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精选文化常识50题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1.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这三副对联依次是()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A.⑤②③B.①③④C.⑤③①D.①④③2.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十分高雅。
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荷花的美是天然的美,没有一丝一毫的人工装饰,李白“”的诗句,就形象地概括了荷花的这一特性。
荷花也象征爱情,早在《诗经》中,便有对莲花的记载。
《国风·陈风·泽陂》中说:“?”南朝乐府《西洲曲》“”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①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A.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4.“轰隆隆!春雷乍响,我们都醒来了!”这是画给孩子们的作品————绘本《二十四节气》中某节气的画中题字,据此对这个节气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小满B.惊蛰C.谷雨D.立春5.毕业在即,小华在编排班级纪念册时,想在“难忘师恩”板块写一句诗句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下列诗句中,最为贴切的一项是()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0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一、语文类1. 《诗经》中的“风”是指什么?答案:民歌。
2. 唐代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谁?答案:李白。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词人的作品?答案:苏轼。
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
5. 中国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还包括哪三部?答案:《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6.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谁的名句?答案:白居易。
7.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什么?答案:《狂人日记》。
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答案:屈原。
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提出的?答案:范仲淹。
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谁的名句?答案:王勃。
11. 《史记》的作者是?1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1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14. 《呐喊》是鲁迅的哪部作品集?15.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谁的诗句?1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7. 《左传》是哪个时期的史书?1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了什么哲理?1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的是什么景象?20.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的是什么植物?二、历史类2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哪一年?答案:公元前221年。
22. 汉武帝接受的哪一思想家的主张,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董仲舒。
23. “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答案:西汉。
24. 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是谁?答案:魏征。
25. “开元盛世”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答案:唐玄宗。
26. 安史之乱发生于哪一年?答案:公元755年。
27. 宋朝的建立者是谁?答案:赵匡胤。
28. 元朝的首都是今天的哪里?答案:北京。
29. “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哪几位皇帝的统治时期?答案:康熙、雍正、乾隆。
30.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答案:《南京条约》。
56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红楼梦》的作者是: A. 曹雪芹 B. 罗贯中 C. 吴承恩 D. 施耐庵答案: A. 曹雪芹2. 中国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电灯答案: D. 电灯3. 《史记》的作者是谁? A. 司马迁 B. 班固 C. 司马光 D. 左丘明答案: A. 司马迁4. 下列哪位是唐朝的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以上都是答案: D. 以上都是5.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答案: A. 秦始皇6. “三顾茅庐”讲的是谁的故事? A. 刘备和诸葛亮 B. 曹操和郭嘉 C. 孙权和周瑜 D. 关羽和张飞答案: A. 刘备和诸葛亮7. 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是: A. 北京 B. 西安 C. 洛阳 D. 南京答案: B. 西安8.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名是什么? A. 玄奘 B. 孙悟空 C. 猪八戒 D. 沙僧答案: A. 玄奘9. 《水浒传》中的“及时雨”是指: A. 李逵 B. 武松 C. 宋江 D. 林冲答案: C. 宋江10.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 武则天 B. 慈禧 C. 吕后 D. 芈月答案: A. 武则天1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德才兼备 D. 以上都是答案: D. 以上都是1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A. 罗贯中 B. 施耐庵 C. 吴承恩 D. 曹雪芹答案: A. 罗贯中13.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天津条约》答案: A. 《南京条约》14. “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A. 1911年 B. 1919年 C. 1921年 D. 1927年答案: B. 1919年15.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 A. 1905年 B. 1911年 C. 1919年 D. 1927年答案: B. 1911年16.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作品集? A. 鲁迅 B. 老舍 C. 巴金 D. 茅盾答案: A. 鲁迅17.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 A. 爱国主义 B. 民主主义 C. 科学与民主 D. 革命精神答案: C. 科学与民主18. 中国的第一部字典是: A. 《康熙字典》 B. 《说文解字》 C. 《新华字典》 D. 《现代汉语词典》答案: B. 《说文解字》19.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A. 孙武 B. 孙膑 C. 吴起 D. 韩信答案: A. 孙武20.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哪个历史人物? A. 项羽 B. 刘邦 C. 曹操D. 刘备答案: A. 项羽21.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 A. 台湾岛 B. 海南岛 C. 崇明岛 D. 舟山岛答案: A. 台湾岛22. 中国的国花是: A. 牡丹 B. 梅花 C. 菊花 D. 荷花答案: A. 牡丹23. 中国的第一大河是哪条河? A. 长江 B. 黄河 C. 黑龙江 D. 珠江答案: A. 长江24. “风声鹤唳”形容的是什么情境? A. 