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运动的描述(教师版)
《主题一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观点,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理解运动描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物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观点及干系,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运动状态的变化,建立合适的运动模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实验和实际应用。
2. 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学生稳固知识。
3. 准备黑板、粉笔、教材等基本教学工具。
4. 确定教学时间、地点等安排。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机械运动的观点和分类。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运动的描述,并强调物理学的特点——从现象中找出规律。
3. 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运动现象,鼓励学生描述自己所了解的运动,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1. 运动和位移的观点(1)介绍位移的观点及其与路程的区别;(2)介绍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并强调用符号x 表示;(3)介绍路程的观点及其与位移的区别;(4)举例说明在运动学中常用位移描述物体的运动。
2. 速度的观点及其计算公式(1)介绍速度的观点,及其与加速度的区别;(2)介绍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诠释公式的含义;(3)通过实例说明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缓的物理量。
3. 加速度的观点及其计算公式(1)介绍加速度的观点及其物理意义;(2)介绍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诠释公式的含义;(3)通过实例说明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缓的物理量。
4.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介绍匀速直线运动的观点及其特点;(2)介绍变速直线运动的观点及其特点;(3)通过实例说明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室练习设计一些教室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加深对速度、加速度、位移等观点的理解,同时检验学生对这些观点掌握的情况。
运动的描述教案
运动的描述教案运动的描述教案第一讲 1.1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知识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及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与运动的关系。
3,能正确分析和建立坐标系。
想一想:万米赛跑运动员可以看做一个点吗?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一个点吗?一、质点在研究某些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于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就转化为质点运动的描述。
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______、_______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质点的物理意义①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体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②质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反映,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
③建立质点概念时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简化。
④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由问题的性质所决定。
⑤尽管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点,但研究的质点得到的结论可应用于实际问题。
例1,( ) 下面那些可以看做质点?A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 B研究火车从重庆到北京的时间C 研究火车车轮上某点的运动情况D 研究地球公转E 研究地球自转例2,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B 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C 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理想模型D 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二、参考系运动的绝对性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这样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参考系。
2,对参考系的理解:①标准性:用来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运动的描述》教学课例1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板书、教学效果这几方面对本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地影响着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
在自然界里,一切物体的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机械运动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
初中物理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此外,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基于这些教材把“机械运动”安排在第一章来学习,这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初中物理乃至所有科学学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三、重点难点重点:参照物的概念,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或用多媒体播放“法国飞行员二战期间在高空抓住一个飞行的子弹的故事。
”(由于事件罕见,能马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引发思考)提问:飞机在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法国飞行员真的能够抓住子弹吗?学生能够分析得出二者肯定是同向飞行的,老师继续启发学生考虑它们速度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同向、同速即相对静止。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观看完成后提问:1、身边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时运动的?2、哪些物体是静止的?3、他们一定是运动的吗?一定是静止的吗?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并举例。
(二)新课讲授1、首先让学生看书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完成教材上小实验:把教材平放在桌子上,教材上放一铅笔盒,推动教材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回答:(1)选取桌子作标准,铅笔盒和教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2)选取教材作标准,铅笔盒和桌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3)选取铅笔盒作标准,桌子和教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通过以上活动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相对于不同的标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从而明确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首先选定一个标准——参照物。
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精选11篇)
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精选11篇)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1一、设计思想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分为: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中,机械运动的概念较为简单学生理解也相对容易,所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后两部分,在参照物的教学中通过一个小实验,钢笔放在书本上推动书本运动。
利用机械运动的概念讨论钢笔是运动还是静止?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选择不同的标准获得不同的运动形式,自然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整体的设计思路利用身边的现象赖引导学生理解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概念,期间可通过穿插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理解更加具体、生动和深刻。
二、教材分析初二时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本章是人教版的起始章的第二节内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
在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学生先从身边最简单的运动着手,对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入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本节不熟悉的参照物,教材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最终理解运用。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物理思维还未建立,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弱。
该年龄段的学生有好奇心,但是对问题缺乏深刻的思考,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缺乏训练。
