
论语提倡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论语》ppt课件
• 《论语》简介 • 《论语》的核心思想 • 《论语》的名言警句 • 《论语》的现代意义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总结词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重要的哲学思想 之一,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物时要 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避免过度或不
及。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 度和处事原则,通过保持中正、平和的 态度,可以避免偏颇和极端,达到和谐
与平衡的状态。
中庸之道还强调了适度原则,认为在追 求个人利益和社会进步时,要保持适度 和平衡,避免过度追求或过于保守的态
详细描述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 动荡不安。同时,诸子百家兴起,各种思想流派涌现 ,为《论语》等经典著作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土壤。
该以平和的态度进行交流。
总结词
0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人际关系的名言
详细描述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注重道义和仁慈,不要只看重利益和金钱。
总结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详细描述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心胸开阔和坦荡,而小人则常常心胸狭窄、 忧虑不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张
知识·梳理
归纳孔子的思想和成就
子曰:“仁者爱人。”
核心:
材料1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论,语可·谓雍仁也矣》。”“仁”和“礼 ”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政治:
材料2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
往来。 (3)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 度,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庄子逍故遥事的人生态度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俄 然觉……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 《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图
知识·梳理 庄 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思想: 提出“齐物”的观点,
逍遥的态度
道家 思想 特点
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
(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
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
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 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 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 政权的工具。
四、墨家学派
知识·梳理
“兼相爱、交相利”(核心)
思 想: 非攻
尚贤
尚同
墨
节葬 非命
节用
非乐
家
: 墨
贡献: 主要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翟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 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 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基本精神。Biblioteka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态度
对息、待中团中华结文奋国化进传是的中不统华竭文民动族力化生。的生要不全态度: 以面认与识时祖国俱传进统文的化精,取神其,精华批,判继承、 取去应其、其糟 与精粕现代,华文使,明之相与去协当其调代,社糟保会粕持相适民
墨家 墨子
战国 战国 战国
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逍遥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 耕战 ;变革创新
“兼爱”“非攻”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 把他们全抓了.
如果你是当时秦国的国君,面对如此众多的主张, 你会采用哪家的思想?为什么?
思考探究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 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式。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
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
家思想的形成。
一、儒家学派
(一)儒家学派
1、代表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对中国古代文
无为、逍遥的处世方式
评价
化产生了重要 影响
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
消极悲观的人 生态度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 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 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加强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韩非子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主张改革,与时俱进
知识·梳理
治国思想:以法治国
法 家 思 韩想 非的 子集 大 成 者
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
理论来源 又吸收道家思想
加强君主集权
观点主张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事备则变异”……
影响
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对 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
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摘自胡锦涛 《十七大报 告》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
课堂讨论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该 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 ,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应顺应自然等学生自己觉悟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 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面对社会剧 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法与方案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 想富国强兵,因而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 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论
半
部
语
论 语
治
天
下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春 秋战国时代。在这个充满着变革气息的时 代里,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纷 纷著书立说,开馆讲学。向当时的统治者 们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从而形成了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 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 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二、道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1、代表
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战国庄子
2、主张
结合材料与教材归纳老子的思想
治国思想:无为而治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课堂巩固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包括了对百姓的关
C 心和爱护,体现的是一种:
A. 忠君思想
B.王道思想
C.民本思想
D.阶级调和思想
2.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终其一生他的学说也
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
要原因是:
C
A.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为新兴的地主阶级
所采纳
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 物,或政治、经济变革引起思想文化的变革
思考探究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2、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 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 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在汉城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 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孔子在柏林
课堂小结
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座文化高峰。先代哲人们的 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一系列智慧 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 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回首历史时, 发现,百家争鸣的地位不可超越,这 些思想和智慧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 国人的思维。
特 点 : 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墨家:
治国思想:
主张 兼爱 非攻 非乐 非命 尚贤 尚同 节用 节葬
爱是相互的
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
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不分贵贱,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政令.思想.言行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归纳整理
学派 代表人物 历史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春秋 战国 战国
“仁”和“礼”;提出“德政”; 文化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提出“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道是核心和根本;辩证法思想;
小国寡民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守 株 待 兔
知识·梳理
三、法家学派
代表人物
李悝 商鞅
法
家
观点主张
吴起 申不害
变法改革(阅读)
特 点 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
结合材料与教材归纳韩非的思想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万乘之主, 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将“法”、“术”、“势”糅合为一
“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 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此必 不亡之术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荀 舟。”——《荀子·王制子 》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主要 思想
仁政
民贵君轻(成为中
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 础)
主要 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 而用之(唯物主义思想)
