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资源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5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 1 页第 1 页专业年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3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一、名词解释(30分)种群分节特征日轮单周期型鱼类沉性卵鳕型鳞性成熟系数卵胎生怀卵量更替率二、问答题(70分)1.什么是耳石成分指纹?利用成分指纹鉴别鱼类种群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如何?(8分)2.鱼类早期发育分哪几个阶段?试述其仔鱼后期与稚鱼期的主要特征。
(10分)3.鱼类耳石、鳞片上年轮特征各有什么特点?其年轮形成原理是什么?(10分)4.试以耳石为例,详述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0分)5.试述鱼类食饵更替的主要表现。
(10分)6.鱼类产卵洄游有什么特点?(10分)7.试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量度的主要指标。
(12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共页第页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5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B)共 1 页第 1 页专业年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3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三、名词解释(30分)量度特征性比年龄结构产卵洄游群落食饵更替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演替产卵洄游大陆架渔场四、问答题8.试述鱼类种群间形态方面的主要区别特点。
如何利用形态学方法鉴别鱼类种群?(10分)9.试述鱼类生命周期的时相划分。
(10分)10.如何用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10分)11.试述黄渤海鱼类的繁殖期、排卵方式与产卵类型特征。
(10分)12.影响鱼类食饵保障的因素有哪些?(10分)13.试述鱼类个体繁殖力的变化规律。
(10分)14.试简述鱼类日轮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0分)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院系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附页)学年第学期试题名称:共页第页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首页)2006学年第 1学期试题名称:资源生物学(A)共 1 页第 1 页专业年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04 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名叶振江分数五、名词解释(30分)鳞焦环片二夏龄鱼越冬洄游群落鱼类个体繁殖力怀卵量物种多样性大陆架渔场卵胎生六、简答题(36分)15.什么是种群?有哪些方法可以划分鱼类种群?(6分)16.鱼类生命周期有哪些主要阶段?(6分)17.鱼类产卵类型有哪些? (6分)18.鱼类鳞片上的年轮特征有哪几种? (6分)19.草食性鱼类有哪些类型? (6分)20.鱼类产卵洄游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七、综述题(34分)1.试述Peterson鱼体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的原理、应用、优点与局限性。
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资源监测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海洋渔业资源的定义是指:()
A.海水中所有生物资源
B.海洋中可供捕捞的鱼类资源
A.生态优先
B.经济效益最大化
C.可持续发展
D.科技支撑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
A.水温
B.盐度
C.水深
D.气候变化
3.海洋渔业资源监测的手段包括哪些?()
A.拖网调查
B.声学评估
C.样本分析
D.遥感技术
4.以下哪些是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
A.设立渔期
B.设立禁渔区
A.人工繁殖
B.鱼类标记
C.生态修复
D.基因工程
18.以下哪些活动可能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负面影响?()
A.海底采矿
B.油轮泄漏
C.海上风电建设
D.港口扩建
19.渔业资源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水质监测
B.海面温度监测
C.渔场分布预测
D.捕捞行为监控
20.以下哪些措施可以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和保护?()
10.提高捕捞技术和效率是解决过度捕捞问题的根本途径。()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性,并列举至少三种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措施。
(答题区域)
2.描述渔业资源监测的主要方法,并分析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答题区域)
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科普教育考核试卷
B.管理不力
C.市场波动
D.技术落后
16.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和保护?()
A.提高养殖技术
B.减少污染排放
C.增加捕捞量
D.加强监管
17.以下哪些是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A.资源量
B.利用方式
C.管理水平
D.科技支持
18.渔业资源保护区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