安静祥和 B. 惊慌失措 C. 欢乐愉快 D. 愤怒激动答案: B. 惊慌失措25. 中国的国石是: A. 玉 B. 钻石 C. 翡翠 D. 珍珠答案: A. 玉26. “鸿门宴”发生在什么时期?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答案: C. 西汉27. 《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A. 神话传说集 B. 地理志书 C. 历史书 D. 医学著作答案: A. 神话传说集28.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A. 李时珍 B. 华佗 C. 扁鹊 D. 孙思邈答案: A. 李时珍29. “指鹿为马”的典故与谁有关? A. 赵高 B. 李斯 C. 陈胜 D. 吴广答案: A. 赵高30.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班固 D. 陈寿答案: B. 司马光31. “卧薪尝胆”讲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A. 项羽 B. 勾践 C. 夫差D. 阖闾答案: B. 勾践32.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答案: A. 甲骨文33.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庄子答案: B. 老子34. “焚书坑儒”发生在什么时期?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汉朝答案: C. 秦朝35. “孟母三迁”讲述了哪位名人的母亲?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答案: B. 孟子36. “纸上谈兵”讲的是谁的故事? A. 廉颇 B. 李牧 C. 赵括 D. 白起答案: C. 赵括37.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A. 李时珍 B. 沈括 C. 宋应星 D. 徐霞客答案: C. 宋应星38.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 A. 蒲松龄 B. 李汝珍 C. 吴敬梓 D. 冯梦龙答案: A. 蒲松龄39. 《醒世恒言》的作者是: A. 冯梦龙 B. 凌濛初 C. 罗贯中 D. 吴承恩答案: A. 冯梦龙40. “程门立雪”讲的是哪位学生尊敬老师的故事? A. 孔子和颜回 B. 孟子和万章 C. 杨时和游酢 D. 曾参和孔子答案: C. 杨时和游酢41. “完璧归赵”讲的是谁的故事? A. 蔺相如 B. 李牧 C. 廉颇 D. 信陵君答案: A. 蔺相如42. 《兰亭序》的作者是: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欧阳询 D. 柳公权答案: A. 王羲之43. “东床快婿”指的是谁? A. 谢安 B. 王羲之 C. 李白 D. 杜甫答案: B. 王羲之44. “负荆请罪”讲的是谁的故事? A. 李牧 B. 李广 C. 廉颇 D. 蔺相如答案: D. 蔺相如45. “入木三分”最初是用来形容谁的书法?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欧阳询 D. 柳公权答案: A. 王羲之46. “四面楚歌”讲的是谁的故事? A. 项羽 B. 刘邦 C. 韩信 D. 彭越答案: A. 项羽47. “闻鸡起舞”讲的是谁的故事? A. 祖逖 B. 刘琨 C. 李广 D. 李陵答案: A,B(祖逖和刘琨)48. “约法三章”是谁提出的? A. 李斯 B. 萧何 C. 刘邦 D. 项羽答案: C. 刘邦49. “三顾茅庐”讲的是谁的故事? A. 刘备和诸葛亮 B. 曹操和郭嘉 C. 孙权和周瑜 D. 刘邦和张良答案: A. 刘备和诸葛亮50. “图穷匕见”讲的是谁的故事? A. 李牧 B. 李广 C. 李斯 D. 李逵答案: C. 李斯51. “背水一战”讲的是谁的故事? A. 李牧 B. 李广 C. 李陵 D. 李左车答案: D. 李左车52. “乐不思蜀”讲的是谁的故事? A. 刘禅 B. 刘备 C. 曹操 D. 孙权答案: A. 刘禅53.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 A. 王勃 B. 骆宾王 C. 卢照邻 D. 杨炯答案: A. 王勃54. “画龙点睛”最初是用来形容谁的绘画技艺? A. 顾恺之 B. 曹不兴 C. 吴道子 D. 李公麟答案: B, 曹不兴55. “江郎才尽”中的“江郎”指的是谁? A. 江淹 B. 江总 C. 江统 D. 江晖答案: A. 江淹56. “七擒七纵”讲的是谁的故事? A. 李牧 B. 李广 C. 诸葛亮 D. 司马懿答案: C,D(诸葛亮和孟获)。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50题检测题(含答案)
文化常识50题检测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得分:1、明代提出“心学”的著名学者是?(____________)2、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部丛书是?(《____________》)3、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部类书是?(《____________》)4、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少牢没有(___)。
5、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平民教育开始于哪个时候?(____________)6、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____________)7、“马踏匈奴”雕塑最可能出自(____)。
A、秦陵兵马俑B、敦煌石窟C、云冈石窟D、霍去病墓石雕8、梨园用来指代什么界?(____________)9、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什么?(____________)10、青铜器上的铭文,在书法字体中属于(____ )A、隶书B、草书C、楷书D、篆书11、古人对“死”多讳称,见背、孤露、弃养等是什么人之死的讳称?(____________)12、“宋四书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____)A、玄 B、皂 C、青 D、苍14、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____)1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
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____________)16、中国戏曲中的人物按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哪一个是女角色的统称?(__)17、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是(_____)印.18、秦朝标准字体是秦朝李斯受命统一的文字,秦朝标准字体是什么?(______)19、《石头记》指的是那部古代小说的别名?(____________)20、《红楼梦》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70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一、语言文学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不包括以下哪个?沙僧。
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4. 《水浒传》中的“及时雨”是指:宋江。
5. 成语“画龙点睛”最初指的是哪位画家的故事?张僧繇。
6.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哪场战争?巨鹿之战。
7. "三顾茅庐"讲的是谁请谁出山?刘备请诸葛亮。
8.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长恨歌》。
9. 《诗经》中的“风雅颂”不包含:赋。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苏轼。
二、历史文化1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1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
13. 宋朝的建立者是:赵匡胤。
14. 明朝的首都迁移到了现在的:北京。
15.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
16.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谁改进的?蔡伦。
17.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昇。
18. 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
19. 火药的主要成分不包括:硫酸。
20. 长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外敌。
三、地理知识21. 中国的五岳之首是:泰山。
22. 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份是:青海。
