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部划分-行政级别-九品制

合集下载

古今行政级别对照表

古今行政级别对照表
古代品级与现代行政级别对照
一品正国级
政治局常委
从一品副国级
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二品副国级
不是政治局委员的国务委员、军委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从二品正部级
国家部委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四套班子正职、
中纪委副书记、
正大军区职
三品正部级
副大军区职
从三品副部级
国家部委副职、
县、县级市、旗、地级市辖区四套班子副职、纪委书记,
副团职
【非领导职务:副调研员】
八品正科级
科长,
县、县级市、旗、地级市辖区的局的正职、乡镇(街道)正职
【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
从八品副科级
副科长,
县、县级市、旗、地级市辖区的局的副职、乡镇(街道)副职
【非领导职务:副主任科员】
九品正股级
县、县级市、旗、地级市辖区的局内设机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下设正处职、
副省级市的局的下设正处职、
副省级市辖区的局、镇、街道正职,
县、县级市、旗、地级市辖区四套班子正职,
副旅职、
正团职
【非领导职务:调研员】
从七品副处级
国家部委及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内设司下设副处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下设副处职、
副省级市的局的下设副处职、
副省级市辖区的局、镇、街道副职,
正师职
五品副厅级
国家部委内设机构副司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厅职、
地级市(地区、州、盟)四套班子副职、
地级市(地区、州、盟)纪委书记、
副省级市局级正职及市辖区四套班子正职、
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内设机构正司职、

古今官职品级对照查看

古今官职品级对照查看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
这里把各品穿戴 的顶戴,蟒袍,补服列表如下:
顶戴 蟒袍 补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麒麟) 仙鹤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狮子) 锦鸡
三品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豹子)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虎)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熊) 白鹇
六品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彪) 鸬鹚
七品 素金顶 五蟒四爪 (犀牛) 紫鸳鸯
八品 起花金顶 五蟒四爪 (犀牛) 鹌鹑
九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海马) 练雀
未入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獬豸) 黄鹂
(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饰图案为獬豸)
从二品:政协主席、 省委副书记、
正三品:省委常委、中共中央副部长

中国官员级别

中国官员级别

中国官员级别行政级别从上到下分为:国家级正职: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如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等。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等。

厅局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古代九品十八级制度详解

古代九品十八级制度详解

古代九品十八级制度详解
古代九品十八级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员等级制度的一种,它是根据人们的身份、地位和资历来区分官员职位和等级的体制。

九品:古代把官员分为数个等级,最高的是一品官员,最低的是九品官员。

九品分别是:正品、从一品、从二品、从三品、从四品、从五品、从六品、从七品、从八品。

十八级:每一个九品官员等级又可再细分为两个级别,通常称为上下两级,这样九品就可以细分为十八级。

上下两级通常被称为“品级”,上级为“正品”,下级为“副品”。

具体的九品十八级如下:
一品正品、一品副品;
二品正品、二品副品;
三品正品、三品副品;
四品正品、四品副品;
五品正品、五品副品;
六品正品、六品副品;
七品正品、七品副品;
八品正品、八品副品;
九品正品、九品副品。

官员的晋升是按照这个制度来进行的,官员在任职期间或者根据个人的能力和表现还可以有逐级晋升的机会。

此外,九品十八级制度也不仅仅适用于官员,还适用于其他社会阶层和职业(如军队将领、文人学士等)的分级。

九品十八级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体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于维持官员等级秩序、管理和分配资源、控制权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权利和地位的差异。

古代的官阶等级制度

古代的官阶等级制度

古代的官阶等级制度
古代的官阶等级制度,即指古代中国官员的等级和职务体系。

它起源于秦朝,发展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在明清时期达到了较为完备和复杂的状态。

一般来说,古代的官阶等级制度可以分为九品官人制、三品官人制以及文武官员制。

1. 九品官人制:在这个制度下,官员被分为九个品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公、侯、伯、子、男、荫、客、庸、吏。

这九个品级又可细分为品、秩等不同的具体官职。

2. 三品官人制:唐代改革官制,将九品制改为三品制,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品为正一品,中品为从一品至正九品,下品为从九品至正二十七品。