比如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形式不同。
学生容易将参照物和研究对象混淆,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先通过明确谁是参照物谁是研究对象,再讨论后续的相对运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
(2)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使学生能灵活选取参照物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通过“STS”教学,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技术,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运动的描述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运动的描述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八年级物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的概念,掌握运动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知识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运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运动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 运动描述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运动描述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2. 运动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关于运动的哪些知识?请举例说明。
”2. 知识讲解(1) 运动的概念:教师简要介绍运动的概念,强调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2) 运动的基本特征:教师讲解运动的基本特征,包括连续性、顺序性、不变性和可变性。
(3) 运动描述的方法:教师介绍运动描述的方法,如静态描述、动态描述、过程描述和结果描述。
3.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运动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描述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一定速度的过程;描述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的过程。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运动描述。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
5. 课堂小结三、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运动描述的方法和技巧。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运用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五、教案设计意图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培养学生运用运动知识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
通过实例分析和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运动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练习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运动的描述》 讲义
《运动的描述》讲义一、运动的概念当我们谈论运动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运动。
运动,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这个定义虽然简单,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
比如,汽车在路上行驶,鸟儿在空中飞翔,人们在街道上行走,这些都是常见的运动现象。
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这意味着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即使是看起来纹丝不动的高楼大厦,其实也随着地球的自转而在运动。
二、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先选择一个参考系。
参考系是我们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作为参照的其他物体或系统。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车为参考系,我们是静止的;但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我们就是运动的。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会完全不同。
比如,对于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考系,小船是运动的;而以河中同样顺流的另一艘速度相同的小船为参考系,它就是静止的。
在实际问题中,合理选择参考系可以使对运动的描述和分析更加简单和清晰。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地面作为默认的参考系,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选择其他参考系可能会更便于问题的解决。
三、质点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有时候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物体看作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这就是质点。
比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远大于地球的半径,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公转的影响很小,这时就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但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不同部位运动情况不同,就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了。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能看作质点,关键要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如果可以忽略,就能看作质点;如果不能忽略,就不能看作质点。
四、位移和路程位移和路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八年级物理上册1.1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1.1 运动的描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1.1 运动的描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1.1 运动的描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运动的描述。
初二上册物理考点梳理教师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__位置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__标准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所选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若两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向,运动快慢相同,这两个物体就相对__静止__。
4.选择参照物应该注意(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假定是静止的。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3)为了方便,在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情况时,一般是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考点二)长度、时间及其测量5.长度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米(m)__,还有__km、dm、cm、mm、μm、nm__,长度的测量工具是__刻度尺__。
6.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前做到“三观察”,即观察刻度尺的__量程__、__分度值__、__零刻度线是否磨损__。
(2)正确使用方法:①“选”:根据测量的__实际要求__选择适当的刻度尺;②“放”: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③“看”:视线与尺面__垂直__;④“读”:除读出分度值数外,还要__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__;⑤“记”: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__数值__和__单位__。
7.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辅助工具法(替代法)、反射测距法等。
8.时间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秒(s)__,常用单位是__小时(h)和分(min)__,测量工具是__秒表(停表)__。
9.误差:误差是__测量值__与__真实值__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减小误差;改进测量方法减小误差;通常采用__多次测量求平均值__的方法减小误差。
错误是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记录结果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不可避免的。
1.1《运动的描述》说课稿
1.1《运动的描述》说课稿1000字《运动的描述》是著名的体育文学作品,同样也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篇章。
本文将就如何对《运动的描述》进行说课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背景分析本次教学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生,主要是针对一些体育运动的英语术语,并通过阅读体育文学名著《运动的描述》来深入理解运动所带来的身体舒适与运动的美感。
通过本文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激励学生全身投入体育运动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运动中的英语术语以及相关知识。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体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增强文学素养。
