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优秀作文5篇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优秀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a268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7.png)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优秀作文5篇选取不一样,命运也是不一样的。
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让钱来生钱让钱来努力为你工作,而不是你努力工作赚钱。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富爸爸,穷爸爸》一书是一本十分畅销也十分“另类”的书,畅销书作家罗伯特·清崎用自我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关金钱的问题,而这些看似常识的关于金钱的观念和知识却是穷人和中产阶级家庭所没有的。
能够说作者在此书中一语道破了“富人的秘密”。
作者的亲生父亲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均取得学位,受过全面的高等教育。
然而,虽然他拥有体面的工作,收入颇丰,却终身面临财务困境。
而他朋友的父亲中学就缀学了,却因为有正确应对金钱的观念和超人的理财技能和商业才干,成为了一个乐观的亿万富翁。
现实生活中的比尔·盖茨、富特、戴尔等成功人士均没有理解或未完成高等教育,而他们是现实社会的成功者。
这类现实的确向包括美国这样不避讳金钱的国家的教育提出了挑战。
到底人们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为什么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同样会面临财务窘境﹖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富人们理财的秘密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第一次通俗地说明了富人的秘密,他透过自我亲身经历印证了走向财务自由的首要观念,在这一点上穷人和中产阶级与富人有天壤之别:穷人和中产阶级让自我为了钱工作;富人则让钱为自我工作。
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阐明了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和关系。
作者认为只有能不断地为自我挣钱的财产才叫资产,而凡是让自我不断花钱的都叫负债,这种定义尽管看上去很简单,但实质上却充满了人生智慧。
在如何处理负债和资产的关系方面,作者用财商的观念解释了每一个人在应对金钱游戏规则时都就应明白的理财技巧和知识。
罗伯特·清崎所揭示出的富人秘密的确让人大吃一惊,既然“现金流”早已是现代社会“古老”的游戏规则,那么为什么像美国人这样的“现代人”仍然不能从容应对它呢﹖甚至许多人还对此羞涩、“难过”呢﹖其实,作者所说的财商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只是许多人被一些传统的金钱观念桎梏着,逃不出“思维的牢笼”。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b0ee45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3.png)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4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时下流行的图书层出不穷,但在书店,引起我注意的却是美国作家罗伯特?T?清崎和和莎伦?L?莱希特合著的《富爸爸、穷爸爸》一书。
此书主要讲的是有关投资理财面的一些新的思想和理念,对于我,原本是提不起任何兴趣的,但它书名的别出心裁,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想,它的畅销,与它的书名也一定有着重大的关系,如果把书名改成《投资新理念》一类的话,这本书多半会滞销。
《富爸爸、穷爸爸》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的亲生父亲和朋友的父亲对金钱看法的截然不同,使他对认识金钱产生了兴趣,最终他接受了朋友的父亲的建议,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富爸爸”的观念,即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并由此成为一名极富传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资家。
本书提出了“金钱是一种思想”的观点,从人的个体出发,分析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穷人之所以成为穷人的自身因素,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财商”概念,并向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对于罗伯特先生在书中的言论,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在财经方面,我实在是外行,但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却带给了我一次不小的冲击,给了我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所受的教育,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生!所以本文就撇开金钱因素,纯粹就作者的思想观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正如书中所言,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两样伟大的礼物:思想和时间。
但是,如何去合理运用这两件礼物,却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在同学间大部分人都意识到,仅仅有大专文凭或好分数是远远不够的。
在校园之外的现实世界里,有许多比好分数更为重要的东西,我常常听到人们将这些东西称之为“毅力”、“气势”、“精明”、和“才华横溢”等等。
不管怎么称呼,这都是比学校分数更能从根本上决定人们未来的因素。
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范文5篇
![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48e0d4f01dc281e43af012.png)
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范文5篇《富爸爸,穷爸爸》是美籍日裔作家罗伯特·T·清崎的代表作。
本书虽然是一本关于理财的书,但是其中的故事却更令人难忘。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富爸爸穷爸爸》觉得十分有道理。
他通篇讲述了如何对自我的财务负责并透过掌握金钱的运动规律来增加财富,事实上他还告诉我们这样一句潜台词:“思路决定着出路。