这个制度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广泛推行。

3. 文武官员制:这是明清时期推行的官员制度,通过将官员分为文官和武官两个体系来规范官员的等级和职务。

文官制度按照九品制,武官制度则按照官阶进行划分。

同时,官员还有特殊的衔号和贵族头衔,如王、侯、伯、子等,这些是在官阶制度外的额外身份和尊贵地位。

官阶等级制度在古代中国的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规范了官员的等级和职务,还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对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统治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代官员等级划分

现代官员等级划分

现代官员等级划分:国家级、副国家级、省部级、副省部级、地厅级、副地厅级、县处级、副县处级、科级、副科级、股级、副股级、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ﻫ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ﻫ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ﻫ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与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得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得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得副职), ﻫ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省部级副职: ﻫ中共中央纪委常委, ﻫ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与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与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ﻫ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得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 ﻫ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得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得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ﻫ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与事业单位得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得直属机关与事业单位得正职, ﻫ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得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得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得副职与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 ﻫ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ﻫ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与事业单位得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得直属机关与事业单位得副职,副厅级正职。

24级干部级别排序(完整版)

24级干部级别排序(完整版)

24级干部级别排序(完整版)
24级干部级别排序
1)行政1--3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大元帅(国家级正职)。

2)行政4级是十大将,国家副职。

3)行政5--7级涵盖大军区,部,省,兵团,司级的正副职,对应上将,中将军衔。

4)行政8--10级为少将正,副军级,正厅,正地级。

5)行政11--13级为正,副师级,副厅,副地,正处,正县级,对应军衔为大校,上校。

6)行政14--16级为正,副团级,副处,副县级,对应军衔中校,少校。

7)行政17,18级为正,副营级,正科级,对应大尉军衔。

8)行政19,20级为正,副连级,副科级,对应上尉军衔。

9)行政21--24级为正,副排级,科员,办事员,对应中尉,少尉,准尉军衔。

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当时正部长级为行政4级,与大军区正职平级。

正省级是行政5级,与正兵团级平级。

正军级定为行政7级。

中国官员行政级别

中国官员行政级别

中国官员⾏政级别中国官员⾏政级别中国⾏政级别采⽤⾏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

中央部委的等级即平常⼤家所说的“国、部(省)、司、处、科”五级。

⽬前分为11级。

1⾄5级,即正厅级及以上⼲部为国家⾼级⼲部。

1、国家级正职(⼀级⼲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所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除总书记外,其他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宰相,殿阁⼤学⼠,为正⼀品。

2、副国级(国家级副职,⼆级⼲部):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民法院院长,最⾼⼈民检察院检察长。

约略相当于正⼆品。

3、省部级正职(三级⼲部):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省⼈⼤⼀把⼿,特别⾏政区⾏政长官,以及国家各部部长,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部队正军职⼲部。

省部级正职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品。

4、省部级副职(四级⼲部):省⾥副职,包括副省级城市四⼤家⼀把⼿,部属⾼校正职,如武汉⼤学校长、华中科技⼤学校长都是副省级⼲部。

副省级⼲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5、厅局(地)正职(五级⼲部):各省厅长、国家部委司长、各地市州⼀把⼿、副省级城市的副职、副省级城市各局局长、⾮领导职务的巡视员,部队正师职⼲部。

副省级城市副职是厅局(地)级,但各单位⼀把⼿、各区⼀把⼿也列为厅局级。

如:武汉市副市长、襄阳市长、武汉市财政局局长、汉阳区区长、长江⽇报社社长等为正厅(局)⼲部。

正厅级⼲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

6、厅局(地)副职(六级⼲部):副司长、副厅长、副局长,助理巡视员。

副厅级⼲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

7、县处级正职(七级⼲部):处长、县长、县委书记,调研员。

副省级城市的街道办事处⼀把⼿、部队正团职⼲部。

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等级制度是基于封建主义的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建立起来的,深刻影响着古代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和个人身份地位的确定。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包括官员阶层、士人阶层、农民阶层和奴隶阶层。

