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流域环境污染现状以及修复技术

合集下载

《2024年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范文

《2024年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范文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篇一一、引言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

其独特的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还对区域乃至全国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鄱阳湖的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鄱阳湖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鄱阳湖水环境特征(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鄱阳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显著,雨量充沛。

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为湖泊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二)水文特征鄱阳湖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水位变化大、水质清澈。

湖泊的水位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此外,湖泊的流域面积广阔,河流众多,水系发达。

(三)生物多样性鄱阳湖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鱼类、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

其中,以候鸟越冬和繁殖为主要特点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享有盛名。

三、鄱阳湖的演化趋势(一)水位变化趋势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的水位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湖泊的水位;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如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污染等也导致湖泊水位发生波动。

(二)水体污染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鄱阳湖面临着严峻的水体污染问题。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

这些污染源导致湖泊水质恶化,严重威胁着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保护与修复趋势针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保护与修复。

主要包括加强湖泊水体监测与治理、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等措施。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鄱阳湖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其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面临着水位变化、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鄱阳湖水资源,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湖泊水体监测与治理、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等。

鄱阳湖流域水污染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鄱阳湖流域水污染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鄱 阳湖湖体水质在 2 0 0 8~ 2 0 1 1 年间也发生 了
明显 的变化 ,监测数据见表 2 。通过水质变化表可 以发现 ,除 2 0 1 1 鄱阳湖出现异常低枯水位 ,造成 水质较常年下 降 比较 明显,全年劣于 Ⅲ类 的面积 比例达到 6 2 . 1 %外 。2 0 0 8 年 以来 ,全年 的湖体水 质劣于 Ⅲ类 的面积 比例逐渐下 降。然 而对 于类 似 鄱阳湖等吞吐性 湖泊而言 ,简单地取全 年平 均值
到6 8 . 7 % ;低于Ⅲ类河长 比例增长 了近 2个百分
点 ,而劣 V类水所 占河长从 2 0 0 8 年的 2 2 1 k m上升 到了 2 0 1 1年 的 2 6 1 k m。从 主要 污染 指 标 来 看 ,
从水体 富 营养化 评分值来 看 ,其 数 值稳 中有 升,
到2 0 1 1 年达 4 9 ,接近富营养化。
2 0 1 3年第 2期
No . 2,2 0 1 3
九江学院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 J o u mM o f j i u j i a n g U n i v e mi t y( n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i t o n )
( 总第 1 0 1期 ) ( S u m N o . 1 0 1 )
鄱阳 湖流域水污 染现状成因分析及防 治对策研究
王 慧娟 杨期 勇 ' 2
( 1九江 学院化 学与环境 工程 学院 ;2鄱 阳湖生 态经 济研 究 中心 江西九 江 3 3 2 0 0 5 )
摘要 :根据江西省 2 0 0 8 — 2 0 1 1 年水质资料 ,笔者 分析 了鄱 阳湖流域近几年 来水质 变 化趋势,并对其产生水质下降、水体 污染的原因进行 了分析 ,提 出了保护水质的对策。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水体污染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X 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5 4 5( 2 0 1 3 )0 2 — 0 0 0 1 一( o 4 ) 鄱阳湖位于长江 中下游南岸 、其流域 面积 的 9 6 . 8 5 %在江西境 内… 。鄱 阳湖汇纳流域 内赣江、 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来水 ,经调蓄后 , 盐指数 ,自2 0 0 9 年开始主要污染指标 为氨氮和总 磷 ,因而鄱阳湖水系 污染 防治 的重 点是对排放到 水体的氨氮和总磷进行严格控制。从污染河段数 量来看 ,其数 量没有 明显 变化 ,在不 同年份污染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
01 湖泊面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淡水 湖。
02 水位受长江和周边河流影响较大,季节性变化明 显。
02 湖泊形态呈南北狭长状,湖岸线曲折复杂。
生态系统
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包括鱼类、贝类、水生植 物等。
湖泊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 的影响。
是候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 每年吸引大量候鸟前来越 冬。
气候变化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鄱阳湖 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可能发生变 化,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
应对策略
01
02
03
强化水质监测
加强鄱阳湖的水质监测力 度,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为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 据。
推进生态修复
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恢复湖泊湿地功能,提高 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严格环境执法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对污 染源进行严格监管,严厉 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可持续发展
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 构和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湖泊保护合作,引 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应 对全球环境挑战。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湖泊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03
建立公众参与平台,让公众能够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决
策中来。
05
未来展望
预期变化
水质改善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治理 措施的落实,鄱阳湖的水质有望 得到改善,减少污染负荷,恢复
湖泊生态功能。
生态恢复
通过湖泊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工程, 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将得到保护和 恢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鄱阳湖保护措施

