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14787
某办公楼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
4 暖通空调4.1 设计依据本工程采暖通风空调初步设计依照暖通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具体为:《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JB01-621-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建筑设备专业技术措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编)4.2 设计范围4.2.1 本设计内容包括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办公、管控大厅等公用部分的集中空调设计;地下设备用房的采暖通风系统设计。
4.2.2 食堂空调、厨房通风现设计暂为预留条件,待由相关专业公司完成工艺设计后,再做配合调整。
4.3 设计参数4.3.1 室外设计参数4.3.2 室内设计参数4.3.3 主要设计指标4.4 空调设计根据XX公司有饱和蒸汽,一次热媒为饱和蒸汽(0.6MPa)。
因此在能源中心地下一层冷冻机房内设置双效溴化锂机组二台(其中预留1台)。
冷冻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12℃,冷却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32/38℃。
对应配置三台冷冻水泵(二用一备),冷却水系统详见水道专业设计。
4.4.1 热源在能源中心地下一层热交换间内设置整体热加换机组1台。
采暖热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60/50℃,一次热媒为XX公司厂区来饱和蒸汽(0.4MPa)。
4.4.2 空调水路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按两管制设计,一次泵系统,变流量运行。
根据建筑的功能及便于管理,将空调水系统划分为空调机组水系统及风机盘管水系统两大类。
在冷冻机房内设置集、分水器。
采用气压罐(设在地下室制冷机房内)定压方式。
4.4.3 空调风路系统设计空调设计以竖向分层,横向按防火分区设置空调系统为原则,同时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本工程主要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具体为:4.4.3.1 能源管控中心的能源用房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机组设置在能源管控中心的各层。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建筑学院课程设计(论⽂)说明书课程名称:《暖通空调2》课程设计设计题⽬: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程班级:2010-1 设计⼈:指导教师:2014年1 ⽉10⽇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向):建筑环境与设备⼯程班级:2010-1学⽣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原始资料:(1)夏季室外设计参数:空调室外计算温度34.8℃,湿球温度27℃,室外风速2.8m/s;(2)夏季室内设计参数:空调室内计算温度26±2℃,相对湿度60±10℃:(3)设计地区:济南。
三、设计应解决下列要问题:空调通风系统设计:(1)负荷计算;(2)⽅案确定;(3)⽓流组织计算;(4)管道⽔⼒计算;(5)设备及附件选择;(6)保温计算;(7)消声减震处理;(8)施⼯图的绘制。
四、设计图纸:(1)空调风管平⾯布置图1张;(2)空调⽔管平⾯布置图1张;(3)空调⽔管系统布置图1张。
五、命题发出⽇期:2013.12.23 设计应完成⽇期:2014.1.10设计指导⼈(签章):系主任(签章):⽇期:年⽉⽇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评语指导教师(签章):系主任(签章):⽇期:年⽉⽇⽬录⽬录 (1)第1章⼯程概况和原始资料 (3)1.1 ⼯程概况 (3)1.2 原始资料 (3)1.2.1 室外⽓象参数 (3)1.2.2 室内设计参数 (3)1.2.3 围护结构参数 (4)第2章负荷计算 (4)2.1 冷负荷理论依据 (4)2.2 冷负荷计算 (7)2.3 热负荷计算 (7)2.4 湿负荷计算 (8)第3章空调⽅案的确定 (8)3.1 空调系统的布置⽅式 (8)3.2 ⽔系统的布置⽅式 (9)第4章房间的空⽓处理⽅案及送风量的确定 (11)4.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1)4.2 末端设备的选型原则 (12)4.3 新风机组的选择 (14)第5章⽓流组织计算 (14)5.1 概述 (14)5.2 房间⽓流组织⽅式 (14)5.3 ⽓流组织计算和风⼝选择 (15)第6章⽔⼒计算 (18)6.1 通风管道设计和选择 (18)6.2 风管⽔⼒计算 (19)6.3 空调⽔系统的⽔⼒计算 (22)6.4 凝结⽔管配管 (25)第7章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25)7.1 通风设计 (25)7.2 防排烟设计 (26)第8章保温、消声及减振设计 (26)8.1 管道的保温设计 (26)8.2 噪声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27)8.3 系统减振 (28)总结 (30)参考⽂献 (31)第1章⼯程概况和原始资料1.1⼯程概况济南市某⼚办公楼第⼆层,层⾼3.6m,总建筑⾯积为1225.52 m,包括8个化验室,1个办公室,1个休息室,2个卫⽣间。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 50页)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 50页)苏州科技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3、图纸:规格按国家规定标准,长度可根据需要加长。
图例、文字按专业制图标准要求。
按照工程制图要求绘制至少3张A2或以上图纸,必须包括空调系统平面图、设备、管件编号。
设计图纸要求:(1) 空调系统平面图:设计建筑某一层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图,包括管道尺寸、数量与形式、必要的阀门等。
(2) 空调或新风机房平、剖面图:包括各种设备的型号、尺寸、定位尺寸的标注情况,水管道的坡度、坡向、标高、定位尺寸和管径的标注情况。
机房适当位置剖面。
(3) 水系统原理图:绘制整个建筑的空调水系统原理图,表示出水系统定压、空调系统等的连接原理及相应设备。
检查各部件与平面图是否一致,与图例是否一致,标注相应管道的管径、设备等。
3、设计说明书要求包括如下内容:(1)本建筑基本结构情况。
(2)设计依据。
设计原始资料、室外气象资料、室内设计参数;设计方案的优化比较,设备选型依据。
(3)冷负荷计算全过程。
空调负荷计算要求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包括负荷计算过程和结果;送风温差、送风量、换气次数及新风量确定;空气处理方案分析、确定、空气处理过程计算及其i-d图;空气处理设备选择计算;气流组织计算。
(4)风道、机房平面图。
空调系统风道和空调机房布置;空调系统水力计算、风机选择。
