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碑学的发展介绍
清代碑学兴盛原因浅析
77文/陈 宁院校专线清代碑学兴盛原因浅析内容提要:“碑学”是从清乾嘉时期崛起的以“尊碑贬帖”为特征的书学流派。
碑学始于宋代,清中叶以后,由于“馆阁体”的兴盛和历代刻帖的失真,帖学开始衰微,又因清代“文字狱”的大兴,“乾嘉学派”的形成,遂金石考据之学大盛,再逢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各种矛盾叠加,从而引起思想领域的变革,平民意识的觉醒,审美心理的变化。
多种因素交互促使碑派书法兴起并走向兴盛。
“碑学”是清代书法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清代碑学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使书法艺术摆脱了实用性的束缚,反映了人们对雄强刚阳书风的追求,促进了书法艺术的个性化、人性化,给晚清书坛带来新的活力,成为清代书法艺术的转折点。
关键词:中国书法;碑学;发展阶段;兴盛原因引言:唐宋以来,书法一直以王羲之为正宗,历代书法家大都是在“二王”书风的笼罩下,书法艺术没有新的突破。
明清两代,流行以“方、光、乌”为特色的“馆阁体”,可谓千人一面。
书法艺术江河日下,帖学走进死胡同。
清代中期以来,碑刻书法日益受到重视。
碑学的兴起与发展,代表了清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书法艺术的新转折点。
清代碑学的产生与兴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本文将理清清代碑学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对清代碑学兴盛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更深入的了解清代碑学。
一、帖学的式微为碑学的兴盛提供了历史机遇(一)客观原因:1.帝王的喜好导致科举制度下的“馆阁体”的兴盛。
满清施行文化专制在书坛反映尤为强烈,使书法艺术成为千篇一律、万字一面的僵化形式。
从清初一直到嘉庆年间,一直是帖学的天下。
康熙、乾隆十分喜爱赵孟和董其昌的书法,正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于是朝廷上下趋之若鹜,书坛为凋疏研弱的风气笼罩,将唐宋元明的帖学发展到极致。
帖学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科举考试严格要求以帖学小楷取士,以“乌、方、光”为特点的书体作为唯一标准,这种毫无生气的书体,反成为文人进仕、升官发财的阶梯。
清代碑学的建立和影响
南朝 智永千字文
北朝刻石的質樸天然守舊是社會環境,地理條件,時代文化 等諸多因素形成的,並非書家個體主觀審美意識的自覺和追 求,與魏晉時期的書體改革有本質的不同。北朝刻石並非全 是精品,大量都是粗劣之作,審美價值極低,不能作為今天 的取法對象。
隋唐:書風融合—俊秀典雅的楷書高峰
歐陽詢九成宮禮泉銘
懷素 自敘帖
唐楷表現出博大雍容的廟堂氣息,字形變大,筆劃兩端 關節處多加頓挫,以此彌補楷書放大后的空泛。正因如 此,改變了晉以來,楷書與行書筆法相互貫通的規律。
宋遼金:繼唐法,追晉人,重意趣
米 芾 蜀 素 帖
蘇軾 黃州寒食帖
宋四家的書法,雖然發源于二王一系,但是都能跳出 唐人藩籬,各具鮮明特色,就是因為注入了“己意”。 這種追求,使得宋代書法發展與唐產生明顯變化,不 喜唐楷規矩嚴格,不喜唐草癲狂激情。於是非真非草, 產生行書最高成就。
的碑刻归为北派“碑學”领域,揭開清代碑學序幕。
包世臣《藝舟雙楫》 抑帖揚碑,完善碑學理論,強調北碑之法為主要格調, 論述了自己對北碑的技法和審美,這種說法是在為開帖 學之外的技法和審美尋找支撐,為清代碑派書法的興盛 推波助瀾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 將抑帖揚碑變成尊碑貶貼,認為變者必勝,不變者必敗, 竭力批判唐碑和帖學,提出北碑十美,希望給北碑以美 學上的支撐。 清代碑学兴起的重要意义僅僅体现在书法发展史上的变 革与创新,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倒退作 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負面貢献。
魏晉:書體演變成熟時期
王羲之蘭亭序人們有意識地去追求書法美, 書法成為了成熟的藝術實踐活動。 此外《四體書勢》的編纂,成為我國存世最早的書法理論, 其對後世書法理論發展有重大影響,奠定了中國古代書論的 基礎。
南北朝:南北書風的分割
清代碑学与艺术审美的转变
THEME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清代碑学的兴起
02
清代碑学的特点
03
艺术审美的转变
04
清代碑学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05
清代碑学与艺术审美的未来 发展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THEME TEMPLATE
02
清代碑学的兴起
THEME TEMPLATE
思想解放:清代思 想解放运动促进了 艺术审美的转变
外来文化:外来文 化的传入对清代艺 术审美产生影响
艺术家的创新:艺 术家们在艺术创作 中的创新精神推动 了艺术审美的转变
艺术审美转变的影响
艺术风格的转变:由华丽繁 复转向简约质朴
对传统艺术的冲击:碑学兴 起,传统艺术受到挑战
艺术家的地位提升:碑学艺 术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得到提
远影响。
06
清代碑学与艺术审 美的未来发展