23. 中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24.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25. 中国的第一大岛是:台湾岛。
26.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27.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28. 非洲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29.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30.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四、科学常识31. 光速约为每秒多少公里?30万。
32. 水的化学式是:H2O。
33. 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34.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5. 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包括: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36. 计算机中使用的二进制数系统是基于:基数为2的计数系统。
37. 太阳系的第八颗行星是:海王星。
文化常识试题库及答案高中
文化常识试题库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A.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B. 陶瓷、丝绸、茶叶、指南针C.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陶瓷D. 丝绸、茶叶、火药、印刷术答案:A2.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其中“楚辞”的代表人物是:A. 李白B. 杜甫C. 屈原D. 苏轼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清明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4.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中国古典园林是:A. 颐和园B. 圆明园C. 拙政园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A. 礼、乐、射、御、书、数B. 礼、乐、射、御、书、画C. 礼、乐、射、御、书、诗D. 礼、乐、射、御、诗、数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_。
答案:牡丹7. “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8. 中国的书法艺术有“四体”之称,分别是楷书、行书、草书和_________。
答案:隶书9.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_________。
答案:砚10. 中国的四大名绣包括苏绣、蜀绣、粤绣和_________。
答案:湘绣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
主要内容是:通过定期的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词、策论等,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最终选拔出进士、举人等不同级别的官员。
12. 描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以及更远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
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甚至远至地中海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则以广州、泉州等港口为起点,通过南海、印度洋,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东部地区。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50题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50题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
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
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
(正确答案)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答案解析:【解析】B(缮在此处意为修补,修缮铠甲兵器,准备作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正确答案)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
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
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答案解析:B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C者。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正确答案)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答案解析:3.A(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训练50题(一)答案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训练50题(一)答案1.B(缮在此处意为修补,修缮铠甲兵器,准备作战。
)2.B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3.A(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4.B(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5.(3分)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6.C(“除”指任命、授予官职。
)7.C(“除”,任命官职。
)8.答案C。
“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9.D 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10.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11.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12.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13.答案:A,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
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14.答案: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15.答案:C “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16.答案A【解析】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
“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17.答案.C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
践事:供职、充役之意。
践袭:蹈袭,沿用之意18.C 【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
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19.答案A “左迁”必是降职。
20.【答案】D。
【解析】皇帝的庙号。
21.C【解析】应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22.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23.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100题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和解析)