”富爸爸穷爸爸从表面上看两者的差别仅仅是金钱方面的差距,然而事实上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思路上的差别。
穷爸爸认为对孩子的最好推荐是"去学校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而富爸爸则认为"去学校好好学习拥有自我的企业"两个截然不一样的目标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穷爸爸鼓励孩子让孩子成为聪明人,富爸爸鼓励孩子让孩子雇用聪明人。
这种思路上的差别导致两者在金钱的使用上差距越来越大。
穷爸爸的孩子总是把钱花在改善生活质量和存入银行上方,因此他的账目上经常会出现赤字,拿这天的钱还超前消费的债,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而富爸爸总是把钱花在投资上,拿投资所得之钱还银行的债,从而使自我的资产逐步增加,一天到晚为如何使金钱为自我服务而忙碌。
可见不一样的思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有了好的思路就必须会有好的出路吗?不见得因为如果老是空想而不去实践则会一事无成。
思路仅仅是指引你前进的一盏明灯。
如何到达目的还得脚踏实地的做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才能使自我的想法变成现实。
做事踏踏实实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这一点上穷爸爸和富爸爸是一致的。
君不见成千上万的专利技术躺在专利局里没有成为很好的产品更有甚者连专利都没有只是一个好的想法随着时光的推移一切都成了过去。
只有像浙江的商人那样有了富爸爸的思路立刻行动透过"睡地铺""投机倒把"最终成了真正的富爸爸。
因此从穷爸爸到富爸爸的转变首先要从思路上转变唯有改变思路才会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范文6篇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c9588158f5f61fb736666f.png)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范文6篇《富爸爸,穷爸爸》是美籍日裔作家罗伯特·T·清崎的代表作。
本书虽然是一本关于理财的书,但是其中的故事却更令人难忘。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穷爸爸富爸爸》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特别是对我们这个年代的人。
书中通过对穷爸爸和富爸爸不同的理财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述说,诠释了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的道理。
这本书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尤其是青年人更应该探究一下富人致富的秘密。
不要做钱盲,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财商,树立新的理财观念,懂得如何去为自己挣钱,改变生活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罗伯特·清崎的爸爸,受过高等教育,有很好的工作,但他却是个穷爸爸,或者只能算个中产阶级。
这穷爸爸的人生轨迹,就是努力读书,获取高学历,找个好工作,有个稳定的收入,过上稳定的生活。
买房买车,一辈子还着贷款。
而罗伯特朋友的爸爸是个富爸爸,中学没有读完。
可他有较高的财商,懂得要为自己挣钱,办公司,努力投资,不断增加自己的资产,努力创造财富,成了亿万富翁。
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
穷爸爸是为公司老板辛勤工作。
富爸爸是公司为他创造财富。
穷爸爸的财富积累是靠公司老板的加薪。
富爸爸的财富积累是大家为他挣钱。
可见财商的不同,理财观念的不同,决定了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生活境遇的不同,决定了穷富的不同。
如果你选择走穷爸爸的人生之路,你就永远是一个工薪族,也就是说你永远是个穷人。
富爸爸之所以富究其原因是他学会了思考,思考干什么能积累财富,用什么方式理财最好、最适合自己,所以他好像不用那么努力工作可以赚得比别人更多的财富。
而现在同学们学习生活中更要学会思考,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成绩好,有的同学看去很努力但成绩不是很理想。
深究其原因同学们可以发现并不是智商高低决定成绩好坏,而是由于学习方法的不同造就大家成绩有差异,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能使你事半功倍,成绩稳步上升,一个不恰当的学习方法是事倍功半。
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心得(7篇)
![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心得(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10c91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9.png)
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心得(7篇)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心得篇1大学毕业后忙于工作,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没有阅读的习惯了,常常在读完一本网络小说后感到人生乏味与空虚,于是又急于寻找下一个故事,一个虚幻的,能够引起自己内心共鸣的故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了一年,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天花板,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现在的生活,感觉就像温水煮青蛙,用现在的安逸葬送了未来的苦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过所谓的穷爸爸,富爸爸,让我很好奇,上网找了半天发现原来是一本书而已。
由于好奇心驱使我下了一本电子书翻了翻,然后我就不淡定了。
你会发现他的观念是如此的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与众不同。
他教育我们要掌握自己的财务,他说储蓄是最笨的一项投资,在富爸爸理念里,最重要的两个观念是:财务自由和持续收入。
或许你没有听过这两个观念,或许你听过但是你认为他与你就想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叉的一天,那么我要告诉你,你错了。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想法,就是这样一直打工,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有时候会觉得如果工资高点或许就可以了。