4.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中,________利用是最基本的原则。
5.目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主要捕捞对象是________鱼类和________鱼类。
6.渔业科普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对渔业资源保护的________意识和________意识。
7.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位于________海,被称为________渔场。
A.提高捕捞产量
B.保护渔业资源
C.促进渔业经济发展
D.满足市场需求
19.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渔业法律法规?()
A.在休渔期捕捞
B.使用合规渔具捕捞
C.在规定区域内捕捞
D.按照规定进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20.渔业科普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A.渔民
B.渔业管理人员
C.消费者
D.所有人
(以下为其他题型,根据实际需求可自行编写)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海洋渔业资源按其生存环境可以分为________渔业资源和________渔业资源。
2.我国的海洋渔业主要包括________渔业、________渔业和________渔业。
3.渔业资源的生物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渔业资源的________总量。
海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考核试卷
B. 海洋遥感
C. 水下摄影
D. 核磁共振
2. 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中,哪种参数最能反映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
A. 生物量
B. 产量
C. 资源密度
D. 生物多样性
3.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 南多北少
B. 北多南少
C. 东多西少
D. 西多东少
4. 下列哪种渔业资源不属于我国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
1. 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了解渔业资源的种类
B. 评估渔业资源的数量
C. 分析渔业资源的分布
D. 提供渔业管理决策依据
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
A. 水温
B. 盐度
C. 溶解氧
D. 海流
3. 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中常用的生物指标包括?()
A. 生物量
B. 生产力
1. 海洋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此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 )
2. 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
3. 拖网调查是一种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
4. 渔业资源的年龄结构可以通过分析鱼类的耳石年轮来确定。( √)
5. 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主要受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 √)
A. 鲅鱼
B. 鲳鱼
C. 鲤鱼
D. 带鱼
5. 海洋渔业资源的生命周期分为几个阶段?()
A. 两个阶段
B. 三个阶段
C. 四个阶段
D. 五个阶段
6. 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评估渔业资源的生物量?()
A. 标志重捕法
B. 渔获量统计法
C. 生态位分析法
海洋渔业资源考核试卷
3.休渔期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禁止所有渔业活动。()
4.拖网捕捞对海洋底栖生物的影响较小。()
5.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与海洋流完全无关。()
6.人工鱼礁的投放可以提供渔业资源栖息地,有助于资源的增殖。()
7.海水养殖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8.所有鱼类都在同一个季节进行繁殖。()
A.鲟鱼
B.鲤鱼
C.鲨鱼
D.黄花鱼
8.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增殖渔业资源?()
A.投放人工鱼礁
B.进行人工放流
C.建立海洋保护区
D.提高捕捞效率
9.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
A.海水污染
B.沿海开发
C.过度捕捞
D.气候变化
10.以下哪些渔具有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
A.拖网
B.围网
C.炸鱼
9.渔业资源管理只需要考虑捕捞量和捕捞技术。()
10.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相互矛盾的。()
(注: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具体题目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性,并列举至少三种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措施。
2.描述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渔业资源的。
A.鲤鱼
B.鲈鱼
C.鲑鱼
D.鲟鱼
19.下列哪个因素对渔业资源的分布影响最大?()
A.水温
B.盐度
C.食物
D.光照
20.下列哪个地区不属于我国的海洋渔业产区?()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西北地区
(注:以上仅为试卷模板,具体题目内容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渔业资源评估期末考试
