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和大名县成语和歇后语
邯郸成语故事 邯郸成语典故 关于邯郸的成语大全
![邯郸成语故事 邯郸成语典故 关于邯郸的成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845d9d619e8b8f67d1cb904.png)
邯郸成语故事邯郸成语典故关于邯郸的成语大全邯郸成语故事邯郸成语典故关于邯郸的成语大全在成语形成的过程中,与邯郸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在汉语全部万余条成语中,竟有1584条之多出自邯郸。
而且这些成语大部分属于有历史典故的部分,比如“围魏救赵”、“胡服骑射”、“完壁归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将相和”、“毛遂自荐”、“纸上谈兵”、“一言九鼎”、“背水一战”等,这一非常奇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映衬出邯郸文化底蕴的厚重。
邯郸有许多因成语典故而得名的文物古迹,比如学步桥、回车巷、黄粱梦吕仙祠、毛遂墓等,到那里不仅能欣赏历史遗存,而且能感悟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弘扬成语这一语言文字艺术的奇葩,邯郸在市区内修建了一座“邯郸成语典故苑”,邀请著名书法家将100多条成语典故书写、篆刻于奇石、碑林、亭台之上,成为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
今天小编就分享一些关于邯郸的成语典故故事:1、邯郸学步邯郸学步的来历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
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
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
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
这成了他的心病。
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三国演义里的歇后语和四字成语
![三国演义里的歇后语和四字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77ec3f9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7b.png)
三国演义里的歇后语和四字成语四个成语:三足鼎立、草船借箭、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望梅止渴、乐不思蜀四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一借永不还、只借不还)孔明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四句诗:滚滚长江东幽思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起身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使唤看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曹操下江南--比起凶,大败得惨张飞投掷鸡毛--带劲容易并使关公前往可以--单刀直入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并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突遇蒋干--好像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买秤锤--人弱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素颜大技曹操杀死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哀哉斩杀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亡张飞喝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必须帅妻--为事业著想曹操杀死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氏吴--并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著重貌后主再降魏--不知羞耻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第一关官方凤眼--必须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硬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为魏主--依从老谱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黄忠箭关公--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吕布见貂蝉--酷爱了关公饮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溃八卦阵--不懂装懂关羽奉迎--存有胆有魄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三个臭皮匠--顶上个诸葛亮喝曹操的饭,想要刘备的事--人在心无此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董卓赴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打牌--若无其事关云长脸红--无人知晓脸红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编草鞋--内行刘备的江山--大哭出的周喻踢黄盖--装样子张飞追债--声势凶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张飞讨债--声势凶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张飞出赛--横冲直撞张飞穿口罩--拜盖眼阿斗的江山--白送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司马夸赞诸葛--甘拜下风关羽看看《春秋》--一目了然黄忠交朋友--人旧心不老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关羽喷嚏--自我吹嘘关羽流鼻血--白上有红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张飞睡觉--不闭眼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张飞挂屠案--凶神恶煞曹操转胎--疑心轻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望楼主接纳望梅止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成语可以采纳了把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周瑜求荆州—————吃饭了夫人又折兵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3、煎豆燃豆萁—————自家人T5800自家人4、关羽再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5、对着张飞怒骂刘备—————打听气惹来6、草船借箭—————满载而归7、关羽动手术砌—————货真价实8、张飞喝秤砣—————铁了心9、孔明借东风—————充分运用天时10、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11、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1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1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14、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15、看看三国泣不成声—————替古人忧虑16、董卓赴京—————不怀好意17、刘备的江山—————大哭出的18、阿斗的江山—————白送19、鲁肃衣孔明—————五体投地2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成语乐不思蜀:用来比喻乐而忘返或趣而自认不谋而合:没经过共同商量而彼此的一件或行动一致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去宽慰自己言过其实:原指语言华而不实,少于他的实际能力梁上君子:可以用做窃贼的代称,也需用去比喻上不粘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邯郸成语典故大全
![邯郸成语典故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ecad2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4.png)
邯郸成语典故大全1.邯郸学步: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缺乏自信心,经常感到事事不如人,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走路的姿势太丑。
一天,他在路上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
于是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去学走路。
在邯郸,他无论是看到小孩,老人还是看到妇女走路他都觉得好看,都学。
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2.围魏救赵: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
孙膑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
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3.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
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
其服上褶下絝,有貂、蝉为饰的武冠,金钩为饰的具带,足上穿靴,便是骑射。
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而相传,邯郸市西的插箭岭就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
4.完璧归赵: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典故有点长)“和氏之璧”落到赵惠文王手里不久,消息便传到秦昭襄王耳朵里。
秦昭襄王依仗秦国强大,想要得到和氏璧,佯称愿以15城来换。
接到秦王的信后,难坏了赵王君臣。
若是答应,怕上秦王的当,如不答应,又怕秦国攻打。
正在久议不决之时,宦官缪贤说:“我家门客蔺相如,有智谋,善言辩,而且一身是胆,可以与他商议。
”于是,赵王把蔺相如召来,问他有什么办法,蔺相如说:“秦国说用城换璧,赵国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秦国璧,秦国不给赵国城,秦国理亏。
邯郸的成语典故参考
![邯郸的成语典故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4c74175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6c.png)
邯郸的成语典故参考邯郸地处巍巍太行山麓,东望一马平川,西枕千山万壑,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青兰高速从她的腹地穿过,交通发达,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悠悠三千年历史中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
在三千年的长河中,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经过三千年的提炼和沉淀,形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据不完全统计与邯郸历史有关的成语有1500条之多,2005年邯郸被命名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邯郸成语典故的形成与邯郸的历史文化分不开。
春秋战国时邯郸就是赵国的都城,从战国到东汉中期兴盛达五百年之久,是战国七雄之一;汉代末期邺城的兴起;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相继在此建都,是当时北方的某某某治经济中心,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在这里上演,才呈现出成语典故集聚的现象。
邯郸成语中每个成语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或者有一个至理名言,如反映皇家某某某治生活的“胡服骑射”、“完璧归赵”、“赵氏孤儿”等;反映某某某事斗争的“围魏救赵”、“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反映大臣忠心报国和操守品德的“完璧归赵”,“毛遂自荐”,“奉公守法”,“窃符救赵”,“负荆请罪”等;表现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女娲补天”、“黄粱美梦”、“梅开二度”等;鞭挞社会不良现象的“盛气凌人”、“利令智昏”、“飞扬跋扈”、“南辕北辙”等;反映人生哲理的“偏听则暗,兼听则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
“胡服骑射”是一场伟大的某某某治某某某事;“负荆请罪”是一段动人的“将相合”故事;“完璧归赵”是蔺相如与秦始皇斗智斗勇,捍卫赵国的利益故事;“毛遂自荐“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自告奋勇,体现了抓住机遇,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赵武陵王的用人之道;“开源节流”反映了当时的`富民强国某某某策;“奉公守法”反映了赵奢为国收税不畏权贵的情操。