鄱阳湖保护措施

鄱阳湖保护措施
鄱阳湖是中国的最大淡水湖,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湖泊水质监测:建立湖泊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鄱阳湖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2.湿地保护:鄱阳湖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采取湿地保护措施,包括湿地保护区设立、湿地生态补偿等,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功能。

3.生态修复: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湿地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水生植被恢复等,改善湖泊生态系统功能。

4.水资源管理:制定鄱阳湖水资源管理规划,合理配置和利用湖泊水资源,保障湖区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5.水污染治理:加强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治理,控制污染源,减少湖泊水环境污染。

6.生态保护教育:加强鄱阳湖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湖泊保护的良好氛围。

7.法律法规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鄱阳湖保护的法律监管,依法惩治湖泊资源破坏者。

这些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精选5篇)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精选5篇)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然而在人们享受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确是生态的失衡,环境的恶化。

严峻的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的威胁着经济的发展。

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进贤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南岸、抚河、信江下游,东临抚州市东乡县,南接抚州市临川区,西隔抚河与南昌县、丰城市相望,是江西省会南昌市的东大门,境内绿色葱葱,山峦起伏,湖泊星罗棋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丰沛,自古享有“鱼米之乡”之美誉。

关键字:提高素质;投身环保一、固体污染首先我们探访了进贤县的一个大型的垃圾场,一到垃圾场的时候,我们都被这“壮大“的场面震撼到了,垃圾成堆堆放在田地里,像一座座小山似的,还发出阵阵臭味,简直让人有点窒息,随处可见的塑料袋、烟头、以及各种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

我们向一个当地运输垃圾的叔叔了解了一些情况,并发现了一些问题:1、垃圾运输过来就直接堆放在田间,并没有做任何处理,病毒滋生,严重危害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2、垃圾没进行分类,而是各种垃圾全部混在一起堆放。

据了解这里已经堆放了十一年的垃圾,可能还能堆放十年左右。

3、由于垃圾堆放在田地上,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导致该处一大片田地都不能种植农作物。

农民也因此少了一份收入来源。

4、每天至少会往这里运60大卡车的垃圾,造成垃圾堆成山的情况日趋严重。

另外,我们还发现有些村民会在垃圾堆里捡一些有用的东西。

还有两三岁的小孩子被奶奶带到这垃圾场来捡东西,他们是那样的童真与可爱,他们快乐的蹦跳着、小脸上露出迷人的笑容,可是让我们心痛的事情是他们却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下成长,过早的与恶臭的垃圾为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质污染现状调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质污染现状调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质污染现状调研——保护赣鄱一湖清水生态环境现状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国际重要湿地,具吞吐型通江湖泊和季节性湖泊特点,在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至2007年底,鄱阳湖区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20253公顷。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

位于鄱阳湖九江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修、星子、新建县)、江西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县)、江西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县、鄱阳县)、江西省鄱阳湖河蚌保护区(新建县、星子县、南昌县)、江西省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新建县、南昌、永修县)。

鄱阳湖湿地约有61%在九江市境内,面积达20余万公顷。

湿地类型共有6种,以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为主。

滨湖7县区已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分别为共青开发区和星子县。

其中,共青已获得国家批准,星子县已获得试点县称号。

鄱阳湖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水生植物约有一百余种,水草丰美,每年到鄱阳湖湿地越冬的鸟类约有三百余种,几十万只。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98%以上,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体所在地,鸿雁数量达3万只以上。

是全国最大淡水水产养殖水域,有鱼类122种、浮游植物50种,是长江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

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江豚在鄱阳湖也有分布。

以上为我们对现鄱阳湖生态的了解。

水质污染现状根据近5年鄱阳湖九江水域2个监测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系统分析,水质均达到Ⅲ类水体水质标准。

监测数据显示除07年没有污染物超标外,其余年份总磷、总氮均出现超标现象,说明鄱阳湖水质呈现有机污染特征。

其中,枯水期污染状况重于丰水期,丰水期又重于平水期。

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占总负荷的78.14%,其它污染物占21.86%。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 改善鄱阳湖生态环境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  改善鄱阳湖生态环境
为荒 山荒地。 而流域内森林资源 以针叶林为主 , 针叶林 约 占7 % , 7 即 使是生态公益林 , 针叶林面积达 也达 7. % , 其 6 6 叶阔林只 占 2 .% 。l由于针叶林 酸化土壤 , 下灌 、 33 林 草难 以生长 , 不能 形成乔 、 、 配套 的水 土保持植 被条件 , 下植 被非 常单 灌 草 林
第 2 第 4期 3卷 21 00年 8月
江 西 金 融 职 工大 学 学 报
J u N o in x F n n e C l g o m f a g i i a c ol e J e
Vo | l23 NO. 4 Aug 2 0 . 01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
改善鄱阳湖生态环境
的角度提 出了一些措施 , 力图通过流域综合 治理 的方式彻底 解决鄱 阳湖 的生态环境 问题 , 寻求一条经济社会 和环
境 和谐 发 展 新 路 子 。
关键词 : 鄱阳湖 ; 流域 ; 综合治理 ; 态环境 生 中图分类号 :145 F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5 7 2 1 )4— 04一o 17 55 (0 0 0 0 6 4