从来没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富爸爸告诉我们,上班族永远无法跳出老鼠赛跑,唯有创业才能解决你的财务自由,解决你一辈子有关钱的问题,所谓财务自由,就是说你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工作赚钱的状态,富爸爸说不要为钱工作,但是想想我们周围的人80%都是为钱工作,为老板工作,不管是普通的上班族,还是高新族,还是说专业人士,医生,律师,会计师等等,你都会发现,我们努力的赚钱,想让自己的未来生活过得舒服宽裕点,但是往往会发现,一个月的.工资只能解决一个月的财务问题,甚至我们有时候还会透支下个月的工资,日本人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穷忙族”,就是说你每天很忙很忙,忙得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你一个月,一年下来你的收入减去各项开支,所剩无几。
有人会说只要我努力工作,就会有机会涨工资,那我想问的是,这样的机会是掌握在别人手中的,你永远只能在无望中等待,还有人性总是这样,当你的收入增加时,你会发现你的支出也在增加,因为欲望让你想要更多,如果哪天赶上公司的政治斗争,不知道你会不会成为那个被牺牲的可怜虫。
富爸爸穷爸爸心得体会5篇
![富爸爸穷爸爸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cb7345dd88d0d233d46af4.png)
富爸爸穷爸爸心得体会5篇a;《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讲的更多的是投资和理财的理念和手法,是你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一个灵丹妙药,怎么样突破传统思维来做到融资、投资、盈利。
那么富爸爸穷爸爸读书心得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富爸爸穷爸爸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富爸爸穷爸爸心得体会1高中还是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本书,据说在美国是畅销书,于是进入中国之后也畅销了好一阵子。
可是当年还是个学生,自认为是个文化人,内心对畅销书有着莫名其妙的偏见,总觉得所谓畅销书都是靠的包装,未必真的都卖的很好,即便卖的好,也是没营养而又速食,都是专门给没耐心看“有文化”的书的人看的。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偏见真是来的莫名其妙,我当时其实并未正儿八百的看过任何一本所谓的“畅销书”,也对如今非常普遍的炒作营销的手段一无所知,却坚定的有着这样的观点,近乎于叛逆地避开一切打着“畅销书”名号的书。
偏见确实害死人啊!如果我早些看过这些书,接受了其中的理念,当年大概就不会在要不要再买个小房子这样的事情上犹豫了,更不会放弃对房子的追求。
毕竟,虽然当年的我对于“财务自由”没有一丁点儿概念,但是却奇异地把理想定位于“当一个包租婆”,因为这样我就能既保证有收入又保证有闲暇去做我喜欢的事情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现在对于这本书的理解,是建立在这些年的人生阅历之上的,也许当年作为一个学生的我,就算看了这本书,也未必能够理解其中所说的道理,甚至把这书当做忽悠人的东西,更加加深我对畅销书的偏见。
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听到春楠和快车道的推荐之后大概会嗤之以鼻,不会再看第二遍,也不会有今天的理解。
历史不存在假设,人生的因缘际遇,真的是很难说的清的事情呢。
富爸爸穷爸爸心得体会2随着著作《富爸爸穷爸爸》的推出,在经济变革如此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罗伯特的话几乎成为了许多人的无价之宝。
越来越多人的通过这本书,获悉了“富爸爸”的理论;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罗伯特的犀利言语下,藏着那么多的教授人们磨练“财商”的致富名言。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5篇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644fd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7.png)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5篇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书就像一束芬芳的花朵,每时每刻都让我闻到它的缕缕清香,它浓郁的香气如同香水一般,或许这就是书香。
每当我一次又一次地接触到书,我就会在书的海洋中徜徉。
春、夏、秋、冬,四季循环,昼夜交替。
转眼间,已经有十多个春秋了,我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书中看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富爸爸穷爸爸》的故事是: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他们一起来到牧师面前倾诉他们的烦恼。
富人说他的钱一辈子都用不完,想为他的儿子聘请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让儿子在家上学就行。
他希望他的儿子可以接管事业,继承家业。
但是,20年后他的儿子无法面对现实世界,甚至不敢走出自己的房间,更不用说接管家业了。
穷人说他的家靠捕鱼为生,因为贫穷,他没有钱让他的儿子上学。
所以,当他每天钓鱼的时候,他让儿子坐在船舱里,想让他的儿子年轻的时候休息几年,等到他老的时候把船给交给儿子。
然而,20年后,他的儿子不会撒网,他觉得是因为贫穷让儿子得不到教育。
富人的孩子不快乐,不敢出去锻炼,因为他没有交任何朋友。
穷人的儿子,是因为未曾撒过网,未曾亲手捉过鱼。
如果富人和穷人对他们的儿子从小就接受培养和锻炼,结果肯定不是这样的。
富人的孩子将接管家族庞大的产业,穷人的孩子将成为一名熟练的渔夫。
你可以想想,独立、自强是多么重要。
读了《富爸爸穷爸爸》,让我知道了从小就必须学会独立生活。
每读一本书都会让人知道深刻的道理,书成为了我人生的伴侣。
书是人生的起点,书是人生的路灯,书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书是文学的精华。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2总概:这本书改变我想法当中一些固守的观念,比如我之前总是下意识地想尽办法省钱,可这本书上说,我这样是穷人的思维,穷人看重钱,富人看重财富,钱只是工具而已。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15篇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b105a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f.png)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1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1书友会里两位前辈都不约而同讲到过读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觉得非常有道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很明显,大部分人要做好的就是"善其身",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就是给社会做贡献,就是济天下。