语文试题 第1页(共54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54页)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采用的是序数纪月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为三个月,分别称孟、仲、季。
B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C .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很多,如: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徙,一般的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乞骸骨,表请求退职;致仕,表出任官职。
D .晦朔,月亮的盈缺。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围郑”和“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侯”均指侯爵。
B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音悲凉。
C .古代在人的称谓上,有尊称,如君、公、仆、足下、陛下等;有谦称,如寡人;有贱称,如“竖子”。
D .旧时兄弟按伯、仲、叔、季排列。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中“季父”就是幺叔或幺爸。
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少年时代。
B .六合指古代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 寅日)都要相适合。
C .人定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21时到23时。
D .青衿是周代读书 人的服装。
衿,古式的衣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 .古代君王、尊亲为显示威严,规定说话和、行文时避免直呼或直写其名,应代以它字。
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写作时改“民”为“人”,如《阿房宫赋》中的“剽掠其人”。
B .《滕王阁序》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考查50题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考查(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B.古代举行仪式,授予官职称作“拜”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相如为上夫”。
C.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而“薨”则专指帝王之死。
D.嗣在古文里常作动词,意为继承、继位等。
如嗣王,意为继位之王;嗣君,意为继位的君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拨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拜”指授予官职。
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朱治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4)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尤未能也”中“尤”通“犹”。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B.“卒于鲁也传之”中“鲁”指“鲁钝的曾参”曾参虽然天资鲁钝,但勤奋努力,日三省其身。
高中素材语文文学常识真题及答案
22.陈寿:西晋哲学家。字承祚,著有《》,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前四史”。
23.傅玄:西晋哲学家和家。字休奕。封鹑觚(gū)子。著有《傅子》、《傅玄集》,《马均传》是其作品之一。
24.李密:西晋武阳人,字,一名虔。有《陈情表》。
28.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之称。字遗少。曾任右军将军,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著有《王右军集》,《学家。字叔痒。《与书》是其代表作。
30.丘迟:南朝梁文学家。字范希。明人辑有《丘司空集》,《与陈伯之书》是文中之佳作。
31.徐陵:南朝诗人。假设有《玉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本诗歌总集。《孔雀东南飞》出于此。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诗》(见南朝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并称。32.魏徵:初唐政治家。字玄成,封郑国公。“,亦能覆舟”;“居安思危,”;“监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是他的名句。主编有《群书治要》。33.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骆宾王、杨炯),著名文学家,字子安,《滕王阁序》是其代表作。“,天际假设比邻”是他写的名句。
18.班固:东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9.曹操: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现存20余首乐府诗,代表作是《》、《龟虽寿》和《短歌行》。
20.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人称”卧龙“。《出师表》是千古名作。
21.郦道元:北朝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著有《水经注》40
语文文学常识真题及答案
真题: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思想核心为“仁”。现存《》,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题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题高中语文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5.建安:汉献帝年号。
6.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7.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农里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3.适:出嫁。
14.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15.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16.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7.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55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 A. 造纸术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答案: B. 《水浒传》3. 《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指什么?A. 民间歌谣、宫廷音乐、祭祀歌曲B. 宫廷音乐、民间歌谣、祭祀歌曲C. 祭祀歌曲、宫廷音乐、民间歌谣答案: A. 民间歌谣、宫廷音乐、祭祀歌曲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道德经》C. 《孟子》D. 《庄子》答案: A. 《论语》5.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A. 武则天B. 慈禧太后C. 芈月答案: A. 武则天6.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感恩节B. 圣诞节C. 中秋节答案: C. 中秋节7.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陈寿答案: A. 司马迁8. 中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A. 上海B. 北京C. 广州答案: B. 北京9. 孔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儒家B. 道家C. 法家答案: A. 儒家10. “三省吾身”出自哪里?A. 《大学》B. 《论语》C. 《中庸》答案: B. 《论语》11. “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指哪三个?A. 君臣、父子、夫妇B. 天地、君亲、师友C. 仁义、礼智、信义答案: A. 君臣、父子、夫妇12.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哪位帝王的统治时期?