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时间总共2周,具体安排:五、参考资料(一)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民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二)设计手册、教材(1)《采暖空调制冷手册》(2)《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编著(3)《暖通空调》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参数.................................................................... - 9 -1.1 工程概况..................................................................................................................... - 9 -1.2 基本设计参数............................................................................................................. - 9 -1.2.1室外计算参数 ............................................................................................................................ - 9 -1.2.2室内设计参数 ............................................................................................................................ - 9 -1.3 设计依据................................................................................................................... - 10 -第2章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 - 11 -2.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计算............................................................................................ - 11 -2.2湿负荷计算................................................................................................................ - 16 -第3章系统方案确定...................................................................................... - 18 -3.1系统的分区................................................................................................................ - 18 -3.2空调系统的分类........................................................................................................ - 18 -3.3空调系统的比较........................................................................................................ - 18 -3.4空调系统方式的确定................................................................................................ - 19 -3.5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 21 -3.5.1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计算........................................................................................................ - 21 -3.5.2 计算示例................................................................................................................................. - 22 -3.6 空气处理设备选型................................................................................................... - 22 -3.6.1 全空气系统柜式空调器的选型........................................................................................... - 23 -3.6.2 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的选型 ............................................................................................... - 23 -第4章室内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及计算 ..................................................... - 26 -4.1 送、回风口的型式................................................................................................... - 26 -4.1.1 送风口..................................................................................................................................... - 26 -4.1.2 回风口..................................................................................................................................... - 26 -4.2 气流组织形式........................................................................................................... - 26 -4.2.1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 - 27 -4.2.2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 - 27 -4.3 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 - 27 -4.3.1散流器送风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 - 27 -4.3.2 回风口设计计算.................................................................................................................... - 30 -第5章水系统设计.......................................................................................... - 31 -5.1水系统简介................................................................................................................ - 31 -5.1.1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 31 -5.1.2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 - 31 -5.1.3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 - 31 -5.1.4一次泵系统和二次泵系统..................................................................................................... - 31 -5.1.5水系统的具体形式................................................................................................................. - 31 -5.2水系统的管路设计计算............................................................................................ - 32 -5.2.1水系统的布置 ......................................................................................................................... - 32 -5.2.2管路的摩擦阻力损失............................................................................................................. - 32 -5.3 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 33 -第6章风管的布置及其水力计算.................................................................. - 35 -6.1风管设计的基本知识................................................................................................ - 35 -6.1.1 风管的分类 ............................................................................................................................ - 35 -6.1.2风管的规格.............................................................................................................................. - 35 -6.1.3风管的水力计算..................................................................................................................... - 35 -6.2风管的水力计算........................................................................................................ - 36 -第7章空调制冷机房设计.............................................................................. - 38 -7.1空调冷水系统............................................................................................................ - 38 -7.1.1制冷机房的总冷负荷............................................................................................................. - 38 -7.1.2制冷方式的选择..................................................................................................................... - 38 -7.1.3制冷机组台数及型号确定..................................................................................................... - 39 -7.2 冷冻水系统设计....................................................................................................... - 39 -7.2.1 冷冻水系统定义.................................................................................................................... - 39 -7.2.2冷冻水循环泵的选择............................................................................................................. - 39 -参考文献............................................................................................................ - 41 -致谢 .................................................................................................................... - 42 -附录一冷负荷.................................................................................................. - 44 -附录二风管水力计算...................................................................................... - 46 -附录三四楼风管水力计算.............................................................................. - 51 -第1章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参数1.1 工程概况本设计为上海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暖通空調系統設計手冊目錄第一章設計參考規範及標準 5一、通用設計規範:5二、專用設計規範:5三、專用設計標準圖集:5第二章設計參數6一、商業和公共建築物的空調設計參數ASHRAE 6二、舒適空調之室內設計參數日本7三、新風量81、每人的新風標準ASHRAE 82、最小新風量和推薦新風量UK 93、各類建築物的換氣次數UK 94、各場所每小時換氣次數95、每人的新風標準UK 106、考慮節能的基本新風量(1/s人)(日本) 117、辦公室環境衛生標準日本118、民用建築最小新風量11第三章空調負荷計算15一、不同窗面積下,冷負荷之分佈% 15二、負荷指標(估算)(僅供參考)15三、空調冷負荷法估算冷指標。
