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的问题和错误出发,提出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内外计量经济学教科书内容体系的分析,指出进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向,即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理论和方法,以及数据的分析和诊断引入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最后具体说明《计量经济学》第3版在教学内容创新方面所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
一、问题的提出
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中国,从80年代中开始,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相继开设了系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其中包括“计量经济学”。根据我们2006年暑期的调查,设置经济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98%的学校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60%的学校开设了该课程。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门类,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开设面最广的少数几门课程之一。
2007年10月,在首届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上,笔者曾以“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为题,提交一篇论文。在那篇文章中,提出了在本科生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中,必须重视和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关系,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关系,模型理论方法中思路和数学过程的关系,以及应用模型中模型发展方法论和具体模型的关系。另外,还对计量经济学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等本科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文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国化”的问题。
2008年9月,在以“中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学发展一一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中国经济学教育第三届年会”上,笔者提交了论文“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文章指出计量经济学的迅速发展是30年来我国经济学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将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推广普及阶段、教学的提高与应用研究的推广阶段,以及目前的发展与创新阶段。提出了目前阶段的三个任务,即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应用研究的水平和发展中国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问题。
无论是“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国化”,还是“建设中国的计量经济学课程”,都很
难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一般认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课程体系最为接轨的课程,所以,计量经济学教学只需要引进和照搬就足够了。于是,采用原版教材,被认为是计量经济学教学水平的体现。一句话,计量经济学无须中国化。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追溯到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即它是经济学课程还是应用数理统计学课程?无论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还是它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都表明它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经济学课程,更具体一点说,是一门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既然是经济学课程,就具有它的社会属性,就存在需要中国化和可以中国化的问题。将计量经济学看成一门“纯方法”课程,是一种误解。“方法论”不同于“方法”,经济学方法论,必然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例如,回归分析是一种“方法”或者“技术”,但是以回归分析作为分析技术的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则属于方法论范畴。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对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卢卡斯批判”,并不是对回归分析的批判,实质上是对模型总体设定先验理论导向的批判,是对30年代至60年代占主流地位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批判。
近十多年来,以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为代表的经验实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际经济分析的主流方法。仅以《经济研究》发表的论文为例,我们对1984—2007年《经济研究》发表的近3 300余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1984年为O,1992年为5%,1998年为11%,然后迅速提高,2004年为40%,2005为56%,2006年、2007年均为53%。而且研究对象遍及经济的各个领域,所应用的模型方法遍及计量经济学的各个分支。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微观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发展与传播,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在社会学、管理学领域迅速扩张,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以《管理世界》的发文为例,在2000年全年刊发的210余篇论文中,还几乎看不到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但是在2009年第1期至第6期的96篇论文中,以计量经济学模型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53篇,占55%。
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学经验实证研究中,尤其是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问题和错误也大量存在。这些问题和错误的直接后果,是引起人们对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的怀疑。究其原因,对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论基础缺乏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笔者近年来就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基础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包括它的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数学基础和统计学基础,发表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L3 J。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问题。目前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进行经济问题研究的学者,都是经历了经济学课程学习或者至少学习了有关计量经济学教科书的,那么应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必然与课程教学和教科书内容体系有关。作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作为计量经济学教科书的编写者,就有责任对教科书内容体系和课程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就必须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造与创新。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方向
按照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弗里希(R.Friseh)为计量经济学所下的定义:“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结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完整框架是:关于经济活动的观察(即行为分析)→关于经济理论的抽象(即理论假说)→建立总体回归模型→获取样本观测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其中前三个步骤可以归结于“模型设定”。对于这一完整的框架已经形成共识,例如被广泛采用的教科书Basic Econometrics作者Damodar N.Gujarati将计量经济学方法归结为以下八个步骤:“理论或假说的陈述、理论的数学模型的设定、理论的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获取数据、计量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预报或预测、利用模型进行控制或制定政策。”这一研究框架,与经济学研究的框架完全一致。任何科学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试图回答:如何从经历到素的描述这两条线索逐渐发展的;在需求函数模型中,着重介绍各种需求函数模型是如何依赖于效用函数而发展的;在消费函数模型中,着重介绍各种消费函数模型是如何依赖于各种消费理论假设而提出的;等等。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即缺少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设定的一般理论方法的讨论,学生在应用中遇到本章内容之外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地设定模型,仍然缺少指导理论和方法。
《计量经济学》第3版在这个方面迈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实质性一步。表2列出了《计量经济学》第2版和第3版的章目录,几乎完全一样。但是,从表3列出的《计量经济学》第2版和第3版中应用模型的节目录,发现内容具有实质性不同。在第3版教材的第9章中,按照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研究的步骤,设计了4节内容。将第2版第7章中生产函数、需求函数和消费函数模型中的部分内容,作为一般意义的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方法的案例纳入其中。第1节是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的模型类型设定,讨论如何针对研究对象选择计量经济学模型类型。即确定所应该建立的是参数模型还是非参数模型,是单方程模型还是联立方程模型,是截面数据模型还是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或者Panel Data模型,是经典截面数据模型还是非经典的选择性样本模型、计数数据模型、离散选择模型或者持续时间数据模型,等等。着重讨论了模型类型对数据类型的依赖性。这显然是应用模型设定的第一步。第2节是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总体回归模型设定中的变量选择问题,讨论在模型类型确定之后,应该按照什么原则选择进入模型的变量。对“研究目的导向”、“先验理论导向”和“数据关系导向”进行了分析和批评,提出了应该按照“一般性”、“现实性”、“统计检验必要性”和“经济主体动力学关系导向”的原则选择变量。这是应用模型设定的第二步。第3节是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函数关系设定,讨论如何在经济学理论和在统计分析的指导下,设定模型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即模型的函数形式。这是应用模型设定的第三步。至此完成了一个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工作。第4节是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变量性质设定,讨论如何确定被选择进入模型的变量的性质。包括:它们对被解释变量具有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它们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