一、官员阶层官员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的阶层,由皇帝任命的官员组成。

这些官员分为九品官和十八品官,品级高低决定了在政府机构中的权力和地位。

九品官中的一品官最尊贵,而九品之下又分为正、副二字官。

十八品官包括从一品到八品,再下是领兵将军、都尉、校尉等。

官员的等级不仅取决于其自身品德能力,还与其家族和背景有关。

官员阶层享有许多特权和优点,如豪华住所、丰厚俸禄和与皇帝和贵族保持密切关系的机会。

二、士人阶层士人阶层是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他们主要依靠读书、考试和政治关系来获取地位和声望。

士人阶层分为进士和举人两个层次。

进士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最高荣誉和地位,进士及第后可以成为朝廷官员,享有丰厚的俸禄和荣誉。

举人是通过乡试考试获得的称号,他们可能在地方官府中担任一些职位,但地位相对较低。

士人阶层注重文化修养和道德行为,被社会广泛尊重和仰慕。

三、农民阶层农民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体,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这个阶层。

农民按照地位和财富的差异可以分为富农和贫农两个层次。

富农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一定的财富,相对贫农来说物质生活更加优越。

贫农则过着辛苦的生活,靠耕种土地和务农为生。

在社会等级制度中,农民阶层地位相对较低,他们不享有与官员和士人阶层相同的特权和地位。

四、奴隶阶层奴隶阶层是古代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部分,他们是社会最贫困和最无权利的群体。

奴隶通常是通过战争、犯罪或贫困等原因成为奴隶,被贵族和富有人家所拥有。

奴隶没有自由,需要执行主人的命令,进行劳动和服务。

奴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是财产,可以被买卖、赠送或继承。

奴隶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废除。

中国官员的等级及晋升规定

中国官员的等级及晋升规定

中国官员的等级及晋升规定中国官员的分级:一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委员长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主席二级:政治局成员书记处成员副委员长副总理国务委员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三级:部长部党组书记省委书记省长省人大主任省政协主席四级:副部级副省级五级:司长厅长地级市长巡视员六级:副厅级副市级助理巡视员七级:处长市局长县长调研员八级:副处级副县级助理调研员九级:科长市处长县局长乡镇长主任科员十级:副科长股长乡镇助理副主任科员十一级:科员县以下公务员十二级:办事员中国公务员晋升规定:(详见中组发〔2008〕7号关于印发《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的通知)第十七条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

第十八条公务员晋升职务,在规定任职资格年限内的年度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第十九条晋升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章程规定的资格。

晋升乡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符合下列资格条件:(一)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二)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副乡科级职务两年以上;(三)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三年以上;(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五)其他应当具备的资格。

第二十条晋升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须具备下列任职年限条件:(一)晋升巡视员职务,应当任厅局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巡视员五年以上;(二)晋升副巡视员职务,应当任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或者调研员五年以上;(三)晋升调研员职务,应当任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四年以上;(四)晋升副调研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或者主任科员四年以上;(五)晋升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主任科员三年以上;(六)晋升副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科员三年以上;(七)晋升科员职务,应当任办事员三年以上。

九品的划分标准

九品的划分标准

九品的划分标准
九品的划分标准(又称九品中正制)来源于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和晋升制度。

它按照九个等级,将官员分为不同的品级,以便对其进
行选拔和升迁。

以下是九品中正制的划分标准:
1. 一品:最高品级,通常是皇帝亲信的文官,如内阁大学士、尚书、
都官尚书等。

2. 二品:通常是国家重要职位的高级官员,如左右丞相、卿大夫、御
史大夫等。

3. 三品:通常是国家中层职位的官员,如尚书郎、御史中丞、刺史等。

4. 四品:通常是地方官员或部门官员,如知府、州县丞、知县等。

5. 五品:通常是地方官员的低级职位或中央官员的初级职位,如同知、县丞、主簿等。

6. 六品:通常是地方官员的驻地长官职位或中央官员的初级职位,如
推官、典史、主事等。

7. 七品:通常是地方官员的初级职位或中央官员的低级职位,如学官、主簿、爵亲王、世子等。

8. 八品:通常是地方官员的初级职位或中央官员的低级职位,如丞、
员外郎、正史、从九品官员等。

9. 九品:最低品级,通常是地方官员或中央官员的初级职位,如司簿、从九品小官员等。

这些品级的划分标准基于官员的职位、权力和责任等因素。

它不
仅用于选拔和辨别官员的能力和资历,还用于定义官员的礼仪和排场。

在九品中正制下,官员都必须按照自己的品级参加不同的官仪和宴会,并穿着规定的官服。

辨别官员品级的方法包括佩戴官印、着装和官帽
的款式等。

九品中正制在中国古代持续存在了千余年,是中国官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官员的分类和管理思想。