教育:学习的最高目 标就是把握礼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 思想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足食…民信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
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
思想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这其中包含了民 本思想。 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 “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 “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
知识·梳理
归纳孔子的思想和成就
子曰:“仁者爱人。”
核心:
材料1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论,语可·谓雍仁也矣》。”“仁”和“礼 ”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政治:
材料2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
往来。 (3)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 度,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庄子逍故遥事的人生态度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俄 然觉……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 《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图
知识·梳理 庄 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思想: 提出“齐物”的观点,
逍遥的态度
道家 思想 特点
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
(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
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
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 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 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 政权的工具。
四、墨家学派
知识·梳理
“兼相爱、交相利”(核心)
思 想: 非攻
尚贤
尚同
墨
节葬 非命
节用
非乐
家
: 墨
贡献: 主要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翟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 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 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基本精神。Biblioteka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态度
对息、待中团中华结文奋国化进传是的中不统华竭文民动族力化生。的生要不全态度: 以面认与识时祖国俱传进统文的化精,取神其,精华批,判继承、 取去应其、其糟 与精粕现代,华文使,明之相与去协当其调代,社糟保会粕持相适民
墨家 墨子
战国 战国 战国
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逍遥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 耕战 ;变革创新
“兼爱”“非攻”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 把他们全抓了.
如果你是当时秦国的国君,面对如此众多的主张, 你会采用哪家的思想?为什么?
思考探究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 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式。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
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
家思想的形成。
一、儒家学派
(一)儒家学派
1、代表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对中国古代文
无为、逍遥的处世方式
评价
化产生了重要 影响
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
消极悲观的人 生态度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 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 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加强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韩非子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主张改革,与时俱进
知识·梳理
治国思想:以法治国
法 家 思 韩想 非的 子集 大 成 者
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
理论来源 又吸收道家思想
加强君主集权
观点主张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事备则变异”……
影响
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对 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
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摘自胡锦涛 《十七大报 告》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
课堂讨论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该 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 ,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应顺应自然等学生自己觉悟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 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面对社会剧 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法与方案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 想富国强兵,因而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 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论
半
部
语
论 语
治
天
下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春 秋战国时代。在这个充满着变革气息的时 代里,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纷 纷著书立说,开馆讲学。向当时的统治者 们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从而形成了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 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 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二、道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1、代表
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战国庄子
2、主张
结合材料与教材归纳老子的思想
治国思想:无为而治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课堂巩固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包括了对百姓的关
C 心和爱护,体现的是一种:
A. 忠君思想
B.王道思想
C.民本思想
D.阶级调和思想
2.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终其一生他的学说也
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
要原因是:
C
A.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为新兴的地主阶级
所采纳
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 物,或政治、经济变革引起思想文化的变革
思考探究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2、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 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 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在汉城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 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孔子在柏林
课堂小结
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座文化高峰。先代哲人们的 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一系列智慧 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 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回首历史时, 发现,百家争鸣的地位不可超越,这 些思想和智慧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 国人的思维。
特 点 : 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墨家:
治国思想:
主张 兼爱 非攻 非乐 非命 尚贤 尚同 节用 节葬
爱是相互的
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
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不分贵贱,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政令.思想.言行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归纳整理
学派 代表人物 历史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春秋 战国 战国
“仁”和“礼”;提出“德政”; 文化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提出“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道是核心和根本;辩证法思想;
小国寡民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守 株 待 兔
知识·梳理
三、法家学派
代表人物
李悝 商鞅
法
家
观点主张
吴起 申不害
变法改革(阅读)
特 点 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
结合材料与教材归纳韩非的思想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万乘之主, 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将“法”、“术”、“势”糅合为一
“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 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此必 不亡之术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荀 舟。”——《荀子·王制子 》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主要 思想
仁政
民贵君轻(成为中
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 础)
主要 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 而用之(唯物主义思想)
教育:学习的最高目 标就是把握礼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 思想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足食…民信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
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
思想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这其中包含了民 本思想。 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 “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 “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