邯郸成语故事介绍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好,饭菜是人家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四大名著歇后语及成语
![四大名著歇后语及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cc45d0c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0.png)
四大名著歇后语及成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名著歇后语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名著歇后语篇11、失去金箍棒的孙悟空——没得耍了(西游记歇后语)2、潘金莲上庵堂——假正经;假装正经(水浒传歇后语)3、张飞舞刀——杀气腾腾(三国演义歇后语)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演义歇后语)5、孙悟空碰见如来佛——有法难使(西游记歇后语)6、刘备里江山——哭出来里(三国演义歇后语)7、猪八戒吃猪啼——自残骨肉(西游记歇后语)8、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西游记歇后语)9、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三国演义歇后语)10、董卓进京——不怀好意(三国演义歇后语)11、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三国演义歇后语)12、白骨精给糖僧送饭——假心假意(西游记歇后语)13、贾宝玉见林妹妹——一见如故(红楼梦歇后语)14、孙悟空拿猪八戒——能人之上有能人(西游记歇后语)15、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红楼梦歇后语)16、张飞绣花——粗中有细(三国演义歇后语)17、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三国演义歇后语)18、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全无痛苦之色(三国演义歇后语)19、孙悟空变小庙——一眼就被看破了(西游记歇后语)20、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红楼梦歇后语)21、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红楼梦歇后语)22、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三国演义歇后语)23、张飞拿虱子——粗中有细(三国演义歇后语)24、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三国演义歇后语)25、猪八戒卖炒肝——这是哪道肺(西游记歇后语)26、孙猴子封了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西游记歇后语)2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三国演义歇后语)28、阿斗的江山——白送(三国演义歇后语)29、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红楼梦歇后语)30、孙悟空戴上紧箍——有法无用;无法可使(西游记歇后语)31、赵子龙出兵——回回胜(三国演义歇后语)32、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三国演义歇后语)33、孔明弹琴——玩的是空城计(三国演义歇后语)34、孔明借箭——有借无还(三国演义歇后语)35、李逵捉鱼——一条不得;一条得不到(水浒传歇后语)名著歇后语篇21、刘备的兄弟——红的红,黑的黑(三国演义歇后语)2、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三国演义歇后语)3、披麻救火——惹焰烧身(水浒传歇后语)4、武大郎卖蒺藜——还有点扎手货(水浒传歇后语)5、孙二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水浒传歇后语)6、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红楼梦歇后语)7、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水浒传歇后语)8、董卓进京——来者不善(三国演义歇后语)9、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三国演义歇后语)10、猪八戒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西游记歇后语)11、后主降魏——不知羞耻(三国演义歇后语)12、诸葛亮打瞌充——勿算(三国演义歇后语)1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三国演义歇后语)14、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红楼梦歇后语)15、关公放屁——不知脸红(三国演义歇后语)16、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水浒传歇后语)17、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自个儿称王(西游记歇后语)18、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降妖拿怪(西游记歇后语)19、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西游记歇后语)20、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三国演义歇后语)21、杨志卖刀——英雄末路(水浒传歇后语)22、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西游记歇后语)23、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西游记歇后语)24、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水浒传歇后语)25、诸葛亮拜斗——自知要死(三国演义歇后语)26、贼去了关门——迟了(水浒传歇后语)27、猪八戒的脊梁——无能之辈(西游记歇后语)28、黑旋风李逵——有勇无谋(水浒传歇后语)29、李逵装新娘——人粗心细(水浒传歇后语)30、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三国演义歇后语)名著歇后语篇31、唐三藏过火焰山——凶多吉少2、土地爷管龙王——以上压下3、猪八戒逛公园——不够格4、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5、唐僧的心胸——慈悲为怀6、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7、猪八戒做梦娶媳妇——想得美8、牛魔王的扇子——越扇火越大9、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10、猪八戒嚼沙锅——只顾自己嘎嘣脆11、唐僧的徒弟——只有三个12、猪八戒照镜子哩——里外不是人13、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14、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随心所欲15、毛猴子说话——不知轻重16、猪八戒了天拜佛——掸心不稳17、孙悟空拍照——猴像18、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19、孙猴子封了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20、孙悟空放屁——猴里猴气。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与歇后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与歇后语](https://img.taocdn.com/s3/m/a8c1862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7f.png)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与歇后语谚语: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过五关斩六将——过关斩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后主降魏——不知羞耻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羽赴宴——有胆有魄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刘备编草鞋——内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周喻打黄盖——装样子张飞讨债——声势凶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张飞讨债——声势凶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张飞上阵——横冲直撞张飞戴口罩——显大眼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阿斗的江山——白送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黄忠射箭——百发百中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张飞睡觉——不闭眼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曹操转胎——疑心重成语: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邯郸成语集锦
![邯郸成语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4ecb5742336c1eb91a375dbd.png)
邯郸成语集锦
因人成事三寸之舌伤弓之鸟梅开二度窃符救赵胡服骑射价值连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奇货可居邯郸学步鹬蚌相争黄粱美梦一枕黄粱奉公守法旷日持久利令智昏不遗余力南辕北辙破釜沉舟毛遂自荐背水一战围魏救赵智者千虑舍本逐末攻难守易犹豫不决一狐之腋三人成虎顶天立地前倨后卑管窥锥指以卵击石赏罚分明瓜田李下路不拾遗鹿死谁手市道之交难至节见步履蹒跚坐怀不乱补天浴日河伯娶妇退避三舍言犹在耳董狐之笔天夺之魄欺世盗名一日千里中饱私囊天经地义以人为镜按兵不动当局者迷掩耳盗铃大儒纵盗争先恐后坐享其成剖腹藏珠羽毛未丰徙宅忘妻始终不渝
载舟覆舟无功受禄犯颜直谏因势利导食不甘味唱筹量沙乐极生悲居心叵测安然无恙燕雀处堂天下无双轻虑浅谋志在四方一叶障目举措失当徐市求仙纲举目张取而代之声名狼藉死有余辜人人自危左提右挈无出其右身无可击袖藏金椎箭在弦上巧夺天工山鸡舞镜未可厚非疾风劲草乌合之众推心置腹狗尾续貂生灵涂炭怙恶不悛坚壁清野白云亲舍不学无术孤注一掷拒谏饰非罚不当罪叶公好龙。
邯郸成语故事
![邯郸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095ac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8.png)
邯郸成语故事邯郸成语故事[必备30个]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你知道经典的成语有哪些吗?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邯郸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邯郸学步故事: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就决定前去学习。
他到了邯郸后,在街上仔细观察行人的走路姿势,然后跟着模仿。
但是学了很久,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到燕国。
寓意: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技能。
2、胡服骑射故事:战国时期的赵国,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赵武灵王为了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决定学习胡人的服饰和骑射技术。
他不顾贵族们的反对,亲自带头穿胡服、练习骑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
经过改革,赵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之一。
寓意:体现了勇于学习他人长处、进行改革创新的精神。
3、负荆请罪故事: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都是国家的重臣。
廉颇因为蔺相如的官职比自己高而心生不满,多次为难蔺相如。
但是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廉颇计较。
后来廉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蔺相如原谅了廉颇,两人从此成为了好朋友,共同为赵国效力。
寓意: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倡导以大局为重、团结协作的精神。
4、毛遂自荐故事:长平之战后,秦军又一次围困了赵都邯郸。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想联合楚国共同抗秦,打算从数千名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人一同前往楚国。
挑来挑去只挑选出十九个符合条件的人,还差一人怎么也选不出来。
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愿意随平原君一同前往。