THEME TEMPLATE
清代碑学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清代碑学在当代书法界的地位和影响 当代书法家对清代碑学的继承和创新 清代碑学在当代艺术审美中的体现和影响 当代书法教育中对清代碑学的重视和推广
艺术审美未来的发展趋势
碑学与艺术审美的融合:碑学元素与现代艺术审美相结合,形成新的艺术风格
清代碑学的艺术表现形式
注重线条:清代碑学注重线条的粗细、曲直、刚柔等变化,以表现书法的力度和美感。
强调结构:清代碑学强调书法结构的严谨和协调,注重字形的方正、匀称和美观。
追求古朴:清代碑学追求古朴、自然的审美风格,强调书法的质朴、厚重和沉稳。
创新精神:清代碑学具有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以丰富书法艺术的表 现力。
211026010_从“学碑”到“碑学”——清代四家碑学及其对书法学科的镜鉴意义
学科形态相比,清代碑学没有专门机构可资运用,难以形成集群协作的聚合效应,碑学成果的条理性、层次感、系统性还有很多提升空间。
据此,本文概括邓、何、赵、吴四家在创作技能和理论学术方面的成就,梳理其取法理念和落实措施,分析文化氛围和生存状态对审美趣味的影响,揭示“学碑-碑学-学科”的递进发展关系,探讨如何建构书法学科的学术体系、规范专业平台。
之谦系统地进行学术研究,创造出精深的学术成果,他们大体可以反映清代碑学的基本 状况。
碑派书写有别于传统帖系的日常自然书写,相关的技法理论也因此出现新变。
当今的专业性毛笔书写以及展厅化样式与碑派书法有很多相承之处。
清代碑学针对特定研究对象,产生丰富学术成果,这方面已经符合一个“学科”的基本标准。
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碑学史上的邓石如(1743-1805),有如禅宗史上的六祖慧能。
包世臣如同禅宗的菏泽神会,他极力推尊邓石如。
何绍基(1799-1873)是阮元的科考门生,也与包世臣有交谊。
赵之谦(1829-1884)私淑包世臣,对何绍基也多有借鉴。
吴昌硕(1844-1927)以邓石如篆书开蒙,也受赵之谦影响。
赵、吴在绘画、篆刻方面都有很强关联。
邓、何、赵、吴四家有极高的书法创作成就,而且何绍基、赵□ 何学森从“学碑”到“碑学”—清代四家碑学及其对书法学科的镜鉴意义·美术史论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 C ALLIGRAPHY 2023 02.总第 期160[清]吴昌硕 疽不背发 18×72cm 纸本 1922年释文:疽不背发瘫□□,□较亚夫高一筹。
亚夫已矣吾独活,痛定未定还蹙额。
针锥炮烙坐默受,权当鹿台临暴纣。
纣与不纣今勿谈,大义抹去仇北南。
聋矣吾衰且蜷舌,岁暮移灯卧雨雪。
雨止雪快晴,海色天磨平。
舞我不要月,影若青莲并。
风虚蹑兮云疾从,缶击不与斗撞同。
胸无芥蒂即是特健药,那识愤王气概、乃有虞兮舞帐骓嘶风,自信得天独厚生甲龙。
清代碑学研究
无 奈 反映 在学 术 上更 加 明显 ,他 们被 迫放 弃对 经 世致 用之 学 的研 究 ,转 而潜 心 于考据 之 学 。 考据 之风 的 兴盛 ,离 不 开大 量真 实 可靠 的材 料作 为依 据 。清 初学 界泰 斗顾 炎 武 、黄 宗羲 对金 石 学 的研 究 ,带 动 了许 多学者 对 金石 学研 究 的兴 趣 。学者 们 寻访 、摹 拓 以及相 互 交换 馈赠 碑刻 拓 片一 时蔚 然成 风 ,这 些学 者 不仅 对金 石碑 版产 生 了浓 厚兴 趣 ,其 书法 艺术也 直接 受到 了碑 版文 字 的影响 。 乾嘉 时期 ,是清 代碑 派 书法 的第 一个 高 潮 ,这 时期 的学术 风 气对 书法 产 生 了积极 而深 远 的影 响 , 出现 了邓石 如 、伊秉 绶等 杰 出书 法家 。由于 此 时大 兴文 字狱 ,思想 禁锢 极端 化 ,大批 文人 们 逃避 政 治和现 实 ,转 向考 证 和整 理 古代 典籍 文物 和 纯学术 ,使 得 朴学 大兴 ,金 石 、文 字 、音 韵学 科人 才 辈 出,成 绩 斐然 。 阮元 的 《 北书 派论 》 和 《 南 北碑 南 帖论 》 ,标 志着 碑 学理 论 的确 立 ,其 学术 思想 明确提 出贬 斥 刻 帖 ,尊崇 北碑 的观 点 ,使 帖学 与碑 学 的 转换 在这 一时 期成 功过渡 。
Hale Waihona Puke 材 料 等诸 多反 面 的发 展历 程 ,成 为相 应 时期 建筑 发展 的风 向标 。 2 1 上海 世博 会 中 , “ 能化 ”在世 博 建筑 中得 到 了广泛 应 用 , 00 智 成 为 建筑 发展 的潮 流 之一 。在 技 术上 ,集 工 业技 术 、信 息技 术 、 建 造 技术 、生 态技 术 于建 筑这 个机 器 大容 器 里 ,包括 材料 和 建造 技 术 的集 成 、材料 和 结构 的集 成 、节 能 与生态 的集成 等 ,精确 的 装 配 在一 起 ,相 互关 联 的有 机 的协 调工 作 ;在功 能 上 ,这样 提 高 了建 筑 的节 能性 能 ,在保 证 室 内环境 的 舒适 前提 下 ,尽 可 能地 降 低 空 调等 能耗 。许 多展馆 在 设计 中应 用 专用 软件 进行 电脑模 拟分 析 ,通过 局 部改变 开 窗 开 门或 隔断 的设 置 ,局 部提 高建筑 隔热 、 保 温 性能 来 改变 建筑 通风 和 整体 热 工性 能 ,提 高建筑 设 计和 材料 应 用 的科 学 性 。再 生 能 源 技 术 、 节 能技 术 、 自然 通 风 与 遮 阳技 术 、雨 水 回收系 统及 新 材料 的 应用 也实 现 了建 筑与 自然 的 和谐 与 平衡 。如 日本馆 的 建筑 造型 运用 E E双 层膜 气 枕结 构 ,在 结构 表 TF 面 设置水 喷 雾系 统 形成 流动 的 水膜 ,带 走 热量 并保 持膜 的 光洁 , 当然 水 经过 技术 处 理可 循环 使 用 。不仅 如此 ,膜 结 构表 面还 贴 附 着 日本最 新研 制 的超 薄 且可 弯 曲 的太 阳能 电池板 ,作为 辅助 能源 供 应 。阳光 、水 、 空气 等天 然 能源 的共 同作 用 ,有 效地 减 少建筑 的 能耗 ,提 高 了使 用效 率 ,使 建筑 本身 成 为一 个 巨大 的科 技发 展 的 “ 器 ” 。相 同的情 况包 括 英 国、丹 麦 、奥 地利 、意 大 利等 国 机 家 的展馆 。