6,阐述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基本原因(10分) 鱼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活环境因素的制约 和人为的捕捞因素等。鱼类本身的因素包括繁殖、 生长和死亡等,环境因素包括水温、盐度、饵料 生物、种间关系和敌害生物等。 繁殖受到种群亲体的繁殖力,产出卵子的受精率 以及鱼卵仔鱼的成活率的制约。 生长受种群的密度、年龄组成和外界环境的饵料 和水文条件的影响。 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捕捞死亡。 种群及种间的相互关系也影响着种群的数量变动。 捕捞是影响鱼类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1,阐述渔业资源评估的涵义和内容(10分)
资料:(1)生物学包括年龄、生长、长 度、重量、繁殖力及渔获组成等,(2) 渔业统计包括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 目标:(1)生长、死亡和补充的规律, (2)捕捞作用对渔业资源数量和质量的 影响,(3)对资源量和渔获量作出估计 和预报,(4)确定捕捞强度和起捕规格, (5)为制定渔业政策和渔业管理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
2,推导由Walford生长变换法求vonBertalanffy生长参数的方法(10分)
lt 1 l 1 e lt 1 l
1 e
k ( t 1t 0 ) k ( t t 0 ) k
lt 1 l l e 1 e
k
e
k
l1 l l 2
1 2 t
5、Ricker(1975)生长方程认为,把鱼类的生 命周期分成若干短的时距,其生长曲线可 以作为(指数)生长来对待。 6、鱼类各年龄的体长组成的概率分布接近 于(正态)分布,其概率表达形式为 l l )。 ( l 1 2
l1 l l2
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资源恢复考核试卷
11.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法规主要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D. A、B、C都是
12.以下哪种做法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
A.提高捕捞技术
B.减少捕捞船只
C.设立休渔期
D.实施渔业资源恢复计划
17. D
18. B
19. A
20. A
二、多选题
1. ABD
2. ABCD
3. AB
4. ABC
5. ABC
6. BD
7. ABC
8. ABC
9. ABC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
16. ABC
17. ABC
18. ABC
19. ABC
20. ABCD
D.合理开发
6.渔业资源恢复的目的是什么?()
A.提高渔业产量
B.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增加渔民收入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7.以下哪些是海洋渔业资源恢复的技术手段?()
A.种苗放流
B.人工繁殖
C.渔业资源监测
D.捕捞工具的改进
8.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影响渔业资源的恢复效果?()
A.气候变化
B.海洋污染
C.捕捞行为
3.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A.设立休渔期
B.限制捕捞量
C.提高捕捞效率
D.禁止捕捞珍稀物种
4.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对于以下哪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生态平衡
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安全生产考核试卷
A.水温
B.盐度
C.溶解氧
D.陆地距离
2.以下哪些是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A.设立禁渔区和禁渔期
B.限制捕捞工具和捕捞方法
C.提高捕捞效率
D.加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3.渔业安全生产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定期进行船员安全培训
B.配备足够的救生设备
14. ABC
15. ABC
16. ABC
17. ABC
18. AB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鱼类
2.安全检查
3.保护渔业资源
4.保持资源的可再生能力
5.种苗放流
6.炸鱼/电鱼/毒鱼等
7.救生和求生技能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
9.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10.提高捕捞技术和合理控制捕捞量
A.设立休渔期
B.保护产卵场
C.禁止捕捞幼鱼
D.控制捕捞强度
18.以下哪些渔业资源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
A.中华白海豚
B.鲟鱼
C.鲤鱼
D.珍珠贝
19.以下哪些是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
A.保持渔业资源的稳定
B.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保障渔业生产安全
D.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20.以下哪些措施可以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
D.外来物种投放
9.以下哪些做法可能会损害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A.在休渔期进行捕捞
B.使用破坏性捕捞工具
C.捕捞幼鱼和怀孕的母鱼
D.忽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10.以下哪些是渔业资源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上海海大试卷
上海水产大学试卷二、填空题(30分)1、河蟹亲蟹交配雌雄之比为:______;罗氏沼虾亲虾强化配育时雌雄之比为:________.2、在自然状态下,鳜鱼产性卵,其开口饵料以出膜1-3天的鱼苗最为理想。