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答案: A. 秦始皇13.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除了《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外,还有一部是?A. 《聊斋志异》B. 《三国演义》C. 《封神演义》答案: B. 《三国演义》1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隋朝答案: C. 隋朝15. “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什么教育理念?A. 环境对人的影响B.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C. 学习要持之以恒答案: A. 环境对人的影响16.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哪场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赤壁之战答案: B. 巨鹿之战17.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 孙武B. 孙膑C. 吴起答案: A. 孙武18.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是指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汉文帝、汉景帝B. 汉武帝、唐太宗C. 汉高祖、光武帝答案: A. 汉文帝、汉景帝19. “黄袍加身”是指哪位皇帝登基的方式?A. 秦始皇B. 宋太祖赵匡胤C. 明太祖朱元璋答案: B. 宋太祖赵匡胤20. 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是:A. 《牛郎织女》B. 《白蛇传》C. 《梁山伯与祝英台》D. 《孔雀东南飞》答案: C. 《梁山伯与祝英台》21. “指鹿为马”的典故涉及的历史人物是:A. 曹操B. 王莽C. 赵高答案: C. 赵高22. “卧薪尝胆”的故事主人公是谁?A. 勾践B. 夫差C. 项羽答案: A. 勾践23. “纸上谈兵”的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韩信B. 赵奢C. 廉颇答案: B. 赵奢24.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菊花C. 莲花答案: A. 牡丹25. “桃李满天下”最初指的是:A. 学生遍布各地B. 果树丰收C. 春天景色美丽答案: A. 学生遍布各地26. “一言九鼎”中的“九鼎”象征的是:A. 国家权力B. 财富C. 信誉答案: A. 国家权力27. 中国古代的“连中三元”是指哪三个考试?A. 乡试、会试、殿试B. 秀才、举人、进士C. 解元、会元、状元答案: C. 解元、会元、状元28. “闭月羞花”形容的是:A. 貂蝉B. 王昭君D. 西施答案: D. 西施29. “东窗事发”的典故源自哪个历史事件?A. 岳飞被害B. 王安石变法C. 靖康之耻答案: A. 岳飞被害30.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A. 争夺皇位B. 个人恩怨C. 军事策略分歧答案: A. 争夺皇位3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B. 长安(今西安)C. 开封答案: B. 长安(今西安)32. “三顾茅庐”讲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A. 刘备B. 曹操C. 孙权答案: A. 刘备33. “图穷匕见”的典故中,匕首是用来刺杀谁的?A. 秦始皇B. 荆轲自己C. 燕太子丹答案: A. 秦始皇34.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的是哪种心理状态?A. 极度恐惧B. 极度兴奋C. 极度愤怒答案: A. 极度恐惧35. “一鸣惊人”最初是用来形容谁的?A. 楚庄王B. 晋文公C. 齐桓公答案: A. 楚庄王36. “四面楚歌”发生在哪位历史人物身上?A. 项羽B. 刘邦C. 韩信答案: A. 项羽37. “完璧归赵”的故事中,“璧”是指:A. 和氏璧B. 蓝田玉C. 夜明珠答案: A. 和氏璧38.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A. 廉颇B. 蔺相如C. 赵奢答案: A. 廉颇39. “约法三章”是由谁提出的?A. 刘邦B. 项羽C. 秦始皇答案: A. 刘邦40. “金屋藏娇”的故事与哪位皇帝有关?A. 汉武帝刘彻B. 唐太宗李世民C. 隋炀帝杨广答案: A. 汉武帝刘彻41. “萧规曹随”中的“萧”和“曹”分别指:A. 萧何、曹参B. 曹操、曹丕C. 萧统、曹植答案: A. 萧何、曹参42.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A. 班超B. 司马迁C. 司马相如答案: A. 班超43. “入木三分”原本用来形容哪种书法技巧?A. 楷书B. 行书C. 草书答案: C. 草书44. “东山再起”的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谢安B. 王羲之C. 李斯答案: A. 谢安45.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A. 刘禅(阿斗)B. 刘备C. 孙权答案: A. 刘禅(阿斗)46. “七擒七纵”的策略是由谁实施的?A. 诸葛亮对孟获B. 曹操对吕布C. 孙权对黄祖答案: A. 诸葛亮对孟获47. “江郎才尽”中的“江郎”指的是:A. 江淹B. 江总C. 江乙答案: A. 江淹48. “洛阳纸贵”是因为哪部作品的流行?A. 《三都赋》左思著B. 《兰亭序》王羲之著C. 《滕王阁序》王勃著D. 《洛神赋》曹植著答案: A. 《三都赋》左思著49. “一字千金”的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吕不韦B. 孔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 A. 吕不韦50. “指囷相赠”的典故中,囷指的是:A. 粮食仓库B. 金银财宝库C. 兵器库D. 书籍库答案: A. 粮食仓库51. “揭竿而起”的典故源于哪个历史事件?A. 黄巾起义B. 陈胜吴广起义C. 太平天国运动D. 李自成起义答案: B. 陈胜吴广起义52.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一成语出自哪场战争?A. 赤壁之战B. 淝水之战C. 官渡之战D. 牧野之战答案: B. 淝水之战53.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一典故发生在:A. 鸿门宴上B. 长平之战中C. 垓下之战中D. 城濮之战中答案: A. 鸿门宴上54. “约法三章”是哪三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测试题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测试题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
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2.字迷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的,从字谜中往往能窥见汉字的构造规则。
所以猜字既有趣味又能益智。
下面的四个字迷猜得正确的一项是()①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②东西南北无弯路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两山相对又相连,中有危峰插碧天A.①口②直③趸④屾B.①吠②一③跫④岗C.①器②置③踵④由D.①合②十③蹇④峦3.下列各行业联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书画店)B.韵出高山流水,曲追阳春白雪。
(乐器店)C.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
(酒楼)D.顷刻间千秋实业,方寸地万里江山。
(戏院)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5.根据自己的积累,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他与门人所著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B.《天净沙·秋思》表达了羁旅之思。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著,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D.陆游,南宋爱国诗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他的《游山西村》。
高中语文2023高考必考文化常识练习题(共40道,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必考文化常识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面,古代君主面向南方而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向北方,因此“北面”一词有向别人臣服的意思。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皆是用爵称。