正一品到从九品的对应职位

正一品到从九品的对应职位

正一品到从九品的对应职位一、正一品:尚书令尚书令是古代官职中最高品级的一位官员,位居最高。

主要负责管理尚书省的工作,监督和协助天子处理政务。

尚书令需要具备高超的才能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以应对重大决策和管理事务。

二、从一品:大学士大学士是咸丰年间设立的官职,与尚书同为最高品级的官员。

大学士主要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朝政,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

他们承担重要的国家任务,需要具备政治眼光和卓越的智慧。

三、从二品: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属于从二品官职,负责皇帝身边的侍奉和助理工作。

他们参与重要的礼仪和祭祀仪式,同时也是皇帝的亲信之一。

光禄大夫需要具备丰富的礼仪知识和出色的执行力。

四、从三品: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担任皇帝私人秘书工作的官员,属于从三品官职。

他们协助主管中书省的官员处理文书、起草文件和上奏表疏等工作。

中书舍人需要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五、从四品:中丞中丞是担任中央政府和朝廷官员之间沟通的重要角色。

他们负责协助主管官员处理文书事务,并监督下属官员的工作。

中丞需要具备优秀的协调能力和领导才能。

六、从五品:员外郎员外郎是担任官府机构内具体事务的执行者,属于从五品官职。

他们负责办理各类文件、处理政务和监督人员工作。

员外郎需要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七、从六品:郎中郎中是担任地方官府的重要职务,属于从六品官职。

他们主要负责地方行政和司法工作,处理案件和判决。

郎中需要具备法律知识和公正的判断力。

八、从七品:主簿主簿是地方政府机关的一员,属于从七品官职。

他们负责管理文件档案和协助官员处理行政事务。

主簿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政务经验。

九、从八品:主事主事是地方官署中的官员,属于从八品官职。

他们负责处理具体的政务和协助上级官员管理工作。

主事需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以上是正一品到从九品对应的官职及其主要职责。

每个官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需要官员们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干部公务员等级和军衔制度等级划分

中国干部公务员等级和军衔制度等级划分

中国干部公务员等级和军衔制度等级划分列兵(一折杠)上等兵(二折杠)一级士官(一细折杠加一颗符号)二级士官(一粗折杠加一颗符号)三级士官(一细一粗折杠加一颗符号)四级士官(二粗折杠加一颗符号)五级士官(一细二粗折杠加一颗符号)六级士官(三粗折杠加一颗符号)少尉(一杠一星)中尉(一杠二星)上尉(一杠三星)少校(两杠一星)中校(两杠二星)上校(两杠三星)大校(两杠四星)少将(麦穗加一个星)中将(麦穗加两个星)上将(麦穗加三个星)。

职务对应排级(少尉到中尉)连级(中尉到上尉)营级(上尉到中校)团级(少校到上校)师级(上校到大校)军级(少将)大军区级(少将到上将)军衔只是一种级别,它与职务是有区别的,就是军衔升了,职务不一定升,职务升了,军衔一定跟着升。

军衔和职务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很多特殊情况大概是这样(职务还有正付之分)少尉、中尉--排长中尉、上尉--连长上尉、少校--营长军衔从小到大分为:少尉(一杠一星),中尉(一杠两星),上尉(一杠三星),少校(两杠一星),中校(两杠两星),上校(两杠三星),大校(两杠四星),少将(一颗金星),中将(两颗金星),上将(三颗金星)。

特殊军衔:文职干部军衔是将领花放置在肩牌上(军种不同,领花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军衔越高,级别越高,由大到小分为:副连<正连<付营<正营<副团<正团<副师<正师<副军<正军。