4.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热情,切实感受运动带来的身体舒适与运动的美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体育运动中的英语术语以及相关知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体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2.课前学生预习和讨论3.教师讲解+学生合作学习4.小组讨论和展示五、教学内容1.导入:介绍一系列体育运动中的英语术语:jogging, football, basketball, volleyball, tennis, swimming等。
2.阅读:学生在课前阅读《运动的描述》一文,体会作者对运动的描写。
3.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文中的描写,深入讨论游泳、跑步、打篮球等项目中运动所带来的身体舒适与运动的美感。
4.展示:学生代表可以向全班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和独特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出发,分享不同的运动体验。
六、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介绍一系列体育运动中的英语术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阅读:学生在课前阅读《运动的描述》一文,体会作者对运动的描写,同时记录下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3.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文中的描写,深入讨论游泳、跑步、打篮球等项目中运动所带来的身体舒适与运动的美感,并举例说明。
1.2运动的描述(讲义)教师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机械运动: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特点:①距离发生变化;或者②方向发生变化。
2.相对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叫静止。
特点:①速度大小(或距离)不变;且②运动的方向不变。
【例题1】下列各种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 B.夏日树上的荔枝由绿变红C.金色秋天,人们从树上采摘果实 D.校园里朗朗书声声声入耳【答案】C【解析】解: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是植物的生长变化,但是位置没有改变,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夏日树上的荔枝由绿变红是颜色的变化,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金色秋天,人们采摘果实,果实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变化,因此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D、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是声音的传播,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面的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雪花纷飞B.冬去春来C.万物生长D.鸟语花香【答案】C【解析】解:A、雪花纷飞,雪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B、冬去春来,属季节变化,与机械运动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万物生长是生物体的生长变化,但是位置没有改变,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鸟语花香,是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例题2】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机械运动的是()A.列车奔驰 B.微小的灰尘满天飞扬C.在影剧院观看银幕上的画面 D.春风拂面【答案】C【解析】解:A、列车在奔驰,列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则列车在做机械运动;B、微小的灰尘满天飞扬,灰尘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灰尘在做机械运动;C、银幕上画面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则画面没有发生机械运动;D、春风拂面,风是空气的流动,位置在发生变化,则风在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描述试讲稿
敲门——微笑进讲台——鞠躬——自我介绍(尊敬的评委,大家上午好,我是号,今天我试讲的内容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编目《运动的描述》,下面开始试讲)第十一章运动和力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一、引入各位同学,现在开始上课同学们都喜欢去操场运动,我们来看看操场上的情景。
谁来说一说在这个足球赛场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好,这位同学,你来说说)(运动员、足球是运动的,球门是静止的)(很好,请坐)(教师赞同并复述学生答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哪些运动的物体呢?可结合图12.1-1。
(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对了,飞奔的猎豹,夜空的流星在运动,房屋、、桥梁、树木等也随着地球自转等等)是啊,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板书)老师说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可有时我看到很多物体它一直呆在那里看起来好像是静止的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好,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
首先我吗先来了解什么是机械运动。
请大家看课本。
(板书):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下面老师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
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问题:1、大家一起回忆下我刚才的问题,足球赛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1)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2)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板书)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一个知识(板书)二、参照物同学们,我们现在坐在教室里,请问你们的桌椅有运动吗?(有的人说没有,你的原因是我们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有的人说有,因为地球在运动,所以我们也是运动的,)实际上,同学们的两个判断都有道理,我们选择的标准不同,那么被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
专题1.2 运动的描述(教师版)
专题1.2 运动的描述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知识点一 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2.判断标准: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例题1】(精选题)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生物现象)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有位移)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声现象)D.晚上,探照灯光射向天空(光现象)【例题2】(精选题)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 B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大气层对光折射)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知识点二 参照物1.参照物: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参照物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1)任意性原则: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方便性原则:为了方便地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如何判定以哪个参照物作为参照物? 课前预习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判定的关键是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或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物体是运动的,看它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
如果物体是静止的,看它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未发生改变。
【例题3】(2019湖北宜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
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B)A.嫦娥四号B.月球表面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时绝对的:小到分子原子电子的微观世界,达到天体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做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四、布置实践活动
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剧或观看有关机械运动的录像片,记录有关机械运动的现象,用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进行解释.说明分别选择什么物体为参照物,摄像师怎样操作才出现这样的效果.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2并提出问题:窗外的树木真的向后退了吗?江两岸的青山真的向后移了吗?张开伞后运动员真的上升了吗?以上的现象怎样解释呢?
通过观看此录像和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当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静止的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选择的另一个物体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机械运动相对性的资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作解释,整理一篇小报告.
