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溜溜山歌(新湘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溜溜歌》课件下载

《溜溜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溜溜歌》。
这是教材第三章“欢乐的歌”中的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歌词的理解、旋律的学唱、节奏的掌握以及简单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溜溜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出来。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溜溜歌》,引导学生体验集体合作、共同创造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舞蹈动作的配合。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旋律的学唱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教学课件、音响设备、溜溜球道具。
学生准备:歌词纸、笔、溜溜球(如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溜溜球表演,引导学生关注溜溜球的运动轨迹,感受节奏。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师播放《溜溜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讨论,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讨论如何记忆歌词。
c.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句歌词,分析其节奏和旋律。
b.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这句歌词,并模仿舞蹈动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练习歌曲和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溜溜歌》2. 歌词及旋律简谱3. 节奏图示4. 舞蹈动作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溜溜歌》,熟练地演唱出来,并配合舞蹈动作。
2. 答案:学生在课后自行练习,下节课进行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溜溜歌》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在节奏和舞蹈动作的配合上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溜溜球文化,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同时,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溜溜球歌曲,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舞蹈动作的配合。
《溜溜山歌》优秀课件

《溜溜山歌》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溜溜山歌》选自我国初中音乐课程,位于教材第七章《多彩的民族音乐》第三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四川山歌的特点、演唱技巧以及溜溜山歌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溜溜山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唱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溜溜山歌这一民间音乐形式,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具备溜溜山歌的基本演唱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溜溜山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溜溜山歌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特点。
教学重点:溜溜山歌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溜溜山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溜溜山歌的旋律和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溜溜山歌的歌词、旋律、节奏特点,介绍溜溜山歌的文化背景。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唱溜溜山歌,并讲解演唱技巧。
4.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溜溜山歌,注意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5. 互动: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溜溜山歌》2. 内容:a. 溜溜山歌的歌词特点b. 溜溜山歌的旋律、节奏特点c. 溜溜山歌的演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溜溜山歌,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学生自行录制演唱视频,教师课后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民族音乐,如藏族、蒙古族等,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组织一次民族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进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溜溜山歌特点解析。
2. 教学目标中的溜溜山歌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包括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分组演唱练习等。
4. 板书设计中的溜溜山歌的歌词、旋律、节奏特点。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1课《溜溜山歌》优秀课件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孩子们轻轻的闭上你的眼 睛,听听看你在音乐中找 到了什么?
有一个地方它有孩子们说
的所有一切,这儿就叫山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பைடு நூலகம்
谷,他有一种非常美妙的
声音叫回音,听它来了。
初听歌曲《溜溜山歌》。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1课《溜溜山歌》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1课《溜溜山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溜溜山歌》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四川民歌为基础,歌词描绘了四川山水的美景,旋律优美、富有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感受山歌的魅力,同时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演唱技巧、音乐表现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四川民歌的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感受山歌的魅力。
2.学会演唱《溜溜山歌》,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四川民歌的节奏特点。
2.学会用适当的演唱技巧表现山歌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四川山水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演唱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4.音乐欣赏法:欣赏相关民歌,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钢琴、音响等教学设备。
3.乐谱、歌词打印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介绍四川山水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四川民歌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溜溜山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让学生跟随教师模仿演唱。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四川民歌的节奏特点。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5.拓展(5分钟)欣赏其他四川民歌,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民歌魅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四川民歌的特点及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练习演唱《溜溜山歌》。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歌曲名称、节奏特点、演唱技巧等。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共计40分钟,剩余10分钟用于课堂纪律维护、学生提问等。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第1课《溜溜山歌》|湘教版(秋) (共11张PPT)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72021/8/72021/8/7Aug-217-Aug-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72021/8/72021/8/7Saturday, August 07,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72021/8/72021/8/72021/8/78/7/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7日星期 六2021/8/72021/8/72021/8/7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72021/8/72021/8/78/7/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72021/8/7August 7,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72021/8/72021/8/72021/8/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下课啦!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72021/8/7Saturday, August 0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72021/8/72021/8/78/7/2021 3:15:52 AM
溜溜山歌
孩子们轻轻的闭上你的眼 睛,听听看你在音乐中找 到了什么?
有一个地方它有孩子们说 的所有一切,这儿就叫山 谷,他有一种非常美妙的 声音叫回音,听它来了。
《溜溜歌》课件下载

