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康复治疗ppt课件
2024年度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2024/2/3
6
诊断方法与标准
2024/2/3
诊断方法
包括临床表现评估、骨密度测定、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中,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
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诊断标准,以骨密度值为 主要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骨 质疏松。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骨密度降低的疾病。
定期评估疗效和调整 治疗方案,以达到最 佳治疗效果
2024/2/3
考虑患者合并症和用 药史,避免药物相互 作用和不良反应
22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 探讨
2024/2/3
23
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
个性化运动处方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 况等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2024/2/3
运动类型选择
推荐适合骨质疏松患者的运动 类型,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 度运动。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政府加大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2024/2/3
17
04 药物治疗选择及 注意事项
2024/2/3
18
药物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治疗原则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增加骨量、预防骨折
适应症
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特别是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
其他评估方法
还包括生物标志物检测、 影像学检查等,可以辅助 评估骨质疏松的风险和病 情。
12
03 骨质疏松预防策 略及措施
2024/2/3
13
一级预防:健康教育普及
01
02
03
04
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目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策略•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与护理•总结与展望01骨质疏松症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激素、营养、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骨骼,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白种人高于黄种人。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其中骨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分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的骨密度值,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如骨软化症、成骨不全、骨转移瘤等。
02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等。
遗传因素与家族史影响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族史影响有家族骨折史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关注骨骼健康。
缺乏运动、长期卧床、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VS药物使用及其他疾病影响药物使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甲状腺激素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其他疾病影响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骨骼代谢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0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评估疼痛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骨质疏松的治疗PPT课件
含维生素D的食品如鱼类、蛋黄等来满足。
03
控制钠盐摄入
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钙流失,不利于骨骼健康。建议每日钠盐摄入量
不超过6克。
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 密度和骨强度,预防骨质疏松。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 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
游泳等。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力量和 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积极 作用。建议每周进行2-3次全身 力量训练,包括重量训练和抗阻
骨质疏松的治疗
目录
CONTENTS
• 骨质疏松的概述 • 骨质疏松的诊断 •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 骨质疏松的预防 • 骨质疏松的案例分析
01 骨质疏松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特征为骨矿物质密度降低,骨 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 性增加。
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 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04 骨质疏松的预防
饮食调整
01
增加钙质摄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饮食调整增加钙的摄入量是预防骨质疏
松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天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可以通过食用高钙
食品如奶制品、鱼类、豆类等来满足。
02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对骨骼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建议
每天摄入400-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可以通过适量晒太阳或食用富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内分 泌失调、营养失衡、缺乏运动等。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涉及骨形成与骨 吸收的失衡,导致骨量减少和骨组织 结构的破坏。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PPT
物理疗法
01
02
03
04
按摩
通过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促进血液循环。
温热疗法
利用温热刺激缓解疼痛,放松 肌肉。
电刺激疗法
通过电刺激增加肌肉力量,改 善关节活动度。
运动疗法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 散步、太极拳等,增强肌肉力
量和平衡能力。
药物治疗
01
02
03
镇痛药
用于缓解疼痛,如非处方 药如布洛芬等。
保持良好的姿势
保持正确的坐、站、卧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03 康复治疗的实施
CHAPTER
康复计划的制定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了解患 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 因素,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确定康复目标
明确康复治疗的目标,如提高骨密度 、减轻疼痛、改善功能等,以便于评 估康复效果。
康复治疗的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个性化康复方案
非药物治疗手段的探索
基于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 疗方案将成为发展趋势。
非药物治疗手段如物理疗法、中医康复技 术等在骨质疏松症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正逐 渐被发掘。
康复机器人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跨学科合作与整合医学理念
随着机器人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其在骨 质疏松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02 康复治疗的目标和方法
CH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ER
康复治疗的目标
缓解疼痛
通过物理疗法和药物治 疗,减轻骨质疏松症引
起的疼痛。
改善功能
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 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其
正常生活和工作。
预防骨折
骨质疏松症全程解决方案PPT课件
通过紫外线照射增加维生素D的 合成,有助于骨骼健康。
高频电磁场疗法
通过产生微弱电流刺激骨骼生长, 缓解疼痛。
温泉疗法
利用温泉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 骨骼进行滋养。
中医疗法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内 分泌和神经系统,促进骨骼生长。
中药治疗
使用中草药进行调理,改善骨骼 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
合理营养与饮食
增加钙摄入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适量增加钙的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建议每天摄入1000-1200毫克的 钙。
控制磷摄入
高磷饮食可能加重骨质疏松,应控制高磷食物的摄入量,如可乐、巧克力等。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适量晒太阳和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蛋黄等。
适量运动与锻炼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骨折的预防与处理
• 总结词:预防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管理的重点,采取综合措施降低骨折风险。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骨折的预防与处理
增加骨密度
通过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和运动锻炼等方法增加骨密度,提 高骨骼强度。
避免摔倒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衣物,避免在 湿滑或不稳定的地面上行走。
THANKS
骨质疏松症全程解决方案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骨质疏松症概述 • 预防与控制 • 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全程管理案例分享
01
骨质疏松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 病,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 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
推拿按摩
通过对肌肉和骨骼的按摩,缓解 疼痛,改善骨骼周围的血液循环。
骨质疏松康复护理PPT课件
•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老年人骨 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身长平均缩 短3—6cm。
.