小结
通过观看有关机械运动的录像,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1、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必须选择参照物,知道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3、知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发现并提出问题:
二、总结归纳机械运动及参照物概念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1并提出问题:你怎么判断汽车、轮船、飞机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通过观看此录像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明白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一个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看一看要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体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说明是运动的,反之是静止的.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范文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范文《运动的描述》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运动的描述》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地位:“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教材内容:教材先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机器的运转、车辆的行驶、奔流的河水……“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物质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运动是永恒的。
普遍存在的永恒的“运动”中同时存在着“静止”,这个观点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也是学生建立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自然、认识自然也是教学中应侧重的方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性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这一节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述,多动手,多总结。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创设情景、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并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
三说学法: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因而通过本节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
2020年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旧版)运动的描述(教师版)
运动的描述知识集结知识元参考系和坐标系知识讲解1.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2.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得出的运动结果会有所不同.例题精讲参考系和坐标系例1.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答案】D【解析】题干解析:因为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甲向西运动;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例2.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大地B.太阳C.滑板运动员D.步行的人【答案】C【解析】题干解析:“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滑板运动员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故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故C正确,ABD错误.质点知识讲解一、物体和质点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成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如果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不影响问题的研究时,就可以把物体看作是质点.二、理想化模型的四个要点1.理想化模型是为了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抽象,实际并不存在.2.理想化模型是以研究目的为出发点,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3.理想化模型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的一种近似反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4.在物理研究中,理想化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理想化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例题精讲质点例1.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写下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请A.两岸B.船C.云D.诗人【解析】题干解析: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故只要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则观察到的结果是物体静止不动.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所选择的参考系是地球和地球上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不动的物体,故A正确.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D.因为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答案】C【解析】题干解析:体积很小的物体也不一定就能够看成质点,比如原子的体积很小,但是在研究原子的运动时原子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所以A错误.B、地球的质量很大,在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过程中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可以忽略的,能看成质点,所以并不是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所以B错误.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月球的体积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可以忽略的,所以可将月球看作质点,所以C正确.D、根据B的分析可知D错误.例3.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解析】题干解析: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B选项都不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没了大小,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选项正确.【解析】题干解析: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时,火车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正确;B、研究车轮的转动时不能把车轮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所以B错误;C、研究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要考虑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所以C错误;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不一样,不能用一个点代替整个地球,所以D错误.位移和路程知识讲解1.物理意义: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大小:路程: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位移:物体初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与轨迹无关.3.联系:两者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都是“米”;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不小于位移大小,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例题精讲位移和路程例1.如图,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4R,2πR B.4R向东,2πR向东C.4πR向东,4R D.4R向东,2πR【解析】题干解析:解;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到C,运动轨迹的长度s=2πR,则路程为2πR,首末位置的距离为4R,则位移大小为4R,方向向东.故D正确,A、B、C错误.例2.如图所示,物体沿边长为x的正方形ABCD由A点沿箭头所示的路径运动到D点,则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位移大小和路分别为是()A.3x、3x B.3x、x C.x、3x D.x、4x【答案】C【解析】题干解析: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路程等于3x,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为x,方向向上.故C正确,A、B、D错误.例3.一辆汽车在沿平直公路运动,设想我们以公路为x轴建立直线坐标系,时刻t1汽车处于x1点,坐标是x1=8m,一段时间之后,时刻t2汽车处于x2点,坐标是x2=-8m,则这段时间汽车位移△x为()A.0 B.16m C.8m D.-16m【答案】D【解析】题干解析:位移在坐标轴上等于初末两点间的坐标的差值,故x=-8-8=-16m;故D 正确ABC错误.例4.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A.-13m,-3m B.13m,-3mC.-13m,3m D.13m,3m【答案】B【解析】题干解析: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抛出点的坐标为0,最高点的坐标为5m,落地点的坐标为-3m,则全过程的位移x=-3-0m=-3m;路程为运动的轨迹的长度,为:5m+5m+3m=13m.故B正确,A、C、D错误.时间与时刻知识讲解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2.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时间间隔用线段来表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在物理学中两者物理意义不同,必须严格区分,物理学上说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例题精讲时间与时刻A.同步卫星绕地球的周期是24小时B.火车通过铁桥的时间是20s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时间是30分钟D.每天上午12:00放学【解析】题干解析:A、24h是指卫星转动一周的时间,故A错误;B、火车通过桥梁的时间为20s,不是时刻;故B错误;C、30分钟是新闻联播的时间;故C错误;D、12:00是放学的时刻;故D正确;例2.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选手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1分44秒65 A.路程,时刻B.路程,时间C.位移,时刻D.位移,时间【解析】题干解析:“200米”是指选手从起点到终点走过的路程,1分44秒65是通过这段路程需要的时间,故B正确,ACD错误.A.第3s内B.第3s末C.前3s内D.第2s初到第3s末【答案】A【解析】题干解析:A、第3s内是指第3个1s的时间,故表示1s;故A正确;B、第3s末表示一个瞬间,故为一个时刻;故B错误;C、前3s内是指3s的时间;故C错误;D、第2s初到第3s末是指2s的时间;故D错误;例4.下列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某中学下午14:10上第五节课B.