《溜溜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民谣与儿歌》中的《溜溜歌》。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学习、演唱技巧的掌握、对歌词的理解、以及简单的乐理知识介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溜溜歌》,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通过学习《溜溜歌》,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色,培养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3. 学生掌握歌曲中的一些基本乐理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乐理知识的讲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溜溜歌》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歌曲,注意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吐字等演唱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注意模仿教师的演唱方法。
3. 歌词理解(10分钟)(1)教师逐句解释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
(2)学生结合歌词,讨论歌曲表达的主题。
4. 乐理知识介绍(10分钟)(1)教师讲解歌曲中出现的简单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2)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巩固所学的乐理知识。
5.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溜溜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名《溜溜歌》、歌词、乐理知识。
2. 黑板右侧:歌曲的典型节奏和旋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溜溜歌》,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的视频中,能够正确演唱歌曲,节奏、音准、吐字等方面表现良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其他民间音乐,如山歌、小调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溜溜山歌》精品课件

《溜溜山歌》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二章“多彩的民族音乐”,第二节“溜溜山歌”。
详细内容包括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演唱特点、旋律结构及歌词含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溜溜山歌的起源、发展及演唱特点,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溜溜山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3. 使学生掌握溜溜山歌的基本旋律,并能独立演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溜溜山歌的旋律结构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重点: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演唱特点及歌词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溜溜山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演唱特点。
b. 分析溜溜山歌的旋律结构、歌词含义。
3. 例题讲解:以溜溜山歌《小河淌水》为例,讲解其旋律、节奏、演唱技巧等。
4. 随堂练习:a.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学唱溜溜山歌《小河淌水》。
b. 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演唱技巧。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溜溜山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1. 《溜溜山歌》2. 内容:a. 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演唱特点。
b. 溜溜山歌的旋律结构、歌词含义。
c. 溜溜山歌《小河淌水》的旋律、节奏、演唱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溜溜山歌《小河淌水》,并对其进行改编。
2. 答案: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对《小河淌水》的旋律、节奏、歌词进行适当改编,展示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及学习积极性。
2. 拓展延伸:a. 邀请民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溜溜山歌。
b. 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实践活动,如民歌比赛、合唱团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溜溜山歌的旋律结构及演唱技巧。
《第一课溜溜山歌》五年级下册小学音乐课件

《第一课溜溜山歌》五年级下册小学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美丽的山歌》,具体内容包括:1. 溜溜山歌的歌词学习与演唱;2. 分析溜溜山歌的旋律特点;3. 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4. 了解溜溜山歌的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溜溜山歌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地演唱;2. 培养学生对二声部合唱的兴趣和初步合作能力;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协调与配合;2. 教学重点:溜溜山歌的歌词、旋律及背景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溜溜山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2)邀请学生分享对山歌的认识和印象。
2. 歌曲学习(1)教唱溜溜山歌,逐句教唱,注意歌词的吐字、发音;(2)分析溜溜山歌的旋律特点,指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3)分组练习,进行二声部合唱。
3. 例题讲解(1)讲解溜溜山歌的二声部合唱技巧;(2)示范合唱,让学生跟随练习。
4. 随堂练习(1)学生自主练习溜溜山歌;(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3)小组合作,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2)拓展了解其他地区的山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第一课溜溜山歌》2. 内容:(1)溜溜山歌歌词;(2)溜溜山歌旋律;(3)二声部合唱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溜溜山歌,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2. 答案:完成作业后,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溜溜山歌,并进行二声部合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二声部合唱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族音乐,了解我国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协调与配合;2. 歌曲学习:逐句教唱、歌词吐字、发音及正确呼吸方法;3. 例题讲解:溜溜山歌的二声部合唱技巧;4. 作业设计:二声部合唱练习。
《溜溜山歌》五年级音乐下册优质课件