3、青虾的寿命为个月,在一年中青虾有个繁殖季节。
4、河蟹育苗亲蟹交配的适宜盐度为;适宜温度为。
罗氏沼虾育苗用水的适宜盐度为;适宜温度为。
5、罗氏沼虾亲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河蟹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幼体出膜前卵的颜色;青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
6、经济蛙类的养殖种类有、、、。
二、简答题:(24分)1、黄蟹与绿蟹的区别2、如何判别罗氏沼虾幼体质量的好坏3、扣仔蟹培育过程中,性早熟产生的原因分析4、鳖卵孵化的最适生态条件有哪些。
三、问答题(26分)1、对青、草、鲢、鳙进行人工催产的机制是什么?(12分)2、试分析名特水产品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14分)上海水产大学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效应时间(5分):指鱼类从最后一次注射促性腺激素到开始产卵的这段时间。
2、成熟系数(5分):性腺重占体重的百分比。
3、补偿深度(5分):水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于浮游生物消耗氧气时的深度称补偿深度(UE)。
4、氧债(5分):水中耗氧性微生物,有机还原中间产物,无机还原物在厌氧情况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值称为氧债。
二、填空题(30分)1、河蟹亲蟹交配雌雄之比为:4~3:1 ;罗氏沼虾亲虾强化配育时雌雄之比为: 2~3:1 。
2、在自然状态下,鳜鱼产微粘性卵,其开口饵料以出膜1-3天的团头鲂鱼苗最为理想。
3、青虾的寿命为 14~18个月,在一年中青虾有 2 个繁殖季节。
4、河蟹育苗亲蟹交配的适宜盐度为 17~20;适宜温度为 8~12℃。
罗氏沼虾育苗用水的适宜盐度为10~12;适宜温度为26~28℃。
5、罗氏沼虾亲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橘黄色;河蟹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紫红色,幼体出膜前卵的颜色青灰色;青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青绿色。
海洋渔业资源与海洋资源养护技术考核试卷
B.生态环境部
C.自然资源部
D.商务部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海洋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控制捕捞量
B.保护产卵场
C.提高捕捞效率
D.限制捕捞季节
2.以下哪些是海洋资源养护技术的具体措施?()
A.维持渔业资源的稳定性
B.提高渔业资源的生产力
C.保障渔民的长期利益
D.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8.以下哪些是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
A.制定渔业政策
B.监测渔业资源动态
C.实施渔业资源养护措施
D.推广高效捕捞技术
19.以下哪些是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优势?()
A.提高渔业资源量
B.增加渔业品种多样性
A.渔业资源评估
B.生态环境监测
C.捕捞技术改进
D.渔业法规制定
15.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生长?()
A.食物来源
B.水温变化
C.竞争物种
D.渔业捕捞压力
16.以下哪些措施属于非法捕捞?()
A.使用禁用的小网目捕捞
B.在禁渔期进行捕捞
C.超过捕捞配额
D.使用合法的捕捞工具
17.以下哪些是海洋资源养护的长期目标?()
D.渔业产量统计、捕捞配额制度、渔业法规
14.关于海洋渔业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洋渔业资源具有很高的可再生能力
B.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C.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后无需进行恢复
D.适当控制捕捞量可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15.以下哪个海域是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主要产区?()
海洋渔业资源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8.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
9. 国际上,__________是负责协调和促进全球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机构。
答案:__________
10. 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政府行动,还需要__________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
A. 生态平衡原则
B. 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C. 科学管理原则
D. 社会公平原则
2. 以下哪项不是海洋渔业资源的主要种类?( )
A. 鱼类
B. 甲壳类
C. 森林资源
D. 贝类
3. 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以下哪种影响?( )
A. 水质改善
B. 海洋生物多样性降低
C. 海洋生产力提高
答案:__________
2. 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我国实行了伏季休渔制度,伏季休渔通常在__________进行。
答案:__________
3. 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保护__________和海洋生物多样性。
答案:__________
4.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是__________,它位于南太平洋。
答案:__________
5. 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__________