清代碑学兴起的历程和意义
清代碑学兴起的历程和意义作者:张孜来源:《艺海》2017年第12期〔摘要〕书法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正源。
随着满人入关,自晋开始的帖学风气受清代金石学和书论的影响,使碑学风生水起,成为书法的一个新方向,并造就了一批碑学书法家,形成了书法史上的新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清代碑学变革创新一、清代碑学的兴起碑学是指研究古代碑刻的书法史论观点,鉴别碑刻的年代真伪和取法于碑刻创作风气的一门学问,也指崇尚碑刻的书法流派。
随着清朝入关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从晋代开始的帖学垄断,逐渐被清代书论所影响,使得碑学成为清朝书法的一个新方向。
康熙、雍正、乾隆诸朝为了稳固江山,采取了文武并施的政策来压制人民,缓和、转移矛盾,加强了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别是乾隆时期文字狱的盛行,使得知识分子远离了政治、文化,当时的知识分子不敢在思想领域自由探讨,就将注意力转移到金石考据等方面对书法进行研究。
清早期邓石如等书法学者就发现了南北朝碑刻书法的艺术价值,清代金石学的兴盛,逐渐对当时的帖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当时的帖学并没有特别作为,这就给碑学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一片空隙。
晚清时期阮元、包世臣和康有为三个人的书论,为碑学的兴起起了一个先导作用,正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所说,“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亦因金石之大盛也”。
不同于帖学表现出来的浓重书卷气,碑学的书法审美追求的是一种质朴、厚拙、刚健豪放之美,具有雄厚的金石气。
在清代,帖学书法与碑学书法两种书风并存。
阮元提倡南北书派论,将妍美的书法墨迹纳入南派“帖学”范畴,把古朴粗犷的碑刻归为北派“碑学”领域,之后更有包世臣在阮元的基础上推波助澜,碑学思想逐步取代帖学成为主流。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明确指出了:“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
尊之者,非以其古也。
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毕备,四也;笔法舒长刻人,雄奇角出,应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
211026012_晚清碑帖学思想的发展与新变
26石文字学并以写篆隶为主的书家,如吴熙载、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
另一类是以魏碑法写楷书、行书,或融魏碑、唐楷于一体的书家,如何绍基、张裕钊、杨守敬、沈曾植、康有为等。
清代碑派书家多以篆隶书为创作方向,以北碑和无名碑为中心,开辟了一条帖学所不能及的新径。
以清代中期到晚期的邓换期,同时前碑派的崛起为碑学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审美观念、艺术表现手法、碑学理论等趋向成熟。
晚清碑学兴盛,帖学式微,碑派成书坛主流。
如陈介祺所言:“书画之爱,今不如昔,以金文拓本为最初,其味为最深厚,《石鼓》、秦刻、汉隶古拓次之。
”①晚清碑派书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擅长金一、晚清碑帖学差异清代书法离不开“碑学”一词,金石学的复兴,金石家访碑活动的兴盛,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清初,碑学滥觞,帖学继续向前发展,呈现出隶书热潮、崇董书风与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余绪,风格清健儒雅,以承继为主。
清代中期是由帖学向碑学的转□ 马其伟晚清碑帖学思想的发展与新变·美术史论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 C ALLIGRAPHY 2023 02.总第 期160[清]吴昌硕 节临《石鼓文》 纸本 1897年款识:漱石仁兄大人属篆。
丁酉秋日,弟吴俊卿。
钤印:吴俊之印(白)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石如、伊秉绶、康有为、吴昌硕为代表,邓石如对汉碑额上的篆书用笔加以改造,并以长锋羊毫写出富于弹性变化的笔画,运笔流畅刚毅,改变以往只重结构的单调的篆书审美定式,开一代风气。
伊秉绶的篆隶书创作,师法汉碑中雄浑平直一类,用墨浓重如漆,结字宽博拙朴,省去明显的波挑,而以直画代之,并富于篆书笔意,同时强化方折,将汉碑的浑厚拓展到极致。
康有为书法以行书名世,用笔迟送涩进,沉厚圆浑,结字内紧外松,开合有致,气象浑穆。
吴昌硕书法以石鼓文为基调,并努力从古代钟鼎文、钱币文、砖瓦文、陶文等金石文字中吸取养料,创一代新风。
清代书法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碑派”书法风尚是如何形成的?