《溜溜山歌》五年级音乐下册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材第四单元《山歌》,主要围绕《溜溜山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溜溜山歌》歌词、旋律;分析歌曲节奏、音高、音色等音乐元素;解山歌特点及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溜溜山歌》歌词和旋律;2. 培养学生对山歌音乐风格鉴赏能力;3. 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使学生解山歌起源、发展及民间风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演唱、旋律连贯性;2. 教学重点:歌词记忆、旋律把握、山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2. 学具:歌词单、五线谱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一段山歌视频,让学生感受山歌魅力,引导学生关注山歌旋律、节奏及演唱风格;学生分享对山歌认识和感受。
2. 歌曲学习(15分钟)发放歌词单,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分析歌曲中节奏、音高、音色等音乐元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演唱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乐句进行讲解,分析其音乐特点;学生跟随教师演唱,体会山歌韵味。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演唱水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演唱技巧。
5. 歌曲展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溜溜山歌》,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溜溜山歌》2. 歌曲特点:旋律优美、节奏自由、演唱技巧丰富3. 歌曲结构: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溜溜山歌》,并记录自己演唱感受;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演唱水平整体较好,但对高音区掌握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解其他地方山歌,比较不同地域山歌特点,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溜溜山歌》五年级音乐下册课件

《溜溜山歌》五年级音乐下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欣赏》中的《溜溜山歌》。
详细内容包括对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歌曲特点、旋律结构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及对歌曲的学唱和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溜溜山歌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学唱溜溜山歌,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溜溜山歌的旋律结构和音准控制。
教学重点: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歌曲特点及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设备。
2. 学具:歌词单、五线谱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溜溜山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溜溜山歌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歌曲特点,解读旋律结构,分析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例题讲解:以溜溜山歌为例,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色变化等。
4.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溜溜山歌,注意音准和节奏,培养歌唱能力。
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合作演唱溜溜山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堂展示:每组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溜溜山歌》2. 内容:a. 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b. 溜溜山歌的歌曲特点c. 溜溜山歌的旋律结构d. 溜溜山歌的演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溜溜山歌,并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学生需提交演唱视频,视频中需呈现出溜溜山歌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音乐,如藏族的拉伊、蒙古族的呼麦等,提高音乐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会等,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溜溜山歌的旋律结构和音准控制。
2. 教学重点: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歌曲特点及演唱技巧。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溜溜山歌湘艺版

溜溜山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欣赏《打麦号子》,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初步掌握“下滑音”的演唱。
重点和难点能用自然.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溜溜山歌》,表现出劳动的气氛歌曲中下滑音的演唱教学过程:一.新授(一)衬词1.感受歌曲师:很多民歌里都有衬词,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家乡民歌,你来听听这首歌里有哪些衬词(师演唱①)2.学唱“溜溜”(范唱)师:瞧,树上有四颗果子,咱们把他们摘下来放进篮子里。
先摘最下面的两颗,跟我一起边唱边摘(学唱1 1)弹琴,给固定音高还有两颗果子长的高一点,我们把手伸高点摘(学唱5 5)回到歌词师:你能找到我们刚刚摘的两颗果子在歌曲哪里么?3.下滑音4.学唱其他衬词师:果子都摘下来了,真开心呀!我们跟着音乐再次回味一下摘果子的情景吧。
(范唱④)师: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呢,跟我唱一唱第三处“溜溜哪呀”师:果子摘了好多呀,拎都拎不动了,咱们得再使把劲儿才行。
“呀嗬嗨”(师模仿拎篮子感觉)学唱歌曲1.感受旋律,跟琴哼唱师:劳动了这么久,我们休息一会儿,请你们用LU轻声跟着我的琴声哼唱(弹一句哼一句)2.学唱第一段2.学唱第二段师:这首歌曲短小但却寓意深刻,歌曲中唱到一棵树不成林,一根单纱难搓绳,让我们听听第二段又是怎样唱的播放范唱⑧二.对唱歌曲(1)师生对唱(2)男女生对唱,分别站起来唱师:你们也来试试这种演唱形式,男女生对唱,男生先唱。
(你们合作的真好!)师方言演唱民歌师:你们知道么,民歌大多来自于民间,用地方方言演唱的民歌更具有地方色彩。
下面,我就用安徽方言来唱唱这首曲子。
三.拓展四.总结师:今天我们学唱了一首安徽民歌(溜溜山歌),我国的民歌有如绚丽的百花遍野盛开,希望同学们课后利用好自己那对会听的耳朵,收集或学唱一首民歌,下节课上我们一起听一听。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生在《茉莉花》的音乐中走出教室)。
《溜溜山歌》五年级音乐下册课件