鄱 阳湖 湖 区生 态环 境 现 状
( ) 一 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从5 0年 代 末 到 8 代 中期 , 阳湖 区周 围 森 林 植 被 连 0年 鄱
续3 0多年不断被砍伐 , 森林资源遭受 严重破坏 。8 代 以 0年
后, 虽然有所 好转 , 是 , 但 在经 济利润的驱动 下, 砍滥 伐现 滥
同时 , 由于森林植 被覆 盖率低 , 阳湖 流域水土 流失严 鄱 重, 滨湖地区现有 水土 流失 面积 约 5万公 顷 , 中轻 度有 其
1.9万公顷 , 13 中度有 l.9万公顷 , 9o 强度有 3 8 .6万公 顷 , 极

鄱阳湖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鄱阳湖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鄱阳湖生态环境调查报告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组员:周玉星(2009100772)鄱阳湖闻明于全国,也是我们江西人民的宝。

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

但由于受经济、社会、政策和历史等因素,还有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负荷日趋加重,并且日益恶化。

当前,鄱阳湖区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鄱阳湖生态环境令人堪忧。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千百年来,由于人类的不断开发利用,鄱阳湖一直在变化中。

近年来,由于不断的围垦、“五水”的泥沙淤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泊出现萎缩,河道淤积相当严重,水质量不断下降,湖区水资源、水生态面临严峻挑战。

鄱阳湖湿地,己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之一,也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著名的“珍禽王国”,吸引了许多珍稀濒危水禽,越冬珍禽种类多,数量大,由于不断的泥沙淤积、人工围垦和捕涝量上升等,鱼类资源趋向衰退;鄱阳湖湖湿地较常见的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从20世纪60年代的119 种减少到80年代的101 种,20多年时间减少了18 种,一些物种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绝大多数水生经济植物趋于绝灭。

鄱阳湖自然植被主要包括森林植被、湿地植被和沙生植被。

鄱阳湖区森林覆盖率较低,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

鄱阳湖区现存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同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演替形成的。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鄱阳湖区周围低山丘陵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一些采伐地未能及时更新,有的成了疏林地,有的演替为灌草丛,甚至有些地方由灌草丛进一步沦为荒山荒地。

鄱阳湖湿地植被面积2262km2,自岸向湖心,植被呈不规则的环带状分布,但近50多年来,因受人类和自然因素干扰,湿地植被带完整性遭破坏,湿地植被分布面积逐年减少,生物量逐年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鄱阳湖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鄱阳湖的污染物来源于降水、地表径流和人湖河道等,污染物主要来流域内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江河汇集于鄱阳湖,鄱阳湖水质污染呈上升趋势,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水生生物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尤以赣江和信江、乐安河水系为甚,湖区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也比较严重,目前鄱阳湖水质的无机总氮含量大于0.2毫克/升,磷酸态磷的浓度大于0.015毫克/升,鄱阳湖已具备富营养化条件。

鄱阳湖生态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终极版

鄱阳湖生态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终极版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鄱阳湖贵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早就引起国际上的持续关注。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方式、水情水势及泥沙等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指出了鄱阳湖区湿地植被退化比较严重、水土流失问题不断加剧、土地沙化情况日趋严重、旱涝灾害日益频繁、血吸虫病日益猖獗、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等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长远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统筹布局、合理规划,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的若干对策与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1鄱阳湖简介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7′~116°45′、北纬28°22′一29°45′,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

是与赣江、信江、抚河、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以下简称“五河”)尾闾相接的类似盆状的天然凹地,受江(长江)、河(五河)水位的制约使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季节性的湖泊,洪、枯水位面积相差十几倍,1998年7月31日的最高水位22.59 m(吴淞高程)的湖面面积为4 070平方千米。

鄱阳湖区属亚热带潮湿的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 400~1 9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2℃,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为4.7℃,每年无霜期约为279天。

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并于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洪水调蓄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其东西衔接、承上启下的战略位置和贯通本区京九、浙赣铁路大动脉,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和江海一体的“T”形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鄱阳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不仅是江西的一张璀璨名片,更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节器和生态宝库。

它的生态经济环境保护,对于区域发展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水域辽阔,水生生物种类繁多。

这里是候鸟的天堂,每年秋冬季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在这片广袤的湿地中栖息觅食。

鄱阳湖的鱼类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周边地区的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湖区周边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鄱阳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围湖造田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功能减弱。

曾经广阔的水域被不断蚕食,湖泊的蓄水能力和自净能力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周边的生态平衡,也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其次,工业和农业的污染对鄱阳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一些工厂违规排放污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随着雨水流入湖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等问题时有发生。