空調冷負荷法估算冷指標(W/M2空調面積)見下表16四、按建築面積冷指標進行估算建築面積冷指標17五、建築物冷負荷概算指標香港18六、各類建築物鍋爐負荷估算W/M3℃19七、熱損失概算W/M3℃20八、冷庫冷負荷概算指標20第四章風管系統設計21一、通風管道流量阻力表211、縮伸軟管摩擦阻力表212、鍍鋅板風管摩擦阻力表21二、室內送回風口尺寸表241、風口風量冷量對應表242、不同送風方式的風量指標和室內平均流速ASHRAE 25三、室內風管風速選擇表251、低速風管系統的推薦和最大流速m/s 252、低速風管系統的最大允許速m/s 253、通風系統之流速m/s 26四、室內風口風速選擇表261、送風口風速262、以噪音標準控制的允許送風流速m/s 263、推薦的送風口流速m/s 274、送風口之最大允許流速m/s 275、回風口風速276、回風格柵的推薦流速m/s 287、百葉窗的推薦流速m/s 288、逗留區流速與人體感覺的關係289、頂棚散流器送風量2810、側送風口送風量29五、通風系統設計301、送風口佈置間距302、標準型號風盤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辦公室313、散流器佈置314、空調房間允許最大送風溫差℃315、工藝性空氣調節空調房間允許最大送風溫差. 326、廚房通風問題327、消聲器、靜壓箱總結368.風管貼吸音材料風道的衰減量(日本)389.風管的自然衰減量(只有直風道dB/m,其它都是dB)38六、防排煙設計39第五章管道系統設計43一、空調管路系統的設計原則43二、管路系統的管材44三、供回水總管上的旁通閥與壓差旁通閥的選擇44四、空調水系統管徑的確定46五、冷凍水泵揚程估算方法471、水泵揚程簡易估算法482、冷凍水泵揚程實用估算方法483、水泵揚程設計50六、冷卻水系統的設計501、冷卻水系統的補水量502、冷卻水循環系統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51七、冷凝水管道設計51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確定52九、膨脹水箱的容積計算55十、空壓管道管徑選擇表57十一、保溫58十三、閥門選用58第六章空調設備選型59一、機組選型59二、機組選型案例60三、輔助設備611、冷卻塔612、水泵的選型: 613、熱泵中央空調系統水量計算624、冷凍水和冷卻水流量估算635、設備水壓力降估算(日本)636、製冷機冷卻水量估算表63第七章材料、設備資料63一、鋼板和鋁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3二、角鋼和角鋁的規格和重量ASHRAE 64三、計算單位換算64四、常用液體的密度(單位:103千克/米3,未註明者為常溫下)66五、空氣調節常用計算公式67六、鋼材理論重量計算69七、專業英語70第八章耗電量、機房面積821、水源熱泵系統設備耗電量比例822、醫院耗電量比例TRANE 823、各種系統分項造價佔總造價的百分率%(近似)824、冷水機組和附屬設備估算(△T=5℃)825、空調面積佔建築面積比例836、空調機房建築面積概算指標837、空調設備所佔的建築面積百分率% 848、設備層佈置原則:84第九章暖通空調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圖紙要求86一、貫徹執行暖通設計規範、標準方面存在的問題861.1室內外空氣計算參數不符合規範要求861.2供暖熱負荷計算有漏項和錯項861.3衛生間散熱器型式選擇不妥861.4樓梯間散熱器立、支管未單獨配置861.5供暖管道敷設坡度不符合規範要求861.6廚房操作間通風存在問題861.7膨脹水箱與熱(冷)水系統的連接不符合規範要求871.8通風空調系統防火閥的設置不符合規範要求871.9防煙樓梯間前室送風口風量的確定有問題871.10誤將防煙分區排風量的計算混同於排煙風機風量的計算871.11高層建築排煙系統排煙口選型不當87二、在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882.1供暖入口設置過多882.2供暖系統設計不合理882.3排風系統設計不合理882.4空調系統的選擇不合理882.5廁所採用風機盤管時未加新風882.6平衡閥的設置與口徑選擇存在問題892.7 系統分區不當造成失敗892.8、雙風機系統設計問題902.9 送回風管佈置不好903.0 排氣系統設計諸問題91三、設計圖紙方面存在的問題933.1設計說明內容不完整933.2平面圖深度不夠,有些應該繪製的內容遺漏933.3系統圖深度不夠933.4鍋爐房設計過於簡化933.5計算書內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943.6暖通空調設備未編號列表表示,圖畫繁雜不清943.7平面圖、剖面圖、系統圖不一致943.8設計圖紙與計算書不一致94四、問題原因及克服方法94五、施工圖設計深度要求945.1 設計說明、施工說明、圖例和設備表95 5.2 設備平面圖955.3 剖面圖955.4 通風、空調、製冷機房平面圖955.5 通風、空調、製冷機房剖面圖955.6 暖通設計中的系統圖、立管圖965.7 詳圖96計算書(供內部使用,備查)96第一章設計參考規範及標準中央空調主要參考以下的規範及標準:一、通用設計規範:1.《采曖通風及空氣調節設計規範》(GBJI19-87)2.《採暖通風及至氣調節製圖標準》(GBJ114-88)3.《建築設計防火現範》(GBJ116-87)4、《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現他》(GBJ0045-95)5.《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採暖居住建築部分)》(JGJ26-95)二、專用設計規範:1、《宿舍建築設計規範》(JGJ36-87)2、《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99)3.《辦公建築設計規範》(JG67-89)4、〈旅館建築設計規範〉(JGJ67-89)5.《旅遊旅館建築熱土與空氣調節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93)6、其它專用設計規範三、專用設計標準圖集:1.《暖通空調標準圖集》2.《暖通空調設計選用手冊》(上、下冊)3、其它有關標準第二章設計參數一、商業和公共建築物的空調設計參數ASHRAE二、舒適空調之室內設計參數日本三、新風量1、每人的新風標準ASHRAE2、最小新風量和推薦新風量UK3、各類建築物的換氣次數 UK4、各場所每小時換氣次數依人數計算換氣量5、每人的新風標準UK6、考慮節能的基本新風量(1/s人)(日本)7、辦公室環境衛生標準日本8、民用建築最小新風量《空調通風工程系統運行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空調通風系統運行期間,新風量宜滿足下表的規定值,或者滿足空氣調節房間內二氧化碳濃度小於0.1%。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1.