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重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知识整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绪论1.营养学(nutrition science)是指研究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即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以维持、促进健康的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新营养学(new nutrition science)是一门研究食品体系、食品和饮品及其营养成分与其他组分和它们在生物体系、社会和环境体系之间及之内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3.营养革命:第一次营养革命:肠外营养;第二次营养革命:肠内营养第一章营养学基础1.营养(nutrition):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整个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3.营养素分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4.合理膳食(rational diet):又称为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是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能提供机体一个合适的量,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5.合理膳食要求:①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②保证食物安全③科学的烹调加工④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6.合理营养(rational nutrition):是指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能满足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劳动环境及不同劳动强度下的需要,并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7.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8.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的摄入水平。
(完整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皇帝内经素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始于18世纪中叶)。
1.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1785--1945年):1983:提出“蛋白质”;亮氨酸/苏氨酸;1920:“维生素”。
2.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1945--1985年):公共营养兴起。
3.营养学发展的突破与孕育期(1985年--):植物化学物、分子营养学、新营养学。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营养素六大类:水、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C、H、O、N占人体96%以上;细胞内液ICF(2/3)、外液ECF(1/3);骨密度(BMD);血液5L。
蛋白质(protein)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8+1: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婴儿)。
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色氨酸为1)。
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模式接近,可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这些相对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机体组织;2.构成特殊生理活性物质;3.供能: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产生16.7kJ能量。
小肠:为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氨基酸池:指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转运子分为两类:钠依赖型、非钠依赖型。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考试复习资料重点
1、食品污染:是指在各种条件下,导致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是品,或食物成分本身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该表的过程。
可分为三类: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2、游离水:是指食品中与非水成分有较弱作用或基本没有作用的水,微生物能利用的水是游离水。
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水不是取决于食品的总含水量而是取决于水分活度(Aw)3、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中的单位质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4、细菌菌相:将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称之为食品的细菌菌相。
5、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的过程6、最大残留限量:指在生产或保护商品的过程中,按照农药使用的良好农业规范(GAP)使用农药后,允许农药在各种农产品及食品中或其表面残留的最大浓度。
7、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德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原药)和(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志的残留。
兽药残留主要有抗生素类、抗寄生虫类和激素类8、腐败变质:牲畜屠宰时肉呈中性或弱碱性(pH7.0~7.4),宰后畜肉从新鲜到腐败变质要经僵直、后熟、自溶和腐败四个过程9、掺伪: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所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而降低成本;或改变某种质量,以低劣的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贪图便宜的行为。
在牛奶中除掺水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掺入物。
10、奶油:奶油(黄油)分为稀奶油(脂肪含量10.0%~80.0%)、奶油(脂肪含量不小于80.0%)和无水奶油(脂肪含量不小于99.8%)。
11、油脂酸败:油脂由于含有杂质或在不适宜条件下久藏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和感官性状恶化,称为油脂酸败。
12、酸价(AV):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KOH 毫克数。
食品营养与卫生期末复习重点
食品营养与卫生期末复习重点整理人:小樱祝大家逢考必过哦!第一章:营养学基础☆1、营养:人们摄取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整个过程。
它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提供细胞组织生长发育与修复的材料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2、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各种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
脂类: 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糖类: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
