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

四、词的平仄
词的平仄于诗的平仄的不同: 1、词的平仄比诗更严格。词规定必平必仄。 2、词中有叠平叠仄的句子。 一字豆:即词中由一个字领起一句或几句的 现象,一字豆不是独立的句子。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 对宿烟收,春禽静。(周邦彦《大酺》)
五、词的对仗
1、词的对仗是自由的。 2、词的对仗可以平仄同对。 3、词的对仗可以同字相对。 扇面对:一字豆领起的几句如对仗即为扇面 对。如: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辛弃疾《沁园春》)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刘克庄《沁园春》)
二、词调、词牌和词谱
词调:填词的时候所依据的乐谱。 词牌:各种词调的名称。 词谱:按格式。 清·万树《词律》
三、词的用韵
1、一韵到底: 或都是平声韵。如:渔歌子 浪淘 沙 或都是用上去声韵。如:渔家傲 摸鱼儿 词的用 韵上声与去声可以通押。 或都用入声韵。如:念 奴娇 兰陵王 2、同部平仄互押:即同部的平与上去互押。如: 西江月 “互押”的位置是固定的。“通押”是任意的。 3、平仄互换:即改换韵部押韵,何处换韵是固 定的。如:菩萨蛮
词 律
一、词的分类 词调、 二、词调、词牌和词谱 三、词的用韵 四、词的平仄 五、词的对仗
一、词的分类
小令:58字以下的词。 中调:59——90字的词。 长调:91字以上的词。 词的一段叫做一片,也叫一阙。 单调:只有一段的词。 调笑令 忆江南 双调:由上下两阙的词。 菩萨蛮 西江月 三叠:有三段的词。 兰陵王 四叠:有四段的词。 莺啼序
词语的分类

词语的分类(实词和虚词)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医生、工人、老板、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汽车、电话、杨树、鲜花、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物质、关系、友谊、道德、法律、能力;4、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明天、春节、元旦、早晨、晚上;5、表示处所的,如:北京、江南、亚洲、边疆、中国、美国;6、表示方位的,也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前后、左右。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如:说、笑、看、写、走、旅游、休息、工作、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要、会、敢、可、可以、应、应该、愿意;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词,只有一个“是”。
三、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1、表示形状,如:大、小、高、矮、宽、窄、长、短、笔直、弯曲;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丑、纯粹、高明、高尚、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悠闲、忙碌、兴奋、激动;4、表示颜色,如:黑、白、红、青、苍白、碧绿、绿油油、金灿灿、红彤彤。
四、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1、表示确数,如:一、二、百、千、万;2、表示概数,如:几、些、多、约;3、表示序数,如:第一、老二、初五。
五、量词:表示单位的词。
1、表示事物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台、条、件、对、双、群、类、米、千克、公里、吨;2、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动量词,如:次、趟、回、遍。
词的分类

5、双宾短语:动词+名词(代词) +名词 (代词) 给你一支笔、告诉大家一件事、借他一本书 6、“的”字短语:“的”字附在名词、动 词、形容词、代词或短语后面 大家的、跑着的、绿的、他的、借给你的 注:“的”字短语是名词性短语
词的分类
从意义角度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一、单纯词 1单音词:人、马、跑 2连绵词:在意义上只表示一个意义,不能拆 开解释。 1)双声连绵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例:慷慨、澎湃、伶俐、蜘蛛、仿佛、犹豫 2)叠韵连绵词:两个音节韵母相同。 例:彷徨、逍遥、苗条、蜻蜓、依稀、叮咛 3)其他连绵词: 马虎、蚂蚁、蝴蝶、芙蓉、牡丹
3、补充式:后一个词补充说明前一个词(前 正后偏,前一个词往往表示行为动作,后一个 词表示行为动作的结果)。 例如:扩大、建成、说服、抓紧、充满、推翻、 纠正、说明 4、动宾式:前一词为行为动作,后一词为动 作支配对象。 例如:革命、管家、开幕、司机、留神、知己、 出席
5、主谓式:前一词为被陈述对象,后一词陈 述前一词。 例如:地震、心虚、眼花、年轻、胆怯、肩负 6、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字构成。 例如:星星、家家、天天 7、附加式:由一个有实义的词和一个无实义 的字构成。 例如:老实、阿姨、第二、初三、车子、托儿、 木头、画家、绿化 8、名量词:由名词加量词构成。 例如:布匹、车辆、船只、枪支、纸张、书本、 人口
短语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一般结构短语: 1、并列短语: 例如:政治经济、活泼可爱 2、偏正短语: 例如:我们的祖国、从北京来、努力学习 3、主谓短语: 例如:鲜花盛开、身材高大、雨下着 4、动宾短语: 例如:学习书法、欢迎他们、进行研究、说什么 5、补充短语: 例如:洗干净、好极了、跑三圈、走出去、 吃得香
词的分类与类型