到了楚国后,毛遂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口才,成功说服楚王出兵解救赵国。
寓意: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5、纸上谈兵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谈起军事理论头头是道。
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747280d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c.png)
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成语是最“中国”的词汇形式,最具有民族特色。
成语大多从古代流传下来,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词汇的一些特点,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作者的个人感悟。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篇一:邯郸学步这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
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成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这是一个流传的很广的故事。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邯郸,同事们见到我都开玩笑说,看你又不会走路了,是不是又去邯郸了呀?看来这已经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了。
流传的广泛固然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够忽视这个故事在今天的启示意义。
如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生活,照抄照搬西方的倾向严重,忽视了自身的特点,结果学得不伦不类。
在邯郸市区中心地带有一座学步桥,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
现存的石桥建于明代,已不再通车,围绕石桥修建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广场,把学步的故事刻成雕塑教育后代,广场还刻立了许多碑文,讲述着邯郸的历史,还有一个不规则雕塑上面刻了与邯郸有关的成语条目,寓教于乐,很有意思。
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篇二:负荆请罪在邯郸老市区距离火车站不远的街道里,有一处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
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但是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是一个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故事。
战国时,赵国文官蔺相如出使秦国御敌有策,使得价值连城的和氏美玉完璧归赵,又赴渑池会舌战秦王,维护国体尊严,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
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相如就要羞辱他。
一次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与窄巷之中,蔺相如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
邯郸成语故事
![邯郸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906a54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c.png)
邯郸成语故事邯郸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邯郸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邯郸学步含义: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典故: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
在邯郸市区中心地带有一座学步桥,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
现存的石桥建于明代。
(二)负荆请罪含义:表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接受对方惩罚。
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原谅,征得别人的尊敬。
典故:战国时,赵国文官蔺相如出使秦国御敌有策,使得价值连城的和氏美玉完璧归赵,又赴渑池会舌战秦王,维护国体尊严,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
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相如就要羞辱他。
一次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与窄巷之中,蔺相如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
(三)黄粱美梦含义:比喻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梦想。
典故:古时候有个姓卢的书生进京赶考,路过邯郸投宿店家,穷困潦倒,失意落魄,独自慨叹,恰遇吕洞宾也路过此地,见此情形打算开导开导他,就给了他一个瓷枕头,卢生枕着枕头入睡后开始做梦,梦到自己娶了一个出身富庶人家的美若天仙的女子为妻,又进京考中了进士,继而到处建功立业,当了宰相,后被妒贤嫉能的奸人陷害险受牢狱之灾,后来转危为安,子孙满堂,终老而死。
梦到了死,卢生就惊醒了,一看店主做的黄米饭还没熟呢。
(四)胡服骑射含义:这个典故告诫人们不要固步自封,而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
对处在社会变革当中的我们,还是具有比较重要的警示作用的。
邯郸成语大集
![邯郸成语大集](https://img.taocdn.com/s3/m/95ced2b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0.png)
邯郸成语大集一、邯郸学步。
这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
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成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如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生活,照抄照搬西方的倾向严重,忽视了自身的特点,结果学得不伦不类。
在邯郸市区中心有一座学步桥,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
现存的石桥建于明代,已不再通车,围绕石桥修建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广场,把学步的故事刻成雕塑教育后代,广场还刻立了许多碑文,讲述着邯郸的历史,雕塑上面刻了与邯郸有关的成语条目,寓教于乐,很有意思。
二、负荆请罪。
在邯郸市有一处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
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但是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是一个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故事。
战国时,赵国文官蔺相如出使秦国御敌有策,使得价值连城的和氏美玉完璧归赵,又赴渑池会舌战秦王,维护国体尊严,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
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相如就要羞辱他。
一次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与窄巷之中,蔺相如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
这个故事也很快演变成成语,表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接受对方惩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接受处罚,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原谅,征得别人的尊敬。
这是个应用得非常广泛的成语。
三、黄粱美梦。
这个故事跟战国没什么关系,但是故事发生在邯郸。
说古时候有个姓卢的书生进京赶考,路过邯郸投宿店家,穷困潦倒,失意落魄,独自慨叹,恰遇吕洞宾也路过此地,见此情形打算开导开导他,就给了他一个瓷枕头,卢生枕着枕头入睡后开始做梦,梦到自己娶了一个出身富庶人家的美若天仙的女子为妻,又进京考中了进士,继而到处建功立业,当了宰相,后被妒贤嫉能的奸人陷害险受牢狱之灾,后来转危为安,子孙满堂,终老而死。
三国人物的成语歇后语
![三国人物的成语歇后语](https://img.taocdn.com/s3/m/0ccba9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0.png)
三国人物的成语歇后语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以下是店铺精心准备的三国人物的成语歇后语,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三国人物的成语歇后语篇11.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2.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3.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4.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5.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6.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7.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8.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9.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10.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11.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12.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13.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14.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15.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16.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17.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18.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19. 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20.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21.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22.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23.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24.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25.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26. 张飞讨债——声势凶27.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28. 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29.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30.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31.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32. 阿斗的江山——白送33.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34. 曹操转胎——疑心重35.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36.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37.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38.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39.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40.