综合自己的天赋、能力、性格等因素,职业生涯多半会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当另辟蹊径,努力改善经济状况,于是关注起经济方面的书籍,希望能打开另一扇窗。
《穷爸爸富爸爸》中的穷爸爸工作努力,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博士的光环;富爸爸,八年级都没能念完。
两位爸爸的事业都相当成功,而且一辈子都很勤奋,因此,两人都有丰厚的收入,然而其中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个人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另一个人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书本从很多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最后归纳起来矛头集中指向理财思维的不同。
书中对财务自由有很多见解,但由于国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等原因,对我来说,最具可操作性的只有一点,就是对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首先,必须明白资产的负债的区别,并且购买资产,这是第一条规则,也是唯一一条规则,"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债务,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就是资产",我们平时更新换代的数码产品和很多买来就闲置的物品等行为其实是添置债务。
如何区分资产和负债,简单来说,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比如:不需要到场就可以正常运作的业务、股票、债券、基金、能够产生收入的房地产、版税等,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我们现在实际进入了负利率时代,所以现金和银行存款类的资产我认为划为负债更合适,因为它的购买力会不断下降,放的时间越长,损失越多。
[读后感]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0篇
![[读后感]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14a1c66294dd88d0d26bf1.png)
[读后感]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0篇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一):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富爸爸穷爸爸》觉得十分有道理。
他通篇讲述了如何对自我的财务负责并透过掌握金钱的运动规律来增加财富,事实上他还告诉我们这样一句潜台词:“思路决定着出路。
”富爸爸穷爸爸从表面上看两者的差别仅仅是金钱方面的差距,然而事实上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思路上的差别。
穷爸爸认为对孩子的最好推荐是”去学校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而富爸爸则认为”去学校好好学习拥有自我的企业”两个截然不一样的目标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穷爸爸鼓励孩子让孩子成为聪明人,富爸爸鼓励孩子让孩子雇用聪明人。
这种思路上的差别导致两者在金钱的使用上差距越来越大。
穷爸爸的孩子总是把钱花在改善生活质量和存入银行上方,因此他的账目上经常会出现赤字,拿这天的钱还超前消费的债,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而富爸爸总是把钱花在投资上,拿投资所得之钱还银行的债,从而使自我的资产逐步增加,一天到晚为如何使金钱为自我服务而忙碌。
可见不一样的思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有了好的思路就必须会有好的出路吗?不见得因为如果老是空想而不去实践则会一事无成。
思路仅仅是指引你前进的一盏明灯。
如何到达目的还得脚踏实地的做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才能使自我的想法变成现实。
做事踏踏实实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这一点上穷爸爸和富爸爸是一致的。
君不见成千上万的专利技术躺在专利局里没有成为很好的产品更有甚者连专利都没有只是一个好的想法随着时光的推移一切都成了过去。
只有像浙江的商人那样有了富爸爸的思路立刻行动透过”睡地铺”“投机倒把”最终成了真正的富爸爸。
因此从穷爸爸到富爸爸的转变首先要从思路上转变唯有改变思路才会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其次要不断的实践实践出真知。
最后要不断总结对过去的总结汲取失败的教训掌握规律。
《富爸爸穷爸爸》他已经不但但是一本教授如何理财的书书中提倡的观念转变对于我们在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这本书中还给我们介绍了一套理财方法:将自我的收入分为几份,有债务的能够将自我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用于偿还债务,百分之一十存入银行,日常消费控制在百分之七十之内。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心得5篇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e760a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0.png)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心得5篇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心得1这本书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罗伯特清崎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奋斗终身却不能支付,因为他们在学校中从未真正学习关于金钱的知识,所以他们只知道为钱而拼命工作,却从不学习如何让钱为自己工作。
”看这本书的时候,写到作者有两个爸爸,一个穷爸爸即自己的亲身父亲,而另一个是朋友的爸爸,即富爸爸。
两个爸爸的思想观念矛盾,有着自己的做事行为和观念。
他们教育作者的观念和方法都是迥乎不同的。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书中,两个爸爸对待事情的方式,一个积极一个“消极”,或者说没有抱负心。
清崎刚开始遵从穷爸爸为他设计的人生道路:上大学然后服兵役到最后参加战,走过了平凡的人生初期。