词的分类与类型一、按词性分类1.名词:名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它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表语等。
例如:人、椅子、学校、爱情等。
2.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语,它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或状态。
例如:跑、吃、睡、喜欢等。
3.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或修饰名词的词语,它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等。
例如:美丽的、聪明的、高大的等。
4.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
例如:很、非常、慢慢地、昨天等。
5.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词语之间关系的词语,它通常放在名词前面,用来指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例如:在、到、通过、关于等。
6.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代表特定人或事物的词语,它可以在句子中替代名词来引用之前提到的人或事物。
例如:我、你、他、它等。
7.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它可以表示并列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等。
例如:和、或、因为、所以等。
8.助词:助词是用来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的词语,它通常用来标示语气、时态、主语等。
例如:了、吗、的、着等。
二、按词的类型分类1.实词:实词是能够独立存在并有具体意义的词语,它可以单独构成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人、椅子、跑、吃等。
2.虚词:虚词是不能独立存在或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它通常需要与其他词语一起使用来构成完整的句子。
例如:的、了、吗、着等。
3.词组:词组是由两个或更多个词语组成的固定搭配,它们一起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如:高山流水、一心一意、白天黑夜等。
4.习语: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词组,它具有固定的词序和特定的意义,超过了词汇的字面意义。
例如:一箭双雕、如鱼得水、一帆风顺等。
5.短语:短语是由两个或更多个词语组成的词组,它们一起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不像词组那样固定搭配。
例如:在树下、去看电影、喝一杯咖啡等。
6.固定搭配:固定搭配是由两个或更多个词语组成的固定搭配,它们一起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且词序不可改变。
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七年级)

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七年级)Ⅰ、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Ⅱ、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A.名词不能重叠。
(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国家不国家?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
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
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
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
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汉语基本语法 (词的分类)

语法——词的分类[语法学]词类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中的词分为以下十五类:(一)名词。
如:“牛、书、学生、松树、友谊、现在、昆明”等。
(二)动词。
如:“读、修理、认为、喜欢、是、成为、有、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
如:“大、新、好、甜、干净、认真、踏实、仔细、伟大、通红、雪白、红彤彤、白花花、黑咕隆咚、白不呲咧”等。
(四)区别词。
如:“公、母、雌、雄、急性、慢性、巨型、微型”等。
(五)数词。
如:“一、二、三、四、十、百、千、万、亿”。
(六)量词。
如:“个、条、件、双、堆、公尺、点儿、些、次、天”等。
(七)代词。
如:“ 我、你、他、我们、这、那、这样、谁、什么”等。
(八)副词。
如:“很、就、才、也、都、只、不、已经、刚刚、简直”等。
(九)介词。
如:“把、被、往、从、以、向、自从、对于、关于、按照等。
(十)连词。
如:“和、并、而、或、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十一)助词。
如:“了1、着、过、的、似的、等等”等。
(十二)语气词。
如:“啊1、吗、吧、呢、了2、罢了”等。
(十三)叹词。
如:“啊2、噢、唉、哦、哼、呸、嗯、啊呀”等。
(十四)拟声词。
如:“咝、嗞、叮当、当啷啷、叮呤呤呤”等。
为语法研究的需要,一般将这15类词归并为三大类:一是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形容词、状态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代词。
从语法上说,实词的主要特点是在造句中能充任主要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
(关于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概念,见本章第三节,下同)二是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虚词,除了在意义上比较虚灵,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起某种语法作用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在造句中不能充任主要的句法成分(关于句法成分,见下面第三节)。
三是特类词,包括叹词和拟声词。
特类词在语法学习和研究中相对说来不如实词和虚词重要。
(三)名词名词,从意义上看,都表示事物。
所谓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例如:学生老虎桌子报纸水汽油空气氧气……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如:思想作风规则友谊风格品德文学艺术……也可以指时间、处所、方位,例如:今天去年上午刚才星期一……上海东京王府井西单新街口……上面下边前头后方左右东南西北东北西南……一般将专门表示时间的名词称为“时间词”,将专门表示处所的名词称为“处所词”,将专门表示方位的名词称为“方位词”。
词的分类及解释