3、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必需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人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正常需要,而必须由外界事物提供的氨基酸。
4、必需脂肪酸: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食物提供的脂肪酸。
5、糖类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糖原、果胶……6、膳食纤维:又称食物纤维、粗纤维,主要是指食物(植物性食物)中所存在的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酶类分解,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物质的总称。
膳食纤维功能:(1)防治便秘(2)利于减肥(3)预防结肠和直肠癌(4)防治痔疮(5)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6)改善糖尿病症状(7)改善口腔及牙齿功能 (8)防治胆结石 (9)预防乳腺癌7、无机盐(常量:主要掌握Ca 微量:主要掌握Fe 其它元素考判断题)Ca(1)、生理功能:钙不仅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还有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以及参与血凝过程、激素分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等作用。
(2)、吸收与代谢1. 吸收钙在小肠通过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吸收,一般钙吸收率为20%~60%不等。
钙吸收受膳食中草酸盐、植酸盐、膳食纤维的影响,脂肪消化不良,可使未被吸收的脂酸与钙形成皂钙,而影响钙的吸收。
膳食中如维生素D、乳糖、蛋白质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食品营养与卫生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食品营养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营养?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等)的过程称为营养。
也可定义为,人体如何将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利用和排泄等所有过程。
2、2、食品(1)、《食品卫生法》定义为“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卫生部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2)、通常的食品定义,经口摄入并对机体有一定营养作用的物质。
(3)、食品的作用营养作用(主要)满足人不同嗜好,如色、香、味、形等需要对身体的生理调节(某些食品)3.3.营养素:人体用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生活所必须的物质。
.+994.4.营养价值:指特定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
(种类齐全否、数量多少、相互比例、消化吸收难易决定价值高低)5.5.功能食品(保健食品):既有一般食品的营养、感官两大功能,又有调节人体身体节律,增强机体防御功能以及防治疾病,促进康复等的工业化食品。
6.6.绿色食品:是冠之以安全与营养双重质量标准的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的通称。
“绿色”是环保的代名词第章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1、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化学性消化(消化酶、消化液)物理性消化(磨碎)酶:2、吸收: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消化道场所:活动特点:(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2)、伸展性强,如胃、肠;(3)、有一定的紧张性,能保持一定形状和位置;(4)、节律性运动;(5)、对化学物、温度、机械牵引刺激比较敏感。
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1、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维持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热效应)体力活动2、2、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1)、年龄:年龄越小,基础代谢越大。
(2)、性别:青春期以前,男女差别不大;成人,男性大于女性约5%;女性在特殊情况下,BMR有所增大。
(3)、营养及机能状况:饥饿和营养不良,BMR可降低50%;疾病和感染,BMR增加;1体温上升,BMR增加;甲状腺机能亢进,BMR增加。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92180)(一)单选题1.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热能是()。
A 体力活动耗能B 基础代谢C 非体力活动耗能D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能2.容易在机体脂肪组织中贮存,排出缓慢,过量可导致中毒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B1B 维生素C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PP3.断乳的最佳时期是( )A 4个月B 9~12个月C 8个月D 15个月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品是()A 海鱼B 江鱼 D 畜肉 D 禽肉5.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 )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
A 半胱氨酸B 酪氨酸C 精氨酸D 丝氨酸6.血胆固醇升高时,血中( )浓度增加。
A HDLB LDLC 糖蛋白D 球蛋白7.亚硝胺的稳定性在()中较好。
A 酸性环境B 中性及碱性环境C 中性及酸性环境D pH<48.根据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确定ADI时,考虑应用于人的安全系数,应为( )A 50倍B 10倍C 20倍D 100~1000倍9.维生素B2缺乏体征之一是( )A 脂溢性皮炎B 周围神经炎C “三D”症状D 牙龈疼痛出血10.黄曲霉毒素急性毒性损害主要是( )A 肝脏毒B 肾脏毒C 神经毒D 血液毒11.为了防止食品( ),延长食品可供使用的期限,常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即食品保藏。
A 污染B 酸败C 腐败变质D 自溶12.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 )A 氮平衡B 负氮平衡C 排出足够的尿素氮D 正氮平衡13.肉蛋等食品腐败变质有恶臭味,是食物中( )成份分解而致。
A 脂肪B 碳水化合物C 蛋白质D 纤维素14.蔬菜水果贮藏的关键是保持蔬菜水果的( )A 卫生B 冷藏C 防水D 新鲜度15.FAO用Engel指数划分贫困的标准是( )A >60% B、50-59% C 30% D 30%以下16.能促进钙吸收最经济的措施是( )A多吃蔬菜、水果 B 经常做理疗(热敷)C 多吃谷类食物D 经常在户外晒太阳17.能促进铁吸收的措施是( )A多吃动物血、肉类食品B多吃乳类食品C 多吃谷类食品D 多吃蔬菜、水果类食品18.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是( )A 植酸盐B 肉因子C 草酸盐D 多酚类物质19.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急性毒性为()。
《营养与食品卫生》复习:重点与总结
《营养与食品卫生》复习:重点与总结绪论名词解释:营养:是指人体摄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的有益物质以满足机体自身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加油!加油!第一节蛋白质:蛋白质:是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结构,是功能因子和调控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