再者,非法采砂活动破坏了湖底的生态环境,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为了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经济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有效的措施。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当加强规划和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围湖造田和非法采砂等破坏性行为,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在产业发展方面,应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和养殖方式,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旅游则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鄱阳湖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同时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对于湖区的水资源保护,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

《2024年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范文

《2024年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范文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篇一一、引言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的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其独特的水环境特征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也直接关系到流域内人民的日常生活与经济生产。

本文将重点对鄱阳湖的水环境特征进行阐述,并探讨其演化趋势。

二、鄱阳湖水环境特征(一)水体质量鄱阳湖的水质主要以II至III类水质为主,属于中等污染程度。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逐渐显现,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

(二)水动力条件鄱阳湖的水动力条件受季节性影响显著。

在枯水期,湖面缩小,水流缓慢;在丰水期,湖面扩大,水流加快。

这种季节性的变化对湖内生物群落、水体自净能力等有着重要影响。

(三)湖泊生态鄱阳湖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如白鹤、东方白鹳等。

湖泊的生态多样性丰富,水生植物、鱼类、浮游生物等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三、鄱阳湖的演化趋势(一)水体质量变化趋势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鄱阳湖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尤其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日益加剧。

此外,湖泊的水位变化也对水体质量产生影响,需关注极端气候条件下湖泊水体的变化趋势。

(二)生态演化趋势随着湖泊污染问题的加剧,湖泊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

同时,湖泊的生态平衡也在逐渐被打破,一些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对本地物种构成威胁。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一)加强水污染治理针对鄱阳湖的水污染问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例如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严格控制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等。

同时,加大对水环境的监测力度,及时掌握水体的污染情况。

(二)恢复生态平衡为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应采取多种措施恢复生态平衡。

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等,以保护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加强对湖泊水位变化的监测和预测,为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湖泊变化做好准备。

鄱阳湖水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策略分析

鄱阳湖水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策略分析

鄱阳湖水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策略分析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西省中部。

然而,近年来,鄱阳湖的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湖泊生态系统和周边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鄱阳湖水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

鄱阳湖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农业面源污染。

鄱阳湖周边地区主要是农田,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以及养殖废弃物、粪尿等都会通过径流、渗漏等途径进入湖泊,导致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水质下降。

此外,过度的农田灌溉也导致湖泊水位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湖泊的富营养化。

第二,工业废水排放。

鄱阳湖周边地区工业发达,许多企业的废水排放未经过有效的处理,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湖泊,导致鄱阳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工业废气的排放也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降落到湖泊水体中,加剧了湖泊的污染程度。

第三,城市生活污水排放。

鄱阳湖周边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带来的废水、污水也大量排放到湖泊中,对水环境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和微生物等,使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富氧化,极大地损害了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针对鄱阳湖水环境污染问题,采取以下治理策略是必要的: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明确污染排放的标准和限制,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机制。

第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行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

第三,加强工业污水治理。

对鄱阳湖周边地区的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强制实施废水处理设施,建立健全监测系统,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减少有害物质对湖泊的污染。

第四,加强城市污水处理。

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力度,提高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确保城市污水经过科学有效的处理后再排放,减少城市生活污水对湖泊的污染。

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洪水、 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 保护候鸟和湿地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湿地保护与当地经济 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就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保护鄱阳湖生态湿地的对策。 6 关键词 7 鄱阳湖生态湿地 8 保护 8 问题 8 对策
鄱阳湖生态湿地由天然的鄱阳湖、 河流、 草洲、 泥滩、 岛 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构成,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 地,也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它位于 江西省北部, 上承赣、 抚、 信、 饶、 修五河之水, 下接长江, 高水 位时水面面积 -"./ 平方千米, 容积达 0"" 亿立方米, 每年经 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 淮、 海三河水量的总和, 约是 长江径流量的 #1$ 23 。 鄱阳湖生态湿地是长江洪水的重要调 蓄区,是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同时也是江西发 展的推进区。本文就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 及如何进一步提高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水平作些浅显探 索。 一、 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整个长江流域进入 #$ 鄱阳湖低水位日益加剧。近年来, 了枯水年, 鄱阳湖流域降水减少, 长江上游来水偏少, 以及人 类活动引起江河湖底床下切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最大淡水 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鄱阳湖水文分局监测显示, !""4 年 鄱阳湖水位控制站星子站水位为 4$ /# 米, #" 月 #! 日 ## 时, 比 !""/ 年同期低 0$ /2 米, 比历年同期平均水位低了 1 米。 长 期低水位的反复影响,导致湿地面积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 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行。湿地干燥、 板结, 河汊和草 洲中的洼地干枯、 硬化, 威胁湿地动植物的生存。长期低水位 的反复影响,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很多农田因湖 水位低无水可取,部分农村水井干涸,沿湖近百万人口饮水 困难; 航道干枯, 通航不畅, 严重影响水上航运。 鄱阳湖受上游工业污水 !$ 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 排量加大、河道采砂屡禁不止、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以及 农药化肥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水质逐年下降。!" 世纪 4" 年 代, 湖区 ! 、 类水占 /"3 以上。而进入 !""" 年后, 水质呈下 " 降趋势。!"". 年江西省废污水排放量达 !1$ /" 亿吨, 近年来 废污水排放量更是以每年 # 亿吨的速度递增。根据水质调查 报告, 鄱阳湖水质呈现有机营养类污染, 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总氮、 高锰酸盐指数、 生化需氧量, 占总负荷的 ./$ #-3 , 其他 污染物占 !#$ /23 。由于总磷、 总氮的过量积聚, 水体营养化