词的分类及解释
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它们可以通过词性和意义进行分类。
常见的词性有:
1. 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地方或抽象概念的词,例如人名、动物、城市、抽象名词等。
2.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或存在的词,可以用来描述运动、感觉、思维等活动。
3. 形容词:用来描述人、事物或概念的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可以表示外观、颜色、大小等。
4. 副词:用来描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可以表示时间、程度、方式等。
5. 代词: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用来指代人、事物或抽象概念,例如“我”、“你”、“他们”。
6. 数词:用来表示数目或顺序的词,例如“一”、“二十”、“第一”。
7.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词组或句子的词,例如“和”、“但是”、“因为”。
除了以上词性分类,词还可以根据其意义进行分类:
1. 实词:指能够独立存在并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虚词:指在句子中不单独使用,只能与实词连用的词,例如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3. 词组: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的固定短语,具有一个意义,例如“红酒”、“开心”。
4. 同义词:指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可以替换使用,例如“高兴”和“快乐”。
5. 反义词:指意义相反的词,例如“大”和“小”。
6. 同形异义词:指拼音或字形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例如“行”
可以表示“走”或“事情”。
以上是词的一些常见分类及解释,它们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语言。
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

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汉语的词按照词语的性质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具体阐释如下: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略)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

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汉语的词按照词语的性质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具体阐释如下: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语文词语分类归纳

语文词语分类归纳
语文词语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归纳:
1. 词性分类:按照词性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等。
2. 词义分类:按照词义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表示具体的对象、行为、状态等;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起到连接、修饰、补充等作用。
3. 词语用途分类:按照词语的用途可以分为常用词、文言词、方言词、外来词等。
4. 语气分类:按照语气可以分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等。
5. 语法作用分类:按照语法作用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插入语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实际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和需求进行更详细的分类归纳。
词的分类标准

词的分类标准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
根据词的构成、词义和词性等不同特点,可以将词进行分类。
词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构词法分类、词义分类和词性分类。
一、构词法分类。
1.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具有完整的词义。
例如,汽车、电话、学生等。
2. 派生词,通过词缀的加入或变化构成的词。
包括前缀、后缀、中缀等。
例如,美丽、高兴、快乐等。
3. 联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具有独立的语法功能。
例如,绿茶、蓝天、白云等。
4. 根据构词法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词的内部结构和形成过程,有助于词汇的学习和运用。
二、词义分类。
1. 词义的分类可以根据词的意义进行划分,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2. 实词,具有具体意义的词,可以表示实物、抽象概念、动作、状态等。
例如,桌子、自然、奔跑、高兴等。
3. 虚词,没有具体意义,主要用来在句子中起连接、修饰、限定、表达语气等作用。
例如,的、地、得、了、着等。
4. 词义的分类有助于理解词语的实际意义和用法,对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三、词性分类。
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等。
例如,桌子、学校、时间等。
2.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可以表示具体动作、心理活动、状态等。
例如,跑、看、思考等。
3.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美丽的、幸福的、高兴的等。
4. 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例如,很、快速地、明天等。
5. 代词,代替名词的词,可以表示人称、数、性别、指示、疑问等。
例如,我、你、他、这、那等。
6. 介词,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导名词、代词或动词的宾语等。
例如,在、上、下、里、外等。
7. 连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等,起连接作用。
例如,和、或、但、因为等。
8. 叹词,表示感叹、赞美、鼓励等情感的词,常常单独使用。
汉语词语分类