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由肽键(酰胺键)连接。
(一)氨基酸(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20种,不包括胱氨酸,1.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8+1:蛋-缬-赖-异-苯-亮-色-苏,组氨酸(婴儿)2. 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这类可减少人体对某些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
(2种:蛋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3.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可以自身合成,不一定需要从食物中直接供给的氨基酸。
(9种)(二)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1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色氨酸含量定1)2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其中含量最低的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3蛋白质分类:(1)完全蛋白质(优质蛋白):这类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营养价值较高,不仅可以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蛋白质。
(蛋、奶、鱼等动物蛋白,大豆蛋白;鸡蛋-参考蛋白)(2)半完全蛋白质:蛋白质中虽然含有种类齐全的必须氨基酸,但是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差异较大,其中一种或几种必须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须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虽可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复习资料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复习资料绪论一、基本概念:(一)营养学:指研究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即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以维持、促进健康的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二)食品卫生学:指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宏观的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二、营养学的研究内容1.食物营养;2.人体营养;3.公共营养。
三、食品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食品的污染;2.食品及其加工技术的卫生问题;3.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4.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四、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具体见教材P13)(一)实验研究:1.离体实验;2.整体实验。
(二)人群研究:1.人群志愿者的实验研究;2.人群流行病学调查;3.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的人群研究。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一、蛋白质(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2.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1)构成生物体内的酶与激素;(2)调节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3)抗体等;3.供给能量;4.肽类的特殊生理功能:(1)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2)促进矿物质吸收;(3)降血压;(4)清除自由基。
(二)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
(三)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计算方法: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笔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学基础)1.人体必需氨基酸: 缬亮异亮苏氨酸, 赖色苯丙甲硫氨(蛋), 组(儿童)。
借一两本淡色书来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实质上是使:几种必需氨基酸在比例上接近人体的需要, 比原有的任何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都高。
3、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比较慢, 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必须由食物供应的。
4、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是表达: 蛋白质被吸取后在体内被运用的限度。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氮储留量/ 氮吸取量×1005.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 机体由于摄食过程引起体内能量消耗增长的作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大的是: 蛋白质。
色氨酸60→尼克酸(烟酸)17、膳食中胱氨酸与酪氨酸富余时, 可以节约蛋氨酸30%和苯丙氨酸50%, 前两者是条件必须氨基酸。
8、氮平衡: 摄入氮=排出氮(正常成年人)正氮平衡: 摄入氮>排出氮(儿童、青少年、孕妇、恢复期病人)负氮平衡: 摄入氮<排出氮(蛋白质摄入局限性、消耗性疾病、吸取不良)排出氮=尿氮+粪氮+通过汗液排出的氮9、受机体营养状态和活动量影响而变动的动脂, 是指: 甘油三酯。
类脂质(磷脂、糖脂、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 定脂。
10、对老年人和动脉硬化患者每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 不超过300mg。
11.单糖类: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类: 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多糖类: 淀粉、糊精、糖原(又称动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
12.目前认为必须脂肪酸有两种: 亚油酸、α-亚麻酸。
13.必须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参与脂质代谢;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物;有减少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结作用。
(与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无关)14、必须脂肪酸最佳的食物来源是植物油类, 特别是: 棉油、大豆油、玉米油。
15.过量摄入能在体内贮存并可引起中毒的是: 维生素A。
16、当碳水化合物摄入局限性时, 脂肪供热因氧化不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
《食品营养与卫生》复习资料(最后修改)课件解析
《食品营养与卫生》复习资料(最后修改)课件解析《食品营养与卫生》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食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营养素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并能维持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