《溜溜山歌》五年级音乐下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民族风》,以《溜溜山歌》为主要教学内容。
该歌曲源于四川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节奏;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掌握简单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溜溜山歌》,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兴趣,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课件、黑板。
2. 学具: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四川民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四川民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溜溜山歌》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来源和意义。
3. 歌曲学唱:a.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b. 分句教唱,注意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歌曲分析:a. 分析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特点。
b. 学习简单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
5.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
a.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b. 探讨如何将民族音乐融入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溜溜山歌》2. 内容:a. 歌曲背景b. 旋律、歌词、节奏特点c. 民族音乐理论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溜溜山歌》,并记录自己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学生实际演唱情况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其他地方的民歌,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组织一次民歌演唱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音乐五年级下册第1课《溜溜山歌》课件2

音乐五年级下册第1课《溜溜山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五年级下册第1课《溜溜山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多彩的民族音乐》中的第一节《民族山歌》,通过学习《溜溜山歌》,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掌握山歌的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溜溜山歌》的背景,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 学会演唱《溜溜山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溜溜山歌》的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民族音乐特色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课件、钢琴、音响设备。
学生: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不同民族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音乐特色,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溜溜山歌》。
2. 新课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溜溜山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溜溜山歌》,注意指导歌曲中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3)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提高演唱效果。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变化、民族音乐特色等,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独立演唱《溜溜山歌》,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溜溜山歌》2. 旋律、歌词、演唱技巧3. 民族音乐特色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练演唱《溜溜山歌》,并尝试创作一首以家乡为主题的短诗或歌曲。
2.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3页第2题,分析歌曲《溜溜山歌》的节奏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溜溜山歌》,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演唱技巧也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民族音乐元素,让学生感受我国音乐的多样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民族音乐特色2. 教学目标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3. 教学难点中的节奏变化和民族音乐特色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新课学习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中的创作练习和分析练习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民族音乐特色《溜溜山歌》作为一首典型的民族歌曲,其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民族音乐特色。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1课《溜溜山歌-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1课《溜溜山歌-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溜溜山歌-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1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歌曲《溜溜山歌》以四川民歌为基础,歌词生动有趣,旋律优美流畅,富有典型的民族风格。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式,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基本的唱歌技巧,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四川民歌的特点。
2.学会《溜溜山歌》的歌词和旋律。
3.运用正确的唱歌技巧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增进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溜溜山歌》的音频、视频,以及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2.乐器:吉他、钢琴等。
3.分组标志:如颜色卡片、号码牌等。
4.教学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演唱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四川民歌《溜溜山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听到了什么?歌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介绍歌曲《溜溜山歌》,包括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旋律特点等。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溜溜山歌》,学生跟随模仿。
《溜溜山歌》五年级音乐下册课件(1)

《溜溜山歌》五年级音乐下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多彩的民族风”——第二节“山歌溜溜”。
详细内容包括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歌词内容分析以及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溜溜山歌的基本特点,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溜溜山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3. 使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溜溜山歌的节奏和音准,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点:溜溜山歌的音乐特点、演唱技巧以及歌词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音乐课本、笔、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溜溜山歌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溜溜山歌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歌词内容分析,让学生了解溜溜山歌的演唱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溜溜山歌,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学唱,注意溜溜山歌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练习演唱溜溜山歌,互相纠正、评价,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溜溜山歌》2. 内容:a. 溜溜山歌的历史背景b. 溜溜山歌的音乐特点c. 溜溜山歌的歌词分析d. 溜溜山歌的演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溜溜山歌,录制自己的演唱视频。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节奏、音准、情感表达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溜溜山歌的节奏掌握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山歌,比较不同山歌的音乐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溜溜山歌的节奏和音准2. 歌曲情感的理解与表达3. 课堂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与课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溜溜山歌的节奏和音准1. 熟悉基本节奏:教师需详细讲解溜溜山歌的基本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并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并熟悉这些节奏。
《第一课溜溜山歌》五年级下册小学音乐课件