C.四书为儒家经典,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春秋》合为四书。
D.“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盲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著作。
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作。
C.按剑而跽,握着剑,挺直身子。
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D.冠者,成年人。
古代女子和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童子。
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3.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其中全部采用了委婉讳饰说法的一组是()①慈父见背②舅夺母志③猥以微贱④愿乞终养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宦官。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我自不驱卿”中的“卿”是妻子对丈夫的爱称。
90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一个?答案:秦朝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3.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谁?答案:李白4.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答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5. 《史记》的作者是谁?答案:司马迁6.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第一名称为?答案:状元7. “三顾茅庐”的故事涉及的历史人物是?答案:刘备和诸葛亮8.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答案:吴承恩9. 被称为“医圣”的古代医学家是谁?答案:张仲景10.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牡丹11.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答案:仁12.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答案:李冰父子13. 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谁?答案:王羲之14. “黄巾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答案:东汉1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答案:《南京条约》16.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答案:“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哪一年?答案:1921年18. 中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答案:北京19.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哪个?答案:台湾岛20.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条?答案:长江21. 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城市是哪里?答案:香港22.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答案:《义勇军进行曲》23.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答案:赏月、吃月饼24.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答案:武则天25.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沉鱼落雁形容的是?答案:西施26.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答案:罗贯中27.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现在的哪座城市?答案:西安(古称长安)28.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孟子的代表作是什么?答案:《孟子》29. 被誉为“画圣”的古代画家是谁?答案:吴道子30. “五四运动”发生的年份是哪一年?答案:1919年31. 中国的国石是什么?答案:寿山石32. 中国的传统戏曲中,京剧被称为什么?答案:国粹33. 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答案:东汉末年34. 中国的第一大岛是哪个?答案:台湾岛35. 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老子的代表作是什么?答案:《道德经》36.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答案:屈原37. 中国古代的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案:圆周率的计算38. 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答案:唐太宗李世民39. 中国的国球是什么运动?答案:乒乓球40. 中国的传统音乐五声音阶包括哪些音?答案:宫、商、角、徵、羽41. 中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答案:《资治通鉴》42. 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中,哪种屋顶最为常见?答案:歇山顶43. 中国古代的著名数学家华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答案:外科手术和麻醉药的使用44.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答案:扫墓、踏青45. 中国古代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代表作是什么?答案:《资治通鉴》46. 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起源于哪个朝代?答案:唐朝47. 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杜甫的别称是什么?答案:诗圣48.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答案:赏灯、吃汤圆49. 中国古代的著名军事家孙武的代表作是什么?答案:《孙子兵法》50. 中国的传统绘画技法中,工笔和写意分别指什么?答案:工笔指细致入微的描绘,写意指追求意境和神似的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50题(一)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
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
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
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8.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
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1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
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
“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
“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50题(二)14.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B. 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 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元,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
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
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