食物中的营养素有50多种,可以分为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六大类,称为六大营养素。
3.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蛋白质中获得的氨基酸。
4.必需氨基酸模式必需氨基酸模式是指一种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以及每种必需氨基酸所占的比例。
5.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
这一种或者几种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被称为限制氨基酸。
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几种食物混合食用,使各食物的必需氨基酸缺陷得以弥补,从而提高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7.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要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8.食物热效应是指因摄食而引起的机体能量代谢的额外消耗,也称食物特殊力作用。
9.胚芽米胚芽米是保留米的胚芽部分,其他部分则与白米完全相同的一种米。
10.营养强化米(enriched rice)强化米也称营养强化米,是指在普通大米中添加某些营养素而制成的成品大米。
目前,用于大米营养强化的营养素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等。
11.淡奶淡奶(蒸发奶)是将鲜牛乳经蒸馏去除一些水分后得到乳制品。
12.粗粮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
13.酸性食品含有酸性无机盐如P 、C l 、S 较多的食品。
如肉、蛋、奶等。
14.膳食指南膳食指南是政府或者有关组织机构根据营养学原理制定的用以指导人们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的原则和陈述性建议。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知识整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绪论1.营养学(nutrition science)是指研究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即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以维持、促进健康的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新营养学(new nutrition science)是一门研究食品体系、食品和饮品及其营养成分与其他组分和它们在生物体系、社会和环境体系之间及之内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3.营养革命:第一次营养革命:肠外营养;第二次营养革命:肠内营养第一章营养学基础1.营养(nutrition):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整个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3.营养素分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4.合理膳食(rational diet):又称为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是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能提供机体一个合适的量,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5.合理膳食要求:①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②保证食物安全③科学的烹调加工④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6.合理营养(rational nutrition):是指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能满足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劳动环境及不同劳动强度下的需要,并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7.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8.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的摄入水平。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1、营养: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与代谢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组织更新、体力活动需要得生物学过程。
2、营养素: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与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与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得物质。
包括宏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维生素、矿物质;水.3、水:不仅构成身体成分,还具备调节生理功能得作用。
水得生理功能:构成细胞与体液得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用。
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ml左右。
在温与气候条件生活得轻体力活动得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约6杯)。
4、植物化学物:指植物性食品中除含人体必需营养成分外得一些低分子量生物活性物质,就是植物得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皂苷、芥子油苷、多酚、蛋白酶抑制剂、单萜类、植物雌激素、硫化物、植酸等几大类.5、合理膳食:又称为平衡膳食,就是指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得能量与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得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得膳食. 合理膳食要求: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得营养素; 保证食物安全;科学得烹调加工;合理得进餐制度与良好得饮食习惯。
6、营养素得代谢: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得交换与生物体内物质得转变过程。
包括: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营养素得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构成细胞组织,供给生长、发育与自我更新所需得材料;调节机体生理活动。
合理营养:即为平衡而全面得营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及能量得需要;另一方面为各营养素之间比例要适宜。
营养失衡造成得危害:营养不良,就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得缺乏或过剩所造成得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包括两种表现,即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就是在RDA基础上发展起来得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得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 L)11、平均需要量(EAR)就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得平均值。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1、营养: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组织更新、体力活动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素: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包括宏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维生素、矿物质;水。