鄱阳湖工作方案

鄱阳湖工作方案

鄱阳湖工作方案背景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中部。

目前,鄱阳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破坏,因此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提高湖泊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目标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提高湖泊水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定以下工作方案: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管理,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和稳定供给。

制定科学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确保地下水、湖泊和江河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及时的应急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2.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鄱阳湖流域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必须加强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供应和管理水平。

完善鄱阳湖周边排水系统,避免污水对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加强水电站等水利设施的改造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推广生态种植增加湖泊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加强植物修复技术,推广生态种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湖泊周边建设湿地公园和绿化带,推广生态旅游模式,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4. 促进科技创新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湖泊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水资源管理,提高湖泊水质和管理水平。

实施方式以上工作需要加强政策咨询和宣传工作,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相关领域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

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从财政资金和社会投资方面提供支持。

结论建立鄱阳湖流域保护长效机制,以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实现居民生态幸福、湖泊水质改善、经济转型升级的联动发展。

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合力,才能实现共赢。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发布:鄱阳湖研究中心2011-5-21【内容提要: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目前长江中下游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对于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水域生态平衡、维护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虽然目前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尚好,但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作用下,鄱阳湖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发生变化,存在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体污染等问题。

在资源利用中,过渡捕捞、滥捕乱猎、土地利用扩张等掠夺式经营,导致渔业资源退化、生物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湖泊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公共卫生健康和生态安全不容忽视。

为此,江西省生态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鄱阳湖生态现状生态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强鄱阳湖生态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呈报领导及相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生态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鄱阳湖的生态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进行了专题调研。

专家们认为,目前鄱阳湖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鄱阳湖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1、水文情势变化明显,水质呈显著下降趋势(1)枯水情势严峻。

2003年以来,鄱阳湖连续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且水位持续下降,枯水期不断延长,比正常年份提前约40天,水资源管理面临挑战。

2011年3月鄱阳湖星子站水位8.65米,突破2008年的同期最低水位。

水位明显偏低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2)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1999-2009年江西省环境状况公报》等资料,鄱阳湖水系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以I、Ⅱ类为主,平均占85%,90年代占70%,2003年以后只占50%。

目前水体平均程度属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且枯水期比丰水期更为严重。

鄱阳湖水资源安全形势及对策

鄱阳湖水资源安全形势及对策

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水资源保护法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是实现鄱阳湖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为保障鄱阳湖水资源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研究方向:加强鄱阳湖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
政策建议:政府应加大对鄱阳湖水资源保护的投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水资源利用:农业灌溉、水力发电、航运等多元化利用
农业灌溉:鄱阳湖周边地区农业发达,灌溉用水量大
工业用水:沿湖工业发展迅速,工业用水需求量大
居民生活用水: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
生态环境用水: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鄱阳湖水资源安全形势分析
05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完善水资源价格机制:建立科学的水资源价格机制,使水资源价格反映其价值,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06
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宣传,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
生活污水排放:城市人口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
船舶污染:船舶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油污、垃圾等对水体造成污染
水资源监测与预警体系不健全:目前鄱阳湖地区的水资源监测与预警体系尚不健全,无法及时有效地监测和预警水资源安全问题。
缺乏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目前鄱阳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水资源管理法规不完善:目前鄱阳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导致水资源管理存在诸多漏洞。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不足:目前鄱阳湖地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尚不足,导致水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1)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现状分析