设计题目2.设计依据3.原始资料条件●建筑资料●气象资料●动力及能源资料4.设计范围●对于第一层展览厅设计处理●对于第二层办公室及会议室等房间的设计处理●对于第三层各生活居住房间的设计处理5.设计参数●室外设计参数●室内设计参数6.建筑热工计算及校核7.冷热湿(负荷)的计算7.1 夏季工况下的冷负荷及湿负荷计算●第一层夏季展览厅冷负荷计算●第二层夏季办公室及会议室等房间冷负荷计算●第三层夏季生活居住房间冷负荷计算●夏季工况下湿负荷计算7.2 冬季工况下的热负荷及湿负荷计算●第一层冬季展览厅热负荷计算●第二层冬季办公室及会议室等房间热负荷计算●第三层冬季生活居住房间热负荷计算●冬季工况下湿负荷计算7.3 各房间新风量的确定7.4 各房间通风量的确定7.5 设计指标统计8.空调系统设计8.1 空调系统的划分8.2 空调方案的确定8.3 空调处理过程及设备的选择●集中式空气处理过程●集中式空气处理设备选型●半集中式空气处理过程●半集中式空气处理设备选型8.4 气流组织设计●风口的规格尺寸8.5 风管管路系统的设计8.6 风管系统水力计算9.冷热源系统设计9.1 冷热源设备选择●冷水机组选型●锅炉选型9.2 冷却设备的选择9.3 机房的布置9.4 冷却设备的布置9.5 冷热水系统●冷热水管路系统水系统类型●热水管路的设置方式●各末端设备的水流程●一次泵系统●水量特性9.6 管路附件的选择●自动定压补水机组●集水器、分水器●水过滤器(除污器●软接头●补偿器●阀门●其它附件9.7 水管路的水力计算●冷热水管路的水力计算●冷却水管路的水力计算10.卫生间通风及设备选择11. 防火排烟设计●管材及连接满足防火要求●保温材料的防火要求●防火阀的选择●排烟阀的选择12. 防腐保温、消声以及隔振的设计12.1 保温设计●防腐的设计●消声隔振设计13. 参考文献课程设计说明书——重庆市某公司办公楼空调及冷热源工程设计1.设计题目重庆市某公司办公楼空调及冷热源工程设计。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1]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1]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详细说明和指导。
暖通空调系统是在建筑物中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本手册,设计师将能够了解到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根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设计原那么在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根本原那么,以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地运行并满足建筑物的舒适需求。
以下是一些设计原那么的概述:•舒适性:系统设计应优先考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
•能效性:系统应设计为尽可能节能,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运行本钱。
•环保性:系统设计应符合当地的环保政策和标准,确保排放符合规定。
•平安性:系统设计应考虑平安因素,包括消防平安和设备运行平安等方面。
3. 系统设计步骤本节将介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根本步骤,并提供每个步骤的详细说明。
3.1. 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该分析包括评估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确定需要满足的舒适需求,以及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
3.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是确定建筑物所需冷热负荷的过程。
通过考虑建筑的热损失、人员活动、照明等因素,可以计算出最大和最小负荷。
3.3. 系统选择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可以选择适合建筑物的暖通空调系统类型。
这可能包括水系统、风系统、或者一种组合系统。
3.4. 管道布局和设备选择在确定系统类型后,需要设计管道布局,并选择适当的设备来满足负荷要求。
该步骤还应考虑管道尺寸、阀门和附件等。
3.5.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是确保暖通空调系统能够按预期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的选择,以及控制策略的设计。
4.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概述:•设备容量缺乏:如果设计中的设备容量缺乏以满足负荷要求,可以考虑升级设备或增加设备数量。
•风管设计不当:风管设计不当可能导致气流不均匀或噪音问题。
某办公楼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
4 暖通空调4.1 设计依据本工程采暖通风空调初步设计依照暖通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具体为:《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JB01-621-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建筑设备专业技术措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编)4.2设计范围4.2.1本设计内容包括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办公、管控大厅等公用部分的集中空调设计;地下设备用房的采暖通风系统设计。
4.2.2 食堂空调、厨房通风现设计暂为预留条件,待由相关专业公司完成工艺设计后,再做配合调整。
4.3 设计参数4.4 空调设计根据XX公司有饱和蒸汽,一次热媒为饱和蒸汽(0.6MPa)。
因此在能源中心地下一层冷冻机房内设置双效溴化锂机组二台(其中预留1台)。
冷冻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12℃,冷却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32/38℃。
对应配置三台冷冻水泵(二用一备),冷却水系统详见水道专业设计。
4.4.1热源在能源中心地下一层热交换间内设置整体热加换机组1台。
采暖热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60/50℃,一次热媒为XX公司厂区来饱和蒸汽(0.4MPa)。
4.4.2 空调水路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按两管制设计,一次泵系统,变流量运行。
根据建筑的功能及便于管理,将空调水系统划分为空调机组水系统及风机盘管水系统两大类。
在冷冻机房内设置集、分水器。
采用气压罐(设在地下室制冷机房内)定压方式。
4.4.3 空调风路系统设计空调设计以竖向分层,横向按防火分区设置空调系统为原则,同时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本工程主要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具体为:4.4.3.1 能源管控中心的能源用房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机组设置在能源管控中心的各层。