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41.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42.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43.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44.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45.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46.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47.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48.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49.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50.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51.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52.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53.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54.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55. 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56. 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57.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58. 黄忠叫阵——不服老59.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60. 张飞睡觉——不闭眼61. 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62.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63.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64.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65.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66.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67.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68.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69. 刘备编草鞋——内行70.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71.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72.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73.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74.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75.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76.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77. 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78.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79.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80.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81.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82.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83.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84.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85.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86.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87. 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88.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89.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90. 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91.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92.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93.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94.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95.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96.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97.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98.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99.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100.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101.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102.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103.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104.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105.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106.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107.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108.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109.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110.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111.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112.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113.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114.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115.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116.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117.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118.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119.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120.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121.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122.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123.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124.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125.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126.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127.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128.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129.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130.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131.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132.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133.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134.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135.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136.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137.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138.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139.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140.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141.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142.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143.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144.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145.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146.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147.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148.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149.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150.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151.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152.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153.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154.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155.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156.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157.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158.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159.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160.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16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162.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163.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164.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165.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166.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167.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168.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169.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170.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171.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172.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173. 刘备编草鞋——内行174.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175.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176. 张飞讨债——声势凶177.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178.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179. 张飞讨债——声势凶180.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181.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182.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183. 阿斗的江山——白送184.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185.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186.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187.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188.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189.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190.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191.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192.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193.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194.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195. 张飞睡觉——不闭眼196.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197.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198.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199.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200. 曹操转胎——疑心重201.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202.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203.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204.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三国人物的成语歇后语篇21、孔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人2、唐害口病无咒语诵读;别念咒语3、猪八戒请老婆开心;一时的快乐就是一时的快乐4、猪八戒啃脚,脚不吃肉和骨头;自残的.肉5、周瑜穿着草鞋很穷。
关于邯郸的成语典故100个
![关于邯郸的成语典故1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8a4bbd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d.png)
关于邯郸的成语典故100个邯郸,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在中国文化中,邯郸也有着丰富的成语典故。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100个关于邯郸的成语典故。
1.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求真正理解和掌握。
2. 邯郸之梦:比喻虚幻的幻想。
3. 邯郸一梦:比喻一夜之间的变故。
4. 邯郸重步:比喻重复劳动,没有进展。
5. 邯郸之会:比喻虚假的会议。
6. 邯郸之病:比喻难以治愈的疾病。
7. 邯郸之音:比喻虚假的消息。
8. 邯郸之约:比喻虚假的承诺。
9. 邯郸之辞:比喻虚假的言辞。
10. 邯郸之谋:比喻虚假的计划。
11. 邯郸之饭:比喻虚假的食物。
12. 邯郸之酒:比喻虚假的酒。
13. 邯郸之舞:比喻虚假的舞蹈。
14. 邯郸之歌:比喻虚假的歌曲。
16. 邯郸之泪:比喻虚假的眼泪。
17. 邯郸之忧:比喻虚假的忧愁。
18. 邯郸之喜:比喻虚假的喜悦。
19. 邯郸之怒:比喻虚假的愤怒。
20. 邯郸之悲:比喻虚假的悲伤。
21. 邯郸之乐:比喻虚假的乐趣。
22. 邯郸之疑:比喻虚假的怀疑。
23. 邯郸之信:比喻虚假的信任。
24. 邯郸之爱:比喻虚假的爱情。
25. 邯郸之友:比喻虚假的友谊。
26. 邯郸之家:比喻虚假的家庭。
27. 邯郸之国:比喻虚假的国家。
28. 邯郸之城:比喻虚假的城市。
29. 邯郸之山:比喻虚假的山脉。
30. 邯郸之水:比喻虚假的河流。
31. 邯郸之云:比喻虚假的云彩。
33. 邯郸之风:比喻虚假的风。
34. 邯郸之日:比喻虚假的白天。
35. 邯郸之夜:比喻虚假的黑夜。
36. 邯郸之星:比喻虚假的星星。
37. 邯郸之月:比喻虚假的月亮。
38. 邯郸之天:比喻虚假的天空。
39. 邯郸之地:比喻虚假的地面。
40. 邯郸之墙:比喻虚假的墙壁。
41. 邯郸之门:比喻虚假的门。
42. 邯郸之窗:比喻虚假的窗户。
43. 邯郸之屋:比喻虚假的房屋。
44. 邯郸之桌:比喻虚假的桌子。
45. 邯郸之椅:比喻虚假的椅子。
成语典故PPT
![成语典故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db883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7.png)
这防 个止 故被 事花 的言 意巧 义语 有所 了蒙
些骗
变。 化但 ,是 被后 引来
,
弄 的 骗 术 , 告 诫 人 们 要 注 重 实 际 ,
个 故 事 原 来 的 意 义 , 是 揭 露 狙 公 于
启示:
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理解:
1. 朝三暮四的原意:用诈术来骗人
高等教育:
河北工程大学 邯郸学院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中学:
主要高中:邯郸市第一中学、邯郸市第四中学、邯郸市第三中学、 邯郸市第二中学、邯郸县第一中学。
主要初中: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邯郸市汉光中学、邯郸市第十一 中学、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
【现代名人】
1、邓丽君:籍贯邯郸大名,出生在台湾,一代歌后。
2、韩乔生:1957年出生,中央电视台体育播音、主持和评论员,
3、申宝峰: 80代表诗人,音乐制作人,作词,作曲家,
4、陈金:羽毛球运动员,2008年汤姆斯杯冠军,北京奥运会羽毛 球男单铜牌。
5、王莎莎:著名演员,主要作品电视剧《小兵张嘎》饰演 英子 《武 林外传》饰演莫小贝等
1984.12
2008. 2009 3 12
译文
宋朝有个叫狙公的人,喜欢猴子,成群
的养它们(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
思,猴子也知道他的意思.(狙公)减少
家里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
(粮食)不够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
担心猴子们将不驯服与自己先骗它们
说:"给你们橡果,早上四颗晚上三颗, 满足吗?"猴子们都高兴地拜倒在地上.
返 回
【出自】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 ‘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 是矣。’” 【示例】他规划的远景只不过是黄粱美梦罢 了。 【近义词】南柯一梦、白日做梦、黄粱一梦 【反义词】如梦方醒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 贬义
邯郸成语故事
![邯郸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9e596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9.png)
邯郸成语故事邯郸是中国古代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它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
这些成语故事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邯郸成语故事,感受其中的魅力吧!故事一,画蛇添足。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画家在邯郸城里画蛇。
他画得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当他快要完成时,一个路人过来劝告他说,“你画得已经很好了,何必再添加蛇的尾巴呢?”但是画家并不听从劝告,仍然在蛇的尾巴上继续画了一些线条。
不久,一条真正的蛇出现在画家面前,画家慌忙逃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不可画蛇添足。
故事二,杞人忧天。
在邯郸城里,有一个杞人。
他整日里忧心忡忡,时常望天空,似乎在担心天会塌下来。
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担忧,他说,“我听说天会塌下来,所以一直忧心忡忡。
”别人告诉他这只是一句谚语,意思是不必杞人忧天,不必为了虚无的担忧而忧心忡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杞人忧天,要理性对待问题,不要为了虚无的担忧而忧心忡忡。
故事三,望梅止渴。
在邯郸城外,有一个行商。
一天,他走在炎炎烈日下的沙漠中,口干舌燥,非常渴。
这时,他看见远处有一片翠绿的梅树林,他便想着梅子的甘甜,心中暗自盼望。
然而,当他走到梅树林时,发现树上的梅子都是画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果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望梅止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心理安慰,要学会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根本。
故事四,井底之蛙。
在邯郸城的一口深井里,住着一只蛙。
它整天只能呆在井底,看到的只是井口的一点天空。
有一天,一只大鹏鸟飞过井口,告诉蛙儿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广阔美丽。
蛙儿却不相信,它认为井口的天空就是整个世界,外面的世界只是大鹏鸟的一厢情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成为井底之蛙,要放眼世界,拓宽自己的视野。
这些邯郸成语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它们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却是永恒的。
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关于邯郸成语
![关于邯郸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35d4f7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a.png)
关于邯郸成语
1. 哎呀呀,咱邯郸的成语那可真是多得很呐!就说那个“邯郸学步”吧,你看有些人啊,本来自己走得好好的,非得去学别人走路的样子,结果呢,自己都不会走路了,这多搞笑呀!就好像有的人看到别人穿得好看,就盲目跟风去买,到最后却迷失了自己的风格。
2. 嘿,“胡服骑射”这个成语也很有意思!赵武灵王大胆改革,让大家穿上胡服去骑马射箭,大大增强了赵国的实力。
这就跟我们平时生活中一样,如果一直固守老一套,不去尝试新的东西,怎么能进步呢?
3. 哇哦,“奉公守法”这个成语多重要啊!我们每个人都得遵守规则,就像廉颇和蔺相如不也本本分分的嘛。
我们要是都不守法,那社会不就乱套啦?
4. 哦哟,“完璧归赵”可是个精彩的故事呢!蔺相如多勇敢多机智呀,面对那么强大的秦王,一点都不退缩,把和氏璧完好地拿了回来。
这就好比我们面对困难时,要是也能这么勇敢坚定,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
5. 哈哈,“毛遂自荐”多牛啊!毛遂自己站出来推荐自己,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自信呀。
我们也得学学毛遂这股劲,有机会就上,别总是等着别人来发现我们。
6. 咦,“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可是给我们提了个醒儿呢!赵括光会在纸上说,真正上了战场就不行了。
我们可不能光说不练假把式呀!