(1)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现状分析

(三) 候鸟减少问题

受鄱阳湖罕见低水位 影响,湿地面积缩小, 生物链在改变,生物 及越冬候鸟的数量也 在减少,2006年底至 2007年初,越冬候鸟 为46万羽,比上年同 期减少27万羽。
(四) 血吸虫问题
鄱阳湖还属于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血吸虫病仍然严重威胁着湖区群众 的生产生活,制约环鄱阳湖地区居民生存和发展,制约了沿湖地区经济。
• • • • •
• • • •
(二) 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潜力
• 1、广域开发条件优越。环鄱阳湖区位于国家主要开发轴长江开发轴和京九 开发轴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铜九铁路、昌九、九景高速公 路和计划中的九景衢铁路纵横交错。对外通达能力跨上新的层次,区外交通 发达。 2、水资源和鱼类资源丰富。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水 资源和水生物环境,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3、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作用,形成了土质肥沃的鄱阳 湖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农产品量多质优,是我国重要 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生态绿色食品具有明显的优势,粮、棉、油、 猪产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许多省优、部优免检产品,注册了一系列 著名品牌或商标。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4、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上,鄱阳湖是从中原进入江西的要道,对长江流域 的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和影响,发生在湖区的重大事件、事故传说、 名人轶事、民俗风情、湖光山色和候鸟栖息群,都具有宝贵的旅游开发价值。 5、发展水上物流业潜力巨大。鄱阳湖水资源丰富,通江达海,如鄱阳湖生 态水利枢纽工程能实现,将再现鄱阳湖水上运输繁荣。




三、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重点及其布局
省政府已确定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范围: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强化三带,构进四区,构筑高层次的生态经济 圈。对应省提出的“三带”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从国土开发空间布局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分为内核区域,中核区域和外环 区域。内核区域为湖内部水域、湿地,中核区域为沿湖乡镇,外环区域为县城及市(区)等。 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以生态为切入点,保护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以科 学发展为目标,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相应产业功能定位可为:内核区域以湿地保护、水产业、物流业及观光和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中核区域以现代农业、生态林 业、生态休闲旅游业为主导,外环区域以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生产力布局:科学测定环境容量及自然净化承载能力,根据不同区位的环境容量限额,制定相应的工业发展类型和规模。根 据环鄱阳湖地区及流域特点,耗水量大的化工类产业布局拟建在下游地区的湖口及彭泽县;鼓励企业入园,便于园区建污水处理 设施集中处理。 产业发展重点:立足于环湖地区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工业、现代物流业和特色生态农业,现代教育产业和历史文化及 自然风光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 (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新型产业集聚区 工业发展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优化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 业。充分利用鄱阳湖区风力资源,湖区有10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风力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发展造船业。 坚持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大力提高工业在本区经济中的比重,培养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以工业的发展带动经 济的稳步发展。不断完善环湖地区投资环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实施支柱产业基地化战略,全面提供工业竞争力。实施中 小企业集群化战略,发展特色产业园,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商贸会展业、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业、 金融保险、楼宇经济及服务外包业等现代服务业。 (二) 加强宣传,联合做强旅游业 组织精品旅游路线,高规格、高起点建设名山名水名湖名城名村的品牌旅游区。加快湖区旅游景区建设,开发风力发电场、 江南独特沙山沙漠风光和水上游乐等新型景区,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建立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力争在九 景衢铁路都昌段取名为鄱阳湖站,开设鄱阳湖论坛,加大鄱阳湖宣传力度,同时,争取鄱阳湖博物馆项目落户九江湖区县并启动 建设。 (三) 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核心,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 加快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挥鄱阳湖大型商品粮基地的作用,加快渔业发展。按照全面提升渔业的 综合生产能力和渔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的要求,配套建设水产品加工体系。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调整林业经营结构,保护生态公 益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畜牧业发展。充分发挥草山坡草洲潜力,发展草食家禽养殖。配套建设 加工基地,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根据保护生态的要求,大力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用药,减少农业及渔业面源污染。大力实 施沙山治理和水土保护工程,植树造林,兴建生态公益林。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为例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为例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为例刘 岳 贺丽华(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01)摘 要 作为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具备极强的环境净化能力,可以有效调整生态结构和调节气候环境。

江西省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长期的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湿地造成了一系列污染,导致鄱阳湖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

对此,加强鄱阳湖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实时监测鄱阳湖湿地发展动态,而且可以为合理规划湿地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保护鄱阳湖湿地。

对此,以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为例,构建鄱阳湖湿地V-IBI指标体系,评价其生态健康状况。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湿地是水陆交错而成的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湿地具备极强的蓄水功能,不仅能在干旱的状态下起到蓄水储水的作用,而且在洪涝灾害时可以缓解干旱,对丰富水资源给予了很大的保障,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过多,湿地资源过度开发现象频发,对湿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做好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势在必行。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重要过水性、吞吐性和季节性淡水湖泊。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

鄱阳湖全年降水量1 350~1 900 mm,湿地面积达 3 886 km2,可以说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其湿地生态健康对维持鄱阳湖周边流域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1.2 数据采集 鄱阳湖周边城市化进程较快,农业生产也较为发达,由于近年来出现湖底采砂活动、过度捕捞等现象,鄱阳湖湿地退化越来越严重。

以往鄱阳湖生态健康评价多以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数据作为支撑,尚未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此,以鄱阳湖为对象,以植被为指示生物,构建鄱阳湖湿地V-IBI指标体系,评价其生态健康状况[2]。