汉语词语分类
汉语词语分类,是指将汉语中的词语进行系统地分门别类,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其语法和意义。
汉语词语分类一般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量词、介词、连词、代词、数词、叹词、拟声词、成语等。
1. 动词:指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语,如“爱”、“做”、“说”等。
2. 名词:指表示人、事物、物质或抽象概念的词语,如“人”、“鸟”、“水”等。
3. 形容词:指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其品质、性质或状态的词语,如“大”、“美”、“好”等。
4. 副词:指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的词语,如“快”、“里”、“很”等。
5. 量词:指用来表示数量的词语,如“个”、“只”、“斤”等。
6. 介词:指用来表示行为、情况或关系的词语,如“在”、“从”、“对”等。
7. 连词:指用来连接句子成分的词语,如“和”、“但”、“所以”等。
8. 代词:指用来代替名词或其他代词的词语,如“我”、“你”、“他”等。
9. 数词:指用来表示数字的词语,如“一”、“二”、“三”等。
10. 叹词:指用来表达情感的词语,如“啊”、“呀”、“哎”等。
11. 拟声词:指用来表示声音的词语,如“嘭”、“哗”、“唰”等。
12. 成语: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具有独特固定意义的词语,如“吃苦耐劳”、“春暖花开”等。
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王维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物质事物(无法分出个体的物质)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叫做“动作动词”,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叫做“心理动词”,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ě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6.另外,动词还有“存现动词”、“使令动词”等。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形容词前能加…很‟。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汉语词性分类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4、表示时间的,如“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元旦”“上午”等。
(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行为。
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等。
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如增加、减少、扩大、缩小、提高、降低、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3、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爱、恨、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4、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得(děi)、应该、应当、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5、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进来、出来、回来、起来、去、上去、进去、回去,开去、过去”,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6、表示使令。
如“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
词的分类

词的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三槐居语文网6、代词:具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
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⑴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
⑵用来指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
用来提出问题的代词叫疑问代词。
虚词可以分为:1、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等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有些介词如“在、比、给”等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个场合是动词。
三槐居语文网3、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词。
“和、跟、同、与”这四个词,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兼有两种词性。
4、助词:附加在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附加意义或语气。
助词分三类:(⑴结构助词:“的、地、得”等。
其中“的、地”是偏正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
⑵动态助词:“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⑶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啊、呀”等,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用在句子末尾。
5、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
叹词常独立成句,可以用在句前,也可以用在句中或句末。
6、拟声词:摹拟声音的词。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能够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办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进展、变化的实词。
1、有的动词表示普通的动作,如:来、去、讲、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恭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如此的动词前面往往能够加上“非常、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可以、情愿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可以、应该、应当、情愿、能够、也许、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普通的动词前面,如“得去、可以做、能够思考、情愿学习、应该讲明、也许进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普通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称为推断动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的词。
如:“多、少、高、肥、死板、奢靡、胆小、丑恶”。
四、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能够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词的分类标准