6. 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和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
7. 在海洋渔业捕捞中,__________是一种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捕捞方式。
C. 加强渔业资源监测和管理
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资源国际地位考核试卷
2.渔业资源的国际地位仅取决于其经济价值。()
3.休渔期制度对于保护渔业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4.渔业资源的捕捞限额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设定。()
5.家的渔业活动都具有约束力。()
7.渔业资源的保护仅仅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
3.保护措施包括休渔期、捕捞限额、禁止使用破坏性捕捞工具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利用。
4.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管理者应制定合理政策,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渔民遵守规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A
14. D
15. C
16. A
17. D
18. D
19. A
20. A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
6. A,D
7. A,B,C
8. A,B,C,D
9. A,B,C,D
10. A,B,C
11. A,B,C
12. A,B,C
C.最大捕捞量原则
D.捕捞量与生长量平衡原则
10.以下哪个组织负责全球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粮农组织
D.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11.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会导致()
A.渔业资源的恢复
B.渔业资源的增加
C.渔业资源的减少
D.渔业资源的稳定
12.以下哪个措施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
1.海洋渔业资源的定义是指()
A.海洋中所有的生物资源
B.海洋中可供捕捞的鱼类资源
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三、多重选择题(2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有分,每题2分1,下列属于暖流的是哪一些?( C D )A,本格拉海流B,秘鲁海流C,巴西海流D,湾流E,亲潮2,下列哪些海域的水域生产力最高?( C )A,沿岸海域B,垂直对流海域C,上升流海域D,暖寒流交汇区3,下列群体中哪些群体的密度最大而且稳定?( A )A,生殖群体B,索饵群体C,越冬群体D,临时集群4,在(ABD)情况下,我国近海的一些传统经济鱼类的渔汛推迟。
A,外洋水系弱B,北风系多C,南风系多D,沿岸水系强5,(A)渔场为人类提供了90%多的产量。
A,大陆架渔场B,河口渔场C,上升流渔场D,港湾渔场6,从下列(AC )中可以判别渔场处在旺汛。
A,个体均匀B,性比中雌性大于雄性C,产卵群体中大多处在V期D,雄性个体多7,目视侦察中上层鱼类有哪些依据(ABCD )A,群色B,群形C,移动速度D,海鸟的状态8,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CD )A,鱼类的繁殖适温范围要比一般的最适水温窄B,海水硬骨鱼类为低渗性鱼类C,大洋赤道水域温跃层的深度分布规律是自东向西递减D,单位礁体是人工鱼礁的最小单位9,哪些海流是不属于太平洋海域的?( C )A,亲潮B,东澳大利亚海流C,拉布拉多海流D,秘鲁海流10,海洋锋的判断标准是(AD )A,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1℃/20海里B,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2℃/20海里C,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1℃/10海里D,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0.5℃/10海里四、问答题(30分)1,如何理解“动则变,变则集”这句话?(8分)要求答出基本内容和表达基本意思持续安定的或长时间的保持均一海况的海域,鱼类分散,不大可能浓密集群,只有在环境条件(如水温等)的时空分布梯度较大或这些因素发生剧烈变化时,鱼类才会集群,形成好的渔场。
可以用下式来表式:N表示为鱼类的集群;S为环境条件群,S为空间梯度分布,S为变化率。
因此,我们可以用“变则动,动则集”六个字来表示。
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三、多重选择题(2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有分,每题2分1,下列属于暖流的是哪一些?( C D )A,本格拉海流 B,秘鲁海流 C,巴西海流 D,湾流 E,亲潮2,下列哪些海域的水域生产力最高?( C )A,沿岸海域 B,垂直对流海域 C,上升流海域 D,暖寒流交汇区3,下列群体中哪些群体的密度最大而且稳定?( A )A,生殖群体 B,索饵群体 C,越冬群体 D,临时集群4,在(ABD)情况下,我国近海的一些传统经济鱼类的渔汛推迟。
A,外洋水系弱 B,北风系多 C,南风系多 D,沿岸水系强5,( A)渔场为人类提供了90%多的产量。
A,大陆架渔场 B,河口渔场 C,上升流渔场 D,港湾渔场6,从下列( AC )中可以判别渔场处在旺汛。
A,个体均匀 B,性比中雌性大于雄性 C,产卵群体中大多处在V期 D,雄性个体多7,目视侦察中上层鱼类有哪些依据( ABCD )A,群色 B,群形 C,移动速度 D,海鸟的状态8,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CD )A,鱼类的繁殖适温范围要比一般的最适水温窄B,海水硬骨鱼类为低渗性鱼类C,大洋赤道水域温跃层的深度分布规律是自东向西递减D,单位礁体是人工鱼礁的最小单位9,哪些海流是不属于太平洋海域的?( C )A,亲潮 B,东澳大利亚海流 C,拉布拉多海流 D,秘鲁海流10,海洋锋的判断标准是( AD )A,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1℃/20海里 B,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2℃/20海里C,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1℃/10海里 D,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0.5℃/10海里四、问答题(30分)1,如何理解“动则变,变则集”这句话?(8分)要求答出基本内容和表达基本意思持续安定的或长时间的保持均一海况的海域,鱼类分散,不大可能浓密集群,只有在环境条件(如水温等)的时空分布梯度较大或这些因素发生剧烈变化时,鱼类才会集群,形成好的渔场。