新风通过风道送至各层房间。
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
4.4.3.2 能源指挥大厅、能源远控大厅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机组设本层。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本课程设计旨在全面介绍暖通空调领域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空调
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
方面的技能,并能够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的系统选择和应用。
该课
程设计内容丰富、生动,包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三个方面。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的基本概念、空调设备的分类及
特点、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原理、空气处理及其应用等知识。
除此
之外,该部分还会涉及到能源管理、环保与节能、绿色建筑等相关领
域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思路和视野。
实验教学部分主要包括对空调系统的实验及测试,以及相关仪器
的使用及操作。
学生将亲自动手搭建空调系统、进行水质测试、人体
舒适性测试等操作,对空调洁净度、空气质量、运行噪音等方面进行
检测和验证,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水平。
实践操作部分主要包括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以及具体
应用场景等方面。
学生将参与实践环节,将线下经验转换至线上操作,感受一定的商业气息,了解商业模式与实践操作的相互联系。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学会空调系统的运作原理及相关技术应用,同时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
暖通空调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目录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二、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暖通空调课设说明书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年9月第一章设计资料1.1 设计课题长沙时代剧院空调系统设计1.2 室外设计参数地点:长沙市纬度:28°12’室外设计参数:室外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5.8℃室外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7.7℃室外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32.0℃室外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室外供暖计算干球温度:0.0℃夏季室外平均风速:2.6 m/s夏季大气压力: 99940.0Pa夏季通风室外相对湿度:65%1.3 室内设计参数1)夏季:=26±1.5℃,ψn=55%±10%tn2)冬季:=18±1.5℃,ψn=55%±10%tn1.4 设计要求1)新风标准:最小新风比25%2)室内噪声允许值:N(R)351.5 土建资料1)平面图图1 剧场平面图2)结构:层高6m,上下共四层3)围护结构:a)墙体:南北墙:外墙2型(见文献[1]P131或文献[2][3]),δ=240,K=1.97东西墙:保温外墙4型(见文献[1]P133或文献[2][3]),δ=370,保温层为水泥膨胀珍珠岩,ι=60,K=0.97,内墙装修,贴纤维类吸音材料(厚度不超过5mm)b)屋顶:屋面2型(见文献[1]P133或文献[2][3]),δ=120,ι=100,K=0.62c)窗:单层普通茶色玻璃+铝合金框,玻璃厚3mm,挂紫色布帘d)门(M1):6mm厚透明玻璃门1.6 设备功率:)'(n t t KA Q -=ττ()ραττk k t t t d ∆+='每层灯光功率(其它设备功率均按灯光功率计入)0.016kW/m 2,灯光均按有罩白炽灯考虑1.7定员:剧院室内每间120人1.8开放时间:9:00~24:001.9 冷热源;由本剧院建筑外的空调制冷机房集中供冷供热(本课程设计不做选型设计,只按需求计算冷热源所需容量)第二章:空调房间冷负荷计算2.1夏季围护结构、人员、灯光设备的冷负荷 2.1.1围护结构冷负荷我国常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外墙(或屋面)的传热冷负荷 (W),可按下式(2-1)计算:式中τQ -外墙或屋面逐时冷负荷,WK —传热系数(W/㎡·℃); A —计算面积,(㎡); τ—计算时刻,(h ); τt —作用时刻下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简称冷负荷温度d t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n t —室内计算温度,℃。
某办公楼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
4 暖通空调4.1 设计依据本工程采暖通风空调初步设计依照暖通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具体为:《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01-621-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建筑设备专业技术措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编)4.2 设计范围4.2.1 本设计内容包括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办公、管控大厅等公用部分的集中空调设计;地下设备用房的采暖通风系统设计。
4.2.2 食堂空调、厨房通风现设计暂为预留条件,待由相关专业公司完成工艺设计后,再做配合调整。
4.3 设计参数4.3.2 室内设计参数4.3.3 主要设计指标4.4 空调设计根据公司有饱和蒸汽,一次热媒为饱和蒸汽(0.6)。
因此在能源中心地下一层冷冻机房内设置双效溴化锂机组二台(其中预留1台)。
冷冻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12℃,冷却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32/38℃。
对应配置三台冷冻水泵(二用一备),冷却水系统详见水道专业设计。
4.4.1 热源在能源中心地下一层热交换间内设置整体热加换机组1台。
采暖热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60/50℃,一次热媒为公司厂区来饱和蒸汽(0.4)。
4.4.2 空调水路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按两管制设计,一次泵系统,变流量运行。
根据建筑的功能及便于管理,将空调水系统划分为空调机组水系统及风机盘管水系统两大类。
在冷冻机房内设置集、分水器。