11
•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 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 即发生骨折。
•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 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 吸困难等症状。
.
30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 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 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 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 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 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 人健康。
•
.
29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辩病因
•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 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 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 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 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 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 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国 际骨质疏松日”。
.
2
.
3
•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 素。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然而随着医学的 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 ,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时,就是 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 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出于本能,为了维持 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 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 的存在于骨骼中。
骨质疏松的康复PPT课件
现代医学认为唾液腺中腮腺和颌下腺分泌的腮腺素与间叶组织和
骨组织的发育营养有关,如其分泌障碍可引起老年人变形性脊椎
病、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故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用食玉泉法可
减轻症状。
16
康复预防
㈠改变生活方式 ⒈坚持体育锻炼 ⒉注意合理营养 (钙1500mg/d,同时给予维生素D800IU/d) ⒊增加户外活动 ⒋避免过量饮酒并应戒烟
21
㈡足供血的评定
⒈间歇跛行: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PVD)典型的 临床症状,足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是PVD的重要 体征。
⒉踝-臂血压指数(ABI):即踝部与前臂压力指数, ABI<0.9提示有PVD,ABI≤0.5提示有严重的PVD, ABI ≤0.3意味着面临截肢。
⒊经皮的氧分压(TcPo2): TcPo2 < 30mmHg预示 足部发生溃疡的危险, TcPo2 < 20mmHg者足部溃 疡几乎没有愈合的可能。
2.二磷酸盐
是骨转换抑制剂,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肠道对其吸收率仅有1%~5%,
主张空腹服用,服药至少半小时后进食,不能与钙剂同时服用。①羟乙
磷酸钠(商品名为依磷),为第一代二磷酸盐药物,治疗剂量有抑制骨
矿化的不良反应,因此主张间歇性、周期性治疗,每3个月为一疗程,
每疗程开始时连续服依磷14天,每天400mg,分2次服用,然后停药2.5
9
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是骨矿化和骨形成的基本条件,能促进 性激素的分泌、改善骨皮质血流量、阻 止骨量丢失、促进钙吸收和骨形成。 ⒈运动方式 ⒉运动项目 ⒊运动量
10
增强肌力练习
提高肌肉质量的最佳康复治疗方法为增强肌力练习。肌力增强 后,不仅骨的强度提高,而且同时坚强的肌力可以保护关节免受 损伤,而过分的负荷又可通过骨周围肌群的收缩得以缓解,从而 避免骨折的发生。肌力练习的基本原则是:对相应肌肉的较大强 度收缩,重复一定次数或持续一段时间以引起适度疲劳,以便通 过超量恢复原理使肌肉纤维增粗,肌力增强;掌握训练间隔时间, 使后一次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引起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以便使 超量恢复得以巩固和积累,从而达到训练效果。但如果训练过频, 则易导致损伤:间隔时间过长,则积累的效果消失;将所要训练 的肌肉置于预伸长体位,常可提高训练效果;注意训练应该在无 痛范围内进行。即训练时不引起疼痛,训练后不应使原有的症状 加重;为避免在用力时发生心血管意外,严禁在用力时闭气(即 避免Valsalva效应),可以在用力时呼气。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
12
骨密度
骨质疏松 T值:-2.89
.