7. 哇,“围魏救赵”这一招实在是高啊!齐国没有直接去救赵国,而是去攻打魏国,这不就解了赵国的围嘛。
这就像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学会找巧
妙的方法,而不是直愣愣地往前冲。
我觉得邯郸成语真是太有意思啦,能让我们学到好多东西呢!。
邯郸和大名县成语和歇后语
![邯郸和大名县成语和歇后语](https://img.taocdn.com/s3/m/360d097d02768e9951e7380b.png)
有关邯郸的成语奉公守法完璧归赵胡服骑射梅开二度一言九鼎价值连城纸上谈兵奇货可居邯郸学步鹬蚌相争黄粱美梦一枕黄粱不遗余力南辕北辙破釜沉舟毛遂自荐背水一战围魏救赵智者千虑舍本逐末攻难守易奉公守法旷日持久利令智昏犹豫不决顶天立地三人成虎以卵击石赏罚分明瓜田李下路不拾遗鹿死谁手市道之交言犹在耳步履蹒跚坐怀不乱补天浴日河伯娶妇退避三舍智者千虑背水一战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南辕北辙不遗余力利令智昏旷日持久一枕黄粱奉公守法黄粱美梦鹬蚌相争邯郸学步奇货可居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价值连城胡服骑射窃符救赵梅开二度伤弓之鸟因人成事三寸之舌一日千里欺世盗名罚不当罪拒谏饰非孤注一掷不学无术梅开二度白云亲舍以人为镜当局者迷剖腹藏珠徙宅忘妻始终不渝载舟覆舟犯颜直谏唱筹量沙坚壁清野鹿死谁手怙恶不悛生灵涂炭狗尾续貂推心置腹乌合之众未可厚非山鸡舞镜巧夺天工箭在弦上袖藏金椎身无可击无出其右二鲍纠慝左提右挈人人自危死有余辜声名狼藉取而代之纲举目张徐市求仙举措失当志在四方轻虑浅谋天下无双燕雀处堂安然无恙居心叵测乐极生悲唱筹量沙食不甘味因势利导犯颜直谏无功受禄载舟覆舟始终不渝大儒纵盗徙宅忘妻羽毛未丰剖腹藏珠坐享其成争先恐后掩耳盗铃当局者迷按兵不动以人为镜天经地义中饱私囊天夺之魄董狐之笔言犹在耳赏罚分明退避三舍河伯娶妇补天浴日坐怀不乱步履蹒跚难至节见市道之交鹿死谁手路不拾遗瓜田李下以卵击石管窥锥指前倨后卑顶天立地三人成虎一狐之腋犹豫不决攻难守易围魏救赵舍本逐末窃符救赵大名县成语典故、歇后语成语典故大名,因其深厚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名闻天下,这里秉燕赵仁侠遗响,仁义豪侠;这里是“商旅野次,外户不闭”路不拾遗美谈的发源地,社会清平,民风淳朴。
大名人民素有勤劳勇敢、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主持正义、除暴安良的好传统。
现将有关大名的成语典故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路不拾遗隋朝时候,有一个商人途经武阳郡境(武阳郡治在今大名城东北五里),不小心将包袱遗失,走出十几里后才发觉,正在其惊慌无措之际,有人告诉他“我们武阳地界路不拾遗,你放心回去找吧,一定会找到的”,商人半信半疑,果然在大道上找到了遗失的包袱。
六年级歇后语及答案
![六年级歇后语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4a0339a76e58fafab003dc.png)
六年级歇后语及答案【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谚语、歇后语】人的谚语(二年级)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2.谚语一组(三年级)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气象农谚(三年级)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4.谚语(四年级)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5.谚语(五年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歇后语1.歇后语(三年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2.歇后语(四年级)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3.四大名著歇后语(五年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 巧用天时关公赴会------ 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 无(吴)用孙猴子的脸------ 说变就变【篇二:小学五年级六年级语文歇后语大全】t>(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包公)段案---铁面无私(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谚语、歇后语: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3、过五关,斩六将;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6、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7、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8、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9、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10、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11、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12、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13、