可是后来,清崎亲眼目睹一生辛劳的穷爸爸失了业,但是富爸爸则成了夏威夷的有钱人。
清崎于是放弃了穷爸爸的观念,开始毅然追寻“富爸爸”的脚步,踏入商界,最后过上了致富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让我回想起父母家人曾说的话:只有好好读书,我们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和更高的薪水。
在父母眼里,好像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脱离贫困。
可是现实却是那些拥有高学历的人并没有在社会中混的很好,或者过着他们期待的样子。
社会可能有两种态度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为钱而工作,一个钱为我工作。
这也间接讲述两种人,一种被生活磨平了棱角,选择屈服生活,过着平淡安稳的生活。
一种是在被迫的生活中能够抓住机遇,从而赢得成功的人生。
如果一个人的眼界放不开,那么他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
我们应学会实现财务自由,不做金钱的奴隶,合理理财和投资,转变自己对金钱的观念。
如今,社会的发展如此之快,我们注定不能拥有安稳的生活。
若不想被生活摆布,那么我们必须跑在前面。
这样才不会随波浊流。
穷爸爸的思想观念,保守,平稳,但是最终永远都是一个普通人。
可见观念影响一个人的行动,而行动影响一个人出路。
只有观念先进,那么我们才有可能成功。
书中富爸爸曾说:富人可以不为钱工作。
是啊,有钱人从未把钱视为重要,可能在他们眼里,钱只是一种货币,只是有来交换物品的凭据而已。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acd255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2.png)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精选5篇)《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1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既贴近生活又富有哲学道理的一书——《穷爸爸富爸爸》。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穷苦的爸爸和富有爸爸,他们同时去向牧师去诉苦。
穷苦家的孩子从没有上过学,穷人靠捕鱼为生,穷苦的爸爸就让自己孩子从小坐在鱼舱看自己捕鱼。
穷苦的爸爸想,等自己慢慢老了,干不动捕鱼职业时,就让自己孩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终于穷苦家的孩子长大了,爸爸老了,可是在船舱看了二十几年儿子捕鱼时却不会撒网,穷苦的爸爸认为自己教育还不够。
富有的爸爸的苦恼是用金钱雇佣一位最优秀的家庭教师,让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学习,富有爸爸想等孩子长大,继承自己的事业,等孩子真正长大了,却无法面对整个社会和与人交流,甚至儿子都不敢迈出自己的房间,更别提继承自己的伟大事业了。
其实,贫苦和富有都没有错,孩子不怕贫苦和富有,怕的是自己父母不会放手。
穷苦的儿子之所以没有成为一名合格的渔民,是穷苦的爸爸放纵自己孩子多年,在这二十多年内,从未让孩子撒过一次网,坐在船舱里,仅仅只看爸爸撒网,没有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技巧。
穷苦的爸爸没有放手,也没有试着让孩子自己撒过一次网,没有告诉他撒网的要领和诀窍,儿子咋会撒网呢?富有家的孩子之所以没有成才,富有的爸爸太溺爱自己儿子了,从小不让他与同伴接触,亲身体会新鲜的事物、社会等,正如温室的花朵一样,再好看,经不住一次风吹雨打,就凋谢了。
哪怕用再多的金钱雇佣再优秀的家庭老师,家庭老师只负责教育儿子,在家庭中说的道理再生动、讲的课文再精彩,家庭老师仅能在富有家庭范围内教育自己孩子,不会走出院子大门去教育孩子。
从没有一次带儿子走出院门去接受新事物,让儿子亲身体验课本中说到的精彩之处。
我们这一代都是长辈们“掌上明珠"、“家中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要什么有什么的时代,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些溺爱孩子的长辈们,其实放手和正确引导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不要以为我们这些孩子只要长辈的溺爱,其实我们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远大抱负,我们事事需要自己的亲身体会,只有我们经受过风雨才能锻炼我们后期茁一壮成长。
穷爸爸富爸爸读书心得
![穷爸爸富爸爸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da82925d284ac850ac024244.png)
穷爸爸富爸爸读书心得穷爸爸富爸爸读书心得(通用6篇)穷爸爸富爸爸读书心得1两年前读过这《穷爸爸富爸爸》,最近又重新读了,两年前对于金融还不了解,现在多多少少有所涉猎,再读《穷爸爸富爸爸》感触不一样,这并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投资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培养财商,如何拥有富人的思维方式的书。
第一点,富人不为钱工作。
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而工作,富人让钱为他们工作。
这一部分强调用头脑思考的作用,不要被缺钱的恐慌控制和支配。
工作只是面对长期问题的一种暂时的解决办法。
大多数人心里只有一个问题,并且是短期的,那就是月末要付账了,于是又感到恐惧了。
钱控制了他们的生活,或者说对钱的无知或恐惧控制了他们的生活。
他要人们学会用头脑去思考,去发现别人看不见的机会,去寻找更好的挣钱方法。
大多数人看不见这种机会因为他们忙着寻找金钱和安定,所以他们得到的也就有限。
第二点,学习财务知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在生活中,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而在于你留下了多少钱。
1、你必须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并且尽可能地购买资产。
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而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一旦你明白了这种差别,你就会尽力去只买入能带来收入的资产,这是你走上致富之路的最好办法。
不断地这样做,你的资产就会不断增加。
同时还要注意降低你的负债和支出,这会让你有更多的钱投入资产项。
很快,钱会多到可以让你进行一些投机性的投资了,这些投资能产生从100%到无限的回报,5000美元的投资很快就能翻到1百万或更多。
这种中产阶级称为“太冒险”的投资实际上并无风险,只是因为你缺乏某些很重要的财务知识而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这些投资机会。
只要你拥有足够的财务知识,你就不必害怕去“冒险”。
2、读懂数字富爸爸说:“定义资产的不该用词语而是数字。
“如果你想富有,你必须读懂并理解数字。
”数字本身意义不大,正如文字本身意义不大一样,重要的是数字或文字所要表述的东西。