清代书法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碑派”书法风尚是如何形成的?清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
从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认为“北碑”“南帖”各有所长,二者不可偏废,到包世臣《艺舟双楫》极力鼓吹北碑,认为《张猛龙》《龙藏寺》可与“二王”书法比肩,再到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偏激地认为魏碑全是佳品,甚至乡间造像也各有其美,这些论述从理论上逐渐达到了“尊碑抑帖”的目的,直接把“碑派”推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伴随着“碑派”书法理论建构逐渐清晰化、系统化,“碑派”书法技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新。
然而,在学“碑”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从“碑”的生成手段来说,汉魏碑碣是先书丹后刻石,所以刻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碑”的风格面貌。
但由于刻工的技术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刻工都能保持原碑面目。
更有甚者,将笔画线条刻得僵硬、刻板,棱角毕现,已非手书所能表现。
此外,“碑派”取法范本多为历经风化、剥蚀的石刻拓片。
这种斑驳、苍茫的“金石气”意味虽为“碑派”书法的独特面目,却也很容易使学者误入歧途。
在清代书坛尚“形”观念的驱使下,书家为追求其书法外在形迹,甚至采取不合理的手段,忽略了毛笔的物理属性及人的生理机能,最终形成与既有“帖派”书法风格迥异的“碑派”书风。
至此,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下,清代“碑学”发展至顶峰,“尊碑抑帖”的思想也成为书坛主流。
然而,在长达数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中,为何唯独在清代出现了与传统“帖学”书风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清代“碑学”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在“碑学”笔法发展过程中,清代士人做出了哪些探索?客观地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清代“碑学”从无至有发展而来的内在逻辑关系。
有清一代出现“碑派”书法风尚,与社会风气对士人书写观念的影响息息相关。
书家身处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其书法观念、书写习惯及审美标准必然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
而社会风气的形成是由一个时代的思想、政治、学术、文化等条件共同决定的。
清朝碑学的发展趋势
清朝碑学的发展趋势
清朝碑学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继承传统:清代碑学在继承唐、宋、元、明各代碑学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形成了清代独特的碑学风格和特点。
2. 日益多样化:清代碑学在传统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对一些新的题材的独特风格。
比如,关于宗族祠堂、新式敬神观、各种新的建筑修建纪念碑等等。
3. 重视学术研究:清代碑学家重视碑文的考据、文学风格和书法技法等方面的研究,多有著作传世。
清代碑学家对于古代碑文的保存、整理和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 加强神仙其他事物的宣传:清代碑学家大量收集、整理、出版了关于神仙、名人、历代文人墓志铭等碑文,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神仙、名人、文化传统和历代文人艺术成果的重视程度。
5. 知识分子的团体化:在清代,碑学的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知识分子团体参与和组织的结果,碑学会、碑志会等组织形成,推动了碑学的繁荣发展。
清代碑学的兴起
清代碑学的兴起作者:葛承雍来源:《月读》2022年第05期清代帖学风靡之日,也是碑学壮大之时。
由于文人学者慑于康乾以来文字狱的严厉打击,使得他们放弃了与现实关系较为密切的义理经济方面的探讨,而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古籍整理、究研名物、训诂文字音韵里,寻章摘句,逃避现实。
这种埋首考据的学问,受到清朝统治者的奖掖和鼓励,为的是巩固其专制统治。
固然,乾嘉学派通过训诂考订打破了宋学空疏的思想,动摇了人们对道学偶像的崇拜,在古籍整理方面也做出了许多贡献,所以如果将其简单地定性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思想的工具是片面的。
但是,它缺乏理论思维,无法从思想上去批判空疏的理学,反而回避原则问题和脱离社会实际,钻进了烦琐主义的牛角尖。
即使是考据结论也多具有片面、孤立、狭隘的弊病,不能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趋势来观察问题,也没有做出有规律性的说明。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人学者们专志于考古,只在日益丰富的出土金石文物中证经引史,且蔚成风气。