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邯郸的成语奉公守法完璧归赵胡服骑射梅开二度一言九鼎价值连城纸上谈兵奇货可居邯郸学步鹬蚌相争黄粱美梦一枕黄粱不遗余力南辕北辙破釜沉舟毛遂自荐背水一战围魏救赵智者千虑舍本逐末攻难守易奉公守法旷日持久利令智昏犹豫不决顶天立地三人成虎以卵击石赏罚分明瓜田李下路不拾遗鹿死谁手市道之交言犹在耳步履蹒跚坐怀不乱补天浴日河伯娶妇退避三舍智者千虑背水一战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南辕北辙不遗余力利令智昏旷日持久一枕黄粱奉公守法黄粱美梦鹬蚌相争邯郸学步奇货可居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价值连城胡服骑射窃符救赵梅开二度伤弓之鸟因人成事三寸之舌一日千里欺世盗名罚不当罪拒谏饰非孤注一掷不学无术梅开二度白云亲舍以人为镜当局者迷剖腹藏珠徙宅忘妻始终不渝载舟覆舟犯颜直谏唱筹量沙坚壁清野鹿死谁手怙恶不悛生灵涂炭狗尾续貂推心置腹乌合之众未可厚非山鸡舞镜巧夺天工箭在弦上袖藏金椎身无可击无出其右二鲍纠慝左提右挈人人自危死有余辜声名狼藉取而代之纲举目张徐市求仙举措失当志在四方轻虑浅谋天下无双燕雀处堂安然无恙居心叵测乐极生悲唱筹量沙食不甘味因势利导犯颜直谏无功受禄载舟覆舟始终不渝大儒纵盗徙宅忘妻羽毛未丰剖腹藏珠坐享其成争先恐后掩耳盗铃当局者迷按兵不动以人为镜天经地义中饱私囊天夺之魄董狐之笔言犹在耳赏罚分明退避三舍河伯娶妇补天浴日坐怀不乱步履蹒跚难至节见市道之交鹿死谁手路不拾遗瓜田李下以卵击石管窥锥指前倨后卑顶天立地三人成虎一狐之腋犹豫不决攻难守易围魏救赵舍本逐末窃符救赵大名县成语典故、歇后语成语典故大名,因其深厚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名闻天下,这里秉燕赵仁侠遗响,仁义豪侠;这里是“商旅野次,外户不闭”路不拾遗美谈的发源地,社会清平,民风淳朴。
大名人民素有勤劳勇敢、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主持正义、除暴安良的好传统。
现将有关大名的成语典故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路不拾遗隋朝时候,有一个商人途经武阳郡境(武阳郡治在今大名城东北五里),不小心将包袱遗失,走出十几里后才发觉,正在其惊慌无措之际,有人告诉他“我们武阳地界路不拾遗,你放心回去找吧,一定会找到的”,商人半信半疑,果然在大道上找到了遗失的包袱。
这个路不拾遗的遗风现在仍存。
二子争死春秋时期,大名地属卫国,约周庄王元年(公元前696年),卫惠公预杀异母兄长急子,让其出使他国,暗地派遣强盗在半路上杀害,急子的哥哥寿闻听消息后,急忙乘船追赶,在大名城东附近的红涯江追赶上急子,以送行名义,将其灌醉,换上急子的衣服,以身代之,急子酒醒后,顿悟,急忙追赶,时寿已经被强盗杀害,急子责骂强盗杀错了人,亦被害。
二人死后葬当地,人称太子冢。
(今大名县城东60里冢北村因位于太子冢北而得名)。
乞食五鹿春秋时晋献公初有三个儿子,即太子申生、次子重耳和三子夷吾,后又娶骊姬姐妹,生下奚齐和卓子。
骊姬野心勃勃,决意夺嫡。
献公扭不过宠姬,狠心杀掉了随他征战有功的太子申生,重耳和夷吾只得逃亡。
重耳曾逃到卫国。
据《左传》及《史记〃晋世家》记载: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今大名县城东),乞食于野人(乡民),野人盛土哭中进之,重耳怒,欲鞭之,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重耳稽首而载之。
重耳流亡二十余年,后在秦国护送下回国即位,为文公,使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诗文判状五代时大名人罗绍威(曾封邺王,后拜太师兼中书令)以诗判案的轶事。
语见《旧五代史〃梁书〃罗绍威传》:罗绍威身为邺王,主管邺地军政。
他喜好诗文,政务明达,通谙管理官吏的方法。
有一次,一人在官府门前街道当中为驴整鞍,恰巧一辆牛车驶来,把放在地上的驴鞍碾坏了,这人一见火冒三丈,出手就殴打赶牛车的人。
告到官府,罗绍威没有采取官府办案的一般程序,而是提笔用诗文作判决:“邺城大道甚宽,何故驾车碾鞍?领鞴驴汉子科决,待驾车汉子喜欢!”大家都很赞成,认为这判决用词诙谐,但道理讲得恳切、恰当、合情合理。
铸成大错铸:铸造,即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错:锉刀,借用为错误。
语出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昭宗天祐三年初,田承嗣镇魏博,选募六州五千骁勇之士为牙军,厚其给赐以自卫,为心腹。
自是父子相继,亲党胶固,岁久益骄横,小不如意,辄族旧帅而易之。
自史宪诚以来皆立于其手,天雄(今大名)节度使罗绍威心恶之,力不能制。
遂密请朱全忠军,尽杀牙军及其老小。
朱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忆,所杀牛羊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
比及,蓄各为之空,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
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作“聚六州四十三县铁,打一个错不成也。
”罗绍威请朱全忠杀尽骄横的牙军,从而被朱全忠凌制,使帑藏竭尽,兵力衰弱,悔恨异常,把它比作聚六州铁不能铸成的大错。
后指造成重大错误,或指错误重大。
红线盗盒也作“红线偷合”,是一传奇故事。
大意是:唐肃宗至德年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拥兵自重,有起兵吞并潞州(今山西长治)之意。
潞州节度使薛嵩(薛仁贵之孙)受朝廷之命,为防变乱,固守滏阳(今磁县),因惧田承嗣势大,日夜忧闷。
此时,“内记室”(略同于现代的私人秘书)红线为排主忧,自告奋勇,前往魏城观察形势,并相机行事。
当夜,红线入闺房作了一番装扮,拜别而去。