鄱阳湖工作方案

鄱阳湖工作方案

鄱阳湖工作方案前言鄱阳湖,位于江西、湖南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鄱阳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各类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因此,提出工作方案,保护和恢复鄱阳湖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的本工作方案旨在通过各种措施,恢复鄱阳湖水质,减轻污染物负荷,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鄱阳湖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工作内容1.加强鄱阳湖污染源监管(a)完善监管体制,落实责任,保证监管有效性。

(b)减少污染物排放,限制污染物总量,推行减量化、资源化、环保型生产方式。

(c)实施环境风险评估,加大对高风险区域的监管力度。

(d)建立污染申报和应急预案制度,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2.落实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a)加强流域治理工作,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避免过度开采水资源。

(b)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采取经济补偿措施,鼓励生态农业和发展生态旅游业。

3.推进湖泊生态修复工程(a)制定湖泊生态修复规划,拟定修复方案。

(b)对湖泊进行浅层加氧和生态化养殖等作业。

(c)透明化污水、建设湿地过滤区,促进水资源回收。

4.宣传和教育(a)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b)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科普基地,提高大众生态知识水平。

预期目标通过我们的工作方案,我们的目标是:1.鄱阳湖水体各项污染指标不断优良,水质稳定健康。

2.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修复率快速增长。

3.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为鄱阳湖流域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4.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增加社会环保意识。

结论众所周知,鄱阳湖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的工作方案将坚定地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为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持久发展作出努力!。

试论江西省鄱阳湖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试论江西省鄱阳湖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试论江西省鄱阳湖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江西省鄱阳湖景区是一个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其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本文从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鄱阳湖景区内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拥有众多的湿地景观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但是,当前存在以下问题:1.生态破坏严重。

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湖泊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些都是不可逆转的。

2.乱建乱开严重。

由于经济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在景区内经营旅游业务,甚至违规建设旅游设施,损害了景区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

3.旅游市场萎缩。

由于旅游客流量在减少,景区经济收入下降,这对景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加强生态保护。

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区域内的水质、植被、动物等生态系统的保护,特别是对于湿地的保护力度要加强。

2.规范景区建设。

加强景区规划和管理,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合理分配和利用景区资源。

同时,要督促和打击那些乱建乱开的不法经营者,确保景区不被破坏。

3.创新旅游模式。

针对旅游市场萎缩的问题,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并开展一些特色的旅游活动,例如湖岸骑行、湿地探险、湖景邮轮等活动,激发游客的兴趣爱好,扩大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4.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鄱阳湖景区的宣传力度,展示区域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这有助于增加游客到访量和提高景区知名度。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护鄱阳湖景区生态环境,促进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鄱阳湖流域环境污染现状以及修复技术1.鄱阳湖流域概况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

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部、长江南岸。

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其余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饶市境内,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

汇集赣江、修水、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

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域面积为16.22万平方公里,其中江西境内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占我省国土面积的94.1%。

鄱阳湖水系的年径流总量为1460亿m3,占长江流域的14.5%,占全国的5.1%。

入湖水量中,赣江比重第一,占55.0%;信江第二,占14.4%;抚河第三,占12.1%;饶河、修水分别占9.3%、9.2%。

鄱阳湖区是鄱阳湖流域主要的平原区,有大片的低丘岗地和广阔的冲积平原和河流三角洲,著名的赣抚平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河流三角洲,面积达4000k㎡以上。

其中绝大部分是耕地,是中国的中国重要的产粮基地。

不仅如此平原岗地间河网密布,加上鄱阳湖水域,形成了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区域,鄱阳湖湿地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也是世界重要的湿地之一。

鄱阳湖区2003年人口1112.51万人,人口密度为412.8人/k㎡,是鄱阳湖流域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是流域平均密度255人/k㎡的1.62倍。

所以说鄱阳湖的环境状况不仅关联湖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对长江中下游的生态都有较大的影响。

2.鄱阳湖流域污染现状由上可知,鄱阳湖主要集中了赣江、抚河、修水、信江、饶河五大河流的河水,河水的水质也决定了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状况,就以赣江为例,赣江作为鄱阳湖的最大注入河流,同时也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东源贡水是出自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的赣源岽,在赣州章贡区汇合称赣江。

曲折北流,经吉安市万安县、泰和县、吉安县、吉州区、青原区、吉水县、峡江县、新干县、宜春市、樟树市、清江县、丰城市到南昌市新建县、南昌县、九江市永修县分四支注入鄱阳湖全长766公里,流域面积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2/3。

所流经之处多为江西省重要城市,经济相对发达且人口稠密,所以赣江河水极易受到污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赣江水污染呈加剧趋势,城区河段污染严重。