这样,由考古成果引到书法艺术上的探求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自嘉庆、道光以后,朝野争唱的“帖学”声调由强而弱,低声萦回的“碑学”旋律则逐渐兴起。
然而,封建统治者一眼就看中了碑学的弱点,道光提倡学碑写字要讲究规范,首先要厘定字体,不能有点画的谬误。
于是学术界闻风而动,较长论短,评肥品瘦,竞讲结构,在这样的思想模式下,怎么能够指望碑学一开始就朝气蓬勃地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呢?所以,点画妥帖、法度谨严的欧阳询书法大受欢迎。
继之,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的正楷亦被重视,愈工整愈严谨则愈被认为是碑学的正途,馆阁体的恶劣习气不但没有被清除,反而增加了世故的气息。
虽然当时有名家领导书坛,也有力图进取的文人学者,但都无复唐人雄浑刚健之致,更无唐人那种心中充满了事业上的自信心和开朗豪放的热情。
所以被称为“唐碑期”的嘉庆、道光之间,书法艺术从整体上说并没有取得辉煌的成就。
咸丰、同治之际是中国封建社会全面崩溃的前夕,面对以僵化、守旧的观点学唐碑而形成的新馆阁体,如果再不进行创新,书法艺术就会失去站在更高文化层次上的传统地位。
清代碑学典范
清代碑学典范清代碑学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帖学已走向末路。
从清初一直到嘉庆年间,一直是帖学的天下。
康熙、乾隆十分喜爱赵孟颓和董其昌的书法,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致使赵、董书风一直弥满朝野。
士子们为了获选,大都归依于赵、董,最终都趋向于馆阁体,形成了毫无生气的官样文书体。
这正是帖学之弊。
满清统治者为了维护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民族高压政策,捕风捉影地掀起文字狱浪潮。
大批汉族知识分子为了避祸,不敢写涉及时事的文字,只好钻进故纸堆,从事训话考据,以此讨生活。
为了证史,学者们广泛收集金石、碑喝,而当时六朝碑板也出土甚多,给考据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金石研究也活跃起来了。
考据之风客观上促进了碑学的繁荣。
碑学兴盛的第三个原因便是审美情趣的转移。
傅山首先提出响亮的口号:“学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这是对明清帖学的强烈不满。
就连早年走帖学一路的书法家晚年也改辙学碑,如姜哀英、汪士锭等。
其中汪士桂不无遗憾地说:“不学古隶,不知波折往复之理。
”最有意思的是周亮工,他在自跋隶书中说:“谁能隔宿对黄死,度尽重阳更忆家。
欲换青钱沽雪酒,八分小字写寒鸦。
”写隶换酒,可见帖学越来越不受重视了。
清代学碑的书法巨匠当属邓石如、伊秉绶。
邓石如自幼失学,终生布衣,依靠卖书为生,擅长四体书和篆刻,他在篆书上突破了秦以来李斯、李阳冰的玉箸篆笔法,开创了篆书的新风格。
他的隶书学汉碑,遍临汉、魏诸碑,继承汉分隶法,成遒丽绵密的新体。
邓石如楷书取北魏碑,行草书由碑中衍变而出,加上他在篆刻上的造诣,创造了富有金石气的风格。
伊秉绶擅长隶书,以颜书笔法体势作汉隶,魄力宏恢,有独特的风貌。
康有为认为邓石如、伊秉绶是清代碑学的开山宗师。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人。
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创始人。
出生于寒门,祖、父均酷爱书画,皆以布衣终老穷庐。
清朝碑学的兴起和发展,何绍基作为晚清一员碑学猛将,功不可没
清朝碑学的兴起和发展,何绍基作为晚清一员碑学猛将,功不可没清代碑学的兴起清代是一个碑学鼎盛的时代,是一个重大的艺术变革时期。
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导致大部分知识分子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牵连、迫害,纷纷加入了“考据学”(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的队伍。
龚自珍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些知识分子们在收集和整理金石、碑碣的过程中,发掘和出土了一大批古代石刻文字,这一发现直接奠定了清代碑学兴起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帖学的衰落,受元、明两朝对书画方面的复古思想的影响,加上帝王的个人喜爱,使得赵孟頫、董其昌两人的书法全国流行。
我们也知道,赵孟頫和董其昌两人的书体风格都属于中规中矩,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反复学习容易变得油滑。
所以,清朝的书风开始走向“馆阁体”,科举制度也是以“馆阁体”作为书写的标准。
久而久之,帖学之风逐渐滑向深渊,沦落到奄奄一息的地步。
俗话说:“一物衰则一物盛”,这恰恰给碑学的兴起创造了一个契机,就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里说:“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亦因金石之大盛也”。
清朝碑学的兴盛,贯穿着大清300年的发展历程。
彼时涌现出一大批碑学运动者,名家辈出,风格多种多样,如碑学大家伊秉绶、钱澧、邓石如等逐渐开宗立派。
后来碑学的大家们又在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的积极推崇下,使得碑学在书法上的地位一跃而上,自此碑学更加受世人的欢迎和追捧。
据典籍的数据统计,光擅长隶书的名家就多达500余人。