3、水:不仅构成身体成分,还具备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水的生理功能:构成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用。
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ml 左右。
在温和气候条件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约6杯)。
4、植物化学物:指植物性食品中除含人体必需营养成分外的一些低分子量生物活性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主要包括: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皂苷、芥子油苷、多酚、蛋白酶抑制剂、单萜类、植物雌激素、硫化物、植酸等几大类。
5、合理膳食:又称为平衡膳食,是指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
合理膳食要求: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保证食物安全;科学的烹调加工;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6、营养素的代谢: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
包括: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构成细胞组织,供给生长、发育和自我更新所需的材料;调节机体生理活动。
合理营养:即为平衡而全面的营养。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及能量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各营养素之间比例要适宜。
营养失衡造成的危害:营养不良,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包括两种表现,即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在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11、平均需要量(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复题1.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热能是基础代谢。
2.容易在机体脂肪组织中贮存,排出缓慢,过量可导致中毒的维生素是维生素A。
3.断乳的最佳时期是6个月。
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品是海鱼。
5.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
6.血胆固醇升高时,血中LDL浓度增加。
7.亚硝胺的稳定性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较好。
8.根据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确定ADI时,考虑应用于人的安全系数,应为100~1000倍。
9.维生素B2缺乏体征之一是脂溢性皮炎。
10.黄曲霉毒素急性毒性损害主要是肝脏毒。
11.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可供使用的期限,常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即食品保藏。
12.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氮平衡。
13.肉蛋等食品腐败变质有恶臭味,是食物中蛋白质成份分解而致。
14.蔬菜水果贮藏的关键是保持蔬菜水果的新鲜度。
15.FAO用Engel指数划分贫困的标准是30%以下。
16.能促进钙吸收最经济的措施是经常在户外晒太阳。
17.能促进铁吸收的措施是多吃动物血、肉类食品。
18.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是肉因子。
19.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急性毒性为抑制胆碱脂酶活性。
20.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被汞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
40.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有明显的杀菌、抑菌作用。
41.引起组胺中毒的鱼类为海产的青皮红肉鱼。
42.烟酸缺乏体征之一是周围神经炎。
43.下列物质中属于多糖的是纤维素和麦芽糖。
44.食品安全法是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法律效力层级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45.Kaup指数的公式为[体重(kg)/身高(cm)2]×104.46.在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含量最高的器官是卵巢。
47.棉籽油的主要卫生问题是游离棉酚。
48.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除了可提供热能外,无其他营养价值。
49.酒中甲醇是一种剧烈的神经毒作用。
50.油脂的溶剂萃取法采用的溶剂为轻汽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重点
食品与营养卫生学【期末复习重点】1、营养:指机体从外界获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必需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素的定义、种类。
(1)营养素:指为维持机体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2)营养素的种类:①按照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分为: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②按照需要量或体内含量分为:常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3、合理膳食及合理膳食要求。
(1)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是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2)合理膳食要求:①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②保证食物安全;③科学的烹调加工;④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指的是在RDA(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1、生物价:蛋白质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越高,最大值为100。
生物价计算公式:生物价=(等于)储留氮÷(除以)吸收氮×(乘以)100%2、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氮平衡,营养学上将摄入蛋白质的量和排出蛋白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氮平衡,分为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关系式即:B=I-(U+F+S)。
3.蛋白质功效比值:指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g)和摄入蛋白质的量(g)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4.蛋白质净利用率:反映食物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包括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方面。