13
OSTA结果评定
风险级别 低 中 高
OSTA指数 >-1
-1~-4
<-4
.
14
我国目前尚无建立预测方法
• 对没发生过骨折又有低骨量,即骨密 度(T值)>-2.5的人群,推荐预测, 阳性者需要预防干预。
• 对已发生脆性骨折,或骨密度(T值) <-2.5的人群,认定为高危人群,预防 加治疗骨质疏松。
.
25
XT-2000B型骨质疏松治疗仪 ——不宜治疗的情况
5 急性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或白细胞 在4000个/cm3以下者; 6 高热患者禁止使用; 7 多年绝经,又突来月经患者慎用。
.
26
XT-2000B型骨质疏松治疗仪
• 治疗骨质疏松症,每天治疗一次,每 次30~4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30 次为一个治疗周期。 • 在一个治周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 6个月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对比,及 相关化验检查。
.
23
XT-2000B型骨质疏松治疗仪 ——适用范围
治疗原发性骨Leabharlann 疏松症腰背疼痛等临 床症状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促进骨 折的愈合; 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量。
.
24
XT-2000B型骨质疏松治疗仪 ——不宜治疗的情况
1 带有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式 大脑神经刺激器患者禁止使用; 2 肿瘤患者禁止使用; 3 妊娠妇女禁止使用; 4 心绞痛患者禁止使用;
• 定量CT技术(QCT) • 定量骨超声测定法(QUS)
.
5
骨质疏松——骨密度的T值
T值为实测骨密度和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骨 峰值骨密度的差值与峰值骨密度标准差的倍数。
2024版《骨质疏松》PPT课件
《骨质疏松》PPT课件contents •骨质疏松概述•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评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总结与展望目录01骨质疏松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易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导致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衡,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
发病率地域分布危险因素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
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低钙摄入、缺乏运动等。
0302 01流行病学特点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
分型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02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评估不可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风险逐渐增加。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尤其是在绝经后。
某些种族,如白人和亚洲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增加。
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药物使用可控因素01020304钙和维生素D 摄入不足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骨密度降低。
吸烟和过度饮酒都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通过X 射线或超声波等方法测量骨密度,评估骨质疏松风险。
骨密度检测FRAX 工具QFracture 工具风险评估问卷FRAX 是一种基于临床危险因素的算法,用于预测10年内髋部骨折及任何重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
QFracture 是一种基于临床数据和统计模型的算法,用于预测未来骨折的风险。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评估个体骨质疏松的风险。
风险评估工具及方法03诊断方法与标准03超声骨密度仪通过测量骨骼对超声波的传导速度和振幅衰减来评估骨密度,具有无创、便携的优点。
01双能X 线吸收法(DXA )通过测量骨骼对两种不同能量X 线的吸收程度来计算骨密度,具有精度高、辐射量低的优点。
骨质疏松康复护理PPT课件
•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
和最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并发症。
•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 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 难等症状。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5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5
• 2,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 现已逐渐视为治疗由于骨质疏松而引
起的脊椎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伤口 有无渗血、渗液及下肢感觉、运动、反射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6小时可摇高床头, 24小时可扶助行器下地行走,注意循序渐进防体 位性低血压。
防止病从口入。
• 6)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 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
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
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5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5
• 骨质疏松应注意钙和蛋白质摄入 及适量运动