薛嵩饮了十余杯酒的功夫,红线就从魏州返回,以取田承嗣床头金盒为证。
原来,红线于子夜前三刻到达魏城,避过侍卫,潜入田承嗣榻前,盗出床头金盒,漏三时(相当于今3-5点),返回滏阳。
薛嵩依红线计,立即派使者持书入魏,并送还金盒。
田承嗣慑于薛嵩有高人相助,唯恐性命不保,遂罢吞并潞州之念头,从而避免了一场兵祸。
此典故已改编为京剧,广泛演出。
北门锁钥指大名这一北方战略重镇。
语出宋朝朱熹著《五朝名臣言行录》第四卷: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后),寇准镇大名府,北国使者路过这里,向寇准说:“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书!”寇准说:“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意思是说,大名为北国南侵必经之地,必须用重臣坐镇。
北宋年间,大名府为河北路治所,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寇准主管天雄军,镇守大名府。
曾为大名撰联:“东郡股肱今右辅,北门锁钥古天雄。
”从此,大名有北门锁钥之称。
国而忘家语见《宋史〃宗泽传》:宗泽初任大名府馆陶尉,当时大臣吕惠卿率军驻鄜延,命令宗泽及其县令巡视黄河堤坝。
命令刚至,正遇宗泽长子痛丧,宗泽不顾儿丧事,即奉令而行。
吕惠卿得知后,感慨地说:“宗泽真不愧是为国而忘家的忠臣!”近视看匾语出清直隶大名人崔东壁著《考信录提要》:有二人皆患近视,视力不相上下。
恰巧村中富人将于明日悬匾于门,乃约其同至其门,读匾上字以验之。
然皆恐自弗见,甲先于暮夜使人刺得其字,乙并刺得其旁小字。
暨至门,甲先以手指门上曰:大字某某。
乙亦用手指门上曰:小字某某。
甲不信乙之能见小字也,追主人出,指而问之曰:“所言字误否?”主人曰:“误则不误,但匾尚未悬,门上虚无物,不知两君所指何也?”嗟乎,数尺之匾有无,不能知也,况于数分之字,安能知之!闻人言为云云而遂为云云,乃其所以为大误也。
借以说明考辨古史的原则,应“以辨其虚实为先务,而论其失者次之”即正本清源之意。
也说明,无实事求是之心,而怀哗众取宠之意,必将贻笑于人。
歇后语比喻式歇后语:布袋里装牛梭子——里边有弯弯儿。
沙窝庙嘞吃肉——看单儿。
沙疙瘩嘞棒子--白瞎儿。
沙窝庙嘞人家——不在排。
木匠嘞斧子——一面…m213‟的砍。
三条腿嘞鏊子——支等的嘞。
窑厂呦盆——一套一套嘞。
剃头嘞担子——头儿热。
小村子嘞人家——没见过大世面。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半月了。
谐音式歇后语:一锤打眼上——肯胀(清帐)了。
狗吃麦青子——装羊(洋)。
小磨子砍山——石打石(实打实)。
烂眼子看起火——一展(眨)就过。
割了麦子粢豆——不犁(理)。
飞机上挂的暖壶——高水瓶(平)。
嗑瓜籽嗑出个臭虫来——啥仁(人)都下雨不打伞——淋(轮)着了。
掌鞋嗍不使锥子——针(真)好。
后心叫狼吃啦—光前(钱)心。
枣核拉板——锯(句)。
清丰到南乐——县搭县(现打现)。
一锤打死个娘娘——完一宫(工)。
磨眼里插棒槌—大筹(仇)。
秤勾子挂碱脚——秤墙(逞强)。
公鸡头上嘞肉——大小是个冠(官)魏县集——常市(事)。
老婆子喝稀饭一一无齿(耻)下流。
老婆子靠墙——背壁无齿(卑鄙无耻)。
和尚带发卡——挑(调)皮。
姥娘死了儿—没(舅)救了。
拿着木锨满场跑——不扬(瓤)。
美地娘哭美——美死了。
王母娘娘柱拐棍一天上插(差)到地下了。
借代式歇后语: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墙上挂门帘一一没门儿。
豆腐渣贴门神——不沾板。
漫地里烤火一一面…mi213‟的热。
红薯秧子烤火——甜不梭的脸。
相面嘞看手一一男左女右。
喝水拿筷子一—用不着(或:多余或:是个招呼)。
豁牙子啃西瓜——道儿道儿不少。
后娘打孩子——早晚饶不了。
歪嘴骡子卖了个驴价钱——坏就坏在嘴上了。
儿媳妇背公公——费力不讨好(又:挨压不落人)。
三眼枪打兔子——没准儿。
做梦娶媳妇——想好事儿。
洋鬼子看戏一一傻眼了。
一头碰到南墙上——死不回头。
镰刀掉井里——拉嘞深。
赤着肚的(光着尼股)打铁——偎不上摊。
兔子枕着狗腿睡——自找不素静。
磨扇压住手——死嘞活嘞往外掣。
二大爷吃槐叶——肿脸难看。
小雀儿跟着眼面虎儿飞——有熬嘞眼儿,没吃嗍食儿。
老和尚的帽子一一平扑塌。
鞋壳篓里长草——荒脚啦。
老鸹落在猪身上——看见人家黑,看不见自家黑。
大年初一死个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拿着手电打招呼——光照别人,不照自己。
草帽子盖锅——丢人撒气。
狗咬月奶奶——狂气冲天。
差木掉井里——毛湿了,嘴还硬。
(指啄木鸟)。
比拟式歇后语灶王爷翻跟头—胡闹锅台。
灶王爷上天一好话多说,赖话别提。
屎克郎戴眼镜一装啥大人物头儿嘞。
屎克郎戴花一臭美。
哈蟆戴眼镜一坑儿里濠儿里看的嘞。
泥菩萨洗脸一越洗越难看。
老鼠给猫捋胡子——巴结脸不要命。
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
狗黑子念经——胡二八噎(胡二马月)。
羊群里跑兔子一一属它小,属它跑嘞欢。
狗熊掰棒子——早晚得一穗儿。
驴跟牛抵头——豁着脸上。
扫帚疙瘩戴草帽——顶个人头儿。
讽喻式歇后语一张纸画个鼻子——没脸。
蚂蚱头包饺子——光嘴。
狗咬尿脬——空喜欢。
棉花出(捆)腰——技术过高。
茅子里安电扇——出臭风头。
毛驴啃石磨——嘴硬。
卖梨糕嘞竖…auo34‟楼——得二年熬哩。
黄鼠狼将(生)小老鼠—(如)一窝儿。
摹状式歇后语骑驴扛布袋——大家都使点劲儿。
狗皮帽子——没翻正。
仨钱儿买了个烂梨——浑身净病。
弹花锤子擀饼——心里厚。
五大郎攀杠子——两头儿够不着。
篦子上抓窝窝——手到擒来。
隔墙扔帽子——不照头。
筷子夹骨头——光棍儿三条。
麦秸莛里睡觉——细人。
鸡蛋掉油篓里——滑蛋一个。
一口吃二十五个小老鼠——百爪挠心。
牛犊子掉井里——有力使不上。
敦子鼓掉井里——闷腔啦。
带着孝帽子去道喜——挨伤脸嘞头。
二大爷出腰——免啦。
(老人嗍裤子大裤腰,不用皮带,一免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