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完整word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重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食品与营养卫生学【期末复习重点】1、营养:指机体从外界获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必需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素的定义、种类。
(1)营养素:指为维持机体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2)营养素的种类:①按照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分为: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②按照需要量或体内含量分为:常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3、合理膳食及合理膳食要求。
(1)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是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2)合理膳食要求:①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②保证食物安全;③科学的烹调加工;④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指的是在RDA(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1、生物价:蛋白质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越高,最大值为100。
生物价计算公式:生物价=(等于)储留氮÷(除以)吸收氮×(乘以)100%2、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氮平衡,营养学上将摄入蛋白质的量和排出蛋白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氮平衡,分为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关系式即:B=I-(U+F+S)。
3.蛋白质功效比值:指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g)和摄入蛋白质的量(g)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4.蛋白质净利用率:反映食物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包括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方面。
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指: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与营养卫生学【期末复习重点】1、营养:指机体从外界获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必需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素的定义、种类。
(1)营养素:指为维持机体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2)营养素的种类:①按照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分为: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②按照需要量或体内含量分为:常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3、合理膳食及合理膳食要求。
(1)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是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2)合理膳食要求:①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②保证食物安全;③科学的烹调加工;④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指的是在RDA(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1、生物价:蛋白质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越高,最大值为100。
生物价计算公式:生物价=(等于)储留氮÷(除以)吸收氮×(乘以)100%2、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氮平衡,营养学上将摄入蛋白质的量和排出蛋白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氮平衡,分为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关系式即:B=I-(U+F+S)。
3.蛋白质功效比值:指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g)和摄入蛋白质的量(g)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4.蛋白质净利用率:反映食物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包括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方面。
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6.必需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7.氨基酸模式: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计算方法是以该种蛋白质中含量最少的色氨酸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8.氨基酸评分:是目前广为应用的一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评分分值为食物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和参考蛋白或理想模式中相应的必需氨基酸比值。
1.必需脂肪酸的定义:指的是人体不可缺少但是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的功能:①构成磷脂的组成成分②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③参与胆固醇代谢。
2.饱和脂肪酸指碳链中没有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如棕榈油。
3.类脂指某些物理性质与油脂相似的脂质,包括磷脂和固醇类的脂类,是细胞膜、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
1.脂肪及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答:(1)脂肪的生理功能:①贮存和提供能量②保温及润湿作用③节约蛋白质作用④机体构成成分⑤内分泌作用(2)必需脂肪酸的功能:①构成磷脂的组成成分②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③参与胆固醇代谢2、大豆有哪些营养价值?答:(1).大豆的营养素种类: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且氨基酸模式较好,大豆蛋白由球蛋白、清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组成,其中球蛋白含量最多;大豆脂肪含量约15%~20%,碳水化合物月25%~30%,大豆还富含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E。
(2)大豆中的特殊成分:大豆含较多植物类化学物和抗营养因子,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甾醇、大豆卵磷脂、大豆低聚糖、植酸、蛋白质抑制剂、豆腥味和植物红细胞凝血素。
3、食物营养价值评价的常用指标有哪些?答:(1)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2)营养素质量;(3)营养素在加工烹调过程中的变化;(4)食物抗氧化能力;(5)食物血糖生成指数;(6)食物中的抗营养因子。
4、INQ的计算公式及其营养学意义是什么?(1)计算公式:INQ等于(某营养素密度)除以(能量密度),也就是(某营养素与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比值)除以(所产生能量与能量能量参考摄入量的比值)。
(2)营养学意义:营养质量指数INQ=1,表示该食物营养素与能量的供给能力平衡;INQ大于1,表示该食物营养素的供给能力高于能量;INQ小于1表示该食物中该营养素供给能力低于能量的供给能力。