• 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三大误区 随着年龄的增 长,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逐渐增加,由 于骨质疏松症会带来疼痛,并容易引发骨质疏松 性骨折,使得老人们对骨质疏松心存恐惧,再加 上广告上对补钙作用的夸大宣传,使许多老年人 开始盲目补钙。其实,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 益反而有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 在认识上存在着三个误区。
骨质疏松PPT课件(2024)
2024/1/29
27
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
骨密度检测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自身骨骼状况。
2024/1/29
早期干预
一旦发现骨质疏松迹象,应及时就医并遵医 嘱进行治疗和干预。
28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1/29
29
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其他影响骨密度的疾病或因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等。同时,对于不同年 龄段和性别的人群,诊断标准可能有所不同,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2024/1/29
19
2024/1/29
05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20
基础治疗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增加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适量运动,提高骨密度和肌肉力量;避免吸烟、酗酒 等不良生活习惯。
止行 对症治疗。
22
非药物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等物 理治疗方法,可促进骨形成、增
加骨密度。
康复训练
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 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柔韧性
,降低跌倒风险。
心理干预
骨质疏松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帮助患
17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诊断技术
血液检查
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了解骨骼代谢状况。
尿液检查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
如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I型 胶原羧基端肽(CTX)等,反映骨形 成和骨吸收情况。
检测尿钙、尿磷等指标,评估钙磷代 谢情况。
2024/1/29
18
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
诊断流程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上述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骨质疏松。对于疑似病例,可进一步进行骨活检或基 因检测等确诊。
骨质疏松指南PPT课件
抗骨吸收药物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缺乏维生素 D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建议每日摄入400800IU维生素D,可通过阳光照射或维生素D补 充剂获得。
促进骨形成药物
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有助于促进新骨 形成,增加骨密度。
物理治疗
按摩
通过按摩肌肉和关节,缓 解疼痛和肌肉紧张,有助 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减轻疲 劳。
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等,以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建立骨质疏松症防治体系
政府应建立全国性的骨质疏松症防治 体系,包括预防、筛查、诊断、治疗 和康复等方面的工作。
社会层面的策略与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
病因与风险因素
病因
年龄、性别、遗传、内分泌、生活方式等。
风险因素
老龄化、绝经后、长期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
症状与诊断
症状
疼痛、骨折、脊柱变形等。
诊断
骨密度检测、X线检查、血液检查等。
02
骨质疏松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运动
定期进行负重运动,如走路、跑步、跳舞等 ,有助于增强骨骼密度和骨强度。
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 吸收和利用,可以通过晒 太阳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 的食物来补充。
控制钠盐摄入
高钠饮食可能增加钙的流 失,应尽量减少钠盐的摄 入量,以降低骨质疏松的 风险。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01
骨密度检测是评估骨骼健康状况 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骨密度检 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骨质疏松并采 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指南ppt课件
目录
• 骨质疏松概述 • 骨质疏松的预防 • 骨质疏松的治疗 • 骨质疏松的康复与护理 •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堡村卫生所 2018年1月28日
骨质疏松的定义
WHO定义(1994)
美国国立卫生院(NIH) 2000
骨量低下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 骨脆性增加 易致骨折
骨强度下降 骨折风险度增加 骨强度:骨密度和 骨质量的完整性
正常
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
分类和分型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
• “无声无息” 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 女性比男性多:绝经期后女性激素分 泌锐减,加速骨质的流失;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的患病率 亦相继上升。
流行病学