赣江的污染状况可以用“两头重,中间轻”来概括,上游赣州、下游南昌较为严重,而吉安、宜春段则较为良好。

对于江西整体来说,江西属于农业大省,而鄱阳湖流域和赣江流域又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农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更是不断的增加,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农民老百姓只好不断的施用各类化肥,以及喷洒大量的农药,来保证产量。

然而农田灌溉与河流湖泊的水系实则一体的。

由于没有任何管控措施,这样大量残存下来的化肥和农药就进入的河流和湖泊中,这是鄱阳湖流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不仅如此,随着城镇化的增加,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而对于江西来说,几个重要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仅在赣江沿岸就盘踞着省会特大城市南昌;吉安,宜春,赣州等,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增加,这样赣江的水量急剧的减少,并且同时又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还没来得及提升的情况下,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赣江,这个也是赣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上面提到江西还属于农业大省,其工业还欠发达。

许多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普遍的特点是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较高。

而且许多私人企业为了谋取利益,不惜违法偷排污水,省去污水处理的最后阶段,并且这些小型企业实难查处,虽规模很小,但数量却多,实乃大患也。

其产生的污水对河流湖泊的污染也是不言而喻的。

除污染物的排放以外,我还注意到我们还在不断的破坏一些对环境的自我修复有益的东西,例如:赣江上游的滥砍滥伐,导致水土不稳定,水土流失极为严重,赣江水处于长期浑浊状态。

下游南昌段则疯狂的采砂,导致河床及其不稳定,河水渗入地下,流量减少,河床干涸。

等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做法更会加剧整个鄱阳湖流域的环境的破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采取的措施(修复技术)(1).农业废水治理农业废水是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过程排出的废水。

废水主要分为农田排水,饲养场排水,农产品加工废水等。

农业废水水量大,影响面广,据美国1977年统计,它比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因污染而引起水体的BOD增多要大5~6倍,影响水域面积占水域总面积的68%。

农业废水一般的主要处理方法为微电解法,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

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Fe2+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成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

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

该方法对色度、COD去除率高,反应速率快,工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少、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

并且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该方法还可以达到化学沉淀除磷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还原除重金属。

(2).生活污水治理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

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

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一般有:曝气生物滤池:就是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填料,通过人为供氧,使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

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

强化生物除磷:化学强化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以除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各种形态的磷为主,此污水处理工艺将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一体化,通过厌氧消化生物系统中活性污泥产生挥发性有机酸,作为聚磷菌生长的基质或称之为营养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选择性增殖,并将其回流到生物系统中,使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工作在高效除磷状态;同时污泥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磷释放,通过化学除磷消除。

旋转接触氧化: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是在生物转盘技术基础上,结合生物接触氧化技术优势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处理技术。

SPR除磷工艺:其主要运用范围为2000~10000吨/日以下的小城镇污水处理。

流程如下:(3)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 )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一般的处理原则为:1.优先选用无毒生产工艺代替或改革落后生产工艺,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杜绝或减少有毒害废水的产生。

2、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产生有毒中间产物和产品过程中,应严格操作、监督,消除滴漏,减少流失,尽可能采用合理流程和设备。

3、含有剧毒物质废水,如含有一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高浓度酚、氰废水应与其它废水分流,以便处理和回收有用物质。

4、流量较大而污染较轻的废水,应经适当处理循环使用,不宜排入下水道,以免增加城市下水道和城市污水处理负荷。

5、类似城市污水的有机废水,如食品加工废水、制糖废水、造纸废水,可排入城市污水系统进行处理。

6、一些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毒废水,如酚、氰废水,应先经处理后,按允许排放标准排入城市下水道,再进一步生化处理。

7、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废水,应单独处理,不应排入城市下水道。

工业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是把废水和污染物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利用或实行闭路循环。

个人意见:其实凭借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西方先进的治理经验,我相信我们完全有能力治理好我们的鄱阳湖流域,只是正处于发展阶段,并且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极其的不均衡,我们不能说要发展就必须要污染环境,这是片面之词。

环境的问题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家企业两家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作为,我想即使我们有再先进的治理手段,再方便的治理办法,也无法从根本治理好环境。

根据各方面资料我个人总结,对于这些污染治理又如下难处:1.人口的增加导致污水的大量的增加2.发展的加快,急需资金3.用于处理环境的资金,来源十分的困难4.政府法律不完善,执法人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以上四点我认为可以完全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要引起整体人民的“重视”,对于鄱阳湖流域相对中国其他地方来说,整体环境还算良好,但良好不要代表没有问题,千万不要等到一发不可收拾之际,我们再来重视。

恐怕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我们,那时候就算治理好了,我认为其状况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

最后愿我们的鄱阳湖永远如明镜一般,滋润着我江西人民健康快乐在这片土地繁育生息。

裘文杰环境工程1220801201220080117题目:鄱阳湖流域环境污染现状以及修复技术专业:环境工程班级:1220801姓名:裘文杰学号:201220080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