《第一课溜溜山歌》五年级下册小学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单元《山歌》,主要教学内容为学习《第一课溜溜山歌》。
该曲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山歌,包含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音乐欣赏及简单乐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溜溜山歌》的旋律、歌词和节奏,能够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山歌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山歌,了解我国民间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部分节奏较为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溜溜山歌》的旋律、歌词和节奏,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溜溜山歌歌谱。
学生准备:音乐书、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山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山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教师展示PPT课件,介绍《溜溜山歌》的背景、歌词和旋律。
3. 旋律学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溜溜山歌》,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4. 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练习歌曲中的复杂节奏。
5.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难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错,教师巡回指导。
7. 音乐欣赏:学生欣赏教师演唱的《溜溜山歌》,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溜溜山歌》2. 歌曲节奏:强弱规律、特殊节奏型3. 歌曲旋律:五线谱、简谱4. 山歌特点:高亢、悠扬、节奏自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溜溜山歌》的歌词和旋律,并熟练演唱。
2. 答案:歌词和旋律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山歌作品,了解不同地区的山歌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部分节奏较为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小学音乐《溜溜歌》课件

小学音乐《溜溜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二章《儿童歌曲》,详细内容为《溜溜歌》。
《溜溜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歌词描绘了一个小孩在山上放牛的情景,曲调优美、欢快,富有民族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溜溜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3. 通过学习《溜溜歌》,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掌握。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歌谱、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小孩在山上放牛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溜溜歌》。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唱歌词:引导学生跟读歌词,注意歌词中的韵律和节奏。
(2)学唱旋律: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3)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
(2)教师挑选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1)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
(2)分析歌曲的演唱技巧。
5.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演唱技巧和表情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2)每组派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同学评价、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溜溜歌》2. 歌谱:歌词和旋律3. 歌曲结构:AABA4. 教学重点:特殊节奏、音高、演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溜溜歌》的歌词和旋律。
(2)分析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2. 答案:(1)歌词和旋律:见歌谱。
(2)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注意歌曲中的节奏、音高,运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歌曲的欢快和童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学习其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 听歌曲猜歌名 • 李谷一 - 浏阳河(高清珍藏版)_高清.mp4 • 说说《浏阳河》属于哪里的民歌? • 歌曲最后一句“咿呀咿嗞呦”在民歌中被
称为什么呢?(衬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山歌》
初听范唱,随音乐划拍,根据强弱规律,说说 这首歌属于几拍子的? 再听歌曲,找找歌曲中出现了几处衬词? 跟琴哼唱旋律(用lü轻声分句哼唱旋律) 跟琴子唱第一段 第二段师生对唱形式练唱 跟伴奏演唱全曲
__________0__4____溜______溜____山____歌______-范______唱____.__m__p3 07 清江河-伴奏.mp3
新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溜溜山歌》
制作、执教人:湖南浏阳市新文学校 商南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歌表演《溜溜山歌》
读谱唱歌—湖北民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什么叫衬词 衬词是在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
词外,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 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语,衬词大都与正词没有直 接关联,不属于正词基本句式之内,甚至很多还是无意可 解的词语,但一经和正词组合就表现出鲜明情感,成为整 个歌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份。
教学过程—重难点突破
• 教会学生用自然、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溜溜山歌》--突出字头咬字的技巧。
• 分组为歌曲《溜溜山歌》进行表演设计 (教师示范创作第一段)
• 分组展示 • 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延伸巩固:听音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衬词的安徽民歌《溜 溜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 溜溜山歌-范唱.mp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0__5__溜__溜__山___歌_ -伴奏.mp3
教学目标及要求:
• 1、学会演唱歌曲《溜溜山歌》,能体会歌 曲的特点,用简单的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 曲;
• 2、能随琴视唱湖北民歌《清江河》的曲谱, 并能较流畅地演唱;
• 3、通过视唱,能与同学一起选择合适的旋 律为蒙古族民歌《虹彩妹妹》填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6 清江河-范唱__._m____p__3________0__7___清____江_ 河-伴奏.mp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能用自然、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溜溜山
歌》,用简单形体动作表现劳动的气氛;
难点: 分组设计表演歌曲《溜溜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课前练一练:读谱唱歌
• 听湖北民歌《清江河》 • 视唱曲谱 • 带入歌词唱一唱 • 切分音由学生唱,其他老师唱(师生对唱)
听老师弹奏蒙古族民歌《虹彩妹妹》旋律; 选择合适的旋律短句,填入空白小节中,
组成流畅旋律,然后唱一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 师总结语:今天我们学唱了一首安徽民歌
《溜溜山歌》,我国的民歌种类、数量多, 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学唱或了解一首民歌,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 • 在齐唱《溜溜山歌》中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