可以用下式来表式:N表示为鱼类的集群;S为环境条件群,S为空间梯度分布,S为变化率。
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资源监测预警考核试卷
B.氮磷含量增加
C.沿海开发
D.人工增殖放流
18.渔业资源的恢复和重建措施主要包括()
A.休渔和禁渔
B.人工增殖放流
C.捕捞工具改革
D.渔业资源监测
19.下列哪项不是渔业资源监测预警的工作重点?()
A.渔业资源状况的实时监测
B.渔业资源状况的预测预警
C.渔业资源管理措施的制定
D.渔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15.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
A.国际法、国内法和地方性法规
B.国际法、国内法和行业标准
C.国内法、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
D.国际法、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
16.下列哪个组织不是我国渔业资源保护的执法主体?()
A.农业农村部
B.海关总署
C.生态环境部
D.公安部
17.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
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资源监测预警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保护和利用相结合
C.限制捕捞,发展养殖
D.最大限度地提高捕捞效益
10.下列哪个季节适宜进行渔业资源的监测?()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渔业资源监测预警的主要手段包括()
A.人工观测和卫星遥感
B.人工观测和船载设备
C.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D.船载设备和地理信息系统
12.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渔业资源的调查?()
(整理)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考试试题A及答案
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考试试题A及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名称解释(20分)每题4分1,渔场:经济鱼类及其他海产经济动物比较集中分布,可以利用捕捞工具进行作业的,具有一定开发价值一定面积的海域。
2,洄游:是一种大规模集群进行周期性、定向性和长距离的迁移活动,是鱼类集群行为的特殊形式,也是扩大其分布区和生存空间,达到满足某一个生活时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3,北原渔况法则:北原多作根据多年的调查和生产资料,作出了“金枪鱼、竹筴鱼、沙丁鱼、鲸等聚集最多的场所在两海流的冲突线附近”的论断。
并经过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提出了三条“北原渔况法则”。
鱼类都聚集在两海流冲突线的附近;由于外海洋流逼近沿岸,能驱赶鱼群浓密集结;在相通两海流的水道区,由于双方面流来的海流的逼近而使水道鱼群聚集。
4,渔业资源:水产资源是指水域中蕴藏的各种经济动植物(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的数量。
渔业上对经济动植物的数量通常称为渔业资源。
包括已成熟可供捕捞的部分和未成熟的预备捕捞的部分。
或水产资源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
5,集群:集群是由于鱼类生理的要求和生活的需要,生理状况相同又有共同生活需要的个体集合成群,以营共同的生活。
二、填空题(30分)每题3分1,渔场学是研究是研究渔业生物资源的行动状态(集群、分布和洄游运动等)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查明渔况变动规律和渔场形成原理的科学。
2,西部边界流是从赤道流向极地,其特征流域狭窄,流速强,高温高盐;东部边界流是从极地流向赤道,其特征为流域广阔,流速慢,低温低盐。
3,世界上著名的四大上升流海域分加利福尼亚海域、秘鲁海域、加那利海域和本格拉海域。
4,生殖洄游按洄游方向不同可以分为向陆洄游、溯河洄游和降海洄游。
5,温跃层是指水温在垂直方向急剧变化的水层。
浅海温跃层强度的划分标准是0.2℃/m;深海的温跃层划分标准为0.05℃/m 。
6,在众多渔场类型中,优良渔场主要有大陆架渔场、流隔渔场、上升流渔场、礁堆渔场和涡流渔场。
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考核试卷
A.气候变化
B.水质污染
C.海洋开发
D.以上都是
16.下列哪个地区不属于我国的主要渔业产区?
A.广东
B.福建
C.湖南
D.浙江
17.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A.政策支持
B.科技进步
C.市场需求
D.资源丰富
18.下列哪种渔业资源利用方式属于生态友好型?
A.深海拖网捕捞
B.休闲渔业
C.电鱼
D.炸鱼
19.下列哪个海域是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以上都是
20.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渔业资源的保护效果?
A.增加捕捞船只
B.扩大捕捞范围
C.设立海洋保护区
D.降低捕捞强度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海洋污染
D.以上都是
5.下列哪种渔业资源属于洄游性鱼类?
A.鲍鱼
B.对虾
C.鲟鱼
D.鲤鱼
6.渔业资源管理中,“休渔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提高渔业产量
B.保护渔业资源
C.促进渔业发展
D.降低渔业成本
7.下列哪个海域不属于我国的四大渔场?