长期摄入INQ(≠不等于)1的食物会发生营养素不足或能量过剩。
INQ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来分别进行计算,同一食物对不同的人的营养价值是不同的。
5、营养质量指数(INQ)是常用的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是在营养素密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指某事物中营养素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营养素密度)与该食物能满足人体能量需要的程度(能量密度)的比值。
6、公共营养定义,主要工作内容。
(1)公共营养指通过营养监测、营养调查发现人群中存在的营养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将营养科学理论应用于改善人群中营养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2)主要工作内容:①开展人群健康和营养状况评估;②分析公众健康问题解决的途径、机遇和制约因素;③研制针对公众营养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实施技术指导;④为国家或地区制定营养政策和规划提供咨询;⑤为多部门协调全面解决公众健康问题提供技术咨询;⑥评估营养项目的干预效果;⑦培训营养专业人才;⑧开展膳食营养科普宣教等。
7、体质指数计算,我国成人BMI标准。
(1) 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2)我国成人BMI标准:BMI<18.5为消瘦,18.5~23.9为正常,24.0~27.9为超重,BMI≥28.0为肥胖。
1.食品的细菌菌相:指共存于视频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称为食品的细菌菌相,其相对数量较多的细菌成为优势菌。
2.、食品腐败变质:指视频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
其原有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者失去其营养价值的过程。
3.、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与食品卫生学意义。
答:(1)食品中菌落总数卫生学意义:①作为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即清洁状态的标志。
②预测食品耐保存性;(2)大肠菌群卫生学意义:①作为食品被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②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1、.简述农药残留的预防控制措施。
答:①登记注册管理;②生产许可管理;③经营管理;④使用管理;⑤制定、完善和执行残留限量标准;⑥调整农药和兽药的品种结构;⑦消除残留于食品中的农药和兽药;⑧尽可能减少农药和兽药的使用。
2.丙烯酰胺污染的主要食品及其预防。
(1)主要食品:高温加工的薯类和谷类等含淀粉高的食品,尤其是油炸类食品如炸薯片、炸薯条等;其他如炸鸡、爆玉米花、咖啡、饼干、面包等的含量也较高。
(2)预防控制措施:①注意烹饪方法;②探索降低加工食品中丙烯胺含量的方法和途径;③建立标准,加强监测。
3、食品添加剂: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4、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的基本要求:答:①不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②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③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者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④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⑤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⑥不得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
【上课时候强调的内容】1.、鲜奶的消毒方法。
答:(1)巴氏消毒法;(2)高温短时巴氏消毒法;(3)煮沸消毒法;(4)蒸汽消毒法。
2、什么叫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1)无公害食品:指的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2)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分为A级和AA级。
(3)有机食品:指的是来自于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的规范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3、食源性疾病定义、三个基本要素。
答:(1)食源性疾病:指的是通过食物摄入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
(2)食源性疾病包括三个基本要素:①食物是携带和传播病原物质的媒介;②导致人体罹患疾病的病原物质是十五中所含有的各种致病因子;③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或急性感染。
2.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3.食物中毒发病特点。
答:①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②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有食用同一有毒食物史,流行波及范围与有毒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停止使用该食物供应后,流行即告终止;③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主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
④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4.食物中毒分类。
答:(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3)动物性食物中毒;(4)植物性食物中毒;(5)化学性食物中毒。
1、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各自特征。
答:(1)霍乱:潜伏期最短6-8小时,也可长至2-3天不等,主要表现为剧烈的上吐下泻,大便呈水样,常伴有血液和黏液,有时会发生肌肉痉挛;患者常有严重脱水。
(2)急性细菌性痢疾:一般呕吐较少,畅游发热、里急后重,粪便多伴有脓血,下腹部及左下腹部压痛明显。
2、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三大环节。
(第449页)答:(1)防止沙门菌污染食品;(2)控制食品中沙门菌的繁殖;(3)彻底加热以杀灭沙门菌;【复习题】1、婴儿辅助食品添加原则。
答:(1)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次数和数量逐渐增加,待适应数日后再增加新的品种,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2)应在孩子身体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辅助食品;(3)避免调味过重的食品(如高糖、盐和调味品的食物);(4)由于不同婴儿的个体差异,辅食添加开始的时间、品种及数量增加快慢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2、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包括哪些研究内容?答:(1)食物营养;(2)人体营养;(3)公共营养。
3、什么是营养学?什么是食品卫生学?(1)营养学:指的是研究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即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的成分及利用这些成分以维持、促进健康的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食品卫生学: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具体的、宏观的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