采用气压罐(设在地下室制冷机房内)定压方式。
4.4.3 空调风路系统设计空调设计以竖向分层,横向按防火分区设置空调系统为原则,同时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本工程主要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具体为:4.4.3.1 能源管控中心的能源用房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机组设置在能源管控中心的各层。
新风通过风道送至各层房间。
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
4.4.3.2 能源指挥大厅、能源远控大厅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机组设本层。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目录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一、通用设计规范: .......................................................................二、专用设计规范: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 第二章设计参数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 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DOC12页)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摘要:地下三层,地上十层,框剪结构,空调形式为冰蓄冷,冷辐射吊顶。
关键词:冰蓄冷冷辐射吊顶设计依据上级批文详见总论部分;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室外计算参数(北京地区)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夏季大气压力夏季平均风速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冬季大气压力冬季平均风速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年月日由中船重工集团组织的《科技研发大厦空调方案研讨会》专家组意见。
设计范围本工程为船舶科技研发大厦,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预留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高度为米。
地下二﹑三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米;地下一层主要为餐厅﹑厨房﹑多功能厅及档案室,层高米;首层至八层主要为办公及会议室,首层层高为米,其余为米。
设计范围为采暖、通风、空调、防排烟及冷热源设计。
冷冻机房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设计原则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
空调设计室内设计参数空调冷热负荷估算空调系统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及专家组建议,空调方案确定为:独立新风空调系统,即新风机组加辐射冷吊顶。
辐射吊顶已被美国能源部列为二十一世纪项最节能,最有前途的空调技术之一,其突出的优点——更加舒适,更加节能,更加安静,使其成为目前欧美各国首选的空调末端装置,辐射吊顶、全热交换器和低温送风新风系统组成的独立新风系统,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空调系统。
4.3.1 首层∽八层及地下一层南区各功能房间采用独立新风空调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摘要:地下三层,地上十层,框剪结构,空调形式为冰蓄冷,冷辐射吊顶。
1 设计依据1.1上级批文详见总论部分;1.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1.3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1.4室外计算参数(北京地区)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8.6℃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0.0℃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8 %夏季大气压力99.86Kpa夏季平均风速 1.9 m/s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5℃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冬季大气压力102.04 Kpa冬季平均风速 2.8 m/s1.6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1)《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1.7 2004年5月19日由中船重工集团组织的《科技研发大厦空调方案研讨会》专家组意见。
2 设计范围本工程为船舶科技研发大厦,总建筑面积为33928平方米,预留建筑面积为549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3.99米。
地下二﹑三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3.6米;地下一层主要为餐厅﹑厨房﹑多功能厅及档案室,层高5米;首层至八层主要为办公及会议室,首层层高为5.0米,其余为3.9米。
设计范围为采暖、通风、空调、防排烟及冷热源设计。
冷冻机房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3 设计原则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
4 空调设计4.3空调系统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及专家组建议,空调方案确定为:独立新风空调系统,即新风机组加辐射冷吊顶。
辐射吊顶已被美国能源部列为二十一世纪15项最节能,最有前途的空调技术之一,其突出的优点——更加舒适,更加节能,更加安静,使其成为目前欧美各国首选的空调末端装置,辐射吊顶、全热交换器和低温送风新风系统组成的独立新风系统,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空调系统。
4.3.1 首层∽八层及地下一层南区各功能房间采用独立新风空调系统(DOAS)。
新风机组除了承担新风负荷外,还承担室内全部潜热和部分显热负荷,室内剩余的显热负荷由辐射冷吊顶承担。
新风机组选用专用DGKR08型低温送风新风机组,设置在专用的新风机房内,每台机组风量约为7000m3/h-8000m3/h。
机组进水温度低于3℃,出水温度为辐射冷吊顶的进水温度(露点温度加1~2℃),由室内露点温度控制,新风机组出风温度低于7℃。
该机组除了具有普通空调机组具有的冷却﹑干燥﹑加热及加湿功能外,还具备有:(1)承担其全部新风负荷,室内全部潜热和部分显热;(2)机组内配置有板式全热交换器,回收焓效率大于50%,温度效率70%以上;(3)机组内配置驻极静电过滤器,计数效率为99.9%可备光催化材料杀灭,空气阻力小于50Pa。
空调房间冬季加湿采用高品质的干蒸汽加湿,汽源由地下一层锅炉房引来。