A.舟山渔场
B.黄渤海渔场
C.南海渔场
D.东海渔场
8.下列哪种渔业资源利用方式属于可持续利用?
C.市场波动
D.技术落后
10.以下哪些组织或协议与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相关?()
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B.国际海洋生物多样性公约
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上海海洋大学渔业海洋学期末答案
上海海洋大学渔业海洋学期末答案1、影响鱼类栖息环境的生物因素主要是哪些栖居在一起包括鱼类本身的各种动植物,它们多数是鱼类的食物,有的还以鱼类为食,包括了饵料生物、种间关系等。
2、为什么全球高涨对生活在中低纬度的鱼群影响较小第一,中、低纬度在全球温暖过程中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第二,中、低纬度渔业产量的限制因子主要以饵料、赤潮和病害为主。
相比而言,以光和温度做为主要管制因子的高纬地区的渔业生产受到全球温暖化后的影响必须大得多,这也与在全球温暖化过程中高纬度水域的水温、风、流、盐等物理因子的变化更为明显有关。
3、恳请详细叙述海洋鱼类与海流的关系海流系不同的海水各具有一定的温度、盐度和各种化学性质,并栖息着不同的海洋生物,因而各鱼类对不同的水系、水团和海流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潮汐和潮流的变化,可以调剂水体间的差异,改变温盐梯度的分布和水体的含有物,还可使水位、水深、流向、流速等发生周期性水平和垂直变化,从而使鱼类集群密度和栖息水层以及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海流把浮性卵和红毛、稚鱼从产卵场输送到肥育场,仔、稚鱼在环境适合、饵料充裕的肥育场发育蜕变,长大至一定程度再随其海流回游到索饵场展开索饵。
4、你认为渔业海洋学的研究应着重哪些方面鱼类生命过程、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的地位和促进作用、气候变化对鱼类的影响、鱼类行动与海洋环境的关系、鱼类栖息地研究、渔业资源动力学、人类活动与渔业资源的关系、渔业资源与生态复原、渔业信息技术5、简述我国主要远洋渔业和主要分市区(分部海域)中国远洋渔业自1985年拓展创业,历经17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沦为中国渔业的关键产业。
过洋性拖网渔业,金枪鱼延绳钓渔业.鱿钓渔业就是远洋渔业的三大主体。
中国在世界41个国家和地区有远洋渔业6、什么就是3s技术?写下3s英文全称。
3s技术如何应用于渔业海洋学1.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s,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多重选择题(2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有分,每题2分
1,下列属于暖流的是哪一些?( C D )
A,本格拉海流 B,秘鲁海流 C,巴西海流 D,湾流 E,亲潮
2,下列哪些海域的水域生产力最高?( C )
A,沿岸海域 B,垂直对流海域 C,上升流海域 D,暖寒流交汇区
3,下列群体中哪些群体的密度最大而且稳定?( A )
A,生殖群体 B,索饵群体 C,越冬群体 D,临时集群
4,在(ABD)情况下,我国近海的一些传统经济鱼类的渔汛推迟。
A,外洋水系弱 B,北风系多 C,南风系多 D,沿岸水系强
5,( A)渔场为人类提供了90%多的产量。
A,大陆架渔场 B,河口渔场 C,上升流渔场 D,港湾渔场
6,从下列( AC )中可以判别渔场处在旺汛。
A,个体均匀 B,性比中雌性大于雄性 C,产卵群体中大多处在V期 D,雄性个体多
7,目视侦察中上层鱼类有哪些依据( ABCD )
A,群色 B,群形 C,移动速度 D,海鸟的状态
8,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CD )
A,鱼类的繁殖适温范围要比一般的最适水温窄
B,海水硬骨鱼类为低渗性鱼类
C,大洋赤道水域温跃层的深度分布规律是自东向西递减
D,单位礁体是人工鱼礁的最小单位
9,哪些海流是不属于太平洋海域的?( C )
A,亲潮 B,东澳大利亚海流 C,拉布拉多海流 D,秘鲁海流
10,海洋锋的判断标准是( AD )
A,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1℃/20海里 B,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2℃/20海里