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19:00点开播C.某校班级篮球赛于近段时间每周日上午8:00开始D.刘翔在第28届奥运会上,以12.91s的成绩获得ll0m栏冠军【答案】D【解析】题干解析:A、A、下午14:10上第五节课开始的时刻,故A错误;B、19:00点是新闻联播开始的时刻,故B错误;C、8:00是篮球赛开始的时刻,故C错误;D、12.91s是指刘翔在第28届奥运会上,跑完110m所用的时间,故D正确;矢量和标量知识讲解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位移、力、速度等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如:路程、质量、时间、长度等例题精讲速度和速率知识讲解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式:v=.3.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例题精讲速度和速率例1.《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2017年春节期间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备受广大观众喜欢,中国大地掀起诗词热.唐代诗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A.13km/h B.21km/hC.68km/h D.83km/h【解析】题干解析:由题可知,路程为1000里=500km,时间为24h,所以船速为:km/h.故B正确,ACD错误.例2.教练员分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全程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A.运动员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8m/sB.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C.运动员在第7s末的瞬时速度是9m/sD.运动员在百米终点冲刺速度为10m/s【解析】题干解析:A、运动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故运动员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运动员在第7s内的位移不知道,故无法求解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CD、运动员在第7s末的瞬时速度和运动员在百米终点冲刺速度都是瞬时速度,由于运动员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故条件不足,无法求解,故C错误,D错误;例3.一个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向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以大小为2m/s速度向右运动.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v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2m/s,向右B.2m/s,向左C.6m/s,向右D.6m/s,向左【答案】C【解析】题干解析:规定向左做为正方向,则v0=4m/s,v=-2m/s故速度变化量为∆v=v-v0=-2-4m/s=-6m/s,负号说明与规定方向相反,故速度变化量方向向右,故C正确,ABD错误.例4.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就是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B.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越大,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为108km/h,指的是平均速度D.甲的速度为3.2km/h,比乙的速度1m/s快【答案】B【解析】题干解析:A、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率就是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故A错误;B、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越大,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故B正确;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为108km/h,指的是平均速率,故C错误;D、甲的速度为3.2km/h,比乙的速度lm/s=3.6km/h慢,故D错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知识讲解1.平均速度:公式v=,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间隔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某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3.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例题精讲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解析】题干解析: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位移不一定相同,平均速度不一定是相同的.故A错误;B、瞬时速度近似等于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C、仅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一般的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不一定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故C错误;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始终静止,故D正确.A.500m/s是平均速度B.500m/s是平均速率C.500m/s是瞬时速度D.子弹将以50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解析】题干解析:子弹以速度5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是指瞬时速度,故C正确,ABD 错误;例3.“和谐号”高铁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器,某时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其中()A.“9:00”表示的是时间,“301km/h”表示的是平均速度B.“9:00”表示的是时间,“301km/h”表示的是瞬时速度C.“9:00”表示的是时刻,“301km/h”表示的是瞬时速度D.“9:00”表示的是时刻,“301km/h”表示的是平均速度【答案】C【解析】题干解析: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器显示的是时刻;车厢显示器显示的车速为列车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ABD错误;例4.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就是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B.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越大,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为108km/h,指的是平均速度D.甲的速度为3.2km/h,比乙的速度1m/s快【答案】B【解析】题干解析:A、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率就是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故A错误;B、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越大,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故B正确;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为108km/h,指的是平均速率,故C错误;D、甲的速度为3.2km/h,比乙的速度lm/s=3.6km/h慢,故D错误;加速度知识讲解一、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或m·s-2.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例题精讲加速度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解析】题干解析:A、如果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却在增大,即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故A错误;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故B错误;C、根据a=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Δ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Δt共同决定,虽然Δv大,但Δt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C错误;D、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解析】题干解析: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可能很大,比如火箭刚点火时.故B正确.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比如物体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正确.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仍在增大,不可能减小.故D错误.例3.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位移也在减小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答案】D【解析】题干解析: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由于速度方向不变,则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汽车做匀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故D正确,A、B、C错误.例4.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C.一定与末速度方向相同D.一定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答案】B【解析】题干解析:根据a=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初速度方向、末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B正确,A、C、D错误.当堂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⑴为什么要引入质点的概念?⑵物理中的“质点”跟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为:都是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不同之处为:质点是实际物体的抽象,它具有一定的物理内涵,不仅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而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几何学中的点没有质量,仅表示一个位置,而且应该是“绝对的小” •⑶什么样的物体才能被看作质点?没有运动就没有质点——只有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才考虑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没有比较就没有质点一一物体自身的尺寸与物体的运动空间范围相比较,当物体自身的尺寸远小干物体的运动范围时,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
当我们不能确定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时,可运用反证法进行理解。
即先假定物体被看作质点,再看题目中所研究的问题是否能进行下去若不能进行,则说明物体不能被看作质点。
【实战训练一】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D)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实战训练二】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C)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实战训练三】指出以下所描述的各运动的参考系是什么?⑴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⑵月亮在云中穿行;⑶汽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