新风系统按楼层分南﹑北两个系统设置,以利调节。
新风管沿走道吊顶敷设,在进入每个房间的支管上设置E型定风量调节器,送风口采用大诱导比风口下送。
排风通过每个房间侧墙上设置的排风口,通过走道吊顶,进入新风机组全热交换器释放能量后排入大气。
辐射板采用国产辐射板。
因为它较进口辐射板热阻小,辐射冷/热量大,接头先进,价格便宜等优点。
辐射板型号选用600×600规格板,颜色的选用和排版形式随装修进行。
4.3.2 餐厅及厨房。
由于餐厅空调负荷变化大,湿负荷大,空调运行时间短,层高较高等特点。
故餐厅单独设置空调系统,空调形式采用独立的低温送风新风系统,送风口采用大诱导比风口下送,排风口为单层百叶风口,通过排风管进入新风机组全热交换器释放能量后排入大气。
新风机组选用专用DGKR15型低温送风新风机组,设置在专用的新风机房内,机组风量约为15000m3/ h。
厨房采用直流空调系统(冬季加热夏季降温),厨房排风量暂按40次/时,送风量为80%排风量,其施工图设计待厨房设备确定后进行。
4.3.3 电话机房及计算机主机房为了保证电话机房、消防值班室及计算机主机房值班空调,另分别设置一套VRV空调系统,室外机设置在屋顶,室内机采用四面吹出式,设置在吊顶上。
4.4空调系统冷源本工程空调面积为23500m2,预留空调面积5500m2,共计空调面积29000m2。
空调冷负荷为3351kW,折算为冷指标为115.56w/m2。
空调热负荷为2595.5kW,算为冷指标为89.5w/m2。
经技术及经济综合分析,本制冷采用动态制冰冰蓄冷系统。
该项目尖峰负荷为3351kW,日负荷为30258kW,空调运行时间为10小时(8:00~18:00),机组制冰蓄冷运行时间按8小时(23:00~7:00),每周运行时间为5天。
片冰机/冷水机组制冷工况容量为1949kW。
选用两台美国Mueller公司生产的IH/C213-5片冰机/冷水机组,工质为R22。
空调制冷量为1100×2kWh,蓄冰量为745×2kW,电机功率为220×2kW。
蓄冰槽体积为340m3,其结构采用砼结构。
冷却水流量为232×2m3/h,供回水温度为32/37℃。
水泵流量应为464m3/h,选用三台I TT-B&C15105A端吸,单台流量:270m3/h,扬程:0.32MPa,电机功率:37kW。
运行二台,备用一台。
该项目峰值负荷为3351kWh,一次水温差为7℃,水泵流量应为411m3/h,选用三台ITT -B&C15105BC端吸泵三台,单台流量:250m3/h,扬程:0.2MPa,电机功率:18kW,运行二台,备用一台。
二次水温差为9℃,水泵流量应为320m3/h,选用三台ITT-B&C15103AC端吸泵三台,单台流量:200m3/h,扬程:0.25MPa,电机功率:22Kw,运行两台,备用一台。
热交换器选用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为178×2平方米。
4.4空调系统热源本工程估算空调热负荷为2181.55kW,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及专家组建议,本工程热源选用二台德国布德鲁斯GE615-1400型铸铁燃气热水锅炉。
单台发热量为1.4Mw/h,供/回水温度为95/70℃,额定工作压力0.6MPa,天燃气耗量为149Nm3/h。
空调所需热水由设置在制冷机房内的热交换器提供60℃/50℃的二次热水。
空调所需蒸汽加湿量为950kg/h,选用一台蒸发量为1000kg/h,额定蒸发压力为0.7 M Pa,天燃气耗量为76Nm3/h的燃气蒸汽锅炉。
该项目峰值热负荷为2181.55kW,一次热水温差为20℃,热水循环流量应为93m3/h,选用二台ITT-B&C80-5*5*7型管道泵二台,单台流量:110m3/h,扬程:0.25MPa,电机功率:15kW,运行一台,备用一台。
二次热水温差为10℃,水泵流量应为225m3/h,选用三台ITT-B&C80-5*5*7型管道泵,单台流量:135m3/h,扬程:025MPa,电机功率:15kW,运行两台,备用一台。
热交换器选用WTGT800-35型半即热式浮动盘管卧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为35×2平方米。
4.5空调水路系统空调水水温夏季为3/12℃,冬季为50/60℃,空调水系统为定流量变水温系统。
水路由制冷站分三路(地下一层区,一至八层南区,一至八层北区)四管制供至各新风机房。
在新风机组表冷器出口管道上设置一台ITT-SV802F11管道泵,流量14m3/h,扬程0.13Mpa,电机功率为1.1kW,调节进入辐射板的进水温度,使其温度高于房间露点温度1~2℃。
由新风机房至各功能房间水管路为双管异程式,水管敷设在走道吊顶内,进入每个房间的分支管路上设置三通电动阀,调节进入辐射板的进水量,以满足房间干球温度的需要。
系统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方式(冬夏共用)。
4.6自控方式简述4.6.1 冰蓄冷自控系统该系统旨在对中央空调机房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对制冷机组内部的闭环控制则由设备自身完成。
自控系统采用集散型(DCS)结构,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技术目标,系统由控制工作站和现场控制器两部分组成,该系统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基本功能:①工况切换和设备起停控制;②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的检测;③融冰速度自动控制;④空调水供水温度自动控制;⑤蓄冰时间自动控制;⑥冷却水回水温度控制辅助功能:①故障诊断和报警;②无人值守顺序控制;③数据库维护及报表功能;④系统运行图表;⑤和局域网中其它计算机交互;⑥其它甲方希望自控系统提供的功能。
4.6.2 独立新风机组自控系统(1)送风温度自动控制:夏季,通过室内干球温度控制新风机组表冷器出口三通电动阀,使其室内干球温度达到设定要求(以室内相对湿度为主控参数);冬季,通过送风温度控制新风机组加热器出口三通电动阀,使其送风温度达到设定值;(2)相对湿度自动控制:夏季,通过室内露点温度控制新风机组表冷器出口三通电动阀,使其室内相对湿度达到设定要求;冬季,通过送风相对湿度控制蒸汽加湿装置电动两通阀,使冬季送风相对湿度达到设定值;(3)监测和保护功能:①对过滤器气流阻力的变化进行自动监测和报警;②对送风温、湿度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③对室外空气温度及供、回水温度的监测;④表冷器设置低温保护(关闭新风阀及开启水阀);⑤风机电机过载保护。
4.6.2 辐射板系统自控系统(1)进水温度的自动控制:通过检测房间的露点温度,调节设置在辐射板主管道上的三通电动阀来调节供回水流量比例,保证辐射板在干工况下运行;(2)室内温度的自动控制:当新风送风温度降到设定的最低送风温度以下时,仍不能维持房间干球温度设定值,启动辐射板,通过检测房间的干球温度,调节设置在房间进水支管上的三通电动阀,使其达到室内温度的要求;(3)监测和保护功能:①对房间的干﹑湿球温度的检测②同时设置迎露保护器③辐射板进水温度监测4.6.3 其它冷却塔及膨胀水箱设液位计,控制补水泵的启停;除对锅炉设备内部的闭环控制由设备自身完成外,增加顺序启停和停炉所需的进步控制器;4.7空调系统防火(1)风管穿越通风、空调机房的隔墙处、防火分区的隔墙或楼板处、变形缝的两侧等均设置防火阀(70℃熔断);(2)通风空调系统的设备及风道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3)空调水路、风路管道保温均采用难燃或非燃烧材料(难燃B1级橡塑或玻璃棉制品);(4)垂直排风管道采取防止回流措施。
4.8保温和管道材料的确定新风系统的送﹑排风风管、阀门及附件采用度锌钢板制作,低温送风管保温材料采用柔性泡沫橡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