中老年多见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50-60岁为30%; 60-70岁为60-70%; >75岁高达80%
男性70岁以后发病率约为20%
基础措施-饮食
多食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饮食:含维生素D的 牛奶、酸奶、奶酪、豆奶、强化果汁等都可以 提供钙质;
动物肝脏及鱼肉类:如鲑鱼、金枪鱼、鲱鱼、 沙丁鱼等富含维生素D;
深绿色蔬菜(大、小白菜、甘蓝、西兰花等) ,豆制品类,坚果类(花生、杏仁等)不仅可 以提供钙质,还有助于钙质的吸收。
基础措施-生活方式
证据级别 Ⅱ Ⅱ Ⅱ
• 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干预实验
干预措施 肌力训练 改善平衡
太极拳
参考文献
Robertson M . C . 2002
Robertson M . C . 2002
跌倒减少(RR) 0.80
95%可信区 间
0.66~0.98
Hale Waihona Puke 0.510.36~0.73
运动疗法的作用
• 1.运动应力负荷是骨矿化的基本条件。 • 2.运动应力负荷能阻止骨量丢失,增加骨质密度 • 3.运动应力负荷大小决定骨密度高低。 • 4.促进性激素分泌。 • 5.运动促进钙吸收。 • 6.运动能增加骨皮质血流量、促进骨形成。 • 7.运动应力负荷在骨内产生微电池、促进骨形成 • 8.运动通过提高肌力改善骨密度。
临床表现(三)
• 身材短缩,驼背 • 身材短缩,主要是椎体压缩和驼背所致 • 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症的特点之
一
诊断标准
1、骨量的测定
2、脆性骨折
ê 与正常情况下同人种青年人骨量的比较(T值 )
ê定义范围
ê 骨质疏松症的 T值 < 2.5
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诊断标准为:
生存质量评定 心理评定
康复诊断
功能与结构
功能:运动功能受限,感觉功能受限,心理功 能受限
结构:骨密度下降、骨折
活动与参与
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社会参与能力受限
个人与环境
康复目标
近期
缓解疼痛 增加肌力 改善关节活动度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延缓骨量丢失
远期
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回归家庭及社会
胸腰椎出现新鲜骨折时,疼痛剧烈; 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临床表现(二)
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
骨质疏松症骨折的特点:
脆性骨折 在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
较大的外力作用,小于站高, 便可发生骨折 骨折部位比较固定 椎体骨折 桡骨远端 髋部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
髋部骨折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运动处方
运动的强度 • 首要的原则是 “超负荷 ”,即在运 动过
程中加在 骨上 的负荷 应不 同于且 大于 日常活动 中的 负荷 • 肌力训练:超量恢复 • 有氧训练:靶心率=(220—年龄)*60%~80%
运动处方
运动的时间与频率
肌力、牵拉、有氧训练有所不同
运动的疗程
终身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合适的穿戴 佩戴“身份”卡
(1)正常:骨密度T值«-1s。 (2)骨量减少:骨密度T值«- 1~ - 2.5s。 (3)骨质疏松症:骨密度T值«- 2.5s或以下。 (4)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T值«- 2.5s或以
下并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
康复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 疼痛评定 肌力评定 ROM评定
平衡功能评定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基础措施-运动疗法
包括: 运动的方式
运动的强度 运动的时间 运动的频率 运动的疗程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
运动的方式 • 有氧训练 : • 力量训练: • 抗 阻训练:应包括全身主要 的肌群 ,这样 才能作用到
四肢。 以下是在健身房或体育馆 的器 械 上进行一组推 荐的运 动 :
伸髋 :臀肌、月 国肌、后背肌群 ; 伸腰 : 后背肌群 ; 伸腿 :股 四头肌; 压腿 :臀肌 、股 四头肌、月 国肌; 后拉 :背阔肌 、寓部 、斜方肌 、腹肌 ; 划船样动作:背阔肌、肩部 、肱 二头 肌 ; 所加的负荷应在重复运 动 10~15次之后让患者感 到 肌 肉疲 劳为宜,并且 以后应逐 渐增加
常晒太阳,促进自身合成维生素D
基础措施-运动疗法
• 锻炼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的影响
锻炼 背肌耐力 有氧踏步
太级拳
频率 5次/周 2次/周 5次/周
期限 2年 1年 1年
参考文献 Uusi-Rasi K . 2003
Sinaki M . 2002 Murakawa K . 2004
结果 有效 有效 有效
根本目标: 防止骨折
主要治疗方法
基础措施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康复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早诊断 早治 疗
综合治疗原则 长期治疗原则
基础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危险 因素控制)
营养 运动、阳光照射 避免吸烟、酗酒及
慎用影响骨代谢药 物
防止跌倒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0
– Ⅰ型 绝经后 – Ⅱ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
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多见于青少年,病因不明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 是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亢,血液系统疾病,风 湿免疫性疾病,其他代谢性骨病,肿瘤,肾脏病 等;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及制动 等其他因素所致。
流行病学
相对男性,女性峰值骨量小,骨量更容易丢失,如图 所示女性的患病率要远远高于男性。
• 正常的骨代谢
临床表现
骨痛(腰背酸疼痛) 骨折 身高缩短,骨骼畸形 功能障碍(活动受限)
临床表现(一)
腰背酸痛
特点:弥漫性、无固定部位、劳累后加重
初期:活动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步发展到持续性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