在财务报告中,读数字是为了发现情况、了解流向,即钱在向哪儿流。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精选作文10篇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精选作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99687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6.png)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精选作文10篇无论是谁, 一生中都离不开金钱, 所以掌握一定的理财技能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不至于那么艰难。
最起码在急需用钱时, 不会一筹莫展, 不知钱从何来。
下面是的为你们整理的(文章), 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富爸爸给罗伯特说, “如果你不能下定决心, 就永远也学不会如何赚钱。
要知道, 机会总是转瞬即逝的, 要想成功必须迅速作出决定。
”所以要迅速做出决定, 抓住生活中可以赚钱的机会, 不能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
随着罗伯特渐渐长大, 他逐渐意识到富人之所以越来越富有, 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 中产阶级之所以总是在债务泥潭中挣扎, 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对金钱的观念不是来自学校, 而是来自家庭。
家长对待金钱的观念会让孩子们耳濡目染, 所以孩子长大后就会“重蹈覆辙”, 如果没有刻意去学习了解财务知识, 那便会产生恶性循环。
一个人的观念对其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当要买一件东西时, 不要说“我可付不起”, 要问“怎样才能付得起”, 以此来开动自己的大脑。
就像富爸爸给罗伯特说, “脑袋越用越活, 脑袋越活, 挣钱就越多。
”轻易说“我负担不起”这类话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散。
长期精神上的懒散会麻痹一个人的神经, 使得最后就算能负担得起, 也会变成负担不起。
钱是一种力量, 但更有力量的是关于理财的(教育)。
钱来了又去, 但如果你了解钱是如何运转的, 你就有了驾驭它的力量, 并开始积累财富。
光想不干的原因是绝大部分人接受学校教育后却没有掌握真正的运转规律, 所以他们终生都在为钱而工作。
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而工作, 富人让钱为他们工作。
穷人和中产阶级更多地让金钱的力量控制他们。
他们起床工作, 却不问自己这样做的意义;每天为钱去工作, 但并不真正懂得钱。
于是大多数人就让钱来控制了他们, 与他们对抗。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的简单理财方式有以下几点:1、首先弄清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别, 开源节流。
2023年《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通用15篇)
![2023年《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aabcf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0.png)
2023年《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通用15篇)《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富爸爸穷爸爸》觉得非常有道理。
他通篇讲述了如何对自己的财务负责并通过掌握金钱的运动规律来增加财富,事实上他还告诉我们这样一句潜台词:“思路决定着出路。
”富爸爸穷爸爸从表面上看两者的差别仅仅是金钱方面的差距,然而事实上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思路上的差别。
穷爸爸认为对孩子的最好建议是"去学校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而富爸爸则认为"去学校好好学习拥有自己的企业"两个截然不同的目标产生了不同的想法,穷爸爸鼓励孩子让孩子成为聪明人,富爸爸鼓励孩子让孩子雇用聪明人。
这种思路上的差别导致两者在金钱的使用上差距越来越大。
穷爸爸的孩子总是把钱花在改善生活质量和存入银行上面,因此他的账目上经常会出现赤字,拿今天的钱还超前消费的债,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而富爸爸总是把钱花在投资上,拿投资所得之钱还银行的债,从而使自己的资产逐步增加,一天到晚为如何使金钱为自己服务而忙碌。
可见不同的思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有了好的思路就一定会有好的出路吗?不见得因为如果老是空想而不去实践则会一事无成。
思路仅仅是指引你前进的一盏明灯。
如何达到目的还得脚踏实地的做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才能使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做事踏踏实实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这一点上穷爸爸和富爸爸是一致的。
君不见成千上万的专利技术躺在专利局里没有成为很好的产品更有甚者连专利都没有只是一个好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成了过去。
只有像浙江的商人那样有了富爸爸的思路马上行动通过"睡地铺""投机倒把"最终成了真正的富爸爸。
因此从穷爸爸到富爸爸的转变首先要从思路上转变唯有改变思路才会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其次要不断的实践实践出真知。
最后要不断总结对过去的总结汲取失败的教训掌握规律。
《富爸爸穷爸爸》他已经不但但是一本教授如何理财的书书中提倡的观念转变对于我们在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9篇)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0c72a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75.png)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9篇)《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整个吞枣地阅读了一遍《富爸爸穷爸爸》,迫不急待地写下读后感。
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是我这个理财纯小白平生从未听说过的,甚至有些怀疑过去的三十余年“我去哪儿?""富人不是为钱而工作,而是让钱为他们工作。
