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教育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质的教育研究方法
摘要:质的研究方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新型研究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适合运用于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本文通过对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简单分析,试图形成对它的科学认识,以期促进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关键词:教育研究;质的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刘佳(1989-),女,汉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1级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论。
长期以来,量的研究方法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在研究方法中占主导地位,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主流方法。然而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量的研究方法自身有着很多不足,同时它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而促使人们开始对这一主流研究方法进行反思。与此同时,质的研究方法以其自然性、整体性、人文性等特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一、什么是质的教育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新的定性研究方法,它是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又与定性研究不同的一种研究方法。我国学者陈向明把“qualitative research”翻译成“质的研究”,台湾香港等地的一些学者也将其译为“质性研究”、“定质研究”或是“质化研究”。关于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陈向明给出了如下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
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12
与量的研究方法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不同,质的研究方法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包括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同时它吸收了自然主义对情境的强调,主张在自然环境中收集自然发生的资料;继承了解释学对主体性的关注,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视域融合”;并且发扬了后现代主义对边缘性知识的尊重。质的研究方法来源于多种理论,受到多种不同思想的影响。它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研究范式。二、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
1在自然情境下进行
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它要求研究者对研究环境不进行干预和控制,而是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中对被研究者的生活世界进行考察。研究者可以深入到学校、家庭、社区等地,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实地考察,对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组织的日常工作进行研究。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就是研究工具,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要有直接接触,对他们进行观察,和他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是如何解释自己对日常生活经验意义的建构的。
2动态的研究过程
不像量的研究那样,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一套的固定研究程序,
然后按照程序严格的进行直线研究,并将研究对象的某个时刻凝固起来,进行数量统计以探究研究对象的规律。质的研究过程是动态的,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方法、理论的形成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强调研究的即时性。质的研究是对不断变化着的现实的持续研究,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
3自上而下的归纳材料
质的研究强调通过运用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研究者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归纳,自下而上的形成理论假设,再通过检验不断充实理论,也就是所谓的扎根理论。而不是像定量研究那样,预先做好理论假设,带着假设去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由于采用自下而上的归纳方法,质的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情境,不能大规模推广。
4注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
质的研究把研究过程作为一个研究者向被研究者学习的过程,它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关注研究者对被研究者生活世界的体验,意义建构的理解。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不能把自己当成局外人,也不能把被研究者当作被认识的客体,而是要在研究过程中尊重被研究者,与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双方共创研究结果。质的研究充分体现了研究中的人文关怀,具有强烈的人文性。三、质的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的意义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教
育现象的复杂性以及特殊性等特征,增添了教育研究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也决定了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教育领域。多年来定量研究一直是教育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它是“运用问卷、量表、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客观的社会事实,通过对社会事实的测量,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解释变化的原因。”[3]定量研究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强调精确化和科学化。然而教育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全然不同,仅仅使用定量研究这种实证方法是难以把握复杂的教育现象的。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教育研究的新进展。
1质的研究是个性化教育的需要
教育的对象是拥有不同个性特征的人,质的研究通过运用开放型访谈、半开放型访谈以及观察等形式对教育对象进行研究,走进他们的学校、家庭,了解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从而获得对教育对象不同个性的认识。质的研究不仅促使教师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而且使教育从对量的要求转向对质的追求。教育开始关注学校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关心不同个体的不同教育需求,而不是追寻一种普遍的教育规律。
2质的研究体现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理解
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体验,研究者在质的研究中进入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世界,与他们进行长期接触、彼此互动,自然的接触被研究者的内心世界,
体验被研究者的内在生活,从而了解其如何建构与解释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它有利于促进教育决策者及管理者对教师的理解,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与理解。质的研究体现出了教育研究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理解与尊重。
3质的研究为教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很多教育研究都是根据一些相关的政策文献或者是理论资料而成的思辨性文章,它们不能很好的反应中国教育的现状,也听不到来着普通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声音,即他们对各种教育政策制度的观点、对学校的看法以及对教育改革的期望等。而质的研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它帮助教育研究者走进学校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体验不同群体、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了解普通师生对于教育的心声,从教育、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全面地解释影响教育成败的因素。
参考文献:
[1]patton,m 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ck:sage [2]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谢春风,时俊卿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