词的分类标准在语言学中,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符号。
词的分类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词汇的特点和规律。
词的分类标准有多种,主要包括词性、构词方式、语法功能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词的分类标准。
一、词性分类。
词性是指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表达的意义。
根据词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和意义,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等十种词性。
其中,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量词用来表示计量单位;介词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感叹词表示感情或情绪。
二、构词方式分类。
构词是指词的形成方式。
根据词的构词方式,词可以分为派生词、复合词、转化词、缩略词、合成词、洋文词等几种类型。
派生词是通过词缀的加减变化而形成的新词;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转化词是指一个词的词性发生变化;缩略词是由一个词或短语的首字母或几个字母组成的;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新词;洋文词是指从外语借入的词。
三、语法功能分类。
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指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虚词是指在句子中不表示实际意义,只起连接、修饰或标点等作用的词,包括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等。
四、其他分类标准。
除了词性、构词方式和语法功能外,词的分类还可以根据词的内部结构、词义、语音形式等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词的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单词和复词;根据词义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根据语音形式可以将词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等。
总结。
词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每种分类标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词的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结构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与“两”的区别
Ⅰ、只用“二”的情况 1、数数时单用 一、二、三、四…… 2、用于小数与分数 三点二、五分之二
3、表示序数 第二、初二、二叔、二楼 例外:两点(钟) 4、用于数词词组的末项 十二、一百零二、三万零二
Ⅱ、只用“两”的情况
1、用于一般量词前
3、非谓形容词(区别词)及其语法特点 大型、多年生、金、男 (1)不能充当谓语。 (2)可以修饰名词,作定语。
(3)可以用在判断动词“是”的后面,结构 助词“的”的前面。
(4)否定式用“非”,而不用“不”。
如何区分动词和形容词 1、能否+“很” 2、能否+宾语
(1)我很想念你。 (2)我们建设祖国。 (3)我醉了。 (4)我们的教室很明亮。
c、第三人称代词: 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 d、其他人称代词: 自己、大家、人家、别人
“我们”与“咱们/咱”
a、“咱们”只用于包括式,包括说话者与听 话者双方。
(2)数词几乎总要和量词在一起,组成数量 词组,充当句法成分。
3、数词的用法 (1)“以上”、“以下”的界限划分:目前
尚未明确,需做补充说明。 a、五十岁以下(不包括五十岁)的工作人员 未满五十岁的工作人员 b、发表文章三篇以上(含三篇) 发表文章超过三篇
(2)以基数词的形式表示序数 一楼、二哥、三儿子、星期四、二零一零年
(6)复合量词:表示复合单位的量词 人次、架次、千米/秒、立方米/秒
2、量词的语法特点 Ⅰ、组合功能: (1)量词可与数词组合成数量词组。 (2)有些量词可与指示代词组合成指量词组。
Ⅱ、句法成分功能: (1)量词一般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个”是量词。 这里的量词应该用“根”还是“杆”?
他昨天就回去了。他昨天才回去。 她三十岁才结婚。才三十岁,她就结婚了。 小朋友都给巧克力吃。 小朋友只给巧克力吃。
如何区别副词和形容词 1、看是否可以修饰名词。 一概——一致 2、看是否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忽然——突然——猛然 3、看是否可以充当谓语,或单独回答问题。
助词,表示“进行态”、 “完成态”和“经 验态”等语法意义。
(2)动词加“起来”、“下去”等复合趋向 动词,表示“起始态”、“持续态”等语法 意义。
(3)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尝试态”、“短 时态”等语法意义。
单音动词重叠:AA式、A一A式 双音动词重叠:ABAB式
2、心理动词及其语法特点 可受程度副词“很”、“非常”等修饰,同
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 e、系数词+位数词+位数词 二十万、二十万亿、二十万亿兆
(2)概数词:用来表示大概数目的数词。 a、单纯概数词:几、若干、两 b、上/成+基数词:上千、成百
c、基数词+来、把、多、上下、左右: 百把人、三十左右 d、相邻基数词连用:一两个、七八条
限制。
2、用于度量词之前 (1)市制度量词前,“二”与“两”均可使
用 二尺/两尺 两斤/二斤 两亩/二亩 例外:二两/两两(?)
(2)法定度量词前,习惯于用“两” 两米、两公斤、两克、两吨、两毫升、两公
亩、两平方公里、两立方米、两小时、两秒
(六)量词 1、量词的分类 (1)个体量词
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
(1)我的学习态度很端正。