随着级别的增高,权利也就越大。

但是文职干部的级别师随着自己的技术升高的,他们的权利不变,军衔补变,但是待遇会递增。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正大军区职包括总参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政委,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及武警司令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大校;正师职:大校、少将;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

古代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

古代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

古代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视社会等级制度的社会。

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地位和身份。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古代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官员的等级制度、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以及儒家思想对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

一、官员的等级制度在古代中国,官员的等级制度被视为最为重要的社会等级体系。

根据地位和职权的不同,官员被分为九品中正制。

这个制度是由唐代开始形成,并且在后世的中国历代都有所沿袭。

九品中正制按照官员的等级分为九个等级,分别为「正、从、正、从、正、从、正、从、正」。

官员可以通过考试、选拔和升迁来提升自己的等级,从而获得更高的地位和特权。

二、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除了官员的等级制度外,古代中国社会还存在着士农工商四大阶级。

士作为最高阶层,他们是文化和学识的代表。

士阶层享有许多特权,包括参与政治、门第制度、参加科举考试等。

农民作为社会的主要生产力,虽然地位较低,但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农业生产的重要角色。

工人和商人作为手工业者和市场交易者,虽然在等级制度中处于较低的位置,但他们承担着社会物质生产和贸易活动的重任。

三、儒家思想对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中,儒家思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和社会等级的重要性,并提倡各个阶级之间的和谐共处。

儒家的「仁政」理念,要求统治者以仁心来治理国家,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儒家思想的普及和影响,加强了社会等级制度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结古代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以官员的等级制度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等级体系。

除了官员等级制度外,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也在整个制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儒家思想的普及和影响,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等级制度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

这个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古代中国社会的运行规范,并对未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官员等级

中国古代官员等级

中国古代官员等级中国古代官员等级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

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

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

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

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

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令、各府学教授。

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

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

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这里的太师、太傅、太保……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所赠。

九品官制体系

九品官制体系

九品官制体系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九品官制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

它是根据官员的等级和资历来进行分类和管理的。

九品官制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数千年,对于官员的选拔、管理和升迁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九品官制体系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作用和影响。

在九品官制体系中,官员根据其资历和表现被分为九个等级,从一品到九品。

一品是最高等级,代表着最高统治者的亲信和重要官员,而九品则是最低等级,多为初出茅庐的年轻官员或低级职员。

九品官制体系早在汉代就开始出现,但最为完善和广泛使用的时期是唐代和宋代。

在唐代,九品官制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唐朝设立了门下省、尚书省和中书省等机构,负责官员的选拔、考核和升迁。

在九品官制体系下,官员的晋升和升迁主要依靠科举考试和官位任命。

科举制度是唐代推行的一项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它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他们提供晋升和升迁的机会。

同时,官员的升迁还受到朝廷的任命和考核,只有政绩突出、品德良好的官员才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的官阶。

在宋代,九品官制体系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宋代推行了科举制度,并将其制度化,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科举考试分为进士、明经、举人和乡试等多个等级,官员可以根据考试成绩和资历晋升到不同的官阶。

宋代还设立了御史台和监察院等机构,负责监督官员的表现和处理贪污等问题。

九品官制体系在宋代达到了巅峰,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九品官制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着官员的选拔和管理。

首先,九品官制体系为官员的晋升和升迁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途径。

官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任命和考核等方式晋升到更高的官阶,促进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其次,九品官制体系加强了官员的管理和监督。

官员根据其等级和资历被分为不同等级,以便朝廷更好地管理和监督他们的表现。

最后,九品官制体系促进了相关部门的稳定和秩序。

通过明确的官员等级和管理规则,相关部门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官员,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九品的划分标准

九品的划分标准

九品的划分标准1. 引言九品的划分标准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种对人们进行等级划分的制度。

这一制度起源于汉代,随后在唐代达到了巅峰,并在宋代逐渐衰落。

九品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结构和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研究九品的划分标准,探讨其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2. 九品制度的起源与发展2.1 汉代九品制度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九品制度首次出现的时期。