其中何绍基就是晚清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员碑学猛将,对后世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何绍基像何绍基的碑学造诣造诣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清代卓越的碑学大家,精通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等,其中行书、草书最为让人称道。
近人吴隐这样称赞何绍基:“于学无所不窥,尤精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
书法具体平原,上溯周秦两汉古篆籀,下逮六朝南北碑碣,搜孴至千余种,皆心模手追,卓然自成一子,草书尤为一代之冠”。
清代书法的中兴:碑学大兴
清代书法的中兴:碑学大兴清代书法的中兴:碑学大兴清代(1644—1911)是中国书法史上书道中兴时期,在继承宋元明以来帖学传统的基础上,又掀起了碑学热潮,书家众多,成就亦高。
清初,由于康熙皇帝酷爱温文尔雅的董其昌书法,使董书一时风靡海内。
乾隆即位,他特喜赵孟烦书法,于是,圆润丰腴的赵体书又成时尚书风,士大夫们对此趋之若鹜。
至此,清代帖学臻于高峰。
其后,由于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对书体的制约,遂形成了工整呆板、死气沉沉的“馆阁体”书法,书坛日趋衰微。
在帖学衰微之际,清代统治者又开始大兴文字狱,文人士大夫为了摆脱政治的牵连,便从“经世济事”转而致力于金石考据之学,人们从金石碑拓中看到了书法振兴的生机。
这一时期,两周金文、秦汉刻石、六朝墓志造像记、唐人碑版,成了文人士大夫学书的范本。
碑学大兴,直接刺激了晋唐以来一直处于低潮的篆、隶书法,使其得以充分地发展。
一、清初的帖学派清初,虽国家统一,但满汉一直矛盾重重。
书法家继承晚明“反叛”书风,以书法表达他们压抑的心理和情感,其成就在行、草书帖学方面甚为突出。
代表书家有王铎、傅山等。
1.“神笔”王铎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痴庵、痴山道人等,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官至大学士,降清后官至礼部尚书。
工诗文书画,尤长书法。
其书楷学钟繇,行草宗二王,又参颜真卿、黄庭坚、米芾笔意。
他同黄道周、倪元璐等力“反”传统,追求风力气骨。
他的草书用笔遒劲,纵横取势,气势雄阔,极有个性风格,有“神笔”之誉。
传世书迹有《拟山园帖》、《自书诗卷》等。
2.“宁丑毋媚”的傅山傅山(1602-1683),字青主,号真山、朱衣道人等,人称傅青主,山西阳曲人。
工诗文书画,精医学,重气节。
力反董其昌秀媚书风,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口号。
其书以颜真卿为根基,遍习晋唐诸家,却不因守前法,自创一路。
傅山篆、隶、草皆精,以草书最见特色。
他的草书纠结缠绵,笔势飞动,淋漓酣畅。
书法中常提到的碑学到底是什么?
书法中常提到的碑学到底是什么?展开全文【清代碑学的兴起】阮元像清代初期,书法主要受到赵孟頫、董其昌书风的影响。
康熙皇帝特别钟情于董其昌书法,乾隆皇帝又对赵孟頫书法爱不释手,并在科举考试中也大力提倡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风貌,使得帖学书风在清前、清中期发展到极致。
物极必反,书法家们看到了帖学书风的弊病,也不愿再受制于法帖的束缚,希望在书法领域探寻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也正是在此时,考据之风开始兴盛,为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发展空间。
清初学界泰斗顾炎武、黄宗羲对金石学的研究,带动了许多学者对金石学研究的兴趣。
学者们寻访、摹拓以及相互交换馈赠碑刻拓片一时蔚然成风,这些学者不仅对金石碑版产生了浓厚兴趣,其书法艺术也直接受到了碑版文字的影响。
理论的成熟和实践的成功,为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标志着碑学理论的确立;邓石如、伊秉绶等书法家在实践上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碑学的发展。
邓石如是第一位全面实践和体现碑学主张的书法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了碑派书法的技法。
继阮元之后,在碑学理论上的突出贡献者,当属包世臣。
包世臣继承了阮元的的碑学思想,他实践和宣传碑学思想,凭借着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使碑学思想深入人心。
他的巨著《艺舟双楫》的完成,标志着碑学理论已完全确立。
清道光时期,碑学开始中兴,碑派书法的创作进入了繁荣期。
此时,书坛又产生了一位关键性人物,就是何绍基,他在理论和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功,使得碑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邓石如像包世臣像(注:此内容摘自孟凡胜《清代碑学研究》一文) 【何绍基的碑学成就】北魏《张黑女墓志》清道光时期,碑学开始中兴,碑派书法的创作进入了繁荣期。
何绍基是阮元的学生,是北碑书法的实践者,他将前人对碑学的研究经验结合起来,集于一身,并在创作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功。
可以说有清一代,在碑学书法的发展史上,何绍基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何绍基书法以颜体入手,又取法北碑,对张黑女墓志情有独钟。
清代隶书:一为碑学发展开了头,二伴随清三百年书法的发展而发展
清代隶书:一为碑学发展开了头,二伴随清三百年书法的发展而发展清朝隶书直接汉人(杨守敬句),贯穿于有清三百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名家辈出,风格多样。
清隶为清朝碑学的兴起,从根本上击溃帖学垄断的僵局,起到了重中之重的历史作用。