”在传统的思维中,努力工作,赚取更多的钱,钱又怎么会为自己工作呢?“资产是能把钱放进我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把钱从我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认为贷款买的房子是自己资产,贷款买的车子是自己资产,还有那些浪费品也是自己的资产,浑然不知这是负债,是在消耗自己的资产。
“当资产产生的收入能够支付浪费品时,才是你可以购置它们的时候。
”这句话反复读几遍,你就会发觉其中的奥妙所在。
通俗的来说,得到的资产好比得到一只鸡,好好地养这只鸡,鸡养大了,下的蛋,就是资产产生的收入,这些蛋能够支付浪费品时,才是你可以购置它们的时候。
当然,你也可以拿着这些蛋孵小鸡,这蛋孵小鸡就是进行再投资。
然而,我们总习惯性的在得到鸡的时候,先把鸡给吃了。
书中始终在强调学习。
“不幸的是,对很多人来说,离开学校是学习的终点而不是起点。
”“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爸爸来说,工作的稳定是一切,而对于富爸爸来说,不断学习才是一切。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就始终在向我们灌输,好好的读书,读完书出来,找份好工作,到时候就能过上好日子。
直到今日,我们还沿用着父母对我们的教导,培育出很多“高学历”的啃老族,即便如此,仍未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
当然啦,这跟我国的高考制度也有肯定的关系,使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只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果,以后就不需要努力,一切便唾手可得。
当我们走进社会后,会发觉学校里学的学问,绝大数在生活中是很难运用上,除非你找到的工作是专业对口。
许多人总错误的认为,只有学校才是学学问的地方,同学生涯结束后,就到了学习的终点,却不知道这是另一个起点。
除极个别学校外,绝大多数学校是不会教同学如何积累自己的财宝,如何制造自己的财宝,又如何打理自己的财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富爸爸穷爸爸》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的亲生父亲和朋友的父亲对金钱看法的截然不一样,使他对认识金钱产生了兴趣,最终他理解了朋友的父亲的提议。
那么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大家进行阅读和参考。
《富爸爸穷爸爸》一书是一本十分畅销也十分“另类”的书,畅销书作家罗伯特·清崎用自我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关金钱的问题,而这些看似常识的关于金钱的观念和知识却是穷人和中产阶级家庭所没有的。
能够说作者在此书中一语道破了“富人的秘密”。
作者的亲生父亲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均取得学位,受过全面的高等教育。
然而,虽然他拥有体面的工作,收入颇丰,却终身面临财务困境。
而他朋友的父亲中学就缀学了,却因为有正确应对金钱的观念和超人的理财技能和商业才干,成为了一个乐观的亿万富翁。
现实生活中的比尔·盖茨、富特、戴尔等成功人士均没有理解或未完成高等教育,而他们是现实社会的成功者。
这类现实的确向包括美国这样不避讳金钱的国家的教育提出了挑战。
到底人们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为什么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同样会面临财务窘境﹖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富人们理财的秘密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第一次通俗地说明了富人的秘密,他经过自我亲身经历印证了走向财务自由的首要观念,在这一点上穷人和中产阶级与富人有天壤之别:穷人和中产阶级让自我为了钱工作;富人则让钱为自我工作。
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阐明了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和关系。
作者认为仅有能不断地为自我挣钱的财产才叫资产,而凡是让自我不断花钱的都叫负债,这种定义尽管看上去很简单,但实质上却充满了人生智慧。
在如何处理负债和资产的关系方面,作者用财商的观念解释了每一个人在应对金钱游戏规则时都应当明白的理财技巧和知识。
罗伯特·清崎所揭示出的富人秘密的确让人大吃一惊,既然“现金流”早已是现代社会“古老”的游戏规则,那么为什么像美国人这样的“现代人”仍然不能从容应对它呢﹖甚至许多人还对此羞涩、“难过”呢﹖其实,作者所说的财商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只是许多人被一些传统的金钱观念桎梏着,逃不出“思维的牢笼”。
另外,更多的人虽然能够拥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却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
看了《富爸爸穷爸爸》的人不禁要问自我:一个人能够花几十年的功夫用于知识的学习,为什么不能用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学学理财呢﹖还有很多人把财务的困惑或缺钱归纳为知识的不足,总是想办法去多学知识,取个什么学位或什么证书之类的,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误区,作者在他自如的叙述中简便地打破了这种“财商的面纱”。
正因为用亲身经历为证据,作者打破了许多关于理财的错误观念,伴随着《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在全球的畅销,许多读者应对金钱时的软弱内心被摧毁能够说在全球构成了近十年来人们理财观念的最大冲击波,清崎的“富爸爸”系列产品在全世界已成燎原之势。
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
在很多情景下,他们之所以贫穷或财务困难,或者只能挣到低于他们本来能够挣到的收入,不是因为他们已知的东西而是因为他们未知的东西。
他们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和完善做汉堡包的技能上,却不注意提高销售和发送汉堡包的技能。
也许麦当劳不能做最好的汉堡包,但他们能够在做出一般水平的汉堡包的前提下,做最好的销售和发送工作。
我们看到如此之多渴望得到晋升和加薪的员工,那么晋升和加薪能够满足他们实现心中梦想的愿望吗?一般不会。
如果在企业满足不了晋升和加薪的要求,或许有人会作出跳槽的举动,但跳槽后情景会依然如此。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抱有此类心态的人员不会因为报酬的多少彼此之间产生什么本质的区别,相反,那些用思考代替贪婪,区分职业和事业(为自我工作还是为别人工作),明辨资产和负债(能够源源不断带来收入的叫资产,导致帐单发生的叫负债),果断把握机会的人,才能够实现为自我和社会创造财富的目标。
所以,职场的人员必须要放弃单纯依靠晋升和加薪来改善生活质量的想法,而应当在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断增加自我的资产。
永远不要忘记,你有两种感情-恐惧和欲望,如果你让他们来控制你的思想,你就会落入人一生中最大的陷阱。
一向生活在恐惧中,从不追求自我的梦想,这是残酷的。
为钱拼命工作,以为钱能买来欢乐,这也是残酷的。