在汉朝,这一制度主要用于对官员进行等级划分,并决定他们在官场中的地位和待遇。

按照九品制度,官员被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个等级下又有三个子等级。

2.2 唐朝九品制度唐朝始终保持了汉末建立起来的官僚体系,并进一步发展了九品制度。

唐朝始终保持了三个大类别:上、中、下三类,并将每个大类别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子类别。

在唐朝,九品制度不仅仅用于官员的划分,还广泛应用于其他社会群体,如士人、商人、农民等。

2.3 宋朝九品制度的衰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宋朝时期九品制度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士人阶层的兴起使得原本严格等级划分的九品制度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一些新兴阶层,如工商业者和地方豪强等,并且他们在社会地位上有时超过了官僚阶层。

3. 九品划分标准3.1 官员类别在九品制度中,官员是最重要也是最常被应用于的群体。

根据官员所处地位和职责不同,他们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大类别。

上等官员拥有最高级别和最高待遇,在相关部门决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中等官员则是大多数官僚群体所处;下等官员则地位较低,职责相对较小。

3.2 士人类别士人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在社会中担任重要角色。

根据士人的学识和能力,他们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上等士人通常是拥有博学多才之名士,他们在文化和政治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中等士人则是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下等士人则学识相对较低。

3.3 商人类别商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商人的财富和地位,他们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古代官员从“一品”至“九品”都是担任什么官职这次全都告诉你

古代官员从“一品”至“九品”都是担任什么官职这次全都告诉你

古代官员从“⼀品”⾄“九品”都是担任什么官职这次全都告诉你我国古代的职官制度中,为了表⽰官员的地位与勋劳,除授予有实职的官衔外,往往还授予⼀系列荣誉性虚衔,⽽古⼈⼜特别重视这些虚衔,在署名时,常常把实职官衔和⼀系列荣誉性虚衔全部罗列于姓名之前,形成⼀⼤串,使⼈眼花缭乱。

古代官员的品级官阶的由来。

1、品:品是⽤以表⽰官员级别⾼低的标志,起源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官僚选择制度。

当时将⼠⼈按才能分别评定为9等,以备选⽤,称“九品”,后来将在职官员的尊卑也分9个等级,亦称九品。

北魏时期⼜进⾏了更细致的区分,把每品分为正与从,第四品以下的正与从⼜各分上与下,把最初的9个等级发展成30个等级。

其排列顺序为:正⼀品、从⼀品、正⼆品、从⼆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九品上、从九品下。

这种等级区分,隋唐以后各代仍被沿⽤,直⾄清末始废,只是各代略有差异。

唐、宋时期的武职,从第三品起分上、下级,形成武职32个等级。

隋代和清代只保留九品之中分正与从的办法,正与从不再分上下,且⽂职与武职相同,形成整齐划⼀的从正⼀品到从九品的18个品级。

⾦代较为特殊,把第三品到第五品的正与从各分为上、中、下三级,形成42个品级。

元、明两代与⾦代基本相似。

官员的品级与实任官职⼀般都相互对应。

以清代为例,内阁⼤学⼠为正⼀品,六部尚书或总督为从⼀品,各省巡抚为正⼆品,布政使为从⼆品,知府为从四品,直⾪州知州为正五品,知县为正七品,县丞为正⼋品,主簿为正九品,典史为从九品。

在封建社会⾥,只有九品之内的官员才称“官”,也称“流内”,九品以外的办事⼈员称“吏”,也称“流外”或“未⼊流”。

品级较⾼⽽任实职较低的官员称“⾏某某官”,品级较低⽽任实职较⾼的官员称“守某某官”。

2、阶阶是⼀种⽆实职实责,专门⽤作标明官员品级⾼低的荣誉称号。

在我国古代职官制度中,每⼀个品级都有⼀个相应的称号相匹配,统称“品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正职(一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二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三品)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四品)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五品)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六品)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县处级正职:(七品芝麻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省署高校院系处室领导,重点中学正职。

县处级副职:(八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正县级企业的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

市属中学正职。

乡科级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国有正科级企业的正职县属重点中学正职。

乡科级副职:(九品)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副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各乡镇党委,政府正副职,国有正科级企业的副职。