【实战训练四】一物体从0点出发,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 至B 点。
(sin30 ° =0.5 )⑴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⑵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4、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 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时刻与物体的位置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位移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 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 45分钟D 、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实战训练六】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 )A 、 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 、 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 、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 、 1 min 内有60个时刻5、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 长度,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 (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 路径无关,物体的位移可以这样表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 大小,有向线段的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实战训练七】一质点绕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_________ ,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质点运动了 1-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
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4最大路程是 ___________ 。
【实 战训练 八】 气球升到离地面80 m 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 高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体会矢量的表示方向(1) 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米?方向如何? (2) 表示物体的位移有几种方式?其他矢量是否都能这样表示? 语言表述法,如"位移的大小为 80 m ,方向竖直向下”;矢量图法;“ + ” “―”号法,如“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的位移为— 80 m ”. 【实战训练九】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CD )A 、 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正确的是(A )【实战训练五】学习了时间与时刻, A 、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 B 、 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 C 、 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C、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路径有关D、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6、矢量和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矢则。
7、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就可以通过坐标的变化△ x=x2—X1来表示,△ 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 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位移一时间图象用来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实战训练十】根据右图,试分析甲、乙、丙三物体的运动特点(1)甲做______ 向_____ 线运动;(2)乙做______ 向_____ 线运动;(3)丙做______ 向_____ 线运动;9、速度表示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⑴定义: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⑵定义式:V= △ X/ △ t o⑶单位: m/s、km/h、km/s 等。
⑷矢量性:速度的大小用公式计算,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10、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运动质点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2)理解: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时间间隔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哪段时间间隔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11、瞬时速度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守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代数运算法则,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1 )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理解:①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②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③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时间间隔或位移对应。
④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
⑤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12、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只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它是标量。
【实战训练^一-】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 min,随即改以15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10 min,最后在5 min内又前进1 000 m而停止。
则该火车在前25 min及整个30 min 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 000 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实战训练十二】下面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BD,表示瞬时速度的是AC。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 m/sC .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是72 km/hD .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 m/s【实战训练十三】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⑴比较前5 s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甲_>_V z, _>_ v丙;⑵比较5 s末三个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甲_>_ V乙_>_ v丙:⑶比较前5 s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大小为V甲_>_V乙_>_V丙;⑷比较前10 s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V甲’_=_V乙’_=_V丙,:⑸比较前10s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大小有V甲_>_V丙_=_V乙(填“ >”“='“<”)13、加速度(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用a表示加速度。
A v Vt — V0(2)定义式:a - -。
A t t(3)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 /s2。
(5)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即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在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实战训练十四】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 s内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 2 s内速度从10 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实战训练十五】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CDEFGJ )A、a与厶v成正比B、物体加速度大小由△v决定C、a的方向与△ v的方向相同D、△ v/ △ t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E、在某一时刻物体的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F、在某一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G、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很大而加速度较小H、物体的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很慢I、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J、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K、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L、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14、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量U:v=v2 。
【实战训练十六】总结求速度变化量的方法。
方法一(仅限于物体做直线运动)方法二(不论物体做什么运动)作图法15、直线运动的V-t图象0 旳(1)v-t图象中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加速度。
(2) a =—,所以a即为v-t图象的斜率,斜率的大小即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即为加&速度的方向。
【实战训练十七】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从图上求出各段的速度变化及加速度【实战训练十八】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的v-t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3)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4)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什么?【实战训练十九】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B),回到出发点的是图(15s。
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其位移最大的是图16、运动形式的分类按运动轨迹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按加速度是否恒定分类匀变速、非匀变速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单向直线运动K 双向直线运动i往复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抛物线运动斜上抛运动运动斜下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D),位移相等的是图(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