半夜醒来想着还有许多账单要付一种可怕的生活方式,以工资的多少来决定过什么样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
认为工作会给你来带安全感其实是在欺骗自我。
这些都很残酷,但我期望你们能尽可能地避开这些陷阱。
我看过钱如何控制人们的生活,别让这些问题发生在你们身上,别让钱支配你们的生活。
所谓的荆棘之路就是指我们的恐惧和贪婪。
走进我们的恐惧,直面我们的贪婪、弱点和缺陷是唯一的出路。
这条路需要你用心去确定你的思想。
确定我们该怎样思考而不只是对感情做出反应。
不要因为害怕付不起账单就起床去工作,期望以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你要花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更努力地工作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吗?大多数人都害怕明白真相-他们被恐惧所支配-不敢去思考,就出门去找工作了。
工作只是应对长期问题的一种暂时的解决办法。
大多数人心里仅有一个问题,并且亟待解决,那就是月末要付账了,账单就像那个柏油孩子。
钱控制了他们的生活,或者确切地说是,对钱的物质和恐惧控制了他们的生活。
所以他们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每一天起床之后就去工作挣钱,没有时间问问自我: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吗?他们的思想被他们的感情,而不是他们的头脑控制着。
春节前准备利用春节假期阅读《富爸爸穷爸爸》系列,可是在首图只借到了三本,分别是《富爸爸投资指南》,《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富爸爸穷爸爸实践篇》,而没有借到该系列的第一本。
结果春节期间只读完了《富爸爸投资指南》,另一本《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直到最近才读完。
两本书读完,感慨良多。
一、该书首先引发我从更高的层面上思考工作和致富。
凭我此刻的工作,我能致富吗?能成为富人吗?假如我此刻的收入为每年二十万,那么十年后是200万,二十年后是400万,而二十年后已经是接近退休的年龄。
工作到退休,不吃不喝,才能得到400万!400万是富人的标准吗?显然不是。
因为你不可能净得到这么多。
要买房子,买车,要看病,要生小孩,要为了小孩的教育进行消费,要赡养老人。
凭借工资很难成为富人。
这是残酷的现实。
二、什么是富人?书里给我一个小小的颠覆。
富人不光是有钱,并且还有时间——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才是富人。
即使是每个月挣10w、20w、50w,可是工作很累,随时可能被炒,不能自由支配时间,那也不能算是富人。
富人财富的主要来源不是工资性收入,而是资产性收入。
就是说,富人不用去上班,甚至说,即使死亡了,他的资产也能够为他或他的后代带来稳定的收入。
三、怎样成为富人?书中将人分为四种,即普通雇员、自由职业者、企业主、投资人。
普通雇员即受雇于一家企业,按时上下班,按时拿工资的人;自由职业者是不受雇于任何一家企业,而是受雇于自我,即指那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一类人,如医生、律师等,可是这种可能只适用于美国;企业主就是拥有企业的人;投资人则是拿钱生钱的人。
我更愿意把富人的定义授予投资人,而不是拿高工资的普通雇员。
这四种人的区别第二条已经提及,及收入的来源组成。
要想成为富人,则普通雇员应当努力成为投资人。
成为投资人的途径当然需要不断的学习,还需要经过首先成为企业主的实践。
四、正确的金钱观。
怎样看待钱呢?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类似这样的话:我不需要很多钱,钱不是一切,我对钱不感兴趣等等。
对钱的正确态度是什么?首先,认为钱不重要是不明智的。
此刻的世界越来越物质,做什么缺得了钱?怎样可能昧着良心说钱不重要呢?可是如果因为钱很重要,就花掉一生的时间为钱工作则是愚蠢的事情。
因为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花时间教育孩子,有时间和金钱照顾自我和家人的健康,能有时间与家人在一齐,在本事许可的前提下做一些善事,这都是更重要的。
我这么理解: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会长大,老人会老去,自我也会变老,健康越来越不佳,那么除了花时间工作挣钱外,更应当花时间教育孩子、陪伴老人、照顾自我和家人。
这些是不可逆的。
如果只明白拼命赚钱,那么会错过孩子的童年,错过老人的晚年,错过了自我的健康投资,这些是更加恐怖的事情。
五、更合理的赚钱。
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后,就要更合理的更有效的赚钱。
凭借工资赚钱是效率很低的一种方式,收入有限,还占用个人很多时间,投入产出极低,那么有没有别的途径?能够看看企业主和投资人是如何赚钱的。
建立一个系统(公司),招聘一群人为你工作,这是企业主赚钱的方式,让钱生钱(投资一些项目、股票、期权等)则是投资人的赚钱方式。
在向企业主和投资人迈进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积累自我的资产,控制自我的负债,减少不合理的消费。
六、工作的意义。
第一条已经提及,工作无法让人致富。
那么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觉得是一种稳定感与社会感。
每一天朝九晚五,到了点上班、到了点下班,已经构成了习惯。
试想,如果那一天不用上班,是很危险的。
每一天白天十几个小时在家里,没事可做,人会疯掉。
工作让你身处另一个环境,很多的同事,忙碌的工作,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可是这种稳定感可能真的有问题。
老板有随时炒人的权利,尽管在中国这样一个和谐国家,也是能够炒人的。
几十岁,被炒了,又找不到工作,怎样办?此时还有什么稳定感?当然,除此之外,我不太指望工作多少年后带来的养老保险,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究竟有没有,还是少得可怜,都有可能。
那么工作的意义也仅是上述的可怜的稳定感的意义了。
七、富人和白领(普通雇员)的缴税区别。
富人的消费通常是公司行为,即在公司的收入之后,发生消费,最终再交税;而白领则是每个月领到了缴税后的工资收入,然后再进行消费。
那里首先是缴税发生时间的不一样,从而就有缴税基数的不一样。
此外,公司的缴税比例和个人纳税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可能某某公司会缴纳很高的税额,可是作为公司的拥有者,即富人,其本人可能缴纳很少的税,甚至不用缴税。
这是富人和白领的又一大区别。
八、公司的力量。
富人保留更多的财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经过公司而不是个人进行操作。
个人需要护照往来于各国之间,而公司不需要,公司能够自由穿梭于世界各地,并且通常能自由地运作。
个人需要到政府注册,在美国需要有“绿卡”才能工作,公司则不需要。
政府部门很欢迎公司,甚至是巴结公司,尤其在中国。
因为公司能为当地供给税收,供给就业机会。
我们经常能看到某地已优惠的土地条件、财政条件吸引外企去当地落户的新闻。
这是活生生的事实。
富人在这些优惠的条件下,成本大大降低,收益大大增加。
小白领能收到这样的优待吗?显然。
甚至,我们能够恐怖的发现,法律是为富人制定的。