C,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1℃/10海里 D,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0.5℃/10海里
四、问答题(30分)
1,如何理解“动则变,变则集”这句话?(8分)要求答出基本内容和表达基本意思持续安定的或长时间的保持均一海况的海域,鱼类分散,不大可能浓密集群,只有在环境条件(如水温等)的时空分布梯度较大或这些因素发生剧烈变化时,鱼类才会集群,形成好的渔场。
可以用下式来表式:
N表示为鱼类的集群;S为环境条件群,S为空间梯度分布,S为变化率。
因此,我们可以用“变则动,动则集”六个字来表示。
2,研究鱼类摄食的目的及其方法?(8分)要求答出基本内容和表达基本意思,每部分4分
鱼类摄食研究的目的:水产资源与其他生物所结成的生物群落是以食物网联结而成的。
某群体数量的多少不仅与它的捕食者、食物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鱼类的食物保障,即水域中食物的数最、质量及可获性,索饵季节的长短,进行索饵的鱼类种群的数量和质量。
通过研究,掌握鱼类摄食习性的动态,即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群体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定量关系。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直观法、计数法、出现频率法、体积法和重量法。
3,渔情预报的指标有哪些,并详细说明?(8分)要求答出基本内容和表达基本意思,每点1分,全部答对满分
λ探鱼仪的映像,形状和浓密程度
λ渔获组成及敌友鱼来判断,兼捕鱼的多少和主捕鱼的多少。
如小黄鱼与黄鲫混栖;鲨鱼出现。
λ渔获物的新鲜程度
λ渔获个体的均匀程度
λ性腺的发育程度和性比组成
λ饱满度和饵料组成,主饵料和次要饵料
λ底质情况(对底栖生物和中下层鱼类栖息分布关系密切)
λ水色和透明度,水色与透明度与水系和水团的关系密切
λ潮流情况,潮流影响鱼群的分布和动态,影响生产
λ风和低气压,大风前后可形成高产“抢风头,抓风尾”;低气压出现之前,鱼群往往集群;春汛期间,南风系早,水温回升快,渔汛提前;反之推迟。
秋汛期间,北风系早,水温下降快,渔汛提前结束;分之,延长。
综上所述,影响中心渔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求更加准确地判断渔场的位置。
4,鉴定种群的方法有那些,并详细说明?(6分)要求答出基本内容和表达基本意思,每点2分
鉴定单位群体的方法一般有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渔获物统计、寄生虫的鉴别、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方法。
前5种方法属于传统方法,但自从电子计算机和数学方法应用普及,也给这些传统方法增加了新的内容。
后两种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种群、群体概念的资料,提高了鉴定工作的准确性。
在7种方法中,要算形态学方法用得最为广泛。
(一)形态学方法
在利用形态学方法时,我们往往需要收集不同产卵群体一定数量的个体样品,对它们的各项分节特征、体型特征和解剖学特征进行测量和鉴定,然后利用各样品的这些特征的差异程度作为种群鉴定的指标。
1,分节特征
主要是计数和测定鱼体解剖前后的各项分节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
通常计数测定的鱼体分节部分有:脊椎骨(脊椎骨数、躯椎数和尾椎数)、鳞片(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和棱鳞数)、鳍条、幽门垂数、鳃耙数、鳃盖条数、鳔支管数、鳞相和耳石轮纹数。
2,体型特征
主要是测量鱼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平均数和平均数误差。
通常所求的体型长度比值有:全长比体长,体长比头长,体长比体高,头长比吻长,头长比眼径,尾柄长比尾柄高。
(二)生态学方法
研究和比较不同生态条件下种群的生活史及其参数,几乎包括了鱼类所有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生殖指标,生长指标,年龄指标,洄游分布,摄食指标,种群数量变动的节奏,寄生虫。
(三)免疫、生化遗传学方法
应用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方法测量种群的生理特征差异,主要的应用技术有蛋白质电泳、等电聚焦分析、染色体变异、线粒体分类分析、血清凝集反应测定等。
电泳分析时一种新的技术,能够测出种群基因的时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