典册告诉人们,有清一代擅长隶书的名家达500人之多。
清朝初期的隶书名家有:郭允伯(?-1652)、万授一(1659- 1741)、王嵩樵(1592-1652)、王烟客(1592-1680)、王虚舟(1668-1743)、傅青主(1607-1684)、郑谷口(1622-1693)、朱竹坨(1629-1709)、垢道人(1605-1691)、林吉人(1660-?)、周亮工(1612-1672);清代中期的隶书名家有:邓石如(1743- 1805)、伊墨卿(1754-1817)、曲江外史(1687-1763)、南阜山人(1683-1748)、汪近人(1686-1762)、高西唐(1688-1753)、郑克柔(1693-1765)、杨石(上宀下戊)(1696-?)、罗两峰(1733-1799)、龙泓山人(1695-1765)、黄小松(1744-1802)、奚冈(1746-1803)、陈曼生(1768-1822)、巴隽堂(1744-1793)、桂馥(1736-1805)、翁方纲(1733-1818)、阮芸台(1764-1849)、钱立群(1759-1844)、张文鱼(1738-1814);清代晚期的隶书名家有:吴熙载(1799-1870)、何绍基(1799-1873)、莫(吕阝)亭(1811-1871)、杨濠叟(1812-1881)、胡不恐(1817-1862)、杨见山(1819-1896)、俞荫甫(1821-1907)、胡荄甫(1825-1872)、赵之谦(1829-1884)、吴大澂(1835-1902)、徐袖海(1826-1890)、翁叔平(1830-1904)、杨惺吾(1839-1914),等等。
清代碑学运动成因窥探
清代碑学运动成因窥探关键词:“士”碑学文化转型那么促使清代碑学运动产生的原因究竟为何?在时代背景上,碑学始于宋代,于清中叶大兴,遂成汹涌澎湃之势。
清朝前期政治的统一,经济上的繁荣,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适应的环境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但历代刻帖的失真逐渐导致了帖学衰微,伴随着“馆阁体”的兴盛,又因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及清统治者的民族高压,使学者们纷纷钻进训诂考据的圈子,遂使金石考据之学大盛,引起一大批古代刻石文字的出土。
除了这些外部原因,我们应该从“书法”艺术的主体参与者“士”身上寻找根本原因,本文主要从“士”的文化建构在清代中叶碑学运动兴盛前的转型来谈谈。
一、碑学与帖学碑学在狭义上指对魏碑的学习研究。
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楫》中大力褒扬北碑,并列举出北碑“十美”。
而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中则斥北朝书“虽差近古,然终不脱毡裘气。
”[2]与“毡裘气”相对的则是刘熙载所称的“士气”,即“书卷气”。
可见在古代文士的心中,追摹二王清雅气韵的“书卷气”才与他们自身的精神人格相匹配,粗野的“毡裘气”本该被嗤之以鼻。
然清代中叶之后,碑学却被国人所喜爱,被文士所推崇,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篇道:“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
”[3]这背后究竟隐含怎样的“士”文化建构的转型历程,我们来具体分析下。
二、“士”文化建构的转型历程早在西周时期,“士”便在文化上接受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中国的“士”从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研究‘诗、书、礼、乐’的文士,相当于社会学家所谓‘文化事务的专家’。
”[4]“士”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阶层,在战国中晚期已经正式形成,此时的“士”已从古代贵族的最低一级上升为新社会结构中的“四民之首”。
随后,“士”的地位不断提高,直至魏晋,九品中正制确立,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为“士”,否则为“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早期碑学
• 早期碑学主要产生于民间,以宗汉碑为特征。习 碑者多为在野文人,他们不趋流俗,而从秦汉碑 刻中讨取营养。
• 早期碑学之所以产生于民间,不仅在于这些在野 文人与官方文人士大夫们在审美上的差异,还在 于其所体现出的对官方正统的流行妍美书风的逆 反心态。
• 其隶书飘逸虚灵,活脱洒丽。包世臣《艺舟双辑》 将其隶书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 一人。
• 和郑簠同期的朱 彝尊、王时敏的隶 书于当时也颇负盛 名,被称为“清初 三隶”。他们三人 的隶书基本代表了 清初隶书的基本风 貌.此三家相比, 以郑簠为最,朱彝 尊次之,王时敏尚 不能与此二人比 肩.除“清初三隶” 之外,尚有影响较 大的万经。万经隶 书从郑簠出,清钱 林《文献征存录》 渭其“得郑谷口之 妙”。
605 清代碑学的发展
清代碑学
• 什么叫碑? • 从书法的角度来说,碑是刻石的总名,细加分析,
直立中央四无依傍者谓之碑,在门上者谓之阙, 埋于圹中者谓之墓志,自然之山石谓之摩崖,所 有这些在石上刊刻的书法作品统称为碑。
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清代碑学从萌芽到高峰的发展过程,即 经过“郑燮、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流, 邓石如扬其波,包世臣、康有为助其澜, 始成巨流耳”。
• 蒋士铨《忠雅常诗集》所说;“板桥作字如写兰, 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 致.”故其书“别为一格,如秋花倚石,野鹤戛烟, 自然成趣,时称板桥体,多效之者,然弗能似也.”