以上可以看出,跟清朝九品制一样。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厅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副处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总理、副总理及国务委员、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地厅级正职、地厅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直辖市的局长是正厅,副省级城市的局长是副厅,地级市的局长是正处,县级市的局长是正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详细方案一、调整北京直辖市(首都)——将天津市、廊坊市区、三河市、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并入北京市。

同时调整周边行政区:1、设立兴安省————由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大庆市、安达市、明水县、青冈县、海伦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扎鲁特旗、白城市合并组成。

省会齐齐哈尔市。

2、调小黑龙江省———以现辖区为主(不含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大庆市、安达市、明水县、青冈县、海伦市)。

省会哈尔滨市。

3、调小吉林省————以现辖区为主(不含白城市)。

省会长春市。

4、调整辽宁省————由沈阳市、铁岭市、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阜新市、鞍山市区、丹东市区、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黑山县。

北宁市、通辽市(不含扎鲁特旗)合并组成。

省会沈阳市。

5、设立辽东省————由大连市、盘锦市、营口市、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东港市合并组成。

省会大连市。

6、设立燕山省————由秦皇岛市、唐山市、承德市、朝阳市、葫芦岛市、锦州市区、凌海市、义县和赤峰市合并组成;省会是秦皇岛市。

7、调小河北省————由石家庄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霸州市、固安县、永清县、大城县、文安县、宁晋县、新河县合并组成;省会是石家庄市。

8、调小山东省————由济南市、淄博市、泰安市、莱芜市、德州市、滨州市(不含沾化县和无棣县)、聊城市、台前县、范县、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鄄城县、郓城县合并组成;省会是济南市。

9、设立胶东省————由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东营市、沾化县、无棣县合并组成。

省会是青岛市。

10、设立平原省———由邯郸市、邢台市(不含宁晋县和新河县)、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区、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合并组成;省会是邯郸市。

11、设立阴山省———由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市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杭锦旗、达拉特旗、张家口市、天镇县、阳高县合并组成;省会呼和浩特市。

12、调小山西省———以现辖区为主(不含天镇县、阳高县)。

省会太原市。

二、调整上海直辖市————将嵊泗并入上海。

同时调整周边行政区:1、设立沂淮省————由连云港市、宿迁市、临沂市、日照市、新沂市合并组成;省会是连云港市。

2、设立江北省————由南通市、泰州市、盐城市、淮安市、高邮市、宝应县、天长市合并组成;省会是海安县。

3、调小江苏省————由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区、仪征市、江都市、滁州市区、来安县、全椒县、和县、马鞍山市合并组成;省会是南京市4、调小浙江省————由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区、岱山县合并组成;省会是杭州市。

5、设立浙南省————由温州市、台州市、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合并组成;省会是温州市。

三、设立广州直辖市——将佛山市(不含高明区)、清远市区、清新县、英德市、佛冈县并入广州。

同时调整周边行政区:1、设立岭南省————由惠州市、深圳市、东莞市、汕尾市、河源市、梅州市、揭西县、新丰县和翁源县合并组成;省会是惠州市。

2、设立闽南省————由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不含德化县)、漳平市、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区、普宁市、揭东县、惠来县合并组成;省会是厦门市。

3、调小福建省————由福州市、莆田市、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不含宁化县和清流县)、德化县合并组成;省会是福州市。

4、设立五岭省————由赣州市、吉安市(不含新干县和峡江县)、广昌县、龙岩市(不含漳平市)、宁化县、清流县、郴州市、炎陵县、茶陵县、韶关市(不含新丰县和翁源县)合并组成;省会是赣州市。

5、调小广东省————由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阳江市、肇庆市、云浮市、高明区合并组成;省会是珠海市。

6、设立广南省————由湛江市、茂名市、玉林市、北海市、浦北县、岑溪市合并组成;省会是湛江市。

7、调小广西区————由南宁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区、灵山县、贵港市区、百色市(不含西林县和隆林各族自治县)、河池市、来宾市区、合山市、忻城县、崇左市、富宁县合并组成;省会是南宁市。

8、设立广北省————由桂林市、柳州市、贺州市、梧州市区、苍梧县、藤县、蒙山县、桂平市、平南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永州市、祁东县、连州市、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合并组成;省会是桂林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