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
(2)繁荣市场。
市场很繁荣。
(四)副词 1、副词的种类 (1)程度副词: 很、非常、最、太、极、相当、格外、尤其 (2)情状副词: 亲自、互相、大肆、悄悄、单独
(3)范围副词: 都、只、仅仅、一共、统统 (4)时间副词: 刚、刚刚、曾经、正在、已经、立刻、立即、
a、个体名量词:和个体名词发生关系的量词 个、件、匹、块、条、本、盏、张、根 b、个体动量词:和动作发生关系的量词 次、趟、下、回、遍、遭、番、阵、顿
(2)集体量词:和集体名词发生关系的量词 a、定量集体量词: 双、对、副、打 b、不定量集体量词: 群、堆、帮、串、套、批
时可以带宾语。
3、能愿动词(助动词)及其语法特点 (1)可修饰动词作状语。 (2)有的助动词能受程度副词“很”、“非
常”等修饰。 (3)注意区别同形的一般动词与助动词。
4、趋向动词及其语法特点 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趋向补语。
5、判断动词及其语法特点 (1)形成现代汉语最常用的判断句格式:主
2、状态形容词及其语法特点 (1)“名词性语素+形容词性素”构成的偏
正式形容词: 雪白、碧绿、天蓝、冰凉、笔直、火热 a、不能用“很”或“不”修饰。 b、重叠形式为“ABAB”式。
(2)带叠音后缀形容词: 绿油油、白茫茫、雄赳赳、笑嘻嘻 a、不能用“很”或“不”修饰。 b、不能重叠。
(2)量词的其他重叠形式: a、“一AA”式: 一个个、一阵阵、一番番、一天天、一声声 b、“一A一A”式: 一个一个、一阵一阵、一天一天
3、数量合一现象: 俩:两个 仨:三个
(七)代词 1、代词的种类 (1)人称代词
a、第一人称代词: 我、我们、咱、咱们 b、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们、您
(2)数量词组主要充当定语、补语、状语等 句法成分。
a、由名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常作定语。 一件事;两个人;三条鱼;一次机会
b、由动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常作补语和状语。 打了他一下;这部电影我看过一回; 这条鱼重三斤 这本书我一遍就看完了;他三次举手发言; 把饭一口吃完
复数。
2、特殊名词及其语法特点 (1)时间名词 (2)处所名词 时间名词与处所名词可放在动词前,修饰动
词作状语。
(3)方位名词 a、单纯方位名词 b、合成方位名词
方位名词可置于其他词语之后组成方位词组, 表示时间和处所。
方位词组可修饰动词作状语,也可置于介词 后作宾语。
语+是+宾语。 (2)注意判断动词“是”与副词“是”的区
别。
(三)形容词 1、一般形。 (1)作状语时,一般要用结构助词“地” (2)作补语时,一般要用结构助词“得”
Ⅱ、组合功能 (1)能用“不”和“很”等副词修饰。 (2)能修饰名词。 (3)能修饰动词。 (4)不能带宾语。
如何区别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 刚才——刚刚
1、看是否可以修饰其他名词。 刚才的那个人你认识吗? 刚刚的那个人你认识吗?(?)
2、看是否可用在介词后作宾语。 就在刚才,这儿刮起了一阵大风。 就在刚刚,这儿刮起了一阵大风。(?)
两个常用辨别格式: A是A 比A+形容词
(3)序数词:用来表示先后次序的数词 第/初+基数词
2、数词的语法特点 Ⅰ、组合功能: (1)一般情况下,数词不直接修饰名词。 (2)数词可与量词组成数量词组,并修饰名
词。 语序:数词+量词+名词
Ⅱ、句法成分功能 (1)一般情况下,数词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五”是我最喜欢的数字。 这个数字是“九”吗? 两人成行,三人成列。
Ⅲ、形态标志 有些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加强态”的语
法意义。
(1)单音形容词重叠:AA式 AA式形容词+动词:程度加强 动词+AA式形容词:程度加强 AA式形容词+名词:喜爱、委婉、轻微
(2)双音形容词重叠:AABB式 认认真真地学习 打扫得干干净净 认认真真的人 干干净净的教室
第二节 词的分类(上)
一、词的分类标准 1、形态标准不能作为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标
准,只能作为次要的参考依据。 2、用意义标准对汉语词类进行划分并不可靠。
3、汉语词类划分只能以功能标准为主要依据, 功能标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组合功能:看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组合 关系。
(2)句法成分功能:看某类词充当或主要充 当何种句法成分。
马上、即将
(5)频度副词: 又、再、再三、还、屡次、偶尔 (6)否定副词: 不、没、没有、别、莫 (7)语气副词: 难道、究竟、也许、莫非、大概、一定、必
定、幸亏、好在
有些副词有关联作用,可以组成关联格式: 越做越大;越来越好 又唱又跳;又红又黑 我们既要好好学习,又要锻炼身体。
2、副词的语法特点 Ⅰ、句法成分功能:一般只充当状语。 (1)程度“很”、“极”可以作补语。 (2)“不”、“没有”、“一定”等副词可
以单独成句。
Ⅱ、组合功能 (1)修饰动词、形容词。 (2)不能修饰名词。
3、副词的用法 我就来。 我就不干。 这件事就我俩知道。
二、各类实词及其语法特点 (一)名词 1、一般名词及其语法特点 Ⅰ、句法成分功能: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
定语。
Ⅱ、组合功能: (1)可受数量词组修饰,也可受形容词或其
他名词修饰。 (2)不受副词“不”等修饰。 (3)能用在介词之后,组成介宾词组。
Ⅲ、形态标志(不具有普遍性) (1)一般不能重叠。 (2)表人的名词可以用构形语尾“们”表示
c、数量词组还可作主语、宾语和谓语。 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 一米等于十分米;鱼你要几条? 这本书三十页;小明十岁。 这个是红的,那个是绿的。 巧克力我喜欢这种,不喜欢那种。
Ⅲ、形态标志 (1)量词可以重叠,表示“逐指态”的语法
意义,并可充当句法成分。
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条条大路都宽广 远处传来阵阵的歌声 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
系数词与位数词的组合
数词词组(复合数词)
a、系数词+位数词(相乘关系) 三十、五百、两千 b、位数词+系数词(相加关系) 十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