• 马宗霍《书林藻鉴》所评;“板桥有三绝, 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 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
金农
• 金农(1687--1764年)字寿门,又字吉农、吉金,号冬心,稽留山 民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客居扬州,擅绘画,为“扬州八怪” 之一.金农是继郑簠之后又一开宗立派的大家之一,其工书善诗 画,尤擅隶楷。
• 金农是中国书法“碑学”革新的先行者之一,他甚至将王羲之也 不放在眼里:“会稽内史负俗姿,字学荒疏笑骋驰;耻向书家作 奴婢,华山片石是我师。”
• 他们的书画也都以抒发自己的性灵情感为特征。 这种师法自然,“我用我法”各具个性特点的扬 州画派,被“正统派”视为异端。
• 他们在书法上提倡师法北碑,追求质朴自然的美 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对传统帖学和“馆阁体”的不 满,是对当时流行的媚弱书风的一种集体反叛。 这对碑学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期碑学
• 少时便立志习隶,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访河北、 山东汉碑,倾尽家资。清方朔《曹全碑》跋:“国 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 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 矣。”
• 郑簠是清初对隶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书家,也是 清代隶书复兴的先行者。
• 他用心研究隶书,以篆书之结构,楷书之笔法融入 隶书,并参以草情,得沉着飞动之妙。他自称: “作字最不可轻易,笔管到手,如控于钧弩,少驰 则败矣。” 因此,他“作书正襟危坐,肃然以恭, 执笔在手不敢轻下,下必迟,敬慎为之”,“每成 一字,必喘数刻” 。由此而知其用心良苦。
• 郑板桥一变帖学旧习,独创一格,丁文隽 在《书法精论》中指出:“金农、郑燮则 与馆阁诸家异趣,馆阁诸家专攻帖学,金、 郑则兼取汉隶魏碑,虽驳杂不纯,稍失之 怪,然基帖学之故步,开碑学之先声,实 自此始。”这个评价还是公允的。
• 开早期碑学之先的除郑燮外.可以“扬州八怪” 为代表,“扬州八怪”(金农、黄慎、郑燮、李 鱓 、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以画名世, 其绘画突破了清初那种泥古“院画”的藩篱,无 论是在内容、技法、题画等方面,都突出表现了 其创造性。
• 中期碑学是随着金石考据学的发展和北碑的大量发现而 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祟尚碑学者已从在野文人发 展到朝野内外的土大夫阶层。
• 虽然其主要成就仍在篆书、隶书方面,但是尚碑已汇成一 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崇尚碑学的实践者颇多,这一时期的 书法家以邓石如、伊秉绶、钱沣、桂馥、陈鸿寿、吴熙载 等人最为著名,成就也最大。
• 而且出现了碑学理论,产生了阮元《南北书派论》、《北 碑南帖论》以及包世臣的《艺舟双楫》,阮元的两“论” 褒扬北碑,摒弃法帖,旗帜鲜明,鼓励人们越过唐碑而直 接六朝碑版。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对碑学的张扬比阮元 又进了一步,他尊碑卑唐,并树立了一个当时书坛的碑学 典型.即他的老师邓石如。
• 由于大批书家及理论家的共同努力,使 Nhomakorabea学影响一跃而至 整个书坛.
• 金农虽饱经世之学,但系一介布衣,一生终无所遇,含辛茹苦, 云游四方,以卖字画为生。也许正因为如此,才锻造了他不迷信 “权威”、“偶像”,勇于大胆创新和开拓的精神。
郑燮
• 郑燮(1693—1765年), 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 人。与金农同为扬州八怪之一。郑燮才华横溢,精 于诗书画。
• 其书法有着深厚的碑学基础,师承高古的汉魏书法, 尤得益于《瘗鹤铭》.他吸收了黄庭坚和徐渭书法 的某些特点,将篆、隶、草、楷相杂,以画法入书 以书法入画。
• 早期碑学于篆书、隶书二体,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其中以隶书成绩最大,故可称隶书为清代碑学之 先导。
• 这一时期,以郑簠、金农、郑燮为代表。郑簠、 金农、郑燮等书风古拙质朴,雄浑奇崛,与当时 盛行的董、赵书风颇为不合,被目为狂怪,故于 当时影响并不太大。
郑簠
• 郑簠(1622-1693) 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 南京)人。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 行医为业,终生不仕,工书。
• 他以汉魏之碑刻片石作为师法对象,是最早向传统帖学发起猛烈 冲击,以古朴之书风力矫媚书流俗时弊的书家之一。金农的隶书 神气古穆,凝整厚重,极为稚拙,质朴。他还创“漆书”,风格 独特,前无古人。金所书“漆书”,如油漆工用漆帚刷出一般, 暗合后世出土之汉简、帛书,足见金农之胆识,体现出他对当时 流俗书风的蔑视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